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s630.com - 食疗与饮食养生的区别如何】

恶心、呕吐、反胃、胃痛、慢性腹泻、食欲不振可能是胃肠炎在作怪。有一些人一吃寒凉的食物就容易出现腹泻、恶心等,这就是典型的“胃寒”的表现。专家认为,这时饮食要尽量清淡,选择健脾胃的食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四款恶心呕吐的食疗方。

恶心呕吐的四款食疗秘方

热姜汁

制法:取一大块生姜(连皮),洗净,用纱布包裹之后捣烂,挤压出姜汁,加入热开水和蜂蜜,调味饮用。

功效:姜汁可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尤其是反胃的初饮用更为有效。

白扁豆粥

制法:鲜白扁豆12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扁豆与干净的粳米一同下锅煮粥。

功效:健脾止泻,消暑化湿。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的症状。

马铃薯生姜橘子汁

制法:以马铃薯100克洗净去皮、生姜8克洗净、橘子肉15克共榨汁去渣饮用。

功效:对于胃神经官能症之食欲不振、胃痛恶心、呕吐反胃,治疗效果良好。

佛手粥

制法:干佛手10-20克,水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和香葱适量调味食用。

功效:有行气止痛,健脾和胃作用。适用于胸闷气滞胃痛,嗳气呕吐恶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小腹胀疼等症。

另外,小编还建议朋友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适量运动。压力对消化系统影响极大,压力愈大,流到胃里面的血液就愈少,就会使得消化迟缓。

延伸阅读

恶心呕吐的治疗偏方


这个恶心呕吐是一定要及时的治疗的。不然的话身体将会非常的难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恶心呕吐的治疗偏方以及这个恶心呕吐的病机和诊断依据,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老姜治呕吐

将老姜放入水中熬汤,熬成比较浓的汤水之后放入红糖。

呕吐的人喝下热腾腾的红糖姜汤就能缓解呕吐的症状。这是一个对身体没有副作用的方法,姜汤还有驱寒等作用。

橘子皮治呕吐

在出现呕吐的情况时,拿几块橘子皮闻一下就可以缓解呕吐。

橘子皮有十分清新强烈的气味,让人一闻就马上有效果。在橘子上市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好方法。

温开水治呕吐

在呕吐时不要喝太烫的开水,其实这样是没有效果的。

可以在呕吐之后先用温开水漱漱口,等感觉口中无杂物事再喝一些温开水这样也会缓解呕吐。

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呕

甘蔗汁半杯,鲜姜汁1汤匙。甘蔗汁是将甘蔗剥去皮,捣烂取的汁液。

姜汁制法与此同。将两汁和匀稍温服饮,每日2次。清热解毒、和胃止呕。

病机

呕吐的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类,实证因外邪、食滞、痰饮、肝气等邪气犯胃,以致胃气痞塞,升降失调,气逆作呕;虚证为脾胃气阴亏虚,运化失常,不能和降。

病理演变,初病多实,呕吐日久,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可由实转虚。亦有脾胃虚弱,复因饮食所伤,而出现虚实夹杂之证。

诊断依据

1、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甚。

2、新病邪实,呕吐频繁,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能够有效治疗呕吐的偏方以及这个呕吐的病机和诊断依据,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关的认识。所以,想要用这些偏方来进行治疗呕吐的话!还是请在询问医师的情况之下进行治疗和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治疗呕吐偏方 看中医如何治疗


恶心呕吐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而慢性胃炎是胃肠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那么,这种病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这些偏方真的有效吗?接下来就赶紧来看看这些用中医治疗呕吐的偏方吧!

中医治疗呕吐偏方

鲜芦根汁

原料:鲜芦根30克,广霍香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鲜芦根和广霍香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入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1-2次温服,连服2天。有化湿、清热止呕功效。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

竹茹汁

原料:竹茹、蒲公英各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前2味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代茶分次饮用。有清热消炎、降逆止呕功效。

薏苡仁粥

原料:薏苡仁、粳米各30克。

做法:将薏苡仁洗净加水煮烂,再加粳米煮成粥。每日1次,连服2-3天。有清热袪湿止呕功效。

生姜止呕方

原料:生姜5片,醋250克,红糖50克。

做法:沸水冲泡10分钟,频频饮服。适用于寒邪呕吐者。

柿蒂芦根饮

原料:柿蒂10克,芦根15克,旋覆花10克,赭石15克。

做法:水煎取汁,频频温服。适用于胃热呕吐者。

胃中素热方

原料:山栀仁(炒黑)10克,陈皮10克,竹茹5克。

做法:水煎300毫升,入姜汁15毫升,温服。适用于胃中素热、恶心呕吐。

藿香安胃散

原料:藿香10克,半夏5克,陈皮6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甘草5克,姜7片,枣两枚。

做法:水煎200毫升,温服。适用于呕吐不止者。

饮羊奶

原料:鲜羊奶适量。

做法:将羊奶煮沸。每次饮1杯,每日2次。滋阴养胃。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醋矾糊

原料: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做法:上三味共调成糊状。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消积解毒、清热散癖。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关于中医治疗呕吐的偏方,相信大家对这个中医治疗呕吐偏方都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了吧!如果你也想要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的话!那请在请教医师后进行治疗!

