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美容师是什么 > 导航 > 中医养生辨证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

中医养生美容师是什么。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很多人每次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都不想看西医,虽然说西医治病的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对人体的副作用伤害也是挺大的,如果选择药物不合理的话,那么伤害也就更大了,所以说很多人在治病的时候都会选择利用中医疗法来治病,中医治病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每个人到医院去都必须要做这个中医辨证,然后才能治疗,那么这个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 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中医辩证疗法”以“滋阴生津、清胃泻火、行气消积”三管齐下治疗的方法,通过清胃热、养胃阴、疏气机、消食滞的综合治疗;有效祛除体内湿毒热邪,滋阴生津改善胃肠功能。有效的改善口臭、口干、口苦、胃脘隐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肠燥便秘、舌苔厚、口腔炎症溃疡胃火、肝火过旺、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胃肠道疾病等症状。在去除口腔疾病的同时,调理肠胃去除、清理肠毒,主要从以下

四大优点编辑

1.绿色天然 无副去除wWW.Ys630.com

纯天然植物提取,不含任何激素和重金属成分,安全有效,无副去除。

2.独特配方,去除彻底

多种名贵产品材配伍,配方独特,标本结合,根治口臭疾病。

3.先进技术 国际领先

超浓缩萃取技术,纯度高,国际领先,从根本上调理,杜绝反复发作。

4.权威验证 解决率高

经过上万例临床验证,解决率高达99.85%。

现在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什么叫做中医辨证治疗了吧,中医辨证治疗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在选择中医治疗的时候只有通过了辨证之后我们才能够给自己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治疗疾病,大家选择辨证的时候千万要记得一些事项我们必须要注意,辨证的话也必须要到专业的中医药做辨证。

ys630.coM延伸阅读

尿失禁中医辨证是什么?


排尿是人体每天所必须做的一件事情,可以将人体多余的水分以及其他的新陈代谢产物给排出去。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体就有可能出现有尿失禁的情况,指的是不能自主控制尿液的排出的一种情况,中医对于这种情况是有很深的连接以及认识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尿失禁中医辨证是什么?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屎

,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遗尿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前者是指持续的或持久的遗尿,其间控制排尿的时期从未超过1年;后者是指小儿控制排尿至少1年,但继后又出现遗尿。

中医学对本病有较全面的认识,《

素问·宣明五气》明确指出:“膀胱不约为遗尿”,《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尿床候》也说:“夫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嗣后,历代医家均认为小儿遗尿多系虚寒所致,常用温补之法。现代对本病的认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内服外敷、针推并施的综合疗法,不仅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而且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肾气不足,下元虚寒,则闭藏失职,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2。病后失调 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致使脾运失健,肺气虚弱,“上虚不能制下”而遗尿。 hfs在线3。湿热内蕴 或因疾病影响,或因饮食失调,以致湿热内蕴,郁于肝经,肝经疏泄失利,移热于膀胱而致遗尿。4。情志失调 突然受到惊吓,或因小儿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或因小儿白天嬉戏过度,夜间睡眠过深,呼唤不应;或骤然更换新环境等,均可造成遗尿。5。其它因素 少数患儿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如蛲虫病、尿道畸形、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及膀胱容积小等。

二、病理

1。下元虚寒 肾为先天,职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溺,小便的贮留和排泄为膀胱气化功能所司约,而膀胱气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又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来调节。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病后失调,素体虚弱则肾气不固,下元虚寒,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遗尿。正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也说:“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2。脾肾两虚 肾主水液,脾主制水,脾肾功能正常,则水液固摄有权,气化有序。由于小儿有“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病理特点,若失于调养或因它病导致脾肾虚弱,则水液代谢紊乱而发生遗尿。

中医辨证减肥治疗方


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1. 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2. 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3. 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4. 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5. 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而中医则能够由内而外的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中药无副作用,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

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为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气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瘀、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故症候复杂多样。临症时应详案症候、舌、脉,抓住重点,审证求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精心遣药,职守善变,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以下介绍中医减肥的几种方法。

(一) 化湿法: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症见腹满、苔腻、脉沉细。

(二) 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

(三) 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症见肥胖浮肿、少尿、腹胀、苔白、脉细沉。

(四) 通腑法:以轻泄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所致肥胖。症见实证肥胖,大腹便便,大便干结,行动不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

