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养生疗法

2019-10-12

痤疮的刮痧疗法

肩周炎的运动养生疗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痤疮的刮痧疗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粉刺。

痤疮临床表现,初起损害多为黑头粉刺,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瘢痕。少数严重患者,除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外,尚可见有蚕豆至指甲大的炎性结节或囊肿。囊肿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瘢痕。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往往以其中一两种损害表现为主。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多脂区,偶尔也发生于其他部位,对称分布,颜面中央尤其是鼻部及眼眶周围常不受侵犯。多无自觉症状,若炎症明显时则可引起疼痛及触痛。青春期后大多数病人均能自然痊愈或症状减轻。在临床上分为肺经蕴热、脾胃多损与瘀血阻滞3型。

一、肺经蕴热

(一)症状

表现为痤疮丘疹多分布于鼻周。

(二)治法

(1)选穴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

放痧:委中。

(2)定位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大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尺泽、曲池、合谷,最后放痧委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再分别刮上肢内侧尺泽穴、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一)症状

除丘疹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治愈后常留瘢痕。

(二)治法

(1)选穴脾俞、丰隆、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l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足三里:

扩展阅读

痤疮的拔罐疗法


痤疮是指人体的面部、胸部、肩颈部、背项部的局部皮肤表面出现的,形如粟米,分散独立,分布与毛孔一致的小丘疹或黑头丘疹,用力挤压,可见有白色米粒样的汁液溢出,且此愈彼起,反复出现,又称肺风粉刺。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脂腺疾病,因青春期性腺成熟、睾丸酮分泌增加、皮脂腺代谢旺盛、排泄增多,过多的皮脂堵塞毛囊口,经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所致。本病也可因过食脂肪、糖类、消化不良等因素而引发。在青春期过后,约30岁大多可自然痊愈。一般分为肺经蕴热、胃肠湿热、瘀血阻滞3型。

一、肺经蕴热

(一)症状

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燥。

(二)治法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合谷。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6-l-1)。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1-1]。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1-1]。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3-4-1)。

图 6-1-1 大椎、风门、肺俞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二、胃肠湿热

(一)症状

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黏滞不爽。

(二)治法

(1)选穴大肠俞、天枢、曲池、合谷、内庭。

(2)定位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2]。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8-1)。

曲池:见前。

合谷:见前。

内庭: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见图2-12-2)。

(3)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曲池、内庭两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在曲池穴上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三、瘀血阻滞

(一)症状

痤疮日久,粉刺、脓包都有,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

(二)治法

(1)选穴膈俞、合谷、血海、委中、太冲。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5-2-1]。

合谷:见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9-3)。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见图2-23-3)。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l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 (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3]。

(3)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膈俞、委中、太冲3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在膈俞、委中两穴上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四、注意事项

(1)严禁用手挤压皮疹,以免引起继发感染,遗留瘢痕,有碍美容。

(2)本病以脂溢性为多,治疗期间禁用化妆品及外擦膏剂,宜用温水硫磺肥皂洗面,以减少油脂附着面部而堵塞毛孔。

(3)治疗期间多休息,避免过食脂肪、糖类食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常。

五、病例

马某,女性,26岁。面部红疹发痒半年,此消彼起,持续不断,搔破后灼热疼痛,伴有口干口苦,大便秘结。查体:面部皮疹紫红、油光发亮,大者如绿豆,小者如米粒,边缘清楚,有的皮疹可见有白色脓点。穴取内庭、大肠俞、天枢、曲池、合谷,采取刺络拔罐法,上述各穴用梅花针轻叩剌,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上述各穴(除内庭外)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共治疗4疗程后痊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肥胖的刮痧疗法


肥胖以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睡倦怠,动则气短为特点。

人的体重增加,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脂肪组织的堆积过多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组织或体腔中水分过分潴留,以及肌肉发达等,也可使体重增加。一般来说,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超重,而超过20%,就属于肥胖了。肥胖又根据超过标准体重的程度而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过50%)。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病主要为形体肥胖,嗜睡倦怠,动则气短或乳房肥大,腰酸腿软,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阳痿、早泄,舌淡而胖。

(二)治法

(1)选穴膻中,中脘上下部位、脐周、天枢、关元、肾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见图9-3-l、图9-3-2、图9-3-3、图9-2-1)


(2)定位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脐中旁开2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l_5寸。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肾俞,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腹部中脘上下、脐周、天枢、关元,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足三里至丰隆。

(4)刮拭方法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肾俞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中脘上下、关元,应一次到位,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腹部脐周穴和天枢穴,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至丰隆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可不出痧。

二、病案

董某,女,38岁。诉五六年来形体逐渐肥胖,并伴眩晕、闭经,漏乳等症,体重增至88千克。患者形体呈均匀性肥胖,眩晕耳呜,步履不实,时欲倾跌,肢体重滞不利,手握不紧,心悸间作,咳吐大量白色稠黏细沫痰,痰出则神清气爽,口干欲饮。月经常延期或闭,舌苔腻,脉象沉滑。取膻中、中脘上下部位、脐周、天枢、关元、肾俞、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隔日1次。2周后,形肥减,腹围小,眩悸均轻,大便三四日一行。4周后体重已降至76.5千克,肢体灵活,两手伸摄自如,体力增加。

