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脸肌肉萎缩

肌肉运动养生。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积极而有效的养生保健是如何进行的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半边脸肌肉萎缩”,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假若发现自己半边脸的肌肉正在逐渐萎缩,不要过于慌张,一定要尽快就医,因为这说明有可能患上了面肌萎缩。大家对这种疾病的危害性还比较陌生,对于面部肌肉为何会发生萎缩的原因就更加不清楚了。有许多原因可造成这种病,如果没能及时治疗,就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一、面肌萎缩的原因

1.营养不良: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等病因产生的面部肌肉萎缩。

2.先天性畸形引起的继发中枢神经肌肉萎缩症,如脊髓积水,脑脊髓膨出,脊柱裂,脊髓发育不全,延长了脊髓空洞症等。

3.原发性脊髓前角或脑干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其通路病变可导致肌肉萎缩。例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婴儿,未成年人进行性延髓麻痹,家族性和遗传性少年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4.脑源性肌萎缩,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一般是大脑皮质的萎缩性的病变,尤其是儿童时期的大脑半球顶叶的病变,先天性运动区发育强或者是大脑半球深部占位性的病变,炎症等,都是引起面部肌肉萎缩原因。

5.外界感染: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引起的面部肌肉萎缩,此种分类临床意义不大,因病因一时难以明确。

6.免疫力低下:面肌萎缩与身体虚弱、疾病干扰有关,如更年期、长期疲劳、体质虚弱、长期7。处于亚健康状态,神经系统病变,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管炎、腮腺炎、中耳炎等炎症。面肌萎缩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8.心理因素:面肌萎缩的发病与因素和心理刺激有关,比如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引起生理一时性的不适,从而造成神经一时性的即面瘫。

二、面肌萎缩日常护理

1.肌肉萎缩的护理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2.病人不宜服用对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

3.凡食疗物品一般不采取炸、烤、爆等烹调方法,以免其有效成份破坏,或使其性质发生改变而失去治疗作用。肌肉萎缩的护理方法是采取蒸、煮、炖、煲汤等方法。

相关阅读

肌肉萎缩怎么办


肌肉在我们的人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说你拿一本儿书体通水,打羽毛球,跑步,打乒乓球等等,做一些体育运动或者生活习性的时候,肌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人由于一些饮食不规律或者身体状况出现一些不好的症状的时候,就会出现肌肉的一些病变,这样会使肌肉的一些相关功能丧失,导致人体的身体出现一些和欠缺的症状,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肌肉萎缩到底应该怎么办吧。

一、治疗

1.规范康复运动治疗

肌肉萎缩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经过正规的运动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后遗症。

有人误把运动治疗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

不应忽视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拮抗之间协调性的康复治疗,以免患者肌力恢复正常,但遗留异常运动模式。

2.强调肌肉协调性训练

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其实,肌肉萎缩肢体运动障碍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3.其他治疗

低频或中频电刺激、神经营养药,配合针灸/电针和推拿。

二、自我调治

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促使肌萎缩发展。

2.合理调配饮食结构

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补气健脾药膳,如山药、黄芪、白莲、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劳逸结合

忌强行进行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半边脸神经痛怎么回事


如果出现半边脸神经痛,一般来说,这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疼痛起来会让患者感到特别的痛苦,当出现半边脸神经痛的时候,一定要警惕是不是三叉神经痛,自己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判断,当然还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正规的治疗。

半边脸神经痛怎么回事

脸疼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患者常常表现为“半边脸疼”、“左边脸疼”“右边脸疼”等。此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就是疼痛无法忍受,如刀割、闪电样、针刺样或撕裂样的疼痛。每次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么,半边脸疼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

根据相关临床统计发现,脸疼患者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只有极少数由牙痛或颌下神经紊乱等引起,因此,医学上常将面部神经痛、脸疼等同于三叉神经痛。

专家提醒:半边脸疼需警惕三叉神经痛!

