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生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地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地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黄根在清热解毒、益精填髓等方面药效显著,同时它也具有滋阴补肾、治疗月经不调、去痈疖痔疾、治疗产后血崩等功效,许多人不了解它的作用,认为地黄根性凉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只要我们在用药的时候注意适量,就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伤害,同时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一、病虫防治

斑枯病可选抗病品种,清洁园地,发病初期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喷雾。还有地黄枯萎病、大豆胞囊线虫、轮纹病等为害。虫害有棉红蜘蛛,发生期可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防治。蛱蝶,在其幼龄期用敌百虫等防治。

主要价值

地黄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创汇产品之一,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日本等国。

二、药用

玄参科植物地黄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炮制:(熟地黄)⑴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⑵取净生地黄,照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性味:鲜地黄:甘、苦,寒。生地黄:甘,寒。熟地黄:甘,微温。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熟地黄:9~15g。

贮藏:鲜地黄埋在砂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常用配方

⑴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⑵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严语,目常开不闭,或喜切不开: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温病条辨》清营汤)

⑶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⑷治吐血经日:生地黄汁一升,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末)。上药相和,煎至半升,分为二服,温温食后服。(《圣惠方》)

⑸治肺损吐血不止:生地黄八两(研取汁),鹿角胶一两(炙燥,研为末)。上二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合,于铜器中煎,次下地黄汁及胶末,打令匀,煎令熔,十沸后,分作三服。(《圣济总录》地黄饮)

⑹补虚除热,去痈疖痔疾: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更煎之令如饧,酒服如弹丸许,日三。(《千金方》地黄煎)

⑺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人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计半小盏。上药,入酒一小盏相和,煎三、五沸,分为三服,频频服之。(《圣惠方》地黄酒)

⑼治消渴:生地黄三斤(细切),生姜半斤(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计,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圣济总录》地黄煎)

⑽治坠马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一斤,生姜四两。捣细末,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坚志》)

ys630.COm精选阅读

地黄根的功效


二、地黄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三、地黄能泡水喝吗

地黄根的功效

1、地黄根的功效

地黄根又叫生地黄根、鲜生地、山菸根,地黄根的功效是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地黄根的作用是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地黄根用药禁忌是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地黄根;地黄根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地黄根勿犯铜铁器。

药名:鲜地黄根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别名:生地黄根、鲜生地、山菸根。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取汁涂搽。

来源:地黄根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根的新鲜块根。

2、地黄根的作用

2.1、地黄根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根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2.2、地黄根治坠马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根一斤,生姜四两。捣细末,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坚志)

2.3、地黄根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严语,目常开不闭,或喜切不开: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温病条辨清营汤)

2.4、地黄根治消渴:生地黄根三斤(细切),生姜半斤(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计,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圣济总录地黄根煎)

2.5、地黄根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根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3、 地黄的宜忌人群

3.1、宜食: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3.2、忌食: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同时,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地黄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作用。实验证明:地黄根黄流浸膏对蛙心的收缩カ有显着增强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显着,但大剂量能使正常蛙心中毒,大白鼠静脉注射地黄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心跳变慢甚至停止。因此,大剂量使用地黄时应注意对心脏的毒性。

2、对血压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怀地黄水、醇、醚提取液,结果表明:水提取液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而醇、醚提取液对高血压无明显影响,对寒冷(室温23摄氏度)情况下的血压则有稳定作用。地黄浸膏静脉注射于家兔和狗可使血压上升。蟾蜍后腿灌流时,中等浓度使血管收缩,高浓度则使血管扩张。给麻醉犬及兔静脉注射怀庆地黄的醇提取液可使血压下降。实验证明:六味地黄汤对大白鼠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地黄能泡水喝吗

地黄还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但地黄毕竟是药,泡水喝跟地黄本身的功效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是不要长期服用。因为地黄性寒,长期饮用的话,会导致寒气入侵体内哦。那么地黄怎么泡水喝比较好呢?

地黄泡水喝,一天10-15克就可以了,也可以用点地黄、枸杞泡酒,经常喝对人体有抗衰补益的作用。现在有好多饭店都有地黄水,就是用的地黄直接泡水,如果有条件的话煮几分钟,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就用热水泡一下就行,特别适合容易上火的人。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工作间隙之余哺乳泡上一杯地黄水,既可以解除疲劳,提神醒脑还可以生津解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地黄功效与作用


地黄是一种在中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药材,也是一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药材。比如说如果存在着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状的人,都是可以吃地黄来改善身体状况的。当然了,食用地黄还有这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地黄的功效作用等相关知识!

