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养生方剂 > 导航 >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中老年男人养生中药方剂

2019-10-20

易黄汤中药方剂

中药养生方剂。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易黄汤中药方剂”,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女性的身体相对男性来说,还是偏脆弱点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性,很容易患上妇科疾病!今日小编介绍一个中药方剂,是可以治疗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等症状的。这个方子就是易黄汤方剂,易黄汤的处方下面就介绍给大家!

【方剂名称】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方剂歌诀】

易黄白果与芡实,车前黄柏加薯蓣,能消带下稠粘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组成配方】

山药30克(炒)、芡实30克(炒)、黄柏6克(盐水炒)、车前子3克(酒炒)、白果10枚(碎)。

【功用】

固肾止带,清热去湿。

【功能主治】

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致患黄带,带下粘稠量多,色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舌质红,苔黄腻。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属肾虚湿热下注者。

方剂论述

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治肾虚湿热带下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湿甚者,加土茯苓、薏苡仁以祛湿;热甚者,可加苦参、败酱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带下不止,再加鸡冠花、墓头回以止带。

3.本方现代常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属肾虚湿热下注者。

结语:女性妇科疾病容易患,在各种办法用过之后还是没有效果的朋友可以试试中药调理。小编上述介绍的易黄汤中药方子就是治疗女性妇科疾病的良方,即使身体很好的人,也可以开些中药滋补身体。希望大家都能健康生活!

Ys630.com相关知识

麻黄汤中药方剂


在中医中的应用中,麻黄汤中药方剂是比较广泛的。那么,这个麻黄汤中药方剂是非常好的治疗病症的手段。那么,麻黄汤中药方剂处方和麻黄汤中药方剂制法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赶紧来看看吧!

【方剂名】

麻黄汤。

【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9g),桂枝二两去皮(6g),杏仁七十个去皮尖(6g),甘草一两炙(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出自】

《伤寒论》。

脉浮主病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脉气鼓动于外,脉应指而浮,故浮而有力。

如果表证脉见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为表虚证的表现。若内伤久病体虚,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亦有见浮脉者,必浮大而无力,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表现。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在那个相关介绍之后,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麻黄汤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了吧!如果要是有脉浮的情况出现,还是请及时有效的就医哦!

白虎地黄汤的中药方剂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的作用真的是太多了。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白虎地黄汤的中药方剂。看看这白虎地黄汤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是什么?大家要仔细看哦!

白虎地黄汤

【处方】

石膏3钱,生地2钱,当归3钱,枳壳1钱,大黄1钱5分,木通2钱,生甘草1钱,泽泻1钱。

【功能主治】

去实火,解邪热。主小儿出痘,发热不退,口渴喜冷,痘疮黑陷,小便赤燥,大便闭结,口鼻气热者。

【用法用量】

加灯心为引。

酌加大黄,以行为度。

【摘录】

《增订医方易简》卷三。

白膏

【处方】

白松脂半两,白蔹半两,白及半两,定粉半两,乳香1分,清油2合,黄蜡1两。

【制法】

上为末,先以油入瓷锅内,用慢火熬令香,下蜡令消,次下诸药末,不住手搅,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

【功能主治】

小儿汤火疮。

【用法用量】

1日3-4度涂之。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一。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白虎地黄汤的中药方剂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没错,这白虎地黄汤中药方剂虽然很不错,还是还是要在医师的建议之后在进行服用哦!

半夏生姜大黄汤中药方剂


常常发生反胃情况的人要多注意,不能太马虎大意。情况严重的很可能是胃部疾病的征兆。这里小编介绍半夏生姜大黄汤中药方剂给大家,半夏生姜大黄汤的功效是治疗反胃的,有兴趣的朋友来看半夏生姜大黄汤的用法吧!

处方

半夏2两,生姜1两半,大黄2两。

功能主治

反胃,邪实呕吐,便秘可下者。

用法用量

水5升,煮取3升,分2次温服。

摘录

《准绳类方》卷三。

反胃

反胃,中医病名。反胃是指食后脘腹闷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酒色所伤,或长期忧思郁怒,使脾胃功能受损,以致气滞、血瘀、痰凝而成。又称胃反、翻胃。病位于胃,主要与肝之疏泄不利与脾之运化功能失常有关。

病因

本病的病因多由于饮食不当,饥饱无常,或嗜食生冷,损及脾阳,或忧愁思虑,有伤脾胃,中焦阳气不振,寒从中生,致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饮食入胃,停留不化,逆而向上,终至尽吐而出。

病机

反胃的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不健运致气滞痰瘀阻于胃脘,胃失通降,气逆而上,反胃而出。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临床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出食物为未经消化的宿食等症状为特征。

2、本病一般多为缓起,先有胃脘痛,吐酸,嘈杂,食欲不振,食后脘腹痞胀等症状。

3、振摇腹部,可听到漉漉的水声。

4、纤维胃镜检查或X线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常见幽门水肿、狭窄或梗阻等。

病证鉴别

噎嗝与反胃。两者皆有食入即吐的症状。噎嗝多系阴虚有热,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阻塞不下,旋食旋吐,或徐徐突出;反胃多属阳虚有寒,主要表现为食尚能入,但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相关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或X线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常见幽门水肿、狭窄或梗阻等。

结语:有关半夏生姜大黄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夏生姜大黄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半夏生姜大黄汤能治疗反胃的症状。大家对这个病情都不陌生。上述也介绍了病因病机,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好好照顾自己的胃!

