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大暑养生 > 导航 > 养生大暑

养生大暑

2019-10-12

大暑大暑 当心中暑

大暑养生。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四季养生的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大暑大暑 当心中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进入夏季后,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失的热量,大气中的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炎热。大暑一般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这让我们联系起一个词中暑。但并不是温度高就意味着一定会中暑,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来说分以下两种情况:

1.高温、高辐射

此情况主要是指温度很高、日照非常强烈、湿度小,也就是俗称的干热。此时,由于太阳强烈的照射和较高的温度会导致身体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当水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时,就非常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2.高温、高湿度

此情况为夏季最常见的湿热天,高温加上湿度大,使得人体不能正常的排汗,而且此时,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气温30-31℃;②相对湿度50%,气温38℃;③相对湿度30%,气温40℃。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级:①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②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的情况;③重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发生昏厥或痉挛;或不出汗,体温在40℃以上。

避免中暑重在预防

饮食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关于冷饮,其实吃的越凉越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降低会让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消化系统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外出要做好防晒工作

在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长时间骑车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阳帽。进行长时间户外运动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相关阅读

大暑是什么意思 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养生导读:今年大暑为7月23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那么你知道大暑是什么意思吗?大暑时节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通常表示天气酷热,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来到了。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以喘气。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节气,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思是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水很快就会到来,想躲避都来不及。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所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大暑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应注意全面、均衡地营养搭配。

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等,或将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此外,要多开窗通风,多饮水,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还应多食新鲜蔬菜及瓜果,需注意洗净削皮或淡盐水浸泡后食用。

另外,成人每日最好保持7个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避免长期在空调屋中休息。

当心中暑 小心防晒

大暑时节,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有助于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年轻态。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户外活动,可选用遮阳伞及遮阳帽进行防晒,因为遮阳伞及遮阳帽可阻挡部分紫外线,避免阳光对皮肤的直射,降低表皮温度,防止中暑发生。

此外,中暑后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洗澡是不错的降温办法,若没有条件,应尽量用清水清洗脸颈部及四肢以降温,饮用适量冷饮即可。若中暑程度较重,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去当地医院就诊。

贴心提示:很多人喜欢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温,这反而太寒凉,非但不能降火,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消暑切勿吃太寒凉,当心物极必反。

大暑来临当心中暑 重症性中暑症是一种什么病?


重症中暑症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热痉挛症状特点: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份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纳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特点: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日射病症状特点: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暴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症状特点:

还有一部份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衰等。

健康提醒:

如高温下发生有人发生中暑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高烧40℃左右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有经验的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3日5时41分,带来滚滚热浪的大暑节气正式登场。专家提示说,大暑节气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公众要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大暑来临当心中暑

专家说,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节气,它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夏至以后,经过三个“庚日”就入伏了。今年7月18日初伏开始,因此交大暑节气的时候已经“进伏”,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因此叫“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大暑到,暑气到”等谚语。

大暑时节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极端的热”。这样的天气会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带来很多影响。

大暑时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出汗多了,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适当喝一点盐水;不要在电风扇或开着的空调下面睡觉,以免患空调病和热伤风;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少吃冷饮。

午后最热的时候,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

 夏季防暑降温要吃6种食物

1.清暑祛湿茶

材料: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克。

作法:先将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

2.藿香叶粥

作法:鲜藿香叶20克,煎汤加白糖,每天服3至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叶粥,适量服用。

3.荷叶冬瓜汤

材料:鲜荷叶1张,鲜冬瓜500克;油、盐适量。

作法:将荷叶洗净、剪碎;冬瓜连皮、切块,然后同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熟后加油、盐调味,喝汤食冬瓜。

4.海带绿豆冬瓜糖水

材料:海带50克,绿豆100克,冬瓜500克,红糖适量。

作法:将海带洗净、浸透、切块,冬瓜洗净、去皮、切块,然后同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煲至熟烂后加入红糖,再煲片刻即成。

5.冬瓜薏米鸭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50克,鸭1只,油、盐、味精适量。

作法:冬瓜去皮、切块,鸭洗净、切块,然后与薏米同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煲熟,然后调味食用。

6.荷叶茶

材料:鲜荷叶100克,蜂蜜适量。

作法:将荷叶煎汤,去渣取汁,待凉后加蜂蜜,代茶饮服。

大暑养生 大暑吃什么防中暑


大暑就快要了,大暑是属于24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一年中热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中暑的工作,中暑是因为人体承受不了这样的温度就会出现中暑,那么出现中暑该怎么办呢?大暑期间出现中暑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款防中暑的食谱,让你远离中暑。

食物其实是很有营养的,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日常所需营养还会给我们预防疾病呢!下面这几款食谱你必须学习一下,很有用。

大暑防中暑食谱

大暑防暑食谱一:莲藕炖老鸭

原料:湖鸭、莲藕。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

制作:将飞水处理后的鸭子和切片的莲藕放入煮开水的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味精、胡椒粉等,炖上一个小时即成。

温馨提示:选择湖鸭,是因为它体型较瘦,脂肪含量较少。鸭子飞水时,加入料酒可以去除腥味。

鸭肉性寒,是夏季进补的优良食品,营养很高,有除湿、解毒、滋阴、去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适合大暑的时候吃。这道菜制作太简单了,用的原料和调料也都很家常。这道汤,鸭肉中融合了莲藕的香甜,汤里有鸭肉的醇厚和莲藕的清新,不失为一道夏令滋补的好汤。

大暑防暑食谱二:绿豆猪肚汤

原料:猪肚1只,绿豆250克,精盐15克。

做法

1.猪肚擦洗干净切成片,下炒锅加水,精盐同炖。

2.绿豆洗后,另用沙锅加水(水要没过绿豆),煮至开花,捞出豆壳,连汤汁一并倒入炒锅内,用温水煨半小时。闻香气四溢便可食用。

大暑养生 注意防暑降温小心中暑


23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天文专家表示,大暑节气,高湿的桑拿天多,公众要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内,是一年中热的时期,气温高,这样的特点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这段时间内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小心中暑。

为了预防中暑,保健专家建议公众可采用八种方法: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白天出门好打伞、戴帽子;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可随身备有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注意多食含钾食物。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大暑养生 防“情绪中暑”


养生导读: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的时候,今年大暑为7月23日。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养生 饮食宜清淡

大暑期间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如果你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那么吃南瓜就最好不过。南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另外,南瓜还能排毒养颜,爱美的女士当然不能错过。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鸡、鸭、鸽子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

大暑养生 防情绪中暑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夏季情感障碍症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即人体的精神心理、心态情绪会随着自然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气候变化会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绪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

现代医学生理学也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多种症状。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防止情绪中暑的发生。

第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证睡眠。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第三,要调剂好饮食。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第四,要注意养气。日常生活应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哦。

大暑大暑 当心中暑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