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煮散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防风煮散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防风煮散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防风1两3分,茯苓1两3分,萎蕤1两3分,白术1两3分,橘皮1两3分,丹参1两3分,细辛2两,甘草1两半,升麻1两半,黄芩1两半,大枣3-7枚,射干1两,酸枣仁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实热,梦怒,虚惊。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风散”。

【摘录】《千金》卷十一

【处方】柴胡、川大黄(煨)、元参、木通、酸枣仁(炒)、大腹子、虎骨(醋炙)、芍药、五加皮、麻黄(去节)、黄耆(炙)、当归、牛膝、羌活、防风、丹参、海桐皮、官桂、木香、鳖甲(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骨蒸劳气,日渐消瘦,腰脚疼痛,寒热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入青蒿枝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传家秘宝》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防风煮散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扩展阅读

防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上一提到防风散,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防风散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防风(去芦.一钱) 麻黄(去节.一钱) 人参(去芦.一钱) 川芎(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桂心(一钱) 黄蓍(一钱) 赤茯苓(去皮.一钱) 酸枣仁(一钱) 白术(一钱) 独活(一钱) 桑皮(一钱) 羚羊角(一钱) 甘草(五分)

【功能主治】治脾脏中风,手足缓弱,舌强语涩,胸膈烦闷,志意恍惚,身体沉重,宜服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防风(二分) 羌活(二分) 当归(二分) 川芎(二分) 肉桂(去皮.二分) 薏苡仁(一两) 仙灵脾(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牛膝(一两) 骨碎补(一两) 细辛(半两) 枳实(麸炒.半两)

【功能主治】治风,身体疼痛,转侧不得。

【用法用量】上咀,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稍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防风(去叉.三分) 枳壳(麸炒.三分) 沙参(半两) 秦艽(去苗.一两半) 犀角屑(一两) 升麻(一两) 木通(一两) 羌活(一两) 甘草(炙.一两) 茯神(去木.一两) 龙齿(一两) 前胡(一两)

【功能主治】治热毒风痰壅,头目晕闷,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更煎一二沸,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防风30克(去芦头)川升麻30克 黄芩30克 赤芍药30克 蔓荆子30克 石膏30克 葛根30克(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外感风热,头痛掣动。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17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人淡竹沥30毫升,再煎一二沸,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

【处方】防风30克(去声头)白及30克 柏子仁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小儿囟开不合。

【用法用量】以乳汁调和,涂头上,以合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

【处方】黄芩 人参 甘草 川芎 麦门冬(去心)各30克 防风(去芦)4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鼻渊。脑热渗下,浊涕不止,日久必成衄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沸水调服,每日三次。

【摘录】《宣明论方》卷一

【别名】圆翳防风散(《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茺蔚子 防风 桔梗 五味子 知母各60克 黑参 川大黄 细辛 芒消 车前子 黄芩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主圆翳内障。初患之时,眼前多见蝇飞花发,薄烟轻雾;渐渐加重,继则黑睛上出现一点青白,宛如油点浮于水面,暗处视之,其翳青白而大;明处视之,其形差小。不痛不痒,渐至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防风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3分,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甘菊花半两,芎藭半两,石膏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痰,头目昏闷,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葛根1两(锉),独活1两,茵芋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芎䓖1两,细辛1两,白术1两,麻黄1两(去根节),羚羊角屑1两,人参1两(去芦头),石膏2两,汉防己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噤不开,烦热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1合,更煎1-2沸,放温,不拘时候,拗开口灌之。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厚朴2两(去皮,姜汁制),陈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炙),藁本2两,独活3两,防风3两(去芦),桔梗(微炒)3两,苍术(于木臼内略杵去皮,却入布袋内打,净称)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时气,头痛壮热,恶风,百节酸疼,肩背拘急,面赤虚烦,声重咳嗽,寒热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1大盏,煎7分,温服;沸汤点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麻黄1分半(去节),牵牛1分半(炒,取末),甘草(炙)1分半,杏仁1分(去皮),防风1分,半夏1分(制),芍药1分,辣桂1分,白芷1分,防己1分,当归1分,川芎1分,羌活1分,独活1分,槟榔1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风肿皮粗,麻木不仁,或时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4片,紫苏3叶,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七

