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的功效 > 导航 > 荆芥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的功效

养生的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荆芥的功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中药来源〗:本品始载於《本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的地上部分。主产於江苏省、浙江省及江西省等地。多系人工栽培。

〖采收加工〗:秋冬采收,阴干切段。

生用、炒黄或炒黄。

〖中药规格〗:商品有三种,即荆芥全草、荆芥梗与荆芥穗,皆为统装。以色淡黄绿、穗长而密、香气浓、味凉者为佳。一般认为江苏省太仓及江西省吉安所产品质为佳。出口商品要求第1~1.5公斤扎小把,分装成包,外套麻布,每件净重50公斤。

〖药材性状〗:药材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小坚果棕黑色;药材横切段称荆芥咀,长约1厘米,切面纤维状,黄白色,中间有海绵状白心。花穗为荆芥穗,长2~9厘米,直径约7mm,淡棕色或黄绿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荆芥穗炒炭后呈黑褐色,称芥穗炭,香气减弱,味涩。

〖 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

〖药理作用〗: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荆芥炭有止血作用。荆芥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后者较强。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应用〗:发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炒炭)。主治感冒,头痛,风热目赤,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崩漏下血,便血痔血,产后血晕。

〖药材用法〗:煎服,3~10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相关阅读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_荆芥穗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图片、荆芥穗的药用价值、荆芥穗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荆芥穗简介荆芥穗图片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的药用价值荆芥穗的用法与用量荆芥穗的副作用荆芥穗医书记载

荆芥穗简介

荆芥穗,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荆芥穗图片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缓和,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荆芥穗的药用价值

1、用于经血不止:乌龙尾(炒烟尽)、荆芥穗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下。(《圣济录》)

2、用于头项风强:八月后,取荆芥穗作枕,及铺床下,立春日去之。(《千金方》)

3、用于咽膈不利,疏风壅,涎唾多: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末。食后汤服二钱,当缓缓取效。(寇氏《本草衍义》)

荆芥穗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荆芥穗的副作用

表虚自汗,阴虚面赤者禁用。

荆芥穗医书记载

1、《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2、《本经逢原》:治风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故并主之。华元化治产后中风、口噤发痉,及血晕不醒,荆芥末三钱,豆淋酒调服神效。产后血晕,热童便调服。

以上就是一些荆芥穗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荆芥穗,其实荆芥穗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荆芥的植物的花穗,颜色是淡棕色或者黄绿色的,带有芳香的气味,而且味道有点苦。但是不要小看荆芥穗,其中荆芥穗同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够治疗各种疾病,包括了头痛,产后血晕,便血,感冒等症状,可见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大的。

荆芥穗可以搭配其它的中草药一起煎煮饮用,例如:菊花,薄荷,金银花等等药材,祛风,清热的效果更加显著。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荆芥穗这种药材,到底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荆芥穗

荆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花穗,为穗状轮伞花序,长约0.5cm,不规则小段。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凉。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须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作用: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缓和,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选方】

①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

②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

③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

看完了上面关于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详细答案,相信大家对于荆芥穗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荆芥穗的确能够治疗各种疾病,并且效果都是非常显著的。大家不妨根据上面介绍的选方,将荆芥穗与其他药材煎煮饮用,疗效更佳升级喔。

荆芥饮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荆芥饮的做法。

【处方】荆芥穗1两,栀子仁1两,黄芩(去黑心)1两,蒲黄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呕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冷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荆芥穗3两,旋覆花3两,前胡(去苗)3两,芍药1两,半夏(生姜汁制,去毒)1两,甘草1两(炙),麻黄(去节,煎,掠去沫,焙)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感风冷,咳嗽痰壅,头目昏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荆芥1钱,茅花1钱,当归3钱,生地3钱,白芍2钱,辛夷5分,木通5分。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服后仰卧片时立止。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有关荆芥饮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另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小常识,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改善身体的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假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假荆芥不仅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营养元素,同时帮助调理身体的各个机能,药用价值也很高,今天就带大家对假荆芥进行一番了解。

【别名】土荆芥(《西藏常用中草药》),假苏、山藿香(《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 假荆芥 的 全草 。7~9月割取全草,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株被白色短柔毛。茎直立,方形,绿色,侧枝生于叶腋。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1~4.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锯齿;叶柄长0.3~3.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萼管状,5齿裂;花小,白色略带粉红色,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广展;雄蕊4;子房4裂。小坚果棕黄色。

【生境分布】生田野草丛。分布西北、西南和湖北、山东、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由假荆芥内酯、异假荆芥内酯、二氢假荆芥内酯、异二氢假荆芥内酯、5,9-去氢假荆芥内酯、假荆芥酸、假荆芥酐和石竹烯、丁香油酚等组成。另含胡萝卜素等。

【药理作用】因含挥发油,故可作芳香剂或驱风剂,咀嚼其叶,可治牙痛。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发汗,解热,透疹,止血。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怕冷,咽喉肿痛,结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于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摘录】《*辞典》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假荆芥,我们知道假荆芥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缓解很多症状,怎么样,你了解了吗?

