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好中药的保存方法

养生的好方法有哪些。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熬好中药的保存方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熬好中药的保存方法

中药都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的,所以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服下,否则不仅不能够治疗身体的疾病,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副作用。那么熬好中药的保存方法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目前市面上的中药保存方法有两种,具体如下:

1、真空密封包装方法

这种一般都会在包装中注明保质期和保存的方法,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规范,所以会出现不同医院或者是药店煎煮出来的相同药物保质期不一样。

如果是密封真空包装的,那么最好在冷藏室中保存,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周,如果超过了一周的时间,那么最好检测一下是否变质,在食用之前最好用开水重新煮沸之后再服用。

如果发现中药的密封真空包装袋鼓起来了,或者是中药变味了,那么就说明已经变质了,千万别喝。

2、自带器皿保存方法

如果是使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中药,那么最好不要喝隔夜的中药,就算是放在了冷藏室,那么也不要超过三天,否则很容易出现中药药液变质,影响疗效甚至出现副作用。

大部分的医生在一次开药的时候都会开出4天到7天左右的药方,如果患有的是慢性疾病,那么甚至有可能开出两周以上的中药方,一般患者都是会选择在医院或者药店代煎,这个时候一定要了解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这个问题。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1、用具

煎煮中药的用具最好是砂锅,忌用铁、铜、铝等容器。因为这些容器的金属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中药成分的含量,使中药的效应减低或消失。

2、水量

原则上第一煎加水要超过药面3~5厘米,第二煎超过2~3厘米即可。但也要看药物是否吸水,如药物容易吸水,可以多加一些水;而药物不易吸水,可以少加水。

3、浸泡

浸泡时间以30分钟为宜,但具体浸泡时间也要依据药材而定。如植物的根、茎、果、矿物药、动物内脏等,浸泡时间可以长一些。而花、叶等,浸泡时间短一些。

4、时间

一般火候是“先武后文”,即煎开前用较强火力,煎开后用较弱火力。要做到武而不烈,文而不缓。按照常规,第一煎煮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第二煎煮时间以15~20分钟。

5、先后

由于药材的特殊性,有的要先煎如金石类、甲壳类药物;有的要后下,如叶、花,钩藤等;有的要包煎,以避免刺激咽喉,或以利于药物成分的渗出,有的胶类药物要炖化后加入药液中服用。而贵重药物要另煎兑入服用,以免药物的浪费。

喝中药期间的禁忌

1、忌萝卜

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2、忌生冷

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3、忌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4、忌辛辣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

5、忌油腻

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ys630.COm精选阅读

熬好的中药能冷冻保存吗?


平时生活当中熬好的中药在没有马上喝完的情况,下要注意保存好,装好放到冰箱保鲜层就可以,没有必要冷冻保存,而且也要注意熬好的中药还是要趁热喝完,不能够放置太久时间。

1、假如是自己煎药,时间又不仓促、紧张的话,最好当日煎、当日服。如果因各种原因需要将药液隔夜放置,应装在加盖容器中,放置冰箱中冷藏保存,饮服前用家用微波炉转上0.5~1分钟。

2、而医院,药房利用现代技术为患者一次性煎好的袋装中药汤液,其药液经过高温处理,病原微生物已被杀死,不会导致药液变馊。加上煎好的药是根据服用次数单剂量密闭包装,不与外环境接触,相对安全。

3、需要注意的是:①煎好的袋装药液应放冰箱中保存,按照医嘱按时服用;②服用前应该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如药袋出现胀鼓或有破洞,应更换一包;③服用前可连袋放入大杯中,倒入热水,待药液温热后服用,或剪口倒出药液,用家用微波炉加热0.5~1分钟服用。

自己熬的中药怎么保存


熬制中药的时候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药香,不少人闻见这股药香会感觉到恶心,但是有一部分人是非常喜欢这股药香的。小时候弄堂中的药香也成为了大家童年中一个特殊的记忆,自己在家中熬制出中药之后,一定要注意保存,才不会让中药变质。所以需要用中药慢慢调理身体的人,就应该学习到中药的正确保存方法。

熬好的中药怎么保存才是正确的?

