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拔罐 > 导航 > 拔罐疗法拔罐养生常用方法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www.ys630.com - 夏季养生拔罐】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拔罐疗法的禁忌症”,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这种方法不单中国独有,也曾在古希腊、古罗马盛行。拔罐的原理很简单,一般是采用酒精燃烧罐内的氧气,产生负压吸附在我们的身体上。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不过,拔罐也是有禁忌的,必须得注意这些问题。那么,拔罐疗法的禁忌症有哪些?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1.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以及肌肉消瘦?体质虚弱的患者禁用拔罐?

2.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以及大血管分布部位,禁用拔罐?

3.妇女月经期不宜拔罐?

4.高热?抽搐及妊娠妇女的下腹和腰骶部禁用拔罐?

5.患有精神病?水肿?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的患者禁用拔罐?

6.局部皮肤有毛发?皱褶?疤痕?水肿?破溃时不宜拔罐?

7.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恶性肿瘤等一般不宜使用本法?

8.胸背部腧穴慎用针罐?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拔罐器具必须严格消毒?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不宜选择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

3.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型号适宜罐体,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

4.走罐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5.用火罐时要注意避免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过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无须处理,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从泡的底部刺破,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6.针罐时,要防止肌肉收缩导致弯针,并避免将针压入深处,造成损伤?

7.刺络拔罐应做好消毒工作,以防感染,同时出血量不宜过多,每次总量不得超过10ml,一般间隔3-7天?

ys630.coM延伸阅读

针刺疗法禁忌症


中医盛行的针刺疗法在现在的社会中非常流行,不仅减小非常快并且无任何副作用,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半瘫病人和脑梗病人,见效非常快。还有很多想要减肥的人们也会通过针刺疗法进行减重,针刺作为一种比较古老的方式流行到现在自然有独特的优势,在针刺的过程中也要多注意卫生问题。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1. 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 孕妇的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禁止针刺。月经期禁止针刺。

3. 患者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 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5. 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

6. 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二)、注意事项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心理准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可能出现如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 晕针:晕针是针刺治疗中较常见的异常情况,主要由于患者心理准备不足,对针刺过度紧张,或者患者在针刺前处于饥饿、劳累等虚弱状态,或患者取姿不舒适,术者针刺手法不熟练等。如患者在针刺或留针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此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令患者平卧,闭目休息,并饮少量温开水,周围环境应避免噪杂。若症状较重,则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素髎等穴,促其恢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如不见效并出现心跳无力,呼吸微弱,脉搏细弱,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为了防止晕针,针刺前应先与患者交待针刺疗法的作用,可能出现的针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于过度饥饿,体质过度虚弱者,应先饮少量水后再行针刺;对于刚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应令其休息片刻后才针刺。

2、滞针;在针刺行针及起针时,术者手上对在穴位内的针体有涩滞、牵拉、包裹的感觉称滞针。滞针使针体不易被提插、捻转,不易起针。滞针的主要原因是针刺手法不当,使患者的针刺处发生肌肉强直性收缩,致肌纤维缠裹在针体上。出现滞针后,不要强行行针、起针。应令患者全身放松,并用手按摩针刺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轻缓向初时行针相反方向捻转,提动针体,缓慢将针起出。

为了防止滞针,针刺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不使患者在针刺时产生紧张,并在针刺前将针体擦净,不可使用针体不光滑、甚至有锈斑或者弯曲的毫针。针刺时一旦出现局部肌肉挛缩造成体位移动时,应注意术者手不能离开针柄,此时可用左手按摩针刺部位,缓慢使患者恢复原来体位,轻捻针体同时向外起针,不得留针。另外,在行针时应注意不要大幅度向单方向捻转针体,避免在行针时发生滞针。