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介绍,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所以,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脸疼时,应警惕三叉神经痛可能,及早到专科医院诊断治疗!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三叉神经痛?

1、疼痛突然发作,从面颊、上颌或舌前部开始,很快扩散

2、疼痛剧烈难以承受

3、疼痛针刺样,刀割样,触点样或撕裂样

4、面部肌肉抽搐,流泪和流涎

5、天冷时,唇部,鼻旁,颊部,口角,犬齿及舌等处特别敏感,稍一触碰即可引起一次发作

半边脸发麻是什么病的前兆 脸发麻有这些偏方


脸发麻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有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脸发麻的情况,脸发麻的原因有许多,那么请问半边脸发麻是什么病的前兆?脸发麻吃什么好?脸发麻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

半边脸发麻是什么病的前兆

根据受损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可由感染、外伤、中毒和代谢障碍导致。主要症状为面肌瘫痪,多数病人很高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病侧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一旦发生面瘫患者应到正规的医院会诊进行诊断与治疗。除了常规的体格检外应进行详细的耳科学检查,做面神经电图检测可以了解面神经受损后变性的程度为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可以发现引起面瘫的肿瘤、骨折等。

脸发麻吃什么好

1、得了脸发麻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粗粮,例如豆类,黄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葱,瘦肉,山楂,紫匣,海带,大枣,苦瓜,丝瓜,冬瓜,黄瓜,甜瓜,香蕉,桑棋。

2、得了脸发麻的人的饮食以普通食物为主,最好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酸、干、硬、粗糙食物。进食前后做好口腔护理,如漱口,清洁口腔,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

3、脸发麻患者要多摄入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可以帮助治疗面神经疾病,维生素B族富含的食品:香菜、番茄、冬瓜、黄瓜、木瓜、苹果、菠萝、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维生素B,能够帮助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所以应该适当进补。

紫菜

紫菜的营养价值丰富,含碘量很高,而且富含胆碱和钙、铁,有效治疗水肿,而且还可御癌。可以多做紫菜汤来喝哦。

菠菜

一把小小的菠菜就含有丰富的钾及维他命a和c,但是菠菜是极易流失营养的食材,需特别注意烹调方式。

纳豆

容易保存的纳豆是日式早餐的必需品之一,纳豆含有丰富钾,据说是健康、长寿的食物之一。所以我们还要多吃一些纳豆呢!

红萝卜

每天早上喝一杯现榨的蜂蜜红萝卜汁,养颜又美容!爱美的女孩不要错过哦!

豆苗

绿色的豆苗菜含有相当丰富的营养,它拥有大量的有利消除水肿的钾,而且它还有强化咀嚼效果,是兼具营养价值及促进口腔活动的优质食品。

西洋芹

和以上食物一样的,西洋芹具有营养价值及促进口腔活动的功能,不论拿来作为食材,或是在夏天最顺口、简单的生吃,西洋芹都是十分可口又健康的饮食呢!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传染的疾病,拥有很强的传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发生在儿童身上,那么请问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是什么?手足口病不能吃什么?治疗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是什么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不能吃什么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如果在夏季得病,儿童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饮食上面没有特别注意;就是清热解毒的食物、清凉等水果多吃一些。水、奶粉等要偏凉一些,因为热的东西会刺激口腔的溃疡。

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会选择冰冷的食物,这会影响手足口病患者的肠胃健康,导致本来就没有什么食欲的患者更加吃不下东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而辛辣的食物更是不要多吃,因为辛辣食物属热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吃辛辣的食物会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预防。

脸发麻偏方

茉莉花

取未全开的茉莉花花朵浸入冷水开水中,密封静置数日后,兑入少许医用酒精即成。洗脸后拍在脸上,可收缩毛孔,清爽肌肤。

淡盐水

取一定量食盐跟水混合搅匀(高浓度),用化妆棉沾盐水在轻柔涂抹,几分钟后脸上水分蒸发剩下时,用清水冲净、这样不但能够彻底清洁隐藏在毛孔中的污垢,也能去除老化的角质层进而回复脸部光泽、名感性皮肤慎用。