一、中药地黄的功效

生地黄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那么哪些人不适宜吃生地黄呢,由于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相关的专家提出,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但是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二、地黄的食疗价值

1、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三、用生黄地要怎么搭配呢

常见生地黄的烹调方法就是煮汤,如,取海带30克、生地黄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美容养颜之功效。一般来说,生地在作为中药煎服的时候,用量是10到30克,鲜地黄的量会加倍。

地黄根有什么功效?


地黄根属于一种菌类的生物,这种生物在我国的河南和河北地区比较多,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地黄根的正确使用方法,将其当成中药来使用,比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咽喉肿痛就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地黄根还有非常多的作用和功效。

地黄根有什么功效?

1、地黄根的功效

地黄根又叫生地黄根、鲜生地、山菸根,是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地黄根的作用是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地黄根用药禁忌是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地黄根;地黄根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地黄根勿犯铜铁器。

药名:鲜地黄根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别名:生地黄根、鲜生地、山菸根。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取汁涂搽。

地黄根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根的新鲜块根。

2、地黄根的作用

2.1、地黄根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根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2.2、地黄根治坠马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根一斤,生姜四两。捣细末,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坚志)

2.3、地黄根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严语,目常开不闭,或喜切不开: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温病条辨清营汤)

2.4、地黄根治消渴:生地黄根三斤(细切),生姜半斤(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计,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圣济总录地黄根煎)

2.5、地黄根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根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3、地黄的宜忌人群

3.1、宜食: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3.2、忌食: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同时,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地黄粥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粥大家吃过吗?地黄粥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地黄粥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生地黄150克(捣,绞取汁60毫升)生姜(捣,绞取汁40毫升)粳米(净淘)100克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

【用法用量】先将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及生姜汁,搅匀,空腹食之。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处方】肥好地黄4两。

【功能主治】补虚。主脚气。

【用法用量】取汁去滓,作粥,候粥半熟,即以绵裹椒100粒,生姜1片投粥中,候熟出之,再以羊肾1具(去脂膜),细切如韭叶大,入粥中同煮熟,加盐适量食之。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处方】生地黄汁2合,粟米1合,粳米1合,诃黎勒(炮,去核,为末)半两,盐花少许。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调。

【用法用量】以水3升,先煮2米将熟,次入诃黎勒末、地黄汁、盐花搅匀,煮令稀稠得所,分2次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生地黄汁3合,粳米1合,好酥半两。

【功能主治】骨蒸劳瘦,日晚寒热,咳嗽唾血。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先煮米欲熟,加地黄汁,次下酥,候粥熟,温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生地黄汁3合,生姜1两(取汁),粳米3合。

【功能主治】初产腹中瘀血,及瘕血结痛,虚损无力。

【用法用量】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生姜汁,搅令匀,空心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别名】生地黄粥、生地粥

【处方】生地黄汁3合,糯米3合。

【功能主治】妊娠漏胎,胞干胎死。虚荣瘦弱,骨蒸,寒热往来,咳嗽唾血。

【用法用量】生地黄粥(《圣济总录》卷一九○)、生地粥(《病机沙篆》)。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生地不拘多少。

【制法】上捣自然汁,浸粳米渗透,晒极干,再没再晒3次。

【功能主治】降心火,凉肝血。主血热入肝,睡起目赤肿,良久无事者。

【用法用量】每用瓷器煎汤1升令沸,入前米1合熬成稀粥,空腹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处方】地黄(切)2合。

【功能主治】和血生精。滋阴润肺。主老人血燥,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候汤沸,与米同入罐中煮之,候熟,以酥2合,蜜1合,同炒香入内,再煮熟食之。

【摘录】《臞仙活人方》

对于地黄粥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

地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地黄散这种中药方剂。

【别名】生地黄饮(《普济方》卷一八九)。

【处方】生地黄240克 蒲黄180克 地骨皮150克 黄芩(去黑心)芍药 生竹茹各15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血热妄行,口鼻出血,心中烦热,胸闷气急,及大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次15克,水煎,分三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九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生地黄 熟地黄 当归 大黄各22.5克 谷精草 白蒺藜 木通 黄连 防风 生犀角 木贼 玄参 沙苑蒺藜 羌活 蝉蜕 粉草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心肝壅热,致生混睛障。目赤肿痛,赤筋,白膜遮睛,渐致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6~9克,食后用猪肝或羊肝煎汤调服,每日四次。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生地黄 熟地黄 枸杞子 地骨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主血分虚火,鼻中衄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6克,蜂蜜调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

