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黄柏的作用与功效

刺黄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www.ys630.com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刺黄柏叶的功效与作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药刺黄柏叶,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刺黄柏叶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叶。

【原形态】黑果小檗,落叶灌木,高1-2m。茎直立,基部多分枝,嫩枝褐色,老枝灰色,刺单一或3分叉,长1-3cm,暗褐色。叶簇生,革质;叶片卵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7cm,宽2-5cm,先端钝圆形、基部渐狭,全缘或具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有不清晰的叶脉。总状花序稀疏,具3-9花;花黄色,直径8-12mm,花梗长5smm;苞片披针形;萼片宽卵形,淡红色;花瓣6,基部具2个圆形腺体;雄蕊6;子房筒状,花柱先端盘状,胚珠6,有短柄。浆果球形或广椭圆形,紫黑色,被一层灰粉。种子5-6颗,多皱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坡及灌木丛中,平原河滩地上也有生长。

【功能主治】主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ys630.coM

看完了上面关于刺黄柏叶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刺黄柏叶的好处了。可见刺黄柏叶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相关阅读

安徽刺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安徽刺黄柏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生活中可以常见到安徽刺黄柏,利用安徽刺黄柏的药性和食疗性,将给我们养生保健带来很多预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我们看看中药安徽刺黄柏。

【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原形态】刺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径1-5mm,长短不一。表面黑褐购或棕黑色,具纵皱纹,针刺多单一,稀三叉。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怀;横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黄色,有较密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安徽刺黄柏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知道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所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

刺叶苏铁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刺叶苏铁这种药材。

【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华南苏铁的根或种子。

【原形态】树干圆柱形,高4-8m,稀达15m。上部有残存的叶柄。羽状叶长1-2m,近直展,上部拱弯,叶轴下部通常有短柄;羽状裂片50-80对,对排成2列,长披针状条形或条形,稍弯曲或直,长15-30cm,宽1-1.5cm,革质,绿色,有光泽,两面中脉微凹,或微反曲。雄球花有短梗,椭圆状长圆形,长12-25cm;小孢子叶楔形,长2.5-5cm,密被红色或褐红色绒毛;大孢子叶长20-30cm,羽状分裂,初被绒毛,后渐脱落,柄长,胚珠1-3(稀4-6)。种子扁球形或卵圆形,先端有时微凹,中央微有凸尖,径3-4.5cm。花期5-6月,种于10月成熟。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华南各地广为栽培,长江流域有盆栽。

【化学成份】含一系列挥发的醇类、酮类与酯类。

【性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平肝祛风;消肿敛疮。主高血压病;风湿痹痛;无名肿毒;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10-15g;种子6-9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刺叶苏铁,我们知道刺叶苏铁其实是一种中药材,能带给我们养生的功效,几乎没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闲暇之余试试看哦。

刺叶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刺叶楤木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刺叶楤木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英文名】bark of Spinyleaf Aralia

【别名】鸟不企、鸡云木、鹰不扒、雷公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刺楤木的根。

【原形态】灌木,高2-3m。小枝疏生多数长短不等的刺,刺扁,长1-10mm,基部膨大。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锥形,有纤毛;叶大,长40-70cm,二回羽状复叶;羽片长20-30cm,有小叶5-9,小片薄纸质或近膜质,长圆状卵形或状椭圆形,长7-12cm,宽3-6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有时略歪斜,上面脉上疏生小刺和刺毛,下面甚密,边缘有锯齿;侧脉5-7对。伞形花序有多花,直径约2.5cm;总花梗长1-6cm,有刺和刚毛;小花梗8-15mm,密生刺毛;苞片长圆形,长3-6mm,无毛;萼筒边缘有5小齿,三角形;花淡绿白色,花瓣5,卵状三角形,长约1.5mm;雄蕊5,花丝细长,子房5室,花柱5,分离。核果卵球形浆果状,黑褐色,有5棱,长约5mm,花柱宿存。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山坡或林缘阳光充足处。