【别名】防风汤

【处方】防风2两(去芦头),甘草3两(炙微赤,锉),独活3分,当归1两,赤茯苓1两,秦艽1两(去苗),茵芋半两,桂心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血痹,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防风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2两,川升麻1两,桂心1两,芎䓖2两,羚羊角屑3分,麻黄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薏苡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面㖞僻,手足不遂,风入于脏,则语不得转,心神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1合,重煎1-2沸,不拘时候稍热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衣盖之,汗出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芎䓖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海桐皮1两(锉),当归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半,独活1两,细辛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腲退风,肌肉虚满,肢节缓弱,皮肤不仁,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防风(去芦头)、川芎、香白芷、甘菊花、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主时性时疫温病,嗽喘烦渴,头痛体疼,眼目涩多睡,肌肉蠕动,痰逆忪悸。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荆芥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防风2两(去叉),母猪肉2两。

【制法】上同煮数沸,去猪肉,取防风焙干,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白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木通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川升麻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虎杖1两(锉),石膏2两,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阳痉,壮热不歇,筋脉拘急,牙关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别名】防风汤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赤箭1两,当归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秦艽半两(去苗),麻黄2两(去根节),桂心1两,前胡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不语,两目不开,手足抽掣,发歇往来,昏塞涎潮。

【用法用量】防风汤(《圣济总录》卷五)。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防风3分(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赤茯苓3分,贝母3分(煨令微黄),前胡3分(去芦头),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芎䓖3分,木香2分,天麻3分,羌活3分,桂心3分,甘菊花3分,细辛3分,附子3分(地裂,去皮脐),麻黄2分(去根节),藁本3分,桑根白皮3分(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中风,气攻背痛项强,皮毛焦枯,头疼鼻塞,四肢不利,遍身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薄荷2-7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热面、鸡、猪、鱼等。

【摘录】《圣惠》卷六

【别名】防风麻黄散

【处方】防风3分(去芦头),麻黄3分(去根节),人参3分(去芦头),芎䓖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羚羊角屑3分,黄耆3分(锉),赤茯苓3分,酸枣仁2分(微炒),白术3分,独活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脏中风,手足缓弱,舌强语涩,胸膈烦闷,智意恍惚,身体沉重。

【用法用量】防风麻黄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防风3分(去芦头),麻黄2分(去根节),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赤茯苓1两,芎䓖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双仁,麸炒微黄),麦门冬1两(去心),当归半两(锉,微炒),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疼痛,心膈痰壅,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人参半两(去芦头)、牛膝一两(去苗)、薏苡仁一两、羚羊角屑一两。

【摘录】《圣惠》卷三

【别名】防风汤

【处方】防风8分,葛根8分,芎䓖8分,干地黄8分,麻黄(去节)6两,甘草6两,桂心6两,独活6两,汉防己6两,杏仁5个(去尖)。

【功能主治】风疰。

【用法用量】防风汤(《普济方》卷三五○)。

【注意】有汗者,不可服。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中,名见《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防风1钱半,大粉草1钱半,川芎1钱,荆芥1钱,牛蒡子1钱,连翘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身疮。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天花粉,无大粉草。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防风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麻黄1两(去根节),泽泻1两,天门冬1两(去心),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生地黄1两,白术1两,山茱萸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卒中瘫痪风,手足不遂,身体拘急,神思昏沉。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防风2两(去叉,炙令黄),黄耆(炙,锉)2两,甘草半两(炙,锉),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肠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粟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处方】防风(去叉,生用)不以多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经受风,留伏不散,以致血得风而溢泄,倒经,或发咳微甚,缠绵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处方】防风(去芦头)、甘草(炙草)、柴胡(去苗)、连翘、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积热、惊风,头面赤热,口舌生疮,好饮冷。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5分,煎3分,去滓温服。1岁儿1服可分4次;3岁儿可作2服饮之。

【摘录】《刘氏家传》引李琬方(见《幼幼新书》卷十九)

