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大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红丸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大红丸这种方剂。

【处方】何首乌(焙干)500克 川乌710克(火煨坼)天南星500克(焙)芍药500克(焙)土当归300克(焙)骨碎补500克(姜制,焙)牛膝300克(酒浸,焙)细辛250克(去苗、叶,焙)赤小豆540克(焙)自然铜120克(煅存性)青桑炭2.5千克(煅,醋淬,少此一味亦可,其上俱要制、焙后方称)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损在下,空腹时服;伤重不拘时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别名】血竭丹

【处方】真血竭1两,乳香1两,朱砂5钱(要箭头上好者),巴豆仁4钱(如枯者加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碾至自润成块,如卵色一样,以瓷罐或瓷盒盛之。临用时,看人大小虚实而用,小儿丸如麻子大,大人丸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血块、血蛊,大人小儿一切积痞。

【用法用量】均每用3粒,温开水送下。不用热水,热水即作痛。倘积重多年者,上午先食生、熟使君子各3个,下午再服本丸。晚间不可饮食。可置净桶,看其泻下大便,如红药未出,则为积尚未出,饮温酒1杯催之,其药与积自然一同下来。如泻不止,以温粥止之。

【注意】7日内忌食油、盐。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七

【处方】赤敛1斤(即何首乌,焙干),川乌1斤7两(火煨坼),天南星1斤(焙),芍药1斤(焙),土当归10两(焙),骨碎补1斤(姜制,焙),牛膝10两(酒浸,焙),细辛8两(去苗叶,焙),赤小豆2升(焙),自然铜4两(煅存性),青桑炭5斤(煅,醋淬。欠此1味亦可。其上俱要制焙后,方秤斤两)。

【制法】上敛、星、芍、归、补、膝、辛7味,并用当土者,同余药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常服补损,坚筋固骨,滋血生力。主扑损伤折,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重不拘时服。或与小红丸互用亦可。

【注意】孕妇莫服。

【摘录】《理伤续断方》

今天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大红丸的食疗方法等,你是否有记住一些呢,其实如果生病的话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应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这样才会让身体更快的恢复健康。

ys630.coM延伸阅读

断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断红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侧柏叶(微炒黄)川续断(酒浸)鹿茸(燎去毛,醋煮)附子(炮,去皮、脐)黄耆(去芦)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 白矾(枯)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肠风、痔疾已久,脏腑虚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侧柏叶(炒香)川续断(酒炒)各9克 鹿茸1具(酥炙)

【制法】上三味,为细末。醋煮阿胶为丸。

【功能主治】主虚寒便下血,延久不止,面色淡暗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乌梅汤、人参汤、米饮汤任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大黄(煨过)3钱,桃仁3钱(去皮尖),当归半两,槟榔半两,皂角仁5钱,黄柏5钱,荆齐穗5钱,枳壳5钱,猬皮1两(炙),黄连1两,秦艽1两,槐角子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独在胃与大肠出。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摘录】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

【别名】剪红丸

【处方】侧柏叶1两(微炒黄),川续断1两(酒浸),鹿茸1两(燎去毛,酒煮),附子1两(炮,去皮脐),黄耆1两(去芦),阿胶1两(锉,蛤粉炒成珠子),当归1两(去芦,酒浸),白矾(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主肠虚,脏腑久虚而肠风痔疾,下血不止,或所下太多,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剪红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摘录】《济生》卷八

关于断红丸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桔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橘红丸是日常生活中深受人们信赖的一种药物,在临床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它的功效作用非常多,不仅可以有效治疗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内伤及肺等疾病,而且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多多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更好地发挥它的药用。

1止咳桔红丸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据权威药典《中药部颁》记载其有清肺润燥,止嗽化痰的功效,组方有化桔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等。那么止咳桔红丸的功效是什么呢?

2我们从中西临床应用来获得答案吧! 一、中医临床应用: 止咳桔红丸用于治疗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咳嗽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六淫外邪侵袭肺系为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燥邪犯肺外感咳嗽之别;脏腑功能失调,内邪伤肺为内伤咳嗽,有痰湿蕴肺、痰热壅肺、燥痰阻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内伤咳嗽之分。 本品适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黄黏稠,咯吐不爽,胸满气短,咽干喉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西医临床应用: 1.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2.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节。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

3止咳桔红丸用于治疗上叙的疾病和症状。说明咳桔红丸的功效可以清肺润燥,止嗽化痰,其病症为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等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并听从医生建议选择服用药物。

椒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椒红丸!

