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脉道养生是怎么回事 > 导航 > 水泡是怎么回事

艾灸出水泡怎么回事

脉道养生是怎么回事。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艾灸出水泡怎么回事”,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艾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具有不错的治疗和保健身体的作用,在使用艾灸治疗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水泡的,一般情况下是属于炙花,不属于烫伤,出现这样的水泡,说明身体的湿气比较重,当然,如果在使用艾灸治疗的时候,方法措施不当,也可能会引起烫伤的情况。

艾灸后出水泡的辩证与处理

古人说的“灸花”也就是灸疮,即艾灸引起的局部损伤,灸疮的化脓状态叫(疮)“发”。在古代,古人是特别重视灸疮发与否。如(清)《针灸易学》说:“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因此古代甚至用各种方法以促使灸疮发起,能治大病起沉疴。

为什么会出现灸花呢?

灸花(疮)其实就是身体里的邪气自己在找出口,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排出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用同样的火力艾灸的时候,有病灶的地方就会比其他的地方敏感,会感觉更热、更痛、更有刺激性。比如艾灸后背的时候,如果你有胃病,那么在胃腧穴的位置会比其他地方更痛,更容易起灸花,这就是在提示你这个地方或这条经络有疾病。在某种情况下,灸花则是判断是否把病治愈的一种标准,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

灸花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量脓液。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灸花和烫伤是不同的。灸花是由于体内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灸花水泡不同颜色代表了病情不同!

1、如果水泡是透明无色的,代表体内寒湿过重。

2、如果水泡是黄色而且有一定异味那代表体内郁热严重。

3、如果水泡是血水样,那代表体内 湿毒严重,并有炎症。

4、艾灸的地方发痒,是代表这个部位风邪严重。

各位灸友们在艾灸出水泡出现后,一般人有轻微疼痛,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直到结痂,结痂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以上的种种表现均为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而流出来的液体状物质也大多为人体瘀滞的废物,这些废物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所以是件好事!水泡出现后也不会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药水消毒。如果你用抗生素来消炎,就是把刚刚开始排出来的病邪又逼退回到身体里,得不偿失。此时应当相信你身体的自愈能力,用不了多长时间,水泡破裂后会很快结痂,基本上不会出现化脓发炎。但是患者伤口如果接触了水、不干净的物质或在不洁的环境中活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扩展阅读

艾灸肚脐不出水怎么回事


艾灸肚脐不出水怎么回事

灸感是在做艾灸时客人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这些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象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象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根据这灸感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为在施灸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三种不同效果。

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

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所以灸感的出现与否,标志着施灸效果的好坏,而灸感的出现主要与被施灸者的正气强弱有关,又与施灸者的操作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施灸的环境有关。

1、艾灸出水表示身体寒湿过重,有於堵,另一方面也说明身体灸感还不错,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更好的效果。一开始可以早晚灸两次,好转后每周2-3次即可。艾灸患处出汗,出水,应该是在排寒湿。艾灸后,和艾灸器件出汗,应该是病邪在找通路,艾灸患处有出汗应该是好消息,有可能是寒湿,在这里找通路。如果艾灸出汗,自我感觉很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表示邪去症安,是好现象。如果艾灸出汗,自我感觉很累,很乏力,表示正不胜邪,此时应该结合一点食疗,吃一点补气血的食物或药物。

2、艾灸不出水,可能表示体内没有湿毒,或者艾灸时间短,病邪还没有找到通路,长时间艾灸就可以了。

几种常见的艾灸排病反应

1、与排风寒有关的反应

大量实践表明大多数患者在艾灸后都有风寒外排的反应,多以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全身乏力加重等反应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冷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天不等。

2、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

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嗝,肛门排气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3、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

排痰湿多以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有一肝炎病人重灸后,吐痰持续一个月,每天吐痰少则几十口,多则上千口,每天平均咳吐50-150毫升痰涎。病体痊愈后,灸感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敏感型。