【处方】防风、防己、葛根、秦艽、当归、川芎、乌药、甘草、羌活、独活、白术、杏仁、黄芩、白芍、前胡、川断、菊花、天虫。

【功能主治】妊娠中风。

【各家论述】中风一症,男妇老少皆有之,重者中脏,轻者中腑,又次中经络。治妇人独难,以妊娠耳。二防、二活、秦、芎、根皆治风药也;风必生热,故用黄芩、白芍、甘菊以凉之;风必多痰,故用前胡、杏仁、天虫以豁之;风盛则气必喘急,故用乌药以顺之,甘草以缓之;而当归、白术、川断配以川芎,佐以黄芩、白芍,皆可以安胎也。但此方风药太多,风能胜湿,且有防己、独活直达下焦,恐伤胎气,用者审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防风2两,泽泻1两,细辛1两,附子1两,薯蓣1两,茯苓1两,天雄1两,白术2两半,桂心1两半,干姜半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风头眩,恶风,吐冷水,心闷。

【用法用量】方中泽泻,《千金翼》作泽兰,天雄作人参。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风眩恶风,吐水心闷,此阳虚水停心下。故用五苓散中之四并雄、附、姜、辛以散水逆,薯蓣以疗虚风,防风以祛风湿也。至于方后服法,岂非宿有成验而为详述如此。

【摘录】《千金》卷十三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猪苓1两(去黑皮),泽泻1两,赤茯苓1两,麻黄1两(去根节),泽漆1两,白术1两半,大戟1两(锉碎,微炒),黄耆1两(锉),独活2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利小便。主风水,通身肿,皮肤欲裂。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煮赤小豆汁1合,煎至5分,去滓,每日早晨温服。良久,当小便极利;不利,晚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防风半两(去芦头),芎䓖半两,川升麻半两,犀角屑半两,羚羊角屑半两,赤芍药半两,前胡半两(去芦头),细辛1分,秦皮1分,朱砂1分(细研),甘草(炙微赤,锉)1分,牛黄2钱(细研)。

【制法】上为散,入牛黄、朱砂,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退上焦壅热,止痛消肿。主眼赤肿痛,多眵泪。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煎地黄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甘菊花1两,牛蒡子1两(微炒),白附子1两(炮裂),前胡1两(去芦头),石膏2两(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痰厥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生姜茶清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黄柏半两,牡丹半两,桂心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阴痜,卵偏大,有气上下胀肿,或行走便发肿大。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七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石膏2两(细研,水飞过),小荆子1两,栀子仁1两,荠苨1两,枸杞子1两(微炒),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肺脏风毒,及过饮生酒隳。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温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甘菊花1两,赤芍药2两,石膏4两,葛根1两(锉),柴胡2两(去苗),蔓荆子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风壅头痛,口干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更煎2-3沸,不拘时候温服。

【注意】忌炙爆、热面、大蒜等。

【摘录】《圣惠》卷四十

【处方】防风2两(去芦头),犀角屑2两,羚羊角屑2两,川大黄(锉碎,微炒)2两,前胡2两(去芦头),黄芩2两,玄参2两,地骨皮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睑生风粟,及生珠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半,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别名】防风饮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葳蕤1两,黄连1两(去须),甘草(炙微赤,锉)1两,栀子仁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眼冲风多泪;目偏视。

【用法用量】防风饮(《圣济总录》卷一○七)。

【注意】忌油腻、热酒、湿面。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决明子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木通1两(锉),甘菊花3分,赤芍药1两半。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毒攻眼,睫落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毒鱼肉、炙爆、热面。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五加皮1两,萆薢1两(锉),薏苡仁1两,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牛膝1两半(去苗),海桐皮1两(锉),桂心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续断3分,鼠粘子3分,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筋脉拘挛,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3-4次。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滑鱼肉。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川乌头1两,防风1两(去芦),白芷1两,川芎1两半,草乌头半两,细辛(去苗土)7钱半,苍术2两(去皮实者)。

【功能主治】牙痛。

【用法用量】上先用盐搽,后方用药末搽上。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

【处方】防风1两,蜀椒(去目、闭口者,汗)1两,麦门冬(去心)1两,天雄(炮,去皮)5分,附子(炮,去皮)5分,人参5分,当归5分,五味子3两,干姜3两,乌头(炮,去皮)3两,细辛3两,白术3两,柴胡半两,山茱萸半两,莽草半两,麻黄(去节)半两,桔梗半两,白芷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所为,猝起眩冒不知人,四肢不知痛处,不能行走,或身体偏枯不遂,口吐涎沫出,手足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六