【处方】川椒红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用猪肾3对,去脂膜薄切,摊于纸上,去血,然后铺一重肾,着一重药末,以尽为度,却以三五重湿纸裹,于塘火内烧,待香熟取出纸,烂研,若稍硬,更点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主下焦虚寒,脐腹(疒丂)痛,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川椒3两,巴戟(去心)1两,茴香1两,川楝子肉1两,山药1两。

【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五脏,壮筋骨,明目去昏,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时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四引《医学切问》

【处方】花椒(去目)、制苍术、白术(煨)、白茯苓、黑牵牛(炒)、川乌、枸杞子(酒浸)、巴戟(炮,去心)、防风、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俱虚,眼昏渐成内障,而兼气者。

【用法用量】人参煎汤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

【处方】川椒红10两(微炒),附子4两(炮裂,去皮脐),白蒺藜2两(微炒,去刺),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硇砂2两(细研),巴戟2两,盐花2两。

【制法】上为末,用豮猪肾5对,煮熟,去脂膜,烂研如糊,入诸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胃,止痰逆,消酒食,暖下元,补诸虚惫。主风毒。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或酒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川椒红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2两,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粗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巴戟1两,木香1两,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过),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腰脚,明耳目,暖下元。主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椒红1两(微炒),沉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蓬莪术1两,诃黎勒皮1两,当归1两(锉碎,微炒),高良姜半两(锉),肉豆蔻半两(去壳),丁香半两,白术1两,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暖下脏,逐痼冷,进饮食。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脏腑虚冷,全不思食,脐腹多痛,体瘦无力。妇人血气不调,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胁肋时胀,面色萎黄,肌体羸瘦,怠惰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晒干,捣罗取红)1斤(再捣为末),生地黄7斤(肥嫩者)。

【制法】上先将地黄捣,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1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服百日觉身轻少睡,心力足;服及三年,心智爽悟,记忆不倦,目明倍常,面色红悦,须发光黑。主元脏伤惫,耳聋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川椒(微炒去汗,取红)5两,磁石3两(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巴戟2两,附子3两(炮裂,去皮脐),硫黄2两(微炒,细研),厚朴3两(去粗皮,涂生姜汗,炙令香熟),茴香子2两(微炒),盐花2两。

【制法】上为末。以羊肾3对,去尽筋膜,细研,用好酒2升相和,于银锅内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湿积冷腰痛,行立无力,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地黄2斤(洗净,焙干),川椒1斤(去合口并目,焙干),苍术3斤(米泔浸3日,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生黑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1日2次。服药旬日,黑花并除。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

【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取红)3两,牛膝(去苗,酒浸3宿,洗,晒干)4两,生地黄5两(取汁为膏),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石斛1两(去根,锉),桂心2两,肉苁蓉2两(酒浸,去粗皮,炙),巴戟1两,菟丝子2两(酒浸,焙干,为末),木香1两,吴茱萸1两(汤浸,焙干,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磁石2两(烧,醋淬7遍,细研,水飞)。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益血脉,悦颜色。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蜀椒(去子及合口者)8两(以火烧1坑子,泼酒在上,次倾椒在上,急用1新瓦盆紧合定,四缝以新土密闭,1复时取出,杵,取红不用白),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生姜4两(切作片子,炙黄),巴戟天(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五味子(炒)1两,桂(去粗皮)1两,补骨脂(微炒黄)1两,茴香子(微炒)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羊肾4对,去筋膜细锉,入青盐2两,于砂盆内同研,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逐风冷,聪明耳目。主本脏虚损。

【用法用量】若稠时,更入少面糊为丸。每服30丸,空心、食前以温酒送下,盐汤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椒(去目,炒出汗)半两,款冬花1两,紫菀(去苗及枯燥者)1两,干姜1两,矾石(火煅1伏时)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皂荚(去子,酥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咳、寒嗽,咳则腰背相引疼痛,恶寒,唾冷沫,小便数,脉紧。