4、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曾有一心脏病人连续了5次九宫灸法之后,浑身除头面手足之外大部分皮肤起湿疹,奇痒无比,全身被挠的血迹斑斑,持续了三个半月方止。

5、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

6、与睡眠有关的反应

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重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

7、发热反应

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8、其他反应

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艾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6、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刮痧刮出水泡怎么回事呢


通过刮痧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也非常理想,所有让很多人都开始对该方法进行了接受,不过在刮痧后容易在人体的皮肤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是正常的现象,颜色的深度也是不同的,所有大家不要过于担心,有的患者在刮痧后身体却出现了很多的水泡,那么刮痧刮出水泡怎么回事呢?

第一,刮痧刮出水泡怎么回事呢?刮痧刮出水泡说明身体湿气过重。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第二,如果出的水泡较小,则不需要挑破,任其自然恢复比较好,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如果水泡较大,发泡后可用消毒针灸针将较大的泡刺破,放出其中的液体。对于发泡后的创面如何处理,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按时换药,直至愈合。 值得注意的是,刮痧出水泡说明身体湿气过重,平时饮食应多添加一些祛湿利尿的食物,例如红豆,薏米,冬瓜等食材,注意按时锻炼身体,以运动排汗的方式将身体多余的水分排出来,并且运动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在刮痧的时候,大家也应该做好保暖工作,要关好门窗,不要正对着风扇或者是空调,因为刮痧的时候皮肤毛孔都是张开的,如果遇到了风寒之邪,那么邪气就会直接进入人体,不但会影响到刮痧的疗效,并且人们也可能会感染风寒,在刮痧之后大家最好是喝一杯温开水,并且半个小时之内也不能洗澡。

艾灸肚脐出水臭臭的怎么回事


艾灸肚脐出水臭臭的怎么回事

1、那排出来的痰,不用怕,你可以灸肚脐眼,灸关元,或脐上脐下的其他穴都行,一样可以排痰,排完了就好了,我以前流了十几年臭臭的东西,灸了一个月就好了,你会发现你肚子变小了,变软了。

2、做完艾灸不会引起肚脐眼酸臭的,我分析估计你以前没注意,可能以前就有,如果酸臭明显,而且又有分泌物,这连做脐茸,就是断脐带的时候没有愈合好,经常有分泌物渗液造成的,需要手术处理,如果不明显,可以观察,用水清洗,不要老是弄他。

艾灸肚脐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

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艾灸的常用穴位

1、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2、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3、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1、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1.1、施灸过量

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头,容易导致出水泡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下最好缩短艾灸的时间或减少艾灸次数。

1.2、排病反应

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属于排病反应,人体病邪之气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除病邪的过程,这种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

2、艾灸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2.1、红白相间斑点。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2.2、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3、艾灸后多久能吃东西

通常情况下,艾灸后立即吃东西没啥大碍。只要艾灸完之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饮酒、及吃冷冻寒凉等食物即可。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之性起到活血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机体表面的,没有太大必要担心吃什么食物。不过,一般实际建议还是艾灸后隔半小时吃饭比较好,这样对艾灸后效果保持要好些,以免艾灸后吃东西食物消化影响血液运行。

艾灸后建议多喝温开水,因此艾灸是生发阳气,多喝温开水有助于排毒,也让体内寒气随尿液排走,可加强艾灸的效果。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项

1、艾灸顺序问题

传统规矩:先上后下,先背面后正面,先左边再右边,先身躯后四肢。有些个别穴位会有个别顺序。

2、艾灸频率问题

刚开始艾灸的时候要慢慢来,讲究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间休息两天,之后再天天艾灸,如果前半个月艾灸感觉身体好很多,或者时间不充足,那么可以选择隔天艾灸的方法,或者一个星期灸两次到三次!

平时身体没有病痛的话,每隔3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25分钟左右。如果身体寒症较重,或者其它需要治疗的病症,那么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天必灸!