【处方】防风2两,白芷1两,白术3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头面遍身风肿。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三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酸枣仁半两,芎䓖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牛膝1两(去苗),狗脊1两(去毛),萆薢1两(锉),薏苡仁2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葛根半两(锉),羌活2两,麻黄1两(去根节),石膏2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半身枯细,筋脉抽掣,心神烦闷,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防风2分,轻粉2分,荆芥2分,密陀僧1钱,乳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面上风刺、粉刺。

【用法用量】每夜遇晚,用药1钱涂面上,以乳汁调敷之,次日空心,再用盐、荆芥汤洗之。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一

【处方】防风半两(去叉),羌活半两(去芦头),甘菊花半两(择去梗),白附子半两(炮),山芋半两,藁本半两(洗,切,焙),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蒺藜子(炒,去角)半两,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头眩,目昏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茶清调下。或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茶、酒任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防风2两(去叉),天麻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诸疮癣疥。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防风2两(去芦头),独活2两,芎䓖1两,赤茯苓1两,当归1两,葛根1两(锉),桂心1两,麻黄2两(去根节),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细辛1两,汉防己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奄忽不能言,四肢亸曳,皮肉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别名】防风汤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麻黄2两(去根节),白术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桂心1两,汉防己1两,芎劳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癔。

【用法用量】防风汤(《圣济总录》卷六)。

【注意】服后有汗,宜避风为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防风1两(去叉),龙骨1两,远志1两,铁精(别研)1两,紫石英2两(别研),丹砂(别研)2两,熟干地黄(洗,切,焙)2两,人参2两半,干姜1两(炮),细辛1两(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除别研外,为末,再和匀。

【功能主治】定心。主中风惊悸,心虚恍惚,言语失常,或瞋或怒,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1钱许,加至2钱,

关于防风散的相关知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在现在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剂层出不穷,而且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了。

防风荆芥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防风荆芥散,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处方】当归1两(洗,焙),川乌头1两(炮,去皮尖),羌活1两(去芦头),防风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荆芥穗1两,木贼(去节)1两,甘草半两(炙),乌贼鱼骨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毒攻注眼目,常多昏暗,冷泪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荆芥穗半斤,莎草根(去毛)半斤,甘草(炙,锉)3两半,甘菊花(拣)半两,芎䓖3两,白芷3两,羌活3两(去芦头),防风(去叉)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匀,每1两分作30饼。

【功能主治】诸风及沐发未干,致头皮肿痒,多生白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普济方》本方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匕,茶、酒任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看完了上文关于防风荆芥散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防风荆芥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防风荆芥散的时候,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防风荆芥散的药效 。

附子防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现今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在选择时最好不要随意进行,应该先对药物进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对附子防风散这种中药方剂有了解吗?

【处方】白术30克 白茯苓23克 柴胡45克(去苗)五味子30克 干姜23克(炮裂,切)甘草23克(炙微赤,切)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桂心15克 防风23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碎,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人生姜4片,煎至9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别名】防子防风汤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3分,柴胡1两半(去苗),五味子1两,干姜3分(炮裂,切),甘草3分(炙微赤,切),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阴痓,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防子防风汤(《医统》卷十四)。《得效》有川芎三分。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上文介绍了附子防风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附子防风散可以保护人体,还有自己的适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地榆防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种做法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传统中医中药已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足以验证它的正确性。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方剂地榆防风散。

【处方】地榆 防风 地丁香 马齿苋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头微汗,身无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米汤送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别名】地榆防风汤

【处方】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破伤中风、半在表、半在里、头微汗、身无汗。

【用法用量】地榆防风汤(《何氏济生论》卷三)。方中地丁香,《医钞类编》作“紫花地丁”。

【摘录】《保命集》卷中

看了上文对地榆防风散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防风天麻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防风天麻散。

