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年人养生 > 导航 > 老年人失眠

老年人失眠

2019-10-06

老年人晨练不要赶班

老年人养生。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您对不同人群的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养路上网站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老年人晨练不要赶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要内容:老人晨练是为了运动休闲,如果把工作的完美主义和较真用到晨练,晨练只是成为工作替代品,就没有健身休闲的效果了。

每天早上在电梯中遇到邻居张伯,他都一身运动装打扮,这段他背着太极揉力球。“阿伯早,去哪呀?”“白云山呀。”见阿伯一脸骄傲,我只是笑笑。做老师的我,每天在体院一大早有课,张阿伯和我的出门时间一样。

这几天,突然没见了阿伯,今天上门问问,哎,阿伯膝痛,手麻,在家休了好几天了。

的确,像张伯这种一早去公园健身的老年人还真不少,只是有很多老人是你练我练,却没有注意科学的方法去做晨练,像晨练要选择什么环境,选什么时间,什么时候不宜晨运都有讲究的。所以,特别提醒老人千万不要把晨练当“上班”。

别把晨运当“上班”

喜爱晨练的老年人中,有一些高文化结构、健商较高的老年人,年轻时在工作上追求完美,现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于是将晨练当成了“上班”,甚至成为心理上的一种替代,也就是———追求完美。这种心态导致的不良后果,例如为了短时间达到效果导致运动负荷过量,为了练成一个运动套路,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导致肌肉拉伤。

晨练不是“上班”,不要有过强的竞争心理。如果老年人把晨练当成“上班”,就易像对待工作一样一丝不苟,从而使一起晨练的老年伙伴间互相竞争,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速度进行攀比,这都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不利。健身的目的追求健康,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共同组成的。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像上班一样晨练,即运动的频度也就是每周5-6次,此种运动频度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过多的。合理的老年人健康锻炼的运动频度,推荐每周3-5次。当然,如果喜好天天去也可以,但要注意一周中达到有效运动量的只要有3-5天就足够了,其他的时间可以休闲化,小运动量,主要是起到保持良好心情的作用。

相关阅读

老年人晨练登高易脑出血


李奶奶是某校的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刚满60岁。在前不久的一天早晨5点,李奶奶小跑来到了离学校1公里左右的烈士塔上锻炼。

李奶奶所在的城市属于丘陵地区,海拔近千米的烈士塔是这个城市的最高点,要登上烈士塔,需爬100多级台阶,对人来说,既是体力的锻炼,也是耐力考验,这也是李奶奶和众多老人选准每天早晨5点准时赶到烈士塔顶锻炼的原因。然而,这天早晨,当李奶奶登上塔顶后,明显感到心慌、胸闷、头痛,而后颓然倒下,口吐白沫,昏迷不醒了。和她一起锻炼的同伴发现后,忙赶到山下的电话亭,拨通“120”求救,此时李奶奶倒地已20多分钟。

尽管为抢救老人,急救人员衣服全部被汗水湿透,但老人终因脑出血面积太大、出血时间太长,而失去了抢救的良机,再也没有醒过来。医生们深感惋惜地说:“如果老人在平地锻炼,抢救及时,也可能会有生的希望。”

近年来,一些晨练的老人喜欢选择到高山上去锻炼。认为,此举除能进行登高训练外,而且那里的空气新鲜,是锻炼的好地点。

但是,李奶奶的悲剧告诉人们,晨练,莫要登高处。因为,登高虽能锻炼体力,但也存在着高处不胜寒的隐患。海拔太高,空气中的含氧量较少,对本身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来说,将十分不利。此外,在人少、过于偏僻的地方锻炼,一旦发生意外,很难被人发现。即使被人发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不便,也给早期急救带来诸多的困难。

因此,医生奉劝老人们:晨练,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地点。

老年人不要揉膝盖


经常有些老年人因为膝关节疼痛来医院诊治,并跟大夫诉苦:我每天都进行压腿、摇晃膝关节、揉膝盖骨等锻炼,还经常去爬山,可这膝关节怎么会越来越痛呢?