3、艾灸时间问题

有很多灸友问,什么时间艾灸最好?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可以艾灸吗?原则上一天任意时间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时间,上午下午晚上,如果睡眠没问题,晚上是可以艾灸的,如果睡眠有问题,就尽量在晚上10点前结束艾灸,否则容易影响睡眠。

艾灸方法有哪几种

1、直接艾灸

将大小适宜的艾条点燃后直接放到皮肤上进行施灸,若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皮肤烧伤进行化脓,那么会有瘢痕出现;若是不需要将皮肤烧伤化脓那就不会产生瘢痕。

2、间接艾灸

在将艾柱和肌肤之间需要有药物进行隔开,然后再进行施灸,生活中可以用生姜、大蒜或食盐等物品来隔开。

3、艾条灸

将纯净并且质量合格的艾绒平铺在细草纸上,然后卷成圆柱形的艾卷,外面则用桑皮纸、胶水或浆糊封口,这种方法的艾灸又分为温和灸以及雀啄灸两种。

4、温针灸

所谓的温针灸其实就是讲针刺和艾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保健方法,适合一些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疾病。在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将针刺进腧穴之后进行适当的留针,然后将艾绒捏在针尾巴上进行点燃艾灸,等到烧完之后去掉灰烬取出针。

艾灸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艾灸的时候如果判断不当有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比如误判了身体体质,或者是学会选择不正确,这些原因都会使得身体不适。这要注意,艾灸主要适合身体补充阳气,所以说身体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非常适合做艾灸。如果艾灸之后产生的水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下面就来介绍为什么艾灸会导致有水泡。

艾灸起泡您是热度掌握不好和体内有病气同时存在,有的时候起泡两种因素都有,既有烫起来的因素,也有,说明哪里还是存有病气而导致起泡。就因为起泡的问题,我想多说两句,您一定要自己掌握热度,如果感觉太热,不要咬牙挺着,一定要多预备枕巾或小手绢,这样当您感觉热了的时候,可以垫在艾灸罐的下面。尤其是出汗加上热,起泡的几率会更大,这样就好比我们自家蒸馒头,当热度很高的时候,蒸汽也大,这个时候您要是蒸汽熏到手,就会起泡。

有的人属于寒性体质,她体会不到热,但是也会起泡,那就是病气排出来的一种方式。寒气大的人,在艾灸的时候,往往告诉我体会不到热度,总说艾灸罐也不热。那么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个 就是体内的寒气顶着热度在皮下,神经已经不敏感,这需要过程,艾灸到一定的时间,体表会越来越凉,摸着就过得部位很热,病人自己体会不到热,等把寒气逼出体表,就好比,由经引络,会逐渐体会到体表不怕冷了。

其实爱情的本质是一种物理疗法,同时也是一种绿色的疗法,艾灸首先起源于中国,艾灸之后不但会产生水疱,有的人还会产生灸疮,或者在艾灸之后感觉到口渴,身体疲倦发生,或者是全身有不适的感觉,其实这些现象不需要有太多的顾及,自己都可以消失。

艾灸肚脐出水泡怎么办


艾灸肚脐出水泡怎么办

1、正常现象。

艾灸的朋友基本上都有出过水泡,不用慌张,出水泡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现象,是我们体内排毒的过程,可以坚持继续艾灸。

2、水泡出现后。

一般有轻微疼痛,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知道结痂,结痂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以上的种种表现均为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而流出来的液体状物质也大多为人体瘀滞的废物,这些废物的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所以是件好事。

3、禁忌。

水泡出现后也不会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药水消毒。如果盲目消炎,反而为画蛇添足之举。此时应当相信你身体的自愈能力,所以不久,水泡破裂后会很快结痂,基本上不会出现化脓发炎。但是患者伤口如果接触了不干净的物质或在不洁的环境中活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常用艾灸脐两法

1、第一法。

艾炷直接灸。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2、第二法。

神阙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对女性有效的艾灸治疗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

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

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

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

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问题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5、热敏灸治疗女性黄褐斑。

