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健脾祛湿养生汤 > 导航 > 春季健脾祛湿养生汤

什么中药祛湿健脾

【www.ys630.com - 春季健脾祛湿养生汤】

什么中药祛湿健脾

1、健脾祛湿的中药有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2、健脾祛湿的中药有白术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而白术专走脾,胃经,其性温,味甘,苦,生白术可燥湿,利水,炒白术偏心较弱,适用于补脾益气。对脾胃功能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成形,四肢乏力等症有显着功效;此外白术还有显着的利尿作用,善治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水肿,妊娠水肿等症。

3、健脾祛湿的中药有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4、健脾祛湿的中药有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生用清热利湿,麸炒健脾止泻,性寒不伤胃,补脾不滋腻,渗湿不峻利,药力缓和,适宜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及脾虚泄泻等症用。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平胃丸

平胃丸是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大枣、生姜煎汁,以汁泛丸,干燥所得的黄褐色的水丸。其气微香,味淡。具有燥湿健脾,宽胸消胀的功效。

成份:苍术(炒)、厚朴(制)、陈皮、炙甘草,大枣、生姜

适应症:燥湿健脾,宽胸消胀。用于脾胃湿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嗳气。

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明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健脾祛湿吃什么好

淮山扁豆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趾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适应症:汤中鸡脚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舒筋强骨的作用,而且鸡脚含较多的胶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肤光滑而有弹性;淮山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实功效健脾除湿,固肾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渗湿的作用。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项:建议不要用冰冻鸡脚,否则会影响汤的鲜味。

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慢火煎至微黄。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放适量食盐调味便可。

适应症:赤小豆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虚火、生津止渴;鲮鱼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作用。故此汤尤其适用于湿热内蕴症见长热毒痈疮、舌红苔黄腻之人饮用。

扩展阅读

吃什么健脾祛湿


吃什么健脾祛湿

1、健脾祛湿吃什么食物

薏米:薏米的祛湿效果非常好,比较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和红豆一起熬粥,也可以将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冲泡来饮用,都是不错的方法。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红豆:红豆有利尿解毒、强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肿,排出毒素,祛除湿气,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点红豆汤,或和薏米一起熬制,还可加些红枣、百合等,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会影响祛湿效果。

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祛暑的良药,也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湿邪,可以熬绿豆汤,当做解暑饮品。

2、健脾祛湿吃什么菜谱

金针炒肉丝。原料:金针菜(干)30克,肉丝70克,油1小匙,姜丝1大匙。

制作:金针菜用水泡软,打结;起油锅爆香姜片,加入肉丝拌炒,再加入金针菜,炒熟即可。

3、健脾祛湿喝什么粥品

3.1、丝瓜咸蛋麦片粥。

原料:丝瓜100克,咸蛋1个,麦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适量,葱末、酒、盐、味精少许。

制法:丝瓜洗净刨皮切丁:咸蛋1煮热,剥壳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在开水锅中放人粳米,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烧至米开花,放人麦片、丝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盐、酒、味精,撒人葱末,滴淋麻油。

3.2、绿豆百合薏米仁粥。

薏米可以跟很多食物搭配煮粥,去湿气的效果很棒,绿豆百合薏米仁粥加上了绿豆的鲜香与百合的清新,味道更可口,在湿气的食物中,绿豆百合薏米仁粥去湿气的效果一点都不差!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薏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将薏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薏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健脾祛湿的方法

1、注意保暖

中医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别是现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饮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明,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会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3、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引起脾虚的原因

1、郁怒忧思。众所周知思伤脾,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长期处于忧虑的状态,导致脾越来越不好。

2、冰冷的食物吃得太多了。冰果的饮料,还有吃大量冷饮,这些都是伤害我们的脾的。

3、饮食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吃大量垃圾零食,这些都是非常伤脾的。

4、缺乏运动。现在社会体力劳动的职位越来越少,人们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缺乏适量的运动,有的人甚至手无缚鸡之力,这样导致脾越来越不好。

5、减肥,一味追求瘦还有吃了不适宜的减肥药。都是很伤脾的。

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


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

1、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

1.1、中药方子1

金钱草15 牛膝15 薏苡仁30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0剂 一天一剂 一剂煮2次 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

1.2、中药方子2

山药15 薏苡仁30 茯苓15 防风10 煮粥!