(五) 消导法: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合而为三仙饮,对营养过剩性肥胖有一定效果。

(六) 疏肝利胆法:用于胖肥,兼用于肝郁气滞或血瘀等症。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质红、脉弦。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柴胡、郁金、姜黄、薄荷)等。

(七) 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胖而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常用方如参术白术散、异功散等。

具体你该用什么药方,最好还得面诊才行,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汗症中医辨证治疗


出汗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反应。当我们大量运动时会出很多汗,排除水分的同时散发大量热量维持正常体温。其实我们睡觉时也会在不断排汗,只不过比较少所以你们没有发现。适当出汗有利于排毒,增强代谢,但有一部人排汗不正常,中医对此研究很深,可以从出汗的各种症状来判别身体健康状况。

(一)颜色变化

正常汗液应为无色透明,若汗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多属色汗症。除内在病变外,药物、饮食、环境、情绪均可使汗液颜色变化。

1.黄汗:表现为汗出色黄如柏汁,染着衣被。好发于颜面、腋下、鼠蹊等处,常因营卫壅闭或湿热郁肤而致。根据舌脉及兼证,可选芪芍桂酒汤、加味玉屏风散化裁,以宣通壅闭,清热利湿。若腋汗色黄,伴有臭味者,可按腋臭论治。

2.红汗:表现为汗出色红或粉红而无其它症状。除应用碘化物、氯苯吩嗪(B663)、利福平等药物,可暂时出现红汗而不必单独治疗外,一般红汗多由心火内炽,迫汗外溢所致。根据“汗为心之液”的原理,可选用导赤散、导赤各半汤化裁,以清心导赤,引火下行。

3.棕汗:表现为汗出棕色或棕褐色。除经常便秘者,因肠道转输失职,实热外蒸肌肤发生棕汗,可用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若伴有尿色变黑,鼻、颊、额及外阴皮肤呈青灰或黑褐色,耳廓软骨增厚呈蓝黑色者,称褐黄病。此系先天不足,禀赋素弱所致。目前尚无满意疗法,可试用覆盆子丸、助神丸化裁,以补肾填精,滋养先天。

4.血汗:表现为汗出带血,或血液色素混同汗液排出,亦称为脉溢。常发生于眼皮、前额、胸部、外阴等处。可见于鼠疫、血友病、败血症、紫癜、黄热病、月经异常等病症。多因热毒内盛,迫血妄行,或心气虚极,脉失收束所致。除治疗原有疾病外,根据舌脉及兼证,可选用消斑青黛饮,以凉血解毒,或脉溢汤化裁,以养心复脉。

5.其它:汗的颜色常可受药物、饮食、环境影响,如美蓝可使汗液呈青色,铜盐可使汗液呈青绿色,一般无需单独治疗。若皮肤或毛孔上有产色细菌或真菌,或衣被染料溶于汗液内,亦可产生蓝汗、紫汗、绿汗等,可统称为假色汗症。若选用清热解毒汤外洗,常收较好的疗效。

(二)气味变化

汗液的气味常与种族、年龄、性别、饮食及个体差异有关。

臭汗:表现为汗腺分泌有特殊的臭味,亦称“臭汗症”;若汗液分解后放出臭味,称“味臭汗症”。

1.腋臭:表现为腋下汗出,带有恶臭,味如野狐,常伴家族病史而累代不绝,女性多见,始于青春期。严重者可波及乳晕、脐周、前后阴部,外耳道多有柔软的耵聍。此系先天禀赋,秽浊内蕴,外发体肤。除勤于洗涤外,应治以芳香化浊。解毒除秽法。若外搽腋香散,常收卓效。

2.尿汗症:表现为汗液带有尿臊气,干涸后析出结晶如霜。常见于严重的尿毒症、糖尿病及痛风患者。此多属湿浊内盛,外蒸体肤,除治疗原有疾病外,根据舌脉及兼证,可选氤氲汤化裁,以芳香化浊,淡渗利湿。

3.足臭:表现为足部多汗,皮肤浸渍变白,伴有恶臭,触鼻难闻。可见于足部臭汗症、足癣、掌跖多汗症。此多因湿热内蕴,秽浊下注而成。除勤于洗涤外,可选三妙散内服,软脚散外搽,以清除湿热,芳香辟秽。