荆芥丸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丸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方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类人群都非常喜爱。今天就来看看荆芥丸的功效作用等。

【处方】荆芥360克 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乌药 当归(洗、焙)川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邪上攻头面,眩晕痰多,咽膈不利,口目瞤动,偏正头痛;或伤风头痛,发热鼻塞声重。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清或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荆芥末。

【制法】上以地黄自然汁熬成膏,和荆芥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身上一切疮。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茶、酒任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处方】荆芥稳4两,细辛(去苗叶)1两,芎藭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半,羌活(去芦头)2两,防风(去叉)2两,蒺藜子(炒,去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扎,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头旋,目痛眩,肢体拘急,手足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荆芥茶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荆芥穗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蒸烂。入萝卜于木石器内,烂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疥疮,及风热疮。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茶汤、熟水任下。

【注意】服荆芥药,忌食无鳞鱼。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

【处方】浮萍、荆芥子(净择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水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出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荆芥丸的制作方法。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荆芥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常见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下面就来介绍一种:荆芥散。

【处方】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草乌头(炮.去皮.脐)、荆芥穗,各半两。石膏(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陈茶末一钱,生姜自然汁半呷,薄荷三叶,水二盏,同煎八分,通口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荆芥 雀脑芎各90克 当归 人参各15克 桂心 牡丹皮 羌活 防风 桔梗 大腹子 甘草 蒲黄 白茯苓 枳壳 厚朴 半夏 杏仁 款冬花各22克 附子(炮)干地黄 鳖甲 白芍药 北柴胡 黄耆各30克 干姜 木香各3.5克 沉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虚损,经候不调,外伤风邪,或内挟宿冷,阴阳不和,经络否涩,致患血风劳,腹中坚痛,四肢酸疼,月水或断或来,面色萎黄,羸瘦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生姜3片,大枣1个,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五

【处方】生地15克(炒炭)荆芥15克(炒灰)白芍4.5克(醋炒)白术4.5克(炒炭)当归9克(醋炒)木香3克 茯苓4.5克 血余炭9克 荷叶9克(炒黑)败棕灰9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漏腹痛,脉弦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处方】荆芥穗1两,槐花(炒焦)1两,石菖蒲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脉痔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米饮调下,日2服。

【摘录】《三因》卷十五

【别名】荆芥汤

【处方】荆芥3分,鸡肶胵、桑螵蛸2-7个(微炒),葱白2-7茎,鼠1只(烧为灰,别细研),薤白2-7茎。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伤寒后未平复合阴阳,为易病,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荆芥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荆芥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前胡1两,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2日,头项强,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以衣覆出汗。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荆芥根(瓦上焙干焦,存性)、茴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崩年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

【处方】荆芥穗不拘多少。

【制法】以瓦罐子盛,盐泥固济,只留一窍,用炭火烧,候出清烟,便拨去火,用湿泥塞了窍子,放冷取出,研为细散。

【功能主治】多年湿癣。

【用法用量】每用末5钱匕,入麝香1钱匕,腻粉5钱匕,同研匀细,先以口含盐浆水抓洗令破,帛子揾了,生油调药涂患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荆芥穗(陈者)1两,狗脊(去毛,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痔疾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煎木贼汤调下;若泻血甚者,加酸石榴皮等分为散,淡醋汤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处方】荆芥(去茎)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肠风,脱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腊茶末1钱,以热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荆芥穗1两,当归(切焙)1两,续断1两,芎藭(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折风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荆芥、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连须葱白3寸,用水1盏,同煎至7分,食后服。

【摘录】《续本事》卷二

【处方】荆芥4两,防风(去芦头)1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白僵蚕(炒去丝嘴)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肺风齄疱。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书》卷二

【处方】荆芥穗、薄荷叶(去土)、细辛(去叶土)、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虫牙痛,牙槽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茶调下;或用药5钱,水1大碗,煎3-5沸,通口慢慢盥漱亦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小柴胡汤加荆芥穗5钱,枳壳5钱(麸炒,去瓤)。

