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保健中药材有哪些 > 导航 > 补血止血的食物有哪些

收敛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养生保健中药材有哪些。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收敛止血的中药有哪些》,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导读:收敛止血的中药有哪些?收敛止血药,无论虚寒性的或热性出血均可用之。那么收敛止血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收敛止血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收敛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收敛止血药味多苦涩,性多平凉,功能收敛止血。可以用治各类出血病患。收敛止血药性收涩,有留瘀恋邪之弊,当以出血无瘀者为好,如果有瘀血和邪实者要慎之。收敛止血药有白及、白芨、紫珠、血余炭、藕节、檵木、刺猬皮等。

1、白及

白及,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千。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2、紫珠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紫荆、紫珠草、止血草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根或全株入药,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

3、血余炭

血余炭,中药名,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具有良好的止血、化瘀、利尿。作用,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

4、藕节

藕节为藕连接部分,含天门冬素、鞣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中医认为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缩短出血时间,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

5、檵木

檵木通常为灌木,稀为小乔木,多生于山野及丘陵灌丛中。根、叶、花果均能入药,叶用于止血,根及叶用于跌打损伤,有去瘀生新功效。

6、刺猬皮

刺猬皮,中药名,刺猬科动物刺猬、短刺猬、或大耳猬的干燥外皮。具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固精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肠风下血,脱肛,痔疮,遗精,遗尿。孕妇忌服。

7、断血流

断血流,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灯笼草或风轮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开花前采收,除去泥沙,晒干。收敛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8、仙鹤草

仙鹤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9、鸡冠花

鸡冠花,中药名,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干燥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10、松花粉

松花粉,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用于外伤出血,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以上就是一些收敛止血的中药,供大家参考。

ys630.coM延伸阅读

温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导读:温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温经止血药性温热,有温经止血的作用。那么温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温经止血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温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温经止血药,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证。如便血,崩漏,紫癜等,色暗淡者。热盛火旺之出血证忌用。温经止血药有艾叶、炮姜、灶心土等。

1、艾叶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本品药性温燥,阴虚血热者慎用。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

(1)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2)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以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3)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良方》)

2、炮姜

炮姜,中药名。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蜘蛛咬人:炮姜切片贴之,良。(《千金方》)

3、灶心土

灶心土,为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全国农村均有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火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可,又名伏龙肝。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体轻,质较硬,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细软,色稍深,显颗粒状,并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有吸湿性。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具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伏龙肝与炮姜,均可温中止血,止泻,二者均适应于脾胃虚寒,腹痛泻痢以及阳虚失血之症,但炮姜温中散寒之力强,守而不走,治疗一切脾胃虚寒之证,伏龙肝偏于温中止血,并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

以上就是一些温经止血的中药,供大家参考。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导读: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能够止血的中药有很多,那么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凉血止血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凉血止血药性寒凉,而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凉血止血药原则上不宜于虚寒性出血证,凉血止血药主要包括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等。

1、小蓟

小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1)金疮出血不止:小蓟苗捣烂涂之。(孟诜《食疗本草》)

(2)堕胎下血:小蓟根叶、益母草五两。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圣济总录》)

2、大蓟

大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1)心热吐血口干: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

(2)舌硬出血不止:刺蓟捣汁,和酒服。干者为末,冷水服。(《普济方》)

(3)崩中下血:大、小蓟根一升,酒一斗,渍五宿,任饮。亦可酒煎服,或生捣汁。温服。(《千金方》)

3、地榆

地榆,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1)男女吐血:地榆三两。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热服一合。(《圣惠方》)

(2)结阴(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服五钱,水三盏,入缩砂仁七枚,煎一盏半,分二服。(《宣明方》)

(3)虎犬咬伤:地榆煮汁饮,并为末敷之。亦可为末,白汤服,日三。忌酒。(《梅师方》)

(4)代指肿痛(十指肿痛的一种病证):地榆煮汁渍之,半日愈。(《千金翼》)

4、槐花

槐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1)衄血不止:槐花、乌贼鱼骨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之。(《普济方》)

(2)吐血不止:槐花烧存性,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饮下三钱。(《普济方》)

(3)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下,立效。(《箧中秘宝方》)

(4)脏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钱,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汤服。(《普济方》)

(5)妇人漏血不止:槐花烧存性,研。每服二、三钱,食前温酒下。(《圣惠方》)

(6)下血血崩:槐花一两,棕灰五钱,盐一钱,水三钟,煎减半服。(《摘玄方》)

5、侧柏叶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1)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咽干口燥,舌绛脉数:生地黄、生侧柏叶、生艾叶、生荷叶。(《妇人良方》四生丸)

(2)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凉血止血的中药,下面继续为你推荐,一起来看看。

6、白茅根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1)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2)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

7、苎麻根

苎麻根,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冬春季采挖,洗净,晒干。具有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热,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外用治跌打损伤。

(1)五种淋疾: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斗门方》)