4.其它:汗液气味常受饮食、药物及某些疾病的影响。如服用含有麝香、白芷等药物,或葱、蒜、酒等辛辣厚味之品,汗液中常可有暂时异味,一般无需单独治疗。其它如某些温热病及尿毒症、糖尿病、肝昏迷患者的汗中,可各有其臭味。此常由秽浊毒邪,外发体肤。除治疗原有疾病外,可根据舌脉及兼证,选用藿朴夏苓汤、白术苡仁汤化裁,以芳香化浊,解毒辟秽。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便秘


本文导读:对于便秘,很多人都自己买药吃,中医认为,便秘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便秘的方法。


便秘看似一件小事,但是对我们身体影响还是很大的,很多人便秘的时候都是随便选择一种缓解便秘的药物来吃,有些时候吃完药物可以缓解便秘,但是有些时候没有一点治疗效果,在中医看来,便秘也要辩论分型而治。

中医治慢性便秘

1、脾虚气弱型

表现:便干如栗,上厕所时努力排便却没有力气,伴有汗出、气短,便后疲乏,肢倦懒言。

药物:治疗上应补中健脾,益气通便。

2、肠道实热型

表现: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心烦、口干口臭。

药物:应清热祛积、泻下通便。可选择麻仁润肠丸以扶正,老年人、孕产妇便秘尤其适合;新清宁片,适用于便秘伴有舌头紫暗,有淤斑等;六味安消胶囊,适合于便秘兼有腹胀、早饱等;一清胶囊(颗粒),适合于便秘伴有咽喉牙龈肿痛、口疮等证;复方芦荟胶囊,适合于便秘伴有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及失眠。

3、肠道气滞型

表现:大便干结、不畅,有便意却排不出,伴胸胁闷胀、疼痛。

药物:治疗时应顺气导滞、理气通便。可以选择四磨汤口服液,适合于便秘伴有腹胀、打嗝、口中有酸味者;木香顺气丸,适合于排便无力者;木香槟榔丸,适合于大便干硬者。

4、脾肾阳虚型

表现:小腹冷痛、小便清长、四肢不热、喜热怕冷、腰脊冷重。

药物:在治疗上应健脾补肾、温润通便。可以选择芪蓉润肠口服液,治便秘同时还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半硫丸,侧重于温阳通便。

5、津枯血少型


表现:大便干结呈球状,口干少津,形体消瘦,颧红,手足心热;或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忘,头晕目眩。

药物:治疗上应滋阴补肾,养血润燥。可以选择苁蓉通便口服液,适用于口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的便秘患者;通便灵胶囊,适用于有贫血、头晕、心悸的便秘患者;通幽润燥丸适宜于老年或病后津亏血少引起的便秘,同时还有清泻肠道积热的作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辩论治疗慢性便秘的方法,经常便秘的朋友,要注意饮食搭配,不要挑食,多锻炼对缓解便秘也有好处。

脑瘤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脑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因为肿瘤的致病细胞会逐渐侵蚀人体的正常脑部细胞,以破换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那么,如果患有脑瘤可以怎么治疗呢?目前中医在治疗脑瘤方面有着很不错的方法。

一: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1: 主证:头痛眩晕,目眩耳鸣,视力障碍,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失眠健忘,咽干颧红,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或震颤,抽搐,偏瘫,舌强失语,神昏谵语,项强,斜视上吊,角弓反张。舌质红,少苔或苔黄燥,脉弦细数。治则:滋阴潜阳、镇肝息风。

2: 方剂:镇肝息风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生地、生龟板、生牡蛎、生龙骨、怀牛膝、生杭芍、玄参、生赭石、天麻、钩藤、天冬、石决明等。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目赤心烦者加黄芩、栀子、夏枯草;头痛剧烈者加杭菊花、白蒺藜;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抽搐者加地龙、僵蚕、全蝎、蜈蚣。

二: 肝胆实热型

1: 主证:头部胀痛或头痛欲裂,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喷射呕吐,口苦,口气臭秽,呼吸气粗,尿黄或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赤或红绛,苔黄,脉弦数。治则:清肝泻火、利湿泄热

2: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当归、泽泻、夏枯草、石见穿、半边莲、贯众等。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热重者加黄连、黄柏;大便不通者加大黄;胸胁痛者加青黛、白蒺藜;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抽搐加天麻、钩藤、全蝎、地龙。