【功能主治】产后经水适断,感于异证,手足牵搐,咬牙昏冒,服秦艽汤前证已退者。

【用法用量】煎服。

【摘录】《保命集》卷下

【处方】荆芥穗1两3钱,桃仁5钱(去皮尖,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风虚血眩,精神昏昧。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水调服。

【摘录】《保命集》卷下

【别名】荆砂散

【处方】荆芥穗、缩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溺血。

【用法用量】荆砂散(《仙拈集》卷二引《集简方》)。

【摘录】《百一》卷十四

【处方】荆芥穗1两,藿香叶1两,芎藭2两,莎草根(炒去毛)2两,石膏(研如粉)1两半,龙脑(研)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壅脑热,鼻渊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荆芥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荆芥3两,雀脑芎3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桂心3分,牡丹皮3分,羌活3分,防风3分,苦梗3分,大腹子3分,甘草3分,蒲黄3分,白茯苓3分,枳壳3分,厚朴3分,半夏3分,杏仁3分,款冬花3分,附子(炮)1两,干地黄1两,鳖甲1两,白芍药1两,北柴胡1两,黄耆1两,干姜半分,木香半分,沉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风诸般疾,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陈皮(去白)1两,麻黄(去节)1两,香附子1两,甘草1两,荆芥穗2两,厚朴2两,草果仁3个,白芷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风温,寒热瘴疟,往来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荆芥半两,熟艾半两,木鳖子(去壳)半两,寒水石(煅)3钱。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半两,入橘叶49片同煎,令香熟,却以有盖桶子,于盖子上开口,倾药汁在内,乘热熏;稍温,则以手浇水,略略洗之。仍留汁更可用1次。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处方】荆芥穗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黄连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塞滞,热毒不可宣通,目急痒痛。

【用法用量】每用2钱,水2盏,煎3沸,滤去滓,热洗眼。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防风、天花粉、羌活、生地黄、当归、蝉蜕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赤丹。

【用法用量】本方名荆芥散,但方中无荆芥,疑脱。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处方】防风、荆芥、升麻、甘菊、木通、黄芩(炒)、羌活、甘草、蔓荆子。

【功能主治】风热上壅,耳闭塞或耳鸣及出脓。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处方】荆芥穗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当归(切细,焙)1两,黄耆1两,芍药1两,桂(去皮)1两,柴胡(去苗)2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荣卫虚弱,外为风邪相乘,翕翕发热,淅淅恶寒,无有时度,肢节如解,手足酸痛,头目昏晕,久不治成劳气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荆芥穗1两,朴消2两。

【功能主治】肾肿。

【用法用量】用萝卜、葱同煎汤,洗患处。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木鳖仁1钱,当归头1钱,甘草节1钱,大黄1钱,荆芥穗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攻里。主背疮毒深者。

【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成,空心饮之。即下积,以粥汤补止。

【摘录】《疡科选粹》卷二

【处方】荆芥穗(微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新产血虚发痓,及汗后中风发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再以大豆黄卷用热酒沃之,取汁调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四

【处方】荆芥(烧灰,置地上出火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色伤心肺,口鼻俱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汤调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九

【处方】荆芥、蔓荆子、白菊、白芍、香附、苍术(炒)、草决明(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经风邪,致目遇风作痒。

【用法用量】每服1钱,黑豆汤送下。另点虎液膏。

【摘录】《异授眼科》

【处方】荆芥穗。

【制法】用灯盏(多着灯芯),好麻油点灯,就上烧荆芥焦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童便调下。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

【处方】荆芥1两,牛蒡子3分(微炒),蔓荆子半两,天麻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芩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乌蛇肉2两(酒浸,微炒),独活半两,赤茯苓1两,苦参1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热皮肤瘙痒,生(疒咅)(疒畾)。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荆芥半两,黄耆(锉)半两,熟干地黄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桑耳半两,地榆(锉)半两,樗白皮(微炙,锉)半两,皂荚刺(微炒)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槐豆(微炒)半两,牛蒡子(微炒)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虚,大便后时时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荆芥少许。

【功能主治】麻痘子兼瘙痒或瘾疹,大便自通。

【用法用量】烂研,用新井水以布帛滤过,入麻油1滴许打匀,令饮之,便不乱闷;麻豆已出,用黄蜡煎青胶(即牛皮胶)饮,即安。

【各家论述】荆芥治血风;以麻油打匀,此滑窍之理;又以黄蜡煎青胶水服则安,此滋血行荣卫,荣卫既顺,麻疹出矣。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处方】荆芥穗1分,防风1分,芍药1分,诃子皮1分,羌活1分,甘草1分,白蒺藜半两,厚朴10铢(去皮),木香3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凉肝,轻益其胃。主飧泄,肝热刑脾而泄,肠鸣,腹支满,口胶渴,溲赤,六脉轻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大枣1个,同煎,和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史载之方》卷上

