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养治疗慢性胃炎

春季慢性胃炎养生。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养生这个话题,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调养治疗慢性胃炎”,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慢性胃炎临床症状有中上腹部疼痛或饱闷感,疼痛或牵及胸胁后背,食欲减退,吐酸水,恶心呕吐,嗳气等反复发作,日久则出现胃部灼热、隐痛、有饥饿感而不能食食后饱胀、面色发白、消瘦、贫血等症状。

中医称本病为胃脘痛,若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为肝火犯胃型若面色苍白,乏力,胃痛喜按喜暖,为脾胃虚寒型若口干,舌红无苔,大便干,胃脘隐痛为胃阴不足型。

慢性胃炎调养方法

一、起居调养法

中医认为本病大多发于脾胃素虚者,脾胃既虚,正气较弱,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推拿调养法

自我推拿用指压法,分别取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内关等穴,在1分钟内,用右手食指、中指,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反时针方向,各按压36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三、饮食调养法

饮食不节可直接导致胃炎发生,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首先应忌食生冷辛辣之品,煎炸难消化的食品也不宜多吃。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调料和过热饮食。进食习惯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粘膜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的食物。每餐饮食以七分饱为宜,不宜吃得过饱,更不宜多吃煎炸难消化食品。

食疗药粥

(1)石斛竹枣粳米粥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将石斛、玉竹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大枣、粳米煮粥,1日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火犯胃型胃痛。

相关阅读

中医养生 治疗慢性胃炎秘诀


导读: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发炎、病程长,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

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一般要借助胃镜检查。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消化系统疾病的首位,近年来亦有上升趋势。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霍莉娜主任介绍,中医辩证施治共分为五个型。

1、脾胃虚寒型脘痛绵绵,胀满不舒、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治法:健脾湿中。方药:香砂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

2、胃热炽盛型胃脘急迫或痞满胀痛。嘈杂吐酸,心烦,口苦或口臭或口黏,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治法:清脾泻热,降逆和胃。方药:左金丸和《金匮》泻心汤。

3、肝胃气滞型胃脘痞胀、疼痛或牵引胁背,嗳气频作、口苦、恶心、泛酸、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

导读: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发炎、病程长,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

4、瘀阻胃络型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方药:失笑散与丹参饮加味。

5、胃阴亏虚型脘痛隐作,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方药:益胃肠汤。

本病的发生与肝郁气滞,木郁克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治疗期除注意饮食调理外还应注意心理健康,避免精神紧张而情绪抑郁。

因此治疗时应注重疏肝解郁,调和肝脾,和胃降逆,如出现频繁嗳气有声无物的表现如单调气效果亦不佳,此时换缓急解痉方可收效。

在临床上笔者喜用钩藤、白芍、甘草、香附、桃仁、百合、台乌、旋覆花、胆星等多能收到良好效果。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气日衰,脾失健运故经久难愈。

甚则由中气虚而发展为中阳不振的虚寒病情,故温补脾气(阳)应贯穿治疗本病的始终。

慢性胃炎的调养防治


慢性胃炎的调养与防治。家庭护理一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走进人们的生活,它不但要求人们注重锻炼还要关心日常的生活饮食作息规律,拥有全面的家庭护理知识是取得健康的一大保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家庭护理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

(一)主要是增加机体抵抗力,锻炼能够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

(二)搞好生活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健康。

(三)避免或减少对胃刺激性过大的食物。

(四)及时、妥善地处理急性胃炎。

(五)去除体内的感染病灶(口、鼻、咽喉)。

人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而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粘膜血管丰富,具有对食品的贮存、消化和运送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类型。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

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粘膜的侵害。

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慢性胃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长期过量饮酒、浓茶、咖啡,长期过量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不按时进餐或不进早餐,盲目减肥控制进餐或暴饮暴食使胃黏膜受损伤。主要症状有上腹饱闷感、嗳气、反酸、恶心、烧心、隐痛、食欲下降等。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防治慢性胃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炎应及时治愈,防止转化为慢性胃炎。

饮食治疗原则

食宜定时定量: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食,且不宜吃得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注重软、烂、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保持新鲜、清淡: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讲究烹调方法:宜选用的烹调方法为蒸、煮、焖、炖、烩、汆。不宜选用煎、炸、熏、烤等烹调方法,因为用这些方法加工出的菜肴不易消化,机体很难吸收。

