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养胃汤的功效与作用

肠痈溃烂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有没有更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肠痈溃烂汤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知道肠痈溃烂汤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肠痈溃烂汤,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肠痈溃烂汤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下肠痈溃烂汤的相关知识。

【处方】人参1两,玉米1两,白术1两,山药1两,玄参1两,甘草3钱,金银花4两,山羊血1钱。

【功能主治】大肠生痈溃烂,右足不能伸,腹中痛甚,便出脓血,肛门如刀之割,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服药时冲入山羊血。

【各家论述】治痈疽以扶胃气为第一义,而少加败毒化脓之味,则正气不伤而火毒易散也。此方全在救胃,而败毒祛脓已在其中矣。妙在金银花虽是治毒之品,而仍乃滋阴之药,为疮家夺命之将军,乃至仁至勇之师,又得参、术以助其力,则散毒尤神。山羊血止血消浊,且善通气,引诸药直入痈以解散之,乃向导之智者也。合而治之,则调合有人,抚缓有人,攻剿有人,安得不奏功如神乎?自然胃气大开,化精微而输于大肠也。

【摘录】《青囊秘传》卷下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肠痈溃烂汤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Ys630.com相关知识

肠痈


肠痈是我们不太常见的病症,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类病症大多是由并发症状引起的。本病与阑尾炎的发病特点有点类似。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类病症的发病原因,以及它的治疗方法吧,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肠痈,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

盘肠痈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若初起小腹疼痛,脉芤数者,可用大黄汤轻下之。若肠痈已溃脓者,则疼痛淋沥不已,治宜托而补之,可选用七贤汤内服。由于痈生肠而部位不同,又有大肠痈、小肠痈、直肠痈之别。包括有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若肠痈向外穿破腹壁者,治同痈疽之内外治法。若传统治疗或保守疗法难于取效,而脓将成并有形成溃脓之势者,则应手术治疗。

概述

肠痈,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肠痈可包括今之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生是与阑尾解剖特点、阑尾腔梗阻和细菌感染有关。临床以右下腹固定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

辨证

初起脘部或绕脐作痛,旋即转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右腿屈而难伸,并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数有力等症。若病势加剧,症见腹皮拘急,拒按,局部或可触及肿块,壮热自汗,脉象洪数等,则属重证。

治疗

《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

分阶段治疗

①若初起小腹疼痛,脉芤数者,可用大黄汤轻下之。

②若肠痈已溃脓者,则疼痛淋沥不已,治宜托而补之,可选用七贤汤内服。

③若肠痈向外穿破腹壁者,治同痈疽之内外治法。

④若传统治疗或保守疗法难于取效,而脓将成并有形成溃脓之势者,则应手术治疗。

分部位治疗

①大肠痈

发于少腹天枢穴部位多因大肠痈疽相连结之化脓性感染。见《圣济总录》卷一百。

内服可选用清肠饮化裁,后期若见气血两虚者可以八珍汤加减治之。或参肠痈等条之诊治原则与方药。

②小肠痈

发于小肠间之内痈,《疡科心得集》卷中:小肠痈者,少腹肿而硬,按之则痛,左腿屈而不伸,溲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则腹胀大。

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参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十五。证见气血虚者,可选用八珍汤化裁。

⑴指肠痈化脓后,脓汁从脐部溢出者。见《张氏医通》卷七。相当于脐肠漏,宜手术治疗。

⑵见清抄本《外科或问》。抄本指出:此因脏腑积热归大小肠,或因食死畜肉发毒于左腹肠下,初觉红肿如粟,渐大如杯盘。

治法:以活命饮加柴胡胜金丹。

针疗

1. 针灸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留针时间2040分钟,一般每日针刺l2次,重证可每隔四小时针刺1次。

处方足三里 阑尾 曲池 天枢

方义本方的主要作用是通调手足阳明的经气,调整阳明腑气,达到散瘀消肿,清热止痛之效。根据合治内府的原则,取胃经之合穴足三里以疏导足阳明经,阑尾为治疗阑尾炎之有效穴,且分布于胃经,可通泻肠腑之积热。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泻之以疏泄肠中热邪,取大肠之募穴天枢,以通调肠腑之气机。

2. 水针

选穴阑尾穴腹部压通点

方法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毫升,注射深度0.5-0.8寸,每日一次。

3. 耳针

选穴阑尾下脚端大肠神门

方法间歇捻针,留针2-3小时。

结语:这类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就是及时的预防,把病症扼杀在摇篮里。文中介绍的针灸疗法是很实用的治疗方法。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的病症患者可以选择性的采纳,但是不能自己使用,要遵循医嘱。