人体的所有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膝关节最早出现老化的部位是髌骨和股骨滑车之间的关节软骨,这个关节的作用是加强伸膝的力量,所以在下肢用力伸直的过程中,髌骨会向后紧紧地压向股骨滑车井上下滑动。产生很大的磨擦,当磨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不管有没有外伤或者老化的原因,都会损伤软骨。由于人体内关节软骨组织损伤后几乎不能自然愈合修复,所以一旦出现轻微的裂痕,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有的老年人觉得上下楼梯膝关节疼痛、上厕所站起来很吃力、走平路会突然打软腿,这是因为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病损的软骨受到了挤压和磨擦,产生了疼痛。所以,老年人有髌骨附近的疼痛时,尽量不要再去做增加髌骨软骨磨损的动作,同时尽量节约使用膝关节。

在老年人中流传的揉膝盖,误认为通过磨擦能把软骨磨平,减少咯吱咯吱的磨擦感,就能减轻疼痛。实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这样的动作只能加重软骨的损伤、加重软骨的磨损,把已经病变的软骨磨得更坏,直到磨掉软骨,露出软骨下面的骨质,疼痛会更加严重。反复练习骑马蹲裆式、弯腿站桩、爬山、爬楼梯或下蹲站起等用力蹬腿的动作,都会明显增加髌骨的磨损,使症状加重。

夏季老年人晨练前是否要饮水


夏季来临,很多老年人都早晨都选择去户外晨练。晨练之前能不能喝水?健身教练说:这样的锻炼并不健康,小编今天在这里我向您介绍一种运动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健身运动前要饮水?

饮水有利身体健康的观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我说的饮水不是渴了就喝水,而是要建立起科学的饮水概念。

许多老年人都有晨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早晨确实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光,但劝您不要起床太早,因为凌晨四五点钟是人机体基础代谢最低水平时期,此时锻炼身体,不仅难以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还易诱发疾病出现。也不要起床后出去得太快,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休息后,由于呼吸、排尿和皮肤的蒸发,体内水分丢失很多,致使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微循环淤滞。

在这种状态下运动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更应注意。晨起饮水就可以改变这些不利因素。此时人体的胃肠正处于空虚状态,饮用的水可以很快被吸收并渗透至细胞组织内,使机体补充充足的水分,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微循环畅通,同时促进肝肾功能代谢,并清洁体内垃圾,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饮水有利于健康,不仅仅限于晨起。其实,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餐前30至60分钟喝两三杯水对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降血压、降血脂都是非常有效的。

饮水的方法很简单,每天晨起后饮用新鲜温开水500至1000毫升。如果开始时喝不下500至1000毫升水,没关系,慢慢来,先从200毫升喝起,逐渐适应后再增加,直到体内需要量为500至1000毫升止。

提醒:喝水时要稍缓慢,以不感到胃胀为宜。因为人体睡眠时胃肠蠕动很慢,也处于修整状态,所以要给胃肠一个适应运动的过程。饮水后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根据年龄和自身状况选择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一般不主张运动得汗流浃背,以身体微出汗为宜。

老年人不要把小病养大


新春佳节,很多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到医院就医,尤其是老人,以至于小病养大。

记者从四中心医院了解到,除夕夜至今,老年慢性病患者突发心脑血管、肺感染等疾病的比例居高不下,约占急诊就诊人数的30%。

家住天津市河北区75岁的刘大爷既往有脑梗塞病史,长期卧床。节前,看到儿女们为过节奔波劳累,已经出现咳嗽、咳痰的他再不忍心给孩子们平添麻烦,只是让子女买了些止咳药自服。哪知症状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除夕之夜,老人出现了严重的痰堵、胸闷、憋气、口唇青紫的表现,不得已家人将其紧急送往四中心医院急诊科救治。确诊为肺感染,经吸痰、抗炎等治疗后大爷的症状明显好转。但念及“正月不能住院”的老令儿,刚见好转的刘大爷又吵着要回家过年。

据接诊的四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君玲介绍说,刘大爷这种情况连日来非常多见,突出表现为两种:

一是有病“扛着”,可以在家服药,但坚决不到医院检查治疗。

二是到医院治疗后,稍见好转即要求出院,“赶”回家过年。

刘主任说,其实很多疾病及时、规范治疗能够很快恢复,迷信老令儿往往会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提醒老年人,破除迷信,莫把小病养大,尤其是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的患者,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另外,要遵从医嘱规范用药,要注意起居、饮食、锻炼与随诊,以降低发生危险的几率。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晨练不要赶班》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专题。

老年人晨练不要赶班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