莫忘饮食禁忌: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其他酒类也应少饮或不饮)、香烟、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不宜吃过甜、过咸、过浓、过冷、过热、过酸的汤类及菜肴,以防伤害胃黏膜。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家庭护理作为时下备受关注的词汇,中医专家从以上几个方面给大家做出了介绍,相信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家庭护理应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护理方法才是王道。最后小编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今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越来越多,追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保养造成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治疗慢性胃炎偏方、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还有就是慢性胃炎怎样调理。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就会有所了解。

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

慢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常常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及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推、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治疗慢性胃炎偏方

益中活血汤

原料

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

疏肝和胃汤

原料

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疏肝理气,和胃散寒。

养胃理气汤

原料

炒白芍15克,乌梅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苏子10克,苏梗10克。理气,养阴。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间休息3-7天。

慢性胃炎怎样调理

1、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 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因此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 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 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你被慢性胃炎所困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就可以通过以上这方法零食有效的帮助你们治疗,从而让你的胃重新恢复健康。

小孩慢性胃炎的饮食调养


小儿慢性胃炎的症状,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有孩子的家长对这一病症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下面给大家介绍饮食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很多,但是食疗方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也要提醒大家多多加强小儿慢性胃炎的预防工作!

小儿慢性胃炎并不少见

慢性胃炎多发生于成人,可是近年在儿科门诊发现慢性胃炎的患儿并不少见,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尤其是3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较多见。儿童慢性胃炎以胃窦炎多见,萎缩性胃炎比较少见。

胃窦炎的病灶主要在胃窦部,其原因与幽门螺旋杆菌侵袭有一定关系,可以说它是形成胃窦炎的罪魁祸首。其他诱因还有贪食冷饮、饮食无节律、挑食、爱吃油煎食品等。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长期无节制进食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使胃黏膜水肿和糜烂,而过量冷饮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和黏膜层变薄,形成慢性胃炎。

近年西医治疗多采用减少胃酸及消灭幽螺旋杆菌的药物,对儿童胃窦炎有一定疗效,也常用强化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但仍有部分患儿疗效欠佳,需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中药对防治胃窦炎有较好疗效,常用的有清热理气和调理脾胃的药,如蒲公英、黄芩、白芍、陈皮、乌药、山药、香附、延胡索、枳壳、木香、北沙参等。还有一些中成药也被广泛运用于治疗,不过以上药物都应根据医嘱服用。

饮食调理不可忽视

饮食调理对治愈小儿慢性胃炎甚重要。总的原则是食物需细、软、嫩、烂,小儿是生长发育的个体,因此食物还要富有营养,如牛奶、炖蛋、鱼、豆制品、面条、粥、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可以吃一些对胃消化功能有帮助的食品,如山药、扁豆、莲子、鸡肫、猪肚、米仁等。不宜多吃的食品有芹菜、竹笋、肥肉、各种油炸食品等。

1、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装瓶,每日服3汤匙。适合于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鹌鹑蛋1只。将牛奶先煮沸,打入鹌鹑蛋,再煮数分钟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适合胃痛、口渴、纳呆、便秘的患儿用。

3、饴糖20克,冲入豆浆250毫升内,煮沸后空腹饮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温,怕冷的患儿。

4、取莲子、糯米、米仁各50克,红糖15克。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心,放入锅后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炖至烂,放红糖后食用。适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

小儿慢性胃炎的预防

1.保持精神愉快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长期滥用此类药物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3.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

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

4.注意饮食

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多吃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结语:小儿慢性胃炎的食疗方,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一方法已经了解许多了。以后如果遇到孩子胃炎的情况,要及时治疗。不能太过大意,孩子生病,治疗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家长们要多多关系才行!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热敷熏洗法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热敷熏洗法】

热敷法1:

用"热敷膏"治疗。取葱汁150克,姜汁150克,蒜汁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用时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药膏直径1.2厘米、厚约0.3厘米),贴敷于患者大椎、踊俞、脾俞、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穴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为佳,每天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共贴3个疗程,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热敷法2:

用"热敷散"治疗。取麦麸皮1500克,食醋250克。将麦麸皮1500克在铁锅内炒糊后,再加食醋250克,速搅拌均匀后,装入自制布袋内,然后放置在胃脘痛部位,布袋上加热水袋热敷,用被子盖好保暖。

此方法具有祛风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热敷法3:

用“姜葱软膏”治疗。取生姜120克,葱子120克,川乌18克,麻黄18克,北细辛18克,白芷18克,羌活24克,肉桂20克,后6味药共为细末,生姜、葱子共捣成茸,用酒水各半调匀,炒热分装两个布袋,轮番熨敷胃脘部,每次热敷1小时,以局部微微出汗为度,每天1~2次。

此法具有温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穴位针灸法


夏季三伏天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内服,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一)针刺法

针刺法1:

用"老十针"方。取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足三里(双)穴。中脘、下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内关穴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关,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发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捻转补泻法。足三里穴直刺1-2寸,使患者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补泻泣。气海、天枢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腹或阴部传导。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针刺法2:

用"新十针"方。取中脘、内关(双)、足三里(双)、天枢(双)、公孙(双)、气海血。中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内关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关穴,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发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捻转补泻法。足三里穴直刺1-2寸,使患者感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补泻法。气海、天枢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腹或阴部传导。公孙穴直刺0.5-0.8寸,施捻转补法,使患者局部有沉胀痛感。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本方能加强脾的助运化功能,促进胃的腐熟水谷作用,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针刺法3:

取足三里、内关、中脘、阴陵泉、脾俞穴。足三里穴针刺时左手按于穴位下方,右手持针略向上斜刺1.5-2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内关穴针刺时左手按于穴位远端,右手持针向肘关节方向斜刺0.5-1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中脘穴直刺1.5-2寸,施小幅度提插捻转泻法或刮针法,使患者感局部沉胀,胃有收缩感;阴陵泉穴直刺1.5-2寸,施提插捻转泻法,使患者感局部酸沉及触电感;脾俞穴向脊炷斜刺0.8-1.2寸,使患者感局部沉胀。可在背部脾俞、胃俞穴或腹部"三脘"处针刺加艾炷灸,结束后加拔火罐。

此方法具有温阳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各型胃炎疼痛。

 

针刺法4:

主穴取中脘、胃俞、巨阙、足三里、公孙、内关穴;配穴取脾俞、丰隆、章门、期门、阳陵泉穴。实热证宜针刺为主,虚寒证则以灸法为主,针刺为辅。中脘穴直刺3寸,施呼吸捻转补泻法:公孙穴进针l寸,内关穴1.5寸,期门、章门穴针尖向正中线方向斜刺5分,勿刺入胸腔,捻入捻出。胃俞、脾俞穴针刺向脊椎方向,进针l寸,施捻转提插法。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理气止痛、健牌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二)电针法

电针法1:

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中脘穴。穴位局部常规消毒,足三里穴用5寸毫针直刺0.8-1.2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三阴交1.5寸毫针向上斜刺,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上传导;内关穴用1.5寸毫针向心斜刺0.5-0.8寸,行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沿前臂向胃部传导,中脘穴用2寸毫针直刺1.0-1.5寸发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疼痛,胃部有收缩感。各穴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电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每天l次,7次为l个疗程。

此方炷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电针法2:

取脾俞、胃俞、内关穴。穴位局部常规消毒,脾俞、胃俞穴用1.5寸毫针向脊炷斜刺0.8-1.2寸,内关穴用1.5寸毫针向心斜刺0.5-0.8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沿前臂向胃部传导;各穴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患者能耐受为度,留20分钟,每天l次,7次为l个疗程,间隔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三)艾灸法

艾灸法1:

取穴分2组,第1组为中脘、内关、梁门、气海、足三里穴,第2组为胃俞、脾俞、肾俞、公孙、内关穴。将艾条点燃,插入灸器之顶孔中,对准选定之穴位,用橡皮带固定左右底袢,使器身与皮肤垂直。调节温度高低,以温热略烫但患者能耐受为宜z;温度平和无效,太高会烫伤皮肤。对胸腹及四肢诸穴,可以嘱患者自行调节。施灸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l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