【处方】防风 天麻 川芎羌括 香白芷 草乌头 白附子 荆芥穗 当归(焙)甘草各15克 滑石60克

【功能主治】行气散郁,通脉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走注不定;中风偏枯,暴痞不语。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每服1.5~3克,热酒化蜜少许调下。至药力运行,肌肤微麻为度。或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或半丸,热酒或白汤化下。

【摘录】《宣明论方》卷三

【别名】防风天麻汤

【处方】防风半两,川芎半两,天麻半两,羌活半两,香白芷半两,草乌头半两,白附子半两,荆芥穗半两,当归半两(焙),甘草半两,滑石2两。

【制法】上为末。热酒化蜜少许,调半钱,加至1钱,觉药力运行微麻为度。或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散郁结,宣通气血,解昏眩。主风湿麻痹走注,肢节疼痛,中风偏枯,或暴喑不语,内外风热壅滞昏眩。

【用法用量】防风天麻汤(《医学六要》卷五)。本方改为丸剂,名“防风天麻丸”(见《杂病源流犀烛》)。《证治宝鉴》有独活。

【注意】热势太甚及目疾口疮、咽喉肿痛者,不宜服之。

【摘录】《宣明论》卷三

【处方】防风、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川乌1个(炮),麻黄(去节)各等分。

【功能主治】祛风镇惊。主惊风,头疼;伤寒夹惊。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葱蜜汤调下,薄荷汤亦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上面给我们介绍了防风天麻散到底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怎么样?现在了解了吗?其实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它一定会实现的。

防风当归散的功效与作用


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对于中药方剂防风当归散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防风15克 甘草节15克 赤芍药15克 绵黄耆15克 当归 白芷各15克 左缠藤75克 皂角刺75克 肉桂15克或3克(阴证用15克,阳证用3克)大黄15克或3克(阳证用15克,阴证用3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热毒疮疖。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至400毫升,加好酒200毫升,再煎至4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五

【别名】防风当归汤、防风当归饮

【处方】防风1两,当归1两,川芎1两,地黄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祛风养血。主发汗过多,发热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太阳兼阳明及产后痉。

【用法用量】防风当归汤(《医学正传》卷五)、防风当归饮(《证治汇补》卷三)。

【摘录】《此事难知》

【处方】防风半两,甘草节半两,赤芍药半两,绵黄耆半两,当归半两,白芷半两,左缠藤加众药5倍,皂角刺加众药5倍,肉桂(阴证)半两,肉桂(阳证)1钱,大黄(阳证)半两,大黄(阴证)1钱。

【功能主治】诸般疮疖及热毒疮。

【用法用量】水4碗,砂瓶内煎至2碗;加好酒1碗,再煎至2碗,放温作数起服。

【摘录】《瑞竹堂方》卷五

有时候人们往往会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情绪烦躁,无来由的发火等,这是脏腑中需要调理的征兆。中药方剂可以温和的梳理潜藏在我们身体中的各种负面元素,使得我们心情变得平静。

防风通圣散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防风通圣散的制作方法。

【处方】防风(五分) 川芎(五分) 当归(五分) 芍药(五分) 大黄(五分) 薄荷叶(五分) 麻黄(五分) 连翘(五分) 芒硝(五分) 石膏(一钱) 黄芩(一钱) 桔梗(一钱) 滑石(三钱) 甘草(二钱) 荆芥(二分半) 栀子(二分半) 白术(二分半)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热等证。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聚时服。如痰嗽,加半夏一钱。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通圣散(《伤寒标本》卷下)。

【处方】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消各15克 石膏 黄芩 桔梗各30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荆芥 白术 栀子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偏正头痛,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风瘙瘾疹,苔腻微黄,脉数。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荨麻疹、湿疹、神经或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属风热壅盛,里闭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20毫升,温服。

【备注】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轻清升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之邪从汗而解;大黄、芒消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而出;更以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配合成方,则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王旭高评本方说:"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名日通圣,极言其用之神耳。"