【别名】内消散(《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小生地6克 京赤芍2.4克 苏薄荷1.8克 牡丹皮2.4克 桔梗2.4克 生甘草1.8克 净茜草3克

【功能主治】主喉风初起,风热壅肺,咽喉红肿疼痛,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20根、红内消(即茜草茎,五月五日采取,阴干)3克,与紫正散合用,开水泡药蒸服。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干地黄(捣末)。

【功能主治】漏胞,妊娠血下不止。

【用法用量】以3指撮,酒送下,不过3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

【处方】生地黄30斤。

【制法】上切细晒干,又取生者30斤,捣取汁渍之,令相得,出晒干,九复如是,为末。

【功能主治】益气调中,补绝,令人嗜食,除热。主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勿令绝。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经》言地黄治伤中,逐血痹。作汤以除寒热积聚,疗折跌绝筋,生者尤良。此用生者九晒九捣,并不经火,深得《本经》之奥。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豉2升,地黄8斤。

【制法】上蒸2次,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冷,骨节疼痛无力;亦治虚热。

【用法用量】每服2方寸匕,食后以酒1升送下,1日2次。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别名】干姜地黄散

【处方】干地黄4两,干姜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妇人血少气寒,胎漏腹痛。妊娠血下不止。

【用法用量】干姜地黄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生地黄8两,生姜5两。

【制法】上各切,同炒干,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经络寒凝,月水不通,心烦腹满,腰脚急痛;及产后血气不和,血块时攻心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黄柏2两,升麻3两,生地黄5两,蔷薇根皮4两(一方用芦根,无蔷薇根皮)。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含之,稍冷吐却,更含至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

【处方】生干地黄12分(好者,细切),升麻1两(碎),诃子2枚(研末),白盐花半分,麻(米凡)(末)4合(取打1遍者),粟(饣贲)饭1大合,朱砂1两(细研,临烧时以沙牛粪汁调之,免飞上)。

【制法】上拌匀,于一净沙瓶中盛,密封头,通身遍泥,阴干7-8日,待泥干,入炉中坐之,瓶四畔以炭火围之,烧其炭,续续添尽7斤即住,其药以为黑灰,收之,并为细末。

【功能主治】驻颜,益齿,乌发。主脚风、肠风。肾虚齿痛。

【用法用量】每日夜用之揩齿。欲用药时,以生姜1块如杏仁大烂嚼,须臾即吐却滓,以左手指揩3-5遍,就湿指点药末,更揩10数遍,含汁不得吐,以两手取津涂髭发,待辛辣定,即细细咽之。若能空心用3遍,饭后更用之,见效即速矣。

【摘录】方出《博济》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生地黄7钱,当归7钱,熟地黄(焙干)7钱,大黄7钱,谷精草5钱,黄连(酒炒)5钱,白蒺藜(炒去刺)5钱,木通5钱,乌犀角(锉细末)5钱,玄参5钱,木贼草5钱,羌活5钱,炙甘草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混睛障症。

【用法用量】每服2钱,煮猪肝或羊肝汁,食远调下。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红内消(去根)2钱,仙女乔(根药不拘),赤芍,牡丹皮,黄连5钱,土生地黄汁。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咽喉单双鹅疯。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茶水调下。

【摘录】《外科百效》卷二

【处方】地龙1两,黄瓜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黄酒或茶清调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处方】地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黄耆(锉)1两,阿胶(炙令燥)1两,艾叶(炒,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伤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

【处方】熟地黄1两,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黄耆1两(锉),白芍药3分,木通(锉)3分,桂心3分,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虚劳耳聋及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用羊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肾,入药末5钱,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四

【别名】土地黄饮

【处方】生地黄8两,蒲黄1升,地骨皮5两,黄芩3两,芍药3两,生竹茹3两。

【功能主治】劳热所致大便出血,及口鼻皆出血,血上涌,心胸气急。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分3次温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九