1、 真空密封包装保存

在保存方法中,真空密封包装是最为常见的,通常包装上还会标明相应的保质期和保存方法。在这方面国家暂时还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因此不同医院熬出来的中药的保质期是有所不同的。真空密封包装的药物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冷藏,但是冷藏时间不能大于7天,如果超过7天,则要先检测药物是否变质。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在冷藏之后需要用开水将其再次煮沸才能服下。

2、 放入器皿中保存

中药如果是放置在器皿中冷藏保存,在3天之内需服用,否则很容易就会变质。这不仅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伤害身体。采取这种方式保存的药物,最好能够当天熬制当天喝。

中药保存时间的长短不但与保存方式有关,还与药液的含量有关系。如果药液中含有蜈蚣、蝎子等动物或含糖量较高,保质期就会相应的缩短。药液保存的时间如果较长,需要在服用前检查有无变质。对于真空密封保存的药物,要检查有无鼓起;器皿保存的药物需要看看药液有无变味或有无出现气泡等异常情况。

中药熬几遍好


二、熬中药的正确方法三、熬中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熬几遍好

1、中药熬几遍好

在煎药前要浸泡1小时左右,把药材泡透。用水没有具体的量,第一次冷水即可,一般以刚末过药材为好。第一次煎药40分钟左右,倒出100毫升。第二次加入开水(有些中药含有鞣质,遇到冷水就会凝固,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煎30分钟左右,倒出100毫升。第三次同第二次,同样倒出100毫升。

将三次的药物混合在一起,也就一小碗左右,多了就恶心了,分三次喝。一般补药饭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饭后服用(如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如果您三次煎出了好多也没关系,可以把药物汤汁加热浓缩一下。当然,对于一些要求后下的药物不要久煎,因为他们主要是取其挥发油成分,时间长了就失效了,所以后下。对于有毒的药物,一定要遵医嘱,如附子 乌头等要先煎一个小时以去毒性,不可马虎。煎中药的次数必须适度,因为有的中药在煎过几次之后,就已经失去了它的药效。

2、熬中药用什么锅

熬中药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3、熬中药有泡多久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1、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2、浸泡,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

3、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熬中药的注意事项

1、中药的副作用很多是因为没有对疾病辨证用药,或错误的辨证。比如对高血压,有些不辨证而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殊不知这完全违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2、无论中药、西药,其安全性在于用量。大量或巨大量就会出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3、中医师在处方时讲究君、臣、佐、使配伍,还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4、有些中药短期服用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但是长期服用则容易出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5、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体质强弱差异,脏腑功能的差异,其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不同。

6、要了解西药和中药的主要成分,有些药是不能一起混用的。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药同时服用会引起血尿。

7、煎煮不当包括使用的煎药器具以及煎煮时间,是否包煎、另煎、先煎、后下等。

中药熬膏方法


二、中药膏方的分类三、中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药熬膏方法

1、中药熬膏先浸泡煎煮

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浸透2小时。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用铁锅,以免引起化学反应。然后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小时左右,这样,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来。

浸透饮片入紫铜药锅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时。 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浓缩。

2、中药熬膏要浓缩收膏

取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紫铜药锅中,加入另煎细料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 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或竹扁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或竹扁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此谓清膏。至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入紫铜药锅继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再加入贵重细料,充分搅拌成膏滋。

加糖取规定的蔗糖、冰糖或蜂蜜置于另一锅中干炒至全溶,色转黄,开始发泡至冒青白烟即可。或取糖适量,按糖水比2:l的比例(如糖5千克加水2.5 升),加热煮沸30分钟左右,加入0.1%酒石酸适量,搅拌均匀,微沸2 小时即可。加酒石酸的目的是促进蔗糖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此法较炒糖操作容易掌握,安全,糖又不易焦化,劳动强度也较小。加蜜用的是炼蜜。

3、中药熬膏最后分装凉膏

膏滋乘热快速倒入事先清洗、消毒过的专用容器(瓦罐一料一罐,玻璃瓶一料4-6瓶)内,或进入自动分装机内分装(每袋20g,一料约60袋)。 装有刚刚熬制好膏滋药的紫铜药锅非常烫手,但俞药师表示分装膏滋药的动作一定要快,否则粘稠的膏滋药容易凝结在一起。

膏方的收藏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收藏不妥,极易变霉变质,影响药效。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为宜,切不可用金属的锅、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学反应。一料膏方通常可服用4—8周,所以放置的环境以阴凉干燥为好,如避阳之处或冰箱内,因膏方中糖份含量高,且其中还含有动物蛋白,温度一高容易变质发霉。

中药膏方的分类

根据制作过程是否加入蜂蜜将膏方分为清膏和蜜膏,中药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收膏时加入蜂蜜称为蜜膏(又称“膏滋”),后者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有慢性病者;

根据膏方中是否含有动物胶或胎盘、鹿鞭等动物药,可将其分为素膏和荤膏,素膏由中草药组成,不易发霉,四季均可服用;荤膏中则含有动物胶(药),多属温补之剂,且不易久存,一般冬季服用。

中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

1、药膏的服用方法

药膏一般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服用。用少量开水烊化,早晨空腹服用,1周后改为2次/天,早晨与晚上睡前1h空腹服用。根据病证需要也可用温热黄酒冲服。成人每次服1汤匙,约30g,少年减半;儿童、婴儿禁服。