热敏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方法:在阳白、颧髎、曲池、血海、太冲、膈俞等穴区,采用热敏灸Ⅲ号艾条,将其点燃,距离皮肤5厘米左右,当探及穴位热敏化反应时,即在其上进行悬灸,每穴艾灸时间以上述热敏化现象消失为度。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5天。

6、女性体寒。

夏秋之季,我几乎每周都要艾灸关元穴三次,将艾柱点燃,对准关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止。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对女性来说,这个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交会于此,艾灸之下,凡所过经脉之病,都会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注意灸关元穴,因为女性为阴,腹部为中央脾土,先天的阳气不足,什么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气不舒、血液瘀滞、肚腹冷痛、痛经等问题都是常见毛病,灸关元则可以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

艾灸出水泡要挑破吗


很多人在艾灸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身上出水泡。艾灸过程中一般是不会出水泡的,而且是十分安全的。但也有一些体内湿气过重的人在艾灸时会出水泡。出现水泡时也不要过于害怕,这本身是一种排毒过程。那么艾灸时出水泡要挑破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处理方法吧!

正常人艾灸一般是很少起泡的,只有百分之几的人会起泡。但对于有些人,寒湿气重等,有病气要排除,可能会起泡。这是艾灸起水泡最常见的原因。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1、如果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但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从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然后用芝麻油调配艾草灰涂抹。

2、把针用酒精消消毒,然后戳一个或几个小孔,用纸币把水轻轻地压出来,然后用艾灸悬灸5到10分钟,每天用艾灸灸一次到几次,消消毒就行了。这样处理,好了以后的疤痕不会太大。

3、在水泡下方用消毒过的针刺破,让水流出来,然后涂碘酒或者紫药水。用无菌纱布包扎,切记不可用创可贴,让皮肤自然愈合。若是痒,挠破皮了涂碘酒或者紫药水,避免感染。

注意:如果上西药,可能会堵截毒物的排出,反而可能容易发炎霉烂,好后疤痕较大。用酒精消毒,不破皮还行,破皮后,刺激太大。而且酒精只能消炎表皮,不能深层消炎。艾灸悬灸,即可表皮消炎,也可深层消炎,而且对伤口刺激不大。

艾灸后出现水泡,有轻微的疼痛感出现或感觉不到疼痛的话,可以继续施灸。这些水泡慢慢会自行溃破,溃破后仍然可以施灸,直到结痂,这时候会有液体从痂体中流出,这种液体大多为人体内瘀滞的废物,所以是艾灸后的排病反应,废物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

屁眼出水怎么回事呀


痔疮是一种肛门部位的疾病,都说十人九痔,这就是说痔疮的发病率非常的高。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痔疮疾病,还在好奇屁眼出水怎么回事呀?在痔疮疾病中,屁眼流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是痔疮疾病的一种表现,不仅仅如此,痔疮疾病的其他症状也非常的多,来了解下吧。

一、概述

痔疮虽然不是什么样的大病,他是一种比较难治愈好的一种疾病,但是得了这样的疾病对自身的伤害确实是很大的,我们都知道痔疮治疗的方法也是很多,得了痔疮之后就需要好好的调理

二、痔疮流水怎么回事发臭?

第一:

痔疮流水是正常现象,本身是症状表现特征,肿物脱出:肛门内部出现肿物脱出,这主要是中晚期内痔症状。随着内痔痔核的不断增大,使粘膜及粘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结节可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经肛门脱出。轻者只有在排便时才会脱出肛外,重者在咳嗽、压腹、用力下蹲时即可脱出。

第二:

肛门流分泌物也是典型的痔疮症状:肛门流出分泌物,主要由瘘口溢出,也会由肛门内排出,或由肛周的肌肤溢出。直肠黏膜长期受痔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门流出。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第三:肛门瘙痒:肛门及肛周肌肤出血瘙痒症状。这种痔疮症状主要是由于肛门分泌物、脱出痔核及周围皮肤受到了刺激,皮肤终日潮湿,从而产生瘙痒感,导致湿疹和瘙痒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