【处方】生干地黄1两,当归(并略炒)1两,生姜半两(细切如绳头大,新瓦炒令焦黑)。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恶物不尽,腹内(疒丂)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饮”。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别名】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2两,龙脑2两,薄荷2两,甘草(生用)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经血妄行,及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地黄汤(《准绳·女科》卷四)。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引《经验良方》

【处方】熟干地黄(洗,焙)1两,白芷1两,酸石榴皮(锉)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断,心烦气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生地黄1两半,防风1两,细辛1两,薄荷叶1两,地骨皮1两,藁本1两,当归半两,菵草叶半两,荆芥穗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热攻注阳明,齿痛龈肿,或血出宣露。

【用法用量】每用4钱,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微热漱口,冷即吐之,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生干地黄1两,明胶半两(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舌上出血如针孔。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温汤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处方】生干地黄(切,焙)1两,白芷1两,延胡索1两,白胶(炙燥)1两,赤芍药1两,桂(去粗皮)1两,白术1两,刘寄奴1两,龟甲(醋炙)1两,丹参1两,当归(切,焙)1两,荷叶2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下血过多,气虚血晕,冲心闷乱,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熟干地黄(洗,酒浸,焙)、橘皮(去白,锉,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痛如刀刺。

【用法用量】每服1钱,粥饮调下。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熟干地黄(焙)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烦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温粥饮调亦得,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生地黄1两,芍药半两,土当归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混睛外障,因毒风积热,白睛先赤而后痒痛,迎风有泪,闭涩难开,或时无事,不久又发,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横赤如丝。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食后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六

【处方】桃仁、红花、牛膝、桂心、生地、白芷、蒲黄、赤芍、归尾、川芎、香附、甘草、丹皮、陈皮、干荷叶蒂。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损,或胞络挟于风冷,或当风取凉,风冷乘虚与血相搏,血冷壅滞,恶露应下不下者。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新产3日以外,7日之内,当以祛瘀为先,用药宜生新去旧,补中有行。是方,肉桂辛热,行恶血为君:桃仁、红花、蒲黄、归尾、赤芍、生地、川芎、丹皮、荷蒂行血祛瘀为臣:牛膝直引瘀血下行,性最迅速;陈皮、香附行气,气行则血不滞,补中有行,行中有补;四物汤入血分,得桂心、甘草甘温能生新血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生地黄5斤,五加皮5两,牛膝(去苗)半斤。

【制法】上各锉细,先以酒浸地黄1宿后,9蒸9晒,同为散。

【功能主治】治腰膝,补下元,壮筋骨。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下;粳米粥调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生干地黄1两,枣叶1握(焙干),栀子仁半两,黄芩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热病。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1盏,加葱白、盐、豉各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

【处方】干地黄1分,厚朴(姜汁拌炒)1分,干葛1分,人参1分,茯苓1分,藿香叶1分,黄耆(蜜炙)1分,白术(麸炒)1分,丁香1钱,诃子(炮用肉)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气衰弱,霍乱吐泻,呕逆不食,烦躁迷闷。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用苍术煮饭饮调下,并进4-5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吉氏家传》

【处方】绿豆粉1两,滑石1两,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心脏、脾脏、肝脏积热,下传小肠,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小儿8岁以下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2服止。

【注意】忌热食、酸、咸。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吉氏家传》

【处方】熟地黄(去土,洗)、当归(洗)、地骨皮(洗)、枳壳(去瓤,麸炒)、柴胡(去芦)、秦艽(去芦)、知母、鳖甲(去黑皮尽,醋炙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骨蒸体热,成劳倦。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水1盏,加乌梅半个,煎7分,和梅热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张氏家传》

【处方】干地黄、升麻、青盐、芦荟、防风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牙浮动,饮冷热痛。

【用法用量】每用药1两,以水1大盏,酒1盏,同煎至1盏半,去滓,热含于齿动处良久,倦即吐之,以药含尽为度,1日2次。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干姜(炮)2两,赤石脂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生干地黄1两(焙),生姜(切作片)4两,乌豆2合,当归(切)1两。

【制法】上同入银石器中,慢火炒令燥,共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血气不利,月水来即少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少许调下,空心、日午、卧时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地黄2两,麦门冬(去心)2两,地骨皮2两,赤茯苓2两,石膏2两,甘草(炙)半两,葛根半两,栀子仁30枚。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实热,或欲吐而不出,烦闷喘急,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分,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小麦与豆豉各50粒,淡竹叶2-7片,煎6分,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干地黄、龙脑、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鼻衄,及膈上盛热。

