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养生方剂 > 导航 >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2019-10-20

治疗产后发热的中药方剂

中药养生方剂。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治疗产后发热的中药方剂”,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产后发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呢?这类病该如治疗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产后发热的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中药处方一

辨证

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治法

清热育阴。

方名

小柴胡汤。

组成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女科切要》卷七。

产后保健注意事项折叠编辑本段怀孕生产时,母体内新陈代谢加快,把握住坐月子这个时机,采用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改善以往存在的过敏、气喘、怕冷、黑斑、皱纹、溃疡、掉发、肢体酸痛、便秘、易疲劳等症状,纠正肥胖或过瘦的体型。

要坐对月子则须做到以下三点

安静休养30~40天

产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休息。产后两周内是子宫收缩最快速的时候,若常坐起或走动,地心引力将造成子宫及内脏收缩不良,而引起内脏下垂,这可能就是所有妇女病的根源。所以产后两周内,每天一定要安静睡上8~10小时。

饮食应注意阶段性食补

产后坐月子须按照身体恢复的情况来进补,第一阶段(产后1~7天)以代谢、排毒为主,可以食用麻油猪肝、炖鱼汤、生化汤、红豆汤、糯米粥等;第二阶段(产后8~14天)以收缩盆腔及子宫为主,可以食用麻油腰花、时蔬、黄豆薏仁饭等;第三阶段(产后15天~月子结束)才开始真正滋养进补,可食用麻油鸡、花生猪脚、蔬菜、水果等。

而值得提醒的是,通过进补调节体质的一大原则就是温和的热补。中医说,产前要凉补,产后要热补,其实指的是温和的热补,而不是猛补。如慢火烘焙的纯正黑麻油以及爆透了的老姜,都属于产妇可选之温和热补食材。

收缩腹部并防止内脏下垂

想调整体型,坐月子是个很重要的时机,更重要的是,坐月子期间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内脏下垂,这可能是所有妇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所以这时必须勤绑束腹带,束腹带可以收缩腹部,防止内脏下垂。束腹带材质最好选用无弹性、可吸汗透气的。一般市售束腹带多以松紧材质制成,无法支撑内脏,如果材质不透气,容易造成腹部湿疹,甚至引起腹部潮湿而着凉。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认识了产后发热的相关知识,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若患有产后发热这类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

ys630.coM延伸阅读

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二、治疗发热的食疗偏方三、治疗发热的穴位

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1、治疗发热的中药方剂

金银花味甘,性寒,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金银花和菊花的性味有点相似,但它有更好的解毒作用。咽喉肿痛、热毒泻痢用金银花煎水代茶喝,不消一日,症状就会有很大的改善。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

生姜(价格)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陈皮(价格)味辛、苦,性温,有理气、祛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胃痛、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老是咳嗽,痰液稀白稀白的,用陈皮泡水喝也是很有化痰止咳作用的。山药长于养阴,对于更年期妇女以脾肾阴虚为主者,服用后可以缓解潮热、心慌等症状。

2、发热产生的原因

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3、发热如何诊断

根据热程热型与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发热(热程小于2周)、长期发热(热程超过2周且多次体温在38℃以上)、和反复发热(周期热)。一般认为急性发热病因中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肿瘤、血管-结缔组织病。这三类病因概括了90%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在原因不明发热中占多数,以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局限性脓肿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为多见。结核病居第二位,其中肺外结核远多于肺结核。恶性肿瘤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依次为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和各种实质性肿瘤,在原因不明发热中所占比例较既往增高。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原则是对临床资料要综合分析,判断热程长短对诊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治疗发热的食疗偏方

1、配方:葱白1 段(留根须)、生姜2片(带皮)、淡豆豉(药店买)5 克。用量:三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喝小半碗。三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喝半碗。六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多半碗或者一碗。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具体方法:葱白切成3厘米长短的一小段,鲜姜切成一元硬币大小、薄厚的2片,放5 克淡豆豉,煮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2、配方:菊花6克、薄荷6克、淡豆豉5克。用量:三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喝小半碗。三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喝半碗。六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多半碗或者一碗。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具体方法:菊花、薄荷、淡豆豉用水煮,煮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治疗发热的穴位