刮痧疗法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 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

痧病治疗方面《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如叶桂《温热湿痧三种》,陈延香《中暑痧症疗法》,韩凌霄彻痧要编》,王凯《痧症全书》,沈金鳌《痧症燃犀照》,王士雄《吊脚痧证》、《绞肠痧证》,欧阳调律《痧法备旨》,胡风昌《痧症度针》等数十种专著。

刮痧疗法的发展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它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

斑秃的刮痧疗法


斑秃是一种以头部毛发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秃落,局部皮肤正常的皮肤病。

本病以头皮突然出现圆形、椭圆形脱发为特征,边界清楚,脱发区为一个或多个,病区皮肤光滑而柔软。脱发区边缘的毛发比较牢固,不易拔出,说明病情已基本稳定,周围发根松动,用手抓一抓掉下几根,说明病情还会有所发展,秃块可逐渐增大,数目也逐渐增多。多数患者在发生斑秃前是没有预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脱发前头皮局部有异常的感觉,如灼热、刺痛、压迫感、麻木感、蚁走感、瘙痒感。本病临床分为风盛血燥、气滞血瘀、气血亏虚3型。


一、风盛血燥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局部脱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界明显,局部皮肤平滑、柔软,伴头晕口干。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膈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外关、血海、合谷。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及背部大杼,然后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再刮前臂外关、合谷,最后刮下肢血海。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手部合谷和和下肢内侧血海,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

二、气滞血瘀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少泽,情志抑郁或易怒,两胁胀痛,暖气则舒,舌紫黯有瘀点。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胆俞、肾俞、行间、太冲、阳陵泉、三阴交。(见图9-1-2、图9-1-3、图9~1-4、图9-2-1)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第一、第二趾问,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阳陵泉: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背部大杼,再刮背部从肺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刮下肢外侧阳陵泉,最后刮太冲至行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及背部大杼,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肺俞至肾俞穴,由上至下,一次到位,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外侧阳陵泉穴,用刮板角部重刮,各30次,出痧。最后刮足部太冲至行间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三、气血亏虚

(一)症状

特点为毛发干枯,面色白光白,体倦乏力,舌质淡。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大杼、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气海、关元。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心悸的刮痧疗法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持续性者,可伴胸闷胸痛,气短喘息,或头晕失眠等症,古籍中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不同而分别命名为惊悸、怔忡。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为常见。临床一般分为心气虚弱、胆怯易惊及心脾两脏虚损2型。

一、心气虚弱,胆怯易惊

(一)症状

除主症外,可兼见气短自汗,神倦乏力,苔薄白,脉细弦。

(二)治法

(1)选穴心俞、膻中至巨阙、问使、神门、胆俞、大椎。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间使: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心俞、胆俞,然后刮前胸的膻中至巨阙,最后刮上臂的问使、神门。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从心俞穴一直到胆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从膻中穴向下刮至巨阙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最后刮拭双侧上臂,由问使穴刮至神门穴,出痧为度。

二、心脾两脏虚损

(一)症状

除主症外,可兼见面色百光白,头晕乏力,纳少,脉弱。

(二)治法

(1)选穴心俞、巨阙、膈俞、脾俞、足三里。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心俞、膈俞、脾俞,再刮前胸巨阙,最后刮下肢足三里穴。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心俞穴经膈俞穴一直到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巨阙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用力轻柔,出痧为度。最后重刮足三里穴,30次,不出痧。

呃逆的刮痧疗法


呃逆俗称打嗝,以气逆上冲,喉问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病兼见。若在急食饱餐或风冷之气人口之后,而出现一时性呃逆,症状轻微,且不治自愈者,一般不视为病态。若在一些急慢性疾病中或大病后期突然出现呃逆,多为病趋危重的预兆。现代医学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等引起膈肌痉挛发生呃逆者,均可以参照本节治疗。

呃逆的主要表现是喉问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令人不能自制。临床所见以偶发者居多,为时短暂,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有的则屡屡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呃声有高有低,间隔有疏有密,声出有缓有急。发病因素与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有关。本病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等症。根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将呃逆分为3型,即胃火上逆型、气机郁滞型、脾胃阳虚型。

一、胃火上逆

(一)症状

以呃声洪亮,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天枢、合谷、足三里、内庭、公孙。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天枢: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问陷中。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腹部天枢,前臂内关、合谷,最后刮下肢公孙、足三里、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线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公孙、内庭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二、气机郁滞

(一)症状

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加重,胸胁满闷,嗳气纳减,肠鸣矢气。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侠溪、期门、太冲。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问,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胁部期门,接着刮前臂内关,最后从下肢足三里刮至侠溪、太冲。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c次,出痧。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问,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侠溪、太冲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脾胃阳虚

(一)症状

以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面色咣白,食少乏力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气海。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痤疮的刮痧疗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