【用法用量】冷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

【处方】玄胡索(炒)1两,当归(酒浸)1两,蒲黄1两,京芎1两,干地黄(酒炒)1两,赤芍药1两,泽兰1两,天麻1两,地榆1两,蓬莪术1两,肉桂(不见火)1两,滑石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顺,脚肿,骨节内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空心酒调下,食压之;若用炒姜酒或薄荷茶调下亦可。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四九四七引《崔氏产蓐方》

【处方】生干地黄(焙)3两,阿胶(炙令燥)3两,蒲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衄血,血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地黄1两,黄耆1两,阿胶(麸炒焦)1两,贝母1两,桑白皮1两,蒲黄1两,人参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生用)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壅热,气逆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粥饮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别名】西岳莲华峰神传齿药、陈希夷刷牙药、西岳华峰方、仙传齿药

【处方】猪牙皂角、生姜、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取心用)、青盐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烧煅,研末。

【功能主治】牢牙,乌髭发。主

【用法用量】西岳莲华峰神传齿药(《三因》卷十六)、陈希夷刷牙药(《御药院方》卷九)、西岳华峰方(《医统》卷六十四)、仙传齿药(《济阳纲目》卷一○七)。

【摘录】《中藏经·附录》引《湘山野录》

【处方】大黄(锉,炒,捣末)1两,龙脑(研)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生地黄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熟干地黄3分,当归3分(锉,微炒),木香3分,白术3分,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桂心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攻心痛,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醋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地黄2两,麦门冬2两,地骨皮1两,黄芩1两,茯神1两,酸枣仁(生用)半两,白鲜皮半两,沙参半两,甘草(炙)半两,羚羊角屑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胆热,神思不爽,昏闷如醉,多睡少起。

【用法用量】方中酸枣仁、白鲜皮用量原缺。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生干地黄1两,黄芩1两,白芍药1两,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伏龙肝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糯米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大黄(锉,炒)2两,朴消(研)2两,没药(研)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飞血赤脉,及血灌瞳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温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生干地黄2两,地骨皮1两,升麻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芎穷1两,藁本(去土)1两,细辛(去苗叶)1两,胡桐泪半两(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口齿宣露,(匿虫)蚀肿痒。

【用法用量】先用温盐汤净漱口,次以药揩之,揩了更不漱,早起、临卧用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生干地黄2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芷1两,皂荚(不蚛者,去皮子)1两。

【制法】上同入瓶内,以纸泥固济,晒干,用炭火烧令烟尽,取出放冷,研令极细,次加白僵蚕末1分,甘草末2钱,再研令匀。

【功能主治】牙龈宣露,痒疼血出。

【用法用量】早晨或临卧以少许揩牙龈,良久以温水漱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当归(切,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折为风冷所侵,皮肉不合,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熟干地黄(焙)3两,当归(切,焙)3两,羌活(去芦头)2两,苦参2两,续断4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蒲黄(炒)1两,芎穷1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刘寄奴1两,延胡索1两,芍药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蓬莪术(煨,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注气冷,月候不调,四肢烦热,头面虚肿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生地黄汁3升,蛤粉1斤,郁金(锉)2两,甘草(炙,锉)3两。

【制法】上用地黄汁拌和下3味令匀。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心经积热烦郁。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用新汲水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干地黄10分,桂心2分,干姜2分,芎穷2分,甘草(炙)2分,当归2分,芍药5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补绝复伤。主磋跌。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以酒送下,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九引《深师方》

【处方】生干地黄半两,甜瓜子1分,蒲黄1分,桂心1分,赤芍药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当归(锉,微炒)1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落床,伤于肢节,青瘀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用酒半合,生地黄汁半合相和,焙令温,调下半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生干地黄1两,犀角屑3分,赤芍药1两,蜀葵根3分(锉),葵子半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锉),当归3分(锉,微炒),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小肠中热,下血淋涩,脐下(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生干地黄半两,赤芍药3分,柏叶1两,阿胶半两(杵碎,炒令黄燥),当归半两,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鼻衄日夜不止,面无颜色,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黄耆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生干地黄1两,乌贼骨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瘕。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二十引《千金》,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

【处方】生干地黄3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糯米粥饮调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上文主要介绍了地黄散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地黄酒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地黄酒这种中药方剂。