【用法用量】每月比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椒红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补骨脂(炒)1两,木香1两,肉苁蓉(去粗皮,酒浸,切,焙)1两,青盐(别研)1分,茴香子(洗,焙)半两。

【制法】上为末,又用羊腰子1对,去筋膜,湿纸裹煨,半生半熟切,细研,与青盐并药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调气进食。主元脏久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蜀椒(取红)、补骨脂(炒)、楝实(去皮核,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元脏久冷,小便利数,精神恍惚,四肢无力,骨节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椒2两(去目)。

【制法】上用醋2升,煮至醋尽,焙干为末,糊为丸,如绿豆大,瓷盆收之。

【功能主治】小儿水泻无度。五十以上患泻。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散剂,名“椒红散”(见《普济方》)。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川椒(拣净)2两(去目,炒出汗),干山药1两,川附子1两(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以好酒煮淡木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进食。主泄泻。嗽不止,喉中痰涎如水鸡声,晓夕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任下。泄泻,米饮送下;如喉中痰涎如水鸡声,晓夕不止者,1-2服见效。

【摘录】《中藏经》

【处方】椒红4两,巴戟天(去心)1两,楝实(炒)1两,茴香子(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别用于山芋3两为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水脏,明目。驻颜,缩小便。主肝肾俱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通过本文对于椒红丸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橘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橘红丸的功效与作用?橘红丸,中成药名。那么橘红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橘红丸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橘红丸是现代中药科研人员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为解决古剂型存在的易霉变等缺点,经过剂型改革研制成的药品。是以橘红、陈皮等多味中药制作成的,适合各种年龄的人服用,可以作为一些慢性咳嗽、寒咳的首选药品。

药品名称

橘红丸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组成

橘红丸由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组成。

功效与作用

本品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适用病症

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药性分析

方中化橘红、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湿化痰;瓜蒌皮、浙贝母清热化痰;苏子降气化痰;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桔梗、苦杏仁宣肺降气止咳;石膏清泄肺热;麦冬、生地润肺养阴。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化痰止咳之效。

副作用

从药物组成来看,橘红丸选用的都是药性温和的中药材。即便经过西式手段的处理,橘红丸的成分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因此,橘红丸应当像传统中药一样较为安全,只要遵从它的用药禁忌,橘红丸的副作用就可以不用太多考虑。

药品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肺热燥咳。其表现为干咳。咽喉干燥。痰少而质粘。不易咯出。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有效期

24个月

橘红丸主要是用来治久咳和一些陈旧性的咳嗽,比如哮喘、肺气肿引起的咳嗽、体虚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在服药前,要注意自己咯痰的颜色,如果痰是白颜色的,有沫,则多是寒咳,就可以吃点橘红丸。而如果痰是黄或绿色,则可能是热咳,服用橘红丸后反而会使症状加重。

此外,喉咙痛、口干、舌干、身体燥热,有这些表现的时候最好不要服用橘红丸。橘红丸虽然是很稳定的止咳药,但是也不要服用的时间太久,如果咳嗽没有治愈,要适时到医生那里调整用药。

以上就是橘红丸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红丸子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正确的了解它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那么你知道红丸子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吗?

【处方】牛膝(酒浸一宿)川乌(炮)南星(醋煮三次)细辛(去苗,净洗)何首乌(用水煮熟)桔梗(去芦)山桂(去粗皮)当归 自然铜(煅,醋淬七次,别研)白蔹 赤芍药 骨碎补(去毛)没药(别研)羌活(去芦)赤小豆(不见火)

【制法】上药除自然铜、乳香外,炒干研末,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瘀血留滞,外肿内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随病上下服之。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蓬莪术 京三棱各60克(醋煮)胡椒30克 青皮90克(炒香)阿魏7.5克(醋化)

【制法】上药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久疟,胁下结为症瘕癖块。

【用法用量】以"老疟饮"送下50~100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处方】三棱(煨)、莪术(煨)、芫花、桃仁(去皮,别研)、杏仁(去皮,别研)、朱砂、乌梅(炒)、巴豆。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小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癖气,血膜包水,僻侧于胁傍,时时作痛,发寒热;疟家中脘多蓄黄水,日久结癖。