2、药膏的服用禁忌

感冒、发热、伤食期间暂停服,急性病或慢性病活动期可暂缓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新近患病之人,须先祛邪外出,然后以药膏缓图治本,否则闭门留寇,不利于疾病治疗。

3、药膏的保存方法

药膏服用的时间比较长,要求放入冰箱,防止霉变;配备专用调羹:舀之前不用水冲洗,防止沾到膏方里霉变。

熬好的中药变质现象


人们现在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很多人会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去中医馆里拿一些中药调理身体,日常的调理能够有效地把一些疾病扼杀在萌芽中。有些人喜欢一次性把一周喝的中药都熬出来,但是中药放置时间长了也会变质,一起来了解下熬好的重要变质现象有哪些吧~

一、煎好的密封中药放冰箱不能超7天

中药的煎煮与存放都是有讲究,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把煮好的密封中药包放进冰箱保存,但是这个保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天,如果是自己煎煮没有密封的中药,最好不要超过3天。

中药虽是一种很不错的疗法,但很多人会苦于不知道如何煎煮药,于是会代煎药,代煎药最常见的是用真空包装,其次也会用患者提供的器具盛放,要知道自己的器具盛放是很容易出现变质的。

我们发现,各家医院和药店在密封真空包装袋上提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尽相同。曾经有这样的研究,将不同方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通过观察药汁的变质程度,分别记录臭气、混浊、生霉及酸度等测定项目。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药液变质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超过2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7天不会有变质现象。另外,不同方剂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变质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含量较多,则变质更快。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熬制中药的方法大全


熬制中药需要讲究时间水量,要如何才能把中药熬好呢,熬不到火候没有药效,熬得水太少容易烧掉。熬中药需要技术很多人探索了好久还是不懂其中的规律,熬出来的中药总是不到火候。下面就跟大家说说中药怎么熬才好,熬中药的锅很讲究要到外面买专门熬药的锅。中药入锅之前要先放到冷水中泡一下!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以上就是中药的煮法还不知道如何煮中药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哦,按照上面的说法再也不担心把中药煮坏了。中药一副十多块煮坏了要喝总张不开嘴巴,大家按照上面的说法可以把中药煮好。用剩下的药渣要倒掉,每一副中药只能煮三次饭后服下。吃中药的人要多吃点有油的东西

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现在好像越来越多的疾病的治疗方法都离不开中医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是可以经过慢慢的调理,来把各种疾病治好的一种方法,中医治疗有一种方法是通过中药的搭配来治病的,那么大家知道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吗?是我们平时想的只是放在一起熬就可以吗?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为了能够让中药起到更好的,更快的作用,首先做到的是要了解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然后坚持服用才能让疾病更好的得到治疗,使病情带给人们的痛苦逐步减轻,希望大家能够学会上面的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以后也许就会用到。

熬中药的方法是什么


 中药一般要求早晚各喝一次,一幅中药一般熬制两次,把熬好的中药汁混合在一起分两次喝完。 熬中药最好使用砂锅。先把药放在砂锅里面,根据药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须漫过中药(千万不要加少了,否则熬中药容易靠干)。大约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天热时可以加凉水泡,天冷时用凉水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效果更好些。

 中药泡好后,放在火上开始熬制。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熬一会。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熬干了,那只能倒掉。熬中药必须有人在旁边守着才行。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第二遍熬制时,可以加温水,加的水应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钟左右,熬完看看药汤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来。若药汤较多,可以再多熬一会儿。

 有时间的话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况下,熬两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药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药汤泡脚。

 倒中药时,一定要小心烫手。盛中药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锈钢的,这样中药不易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

 中药在熬得过程中如果熬干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须倒掉,因为熬干的中药毒性相当大。这一点很重要,熬中药时一定记好时间,应该有人专门在旁边看着。

 中药很苦,喝完后可以吃块冰糖。但熬制中药过程中不要加糖,那样很影响药效。最好憋着一口气喝完,这样感觉就不那么苦了。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随着各种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人们也很容易疲劳,而且很多疾病都是隐形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随时就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所以现在要去大医院看个病就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拿到号,所以就有很多人去看中医,中医虽然没有那么快的见效,但是可以慢慢的调理身体,那么熬中药的方法大家都会吗。

 上面就是关于熬中药的方法了,希望可以帮助那些经常要喝中药的人群一些帮助,现在的人都比较怕麻烦,所以很多的中药馆都会代煎药的,这样也比较方便,但是自己回去熬的成分会比较浓,还是建议自己熬中药。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3步骤教你熬中药


虽然现在的科技非常的发达,医学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发达,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更喜欢中医的治疗,喜欢用中药来调理自己的身体,那您知道熬中药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您知道熬中药用什么锅更好呢?那就来看看熬中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吧,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很多人认为熬中药就直接用家里的锅就熬了,没有什么时间规定,也没有确定好加水的量,就直接熬制了,这样是不对的哦。

一、熬中药用什么锅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

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熬中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

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

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

上面教您的这种加水方法,是非常方面的,也是非常容易操作的哦,赶快学习起来吧,操作步骤您学会了么?

