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腊八节的习俗

腊七腊八养生常识。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关于四季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吉林腊八节的习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吉林腊八节的习俗

1、吉林腊八节的习俗

在“腊八”这一天,北方主要有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2、腊八节起源

据史书记载,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于祭祀,用之当时。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

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为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熬腊八粥。腊月初一起,皇宫总管内务府派司员把粥料和干柴运到雍和宫。

3、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好处

腊八粥的第一大好处,在于它帮助人们轻轻松松地实现了主食的食物多样化平日里人们都是一碗白米饭、一个白馒头,变个花样也就变成包子、饺子、花卷、烙饼、年糕、米线等,但万变不离其宗,说来说去就是精白米和精白面,营养价值低,原料极其单调。

腊八粥就不一样了。一碗粥,里面就有七八种原料,甚至是二三十种。各种粗粮、豆类、坚果、种子、水果干等,都可入粥。这种多样程度,是一般主食没法比拟的,而且做起来非常方便,用电高压锅可以一键搞定。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粥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又有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

其他地方的腊八节习俗

1、江浙腊八节的习俗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2、西北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延伸阅读

广东腊八节的习俗


广东腊八节的习俗

1、广东冬至喝八宝冬瓜羹

南方冬日八宝冬瓜羹,它亦是广东民间节日时常用的汤羹。它鲜美清润可口、健脾益气生津,且男女老少皆宜。

2、制作八宝冬瓜羹有什么方法

准备所需材料。冬瓜用挖球器,挖出小圆球。将挖出的冬瓜洗净。锅内放清水烧开,加入冬瓜煮2分钟。然后捞起备用。将虾仁洗净,在虾的背部拉上一刀,不要切断了。切好的虾仁用少许料酒腌制一下。干贝洗净泡15分钟,然后撕成丝。香菇提前泡好,切成片。胡萝卜切片,猪肉洗净切成丝,加入盐、玉米淀粉、酱油、油拌匀腌制一下。起油锅,放入姜片爆香。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再加入香菇、干贝丝。加入胡萝卜片,烧开。然后加盖,煮10分钟。再加入冬瓜球。然后加入虾仁。待虾仁煮熟后再加入猪肉丝。加入适量的盐。最后待猪肉丝煮熟后即可关火。猪肉丝要最后再加入,太早加入会使猪肉变老,口感变差,加入猪肉后煮沸1分钟差不多熟了,因为猪肉切得很细,很容易熟,所以无需煮太久。

3、腊八节的来历是什么

在古代农业社会,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人们便认为这是天地诸神及祖先帮助护佑的结果,于是便要举行盛大的祭典,来祭祀掌管风、雨、田、农的天地诸神和自己的祖先,乞求来年风调雨顺。又因为在农民的生活中,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较空闲,所以,腊祭常于年底举行。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岁终之月称为“腊月”了。

可是,在秦汉以前,由于各代所使用的历法不同,因而腊月所指的月份也就不一致。一直到了秦汉以后,人们才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农历十二月作为岁终的“腊月”固定下来。可直到此时,腊祭举行的日期仍不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多数的腊祭都定在了十二月的戌日即腊月初八这一天,再加上当时腊祭所祀之神又正好是8位,人们就把腊日固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此后,腊八之说便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腊八节。

其他地方腊八节习俗

1、北京

北京腊八节的习俗: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2、西北

西北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3、陕西

陕西腊八节的习俗: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腊八节的传说

佛教信徒普遍认为这一节日来自于佛教。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出家以后,开始时过了六年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只吃很少的食物,到后来已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有一位牧羊女,送了一钵盂的奶粥给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喝了之后,很快恢复了健康。之后他在尼连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并施舍给百姓。「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粥由此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广州腊八节的习俗


广州腊八节的习俗

1、广州腊八节的习俗

广州人年前过的节日也不少,比如冬至、年二十八等等,但腊八确实很少提,没有过这个节的习惯,腊八似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民俗专家则解释,北方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正如南方的“腊月二十三——祭灶入年关”。北方进入腊月后,天气开始发生明显变化,过腊八意味着进入年关。古时“腊”同“猎”,代表一年到头有收获,进入年关就要祭拜天地,祈求来年也有收获。而广东人过的“腊月二十三”,广州人称之为“小年”,要举行“祭灶”的仪式,其实与北方的“腊八”意义一样,只是日子不同。