1、清肺经,肺经定位:无名指指腹。操作方法:一般推100~300次。通常以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方向为清,称清肺经;以旋推或反向直推为补,称补肺经。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汗出气短等肺经虚寒证。 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2、推天河水,天河水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操作方法:后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3、按合谷穴,合谷穴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

治疗产后腹痛中药方剂


产后腹痛我们对这类疾病还是比较的陌生的,平时很少接触到这类症状的病人,我们只知道是一种妇科疾病,对于它的病因病机我们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产后腹痛的相关知识以及它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

产后腹痛病因

本病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产后腹痛的发生与新产后子宫缩复及产妇身体状态密切相关。妊娠期,子宫藏而不泻,蓄藏精血,濡养胎儿,随着胎体逐渐増大,子宫渐蓄至极。

分娩后,胎儿、胎衣次第俱下,子宫由藏而泻,并由膨满顿呈空虚状态,加之子宫缩复排出余血浊液,子宫在此一臧一泻过程中,气血变化急剧,若产妇体健,多可适应。若产妇素体气血虚弱,或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调摄失当,而致血虚,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子宫余血浊液,因寒致瘀,或气滞血瘀,或胞衣、胎盘残留,冲、任、胞脉阻滞,不通则痛。常见的病因为气血两虚、瘀滞子宫。

产后腹痛病机

1、气血两虚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复因产时、产后失血过多,因产后虚,冲任血虚,胞脉失养;或血少气弱,运行无力,血行迟滞,不荣则痛。

2、瘀滞子宫 产后元气亏损,血室正开,起居不慎,感受寒邪,血为寒凝;或胎盘、胎膜滞留子宫;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滞则血瘀;瘀血内停,阻滞冲任、子宫,不通则痛。

产后腹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血虚失养。

治法

温中养血。

方名

术归桂草汤。

组成

白术15克,当归15克,肉桂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辩证论》卷十二。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腹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腹痛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治疗产后血崩中药方剂


产后血崩我们对这类疾病还是比较的陌生的,平时很少接触到这类症状的病人,我们只知道这类症状非常严重,对于它的临床表现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产后血崩的相关知识以及它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

产后血崩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有气虚血失统摄;瘀血留滞,新血不得归经;或产伤损伤脉络。

一、气虚

产妇素体虚弱,或因产程过长,疲劳过度,损伤元气,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则致血崩。

二、血瘀

产时血室正开,寒邪乘虚而人,余血浊液为寒邪凝滞,瘀阻冲任,新血不得归经,而致崩下不止。

三、产伤

产时助产不当,或产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或胎儿过大,以致产道损伤,脉络破损,遂使流血不止,而致血崩。

治疗产后血崩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

产后血崩方剂一。

组成

当归16克 炒白芍13克 生牡蛎16克 生龙骨16克 真阿胶(冲化服)10克 地骨皮10克 粉丹皮10克 炒菊花10克 生甘草4克 生黄芪20克 大熟地13克 西洋参(另煎服)5克 芥穗炭8克。

用法

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

养血清热,止血固脱。

主治

产后血崩。症见头目眩昏,不能动转,面色苍白,烦躁潮热。甚至气随血亡,变证必脱,舌质紫红,苔微薄,脉沉细小数。

加减

腰腹痛者,上方加焦杜仲16克,延胡10克。耳鸣者,加肥知母10克。心悸烦躁甚者,加莲子心6克,嫩青蒿8克。口干舌燥者,加生玉竹16克,天花粉13克。大便秘结者,加大云片16克。

出处

中药方剂大全。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治疗产后血崩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治疗产后血崩的方剂很多,我们也要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上介绍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信会帮到大家。

治疗产后外感中药方剂


产后外感风寒大多数是因为身体虚弱,免疫力比较低下,受了凉气才导致的结果。这类症状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中医对这种病症的治疗很有研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产后外感风寒的中医方剂有哪些?