【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量:各等分。

【摘录】《得效》卷十一

【处方】白矾1-2枚(出火毒),半夏1分(炮),雄黄1钱3分半,朱砂2钱2分半。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以一半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化痰。主一切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痰尽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八

【处方】牛膝(酒浸1宿)、川乌(炮)、南星(醋煮3次)、细辛(去苗,洗净)、何首乌(用水煮熟)、桔梗(去芦)、山桂(去粗皮)、当归、自然铜(煅,醋淬7次,别研)、白蔹、赤芍药、骨碎补(去毛)、没药(别研)、羌活(去芦)、赤小豆(不见火)。

【制法】上除研药外,余并打和,炒干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补损,坚筋固骨,滋血生力。主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疼倦,应诸伤损,不问年月日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随病上下服之。

【注意】孕妇勿服。

【摘录】《理伤续断方》

【处方】糯米49粒,酸石榴3个,底胭脂少许,杏仁7个(去皮尖),穿山甲1分(炮,冷水浸)。

【制法】上为末,用水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

【用法用量】每服3丸,金银薄荷汤送下;取惊,诃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处方】巴豆49粒(去皮、壳、心、油),木香4钱(末),乳香4钱(研),槐花1钱半,抚丹1两,黄蜡半两。

【制法】先将蜡入石器内熔开,滤净,再化,入前药末拌匀,再入丹拌匀,待冷自然成膏,油纸包,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水泻,煨姜饮子送下。

【摘录】《袖珍》卷一

【处方】蓬莪术5斤,荆三棱5斤(水浸软,切片),橘皮5斤(拣净),青皮5斤,胡椒3斤,干姜3斤(炮),阿魏3斤,矾红。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矾红为衣。

【功能主治】破症消瘕。主脾积气滞,胃膈满闷,面黄腹胀,四肢无力,酒积不食,或大病之后,谷食难化,及中脘停酸,脾寒疟疾,脾疼作楚,酒疸、谷疸,遍身皆黄,两胁引乳作痛,酒积、食积,时或干呕;妇人脾血积气,诸般血症气瘕,经血不调,或过时不来,寒热往来;产后败血上攻,迷乱心神,状如癫痫;妊娠恶阻,呕吐,全不纳食;小儿食积,骨瘦面黄、渐成脾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兰台轨范》引作“红丸”。

【摘录】《易简方》

【处方】蓬莪术2两,京三棱2两(醋煮1伏时),胡椒1两,青皮3两(炒香),阿魏1分(醋化)。

【制法】上为末,别研仓米末,用阿魏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炒土朱为衣。

【功能主治】食疟。

【用法用量】治食疟,每服50-100丸,以老疟饮下;治霍乱,丸以矾朱为衣,每服100-200丸。生姜、甘草煎汤送下。

【各家论述】《医方考》:食疟者,食积成疟也。《内经》曰:留者攻之,故用蓬术、三棱阿魏以攻积;积之为患,气快则行,气滞则止,得热则行,得寒则结,故用青皮之辛以快气,胡椒之温以散结;复用矾红为衣者,假其土性以培脾胃云尔。

【摘录】《三因》卷六

【别名】鹤顶丹、朱粉丹

【处方】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蝎尾半两(微炒),腻粉1分,巴豆5枚(去皮心,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用面糊和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风,壮热吐涎。

【用法用量】鹤顶丹(《圣济总录》卷一六九)、朱粉丹(《卫生总微》卷五)。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鹤顶丸”、“桃符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荆三棱5斤(浸软,切片),蓬莪术5斤,青橘皮5斤,陈皮(去白)5斤,干姜3斤(炮),胡椒3斤。

【制法】上为细末,用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矾红为衣。

【功能主治】壮脾胃,消宿食,治冷疟,去膨胀。主脾积气滞,胸膈满闷,面黄腹胀,四肢无力,酒积不食,干呕不止,背胛连心胸及两乳痛;妇女脾血积气,诸般血症气块;小儿食积,骨瘦面黄,肚胀气急,不嗜饮食,渐成脾劳。