加味清热消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学认为,加味清热消痈汤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方剂。把中药材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再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加味清热消痈汤。

【处方】金银花1两,连翘4钱,野菊花3钱,赤芍药3钱,黄芩3钱,公英1两,白芷3钱,天花粉3钱,木通2钱,陈皮2钱,生甘草1钱,炒山甲2钱,炒皂刺2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主热毒壅遏,气血阻隔致患颈部痈。

【临床应用】后颈部脓肿吴某,女,37岁。于1963年1月21日初诊。九天前颈部生一疙瘩,肿痛日渐加重,夜不成眠,头不能抬起或转动,发热怕冷,周身无力,口干欲饮,食欲不振,大便两日未解,小便色黄,体温38.7℃,后颈部正中偏左有疮口数个,脓栓堵塞,状如蜂窝,凸起红肿,四周漫肿而硬,周围灼热,明显压痛,脉弦数,苔白厚腻根微黄。证系毒热壅遏,气血阻隔。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痈。投以加味清热消痈汤,外用化毒药膏和提毒药捻。3日后,恶寒发热均减,体温降至37.5℃,疮口渐大,排出黄白色稠脓,漫肿渐消,舌苔白厚略腻,脉弦稍数。用上方加减治疗年余,创面愈合,瘢痕柔软,未留下后遗症。

【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使用加味清热消痈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肝痈疡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肝痈疡的做法。

【处方】生地15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柴胡6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连翘10克,川楝子10克,姜半夏6克,车前子20克,双花15克,生栀子10克,败酱草12克,草河车10克,广角粉3克(冲服)。

【功能主治】疏肝泻火,化湿解毒。主肝经湿热,郁而化火,热毒炽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杨景海方》

上面所讲的就是关于肝痈疡的一些小常识,这些方剂都是具有针对性的,而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治疗肠痈的偏方


肠痈这种病症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肠痈的治疗偏方以及肠痈的预防方法,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要仔细阅读哦!

1、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

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2、肠痈的治疗验方(小腹肿痛,小便似淋,大便困难,下脓)

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两、蛇蜕皮一条(揉碎),混合后每取四钱,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饭前研为还想,去油质,加水调服。

3、便毒便痈

用穿山甲半两、猪苓二钱,都经醋炙过,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轻粉涂患处。仅有末涂亦可。

4、腹痈有脓

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5、一切痈疸,无名肿毒

用黑白牵牛各一合,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温服。以大便出脓血为妙。此方名济世散。

肠痈的预防

1.饮食有节,勿暴饮暴食,勿嗜食高粱厚味和辛辣刺激、醇酒生冷之品,以免肠道功能受损而诱发本病。

2.起居有常,勿饱食后暴急奔走,寒温失摄,情志郁怒,以免气血失调而诱发本病。

3.初期及酿脓期肠痈(急性单纯性、轻型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脓肿),可根据食欲情况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溃脓期肠痈(并发腹膜炎),应根据病情轻重给予流质饮食或禁食。

4.除初期肠痈(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外,一般应卧床休息,并发腹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应取半卧位,防止过早下床活动,以免病情反复。

5.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对严重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服药后因呕吐而将药物吐出者,必须补足药量。服通里攻下药后大便每日3~5次以上者,应及时改变药物的炮制方法或减少剂量,以免过下伤正。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能够有效治疗肠痈的偏方以及这个肠痈的预防,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关的认识。所以,想要用这些偏方来进行治疗肠痈的话!还是请在询问医师的情况之下进行治疗和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牙痈草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牙痈草是否熟悉,对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牙痈草的价值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