(2)肛门肿痛:生苎根捣烂,坐之良。(《濒湖集简方》)

(3)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熏洗之。(《圣惠方》)

(4)五色丹毒:苎根煮浓汁,日三浴之。(《外台秘要》)

8、羊蹄

羊蹄,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通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门周围炎,大便秘结;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黄水疮,疖肿,皮癣。本品有小毒,内服须谨慎。

(1)赤白痢证及年久便血:羊蹄草和猪精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2)肠风下血:败毒菜根(洗切),用连皮老姜各半盏,同炒赤,以无灰酒淬之,碗盖少顷,去滓,任意饮。(《永类方》)

以上就是一些凉血止血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化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导读:化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化瘀止血药适用于瘀血内阻而不循环引起的出血证,那么化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化瘀止血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化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化瘀止血药既能够止血,又可以化瘀。能消散瘀血而止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有些还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经闭等。化瘀止血药包括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等。

1、三七

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孕妇慎用。

(1)吐血衄血:山漆一钱,自嚼,米汤送下。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汤。(《濒湖集简方》)

(2)小儿伤寒,百日内患壮热。用铁铧一斤,烧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叶七片,浴之。(《圣济录》)

2、茜草

茜草,茜草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1)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4)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3、蒲黄

蒲黄,中药名,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孕妇慎用。

(1)产后血瘀:蒲黄三两。水三升,煎一升,顿服。(《梅师方》)

(2)坠伤扑损:瘀血在内,烦闷者。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塞上方》)

(3)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简便方》)

4、花蕊石

花蕊石,中药名。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孕妇慎用。

花蕊石散:治五内崩损,喷血出斗升,用此治之。花蕊石存性,研如粉。以童子小便一钟,男,入酒一半;女,入醋一半,煎温,食后调服二钱,甚者五钱。能使瘀血化为黄水,后以独参汤补之。(葛可久《十药神书》)

5、降香

降香,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边材,阴干。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凡阴虚火盛、血热妄行而无瘀滞者不宜用。

(1)《本草从新》:金疮出血、降香、倍子、桐花等分、末敷。

(2)《百一选方》:治金刃或跌扑伤损,血流不止,以本品与五倍子共研末,捣敷患处。

以上就是一些化瘀止血的中药,供大家参考。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在有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身体里面发燥,这种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人的情绪也会变得异常,比如火气就会变得很大,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这可能是身体出现了血热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了严重的血热症,这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比如可以吃一些凉血止血的中药。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1、小蓟

小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1)金疮出血不止:小蓟苗捣烂涂之。(孟诜《食疗本草》)

(2)堕胎下血:小蓟根叶、益母草五两。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圣济总录》)

2、大蓟

大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1)心热吐血口干: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

(2)舌硬出血不止:刺蓟捣汁,和酒服。干者为末,冷水服。(《普济方》)

(3)崩中下血:大、小蓟根一升,酒一斗,渍五宿,任饮。亦可酒煎服,或生捣汁。温服。(《千金方》)

3、地榆

地榆,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1)男女吐血:地榆三两。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热服一合。(《圣惠方》)

(2)结阴(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服五钱,水三盏,入缩砂仁七枚,煎一盏半,分二服。(《宣明方》)

(3)虎犬咬伤:地榆煮汁饮,并为末敷之。亦可为末,白汤服,日三。忌酒。(《梅师方》)

(4)代指肿痛(十指肿痛的一种病证):地榆煮汁渍之,半日愈。(《千金翼》)

4、槐花

槐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1)衄血不止:槐花、乌贼鱼骨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之。(《普济方》)

(2)吐血不止:槐花烧存性,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饮下三钱。(《普济方》)

(3)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下,立效。(《箧中秘宝方》)

(4)脏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钱,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汤服。(《普济方》)

(5)妇人漏血不止:槐花烧存性,研。每服二、三钱,食前温酒下。(《圣惠方》)

(6)下血血崩:槐花一两,棕灰五钱,盐一钱,水三钟,煎减半服。(《摘玄方》)

5、侧柏叶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1)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咽干口燥,舌绛脉数:生地黄、生侧柏叶、生艾叶、生荷叶。(《妇人良方》四生丸)

(2)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凉血止血的中药,下面继续为推荐,一起来看看。

6、白茅根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1)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2)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

7、苎麻根

苎麻根,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冬春季采挖,洗净,晒干。具有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热,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外用治跌打损伤。

(1)五种淋疾: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斗门方》)

(2)肛门肿痛:生苎根捣烂,坐之良。(《濒湖集简方》)

(3)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熏洗之。(《圣惠方》)

(4)五色丹毒:苎根煮浓汁,日三浴之。(《外台秘要》)

8、羊蹄

羊蹄,中药名,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通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门周围炎,大便秘结;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黄水疮,疖肿,皮癣。本品有小毒,内服须谨慎。