放化疗后如何应对恶心呕吐


肿瘤患者往往由于自身疾病或放化疗的原因出现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在饮食上还能做哪些调整来应对呢?下面小编介绍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饮食原则和改善方法,肿瘤患者及其家属不妨试试。

恶心、呕吐的原因多由肿瘤本身、化学药物或放射性治疗所引起。对策如下:

1.少食多餐,避免空腹或腹胀。

2.不要用勉强吃、勉强喝的办法来压住恶心和呕吐。

3.避免太甜或太油腻的食物;可饮用清淡、冰冷的饮料,食用酸味、咸味较强的食物来减轻症状。

4.在起床前后及运动前吃较干的食物,如饼干或土司,可抑制恶心;运动后,勿立即进食。

5.避免同时摄食冷、热的食物,否则,易刺激呕吐。

6.饮料最好在吃饭前30~60分钟饮用,并以吸管吸取为宜。

7.在接受放射或化学治疗前2小时内,应避免进食,以防止呕吐。

8.可从事轻微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或与其他人交谈等方式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感到恶心时,让身体放松,并慢慢做深呼吸。

9.饭后可适度休息,但勿平躺。

10.远离有油烟味或异味的地方。

11.入睡时应选择侧卧姿势,以免呕吐时误吸入气管。

味觉改变的原因往往由恶性肿瘤的生长及放化疗引起,对策如下:

1.恶性肿瘤通常会降低味蕾对甜、酸的敏感度,增加对苦的敏感性。糖或柠檬可加强甜味及酸味,烹饪时可多采用,避免食用苦味强的食物,如芥菜。

2.选用味道较浓的食品,例如:香菇、洋葱。

3.为增加肉类的接受性,在烹调前,可先用少许酒、果汁浸泡或混入其他食物中供应。

4.若觉得肉类具有苦味,可用浓调味料来降低苦味,亦可用蛋、奶制品、豆类、豆制品或干果类取代之,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

5.经常变换食物、菜色的搭配及烹调方法等,以增强嗅觉、视觉上的刺激,弥补味觉的不足。

恶心呕吐是病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看到各种人群发生恶心呕吐现象,比如车上的乘客和一些恐高的人群。自己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但大家也能根据其表现特征进行自我诊断,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那么恶心想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如: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如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内脏疼痛性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高血压脑病。药物引起,如化疗药物、洋地黄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晕车晕船的人发作时可出现恶心、呕吐。

有些人有神经性呕吐,从儿童期或学生时代就开始发病,可有家庭史,女性多见。在感冒期间身体会出现诸多的不适,这种情况下就会引起呕吐以及恶心的情况。急性青光眼、美尼尔氏症,妊娠呕吐、消化不良等也会引起恶心想吐。

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病

恶心可能由反胃引起,也可能是更严重的疾病的信号,如心脏病或中风的警告信号。女性极度的恶心伴随和感冒相似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病的信号。另外,如出现恶心、乏力、食欲减退,还可能是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很多女性在月经来前会恶心,半数妇女怀孕时会恶心,早晨起床后喝杯薄荷茶,症状也许会立即消失。

饭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多数是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痢疾、食物中毒等胃肠疾病。假如恶心伴有厌食、疲乏,应警惕病毒性肝炎,及时就诊并隔离。假如恶心伴有咽部不适,可能是慢性咽部的炎症。假如育龄女性假如未经避孕(或避孕失败)而超过4周尚未行经者,要考虑是否为早孕所致。

恶心想吐是什么病?

1、咽炎

实际上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得了慢性咽炎。清晨恶心反胃是慢性咽炎的症状之一。

由于周围环境的混浊以及污染,及有可能导致慢性咽炎的发作。通常还带咽部不适,严重时会出现干咳、痰多且咳不尽等症状。有的还有以下症状:“吭”“喀”想清嗓,而又咳不出,咽不下。

由于其病程长,症状顽固,诱因多。导致彻底治愈并不容易,建议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并戒烟戒酒,在饮食上也应有所注意。

2、慢性胃炎

因胃炎引起呕吐,导致反胃,久而久之,会导致胃扩张,胃扩张是食后胃部扩张,胃弛缓与胃下垂皆因之而起,若多吃米饭或适当运动可以调整胃部不适,并可改善体质。此症的特征是腹部有饱满感,有时有腹痛,下痢现象。

3、胃食管反流病

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炎,气道等食管临近的组织损害。发病机制是:

①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通常就是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物反流。

②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烧心和反流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4、饮食不当

由于食物中毒,或因饮食过量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对此,只要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合理,过此时间即可消除。如何伴有剧烈腹痛及腹泻,则通常应考虑为食物中毒,对此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消化性溃疡病

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流诞,上腹部疼痛,呈周期性发作,持续几天或几周,继而缓解,疼痛有与饮食有关的节律性,进食或内服碱性药物多可使疼痛缓解。6、胃下垂

厌食、恶心、呕吐、嗳气、上腹不适、隐痛、易饱胀、便秘等。平卧减轻,餐后久站、劳累后加重。多见于瘦长型女性。

7、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恶心、呕吐、伴有全身不适、酸痛,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腹痛及腹泻,稀便继之脓血便,量少,里急后重。重者排血水便、脱水、甚至发生休克。

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病

8、急性病毒性肝炎

恶心、呕吐、厌油、纳差、周身乏力、腹胀、腹泻,肝区疼痛。黄疸型发病急。有畏寒、发热,无黄疸型起病稍缓,大多不发热,似感冒样。

9、肝硬化

起病缓慢,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易疲乏、体重减轻,面容消瘦、面色晦暗、面颊部小血管扩张,蜘蛛痔或肝掌,可有鼻衄、齿龈出血、贫血及皮下瘀斑。

10、高血压病

恶心呕吐同时有头晕、头痛、头胀、耳鸣、眼花、失眠和领项极紧。重时可有心悸、多汗、口干、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手足震颤等表现,甚者见烦躁、抽搐、昏迷。

其实恶心呕吐也算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了,不过大家可千万不要因为常见就轻视,一定要及时去就医确保身体无碍!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呕吐如何治疗 恶心呕吐的四款食疗秘方》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食疗与饮食养生的区别如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