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养生方剂 > 导航 >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2019-10-20

产后腹痛的中药方剂

中药养生方剂。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后腹痛的中药方剂”,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这个产后腹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有着很多的治病因素。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产后腹痛的中药方剂以及这个产后腹痛的诊断依据和产后腹痛的鉴别诊断,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中药处方

【辨证】

血虚失养。

【治法】

温中养血。

【方名】

术归桂草汤。

【组成】

白术15克,当归15克,肉桂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产后腹痛的诊断依据

1、病史

素体虚弱,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情志不遂,或当风感寒史。

2、临床表现

新产后至产褥期内出现小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或小腹隐隐作痛,多日不解,不伴寒热,常伴有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排出不畅;或恶露量少,色淡红。

鉴别诊断

1、产后伤食腹痛

多有伤食史,痛在脘腹,常伴有胃脘满闷,暖腐吞酸,呕吐腹泻,大便秽臭。舌苔垢腻等,而恶露无异常改变。

2、产褥感染腹痛

小腹疼痛剧烈,持续不减且拒按,伴有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恶露时多时少,色紫黯败如酱,气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分泌物培养、妇科检查、B型超声检测所获相应阳性资料,可资鉴别(参产后发热)。

3、产后痢疾

可有产后腹痛窘迫症状,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脓血样,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多量红细胞、白细胞。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产后腹痛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没错,这个产后腹痛中药方剂虽然很不错,还是还是要在医师的建议之后在进行服用哦!

相关阅读

产后惊悸中药方剂


在生产之后有一些女性,会出现产后惊悸症状,但大部分女性都对产后惊悸不是太了解的。产后惊悸症状是什么呢?那么有哪些中药方剂学来治疗产后惊悸呢?有没有产后惊悸治疗方法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中药处方

〖辨证〗

血虚,心神易惊,脉虚微涩。

〖治法〗

补血安神。

〖方名〗

定惊四物汤。

〖组成〗

熟地12克,当归9克,酒炒白芍4.5克,川芎2.4克,炒酸枣仁9克,炒茯神(去木)6克,远志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医略六书》卷三十。

产后惊悸治疗方法

产后忧惊劳倦,去血过多,则心中躁动不宁,谓之怔忡。若惕然而惊,心中怯怯,如人将捕之状,谓之惊悸。治此二症,惟调和脾胃补气血,志定神宁,气舒心安,而病愈矣。如分娩后,血块未消,宜服生化汤,补血行块,血旺则怔忡惊悸自平,不必加定安心神之剂。如消痛后患此症者,宜服加减养荣汤,加木香,减川芎、麦冬,即归脾汤。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产后烦渴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有了产后烦渴的情况,我们并不用慌张,也不要为它而苦恼,按照文章的办法来做,应该可以对产后烦渴的症状有所缓解。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治疗产后血崩中药方剂


产后血崩我们对这类疾病还是比较的陌生的,平时很少接触到这类症状的病人,我们只知道这类症状非常严重,对于它的临床表现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产后血崩的相关知识以及它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

产后血崩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有气虚血失统摄;瘀血留滞,新血不得归经;或产伤损伤脉络。

一、气虚

产妇素体虚弱,或因产程过长,疲劳过度,损伤元气,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则致血崩。

二、血瘀

产时血室正开,寒邪乘虚而人,余血浊液为寒邪凝滞,瘀阻冲任,新血不得归经,而致崩下不止。

三、产伤

产时助产不当,或产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或胎儿过大,以致产道损伤,脉络破损,遂使流血不止,而致血崩。

治疗产后血崩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

产后血崩方剂一。

组成

当归16克 炒白芍13克 生牡蛎16克 生龙骨16克 真阿胶(冲化服)10克 地骨皮10克 粉丹皮10克 炒菊花10克 生甘草4克 生黄芪20克 大熟地13克 西洋参(另煎服)5克 芥穗炭8克。

用法

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

养血清热,止血固脱。

主治

产后血崩。症见头目眩昏,不能动转,面色苍白,烦躁潮热。甚至气随血亡,变证必脱,舌质紫红,苔微薄,脉沉细小数。

加减

腰腹痛者,上方加焦杜仲16克,延胡10克。耳鸣者,加肥知母10克。心悸烦躁甚者,加莲子心6克,嫩青蒿8克。口干舌燥者,加生玉竹16克,天花粉13克。大便秘结者,加大云片16克。

出处

中药方剂大全。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治疗产后血崩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治疗产后血崩的方剂很多,我们也要根据自身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上介绍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信会帮到大家。

治疗产后外感中药方剂


产后外感风寒大多数是因为身体虚弱,免疫力比较低下,受了凉气才导致的结果。这类症状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中医对这种病症的治疗很有研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产后外感风寒的中医方剂有哪些?