三、熬中药的注意事项

熬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很多的,药材的选择,药材浸泡的时间,煎药的温度、熬制的时间等等,这些都是要注意的,所以一起来看看要注意什么吧。

1、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

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

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

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


本文导读:煎中药是一门技术活,什么时候加水、加多少、大火还是小火等等都是很有讲究的。为了能够令中药获得最大限度的使用,很多医院和药店推行中药代煎的服务项目,极大的方便了广大患者。但是随着而来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

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

中药都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的,所以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服下,否则不仅不能够治疗身体的疾病,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副作用,危害身体的健康。目前市面上的中药保存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真空密封保存方法;另外一种则是自带器皿保存,具体如下:

第一:真空密封包装方法

这种保存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都会在包装中注明保质期和保存的方法。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规范,所以会出现不同医院或者是药店煎煮出来的相同药物保质期不一样。

煎好的中药保存最重要的就是温度,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不同的中药在不同的温度下存放,温度越高,变坏的速度也就会越快。如果实在室温的情况下,也就是25度以上,那么保存的时间不超过两天;如果是在冷藏的情况下,也就是零到5度的情况下,那么一般可以保存一周左右的时间,如果时间超过了一周,那么中药在服用之前要重新煮沸之后才能喝。特别是一些中药有蜈蚣等动物的,或者是高塘类的地黄等等,保存的时间不能够超过一周时间。不同的中药在统一条件下,保存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发现中药的密封真空包装袋鼓起来了,或者是中药变味了,那么就说明已经变质了,千万别喝。

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专家建议,如果是密封真空包装的,那么最好在冷藏室中保存,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周,如果超过了一周的时间,那么最好检测一下是否变质,在食用之前最好用开水重新煮沸之后再服用。

第二:自带器皿保存方法

如果是使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中药,那么最好不要喝隔夜的中药,就算是放在了冷藏室,那么也不要超过三天,否则很容易出现中药药液变质,影响疗效甚至出现副作用。

大部分的医生在一次开药的时候都会开出4天到7天左右的药方,如果患有的是慢性疾病,那么甚至有可能开出两周以上的中药方,一般患者都是会选择在医院或者药店代煎,这个时候一定要了解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这个问题。

中药的副作用比较小,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中药来治病。利用中药治病,那么吃中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了解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这个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知识。

煎好的中药保存方法区别

保存中药的方法有两种,上文我们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实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没差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保存时间的问题。如果使用密封真空包装袋来保存中药,然后再放入冷藏室中保存,那么保存的时间会更加的长,最长能够达到一周以上的时间;如果是使用自己的器皿进行保存,就算是放入冷藏室中,那么保存的时间也不能够超过三天,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变质的情况。


保存时间的长短除了使用的保存方法之外,还和中药药液的含量有关系,常见的如果放入蝎子、蜈蚣等等动物,或者是含糖量比较高的中药,那么保存时间就会相应的缩短。所以在保存煎好的中药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中药中的淀粉、蛋白质、糖类含量的多少,估测大约的变质时间。

如果保存时间比较长,那么在服用之前一定要检测是否变质,例如密封真空包装袋是否鼓起来,药液是否变味,是否有出现气泡,是否有出现其他的异常情况。如果有出现异常情况,那么最好不要服用,否则不仅没有对疾病产生疗效,甚至还有可能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以上就为大家介绍了煎好的中药怎么保存的知识,相信大家都是具有一定的了解了。其实,最好在中药煎好之后趁热服用不要多做停留,这样才能够令中药发挥最大的效果, 也不会出现变质等等情况,一举多得。希望通过这篇文字,对大家了解煎好的中药保存有一定作用哦!(99健康网(.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熬中药注意这些事效果更好


中药比起常见的西药来说,虽然见效较慢,但没有什么副作用,能够根治疾病,是很多朋友生病时的佳选择,但是你知道熬中药的正确方法吗?要知道,中药的熬制方法错了,是会影响药效,甚至让治病药变成要命药。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熬中药的注意事项。

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是人们生病时很好的选择,但熬制中药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步骤,很容易导致药物的功效出现问题。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水量,也是煎中药时必须要注意的事情,加水量的多少,决定了汤剂的治疗效果。

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

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中药前浸泡:在煎中药之前一定要浸泡,因为植物类的中药很多都是的干燥品,加水浸泡能够让药材变软,将药材的组织西跑恢复成天然状态,在煎药时能让药效更好。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

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

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

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

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熬好中药的保存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