【摘录】《宜明论方》卷三

【处方】防风、薄荷、力子、麻黄、黑栀、甘草、荆芥、桔梗、连翘、石膏、元参、木通。

【功能主治】麻症表里三焦俱实,昏睡壮热,目赤舌干咽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葱、水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防风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芍药1两,大黄1两(煨),芒消1两,连翘1两,薄荷1两,麻黄1两,桔梗1两,石膏1两(煅),黄芩(炒)1两,白术2钱5分,山栀2钱5分,荆芥2钱5分,甘草2两,滑石3两,白芷5钱,蒺藜5钱(炒),鼠粘子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炽盛,大便秘结,发热烦躁,表里俱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白汤调下。

【摘录】《疠疡机要》卷下

【处方】防风2钱半,川芎5钱,石膏1钱,滑石2钱,当归1两,赤芍5钱,甘草2钱半(炙),大黄5钱,荆芥穗2钱半,薄荷叶2两,麻黄5钱(去根苗节),白术5钱,山栀子2钱,连翘5钱,黄芩5钱,桔梗5钱,牛蒡(酒浸)5钱,人参5钱,半夏(姜制)5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热郁结,气血蕴滞,筋脉拘挛,手足麻痹,肢体焦痿,头痛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或肠胃蕴热郁结,水液不能浸润干周身而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甚,而时有汗泄者;或表之正气与邪热并甚于里,阳极似阴,而寒战烦渴老;或热甚变为疟疾,久不已者;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阴虚,心火阳热暴甚而中风;或暴喑不语,及喑风痛者;或破伤中风,时发潮热搐搦,并小儿热甚惊风,或斑疹反出不快者;或热极黑陷,将欲死者;或风热疮疥久不愈者;并解耽酒热毒,及调理伤寒,发汗不解,头项肢体疼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御药院方》有牛膝,无牛蒡。

【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别名】通圣散

【处方】防风半两,川芎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大黄半两,薄荷叶半两,麻黄半两,连翘半两,芒消半两,石膏1两,黄芩1两,桔梗1两,滑石3两,甘草2两,荆芥1分,白术1分,栀子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退热,泻火通便,解酒,解利诸邪所伤,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主风热怫郁,筋脉拘倦,肢体焦萎,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或夜卧寝汗,咬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怫郁结,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但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闭者;或因肠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或表之,阳中正气与邪热相合,并入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或虚气久不已者。或风热定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或卒中久不语,或一切暴喑而不语,语不出声,或喑风痫者.或洗头风,或破伤,或中风诸潮搐,并小儿诸疳积热,或惊风积热,伤寒疫疠而能辨者;或热甚怫结而反出不快者,或热黑陷将死:或大人、小儿风热疮济及久不愈者,或头生屑,遍身黑黧,紫白斑驳,或面鼻生紫赤风刺瘾疹,俗呼为肺风者,或成风疠,世传为大风疾者;或肠风痔漏,及伤寒未发汗,头项身体疼痛者,并两感诸症。兼治产后血液损虚,以致阴气衰残,阳气郁甚,为诸热症,腹满涩痛,烦渴喘闷,诸妄惊狂,或热极生风而热燥郁,舌强口噤,筋惕肉瞤,一切风热燥症,郁而恶物不下,腹满撮痛而昏者。兼消除大小疮及恶毒,兼治堕马打扑伤损疼痛,或因而热结,大小便涩滞不通,或腰腹急痛,腹满喘闷者。

【用法用量】通圣散(《伤寒标本》卷下)。本方去芒消,名“贾同知通圣散”;去麻黄、芒消,加缩砂仁,名“崔宣武通圣散”;去芒消,加缩砂仁,名“刘庭瑞通圣散;(见原书同卷)。本方改为丸剂,名“防风通圣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又名“通圣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

【注意】若时毒饥馑之后胃气亏损者,须当审察,非大满大实不用。

【各家论述】1.《医方考》: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读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诸痛疡疮痒,皆属心火,故表有疥疮,必里有实热。是方也,用防风、麻黄泄热于皮毛;用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泄热于肺胃;用荆芥、薄荷、川芎泄热于七窍;用大黄、芒消、滑石、栀子泄热于二阴;所以各道分消其势也。乃当归、白芍者,用之于和血;而白术、甘草者,用之以调中尔。