“广东也有人过腊八,不过主要在珠三角一带,是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习俗,但用来做腊八粥的材料已经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多用小米、红枣,而南方则多用糯米、百合、莲子等等。”民俗专家说。

2、腊八节的来源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3、腊八节吃什么

泡腊八蒜也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家家户户用醋泡制蒜。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蒜的味道酸,有些辣。通常配着刚出锅的饺子一起吃。春节期间,腊八蒜不仅是一道佐餐小菜,它还有着有解腻祛腥、助消化的作用。对于过年的吃货们是一大福音。

腊八节的各地习俗

1、陕西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肃腊八节的习俗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宁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不同人群在腊八节怎么喝粥好

1、孕妇。孕妇在妊娠初期一般反应比较厉害,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这时喝粥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但为孕妇熬粥要注意水不要放得太多,否则会引起孕妇胃酸过多,孕妇喝粥时可以搭配一些苏打饼干等。怀孕后期,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需要的热量、营养素要求有所增加,我们可以给孕妇喝一些富含钙、铁的粥。那么就可以在粥里加一些小枣、桂圆、花生、糯米等补钙、补铁、补血的食材。

2、女性。很多女同志都有气血两亏的症状,那么建议您喝粥,并在粥里加一些薏米、枸杞、核桃、大枣、桂圆,补气补血。粥里的米油一定不要浪费 (米油就是熬粥好了以后最上边的油皮),它是美容的好东西。

3、糖尿病人。糖尿病人吃腊八粥常担忧粥更容易吸收,食用后血糖会升高。专家提醒,糖尿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腊八粥中适当增加燕麦、山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食用燕麦可减慢血糖上升,也可加入山药等补脾益气的原料。但不要放大枣、柿饼等含糖量较高的原料,而且喝粥时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味剂。另外,糖尿病患者喝粥时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沈阳腊八节的习俗


沈阳腊八节的习俗

1、沈阳腊八节有吃腊八菜的习俗

人们在腊八除了做腊八蒜外,还要做腊八菜。将大白菜取其里帮和菜心,去掉菜头,切成一寸半的菜段,用清水洗净,淋干。取一洗干净的小缸,将淋好的白菜码在缸里,上面摆上生蒜,再撤上一些白糖,码一层再如法码第二层,直到码到缸口,然后倒人食醋,与菜持平。将缸口密封,中途不要打开。

2、沈阳腊八节有吃腊八面的习俗

陕西关中地区有在腊八节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面的做法是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外加辣椒油浇在面上,一来是取“辣”与“腊”同音,二是为驱走寒气。

3、沈阳腊八节有泡腊八蒜的习俗

泡腊八蒜也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家家户户用醋泡制蒜。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腊八蒜的味道酸,有些辣。通常配着刚出锅的饺子一起吃。春节期间,腊八蒜不仅是一道佐餐小菜,它还有着有解腻祛腥、助消化的作用。对于过年的吃货们是一大福音。

4、沈阳腊八节有打腊鼓的习俗

古谚云:“腊鼓鸣,春草生。”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打腊鼓的习俗。通常是在腊日,或腊日前一天,村民集会,击鼓驱疫。届时,人们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刚力士,敲击细腰鼓,歌舞喧天,以示赶走邪魔,迎接新春的祈望。旧时,农业生产落后,冬日送肥保温防寒是确保来年丰收的重要措施。

腊八节的来源是什么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佛教信徒普遍认为这一节日来自于佛教。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出家以后,开始时过了六年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只吃很少的食物,到后来已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有一位牧羊女,送了一钵盂的奶粥给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喝了之后,很快恢复了健康。之后他在尼连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并施舍给百姓。「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粥由此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腊八节的禁忌有哪些

1、禁忌一:腊八节不回娘家

一年之中总有几天时间,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说是忌讳,是有讲究的。进入腊月以来,第一个忌日就是腊八。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另外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会穷自己的家。有的说法甚至认为,在腊月里,腊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可以在娘家过。