三: 瘀毒阻滞型

1: 主证:头痛剧烈,如锥如刺,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夜间痛甚,或眼球外突,或头皮麻木,或抽搐、呕吐。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沉弦或细涩。治则:解毒化瘀、通窍止痛

2: 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穿山甲、白芍、川芎、三七、石菖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麝香等。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瘀阻重者加水蛭、蟅虫;抽搐者加全蝎、蜈蚣、地龙;兼气虚者加北沙参;兼阴虚者加龟板、鳖甲、女贞子、旱莲草;兼便秘者加大黄、槟榔;兼呕吐者加姜半夏、茯苓、竹茹;兼失眠者加珍珠母、龙齿、琥珀、朱砂。

四: 痰浊阻滞型

1: 主证:头痛,头部困重,眩晕欲仆,呕吐痰涎,喉中痰鸣,或口吐白沫、抽搐,或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意识朦胧,或舌强不语、半身不遂。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厚腻,脉滑或弦滑。治则:化痰降浊、开窍醒脑

2: 方剂:三生丸合涤痰汤加减。药用姜半夏、白附子、胆南星、天麻、石菖蒲、郁金、瓜蒌、陈皮、枳实、茯苓、白芥子、细辛、海藻、昆布等。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兼痰热之象加黄连、竹茹、竹沥;痰涎壅盛者加礞石;兼有血瘀者加桃红、红花;抽搐者加地龙、蜈蚣、地鳖虫;兼目胀者加决明子、菊花、车前子、猪苓、泽泻。

五: 脑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

健康的疾病,治疗脑瘤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医药治疗脑瘤的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并多发病,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高血压、知道高血压的危害呢?近年来受心理因素、地理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出现较早,且呈现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并中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下面将介绍由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肾玻。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往往会损伤肾脏,引起高血压性肾玻,早期一般只有肾动脉痉挛,所以没有什么症状出现,检查小便也无异常。到了肾小动脉发生硬化的时候,肾脏就会因营养不良而受到损伤和萎缩,,功能逐渐减退,,出现夜间尿频多尿、尿色清淡等情况。高血压肾病患者年龄多在40~50 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

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并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恶性高血压者舒张压需超过120mmHg,伴有明显心脑合并症且迅速发展,大量蛋白尿,常伴有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的资料,常将高血压肾病分为下述几个时期:

Ⅰ期——微量白蛋白尿期:以尿中白蛋白排泄率异常为特征。肾功正常,尿常规蛋白阴性;

Ⅱ期——临床蛋白尿期:以尿常规蛋白阳性、24h尿蛋白定量0.5g为特征,肾功能正常;

Ⅲ期——肾功能不全期:以Ccr下降、SCr升高为特征。分非透析期和透析期(尿毒症期)。

非透析期:Ccr在80~10ml/min,133μmol/L

透析期(尿毒症期):Ccr10ml/min.Scr707μmol/L。

高血压肾病中医辨证治疗:

(1)、肝阳上亢:

眩晕耳鸣,头胀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胁痛,面红目赤,便秘溺赤,每因情志刺激或精神紧张头痛头晕发作或加重,舌红苔黄,脉弦。治法: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30g,石决明30g,川牛膝30g,夜交藤30g,杜仲,12g,山栀子10g,黄芩12g,益母草30g,桑寄生12g,茯神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炒麦芽15g。若肝火偏盛,可加龙胆草、丹皮清肝泄热,或改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钩藤以清泻肝火。若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浊。

眩晕头痛耳鸣,咽干,目睛干涩,腰膝酸软健忘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15g,菊花15g,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泽泻12g,白芍30g,珍珠母30g。目涩昏视者加石斛,或合一贯煎加减;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生龙牡。

(2)、痰热内蕴:

眩晕,耳鸣,头痛头重,口苦粘腻,食欲不振胸闷呕恶,形体肥胖,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痰。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9g,枳实12g,竹茹9g,陈皮12g,半夏12g,茯苓15g,菖蒲12g,胆南星12g,黄芩12g,白术15g,泽泻12g。若眩晕、头重如蒙属痰浊中阻者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阴阳两虚: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阳痿遗精,舌淡嫩,脉沉无力。治法:育阴助阳。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肉桂6g,附子10g,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o若兼腰部刺痛,舌质黯淡者加桃仁、红花、怀牛膝。

