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处暑养生 > 导航 > 鸭子的养生做法

处暑吃鸭子的原因

处暑养生。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怎么才能作好四季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处暑吃鸭子的原因”,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

一、处暑吃鸭子的原因

“处暑”到来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终止了,在我国许多地方,处暑意味着凉秋的开始。从这一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昼暖夜凉;但是有的地方也会出现“秋老虎”的短暂高温天气。营养人士称,此时饮食应遵从处暑时节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鸭子是属于适合处暑之际的润燥食物。

处暑吃鸭子的习俗一直流传。民间吃处暑鸭,有很多种吃法: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五花八门。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到处暑,北京人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自家可以烹制鸭子煲山药、白斩鸭、清蒸鸭等,并按自己的口味调制些调料汁,鸭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来。如果喜欢泡菜口味的鸭汤,可以买来四川泡菜与鸭子同煮,但千万不要放酱油,汤的颜色白白的,味道是酸中带鲜,口感特别清爽。

1、鸭子本身营养价值高

鸭的营养价值很高,鸭肉中蛋白质含量约16%~20%,比猪肉(13.3%)高,而脂肪含量(19.7%)比猪肉(37%)低。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而钾、铁、铜、锌等元素都较丰富,鸭蛋中矿物质、维生素A含量也高于鸡蛋。

2、鸭全身都是宝

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人有唇干口燥它能缓之,人有阴虚发热它能解之”。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之力。鸭蛋具有滋阴补虚、清热润燥之功。

二、处暑应该多吃的其它食物

1、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2、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4、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三、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6、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四、处暑吃什么汤

1、夏枯草黑豆汤

原料:夏枯草30克、黑豆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夏枯草浸泡、洗净,用纱布或煲汤袋装好,黑豆浸软,洗净,两者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0-40分钟,调入适量冰糖便可,此为2人量,或1人1天分3次进饮。

功效:此汤有清热消暑、明目清肝火及降血压的作用,尤其适宜日渐干燥的秋暑日,同时更适宜于盛暑炎热时血压高和偏高者,此外对风火牙痛亦有效。此汤还可做成甜汤,中医认为在夏日汤饮汤宜清甜,对经常熬夜人士的调养也很有帮助,小儿暑期常饮亦特别有益。

2、赤小豆煲老鸭

原料:“牛腿冬瓜”1000克、赤小豆100克、老鸭半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净。冬瓜去皮、切块;赤小豆浸泡;老鸭、猪瘦肉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人用。

功效:“牛腿冬瓜”是冬瓜鲜为人知的一个品种,表皮粉白色,形态比冬瓜小得多,像条牛腿似,所以称之“牛腿”冬瓜。其瓜肉却比冬瓜结实,因而清热祛暑的功效相似,而利水力稍弱,尤宜此时而用,配以赤小豆煲老鸭,清润可口,消暑清热、健脾益气,且男女老少皆宜。

3、木耳花生猪肺汤

原料:黑木耳30克,花生米100克,猪肺一只,盐、黄酒适量。

做法:黑木耳用温水泡胀、洗净。花生米洗净;猪肺粗洗一遍,从气管中灌水,使肺翼扩张,用力揉洗后,倒出血水;再灌再洗,如此反复冲洗五六次,见肺翼白时,离水,滤干,切成块;将猪肺、花生米先倒入大砂锔内,加冷水浸没,用旺火烧开后,除去浮在场上的一层泡沫,加黄酒2匙。再改用小大慢块1小时,倒入黑木耳,细盐适量,继续炖1小时,离火。

功效:本方滋骨补肺,去淤止血,润肺化痰,对肺肾两虚、肺灿干咳带有血丝最为适宜。

相关阅读

处暑吃有什么讲究


处暑吃有什么讲究

处暑过后气候特征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对于这一变化,人们往往来不及适应,因此更要注意饮食调养。那处暑吃有什么讲究?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1、吃酸不吃辣

酸味有润肺收敛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因此,处暑这个时节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尤其是处暑过后,天气开始干燥,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2、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处暑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3、少食辛辣多清淡

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少吃点辛辣的食物,多吃一点清淡食物。

4、吃热不吃凉

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也许上中午还是高温天气,下午晚上便是寒冷无比。所以在处暑这个节气之中,大家不仅要注意好保暖,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好,切忌不要吃太多冷凉的食物。因为秋季逐步来临,人们很容易在这个时候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所以在饮食上,最好能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对身体很有好处。

处暑养生食谱

1、百合脯

配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汤勺。

做法:将百合清水洗净放入碗内,浇上蜂蜜,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出锅,或烘干或风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

功效:清心安神。适于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2、芝麻菠菜

配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3、青椒拌豆腐

配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

4、百合莲子汤

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处暑养生小常识

1、睡好两觉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所以,要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2、补足水

处暑天气较为干燥、少雨,人体会因此不适,发生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而多喝水、多喝粥,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3、护好脐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4、少吹空调、少开电扇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5、做好锻炼

坚持锻炼活动,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处暑吃什么 处暑吃这些食物身体会更好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的到来代表了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天气也不会有那么炎热了,这个时间早晚的温差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怎么养生呢?到了处暑大家应该在饮食上做出调整,吃什么比较好?关于处暑的由来你都知道吗?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处暑吃什么