3、弯针:针刺在穴位中的针体,于皮下或在皮外发生弯曲,称弯针。在皮外的弯针多是由于留针被其它物体压弯、扭弯。起针时应注意用手或镊子持住弯针曲角以下的针体,缓慢将针起出。发生在皮下的弯针,多在走针时被发现,是由于患者在留针,或行针时变动了体位,或肌肉发生挛缩,至使针刺在关节腔内、骨缝中、两组反向收缩的肌群中的针体发生弯曲。另是由于选穴不准确,手法过重、过猛,使针刺在骨组织上也会发生针尖弯曲或针尖弯成钩状。起针时若发现在皮下的弯针,应先令患者将变动的肢体缓慢恢复到原来进针时姿态,并在针刺穴位旁适当按摩,同时用右手捏住针柄做试探性、小幅度捻转,找到针体弯曲的方向后,顺着针体弯曲的方向起针、若针尖部弯曲,应注意一边小幅度捻转,一边慢慢提针,同时按摩针刺部位,减少疼痛。切忌强行起针,以免钩撕肌肉纤维或发生断针。

为防止弯针,针刺前应先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姿势,全身放松。留针时,针柄上方不要覆盖过重的衣物,不要碰撞针柄,不得变动体位或旋转,屈伸肢体。

4.断针:针体部分或全部折断在针刺穴位内,称为断针。常见原因是由于针根部锈蚀,在针刺时折断。如果自针根部折断时,部分针体仍暴露在皮肤外,可立即用手或镊子起出残针。另一个原因是因滞针、弯针处理不当或强行起针,造成部分针体断在皮下或肌肉组织中。此时应令患者肢体放松,不得移动体位,对于皮下断针,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垂直下压针孔旁的软组织,使皮下断针的残端退出针孔外,并右手持镊子捏住断针残端起出断针。若针体折断在较深的部位时,则需借助于X光定位,手术取针。

为了防止断针,应注意在针刺前仔细检查针具,对于针柄松动、针根部有锈斑、针体曾有硬性弯曲的针,应及时剔弃不用。针刺时,切忌用力过猛。留针期间患者不应随意变动体位,当发生滞针、弯针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5.血肿;出针后,在针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肤隆起,称皮下血肿。出现皮下血肿时,应先持酒精棉球压按在针孔处的血肿上,轻揉片刻。如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局部皮肤青紫可逐渐消退。如经上述按揉血肿继续增大,可加大按压并冷敷,然后加压包扎,48小时后局部改为热敷,消散瘀血。

为了防止血肿的发生,针刺前应仔细检查针具,针尖有钩的不能使用。针刺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察看皮下血管走行,避开血管再行针刺。

艾灸禁忌症_艾灸的禁忌症


随着网购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现在很多上班族因为没有时间逛街购物而选择了网购,这主要也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所有人们能想到的东西网上都有得卖。艾灸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但是有多少人了解艾灸禁忌症_艾灸的禁忌症呢?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下艾灸的禁忌症都有哪些。

一、艾灸的禁忌症

1、大醉大怒大惊大喜过劳过饱情形禁灸

2、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3、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4、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5、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6、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二、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5.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6.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指拔火罐、水罐、药罐的治疗方法。临床最常用的是拔火罐法,即运用特殊的玻璃罐或陶罐、竹罐,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以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或瘀血的治疗方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
1、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数个、95%酒精棉球、血管钳1把、火柴、凡士林油膏。
2、操作方法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薄薄涂上凡士林油膏。
(2)用血管钳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左手持罐,罐口向下,右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血管钳,迅速伸入罐内绕一圈,立即抽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10~15分钟。
(5)起罐时,左手按住罐口皮肤,右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3、护理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免损伤皮肤,或中途罐体破裂、漏气。


(3)根据需拔罐的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拔罐动作需稳、准、快,点燃之棉球切勿烧烤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4)留罐期间,应为病人加盖衣被以免受凉。并应观察罐内皮肤隆起程度及皮色变化,即要防止吸力不够,火罐脱落,影响疗效,又要避免因拔罐时间过长、吸力过大而出现较大水泡。
(5)拔出脓、血者,应用无菌棉球清洗干净,并覆盖无菌纱布,若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则以无菌针头刺破水泡下缘,抽出渗出液,涂以龙胆紫。必要时覆盖无菌纱布,防止感染。
(6)凡高热抽搐、癫狂、出现疾病、皮肤过敏、溃烂处、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在护理中的应用
(1)风寒性头痛:拔两侧太阳穴。
(2)虚寒性胃痛、恶心呕吐、拔中脘穴。
(3)腹痛、腹泻:拔中脘、天枢、气海。
(4)风寒湿邪所致腰背痛、腰扭伤、挫伤可拔腰背部。
(5)风寒性咳喘,拔背部俞穴。
(6)疮疡初期,毒蛇咬伤,拔患处。