醋泡核桃

将250克核桃仁浸于500克食醋中,将瓶口密封,十天后技能使用,每日饭后饮二汤匙,能改善皮肤粗糙、晦暗,实际便宜又有益的食疗。

脸发麻怎么办

一是,突然起病者,一般提示脑血管疾病。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多数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大约有1/4~1/3病例将在症状初发后2~5年内发生脑梗塞。治疗时可经常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潘生丁25mg,每日3次;肠溶阿斯匹林0.15g,每日1次;中药丹参、川芎亦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另外,患者应多饮水,以稀释血液,有助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血栓形成。除一侧面部感觉麻木外,还有同侧面部肌肉瘫痪,即口向对侧牵引,露齿时更明显,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同一侧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同侧偏盲,即三偏症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稀释血液。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706代血浆500~1000ml,静脉滴注,持续7~14天。

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同前)。

③减轻脑水肿。脑血栓形成,局部血流不畅,缺血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透性加强,因而肯定存在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半小时滴完),2~4次/日,一般应用1周。

二是,病前有发热史,提示可能为感染致三叉神经变性。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7~10天。

三是,面部麻木感日趋加重,尤其合并有疼痛时,须要考虑颅内、颅底肿瘤、鼻咽癌,可借助CT、磁共振等确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做手术。

脸部右侧麻木一般来说并不什么危害性的疾病,都是因为平时不注意引起的,比如说神经性疾病引起的脸部右侧麻木脸部,短暂性的脑缺血引起的,平时注意好自己的一日三餐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太烫或是辛辣的食物。

结语:脸发麻是许多人都有的一种症状,脸发麻非常常见,脸发麻的原因主要有疾病原因与生活原因,上文详细的讲诉了半边脸发麻是什么病的前兆,脸发麻吃什么好以及脸发麻偏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骨折后应注意防肌肉萎缩


突如其来的四川芦山特大地震给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灾难。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博爱医院院长、已经进驻地震灾区的国家康复医疗队队长李建军教授说:“地震伤员在伤后面临的问题是,怎样避免出现残疾或怎样避免轻度残疾发展为严重残疾。地震伤员康复的基本原则是早期介入、减少残疾、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开发应用其所有的残存功能。在地震伤员的抢救中,早期康复的介入应越早越好。”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专家,第一时间写就地震中常见的脊髓损伤、四肢骨折、脑外伤等主要伤残的康复与护理文章,帮助伤者尽快从伤痛中恢复过来,提高他们生活的信心和自理能力,为他们将来回归家庭和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骨折后注意防肌肉萎缩

四肢骨折是在地震、塌方等灾难中最常见的创伤。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保守治疗和手术后的病人应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这样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减少残疾。

骨折早中后期的锻炼重点

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伤肢较肿胀疼痛,主要锻炼方法是肌肉舒张、收缩活动,原则上除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外,身体其他关节都应适当活动。上肢肌肉的锻炼是用力握拳和屈伸活动手指,反复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是收缩和放松大腿肌肉,勾脚踝和活动脚趾,能帮助消肿。

骨折中期(2周后)伤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应继续肌肉的舒缩活动,同时逐步活动骨折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步加大活动力量和范围,要特别注意的是关节活动不能太剧烈,同时应询问医生哪些活动不能做。

骨折后期(骨折愈合后)主要是加强伤肢各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范围。对活动受限的关节要特别加强锻炼。

常见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1、上臂骨折(肱骨干骨折)骨折固定后,开始练习指、掌、腕关节活动,并收缩上臂肌肉,不要旋转上臂,不要提东西。2-3周后练习肩、肘关节活动,骨折后期全面练习肩肘关节:如用伤肢摸对侧肩部,摸后脑、划船动作等。

