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多齿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多齿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方医学的发展给传统中医带来了一些危机。但中医还是有许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来说说中药多齿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英文名】Many Toothed Lady Fern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多齿蹄盖蕨的根茎。

【原形态】植株高610-120cm。根茎短,顶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棕褐色、较大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2-55cm,基部黑褐色,向上禾秆色,偶有小鳞片;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0-60cm,宽20-30cm,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叶轴和羽轴下面略被淡棕色卷缩的腺毛,三回羽裂;羽片15-18对,互生,斜上向,基部1对略缩短,中部羽片披针形,长15-20cm,宽4.5-6c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二回羽裂;小羽片25-28对,互生,裂片10-15对,斜展,披针形,向上渐变狭,边缘和先端均有长而尖的锯齿;叶脉羽状,侧脉2-4对,单一。孢子囊群多为弯钩形或马蹄形,每裂片上有1-4对,基部裂片上常有3对;囊群盖与囊群同形,表面上有颗粒状纹饰。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900m的林下湿地、路边、溪沟旁或石缝中。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胃;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虫积腹痛;预防流感;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杀虫的功能。用于虫积腹痛,并预防流感及麻疹。

【摘录】《中华本草》

本文介绍了药材多齿蹄盖蕨的一些基本常识,多齿蹄盖蕨在治疗人体的一些相关疾病的时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多齿蹄盖蕨对身体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平时可以适量食用。

相关阅读

粗毛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人的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食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其中各种中药材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粗毛蹄盖蕨这味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软刺蹄盖蕨的全草或叶。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直立。叶丛生;叶柄长10-20cm,基部被鳞片,叶轴上部被疏鳞片;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30cm,宽9-14cm,先端渐尖,基部稍缩短,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互生,斜展,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cm,宽2-3cm,先端渐尖成尾状;叶上沿羽轴及小羽轴被软刺,小羽片长圆状菱形,长1.5-2cm,宽约5mm,先端钝,羽状深裂,有疏锯齿;叶脉羽状,细脉分叉。孢子囊群长圆形,稍弯曲;囊群盖膜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边草丛中。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痢疾;痈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晒干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根据以上的综合来讲,粗毛蹄盖蕨还是具有一定的药理疗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粗毛蹄盖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食用,不要过量。

短叶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本质就是治标也治本,比起西药来中药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药短叶蹄盖蕨也是同样如此的,下面就来介绍下中药短叶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英文名】Short-leaf Lady Fern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东北蹄盖蕨的根茎。

【原形态】植株高60-75cm。根茎短而斜升,密被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35cm,深禾秆色,基部黑褐色,膨大而向下尖削;叶片厚纸质,长圆状卵形,长35-40cm,宽20-25cm,三回羽状分裂;羽片长披针形,长15-20cm,宽5-8cm,密接,基部对生,下部1-2对缩短;小羽片近平展,钝尖头,基部略与羽轴合生,羽裂1/2-2/3,裂片先端有2-4个细锯齿;侧脉羽状单一,伸达齿端。孢子囊群长圆形,背生于裂片基部的上侧一脉;囊群盖线形,边缘啮蚀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1200m的混交林下。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入大肠、肝二经

【功能主治】驱杀蛔虫;收敛止血。主蛔虫病;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驱蛔虫;外用治外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短叶蹄盖蕨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短叶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很多,对身体极有好处。所以大家要是有相关的病症就不妨试试吧。

刺齿凤尾蕨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人的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食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其中各种中药材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刺齿凤尾蕨这味中药。

【英文名】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

【别名】半边双、半边旗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刺齿凤尾蕨的全草。

【原形态】陆生多年生蕨类植物,植株高30-80cm。根茎短而横生,密生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草质,密生,二型;营养叶柄栗色至栗褐色,长8-12cm,3-4棱,光滑,仅在基部有棕色线形鳞片,叶轴及羽轴两侧隆起的狭边上有短轴;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40cm,宽6-15cm,先端尾状,二回单数深羽裂或二回半边深羽裂;侧生羽片4-6对,柄极短,羽片三角状披针形或三角形,基部偏斜,先端尾状,羽裂几达羽轴,第1对最大,长5-8cm,宽2-3cm;裂片4-9枚,长圆形或狭长圆形,仅营养叶顶部有刺尖锯齿;侧脉分叉,小脉伸于锯齿内。孢子叶与营养叶相似而较长,叶片狭卵形;侧生羽片5-7对,裂片先端渐尖。孢子囊群线形,生于羽片边缘的小脉上,仅顶部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灰绿色,全缘。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950m的阔叶林中或疏林下。

【化学成份】含异蕨甙(isopteroside)C,对映-11α-羟基-15-氧代-贝壳杉-16-烯-19-羟酸(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carboxylic acid),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S-贝壳杉烷-19-羟酸(ent-11α-hydroxy-15-oxo-16S-kaurane-19-carboxylic acid),对映-11α-羟基-15-氧代-16R-贝壳杉烷-19-羟酸(ent-11α-hydroxy-15-oxo-16R-kaurane-19-carboxylic acid),对映-7α,9-二羟基-15-氧代-16S-贝壳杉烷-19-,6β-内酯(ent-7α,9-dihydroxy-15-oxo-16S-laurane-19,6β-olide),对映-7α,9-二羟基-15-氧代-贝壳杉-16-烯-19,6β-内酯(ent-7α,9-dihydroxy-15-oxo-kaur-16-en-19-,6β-olide),还含刺齿凤尾蕨糖甙[glycoside(pteris dispar)]A、B、C。