我们在阅读完本文介绍之后,应该对痔疮流水怎么回事发臭?有了了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饮食生活没规律之外,排便、久坐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地方,而其中排便问题是重中之重。据经临床证明,每天超过3分钟的蹲厕时间,就能导致痔疮的形成,轻重也由时间长短决定。所以,蹲厕时间较长的人,大部分是大便干燥者,应尽早调节饮食或进行药物治疗,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肚脐眼出水是怎么回事


肚脐眼出现出水的现象最主要是两种原因,一种是肚脐发炎,另外一种可能是肠道脐带漏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说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内服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应该引起警惕。

肚脐眼流水有臭味怎么回事

根据描述,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脐炎,治疗处理都比较单纯;另外一种可能考虑是否存在肠道脐带瘘,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处理起来也比较复杂。

建议到外科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肠道脐带瘘的可能,如为单纯的脐炎,只需用双氧水消毒,再涂抹碘伏或抗生素治疗后短期即可治愈。但如果是脐带瘘的话,可能需要住院进行肠道造影检查,确诊的话,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护理肚脐

1、注意个人卫生

在进行脐部清洗的时候,尽量选择棉签或毛巾代替,千万不要用双手直接清洗,这样会容易弄破肚脐壁,还会增加细菌感染几率,而且流汗之后一定要注意清洗脐部,因为身上的污垢很容易随着汗液进入肚脐眼而沉积,每天用温热的清水加中性沐浴液擦洗脐周及脐眼,以清除污垢,防止病菌滋生。

2、注意受凉

很多美眉偏爱肚脐装,因为肚脐是我们身体中很性感的一个部位,但是肚脐在中医上被称为神厥,是一个暴露的穴位,所以注定了它很脆弱,还因为脐周是肠胃部位的聚集,所以很容易受凉,谷雨时节之后雨水就会增多,虽然温度有所上身升,可是空气中的湿气也比较重,湿邪容易入侵,威胁健康,睡眠时应在腹部盖上薄物或使用护脐带。

3、意外防护

脐部暴露在空气中,如果衣服再穿的比较少,无法保护脐部,往往会遭到意外损伤,如烫伤、擦伤、划伤等,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药注意防护。

4、不要纹身

纹饰在很多人看来可以增加脐部的性感指数,甚至纹饰永久性的图饰,爱美的同时,我们是否忘记了,隐藏的健康隐患,因为纹饰中会有很多细菌以及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甚至会引发一些炎症,可能引起湿疹、汗疹等皮肤病,如在营业场所纹饰,共用纹针还有可能罹患传染病,所以为了脐部的健康,还是要谨慎纹饰。

肚脐眼经常会有污垢,但是它是保护内脏的防护门槛,不能用力抠,想要去掉这些污垢的话,可以用沾湿的棉签轻轻的擦。

拨罐出水泡怎么处理?


中医治疗包括很多方法,不仅仅是中药治疗,相对来说一些中医物理疗法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多的。就拿拔罐子来说,它的效果就是非常多的,有的时候不仅可以赶走体内的火气,关键是还可以赶走体内的疲劳感。喜欢拔罐子的人非常多,工具的便利性也在有所提升,那么,拨罐出水泡怎么处理?

如果是烫伤,水疱不大,按一般的烫伤处理即可,不必特殊治疗,多可自行恢复好转。

如果水泡较大且伴有疼痛,可在常规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在水疱的边缘刺入将水抽出来,外涂碘伏,红霉素软膏等预防控制感染。

日常合理饮食,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不良刺激,必要时应用阿莫西林等预防控制感染,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

如果水泡不是很大,水泡没有破溃者,也可用以下中医外敷小验方进行治疗:

1、食盐1份,凉开水2份。将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然后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2、生大黄适量。将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另外,起水泡的部位尽量不要用手触碰,穿宽松点的衣服不要让衣物贴在患处,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注意事项

吃得过饱或饥渴时不宜拔罐

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罐。

艾灸出水泡怎么回事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