西地兰禁忌症


食物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它可以让你身体变得非常好,但是长期饮用还是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的。不能太过于药物,毕竟是药三分毒。不能保证完全没有副作用,没有副作用的东西还是挺少的。西地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心药,但是所谓越有效,对身体的影响也越大。合理的食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置空气中能吸收约7%的水分。不溶于水,溶于甲醇、吡啶,稍溶于乙醇。

药理作用:

为快速强心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与传导,但作用快而蓄积性小,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差距较大于其他洋地黄类强心贰。口服在肠中吸收不完全,服后2小时见效,经3—6日作用消失。

适应症

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均口服给药。由于胃肠道吸收不完全,饱和量及维持量之间幅度大,现较少应用。

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炎慎用,心肌梗塞患者禁用静脉给药;余同洋地黄。

用法用量

口服:饱和量1-1.6mg,分次服,维持量每日0.25—0.5mg;小儿饱和量:2岁以下0.04—0.06mg/kg,2岁以上0.02-0.04mg/kg。

静注或肌注:快速饱和量,第1次0.4~0.8mg,以后每2~4小时再给0.2~0.4mg,总量1~1.6mg。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20~40ug,分1~2次给药。然后改用口服毛花甙丙维持治疗。

注意事项:

1.过量时,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黄视等不良反应。

2.有蓄积性,可能引起恶心、食欲不振、头痛二联律等中毒现象,故本品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严重心肌损害及是能功能不全者慎用。4.禁与钙注射剂合用。

4.近期用过其他洋地黄类强心药者慎用。

拔罐减肥疗法


传统中医古代文献虽无减肥专论,但有关脾胃运化理论,气血理论从生理病理对于肥胖的原理有着辨证论述。过食肥甘厚味,由脾胃运化,变为脂膏,积蓄体内,或变为痰湿阻塞气机。说明了肥胖与脾胃的关系。

传统医学的保健减肥方法对单纯性肥胖有效,对遗传性肥胖目前尚无显效方法。

拔罐操作

1. 中阳亢盛者症状为体质肥胖,胃纳亢进,善食多肌,面赤,苔多腻,舌质红,脉滑数。

治疗:清胃泻火。

取穴:饥点、胃俞、肺俞等穴及阳池、三焦俞等穴。

操作:减肥宜将拔罐与耳压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耳压饥点穴(耳屏前面中点,外鼻穴下方),饥点可使胃脘胀满,食欲减低,系减肥之经验效穴。单罐法留罐肺俞,是由于水谷精微的宣发肃降而输布全身全赖肺主气。取阳池、三焦、胃俞等穴是从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上述要穴特别是对于减肥(包括其它减肥法)出现的饥饿感等反应有调和作用。

2.痰湿阻滞者症状为体质肥胖或伴见嗜睡,易疲倦,纳差,口淡无味,女子月经少或闭经,男子阳瘘,舌胖齿痕,脉沉或滑等症。

治疗:法湿化痰。

取穴:耳穴内分泌、肾上腺,体穴三焦俞、脾俞等。

操作:耳压内分泌、肾上腺穴点,取中枢神经对内分泌有调节作用之义。体穴可结合用单罐法走罐,施术15~20分钟,取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

传统医学减肥的方法是今人在经络脏腑学说上加以推理的临床运用,多采用泻法则寓意于抑制摄食功能,或调节脾胃亢进状态以达到减肥目的。这里不应否认这些疗法具有的心理及暗示的作用,基于病人减肥心切:这些疗法起到了一个暗示疗法作用,通过病人饥时或餐前的操作,起到提示病人自觉控制食量的心理效应,同时也确实引起下丘脑摄食中枢的调节反应。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