【别名】桃仁地黄酒(《普济方》卷三一二)。

【处方】生地黄汁200毫升 酒200毫升 桃仁(去皮、尖,别研膏)30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上三味,先煎地黄汁、酒令沸,下桃仁膏,再煎数沸。每次温服100毫升,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处方】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汁半小盏。

【功能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加酒1小盏相和,煎3-5沸,分为3服,频频服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别名】地黄饮

【处方】生地黄(洗、切,研)8两,酒3升。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妊娠下血,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地黄饮(《产孕集》卷上)。《千金》注文云:姚大夫加黄雌鸡一头,治如食法;崔氏取鸡血和药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肘后方》

【处方】肥地黄1斤(捣碎),糯米5斗(熟炊),面曲5斤(捣碎)。

【功能主治】补益乌发。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治腹痛,变白发。主

【用法用量】上3味相和,于盆中熟捣,纳于不津翁中,密封,春、夏3-7日,秋、冬5-7日,日满启之。当中有1盏绿汁,是其精也,宜先酌饮之。余以生布绞取,置器中,任性饮之,续酿使其相接,不过3剂,发黑。若以新牛膝捣绞,取汁3升,用拌(饣贲).则变白更急矣。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熟地8两,枸杞4两,首乌4两(黑豆蒸),米仁4两(炒),当归3两,白檀香3钱(或沉香末1钱),龙眼肉3两。

【功能主治】虚证不睡。

【用法用量】陈酒30斤,浸7日可服。饮完,滓捣碎再浸。临卧温服,随量饮之。如1升之量,只可饮2合,不可过。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处方】生地2两,黄柏1两,苦参1两,丹参1两,萆薢1两,菊花1两,银花1两,丹皮1两,赤芍1两,当归1两,枸杞子1两,蔓荆子1两,赤茯苓1两,秦艽5钱,独活5钱,威灵仙5钱,桑枝1两5钱,乌梢蛇(去头尾)1具。

【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邪。主疠风。

【用法用量】上用好头生酒50煮,退火7日用。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熟干地黄(酒洒,9蒸9晒,焙干)4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茵芋(去梗,锉,炒用)1两,羌活(去芦)1两,防风(去叉股)1两,芎穷1两,石斛(洗,去根)2两,丹参2两半,牛蒡根2两半,牛膝(酒浸,水洗,焙)1两半,杜仲(去皮,锉如豆,炒令黑)1两半,桂枝(不见火)1两半,大麻子(去皮)1升。

【制法】上锉细,入绢袋盛,宽贮之,用无灰酒1斗5升,封渍7日。

【功能主治】风在肝脾,语謇脚弱,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逾日空心、食前饮1盏。常醺勿令吐。

【摘录】《本事》卷一

【别名】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以铜竹刀切,炒)半两,蒲黄(炒)1分,生姜(切,炒)1分。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地黄汤(《准绳·女科》卷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处方】生地黄汁半升,酒1升,桃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牡丹(去心)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以后3味为细末,与前2味一处煎熟,去滓。

【功能主治】伤损瘀血在腹。

【用法用量】每服温饮1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处方】生地黄汁1升,生姜汁1合,清酒2升。

【制法】先煎地黄汁3-5沸,次入生姜汁并酒,更煎2-3沸。

【功能主治】逐血调中。主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每温服1中盏,日3次。先服紫汤,后服本方。

【摘录】《圣惠》卷八十

【处方】生干地黄1斤(细切),白杨树皮半斤(锉),生姜2两(碎切,炒熟),大豆半斤(炒令熟)。

【制法】上用绢袋盛,以清酒1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经7日开。

【功能主治】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生地黄(肥大者)1石2斗(捣,以生布绞取汁4斗4升),杏仁1斗(去皮尖双仁,熬,捣末),大麻子1斗(熬,捣末),糯米1石(晒干),上曲1斗5升(晒干,锉细)。

【制法】上先以地黄汁4斗4升,浸曲候发,炊米2斗作饭,冷暖如人肌,酘曲汁中和之,候饭消,更炊米1斗作饭,酘如前法;又取杏仁、麻子末各1升2合半,和饭搅之酘曲汁中,待饭消,依前炊米饭1斗,以杏仁、麻子末各1升2合半,一如前法酘之。凡如此可8酘讫,待酒发定,封泥14日,压取清。