病因

风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中药处方(一)

辨证

外感风寒。

治法

养血温肺。

方名

宁肺生化汤。

组成

川芎3克,当归6克,杏仁10粒,知母1.8克,甘草1.2克,炙干姜1.2克,桔梗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外感风寒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外感风寒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治疗小儿发热的常用中药方剂


治疗小儿发热的常用中药方剂

1、治疗小儿发热的常用中药方剂之桂枝汤

材料: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6克。大枣掰开4枚。炙甘草6克。

如果是5岁以下的小孩,这是一天3次的治疗量。可以一次买两副一起熬。熬好以后先喝一小碗,再喝点稀粥,闷在被子里发汗。汗出体温会降下来。然后再喝一小碗。如果到晚上的时候体温还升到38°以上就要考虑换方子了。

2、治疗小儿发热的常用中药方剂之麻黄汤

材料: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 。炙甘草3克。

小孩开两副,一起煮。一般一副就够了,因为没多钱开两副备用。省的需要还得再去买。煮好以后先让孩子喝四分之一。蒙上被发汗。一般喝完半小时开始退烧,汗发的少可以再喝四分之一。基本就没问题了。烧会慢慢的退下来。如果是下午喝药要等到当天夜里1点以后体温才能恢复正常。如果是半夜喝药,一般第二天中午之前就会好。

3、治疗小儿发热的常用中药方剂之香糖米汤

配方:红糖15克、芫荽(香菜)30克、米汤半碗。

用法:先把米汤煮沸,然后再放入切好的芫荽、红糖,要不断的搅拌,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红糖粘在锅底不熔化。待红糖全部溶解好后让孩子喝下即可。

功效:这种方法主要就是让孩子疏风驱寒、主治小儿风寒感冒。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症状不妨给她来一碗吧。

4、治疗小儿发热的常用中药方剂之橘葱汤

配方:橘皮30克、葱白5棵。

用法:把橘皮和葱白一起加入锅中,加入三杯水用火煮。汤好了后趁热喝一杯,半小时后再喝1杯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觉得橘葱汤没有味道,不愿意喝的话,妈妈们在煮汤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这样汤就会变得甜润,孩子更愿意喝。

功效:这个橘葱汤用于疏风、清热、止咳、主治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鼻塞等。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

1、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

2、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宝宝发烧引起惊厥,是3岁以下宝宝常见的急症,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还未发育熟。如果宝宝在家中突然发生惊厥,妈咪一定不要惊慌,也不要拍打、摇晃或大声呼唤宝宝,更不要把宝宝紧紧搂抱。

事实上,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

3、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宝宝喊热,妈妈一摸确实体温很高。其实孩子感觉身体发热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所以发热的孩子不一定是发烧了哦。

小儿发烧的物理退烧发

1、温水擦浴

操作方法:准备一盆温水,让宝宝头部以下的部位全部浸泡在水中,用毛巾不断擦拭四肢和前胸,10分钟后再把身子擦干。每次擦浴间隔时间为4-6小时,如果擦浴时宝宝受寒发抖要立刻停止操作,并采取保暖措施。

2、温湿敷

操作方法:将数块小毛巾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然后拧干敷在宝宝的额头、颈部及腹股沟,每隔10分钟左右更换一次。

3、贴退热贴

操作方法:取出包装袋中的退热贴,揭开透明胶膜,然后贴在宝宝额头或太阳穴处,也可贴在宝宝颈部大椎穴处,这样退热贴就会发挥降温功效,因为其含有薄荷、冰片等具有清凉降温效果的药物。

4、冰袋冷敷

操作方法:把小冰块装进塑料袋中,扎紧并再套2-3个塑料袋,然后用毛巾包裹着,敷在宝宝后枕或前额大血管处,这样冰与血液就会进行热交换,从而让宝宝体温下降,但冰敷时间不能太长,数分钟就要换一次,以免局部皮肤冻伤。

治疗产后脱肛的中药方剂


产后脱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方剂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产后脱肛有哪些方剂吧?