【处方】荆芥穗1分,连翘1分,羌活1分,牡丹皮1分,黄芩1分,杏仁1分,当归1分,芍药1分,山栀子1分,大黄(醋煮)1分,蔓荆子1分。

【功能主治】肝涎与血相聚,两胁下非时气痛不安,如生积聚,腹中鼓动,摇闷不安,甚则生气块,上冲咽喉,头目俱进,口舌胶粘,小便赤黄,冲心而痛,夜卧不安,脉洪大沉实而有骨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片,半夏末少许,同煎,取3-4沸,食后和滓服。

【摘录】《史载之方》卷上

【处方】荆芥穗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桑寄生半两,羌活(去芦)半两,独活(去芦)半两,芍药半两,干蝎(去土皮,炒)半两,白花蛇(酒炙,去皮骨)半两,天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半夏(汤洗7次,炒)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木香半两,蔓荆实(去白皮)半两,芎藭半两,白僵蚕(炒)半两,龙脑(研)半钱,沉香(研)半钱,麝香(研)半钱,丹砂(研)半钱,牡丹皮3钱,桂(去粗皮)3钱。

【制法】上为散。然后入砂、龙脑、麝香,再同研匀。

【功能主治】中风瘫痪,肢节沉重,筋骨无力,闷倒不知,大腑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浓煎生姜、薄荷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护命方》

【处方】荆芥3分,芎藭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半两(锉碎,微炒),白术3分,桂心3分(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生干地黄3分,柴胡3分(去苗),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3分,酸枣仁3分(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经脉涩滞,四肢拘急烦疼,不能饮食,渐加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天南星半两,草乌头(肉白者,生用)半两,荆芥穗半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加陈茶1钱,生姜汁半呷,薄荷3叶,水两盏,煎至8分,温服,日3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二

【处方】干荆芥穗5两,干薄荷叶3两,木贼2两,蝉壳2两(洗去尘土,焙干),蛇蜕皮1钱(炒黄,别研为细末)。

【制法】上为末,次入蛇蜕皮末拌匀。

【功能主治】风毒上攻头目。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腊茶或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荆芥3分,细辛3分,石膏2两,前胡1两(去芦头),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心神烦闷,四肢无力,膈上痰壅,口干头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荆芥穗、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羌活(去芦头)、独活(去芦头)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瘙痒,搔之成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腊茶或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处方】荆芥穗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赤芍药1两半,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气壅滞,热毒不得宣通,目急痒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滤去滓,热洗泪出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荆芥稳半两,乌头尖1分,雄黄(研)1钱,白僵蚕(直者,炒)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邪客阳经,头目重痛,及头面虚汗,连脑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荆芥茶调下。每服药讫,卧少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别名】荆芥汤

【处方】荆芥1握,淡竹茹1鸡子大,当归1两(锉,微炒),地黄汁1分。

【功能主治】伤折,瘀血在内,烦闷刺痛,伤损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荆芥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荆芥穗1两,大黄2两(并生用)。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生姜蜜汤调下;未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大家现在明白了荆芥散的作用了吧,不过该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荆芥散治疗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适。

荆芥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荆芥汤。

【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独活汤

【处方】荆芥、独活、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不省。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牙关紧,用白梅蘸脑子搽便开。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

【处方】荆芥、黄柏。

【功能主治】玉茎上生疮。

【用法用量】先用上药煎汤,洗患处;后用黄白真蚌粉、荆芥、青黛为末,干掺疮上。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荆芥连根。

【功能主治】吐血、咯血,九窍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洗净捣汁,半盏饮之;或以穗为末,熟水调,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经验良方》

【处方】荆芥、好茶。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上为散。水煎,洗痔。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鲁般经》

【处方】荆芥、楮树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白痢、血痢,或妇人血崩。

【用法用量】治血崩,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血痢,则为末,冷醋调,徐徐呷服;白痢,热醋调下。

【摘录】《得效》卷六

【处方】荆芥、脑荷、升麻、细辛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热齿痛。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2钱,以沸汤点,漱口含咽,并擦牙。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荆芥(浓煎,绞汁)半升。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风邪入中,牙关紧急,手足瘈疭,项强目直视,脉紧大者。

【用法用量】上汁顿服;再将荆芥浓煎汤,置盆内,令病人坐在上,熏之淋之。

【摘录】《鸡峰》卷十六

【处方】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干姜(炮)1两,五味子1两,石膏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目昏痛,咳嗽痰壅,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薄荷叶1两,荆芥穗1两,牛蒡子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瘙痒成瘾疹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处方】荆芥不拘多少(生锉)。