1、吃鸭肉

到了处暑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吃鸭肉,因为在处暑的时候正在处于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这个时候人们的饮食应该是预防燥邪伤人为主。鸭子味甘性寒,在处暑的时候食用刚刚好,它可以帮助我们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水肿出现。

2、吃糖醋莲藕

莲藕是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它可以帮助我们美容解疲,浑身是宝。到了处暑的时候在民间有吃糖醋莲藕的习惯,并且莲藕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还可以帮助我们促进新陈代谢,并且能够缓解疲劳,它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莲藕含有的物质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

3、吃石榴

处暑节气是吃石榴的节气。石榴是一种很有营养的水果,它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且含量都高于苹果和梨。红粉皮石榴含维生素C高。石榴性味温甘酸涩,可以帮助我们生津止渴。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饮用。能够防止干燥的情况出现。

4、吃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5、吃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6、吃玉米

处暑是玉米成熟的季节,新鲜玉米中的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而其他食物中的含量极少,因此,新鲜玉米是赖氨酸的主要来源之一。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

处暑怎么养生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处暑



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而发生转换。这期间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早晚温凉,暑湿较重,中医称暑困脾。
暑湿容易让人烦躁不安,情绪起伏较大,因此容易引发失眠,造成身体免疫力低下,疾病滋生,也有秋老虎源头的说法。此时起居作息要相应地调整,最重要的是运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睡眠,达到处暑时节睡眠养生的目的。
睡眠养生是指通过充足、高效睡眠达到保养性命,补气养精调神,防衰的目的。据《笠翁文集》记载: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悄然扩展的现代社会流行病
处暑时节,暑湿较重,很多人心情烦躁,加上生活工作压力大,容易在这个时期造成失眠。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失眠列为悄然扩展的现代社会流行病,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将近三亿人失眠。中国睡眠医学专家黄席珍教授也曾说过:中国有五千万人睡眠呼吸暂停,二亿人打鼾,近三亿人失眠,还有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等近九十种不为常人所知的睡眠疾病影响着公众的健康。
失眠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心血管疾病等病症,长期失眠甚至造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处暑养生先掌握睡眠时间
最好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就如同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过了正子时以后,失眠的人就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患者,到了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整天都会昏头。

处暑可以吃麻辣吗


“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被称为“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 所以容易感到疲乏。

“处暑,”秋老虎“猖狂,天气炎热。”专家指出,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处暑也是“ 热燥”的开始,比夏天的干燥还要明显,因此人们常会感到既热又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喉咙干燥,干咳无痰,发热等症状。

一、处暑可以吃麻辣吗

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燥气伤肺,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品,则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口干舌燥、喉咙痒、嘴唇干这些症状已经逐步增多,这其实就是“秋燥”,所以要少吃辛辣食物及西瓜之类的大寒瓜果,更不宜吃烧烤食品 ,以加重秋燥的症状。宜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豆类食品等,可避免燥邪伤津。专家指出,对付“秋燥”最好的 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二、处暑的饮食方法

1、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

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 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2、吃酸不吃辛

因秋天由肺主宰,应多食酸,少食辛。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葡葡、梨等食物,都能帮助克服疲倦,应该多吃。

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碱性食物。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碱性食物有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还要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

3、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特别是生姜。

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除蜂蜜外,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 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4、吃热不吃凉

处暑,意味着夏天的结束,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但是处于换季是时节,人体更加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因此处暑时节饮食需要注意保持好的饮 食习惯,处暑应多吃热的东西,禁吃凉食,秋季一些特殊人员,包括老幼慢性病患者可以采用一些食补,适当吃些鲜辣椒、鸡肉;有饮酒习惯者 可适量少喝点酒。

开胃三宝:萝卜、鸭肉、糯米粥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萝卜和鸭肉也是人们熟知的适合秋天吃的食物,有润燥的功效 。女性可多吃些百合,能达到润肺养阴的效果。

总体来说,秋季更应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性,特别应多吃耐嚼、富含纤维的食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 的完全吸收,又能生津润燥。

三、处暑养生吃什么

1、滋阴润燥

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因此这个时候就应当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制止燥邪损害。除此之外饮食还应当以平淡为主,随 着水果的大宗上市,多吃些梨、葡萄、西瓜之类的水果,以此来滋阴润燥。

2、酸性食物

进入处暑后肺经当值,我国西医以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所以在秋天该多吃些酸性食物。这个时候可以多吃橘子和山楂 这两种食物,以此来达到保肝护肺的效用。

3、维他命食物

在秋天必需要多吃些含有维他命的食物,比方番茄、鲜辣椒、茄子、土豆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遭到燥邪的伤害。同样还需要 多摄取些碱性食物,比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这类食物同时还含有丰富的水分,是秋天里必不可少的食物。

四、处暑习俗吃什么

1、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 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 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 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 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另外,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2、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 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 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 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 ,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 。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 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 、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 肾无益。

5、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 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 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处暑后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肺,而银耳、山药、白萝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议多食,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处暑的概况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吃鸭子的原因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