治疗产后脱肛的中药方剂

药方1

[药物] 黄芪、桐油各适量。

[制法] 黄芪煎汤备用。

[用法] 先以产妇发梢或纸捻入鼻取嚏,再放肠漆器中,黄芪煎汤温浸之,自收。并急抹桐油以防风袭。主治产妇脱肛、盘肠生、阴挺等。

[出处] 《中医外治法类编》。

药方2

[药物] 黄芪1.5克,炙甘草1.5克,人参0.9克,当归身0.6克,橘皮0.9克,升麻1.8克.柴胡0.9克,白术0.9克。

[制法] 上药浓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温浸患处。主治产妇脱肛、阴挺、盘肠生等症。

[出处] 《中医外治法类编》。

药方3

[药物] 生姜500克,麻油1000克。

[制法] 上药炒干备用。

[用法] 盘起肉线,绢盛上药乘热熏。主治产妇产后下物如肉线。

[出处] 《理溣骈文》。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脱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脱肛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治疗经行发热中药方剂


经行发热的病因有很多种,这种症状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但是有的时候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经行发热中药方剂有哪些?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经行发热病机

1. 肝肾阴虚

素体阴血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耗血伤阴,致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经行之际,血注胞宫,营阴愈虚,虚阳浮越,以致经行发热。

2. 血气虚弱

禀赋素虚,或劳倦过度,或久病失养,血气不足,经行气随血泄,其气益虚,营卫阴阳失调,遂致低热不扬。

3. 瘀热壅阻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或因经期产后外感内伤,瘀血留滞胞中,积瘀化热,经行之际,血海充盈,瘀热内郁,气血营卫失调,遂致经行发热。

中药处方(一)

辨证

肝胆火郁。

治法

清肝泻火,活血调经。

方名

达气养营汤。

组成

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陆氏三世医验》卷五。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经行发热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经行发热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治疗产后缺乳中药方剂


产后缺乳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时候是因为产妇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中医认为产后缺乳分多钟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产后缺乳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产后缺乳简介

产后乳汁少或完全无乳,称为缺乳。乳汁的分泌与乳母的精神、情绪、营养状况、休息和劳动都有关系。任何精神上的刺激如忧虑、惊恐、烦恼、悲伤,都会减少乳汁分泌。 乳汁过少可能是由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因素引起,感染、腹泻、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或因乳汁不能畅流所致。对前者西医尚无特殊处理方法,对后者可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以促使乳汁流出;或用吸奶器等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者多为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一般以乳房柔软而无胀痛为辨证要点。实者则因肝气郁结,或气滞血凝,乳汁不行所致,一般以乳房胀硬或痛,或伴身热为辨证要点。临床需结合全身症状全面观察,以辨虚实, 不可单以乳房有无胀痛一症在定。缺乳的治疗大法,虚者宜补而行之,实者宜疏而通之。

治疗产后缺乳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气血虚弱。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下乳。

方名

玉露饮。

组成

人参3克,茯苓10克,甘草3克,芍药6克,川芎3克,当归6克,枳壳6克,桔梗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2次。

出处

《慈幼新书》卷一。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缺乳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缺乳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治疗产后尿潴留中药方剂


产后尿潴留病的名称还是蛮陌生的,这种症状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但是有的时候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后果。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产后尿潴留中药方剂有哪些?该怎样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

产后尿潴留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气虚失约。

治法

益气通尿。

方名

益气通尿汤。

组成

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厚肉桂2克(后下),荆芥穗9克,琥珀末3克(冲服),甘草梢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产后尿潴留预防

一般来说,妈妈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并且膀胱还有饱涨的感觉,那么,你就可能已经患上尿潴留了。运动迟缓无力;产后盆腔内压力突然下降,引起盆腔内瘀血;加上产程过长引起体力的大量消耗。而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给产妇带来痛苦,需要及时治疗。

产后尿潴留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产后尿潴留不仅可以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还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产后尿潴留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不是偶然,因为我们没有重视,也没有留意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以上介绍的方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治疗产后头痛中药方剂


产后头痛这种疾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这类症状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中医对这种病症的治疗很有研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产后头痛的中医方剂有哪些?