【来源】为紫草种植物 披针叶琉璃草 的 全草 。5~8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直立草本,被硬粗毛。单叶互生,阔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而下延,下面具有粗而显明的叶脉,两面均被粗毛,全缘。蝎尾状总状花序;花白色或蓝色、或篮色中间带红;无苞片;萼片5深裂;花冠管短,喉部有鳞片5,裂片5,先端钝,覆瓦状排列;雄蕊5,内藏于鳞片之下,花药卵形;子房4深裂,花柱稍长。小坚果4,短卵形,直径约1.2~2.0毫米,侧生于心皮柱上,被钩状刺毛。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村边砂质土壤。分布福建、广东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功能主治】福建晋江二医院《新医药学通讯》:"治急性肾炎,牙周炎,牙周脓肿,下颌急性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3~6分。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炎:取牙痛草干叶研细,过120目筛,装入胶囊,每粒300毫克。每服3~6粒,日3次。亦可用干全草5钱,水煎,分2次服。10天为一疗程,可连续服数个疗程。治疗47例,其中儿童37例,成人10例。结果痊愈(浮肿消退,小便常规检查阴性,停药后每月复查尿常规,连续3个月阴性)40例,基本痊愈(浮肿消退,小便常规有时出现微量蛋白)4例,好转(浮肿消退,但尿常规检查仍有微量蛋白和少许红细胞)2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7%,痊愈率86%。一般服药后第2天即见尿量增多,开始消肿,完全消肿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者15天;尿常规检查转阴者40例,其中多数病例在10天内转阴。治疗期间应限制钠盐摄入,注意休息,并避免感染。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上文就是对牙痈草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像牙痈草这类药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牙痈草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固肠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固肠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固肠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固肠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酸石榴皮15克 黄连(炒)地榆各30克 罂粟壳(醋炙)茯苓各45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1个,煎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酸石榴皮半两,黄连(炒)1两,地榆1两,罂粟壳(醋炙)1两半,茯苓1两半。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黄赤,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入生姜5片、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三因》卷八

【处方】罂粟壳3两(醋浸,炙稍黄),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芍药2两,橘红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诃子(煨,去核)半两,木香(煨)半两,人参半两,白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肠虚下痢,赤白频并,日久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二

【处方】罂粟壳2两,甘草3钱,干姜(炮)3钱,诃子肉3钱,木香1钱半,陈皮4钱。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及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入陈米1撮,水煎。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叶氏方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固肠汤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固肠汤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坚肠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坚肠汤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坚肠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黄耆(炙)1钱,白术(炒黄)1钱,山楂肉7分,川芎5分,陈皮(留白)5分,升麻(酒炒)3分,肉果(面裹煨,去油)1钱。

【功能主治】痘作泻不止。

【用法用量】加牙枣3个,水煎服。

【摘录】《冯氏锦囊·痘疹》卷十四

【处方】陈秔米1升,神曲3两,麦芽3两,生姜1斤(干秤),陈皮5两,荆三棱2两,青皮1两半,茴香1两,桂1两,荗1两,白芷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快气,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浓煎生姜汤调服。若脾泄久泻,壮人可用温酒调下;虚人米饮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坚肠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涤肠汤的功效与作用


涤肠汤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涤肠汤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涤肠汤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大黄6钱(锦纹佳),归尾3钱,赤芍3钱,桃仁20粒(去皮尖),延胡索2钱,红花1钱,木香8分,冬瓜子3钱(或肥皂核仁亦可)。

【功能主治】大肠生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医镜》

【处方】生枳壳3两,生大黄3两,尖槟榔半两,黑牵牛(为末)半两,白朴消2两,生枳实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积滞下痢,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1盏半,煎8分,空心食前服。

【摘录】《医统》卷三十六引《发明》

通过上面的关于涤肠汤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涤肠汤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肠宁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肠宁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肠宁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当归30克(酒洗)熟地30克(九蒸)人参9克 麦冬9克(去心)阿胶9克(蛤粉炒)山药9克(炒)续断6克 甘草3克,肉桂0.6克(去粗,研)

【功能主治】主产后血虚,小腹疼痛,按之即止,恶露量少,色淡,大便干结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当归1两(酒洗),熟地1两(9蒸),人参3钱,麦冬3钱(去心),阿胶3钱(蛤粉炒),山药3钱(炒),续断2钱,甘草1钱,肉桂2分(去粗,研)。

【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主妇人产后亡血过多,血虚少腹疼痛,按之即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七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肠宁汤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降痈活命饮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降痈活命饮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降痈活命饮治疗呢?降痈活命饮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金银花1两,当归5钱,生黄耆3钱,甘草2钱(生),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油),白芷1钱,防风7分,山甲3片(炒),黄明胶5钱(即牛皮胶,用蛤粉拌炒成珠)。

【功能主治】一切痈毒。

【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外科医镜》

【处方】大当归8钱,生黄耆5钱,金银花5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初起能益气和血,解毒托里;破后能排脓去腐,生长肌肉。主一切有名肿毒,无论阴阳证。

