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 > 导航 > 老年人心理养生方法

老年人丧偶的心理调适方法

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养路上网站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老年人丧偶的心理调适方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十分沉重的打击。那么怎样才能尽快走出丧偶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呢?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心理调适方法:

一、正确对待丧偶的现实 首先,应该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去了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但是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要尽快地调整好心态,多保重身体,好好地生活下去。相信这也是老伴儿的心愿。

二、避免自责 老年人丧偶后,常常会责备自己过去有很多地方对不住自己的老伴儿。这种自责、内疚的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好,就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常诱发其他疾病,导致早衰。

三、转移注意力 经常看到老伴的遗物,睹物恩人,会不断地强化思念之情,加深精神上的痛苦。因此,不妨把一些遗物暂时收起来,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和未来的生活中。

四、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离开以后,原来的一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老人很容易陷入孤独寂寞之中。因此,丧偶老人要积极地调整生活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老有所乐,减少对旧生活的眷恋。

另外,对于丧偶老人,子女们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对生活的依恋,从而减轻其丧偶的痛苦。

相关阅读

老年人再婚的心理调适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老年人“独身”有害无益。如果老年人有勇气再次点燃爱情之火,那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还会使老年人奇迹般地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那么老年人再婚应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呢?

矫正再婚心理动机

老年人再婚也要以爱的需要为主线,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等需要。不少老年人再婚后并不幸福或速配速离,原因就是缺乏坚实的爱情基础,结果给老年人再次造成伤害。因此老年人再婚前必须矫正不良的再婚心理动机,只有从爱的需要出发,才能在再婚后得到真正的幸福。有些老年人认为再婚只不过是找个“伙伴”,打发日子而已,忽视了再婚的爱情价值。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爱情是没有年龄界限的,无论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人的婚姻,爱情始终是第一位的。

克服回归心理

老年人总喜欢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之中,在心理学上称为回归心理。老年再婚后往往不自觉地把先后两个家庭加以比较,尤其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发生矛盾时,就会追忆过去爱情的甜美,产生后悔和怨恨情绪,这就在感情上拉开了再婚夫妻的心理距离。要克服这种心理,关键在于双方都应认识到,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了,面对新的家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消除矛盾,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创造美满幸福的新家庭。

适应对方心理特征

老年人有比较稳定的性格、兴趣和爱好。但进入更年期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都有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老人再婚后尽快了解对方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老伴的性格和习惯,注意互相尊重、互相谅解。身体较好的一方要耐心安慰、体谅、理解和容忍对方,避免感情上的冲突。

同等对待前婚子女

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与新配偶及子女建立新的关系,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视同仁。

此外,失去几十年朝夕相处的老伴是令人心碎的悲伤事件,但又无可挽回。因此,不妨理智地提醒自己: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死亡,这个自然法则谁也逃脱不了。为了减少悲伤,不妨把老伴的遗物收藏起来,将注意的重点转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不要老是回忆往事,积极的生活方式可减轻老伴故后的孤独凄凉感。再婚老年人常有对不起已故老伴的自责心理,可进行一些积极、愉快的活动来避免这种心理。

老年人再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老年人同年轻人一样拥有勇敢地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儿女在孝敬老年人的同时也要支持他们再婚,让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老人丧偶时如何调适心理伤痛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两个人正应心手相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倘若有一方“先走一步”,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甚至会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据心理专家分析,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1.自责阶段。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甚至认为对方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2.怀念阶段。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

3.恢复阶段。在亲朋的关怀和帮助下,自己终于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于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消除悲痛在心灵上造成的阴影,老伴过世后的当务之急,便是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

首先,欲使自己尽快地从悲痛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人挚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场,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尽管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但是,无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第三,所谓的“老两口到另一个世界再团聚”企盼,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老伴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悟透人生的哲理,勇敢地挑起社会和家庭的重担,迎着火红的夕阳,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老年丧偶的心理调剂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姐刚刚退休,与她共同生活了36年的老伴,竟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老大姐的精神当即崩溃了,她和丈夫恩恩爱爱、感情甚笃,如今人去屋空,使她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她原有多种慢性疾病,以前总害怕治不好,现在却企盼病情急剧恶化,好早日到另一个世界与老伴重新团聚。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两个人正应心手相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倘若有一方“先走一步”,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甚至会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据心理专家分析,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自责