2、前臂骨折(尺桡骨骨折)初期可练习手臂的肌肉活动,用力握拳,用力伸开手指。2-3周后开始练习肩肘腕等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逐步增加,不要做前臂旋转活动,后期可练习前臂旋转活动,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

3、下肢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手术固定后,早期抬高伤肢,做大腿肌肉收缩活动,根据医生指导活动膝关节等关节,什么时候下地听从医生指导。下地后开始不能完全用力,应使用双拐或单拐,用单拐时拐应放在好腿的一边。骨折完全愈合后,可以完全用力。

总之,功能锻炼以肌肉关节的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主动的肌肉和关节活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强重点关节的锻炼时,也不能忽视周围的关节,如腕关节骨折,既要活动腕关节,也要注意活动手指关节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个病人的伤情、年龄、身体条件、营养状态都不一样。功能锻炼从手术后一直到完全恢复应贯穿始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如有明显不适,应找医生指导。

年轻脑外伤患者更易康复

颅脑外伤的临床症状表现是由受伤的轻重程度决定的,轻微颅脑外伤仅有头皮血肿,而严重脑外伤则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昏睡、昏迷等。其他表现如头晕目眩、耳鸣、记忆力减退、易疲劳、失眠等也很常见。

多年的康复治疗经验告诉我们,年轻脑外伤患者的康复价值更大,经过正规有效的康复治疗,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脑外伤的康复内容包括卧床期的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翻身、起坐、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心理辅导以及进食、穿衣、大小便护理、呼吸和皮肤管理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正确的卧床姿势很重要

脑外伤早期常常要有一定的卧床时间,长期卧床会出现一定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变形、骨质疏松、坐起时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将来的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要尽量减少卧床时间,防止功能废用。卧床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推荐侧卧位,并且定时翻身、拍背。

发病初期每2小时翻身1次

长期卧床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及时翻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现褥疮。发病初期肢体无法活动的病人要每2小时翻身1次。长期卧床的病人也要及时进行翻身。

长期卧床后坐起时要缓慢

发病后早期初次坐起或长期卧床要坐起时,为避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应采用逐渐增加角度的被动坐起方法。可先将床头摇起15度至30度,休息3-5分钟,逐渐加大角度,每次增加10-15度,增加坐位时间5-10分钟,争取经过2-3天的练习,在床上坐直达到90度位。当病人可坐直90度并能保持30分钟后,即可开始练习独立坐位及转移动作等。

每天做2次关节活动度训练

对于卧床病人,应进行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可每天做2次,每个关节10次左右,手法要轻柔、缓慢。

亲情呼唤有助觉醒

脑外伤病人经常存在意识障碍、不清醒、主动运动差等情况,给予适当的感觉刺激有促进觉醒、诱发运动的作用。感觉刺激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可以通过洗澡、翻身、做运动、按摩等给病人以触觉、深感觉刺激;与病人说话、亲情呼唤、听收音机、看电视、看照片等刺激,有一定促醒作用。

不要急于下地走路

步行练习包括迈步练习、使用手杖及助步器步行、使用矫形器步行等。脑外伤病人步行训练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要能坐稳、能站起及站稳,同时患腿能迈步、重心转移到患腿、患腿支撑、健腿跟上,才能完成一个步行周期。否则不要急于过早下地走路。早期应在平衡杠内步行,逐渐过渡到平地步行训练。

不可忽视听力损伤

由于听觉器官的大部分包埋在头颅中,因此在地震造成的伤残中,听力损伤往往与颅脑外伤合并存在。这类损伤的早期往往被脑外伤的其他症状所掩盖,不容易被发现。待脑外伤危险期过后,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例如耳鸣、耳聋、眩晕,部分有颞骨骨折的病人会出现面部肌肉的完全或不完全瘫痪。