艾灸法2:

腹部取上脘、中脘、下脘、梁门穴;背腰部取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选大号温灸盒,点燃1-3段、长6-7厘米的艾条后放置于盒内的铁纱上面,对准穴位或施灸部位,盖好盖子施灸,每次可灸15-30分钟,同时针刺章门、足三里穴。若在施灸过程中,盒内温度过高,患者不能耐受时,应及时将盖子部分打开(热气向上,下面的温度即可下降)。若温度还高,可将盖子拿下。盖盖子时,注意不能全部盖严,要留有一定的缝隙,使空气流通,让艾条充分燃烧。施灸的时间从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l天开始,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牌胃虚寒型胃炎。

艾灸法3:

取穴分2组,第1组为中脘、梁门、气海、足三里穴,第2组为胃俞、脾俞、肾俞、公孙、内关穴。用"白芥子饼"灸。取白芥子研为细末,再药末用凉水和好,做成直径2.5~3.0厘米、厚0.3-0.4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放在选好的穴位或部位上,将艾炷放在药饼上点燃施灸。灸足三里穴9壮,脾俞、胃俞穴各7壮,中腕穴7壮,梁门穴7壮。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天l次,7天为l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和胃、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

艾灸法4:

取中脘、梁门、脾俞、内关、足三里、关元穴。用"隔姜灸"法,灸脾俞穴时患者取俯卧位;灸足三里、关元、内关、梁门、中脘穴时患者取卧位。将鲜姜切成0.3-0.4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扎几个小孔,再将姜放在选好的穴位上,上面放置1.5厘米x2厘米艾炷,用线香点燃,当患者感到灼热时,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稍稍提起,或将艾炷立即去掉,再更换新艾炷继续灸之。施灸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开始,每穴灸3-9壮,换艾炷不换姜片。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共灸治3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温中散寒、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牌胃虚寒型胃炎。


(四)耳穴法

耳穴法1:

取耳穴牌脾、胃、口、皮质下、交感、神门。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次。耳穴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图钉型"皮内针(即揿针),耳穴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持针柄,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入,令环状针柄平整地留于皮肤上,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取王不留行子,耳穴局部常规消毒,把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x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留置3-5天,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温阳益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寒邪犯胃型胃炎。

耳穴法2:

取耳穴肝、胃、交感、艇中、脾。选取0.5寸短柄毫针针刺,耳穴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固定耳部,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宜,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或用镊子持皮内针对准所选穴位垂直刺人,以胶布固定,留针2-3天,埋针期间,每天以拇指、食指按压埋针处2-3次,以加强针感,增强疗效。或将中药王不留行子置于8毫米x8毫米胶布中心,贴敷于所选治疗点上,用拇指、食指相对按压,揉捏至耳穴局部发热、红润、疼痛,每天按压2-3次。

此方法具有泻热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蕴热型胃炎。

 

(五)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1: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10毫升,取脾俞、中脘、三焦俞、内关穴,局部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胀感且回抽无回血时,注人药液,每穴2.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侧,下次注射另一侧,6次为1个疗程。此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注射法2: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旅"10毫升,取脾俞、内关、公孙、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胀感且回抽无回血时,注入药液,每穴2.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侧,下次注射另一侧,6次为1个疗程。此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注射法3:

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10毫升,取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穴,局部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微提插,使患者感穴位有酸胀感且回抽无回血时,注入药液,每穴1.5毫升。隔天l次,每次注射一侧,下方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六)穴位埋线法取脾俞、胃俞、肝俞、中脘、足三里穴。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1厘米,分离肌层,在深部寻找敏感点。出现感传现象时,施用特定的诱导手法,扩大基底面,视病情及体质埋入适当的肠线(羊肠线置75%酒精中漫泡l小时),并与切口成一定角度。埋毕,冲洗消毒,缝合l针,盖无菌纱布,7天拆线。勿损伤较粗血管和神经,6周内禁用抗炎止痛药。此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与中医调理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发病与情绪不佳、饮食不节(如嗜酒、饮食无规律、过食生冷辛辣等)及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有中上腹部疼痛或饱闷感,疼痛或牵及胸胁后背,食欲减退,吐酸水,恶心呕吐,嗳气等反复发作,日久则出现胃部灼热、隐痛、有饥饿感而不能食食后饱胀、面色发白、消瘦、贫血等症状。