【制法】上为粗末,用水2-3碗,入瓶内。

【功能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先用枯药涂,再常常水煎,洗患处。如用了,依旧入瓶内用火煨之,可用3-5次。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

【处方】地骨皮3两,何首乌3两,荆芥穗、苦参、海桐皮2两,草乌头1两。

【功能主治】臁疮。

【用法用量】方中荆芥穗、海桐皮用量原缺。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别名】甘桔汤、三神汤、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2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热壅肺,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喉中如有物哽,咽之则痛甚。

【用法用量】甘桔汤(《易简方》)、三神汤(《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济生》)、荆芥散(《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澹寮方》。

【摘录】《三因》卷十六

【处方】荆芥穗1两,芎藭1两,细辛(去苗叶)1两,威灵仙(洗,锉)1两,甘草(炙)1两,皂荚半两(不蚛者,去皮,涂酥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血气壅滞,身体生疮,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处方】荆芥、防风、薄荷、地肤子。

【功能主治】辛凉散表。主表有湿热,腹胀大,身热,脉浮。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荆芥8分,陈皮8分,香附8分,枳壳8分,薄荷8分,红花8分,郁金2分。

【功能主治】痧因于气郁者。’

【用法用量】水煎,稍冷服。

【摘录】《治痧要略》

【处方】荆芥穗半斤,臭橘半斤,厚朴(去粗皮)半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痔疼痛,连阴湿痒。

【用法用量】每用2两,水5升,煎取3升,避风处淋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荆芥穗1两,人参半两,木香半两,芍药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当归(切,焙)半两,半夏(生姜自然汁制,焙干)半两,乌药半两,芎藭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肢体羸瘦,饮食减少,疼痛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荆芥、防风、川芎、乌药、薄荷、藁本、桔梗、黄芩、苍耳子、石菖蒲。

【功能主治】疹潮时被寒风吹入鼻内,热毒不散,结于肺窍,致鼻塞不闻香臭。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荆芥8分,麻黄8分,桂枝。

【功能主治】风疹,恶寒发热者。

【用法用量】方中桂枝用量原缺。

【摘录】《名家方选》

【处方】荆芥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呕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冷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荆芥、防风、朴消。

【功能主治】翻花痔,肿溃不堪者。

【用法用量】先将上药煎汤,洗息处;次用木鳖子散调敷。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别名】金五、五号观象方

【处方】荆芥1钱,防风1钱,川芎3分,陈皮8分,青皮8分,连翘8分。

【功能主治】痧有郁气不通者;阳瘀,手足暖,腹痛者。

【用法用量】金五(《痧症全书》卷下)、五号观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处方】荆芥穗1钱,牡丹皮(去心)1钱,川芎1钱,蔓荆子1钱,柴胡(去毛)1钱,羌活1钱,鳖甲(醋炙)1钱,天灵盖(酥炙,炒黑色)1钱,沉香1钱,甘草1钱,当归1钱,连翘子半两,秦艽3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男子肝脏壅热,血气皆滞,有所劳伤,肝家自感风劳之气,筋脉羸弱,目视昏暗,欲睡还觉,常多瞋怒,头旋目晕,面色青,浑身痿瘁,口中多涎,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先煎令沸后,入药末,一搅便泻出,食后、临卧时和滓服。一方,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十五引《圣惠》

【处方】荆芥穗4两,旋覆花4两,前胡(去芦头)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1两,芍药1两,芎藭1两,半夏(汤洗7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气肌肉瞤动,头目昏眩,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葱白3寸,鸡苏3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荆芥穗4两,前胡(去芦头)3两,旋复花3两,甘草(炙)2两,白术1两,半夏(汤洗7遍,焙干)1两,麻黄(去根,不去节)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初得1-2日至3日,头痛痰逆,肢体烦躁,恶风,身热憎寒。

【用法用量】再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荆芥穗4两,木通4两,羌活1两,芎藭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1两,独活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目昏眩,憎寒壮热,四肢烦倦。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荆芥10穗,川椒7粒,盐1分。

【功能主治】牙齿风,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先以盐于铫子中炒,以水3大盏,煎10余沸,热含冷吐。

【注意】忌猪、鱼、酱、蒜、面、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御医撮要》

【处方】荆芥穗1两,防风(去叉)1两,甘菊1两,旋复花1两,芎藭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1两,石膏2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热毒气,攻冲阳经,头痛目疼,连绕眉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取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荆芥汤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帮助的。

荆芥的功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