高血压肾病食疗:

1、桃仁粥

【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1次,5~7天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通经,祛痰止痛。适用于高血压、冠心并心绞痛等。

【宜忌】用量不宜过大;怀孕妇女及平素大便稀薄者不宜服用。

2、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高血压、冠心并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3、玉米糕

【原料】新玉米面450克,红糖200克,食用碱4克,熟猪油15克,发酵面50克。

【制作】把发酵粉和玉米面掺适量清水合成团后发酵,发酵好之后加上述其他原料揉均匀,然后用湿布盖好,饧一小时。再反复揉已饧好的面团,整块投入蒸锅铺平,用旺火蒸25分钟左右。出笼略凉后刀切为块或菱状即可随意食用。

【功能】调中开胃,适用于高血压,咯血。

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随着生活条件的越来越高,患高血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所以很多患了高血压的患者,为了保障自己身体的健康,想尽快了解一下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下面内容就为很多患者,详细介绍了治疗的方法,如果想全面了解,可以看看下面介绍。

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以40岁以上的病人为多见。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及体液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慢性疾病。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为血压经常超过21.33/14.66Kpa(即舒张压超过 14.66Kpa,收缩压超过21.33Kpa)。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偶或体格检查时才发现,表现有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烦闷、乏力、记忆力下降。高血压病后期,常可并发心、脑、肾脏疾病。

一、肝阳上亢型

[临床表现]眩晕、头胀痛、耳鸣、易怒、面红、目赤、口唇舌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绿豆粥:绿豆50克,白米50克。先煮绿豆,放入少许碱、矾,至熟,再入米煮成粥,入糖食,可常用。

2.海蜇拌菠菜:菠菜根100克,海蜇皮100克,香油、盐、味精适量。先将海蜇洗净切丝,再用开水烫过,然后将用开水焯过的菠菜根与海蜇加调料同拌,即可食用。每日1次。

3.海蜇荸荠汤:海蜇头60克(漂洗去咸味),荸荠60克,共煮汤服。每日1次。

二、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酸腿软,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

[食疗药膳]

1.海参粥:海参20克,白米60克,煮粥调味食用。

2.淡菜皮蛋粥:淡菜30克,皮蛋1个,粳米60克,共煲粥调味服食。

3.发菜蚝豉粥:发菜3克,蚝豉60克,瘦猪肉50克,大米60克,煲粥调味服食。

4.淡菜紫菜汤:淡菜50克,紫菜6克,先将淡菜加水煮软煮熟,再加紫菜,稍煮片刻,调味服食。

以上就详细介绍了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于很多高血压患者,得了高血压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在了解以上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以后,为了尽快的让自己高血压康复,可以选择以上的治疗方法,尽快通过治疗让自己康复。

中医辨证论治疗肾病


肾在我们的内脏里面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很多生活上面的行为和肾都有关系,人体内有着两个肾,两个肾可以正常维持我们正常生活。很多人的对生活的习惯是非常不好的,经常熬夜喝啤酒等等一些习惯,对肾都有着很大的伤害。患上肾病,很多人的选择还是使用中医治疗肾病。

为什么人们比较喜欢中医治疗肾病呢?因为中医讲求的是调理,治疗是不会伤害身体的,且对其他器官还有这适合的作用。而如果使用西医治疗肾病的话,会导致人们身体变得尤为虚弱。

肾病是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专家指出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疗效较为巩固。

1.辨证论治整体调理

中医治病的根本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一个“证”,据证用药,所谓辨证论治,证相同,其基本治法相同,体现其“共性”,同时由于每个人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以及年龄、性别、甚至饮食习惯等的不同,处方用药都有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具体患者用药的“个性”。许多肾脏疾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多数肾脏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容易复发甚至加重恶化,患者情绪易波动,性情抑郁,悲观烦躁,中医很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和适应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并取得患者单位、家庭的配合,同时指导患者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专方专药证病合参

中医治疗肾病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同时也兼顾到辨病。证和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医学语言,描述患者机体的异常状态,证反映人体某阶段的主要矛盾,具有动态性,并能概括全过程的病理生理特征,反映基本矛盾,两者结合,既能解决基本矛盾,又能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某一疾病某一证候,长期用药观察,得到较为肯定的疗效,固定处方,经过现代药理、药效、毒理等研究,科学开发出新的制剂、新的药物。