病因

风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中药处方(一)

辨证

外感风寒。

治法

养血温肺。

方名

宁肺生化汤。

组成

川芎3克,当归6克,杏仁10粒,知母1.8克,甘草1.2克,炙干姜1.2克,桔梗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外感风寒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外感风寒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产后发热中药方剂


产后发热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它是在产后会遇到的问题,但大部分女性都对产后发热不是太了解。产后发热症状是什么呢?那么有哪些中药方剂学来治疗产后发热呢?有没有产后发热治疗方法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中药处方

〖辨证〗

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治法〗

清热育阴。

〖方名〗

小柴胡汤。

〖组成〗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女科切要》卷七。

产后发热症状

1.感染邪毒

产后血室正开,若接生不慎或护理不洁,邪毒趁虚侵犯胞宫,正邪交争而致发热;

2.外感

产后气血骤虚,元气受损,腠理不密,外邪趁虚而入,营卫不和,可致发热;

3.血瘀

产后恶露不畅,瘀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卫不通,郁而发热;

4.血虚

产时、产后失血过多,阴血骤虚,以致阳浮于外而发热。西医认为引起产褥热的主要原因为各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引发的产褥感染,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感染途径。若接生时消毒不严或护理不洁及产妇临产前有性生活等可致外界病原菌进入产道引起感染,称为外源性感染。若产妇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时,导致寄生于正常孕妇生殖道的病原体数量、毒力增加时引发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产后发热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有了产后发热的情况,我们并不用慌张,也不要为它而苦恼,按照文章的办法来做,应该可以对产后发热的症状有所缓解。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治疗产后发热的中药方剂


产后发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呢?这类病该如治疗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产后发热的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中药处方一

辨证

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治法

清热育阴。

方名

小柴胡汤。

组成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女科切要》卷七。

产后保健注意事项折叠编辑本段怀孕生产时,母体内新陈代谢加快,把握住坐月子这个时机,采用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改善以往存在的过敏、气喘、怕冷、黑斑、皱纹、溃疡、掉发、肢体酸痛、便秘、易疲劳等症状,纠正肥胖或过瘦的体型。

要坐对月子则须做到以下三点

安静休养30~40天

产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休息。产后两周内是子宫收缩最快速的时候,若常坐起或走动,地心引力将造成子宫及内脏收缩不良,而引起内脏下垂,这可能就是所有妇女病的根源。所以产后两周内,每天一定要安静睡上8~10小时。

饮食应注意阶段性食补

产后坐月子须按照身体恢复的情况来进补,第一阶段(产后1~7天)以代谢、排毒为主,可以食用麻油猪肝、炖鱼汤、生化汤、红豆汤、糯米粥等;第二阶段(产后8~14天)以收缩盆腔及子宫为主,可以食用麻油腰花、时蔬、黄豆薏仁饭等;第三阶段(产后15天~月子结束)才开始真正滋养进补,可食用麻油鸡、花生猪脚、蔬菜、水果等。

而值得提醒的是,通过进补调节体质的一大原则就是温和的热补。中医说,产前要凉补,产后要热补,其实指的是温和的热补,而不是猛补。如慢火烘焙的纯正黑麻油以及爆透了的老姜,都属于产妇可选之温和热补食材。

收缩腹部并防止内脏下垂

想调整体型,坐月子是个很重要的时机,更重要的是,坐月子期间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内脏下垂,这可能是所有妇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所以这时必须勤绑束腹带,束腹带可以收缩腹部,防止内脏下垂。束腹带材质最好选用无弹性、可吸汗透气的。一般市售束腹带多以松紧材质制成,无法支撑内脏,如果材质不透气,容易造成腹部湿疹,甚至引起腹部潮湿而着凉。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认识了产后发热的相关知识,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若患有产后发热这类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

治疗产后脱肛的中药方剂


产后脱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方剂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产后脱肛有哪些方剂吧?

治疗产后脱肛的中药方剂

药方1

[药物] 黄芪、桐油各适量。

[制法] 黄芪煎汤备用。

[用法] 先以产妇发梢或纸捻入鼻取嚏,再放肠漆器中,黄芪煎汤温浸之,自收。并急抹桐油以防风袭。主治产妇脱肛、盘肠生、阴挺等。

[出处] 《中医外治法类编》。

药方2

[药物] 黄芪1.5克,炙甘草1.5克,人参0.9克,当归身0.6克,橘皮0.9克,升麻1.8克.柴胡0.9克,白术0.9克。

[制法] 上药浓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温浸患处。主治产妇脱肛、阴挺、盘肠生等症。

[出处] 《中医外治法类编》。

药方3

[药物] 生姜500克,麻油1000克。

[制法] 上药炒干备用。

[用法] 盘起肉线,绢盛上药乘热熏。主治产妇产后下物如肉线。

[出处] 《理溣骈文》。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脱肛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脱肛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治疗产后缺乳中药方剂


产后缺乳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时候是因为产妇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中医认为产后缺乳分多钟原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产后缺乳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产后缺乳简介

产后乳汁少或完全无乳,称为缺乳。乳汁的分泌与乳母的精神、情绪、营养状况、休息和劳动都有关系。任何精神上的刺激如忧虑、惊恐、烦恼、悲伤,都会减少乳汁分泌。 乳汁过少可能是由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因素引起,感染、腹泻、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或因乳汁不能畅流所致。对前者西医尚无特殊处理方法,对后者可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以促使乳汁流出;或用吸奶器等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者多为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一般以乳房柔软而无胀痛为辨证要点。实者则因肝气郁结,或气滞血凝,乳汁不行所致,一般以乳房胀硬或痛,或伴身热为辨证要点。临床需结合全身症状全面观察,以辨虚实, 不可单以乳房有无胀痛一症在定。缺乳的治疗大法,虚者宜补而行之,实者宜疏而通之。

治疗产后缺乳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

气血虚弱。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下乳。

方名

玉露饮。

组成

人参3克,茯苓10克,甘草3克,芍药6克,川芎3克,当归6克,枳壳6克,桔梗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2次。

出处

《慈幼新书》卷一。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产后缺乳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产后缺乳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产后腹痛的中药方剂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