【化学成份】根中含楤木皂甙(araloside)H、J、A,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l ester),竹节人参皂甙(chikuset-susaponin)Ib、IV[1].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风湿骨痛;头昏头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崩漏;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木草纲要》:根:有驳骨,解毒的功能。用于头昏、头痛、吐血、血崩、风湿、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对于中药刺叶楤木的详细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刺叶楤木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很多的,在养生保健方面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安徽刺黄柏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ān Huī C Hunɡ B

【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刺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径1-5mm,长短不一。表面黑褐购或棕黑色,具纵皱纹,针刺多单一,稀三叉。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怀;横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黄色,有较密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以茎枝粗壮、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排列紧密。皮层较窄;纤维单个散在,壁薄。维管束外韧型,20-28个环列;韧皮部较窄;束中形成层2-3列细胞;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可达50m,木纤维众多,排列紧密。射线较平直,宽1-7列细胞。髓约占直径的1/4,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或方晶。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麦刺藤叶的功效与作用


麦刺藤叶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对天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吃麦刺藤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保健身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麦刺藤叶。

【别名】鸡勾札

【来源】为豆科植物 含羞草叶黄檀 的 叶 。夏、秋采集。

【原形态】落叶本质藤本,高4~8米。树皮棕色,密生皮孔。羽状复叶;小叶31~41,矩圆形,长12~20毫米,宽3~5毫米,两端圆,两面疏生白柔毛;托叶早落。圆锥花序腋生;小苞片早落;萼钟状,萼齿5,不等,下面一齿披针形,最长,余4齿卵形,均有毛;花冠白色:雄蕊单体;子房有微毛。荚果椭圆形,长3~5厘米,宽约1厘米。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林下或灌丛。分布于浙江、扛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治疔疮,痈疽,竹叶青蛇咬伤,蜂窝织炎。

【用法用量】外用:鲜根或根皮捣敷。内服:煎汤,3~5钱。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以上就是麦刺藤叶的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是不是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麦刺藤叶运用到生活中,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白叶刺根的功效与作用


白叶刺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对天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吃白叶刺根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身体健康情况,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白叶刺根。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 福建胡颓子 的 根 。

【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叶亚革质,倒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4.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浑圆,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银灰色鳞片,常脱落,下面鳞片较密;叶柄长4~7毫米。花簇生于叶腋成短总状花序,银白色,外面密被鳞片;花被简短,杯状,长2毫米,上部4裂,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毛;雄蕊4;花柱无毛。果实卵球形,长5~8毫米,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福建、台湾一带。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多切成短段,径约1~2厘米,外表暗棕色,栓皮剥落,有明显的纵沟纹。质极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栓皮层浅红棕色,中柱浅黄色,致密而坚实。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

【附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福建胡颓子鲜根一至三两,酒适量,猪瘦肉四两。加水炖服。

【摘录】《*辞典》

以上就是对白叶刺根的功效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帮助,总得来说白叶刺根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白叶刺根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

矩形叶鼠刺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矩形叶鼠刺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矩形叶鼠刺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具体情况。

【别名】鸡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老茶王、华鼠刺(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 矩形叶鼠刺 的 根、花 。夏、秋采收。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2~4米或以上。叶互生,薄革质,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6~10厘米,宽2~4.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具疏锯齿;叶柄长1.5~2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长8~11厘米;具叶状苞片;花白色,径约4毫米;萼5裂,三角形,宿存;花瓣5,镊合状排列,斜披针形;雄蕊5,长于花瓣;子房上位,2室,柱头微2裂,稀3裂。蒴果长5~8毫米,2瓣裂,几全分离。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沟边或山麓路边杂木林中。分布浙江及安徽南部至四川以南各地。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作为滋补药:矩形叶鼠刺根二至三两,加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同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治咳嗽兼喉痛:矩形叶鼠刺干花六至七钱,煎汁,冲黄酒,加砂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有关矩形叶鼠刺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起到帮助。虽然矩形叶鼠刺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刺黄柏叶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