3.中西结合提高疗效

立足中医,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衷中参西,相互结合,取得良好的疗效。如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形式,如表现单纯血尿或少量蛋白尿(小于1克/24小时)通常以辨证论治用药治疗;表现为肾病的则中西医结合,采用激素+雷公藤+中药辨证方,或再加免疫抑制剂,经系统治疗,有效者用中药帮助撤减激素,巩固疗效,无效者用中医药重点保护肾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的、作用主要有三:①起明显的协同作用。②减少西药副作用,如清热解毒或清利湿热中药减少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副反应;和胃健脾中药减少免疫抑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益肾填精中药可防止免疫抑制剂对骨髓及机体正常免疫力的过分抑制。③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上面就是向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之一治疗肾病的知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对这方面的知识会更加了解。肾病在生活中是很常见,但是因为很多人并不愿意去治疗这个疾病,认为它会自己慢慢好起来的,其实这样想的话就错误了。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肺结核


本文导读:肺结核是一种会传染的慢性疾病,如何治疗肺结核呢?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肺结核?


结核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肺结核作为最最常见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属于中医学中的肺痨范畴,肺结核是一种有传染性的慢性疾病,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结核菌的感染,中医则认为肺结核是正气受损邪气入侵而致发病,肺虚则易受损,从而出现胸痛、咳嗽、咳血等肺部症状。

治疗肺结核,中医讲究辨证分型,肺阴亏损则易干咳、盗汗、咳痰带血,需养阴润肺,清热杀虫,治疗方药推荐月华丸;阴虚火旺则气急、潮热、遗精、月经不调、咳血,需滋阴降火,治疗方药推荐百合固金汤合青蒿鳖甲散;气阴损耗则面色发白,神乏体软、咳痰清稀,需益肺健脾,治疗方药推荐参苓白术散;阴阳两虚则少气无力、面黄肌瘦、寡言少欲、滑精、闭经,需滋阴补阳,治疗方药推荐补天大造丸。

治疗疾病讲究对症下药,治疗肺结核可以根据肺结核的症状用相应中药,如治疗咳血可以用三七粉、白艾粉等,治疗盗汗可服止盗汗片等,不同的症状用药用量各不相同,还可以通过日常饮食辅助治疗,下面介绍适合肺结核患者服用的一款调理药膳。

清肺养阴药膳:芦根鳝鱼汤

胸痹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胸痹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并不是很了解,简单来说,胸痹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胸部出现了一种闷痛感,而且胸痹之后呼吸都会变得非常困难。严重的人还可能出现心脏疼痛的症状,所以这种病症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问题来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胸痹辨证论治到底是什么呢?

辨证施治

1.心血瘀阻证

(1)证候

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致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加剧。舌质紫暗,有淤斑,苔薄,脉弦涩。

(2)治则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3)主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

(4)方药 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枳壳、牛膝、当归、生地等。

2.气滞心胸证

(1)证候

肝失疏泄,气机瘀滞,心脉不合致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2)治则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3)主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

(4)方药 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等。

3.痰浊闭阻证

(1)证候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致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2)治则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3)主方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石菖蒲、陈皮、枳实等。

4.寒凝心脉证

(1)证候

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见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多因气候骤冷或突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冷,甚至手足不温,冷汗不出,胸闷气短、心悸、脸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2)治则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3)主方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4)方药 桂枝、细辛、薤白、瓜蒌、当归、甘草、枳实、厚朴等。

5.气阴两虚证

(1)证候

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致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无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绛红,舌体胖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2)治则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3)主方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4)方药 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丹参、当归、玉竹等。

6.心肾阴虚证

(1)证候

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致心疼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2)治则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3)主方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4)方药 生地、玄参、麦冬、人参、茯苓、炙甘草、柏子仁、五味子、远志、酸枣仁、丹参、当归、白芍、阿胶等。

7.心肾阳虚证

(1)证候

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致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而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冷,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2)治则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3)主方 参附汤和右归饮加减。

(4)方药 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山茱萸、熟地、仙灵脾、补骨脂等。

皮肤病中医辨证指的是什么?