产后头痛病因

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不足,血不养脑,或体虚受寒,寒邪客脑,或瘀血人络,阻滞脑络而致。

1、血虚

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不足,脑髓空虚,血不养脑,而致头痛。

2、血瘀

产后恶露不下,瘀血上冲,脑络受阻,血行不畅而致头痛。

3、寒邪

产后将息失宜,冒风受寒,寒邪客脑而致头痛。

西医认为很可能是因荷尔蒙分泌水平的改变而引起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在分娩时采用了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或脊椎穿刺,也会引起剧烈头痛。

治疗产后头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阴虚阳燥。

治法

养血祛风。

方名

归地滋阴汤。

组成

当归9-15克,熟地9-15克,白芍(酒炒)4.5克,川芎3克,干姜(炒透)1.8克-2.1克,炙甘草3克,荆芥穗1.8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五。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产后头痛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产后头痛的治疗有很多的方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但是方剂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确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随便的乱用。

产后惊悸中药方剂


在生产之后有一些女性,会出现产后惊悸症状,但大部分女性都对产后惊悸不是太了解的。产后惊悸症状是什么呢?那么有哪些中药方剂学来治疗产后惊悸呢?有没有产后惊悸治疗方法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中药处方

〖辨证〗

血虚,心神易惊,脉虚微涩。

〖治法〗

补血安神。

〖方名〗

定惊四物汤。

〖组成〗

熟地12克,当归9克,酒炒白芍4.5克,川芎2.4克,炒酸枣仁9克,炒茯神(去木)6克,远志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医略六书》卷三十。

产后惊悸治疗方法

产后忧惊劳倦,去血过多,则心中躁动不宁,谓之怔忡。若惕然而惊,心中怯怯,如人将捕之状,谓之惊悸。治此二症,惟调和脾胃补气血,志定神宁,气舒心安,而病愈矣。如分娩后,血块未消,宜服生化汤,补血行块,血旺则怔忡惊悸自平,不必加定安心神之剂。如消痛后患此症者,宜服加减养荣汤,加木香,减川芎、麦冬,即归脾汤。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产后烦渴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有了产后烦渴的情况,我们并不用慌张,也不要为它而苦恼,按照文章的办法来做,应该可以对产后烦渴的症状有所缓解。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治疗产后胎衣不下中药方剂


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种,这种病症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它的症状表现很是明显,但是有的时候不及时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产后胎衣不下方剂有哪些吧?

治疗产后胎衣不下中药方剂

方药1

[药物] 小白菜500克。

[制法] 取间苗拔下之嫩小白菜500克(以阴干的为佳),加清水3000毫升,煎数沸,药液备用。

[用法] 先服药液500毫升,余之药液倒入盆中,令产妇坐其上乘热蒸熏(勿今泄气,顿时衣下)。本方适用于元气亏损,血液凝滞所致胎盘滞留。

[出处] 《千家妙方》

方药2

[药物] 石灰一块。

[制法] 置石灰于净盆中,以沸汤泼之即成。

[用法] 扶产妇蹲盆上熏之即下,此方较峻。用于胎衣不下。

[出处] 《理溣骈文》。

方药3

[药物] 葱白适量。

[制法] 取上药浓煎,药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乘热熏洗外阴,此方较稳。用于胎衣不下产妇。

[出处]《理溣骈文》。

方药4

[药物] 川芎60克,当归60克。

[制法] 上药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洗外阴。此方适用于产妇胎衣不下。

[出处] 《中医外法法类编》。

方药5

[药物] 生鸡仔一只。

[制法] 将生鸡仔去毛。破开去肠杂备用,将生鸡毛煮水放盆内备用。

[用法]取处理好的生鸡仔敷脐上,并令产妇坐盆上熏之。用于外治胎衣不下。

[出处]《奇法妙术》。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胎衣不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胎衣不下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治疗产后发热的中药方剂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