收敛止汗的中药


出汗虽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正常,尤其是发生在睡觉时出汗的情况,往往人盗汗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疾病,可选择中药来改善,而收敛止汗的中药有哪些比较有效呢?这里止的汗就是虚汗,有多种配方来选择,具体哪一种还是要看个人的出汗情况,对症下药才更有效。

收敛止汗是什么意思

收敛止汗是一个中医名词,是用具有收敛作用的中药治疗出汗过多的方法。一般收敛的是虚汗。

收敛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收敛止汗的中药主要有白蒿、生龙骨、五味子、山茱萸、白芍、乌梅、浮小麦、麻黄根等。

收敛止汗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1、黄耆30克、麦冬15克、北五味6克、桑叶14片。水煎服。

2、黄耆、人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陈皮、半夏、葛根、甘草(炙)各等分。水煎服。

3、黄芪18克、白术6克、防风6克。研末,做汤剂或者水煎服。

4、玄参1斤,麦冬1斤,天冬1斤,生地1斤,北五味4两,酸枣仁半斤。上为末,炼蜜为丸。

5、黄耆1两,牡蛎粉1两(煅),肉桂5钱,知母1两(炒),人参5钱,白术1两,芡实100枚。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收敛止汗的食物有哪些

收敛止汗可以吃一些温性的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益气补血等功效的食物,例如糯米、羊肚、红枣、燕窝等都是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的。

收敛止汗吃什么水果蔬菜

一般的水果蔬菜基本上不太会有直接明显的收敛止汗的作用的,不过大家还是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肾、益气、固表、补虚作用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对于缓解症状也是大有帮助的。

收敛生肌的中药


收敛生肌也就是指的很多患者经常有皮肤溃疡,皮肤溃疡在出现后很难愈合,这个时候只能通过用药维持,促进皮肤的修复,收敛生肌的中药,包括很多的类型,比较常见的就是选择后,马齿苋这样的食物也是药材,还有就是有一些药物也可以达到收敛生肌的效果。

适应症

解毒,生肌。用于疮疖久溃,肌肉不生,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散剂:患部用温开水洗净后,撒药少许,或用温开水调敷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外用药,不可入口。溃烂初期禁用。

马齿苋的功效

解毒消肿降血压,代分析知马齿苋每百克鲜茎叶含水分92克,蛋白质2.3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克,钙85毫克,磷56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2.23毫克,维生素C23毫克。

还含有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含有不少二羟乙胺、苹果酸、箭荡糖、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药理实验证实: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强力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

马齿苋的药用价值

1、抗菌作用

曲淑岩报道马齿苋乙醇提取物对志贺氏和佛氏付赤痢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煎剂对志贺氏、宋内氏、斯氏及费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痢疾杆菌在马齿苋肉汤中多次传代后能产生明显的抗药性。醇浸物或水煎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某些致病真菌如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无抑制作用;对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感染,用醇提液或醇提后残渣水煎液均无效。1992年马慕英报道了深圳市菜市场出售的野生马齿苋对多种常见的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马齿苋对多种常见的食品污染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即使稀释到12.5%的浓度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对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抑菌作用较强,而对藤黄八叠球菌不抑制,对霉状杆菌抑制作用不明显。马齿苋对一些霉菌也有抑制作用,如对总状毛霉、赤霉、交链孢霉、黄曲霉等抑制作用也较强;而对黑根霉、绿色木霉、黑曲霉无抑菌作用,对酵母菌无抑菌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

1985年曲淑岩报道马齿苋提取液(水煎浓缩加酒精去掉沉淀制成)及其分离的结晶氯化钾对豚鼠、大鼠及家兔离体、犬的在位子宫皆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马齿苋注射液2ml(相当于生药5-10g),比用麦角新碱0.2mg为强,较用垂体后叶素10单位为弱;而用4-6ml则与垂体后叶素10单位相仿。从马齿苋中分离的氯化钾结晶对大鼠离体回肠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其作强度与前列腺素E1,200ug、新斯的明0.25mg相似,而20%煎剂0.2ml对离体豚鼠小肠有抑制作用。此后国外学者SunbhanichM等研究了马齿苋新鲜植物榨的水汁及沸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肠蠕动及离体的心房和气管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离体回肠,水汁和沸水提取物都使收缩的紧张度、振幅、频率增强。这种作用与乙酰胆碱类似,而且是剂量依赖性的。但是,收缩的紧张度和蠕动的增加可轻微地被阿托品阻断。两种类型的制剂均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对心脏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率的作用,以及对离体气管条的松弛作用。这些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产生的作用类似,并且可被心得安(2.1x10(-5)mol/L)完全阻断。马齿苋对离体豚鼠回肠和心房的作用结果提示该药可分别作为松驰剂和强心剂,其对支气管的扩张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3、对子宫的作用

李守柔等于1979年报道,马齿苋对动物子宫有两种相反的作用,一为兴奋作用,系马齿苋中分得的氯化钾;一为抑制作用,系马齿苋中的有机成分。钾盐主要存在于茎中,有机成分主要存在于叶中。

收敛止血的中药有哪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