【用法用量】《直指》本方用法:治食疟、食积,以二陈汤或四兽汤送下;治谷疸、酒疸,以二陈汤加缩砂仁煎汤送下,《得效》治经水不调,以乌梅浓煎汤,入盐少许服之。③《医方类聚》引《王氏集验方》有良姜,名“胡椒红丸子”;去胡椒,加良姜、阿魏。名“阿魏红丸子”。

【各家论述】《医方考》:三棱、莪术,攻坚药也,故可以去积;干姜、胡椒,辛热物也,故可以去寒;青皮、陈皮,快气药也,故可以去痛。而必以醋糊为丸者,经曰:酸胜甘,故用之以疗肥甘之滞;必以矾红为衣者,取其咸能软坚,枯能着癖也。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处方】透明天麻1两,防风1两,冬瓜子1两,全蝎、白附子3钱,南星、半夏(炙,锉)共6钱,辰砂、雄黄半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发热风壅。

【用法用量】方中全蝎、辰砂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四引《鲍氏方》

【处方】郁李仁100粒(温水浸,去皮尖),坯子胭脂1分,麝香半钱(别研)。

【制法】上先研郁李仁细烂,次入胭脂、麝香同研,用粳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肥儿。主小儿五疳。

【用法用量】每服3-5丸,1日3服,用薄荷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灵苑方》

【处方】白茯苓1钱,泽泻1钱,半夏曲2钱,滑石(水飞)1两6钱,大粉草3钱,朱砂3钱。

【制法】上为末,井花水为丸,如豌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鹅口疮,口疮。

【用法用量】灯草汤化下。患口疮者,用1丸,同青丸子1丸,芍药、灯心汤化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红丸子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红丸子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蒜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蒜红丸这款方剂。

【处方】拣丁香 木香 沉香 槟榔 背皮(去白)陈皮(去白)缩砂仁 蓬莪茂(炮)去皮牵牛 草果子各30克 肉豆蔻(面襄,煨)粉霜各3克 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15克 蒜200枚(一半生用,一半火煨熟)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熟蒜研细,生绢纽取汁,旋用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消积。治脾积。腹胀如鼓,青筋浮起,坐卧不得者。

【用法用量】每服5~15丸,食后,用淡盐汤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二

对于文章介绍的关于蒜红丸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增加对医药常识的理解。

剪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们总是为自身的健康状况担忧,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积累一些医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中药方剂由于对人体的副作用极小,成为了首选。剪红丸就是这样的一种,你对它了解吗?

【别名】秦川剪红丸(《奇效良方》卷十六)。

【处方】雄黄15克 木香15克 槟榔 三棱 莪术(煨)陈皮 贯众(去毛)各30克 大黄(春)60克(夏、秋、冬)30克 干漆30克(炒烟起)

【制法】以上九味,研末糊丸。

【功能主治】治膈气变翻胃;亦治虫心痛。

【用法用量】体壮者每服50丸。

【备注】原书云:上证用本方后“吐出瘀血及下虫而愈”。

【摘录】《永类钤方》卷四

【处方】当归身 黄连(炒)槐角子(炒)侧柏叶(炒)荆芥穗 枳壳(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血痢。

【用法用量】陈米汤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生地8两,白芍4两,茜草4两,扁柏2两5钱,牛膝2两5钱,熟大黄1两。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脏腑不和,龙火陡发,冲于肺则鼽衄痰红;乘于心,烦躁咯血;附于肝则气逆吐血;伤阳络则牙宣、鼻衄、呕血、咳嗽;伤阴络则便红、溺血,上下血症,初发其势汹涌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活人方》卷二

【处方】侧柏叶、槐花、枳壳(各炒)、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痢鲜血。

【用法用量】糯米汤送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处方】槟榔6钱,白牵牛12两(取头末),芜荑6两,雷丸5两,巴豆1两(取霜),土朱砂。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追虫取积。主远年近日诸般虫,稍食不消;妇人赤白带下;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蜜水送下。取下病疾为验,白粥补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医学切问方》

【处方】吴茱萸(去梗)2两,荆芥穗2两,川乌1两。

【制法】上炒黄色,共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远年近月,肠澼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雷丸、槟榔、三棱、莪术(各醋煮)、木香、芜荑、黑丑、狗脊、大黄、使君子、鹤虱、牙皂、锡灰、茵陈、黄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茵陈煎汤为丸,如梧桐子大,外以黄丹为衣。