【用法用量】上药用陈绍酒、清水各1碗,煎脓汁热服。服后宜暖睡出汗。

【摘录】《经验奇方》卷上

看完了本文对降痈活命饮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疔痈方的功效与作用


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对于中药方剂疔痈方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山甲(蛤粉炒)12g,全蜈蚣2.2g,皂刺12g,乳香9g,没药9g,天花粉18g,知母18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瘀,拔毒祛腐,以通络而消肿。主脑疽,乳痈,多发性疔肿。

【用法用量】按:本方方名,《古今名方》引作“疔痈汤”。

【注意】妊娠禁用。

【临床应用】多发性疖病:某男,35岁。患多发性疔病,数月不愈,项部此发彼起,3-4天即有新者兴,而原发者仍未稍艾,以至项部包括将愈及新出者不下7-8处,干痂、脓血、肿块挤满全项,头部仰俯不便,旋转更难,灼热疼痛,夜不成寐。曾用多种疗法,效果不着。脉弦数,舌苔微黄,全身不适。因思久病入络,应以疏通经络,清热解毒为主。此方(皂刺用6g)治疗。服药一剂,全夜熟睡,几无痛感,头部活动自如。原方稍事加减,连服十余剂而愈。

【摘录】《临证录》

看了上文对于疔痈方的介绍,我们对于疔痈方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治疗肠痈的方剂


治疗肠痈的方剂

1、治疗肠痈的方剂

1.1、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卷中,其组成为大黄12g、丹皮3g、桃仁9g、冬瓜仁30g、芒硝(冲服)9g,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因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结于肠中,肠络不通所致肠痈初起之病证,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

1.2、薏苡附子败酱散

别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15克制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功能主治:排脓消肿。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

1.3、排脓汤

方名:排脓汤,组成:黄耆1钱2分,穿山甲1钱2分,白芷1钱2分,当归1钱2分,金银花1钱,防风1钱,川芎1钱,瓜蒌仁1钱。主治:肠痈。小腹胀痛,里急后重,时时下脓。

2、肠痈的症状

2.1、轻症

初起上腹部或脐周作痛,阵发性钝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逐渐加重,伴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腹胀,溲赤,苔黄腻,脉洪数。

2.2、重症

痛处固定不移,痛势加剧,腹肌紧张拘急,拒按,局部可触及局限性肿物,高热不退,属肠痈重症,应采取综合疗法。

2.3、气滞血瘀证

肠痈·气滞血瘀证是指气滞血瘀,以不发热或发热,腹胀,恶心呕吐,或腹痛绕脐,尚未固定,腹壁柔软,或痛点固定在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常见症的肠痈证候。

3、肠痈如何针灸

针灸疗法一般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及肠痈。若病情控制不住或症状严重,应考虑及时手术治疗。

体针:取上巨虚、阑尾、天枢、曲池等穴为主。发热加合谷、内庭;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气海。用强刺激手法,留针60分钟以上,初起每6~8小时针治1次,待体温、血象恢复后减为每日1—2次。

治疗肠痈按摩什么穴位

1、肘尖

肘尖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肘尖。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主治瘰疬,痈疽,肠痈,痈疔,疔疮,痈肿,霍乱等。

2、外关

外关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外为内之对,关即关隘,此穴在前臂外侧要处,犹如关隘,故名外关。外关穴主要用于头面、耳目及本经脉所过的疾患:如感冒,头痛,发热,耳鸣,耳聋,目痛,咽肿,口眼斜,瘰疬,胸胁痛,手颤指麻,肘臂屈伸不利,热病,目赤肿痛,肩背痛,肘臂手指疼痛,手颤,颊痛,胁肋痛,上肢痹痛,偏头痛,鼻衄,牙痛,急惊风,失眠,咳嗽,腹痛,便秘,肠痈,霍乱,上肢疼痛,五指痛,不能握物等。

如何预防肠痈

1、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调节,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饭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的运动等。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忧愁、郁闷、恼怒、悲伤等不良情志刺激及情绪变化,容易打破神经系统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失调,尤其是自主神经紊乱。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胃肠道功能失常就是常见表现之一。在精神刺激作用下,胃肠道发生痉挛、弛缓等,导致消化不良、便秘和腹泻,可诱发阑尾炎。

3、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适时调整自身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天热减衣、天寒添衣,尤其是保证腹部免受寒冷刺激,以维护胃肠道的正常状态。

4、肠痈药物只能缓解,无法治愈,既然是慢性,在治愈之前就有可能复发,且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会反复发作,否则也不称其为肠痈了,在怀孕期间也可复发,可导致妇科盆腔炎,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术前须通过钡灌肠造影进一步确诊。

肠痈溃烂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