1.3、中药方子3

祛湿最基础的方剂是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参苓白术散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

1.4、中药方子4

体内寒湿气中重,诱发湿疹,睡眠也不好,建议服用参苓白术口服液,藿香正气丸治疗。

2、健脾祛湿的食疗方法

2.1、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2.2、五指毛桃鸡脚煲猪脊骨

功效:益阳健脾祛湿、活络强筋健骨。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一 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3、健脾祛湿的穴位

3.1、健脾祛湿的穴位有血海穴。我们可以屈膝,大腿的内侧及髌底内侧,往上两寸位置,股四头肌的内侧有一个隆起的地方。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膝盖内侧会出现个凹陷位置,隆起的肌肉就是血海穴了。该穴位可以有效减轻月经不调及闭经、治疗气逆腹胀及湿疹、皮肤瘙痒及贫血等。

3.2、丰隆穴也可以健脾祛湿。该穴位在我们的小腿前外侧及外踝尖的8寸位置,胫骨前缘的二横指位置。湿会生痰,该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按摩丰隆穴可以缓解痰湿胸腹痛及呕吐、便秘及眩晕、烦心、面浮肿和四肢肿等。

3.3、健脾祛湿的穴位有阴陵泉穴,我们可以正坐或仰卧,阴陵泉穴就在我们的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胫骨后缘及腓肠间。体内有湿易感外湿。阴陵泉穴进行刮痧,可以内化湿邪,清利湿热及健脾理气,还可以益肾调经及通经活络,治疗腹胀、泄泻、水肿及膝痛。

哪些水果健脾祛湿

1、西瓜:有清热解暑和利小便的功效,尤其是西瓜皮的清利湿热效果更佳,食用后可使湿热之邪随小便而去,皮肤湿疹者尤其适合多吃西瓜。

2、甜瓜:有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和通大便等功效,食用后可缓解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及大便秘结等症状。

3、苹果: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和润燥等功效,适合脾虚、食量减少、胃阴亏虚及阴虚胃痛等症。

4、橙子: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之功,适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呕吐及便秘等症。

健脾祛湿喝什么茶

1、健脾祛湿茶

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2、清热去湿茶

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3、五花祛湿茶

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各10g.有清热、健脾、利湿的作用。

怎么祛湿健脾


怎么祛湿健脾

1、怎么祛湿健脾之薏米红豆粥

薏米红豆粥是治湿邪最好的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养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主料:薏米100克

辅料:枣(干)25克,赤小豆50克,仙鹤草10克

调料:白砂糖30克

将薏米、红豆以温水浸泡半日;用纱布将仙鹤草包好;大枣去核浸泡;将薏米、红豆、仙鹤草、大枣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调味即可。

2、怎么祛湿健脾之素烧冬瓜

主料:冬瓜、香菜。

配料:葱段、酱油、高汤(或清水)、盐、糖。

做法:冬瓜洗净去皮、切小块;冬瓜不要切的过大,两张麻将牌的大小就可以,否则不容易煮熟,俗称“费火”;锅热后,倒比平时炒菜多一点的油,放入葱段;把冬瓜先过下油会更好吃,考虑到健康因素的话,那就稍微多放一点油,把冬瓜表面都裹上油;把冬瓜放入,翻炒至表面都裹上油,翻炒两分钟;加入高汤,没有高汤就加入没过材料的清水,同时加块浓汤宝,放两至三勺酱油,半小勺糖,煮至冬瓜绵软,大约需要15分钟;根据冬瓜块大小。冬瓜变得透明时,放点盐调味,撒上点香菜,关火出锅,既能做汤,也能做菜!

3、怎么祛湿健脾之白术陈皮猪肚汤

白术陈皮猪肚汤的主要食材为白术、陈皮、猪肚、生姜、砂仁。此款食疗方能健脾、补气、开胃、理气、利水、去湿。非常适合食欲低下、消化不良、腹胀、湿气重、脾胃不化的朋友食用。白术陈皮猪肚汤的做法如下:第一步,将猪肚处理干净,并焯一下水,洗净后备用。第二步,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后,大火烧开,然后用文火炖煮一个小时。第三步,将锅中的猪肚取出,切片后再放入砂锅,继续炖煮半小时左右即可。

祛湿健脾吃什么水果

1、西瓜:有清热解暑和利小便的功效,尤其是西瓜皮的清利湿热效果更佳,食用后可使湿热之邪随小便而去,皮肤湿疹者尤其适合多吃西瓜。

2、甜瓜:有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和通大便等功效,食用后可缓解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及大便秘结等症状。

3、苹果: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和润燥等功效,适合脾虚、食量减少、胃阴亏虚及阴虚胃痛等症。

4、橙子: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之功,适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呕吐及便秘等症。

5、木瓜:有健脾胃和助消化之功,可用于胃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的食疗。

6、无花果:有健脾、开胃、清热、润肠之功,可用于食欲不振、便秘及泻痢等症的食疗。

祛湿健脾吃什么菜好

1、扁豆。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能健脾和中,消暑清热。解毒消肿,除湿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体倦乏力,水肿,白带异常以及夏季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等病症。扁豆高钾低钠,经常食用有利于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血压。