【临床应用】1.将防风通圣散改为汤剂治疗顽固性头痛27例,疗效显着。患者均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头痛,病程3个月以上,经多种治疗效果不佳,并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颅内炎症所致之头痛。其中偏头痛及类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6例;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8例,肌收缩性头痛7例,神经官能性头痛3例,鼻副鼻窦炎伴发头痛1例,高血压所致头痛2例。治疗以防风通圣散作为基本方,无大便秘结,去大黄、芒消;无小便黄赤,去山栀、滑石;头昏眼花者,加菊花。结果,治愈1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未见副作用。作者认为:本方药味太多,应加筛选,可以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发汗解表,川芎、当归、白芍活血和营作为主药,随证加减。

【摘录】《宣明论》卷三

【处方】防风、荆芥、当归、羌活、独活、僵蚕、甘草、滑石、黄柏、白术、桔梗、薄荷、山栀、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紫云疯,起时形如紫云,从上而下,前后一同。

【用法用量】先吃1服,后加大黄、芒消、连前药各4钱,水煎缓服。至利为度,不用服尽。后服返元丸。

【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处方】北防风、荆芥、白附、白芷、白蒺藜、僵蚕、苍术、白鲜皮(无癣不用)、灵仙、苦参(无癣去之)、元参、赤芍、川芎、川连、焦栀、槟榔、银花、牛子、大黄、芒消、枯芩、生石膏、条甘草、灯心。

【功能主治】疠疾。

【用法用量】大黄、芒消2味,俟起药时放下,令2-3沸止。

【摘录】《疯门全书》

大家看过对防风通圣散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防风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导赤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防风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防风导赤散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生地黄、木通、防风、甘草、黄苓、赤芍、羌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初见惊搐之证,而热尚浅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竹叶3片、灯草3茎,水煎服。

【各家论述】生地黄滋肾水以济心火,木通泻心火于小肠,防风宣达肝木之气,甘草和中缓肝,黄芩保肺清肺气,赤芍敛肝靖血热,羌活助防风以达肝气,且祛外风,竹叶达肝气,灯草除心火于下极。

【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处方】导赤散加防风。

【功能主治】小儿初惊。

【用法用量】《朱氏集验方》本方用法:每服三钱,水1盏,竹叶少许同煎。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局方》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防风导赤散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些介绍,现在人们对养生都已经重视起来,特别是各大电视上都会报道一些有关养生的方法,从饮食方面到运动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好的调养。

防风立效散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立效散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防风立效散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处方】柴胡1两,升麻1两,牛蒡子1两(炒),全蝎1两,石膏1两(生用),干葛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北防风半两,郁金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半两(泡),赤茯苓半两,北细辛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桔梗2两,荆芥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病。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葱头1个,煎至1盏,食后卧时温服,滓合煎服。候发散后,又相间服《局方》解毒雄黄丸。

【注意】忌酒、毒物。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以上就是对防风立效散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防风立效散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八风防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们总是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担忧,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积累一些医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中药方剂由于对人体的副作用极小,成为了首选。八风防风散就是这样的一种,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防风42铢,独活42铢,芎䓖42铢,秦椒42铢,干姜42铢,黄耆42铢,附子42铢,天雄36铢,麻黄36铢,石膏36铢,五味子36铢,山茱萸36铢,秦艽30铢,桂心30铢,薯蓣30铢,细辛30铢,当归30铢,防己30铢,人参30铢,杜仲30铢,甘草11铢,贯众2枚,甘菊24铢,紫菀24铢。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厉风入肺,肺寒虚,伤言音嘶,用力战掉,缓弱虚瘠。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防风散”。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风门诸方以八风例称者颇多,此独加防风二字立名者,取其专行督脉,与麻黄同为泄肺之品。考诸风毒脚气门中八风散与此相同者十四味,大八风散与此相同者十二味。再考本门大八风散与此相同者十味,小八风散与此相同者一十味,大八风汤与此相同者十四味。推其法,原不出《古今录验》续命汤之原方九味,又于小续命汤中采取防己、防风、附子三味互相参究,方得诸方之原委,心心相印,不啻手提面命,相向一堂也。

【摘录】《千金》卷八

文章介绍的八风防风散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八风防风散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防风煮散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