【功能主治】令人充悦能食,益气力,轻身明目,久服去万病,令人有子。主虚羸。

【用法用量】每温饮1升,渐加至2升,1日2次。

【注意】忌芜荑。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崔氏方》

【处方】地黄汁1升,好曲1斗,好米2升。

【制法】上先以地黄汁渍曲令发,准家法酝之至熟,封7日,取清服之,常使酒气相接,勿令断绝。

【功能主治】产后百病。

【用法用量】《千金翼》本方用法:生地黄汁一石,煎取五斗,冷渍曲发,先淘米晒干,欲酿时,别煎地黄汁,渍米一宿,漉干炊酿,一如家酿法,拌(饣贲)亦以余汁,酘酘皆然,其押出地黄干滓,亦如米炊酿之,酒熟讫封七日押取。每次温服一盏,常令酒气相接。服之百日,肥白疾愈。

【注意】慎食蒜、生冷、酢、滑、猪、鸡、鱼。夏三月热不可合,春秋冬宜得合。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地黄寒滞,得曲糵发之,滋养血虚之良法。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生地黄1石(洗,切)。

【制法】上捣取自然汁,绞去滓,用酒2斗和匀,同于瓷石器中,煎熟为度,瓷器盛贮。

【功能主治】骨髓虚冷痛。

【用法用量】每温饮1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上文就是对地黄酒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地黄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饮子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地黄饮子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地黄饮子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生地黄汁30毫升 芦根15克 生麦门冬25克(去心)人参15克 白蜜15毫升 橘皮10克 生姜15克

【功能主治】主心胃虚热,呕吐不能进食,食则烦闷。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下地黄汁,分三次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芜荑、面、炙肉、荞麦面、猪肉、大蒜、粘食及生冷食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

【别名】生地黄饮子(《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干地黄(洗)黄耆(蜜炙)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枳壳(去瓤,麸炒)石斛(去根,炒)枇杷叶(去毛,炒)泽泻 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消渴。口燥咽干,面红心烦,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00毫升,煎取120毫升,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简易方》引《家宝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二五)

【处方】生地黄2钱,赤芍药2钱,羌活(去芦)1钱,当归(去芦)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生下,满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或面赤身热,眼闭不开,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满身生疮。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丸散膏丹集成》引作“地黄饮”。

【注意】忌酒、面、五辛之物。

【摘录】《准绳·幼科》卷一

【别名】生地黄饮子、生津地黄饮子、地黄饮

【处方】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干地黄(洗)、黄耆(蜜炙)、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枳壳(去瓤,麸炒)、石斛(去根,炒)、枇杷叶(去毛,炒)、泽泻、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补气血。主消渴咽干,面赤烦躁,阴虚火炎,阳明苑热。

【用法用量】生地黄饮子(《得效》卷七)、生津地黄饮子(《证治宝鉴》卷四)、地黄饮(《医林篡要》卷四)。

【各家论述】1.《简易方》引《家宝方》(见《医方类聚》):此方乃全用二黄丸、甘露饮料生精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腑,使心火下行,则小腑清利;肺经润泽,则大腑流畅,宿热既消,其渴自止。

【摘录】《简易方》引《家宝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二五)

【处方】地黄汁1碗,藕汁1碗,生姜汁1盏。

【功能主治】小产后,其恶露被热蒸断不行;亦治死胎不下。

【用法用量】令和暖,分3-4次温服。微有寒,煎20沸服之。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处方】生地黄汁3合,生姜汁3合,诃黎勒4分(末),白蜜1匙。

【制法】上相和调匀。

【功能主治】小儿心腹满,吃食不下。

【用法用量】分温服之。微利尤良。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广济方》

【处方】生地黄汁6合,芦根1握,生麦门冬1升(去心),人参8分,白蜜3合,橘皮6分,生姜8分(一方云生姜汁1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热,呕逆不下食,食则烦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心方》引作“地黄饮”。

【注意】忌芜荑、生冷面、炙肉、荞麦、猪肉、蒜、粘食。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处方】生地、丹皮、天门冬、黄芩、地骨皮、白芍。

【功能主治】肝肾精竭,血燥劳瘵,及血分有火之鼻衄。

【用法用量】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生地、熟地、枸杞子、地骨皮、黄芩、天门冬、芍药、黄耆、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热所致吐血、衄血、下血、溺血。

【用法用量】每服7钱,水2钟,煎8分,去滓,空腹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三

上面已经详细为大家推荐了地黄饮子,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养生方剂,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应该照顾老人和小孩的身体需要。