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怀念

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

恢复

在亲朋的关怀和帮助下,自己终于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于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消除悲痛在心灵上造成的阴影,老伴过世后的当务之急,便是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首先,欲使自己尽快地从悲痛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地宣泄一番,如在亲人挚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场,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的纪念。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尽管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但是,无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最后,所谓的“老两口到另一个世界再团聚”企盼,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老伴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悟透人生的哲理,勇敢地挑起社会和家庭的重担,迎着火红的夕阳,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专家谈老年人心理问题如何调适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过“宝贝”有时也会出问题,不是毫无原因就闹情绪、发脾气,就是自怜自艾,觉得家人都不关心他(她)而伤心忧郁。对此心理专家表示,老年人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需要家人及时加以调适。

精神空虚让老年人心理不再健康

心理专家表示,老年人由于社会及家庭环境的改变,社会交往日趋减少,身体状况日趋下降等因素,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老年人心理问题调节对策

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难得糊涂,并且要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多出去走走,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家里。与同龄人多交流、多沟通,有助于适应老年人群体生活。

丰富自身精神内涵。老年人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编织等,既不浪费过多体力又能陶冶情操,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

子女加强精神关爱。平时应该多和父母沟通,从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不要以工作忙为由冷落了父母。对老人的行为和想法要多包容,多理解,鼓励老人对生活的信心。

人到老年时,随着机体的衰老,各功能的退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很容易将一个原本心理健康的老人折磨到心理出现问题。对此老年人自身和家人要多加关注,及时疏导,以防心理问题逐渐堆积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如老年抑郁症、老年疑病症、老年焦虑症等。如果您对老年人心理问题还有更多关注,请连线我们的在线医生进行咨询。

老年人的临终心理


死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老人,距离死亡的日子越来越近。那么大家知道老年人临终前的心理是如何的呢?

有人指出,老人的临终反应与他的信仰、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心理成熟、应付困境的本领、机体的变化过程,以及医生和其他重要人物的态度等都有关系。当年龄相近的亲友死去,或医生提醒他患有严重疾病时,老人会意识到死神已经临近。临终病人可能考虑许多问题:比如,想弄清楚死前患的是什么病?如果智力不迟钝的话,会考虑将要和亲人分离的情景;根据自己原有的希望,回顾一生,并作出评价;关心他所不熟悉的向死亡过渡的状态。而一个人在临终的表现,又和他以往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关。有的人可能对死怕得很,以至否认它,甚至以倨傲的态度对待它;一个成熟的人,则可能回顾一生,整理他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带着满意的心情离开人间。

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医生也调查了濒死者的心理体验,即在重危病人抢救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所谓死后生活的现象,也有人把它称为“生命尽头的生活”。这是病人在心脏停止搏动后一刹那间,处于濒死状态下的种种感觉。比如,心理学家肯尼兹伦发现,尽管这些濒死者的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但他们当濒临临床死亡之际,都体验到一种被肯尼兹伦教授称之为“核心经验”的过程。病人或者诉述他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与已死的亲友相见;或是感到自己滑入一条黑暗的地道,前面出现一道耀眼的金光;或是走到了一个高大的门槛,徘徊不前,终于又退了回来。因为这些病人感到,他们还有某种责任未尽。这些感觉虽然变幻不一,但共同的感觉是,病人在这时都有一种巨大的“安适感”和“幸福感”,以致他们留恋忘返;但与此同时,一种更积极的强烈感情,又使他们苏醒,把他们拉回人间,如此等等。然而,这些心理体验仅仅是一些现象学的描述,且与他们生前的信仰有着直接关系,故至今尚未得到科学上的论证,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但总的来说,老人对死亡的心理反应通常是:首先是否认,即不相信死神即将来临;在面对死亡即将成为事实时,常常会愤怒:“为什么我就要死去呢?”而后,开始冷静下来,并会产生既有绝望又有希望的矛盾心理,且想方设法,如千方百计探索民间治疗秘方,以求生存。然而在求生无望的情况下,便悲伤、抑郁,最后万念俱灰,也不再愤怒,不再悲伤,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一事实。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丧偶的心理调适方法》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专题。

老年人丧偶的心理调适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