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难免会患上一些疾病,有一些疾病是涉及到人体内部器官的,也有一些疾病会与人体的皮肤有关。毕竟皮肤长时间的裸露在外,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一些受污染的空气或者细菌病毒等等。生活当中皮肤病的种类非常多,那么,皮肤病中医辨证是指什么?

一、自觉症状及其辨证

自觉症状系指患者自己主观感觉到的症状。其主要有瘙痒、疼痛、麻木、灼热等。自觉症状常因致病因素或诱发原因、病情、个体敏感性不同而有差异。某些皮肤病仅有瘙痒症状,而另一些则以疼痛为主,如带状疱疹。

(一)瘙痒

瘙痒(itching pruritus 简称痒)系一种引人欲搔抓或摩擦的不愉快的感觉,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症状。其见于瘙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扁平苔藓、疥疮、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及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痒产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与多种因素有关。机械性刺激、植物的细刺、动物纤毛及毒刺、变态反应以及机体的代谢异常均可引起瘙痒。某些化学介质,如组胺、内肽酶(endopeptidase)、木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及血源性酶等均可为致痒介质。其中组胺仍居中心地位,内肽酶似可直接引起瘙痒。中医对瘙痒的辨证分为风痒、热痒、湿痒、虫痒及血虚痒。

⒈ 风痒 表现为痒无定处,流窜不定,遍身作痒。因风性上行,故尤以头面为多,皮损呈干性,舌红或淡红、苔薄,脉浮。如瘙痒症、荨麻疹等。

⒉ 热痒 临床特点为皮疹色红、肿胀、焮热作痒,遇热加重,痒痛相间,舌红、苔黄,脉数。如毛囊炎、脓疱疮、疖及丹毒等化脓性皮肤病。

⒊ 湿痒 特点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其因为湿性趋下,故以会阴、下肢多见;舌淡红或红、苔腻或黄腻、脉濡,如坠积性皮炎、湿疹及接触性皮炎。

⒋ 虫痒 表现为痒若虫行,部位不定,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如疥疮。

⒌ 血虚痒 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日轻夜重。其因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肌肤失润、血虚生风所致,舌淡或有齿痕、苔净,脉沉细,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二)疼痛

疼痛(pain)系因疾病或创伤所致的感觉苦楚,为辨别伤害机体刺激强度的感觉。皮肤科的疼痛性疾病有带状疱疹、鸡眼、淋病、红斑性肢痛症及皮肌炎等。疼痛的性质各异,可为灼痛、刺痛、割痛、跳痛、剧痛、钝痛或电击般闪痛。引起人体痛觉的刺激强度,称痛阈,可分为痛知觉阈和痛耐受阈。

中医认为,疼痛多由气血壅滞、阻塞不通所致。疼痛固定多属血瘀;痛无定处,当情绪变化时加重或减轻多属气滞。对疼痛的辨证如下。

⒈ 寒痛 痛而畏冷,皮温不高,得热则减,温药热敷则痛缓,如冻疮。

⒉ 热痛 痛而灼热,皮色鲜红,得冷则减,凉药冷敷则痛缓,如丹毒等化脓性皮肤病。

⒊ 风痛 临床特点为痛处不定,发生急快,游走迅速。

⒋ 虚痛 特点为痛势和缓,无胀闷感,喜温喜按。

⒌ 实痛 其以痛势急剧,胀闷疼痛,拒按喜冷为特点。

崩漏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经常听到女人相互开玩笑说对方来月经是霸气侧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梗呢?主要就是有一些卫生巾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经血从侧面流出来,所以便被人们称之为侧漏。而在医学当中,有一种疾病的名称与其相似,这便是崩漏。那么,崩漏中医辨证论治是什么?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

治疗原则

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是止血。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复旧即是调理善后。崩漏在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总之,塞流、澄源、复旧有分别,又有内在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证治分类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代表方: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中医妇科治疗学》 )加党参、黄芪、阿胶。

常用药:熟地黄、肉苁蓉、覆盆子、当归、枸杞子、桑寄生、菟丝子、艾叶。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淋漓不断;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色淡质稀;肾阳虚衰,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于温化,故小便清长;肾阳虚不能上温脾土,则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也为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代表方:右归丸( 《景岳全书》 )加党参、黄芪、三七。

常用药:制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杜仲。

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