地黄醴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地黄醴的制作方法。

【处方】大怀熟地(取味极甘者,烘晒干以去水气)8两,沉香1钱(或白檀3分亦可),枸杞(用极肥者,亦烘晒以去润气)4两。

【制法】上约每药1斤,可用高烧酒10斤浸之,不必煮,但浸10日之外,即可用矣。服完又加酒6-7斤再浸半月仍可用。

【功能主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

【用法用量】宜常服之。

【注意】服此者不得过饮。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地黄醴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洋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洋地黄的简介

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毒药草、紫花毛地黄、吊钟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短毛。根出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钝齿,有长柄。第2~3年春于叶簇中央抽出花茎,高达1~1.5m,茎生叶长卵形,边缘有细齿,有短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钟形,下垂,偏向一侧,紫红色,内面带深紫色斑点。蒴果圆锥形,种子细小。花期5~6月,果期 6~7月。原产于欧洲中部与南部山区。现中国浙江、上海、江苏与山东等地已有大量栽培。

洋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从紫花洋地黄叶中已分离出20余种强心甙,由三种不同的甙元即洋地黄毒甙元(Digitoxigenin)、羟基洋地黄毒甙元(Gitoxigenin)和吉他洛甙元(Gitaloxigenin)与不同的糖缩合而成。

2、功效作用

2.1、性味:味苦;性温。

2.2、归经:归心经。

2.3、功能主治:强心;利尿。主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

2.4、用法用量:内服:粉剂,每次0.1-0.1g,极量0.4g。或制成片剂、注射剂用。

3、临床应用

心力衰竭为主要适应症。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同时伴有房颤则是应用洋地黄最好指证。

4、科学研究

取粉末1.0g,加50%乙醇20ml及10%醋酸铅溶液10ml水浴上煮沸2分钟,再加10%硫酸钠溶液10ml,放冷后离心沉淀,上清液分置于2支试管中,一管做空白对照,另一管加2% 3,5-二硝基苯甲酸碱试液等量,水浴中加热片刻,溶液显紫红色。(检查强心甙)2.粉末约0.5g,加氯仿5ml,振摇数分钟,过滤盛于小蒸发皿中蒸干,待冷,加0.5%三氯化铁冰醋酸液1ml,溶解残渣后置小试管中,沿管壁徐徐加浓硫酸1ml,两液交界处显棕色,上层冰醋酸液显蓝绿色。(α-去氧糖反应)。

洋地黄的市场信息

1、洋地黄的价格

洋地黄的价格约150元/公斤。

2、洋地黄的选购方法

本种与毛地黄的区别是:叶长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5-30cm,宽约1.5cm,先端尖锐,基部楔形而略抱茎,全缘,基生叶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两面无毛,仅沿边中部以下有白色长绵毛,主脉较粗,侧脉自叶的基部伸达叶片上部,或与主脉呈锐角,向先端直走似平行脉状,无柄。花较小,长约2cm;花梗长约2mm;花冠常为乳白色。

3、洋地黄的保存方法

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浙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浙地黄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浙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紫花地黄、鲜生地、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黄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天目地黄的根状茎。

【原形态】天目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析被多细胞长柔毛。根茎肉质,黄褐色。茎单出或基部分枝。基生叶呈莲座状排列,叶片椭圆形,长6-12cm,宽3-6cm,纸质,两面疏被白色柔毛,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粗锯齿,先端钝或突尖,基部楔形,逐渐收缩成长2-7cm的具翅的柄;茎生叶外形与基生叶相似,向上渐变小。花单生;花梗长1-4cm,弯曲上升,与萼同被长柔毛及腺毛;萼齿5,披针形,先端略尖,后方2枚稍长;花冠紫红色,长5-7cm,外被长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片长椭圆形,中间裂片较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片长椭圆形,中间裂片较大;雄蕊后方1对稍短,花丝基部被短腺毛,前方一对稍长,花丝无毛;花室长圆形,基部叉开成一直线;花柱先端扩大,先端尖或钝圆。蒴果卵形,长.4cm,具宿存的花萼及花柱。种子多数,卵形,具网眼。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性味】味甘;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温热病高热烦躁;吐血衄血;口干;咽喉肿痛;中耳炎;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30g。外用:适量,捣烂青;或捣汁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浙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了吧?浙地黄的药用价值极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地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