中医称本病为胃脘痛,若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为肝火犯胃型若面色苍白,乏力,胃痛喜按喜暖,为脾胃虚寒型若口干,舌红无苔,大便干,胃脘隐痛为胃阴不足型。

调养方法

(一)起居调养法中医认为本病大多发于脾胃素虚者,脾胃既虚,正气较弱,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心理调养法情绪与胃炎关系密切,发怒、紧张,可导致胃肌收缩、微小血管痉挛、胃自身保护修复机能减退、胃酸分泌亢进等变化。患者一定要思想达观、精神松弛、心情愉快。在临床上,由于精神因素加重或诱发慢性胃炎者屡见不鲜,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志的舒畅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饮食调养法饮食不节可直接导致胃炎发生,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首先应忌食生冷辛辣之品,煎炸难消化的食品也不宜多吃。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调料和过热饮食。进食习惯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粘膜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的食物。每餐饮食以七分饱为宜,不宜吃得过饱,更不宜多吃煎炸难消化食品。

食疗药粥食用

(1)石斛竹枣粳米粥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将石斛、玉竹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大枣、粳米煮粥,1日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火犯胃型胃痛。

(2)鲫鱼粥鲫鱼1~2条、糯米50克。煮粥食,早晚常服。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四)药物调养法1.常用验方(1)淮山药100克、生鸡内金100克、醋制半夏60克、浙贝母40克,研成细末。每次3克,用水吞服,每日3次。用于各型胃脘痛者。

(2)百合30克、乌药10克、木香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胃阴不足型胃痛。

(3)炒黄芪30克、蒲公英30克、百合20克、乌药1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丹参20克,焦三仙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浅表性胃炎兼有烧灼样感觉者。

慢性胃炎的治疗


二、胃病不宜吃的食物三、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的治疗

1、慢性胃炎的治疗之戒烟戒酒

抽烟会促进胃痛发作。吸烟后,烟碱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刺激作用,过量吸烟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引起胆汁返流,使胃粘膜受损,并影响胃粘膜血液供应及胃粘膜细胞修复与再生,所以要戒烟。

酒精可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侵入胃粘膜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所以,对胃病的调理,还要注意戒酒。

2、慢性胃炎的治疗之注意药物使用

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多有损伤,所以,在患其他疾病用药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或尽量避免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感冒退烧药,许多抗菌素,消炎止痛药等。

3、慢性胃炎的治疗之注意疾病治疗

患有慢性肝病、糖尿病、胆道疾病时,可使胃粘膜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胃功能紊乱而发生胃炎。另外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感染等造成的带菌分泌物下咽,常可使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诱发胃炎。所以注意上述疾病的控制治疗,对慢性胃炎的康复也是十分重要的。

4、慢性胃炎的治疗之饮食调理

通常的,对于患者而言,注意食用具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此外,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

胃病不宜吃的食物

1、薄荷:薄荷会放松食道括约肌,增加泛酸的几率。任何含薄荷的东西都要小心,比如薄荷茶、薄荷糖和薄荷口香糖。

2、汽水和果汁:这两种饮料含有许多果糖。大概有30%的成年人不能很好地吸收果糖,从而导致胃肠不适。

3、咖啡:咖啡会刺激胃,使其分泌过多的胃酸,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特别是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要少喝咖啡。含咖啡因的饮料也要少喝。

4、:西兰花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特别多。这种纤维只有在大肠里才能被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同时西兰花还含有类似豆类中的产气糖类。

5、番茄:番茄的酸性很高,可能刺激胃产生更多的胃酸。因此,吃太多番茄会导致泛酸、烧心等症状。用番茄做成的番茄酱也如此。

6、乳制品:有乳糖不耐的人,摄入乳制品后会引起胃部不适。可以选择酸奶、硬奶酪,或含乳糖低的 牛奶 。

慢性胃炎的症状

胃炎就是胃部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对于人们的影响非常的大,但是发现许多人在疾病的早期都不知道,那么你知道得了胃炎会引起哪些症状吗?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胃粘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中医调养治疗慢性胃炎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