八味地黄汤中药方剂


八味地黄汤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有着非常多的功效与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八味地黄汤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八味地黄汤的相关知识吧!

八味地黄汤

【处方】

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

【功能主治】

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当归各5钱,再服20剂。

【各家论述】

六味汤为补精之圣药,肉桂为引火归经之神品,川芎治头痛之灵丹,能补血而走于巅顶,合而用之,所以奏功如响。

【摘录】

《辨证录》卷二。

八味地黄丸

【处方】

山茱萸、山药、丹皮、云苓各24克、泽泻15克、熟地24克、五味子15克、炙黄耆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对这个八味地黄汤的中药方剂一定也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独到的了解了吧!没错哦!八味地黄汤的中药方剂就是有这么多的功效,没懂的话!就再看一遍哦!

知柏地黄汤的中药方剂


知柏地黄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治疗滋阴降火,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知柏地黄汤的中药方剂以及知柏地黄汤的处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知柏地黄汤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知柏地黄汤

【处方】

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主阴虚热盛。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医宗金鉴》。

知柏地黄丸

【处方】

知母40g、黄柏40g、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性状】

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苦。

【炮制】

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知柏地黄汤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知柏地黄汤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

羊肉生地黄汤中药方剂


妇人在生完孩子之后会出现肚子痛的症状,这叫做产后腹痛。这是一种疾病症状,需要好好调理治疗才行。中医学术里有很多方子是针对此疾病的,例如羊肉生地黄汤中药方剂。羊肉生地黄汤的处方比较简单,大家可以研究研究。来看羊肉生地黄汤的用法!

处方

羊肉600克、生地黄(切)30克、桂心、当归、甘草、芎藭、人参各6克、芍药9克。

制法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

用水4升煮肉,取2升,去肉纳药,煎取600毫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中医病名。孕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西医学称宫缩痛、产后痛,属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治疗。若腹痛阵阵加剧,难以忍受,或腹痛绵绵,疼痛不已,影响产妇的康复,则为病态,应予治疗。

病因

本病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产后腹痛的发生与新产后子宫缩复及产妇身体状态密切相关。妊娠期,子宫藏而不泻,蓄藏精血,濡养胎儿,随着胎体逐渐増大,子宫渐蓄至极。分娩后,胎儿、胎衣次第俱下,子宫由藏而泻,并由膨满顿呈空虚状态,加之子宫缩复排出余血浊液,子宫在此一臧一泻过程中,气血变化急剧,若产妇体健,多可适应。若产妇素体气血虚弱,或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调摄失当,而致血虚,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子宫余血浊液,因寒致瘀,或气滞血瘀,或胞衣、胎盘残留,冲、任、胞脉阻滞,不通则痛。常见的病因为气血两虚、瘀滞子宫。

结语:有关羊肉生地黄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现在对羊肉生地黄汤已经有了些认识了。又刚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出现腹痛情况的,可以向中医师请教一下,买些羊肉生地黄汤回来服用。羊肉生地黄汤的效果很好的哟!

百合地黄汤中药方剂


应该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百合病,的确,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病名。或许真的只有患过此病的人才熟悉它,主要的病症就是神志恍惚、精神不定。治疗百合病,这里推荐百合地黄汤中药方剂给大家,百合地黄汤的效果很好,来看百合地黄汤的用法!

别名

百合汤。

处方

百合7枚(擘),生地黄汁1升。

功能主治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

用法用量

百合汤(《伤寒全生集》卷四)。本方方名,《外台》引作百合生地黄汤。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

百合病若不经发汗、吐、下,而血热自汗,用百合为君,安心补神,能去中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结自行,故大便当去恶沫也。

2、《金匮要略心典》

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即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也。

摘录

《金匮》卷上。

百合病

病名。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出处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食物疗法

百合鸡蛋糖水

百合30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先将百合煲熟,后加入鸡蛋和白糖,蛋熟即可服食

糯米小麦粥

糯米、小麦各50克,共煲成粥,加白糖调味服食。以上两方适用于各型百合病。

预防调护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患病应及早积极治疗。多向病人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说服、开导,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或紧张。

结语:有关百合地黄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百合地黄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百合地黄汤能治疗百合病,对于这一病症,上述也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服用些百合地黄汤。

易黄汤中药方剂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