外耳的损伤一般不会造成听力下降。中耳损伤主要是鼓膜破裂和听骨链中断,听力的下降不会超过60分贝,大声说话可以听得见,也能听得清、听得懂。在护理时,注意在耳道口放置消毒棉球,防止灰尘和洗头洗脸水进入耳内,只要不出现感染,鼓膜穿孔大部分可以自动愈合。听骨链的中断日后可以通过手术修复,听力也就随之恢复,不会留下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内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受伤导致听力损伤的主要特征是对言语声分辨能力的下降,伤员能听到人们说话声,但不能分辨其中的意思。这类听力损伤的康复措施是待听力损失稳定后,通过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补偿已经损失的听力。对于言语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儿来说,还要及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防止语言障碍的发生。

脊柱脊髓康复伤后即开始

脊柱脊髓损伤也是地震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康复治疗从伤后第1天就应该开始。内容包括:重建脊柱稳定性,外固定、手术内固定、脊髓脱水治疗等。另外还要注意对全身的管理,防治多系统功能障碍,预防压疮、垂足、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康复治疗包括三个时期:

1、急性不稳定期(损伤后或脊柱脊髓术后约2-4周):在急性不稳定期,康复训练每日1-2次,训练强度不宜过量。

这个时期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呼吸功能训练、运动训练、膀胱功能训练。

2、急性稳定期(急性不稳定期后至伤后8周左右):本时期应强化康复训练内容,每日康复训练时间总量应在2小时左右。此期临床主要治疗已基本结束,伤员脊柱与病情均已稳定,康复成为首位的或唯一的任务。

3、慢性期(伤后两个月以后):在早期康复结束后,根据伤员情况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后期康复训练,其目的是引导伤员回归家庭和社会。

中风康复要及时 防止肌肉萎缩


导读:现在患中风的人越来越多,年龄也不断年轻化。我们都知道中风的危害很大,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偏瘫等症状。那么,中风过后应……

现在患中风的人越来越多,年龄也不断年轻化。我们都知道中风的危害很大,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偏瘫等症状。那么,中风过后应该怎样进行康复训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风患者如何康复。

很多人在成功挽救生命之后,便以为治疗结束,忽略了康复的重要性。实践表明,脑卒中发病后的半年,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且头3个月尤为重要。

脑卒中康复越早做越好。一般在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后2~3天内,就可以进行床旁康复了。如果康复不及时,很可能出现废用综合征,也就是说,身体功能因长时间不用导致废弃了,其表现是肌肉萎缩、关节痉挛、足跟着不了地、胳膊抬不起来等。早期的床边康复训练,是一级康复中的重要内容,对预防褥疮、下肢动脉血栓等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注意肢体的摆放位置。脑卒中患者躺在床上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一定要重视对患肢的保护,不能让患肢保持一个姿势过长时间,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长时间压迫患肢,致使血液循环不畅。

被动训练别太用力。脑卒中后,如果生命体征已经平稳,病人就应多活动活动患肢,做些抬胳膊、伸腿等动作。即便患者无法动弹,家属也应帮助病人做被动活动,且以肢体关节的活动为主,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锻炼时,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保证姿势标准。每锻炼一处肌肉,应使该肌肉连续多次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不过,也不能太过用力,否则很可能因过度牵拉损害关节。

坐位训练循序渐进。当患者病情稳定,身体具有一定平衡能力后,床边训练可由卧位转为坐位。由于卧床时间较长,刚进行坐位训练时,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可先将床头抬高30,坐上10分钟,在患者没有头晕心慌之后,循序渐进地将床头抬高至45~90,并逐渐延长坐位时间,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此外,等患者能平稳地坐在床上后,可尝试将病人转移到椅子上,以免长期卧床带来更多问题。

小编总结,中风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经过治疗是能够康复的。重要的是人们一定要高度引起注意,尽早治疗,并且注意后期的康复训练。

半边脸肌肉萎缩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