2、香椿。香椿的根、皮,去蒙呱湿,止血止痛,双湿性腰腿疼,具有良好的作用。香椿的叶子消炎,解毒,杀虫。香椿的果实,祛风散寒,止痛。治风寒外感心胃气痛,风湿性关节疼痛。

3、冬瓜。冬瓜皮具有利水祛湿消肿的作用。冬瓜皮水煎可治肾炎,心衰,肝硬化及脚气等。

4、赤小豆。赤小豆解毒,清热利水去湿。用赤小豆一把,一条200克以上鲫鱼,将去除麟及内脏,放锅内煮熟,吃鱼喝汤。赤小豆与薏米仁(炒黄)共煮水喝祛湿利水。

健脾祛湿丸


脾是我们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器官,我们人体的很多活动都需要它,脾同样也是非常脆弱的,一个不小心它就会出现点问题,然后导致一些身体上的障碍,从而发生更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是可以医治的,比如说健脾祛湿丸,它不光可以健脾胃还可以用来祛除湿气,那么健脾祛湿丸是什么?

“健脾祛湿”为医疗保健名词。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常用疗法有:食疗、药疗、外洗等。

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药、莲子、芡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1]、莴笋、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时坚持喝治疗祛湿饮品。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一般出现湿疹和过敏有关系,也可见于接触到其他异常物质导致,不要使用健脾除湿丸,出现积食,可以根据病情服用健胃消食片或小儿化食口服液治疗,可以到医院儿科检查治疗。另外出现湿疹可以使用湿疹膏,百宝霜等药物治疗,另外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注意皮肤卫生,不要接触其他异常物质。

婴幼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虽然发育旺盛,对营养物质需要迫切,但是,脾胃运动消化功能相对不足。若吃得过饱,会使胃肠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发生积食、腹痛,导致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可以试试健脾除湿丸。

什么中药可以祛湿


中医临床上所讲究的祛湿一般是针对于身体当中的脾脏所说的,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湿气较重,比较容易损伤脾脏,脾脏如果受到损伤的话就会导致脾胃不和,是身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造成人体消化不良,比较严重的还会影响,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对于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中医治疗中还会使用到很多可以祛湿的药物,具体的药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祛湿是确实对于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体内湿气较重,容易造成脾胃不和,失眠多梦等症状,小儿脾湿会造成腹泻,营养不能吸收,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身体发育,家长应该在日常饮食中特别关注孩子的饮食情况,有需要的话,可以让中医诊治一下,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让药效更好的发挥,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

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子是什么


如果身体湿气过重,往往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感,比如说走路身体比较沉重,经常容易出现疲劳,容易引起大便干燥,大便容易不成形,这时候一定要注重饮食调理,可以通过一定的中药来进行调理,另外平时要多注意休息,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注意适度的运动锻炼,这都有助于健脾去湿。

健脾祛湿中药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健脾祛湿中药二: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健脾祛湿中药三:木瓜

一说到木瓜,人们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虽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药的还是皱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木瓜还能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此外,木瓜还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健脾祛湿中药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祛湿吃什么中药?8种祛湿中药最有效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空气中的高湿度同样会“传染”给人。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那么夏季祛湿哪些中药最好呢?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8、砂仁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祛湿的中药有哪些?这四款可健脾还祛湿


对于体内有湿气的人来说,其要想去除体内湿气的话,其实是可以通过选择有相应作用的中药材来实现的。那么,祛湿的中药有哪些呢?

中药一: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 八珍” 之 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中药二: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中药三:木瓜

一说到木瓜,人们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虽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但是入药的还是皱皮木瓜或者木瓜。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木瓜还能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 此外,木瓜还有消食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症。

中药四: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健脾祛湿的穴位


构成人体脾脏的最主要的物质就是淋巴组织,所以脾脏也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当脾脏出现问题的时候,会让病毒更容易侵袭人体,从而引起其他疾病。所以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注重对脾脏的保护,并且适当的进行健脾祛湿。那么人们可以按压身体上的哪些穴位,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1.血海穴

取穴方法: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后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功效: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症”的重要穴位,具有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祛风止痒的功效,是防治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及肌肉关节疼痛等病症的主要穴位。

2.丰隆穴

取穴方法:丰隆穴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 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

功效: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运化失司、水湿停滞,聚而成痰,化生百病。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

3.阴陵泉穴

取穴方法: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它是胫骨,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功效: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它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能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

4.中脘穴

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4寸处,即一个横掌的距离。

功效: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按摩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5.足三里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除湿自然也少不了它。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6.承山穴

取穴方法:稍稍用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功效:承山穴是人体最有效的祛湿要穴,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有些人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表明体内有湿。

7.天枢穴

取穴方法:取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边两寸处。

功效:天枢穴属于胃经,又联系大肠,最能通肠道、排宿便,按摩此穴可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

8.合谷穴

取穴方法: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拇指食指像两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就在其中。

功效: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

什么中药祛湿健脾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