【性味】苦;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凉血。主痢疾;泄泻;痄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祛淤活血的功能。用于肠炎、痢疾、腮腺炎、风湿、疮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等症。广西民间用根止血。据云,效果近似云南白药。

【摘录】《中华本草》

根据以上的综合来讲,刺齿凤尾蕨还是具有一定的药理疗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刺齿凤尾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食用,不要过量。

粗毛鳞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健康长寿逐渐为我们所重视,所以现今养生食疗的方法非常流行,中医趋势越来越热,中药也再次占据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药粗毛鳞盖蕨。

【英文名】Strigose Microlepia

【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粗毛鳞盖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达1m以上。根茎横走,粗壮,密生褐色节状刚毛。叶远生;叶柄长40-60cm,禾秆色或绿褐色,基部有褐色节状毛;叶轴及羽轴腹面略有毛,背面密生褐色短毛;叶片厚纸质,长圆形,长40-60cm,宽15-30cm,二回羽裂;羽片14-20对,互生,有柄,线状披针形,基部偏斜楔形,先端长尖或长渐尖,羽状,下部的较大,长14-20cm,宽2-3.5cm;二回羽片14-25对,互生,斜卵形或近菱形,边缘上侧有缺刻或粗钝齿状,长1.5-2cm,宽6-10mm,背面脉上有毛;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先端,囊群盖杯状,黄绿色,有毛,以基部及两侧着生于叶缘内。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的林下石灰岩上。

【性状】性状鉴别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约4mm,表面密生灰棕色长针状毛。叶柄长达50cm,褐棕色,有粗糙的斑痕;叶片矩圆形,长可达60cm,宽15-28cm,二至三回羽裂,厚纸质,绿色或褐棕色;叶轴、羽轴及叶脉都有短硬毛,羽片条状披针形,有柄,小羽片长1.4-2cm,边缘浅裂或粗钝齿状;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先端,每小羽片8-9枚,囊群盖半杯形,有棕色短毛。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地上部分含(3R)-蕨素[(3 R)-pterosin]D,(2R,3 R)-蕨素[(2R,3R)-pterosin] L,2R-蕨素(2R-pterosin)B,2R-蕨素O,2R-蕨素F,2S-蕨素(2S-pterosin)p,2S,3S-蕨素[(2S,3S)-pterosin]C,2S,3S-蕨素C-O-3-β-D-吡喃葡萄糖甙(2S,3S-pterosin C-O-3-β-D-glucopyranoside),欧蕨伊鲁甙(ptaquiloside)。

【性味】微苦;寒

【归经】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流行性感冒;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微苦,性寒。有祛湿热的功能;用于热感、肝炎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粗毛鳞盖蕨在中药中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了粗毛鳞盖蕨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乱吃。

云南小膜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云南小膜盖蕨,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当然有些人比较陌生。其实云南小膜盖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那么云南小膜盖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英文名】Yunan Araiostegia

【别名】小冷蕨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云南小膜盖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40-6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阔卵圆形鳞片,边缘红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15-30cm,淡绿色;叶片长圆状卵形,长25-30cm,宽10-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四回羽裂;羽片约12对,斜向上,长圆披针形,长约15cm,宽5-6cm,基部1对叶柄长1.5-2cm;上部的羽片渐缩小,先端渐尖,基部偏斜,楔形;一回小羽片12-15对,有短柄并有极狭的翅,三角状披针形,基部下侧1片较大,基部不对称,羽状深裂至有极狭翅的小羽轴;二回小羽片6-8对,长圆形,钝头,基部下侧下延,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狭长镰刀形,全缘或缺刻为不等长的短裂片;叶脉分叉,每裂片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小,多数,背生于裂片下面,着生于上侧的短小脉先端;囊群盖杯形,灰褐色,全缘,上缘截形,底部圆形。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坡混交林下的岩石上。

【性味】淡;平

【归经】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止痛。主痢疾;急性胃肠炎;烧烫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收敛、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烧烫伤、跌打损伤、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中药云南小膜盖蕨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疗疾病上有着很不错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对云南小膜盖蕨使用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学的食用。

尖齿耳蕨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中药副作用较小,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想要用中药材调理身体。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药材尖齿耳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文名】Sharp-tooth Shield Fern

【别名】岩山鸡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

【原形态】植株高45-60cm。根茎短而直立,顶部及叶柄基部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8-28cm,叶片纸质,萎缩,线状披针形长30-35cm,先端羽状浅裂,渐尖而呈长尾状,基部不缩短,一回羽状深裂;羽片栉次展开,25-40对,互生,长2.5-3cm,宽7-10mm,近于无柄,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面耳形,下面截形,急尖,边缘齿牙状而小,先端微呈芒状;叶脉羽状细弱,斜分叉。孢子囊群棕色,小形,背生于羽片侧脉分叉上,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上方的约10个以上,在下方的3-6个。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谷林下湿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45-60cm。根茎密生披针形鳞片。叶柄长18-28cm,深禾秆色,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上部近光滑,叶片披针形,长30-34cm,中部宽4.5-5cm,基部不变狭,一回羽状,羽片长2.5-3cm,宽6-8mm,镰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凸起呈尖三角形,下侧平切,边缘有前伸具芒刺的尖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分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盖圆盾形,近全缘。

【性味】甘;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平肝;和胃;止痛。主头晕;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尖齿耳蕨,了解了尖齿耳蕨的效果和作用,尖齿耳蕨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尖齿耳蕨在养生学上还有食疗的作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多齿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