2、禁忌二:腊月不搬家

从风水上说,腊月里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这听上去是有一定自然科学道理的。但是随着家居技术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经实施了全屋供暖,不用像过去那样刻意请些朋友来新屋坐坐,旺旺人气。

3、禁忌三:吃腊八粥不过午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这一天起“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已流传千年之久,但对于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腊八粥不过午。

河北腊八节的习俗


二、腊八节“腊”的含义三、腊八节的历史渊源

河北腊八节的习俗

1、河北腊八节的习俗

河北人过腊八节喜吃腊八粥和腊八蒜。河北腊八粥制作方法:将大白云豆提前(最好头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 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或先将红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匀即成。腊八蒜的制作也非常讲究。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2、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3、腊八节六大习俗

3.1、吃腊八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3.2、祭祀。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3.3、吃冰。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3.4、泡制腊八蒜。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3.5、制腊八豆腐。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

3.6、吃腊八面。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

腊八节“腊”的含义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腊八粥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的历史渊源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一般认为,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最权威的《辞海》即持此观点:“腊八,佛教节日,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中国汉族地区佛寺常于此日举行诵经等纪念活动……”其实,腊八之所以能形成节日,与中国早期的“腊日”节俗有关。

腊日作为祭祀的节日始于先秦。《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在早期,中国人在腊月初八这天过的是“腊日”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日是祭祀的节日,在先秦时已形成。《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的说法:“十二年,初腊。”意思是秦惠文君十二年,位于西部的秦国仿效中原地区风俗,第一次举行了腊祭。

更早的时候,腊日并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即古人所说的“腊有常月而无常日”。汉朝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即《说文·肉部》所谓:“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

山东腊八节的习俗


山东腊八节的习俗

1、山东腊八节会扫屋

在我们山东老家,“腊八节扫屋”的说法叫得很响亮,简直就像炮打不动的民间“法定日”一样,家家户户都在这天忙着大扫除。因为平时是不能随便扫屋的,生怕招惹得罪了“宅神”。而腊八节这天就可以放心大胆、毫无顾虑地扫屋了。据老辈们说,这天是“宅神”的“卫生环保日”,也到了该干净干净的时候了。“腊八扫屋”是为了把一年来的灰尘与晦气通通打扫干净,村里很多人在几天前就早早地把扫屋的笤帚绑在长杆子上做好了准备。

2、山东腊八节会腌制腊肉

进入腊月之后,从初八这天开始腌制的猪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做腊肉了。腌制腊肉的方法很简单,先把猪肉洗净晾干后,切成大小适宜的方块放置在瓷坛子里,再用适量藿香秆、薄荷叶、花椒皮、姜片及食用盐,熬制成“五味香料盐水”,然后把“五味香料盐水”浇在坛子里的猪肉上。为了防止腌制的腊肉因为咸度不足,而出现变质变味或储存时间过短的情况,最好再在猪肉的表面上多撒些盐。

3、山东腊八节会吃腊八粥

俗话说“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所有食材准备好洗净,先浸泡20分钟,大火煮沸后再小火慢慢熬煮。为了避免不粘锅,要不停地搅动。 腊八也是年前的一个大节。过完腊八,春节也快到了。腊八粥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特别是健身养胃提神都有一定的好处。腊八粥食材多样、营养丰富,可以温胃散寒,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由于腊八粥的原料多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淀粉转化为糖后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宜吃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的原因

“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十二月二十三,称“小年”,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实,现在的人们大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或者只是趣味罢了。

其他地方腊八节有什么习俗

1、陕北腊八这天忌吃菜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而在陕西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作成臊子,把面条擀好。

2、安徽黔县不吃粥吃豆腐

可别以为只有西北用腊八面代替腊八粥是新奇,在安徽黔县却盛产着一种风味小吃,那就是“腊八豆腐”,每年的腊八节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先用上等小黄豆作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盐水,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这种自然晒制而成的豆腐就被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不仅仅是腊八时候的美味,也是黔县人们招待贵宾的佳肴。

吉林腊八节的习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