【功能主治】久积有虫。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钱,小儿每服1钱,空心以酒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三

【别名】神应丸

【处方】干漆1钱(炒令烟尽),紫芫花1钱(醋拌炒),巴豆7个(去皮膜心,不去油),斑蝥7个(去头足翅,炒研时塞口鼻),南木香半两,雷丸半两,三棱半两(生),莪术半两(生),百部(微炒)半两,贝母2两,槟榔2两,大黄(生)2两,使君子仁49个(半生半炒),牵牛(半斤,取头末)3两半。

【制法】上药前4味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红纱包,红线缚定,用时剪下来。南木香以下诸药另为细末;用肥皂角10挺(捶碎)、山茵陈1两,苦楝根皮2两,水4-5碗,于砂锅中以慢火煎至1小碗,将前末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粟米大,晒干。

【功能主治】磨癖积,杀诸虫,进饮食。主小儿齁(鼻合)喘急咳嗽,寸白虫、蛔虫,脚气肿不可行,酒痢,酒积,妇人血脉不行,血蛊病,肠风下血,大小便不通,食积气块。

【用法用量】神应丸(《普济方》卷三九二引《保婴方》。

【注意】孕妇莫服,忌荤腥、生硬、油腻物。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

【处方】使君子1两,雷丸1两半,槟榔半两,黑牵牛8钱,木香半两,净青皮1两半,天花粉半两,草乌2两半(炮),香附子1两,三棱(炮)1两。

【制法】上为末,皂角熬膏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五积六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用冷茶送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三引曾异庵方

以上就是本文对剪红丸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剪红丸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加味椒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加味椒红丸,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加味椒红丸吗?加味椒红丸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真川椒1斤(净,分作4处,浸1伏时,4两酒浸,4两醋浸,4两童子小便浸,4两米泔水浸),自然铜2两(用火煅,以童子小便浸7次,醋淬7次)。

【制法】上将川椒1斤,置地上烧红,却将好醉洒于烧红地上了,地干,将花椒铺在地上,用瓦盆盖之,候地冷,取出花椒为末,却将自然铜、乳香、没药、血竭一处,用原浸花椒酒、醋、童子小便、米泔水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轻身健体,顺气。主男子五劳七伤,身体骨节酸疼;行履艰难,胸膈闷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5-40丸,温酒送下,日进3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八

加味椒红丸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灵宝香红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灵宝香红丸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别名】狗宝丸

【处方】牛黄2钱,狗宝2钱,血竭2钱,乳香(炙)2钱,没药(炙)2钱,飞辰砂2钱,硼砂2钱,葶苈2钱,飞雄黄2钱,真珠1钱,沉香1钱,冰片1钱,琥珀6分。

【制法】上为细末,以熊胆6分、人乳化为丸。每重1分,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护心止痛,消毒化脓,在外者可使表散,在内者可使便泄。主内外一切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每服1丸,重者2-3丸,陈酒调下。

【摘录】《鸡鸣录》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灵宝香红丸功效和用法等。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灵宝香红丸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大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红藤是中医上常使用的一味中药材。红藤是一种落叶乔木,这也就说明采摘红藤是有季节性,想要红藤的效果好需要把控好采摘的时间。红藤不是只有藤蔓,它也是开花的,它的花瓣多为6片,只是花朵很小,我们有时都会忽略它的存在。作为中草药的大红藤它到底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红藤的功效:

红藤别名血藤、大血藤、大活血、大血通、红藤红皮藤、红血藤、红菊花心、山红藤、花血藤 、蕨心藤、黄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红藤的功效是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红藤的作用是治急、慢性阑尾炎、月经不调、跌扑损伤,红藤用药禁忌是孕妇慎用红藤。

药名:大血藤

别名:血藤、大血藤、大活血、大血通、红藤红皮藤、红血藤、红菊花心、山红藤、花血藤 、蕨心藤、黄梗藤、五花七、千年健。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苦,平,无毒。

归经:归肝经、大肠经。

功效: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来源:红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

红藤的作用:

红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杀虫的功效;红藤适用于腹痛,跌打损伤,痛经,风湿关节疼痛等症;红藤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红藤配连翘:泻火清热;红藤配苦参,清热解毒、祛风杀虫。

1、红藤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

2、红藤治血虚经闭:红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3、红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红藤治跌打损伤:红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5、红藤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红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此外,红藤尚有祛风活血作用,红藤可用于筋骨酸痛,跌扑伤痛等症。

大红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大红膏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南星60克 银朱 血竭 消石 朝脑各9克 轻粉 乳香各6克 猫头骨1具(煅)石灰30克(用大黄9克,切片,同炒石灰成红色后去大黄)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瘰疬痰核结块。不分新久,但未穿破者。

【用法用量】陈米醋熬稠,调药敷核,三日一换。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别名】乳香膏

【处方】沥青1斤,黄丹10两,乳香2两,油不以多少(添减用)。

【制法】上药先用沥青以银器内慢火熬开,铁篦子搅,觑时月看硬软,旋旋入油,硬软恰好;次下乳香搅匀,用绵滤过;次入黄丹,再搅匀,盛在瓷盆子内。

【功能主治】跌扑损伤疼痛。

【用法用量】乳香膏(《普济方》卷三一四)。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沥青1两,小油2钱。

【制法】上将沥青于银石器内慢火熬开,搅多时,看硬软,次下乳香,没药,黄丹、黄蜡,再搅匀,盛瓷瓶内。

【功能主治】打破损伤。

【用法用量】用时敷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医林方》

【处方】蓖麻肉5两(打烂),嫩松香10两,杏仁霜2两,银朱2两,广丹2两,扫盆2两,茶油夏用1两5钱,冬用2两。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疮疖,未成能消,已成能溃,已溃能拔毒排脓。

【用法用量】捣透,千捶成膏,不可太老。外贴之。

【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处方】乳香2两,当归2两,琥珀1两,香白芷1两,没药1两,白芍1两,白及1两,白敛1两,沥青16两,黄丹1两,小油4两,绵子1两,木炭3斤,定瓷碗2只。

【制法】上为细末,同沥青放在碗内,用文武火熬,以沥青熔开,次下小油,徐徐下之,看视硬软得所,用绵滤在木盆内,放温,次下丹熬成膏。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用时摊于纸上用之。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当归(锉)1两,赤芍药1两(锉),天台乌药1两(锉),小油半斤(以上3味浸油7日7夜),没药1两(研为细末),乳香2两(研为细末),琥珀1两(研为细末),沥青1斤,黄丹10两。

【制法】上药先将沥青以银石器内慢火熬,铁篦子搅化开为度,觑时月看硬软,旋旋入浸药油,硬软停当:次入另研药3味搅匀,用绵滤在净水盆内,以手持拔,如锡白色;次入黄丹,再持拔令匀,盛在瓷盒内。

【功能主治】从高下坠,落马伤损,瘀血结滞,筋脉挛急,肌肉肿硬,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用热铁篦子摊在厚软纸上,贴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看完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大红膏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觉得关于大红膏的学问非常的多?那么喜欢养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大红菇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健康长寿逐渐为我们所重视,所以现今养生食疗的方法非常流行,中医趋势越来越热,中药也再次占据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药大红菇。

【别名】红菇、朱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大红菇的子实体。

【原形态】菌盖宽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下凹。深苋菜红色,表面平滑,在潮湿气候下有粘性,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部分肉色,内部松软;菌褶黄色,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褶之前部边缘常呈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8-11)μm×(7-9)μm,壁表有小刺;囊状体透明,披针形,(85-105)μm×(13-19)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上。夏、秋间常见。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扁而中央下凹,直径4-10cm,红色或暗红色,边缘粉红色或带白色,平滑或有微细绒毛,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类白色,表皮下粉红色。菌褶密,基部分叉,白色或浅赭黄色,褶间有横脉。菌柄类圆形,长3.5-8cm,直径1-2.5cm,白色或带粉红色。气微,味辛辣。

【性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养血;逐瘀;祛风。主血虚萎黄;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同鸡、猪肉炖。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大红菇的功效和作用,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的食用大红菇,以便于缓解病症带来的痛苦。

大红丸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