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注意事项 > 导航 > 静脉血栓食物

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注意事项

养生注意事项。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当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抗凝溶栓的治疗,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溶栓术,就是以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血栓,在血栓治疗以后,要加强平时的调养,了解一些注意事项,患者要卧床休息,要注重饮食调理。避免发生出血的情况。

溶栓术后常见注意事项

1. 溶栓术后以卧床休息为主,患肢适当抬高,进餐时可保持坐位,如果是从颈部安装的下腔静脉滤器,坐位是尽量保持腰背部相对直立,切勿过弯。

2. 如需大小便,可以小心下床,但下床前请通知护士关闭连接腿部溶栓管的输液泵,以免发生出血。

3. 溶栓治疗期间可以适当翻身,注意避免弯折腿部的溶栓管,尤其避免使溶栓管自肢体连接处脱落。

溶栓治疗期间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 清淡饮食,选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及低脂食物

2.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便秘,故如无糖尿病,可适当服用蜂蜜、香蕉等促进排便的食物。

家属需要协助医生观察什么?1. 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血便或黑便、皮肤青紫、瘀斑,头痛呕吐、肢体活动异常等,如有应立即告知医生。

2. 若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嘴唇青紫不适立即告知医生。

3.特别要观察颈部及患肢穿刺点是否有渗血,如有需立即告知医生。

治疗结束后常见问题解答

1. 由于血栓对静脉内瓣膜的破坏,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容易向下倒流,导致部分患者术后一段时间患肢仍然后轻度肿胀不适,需按照要求长期穿戴医用弹力袜。可适当口服减轻静脉水肿类药物,如迈之灵和爱脉朗。

2. 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复发,患者需服用华法林至少半年,最好满一年(具体注意事项详见华法林使用篇)。如因故不能服用华法林,至少服用利伐沙班半年。

相关阅读

静脉血栓


本病多发生于下肢或盆腹腔手术后、严重外伤、急性感染、妊娠、恶性肿瘤、心脏病患者。

1.【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疏肝,活血散结。

【方名】柴芩活血散结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红花10克,忍冬藤3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橘核15克,鸡血藤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辨证】热壅络脉致瘀。

【治法】清泄络脉之热。

【方名】清营解瘀汤。

【组成】益母草60-100克,紫草15克,紫地丁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奚九一方

3.【辨证】风寒湿邪侵袭,郁久化热,热郁成毒,热毒结聚于经络。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名】活络通脉清解汤。

【组成】元参90克,银花藤90克,当归60克,丹参60克,川芎40克,灵仙20克,路路通20克,皂角刺20克,蒲公英90克,土茯苓90克,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此药还可用于外洗。

由各种原因所致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增加和血液凝固性增高,当血管内皮受到轻微损伤时,可促使血小板在该处黏附形成血小板性血栓,继而纤维蛋白沉着,血栓增大,而使血管腔闭塞。

下肢静脉血栓


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下肢静脉血栓这个疾病的名字,但是这个疾病在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管疾病,对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的。如果人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话,就会对劳动和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对于这个疾病的一些症状,大家应该要多学习一些,对疾病的了解,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下肢静脉血栓的一些症状都是很明显的,如果肢体出现这个疾病的话,就是会导致患肢出现肿胀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就应该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及时对疾病治疗是有一定好处的。

1.患肢肿胀

这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随血栓部位的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整个患侧肢体肿胀明显;而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的病人,肿胀仅局限在小腿;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两下肢均出现肿胀。血栓如起始于髂-股静脉,则早期即出现大腿肿胀。如起于小腿静脉丛,逐渐延伸至髂-股静脉,则先出现小腿肿,再累及大腿。肿胀大多在起病后第2、3天最重,之后逐渐消退。消退时先表现为组织张力减弱,再表现为患肢周径逐步缩小,但很难转为正常,除非血栓早期被完全清除。血栓形成后期,虽然部分静脉已再通,但由于静脉瓣膜功能已被破坏,患肢静脉压仍较高,其表现类似于原发性下肢瓣膜功能不全。

2.疼痛和压痛

疼痛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①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②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如股静脉行径或小腿处。小腿腓肠肌压痛又称Homans征阳性。由于挤压小腿有使血栓脱落的危险,故检查时用力不宜过大。

3.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因此浅静脉曲张在急性期一般不明显,是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一个表现。

4.股青肿

下肢DVT广泛累及肌肉内静脉丛时,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阻塞,组织张力极度增高,致使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甚至坏死。临床上表现为疼痛剧烈,患肢皮肤发亮,伴有水疱或血疱,皮色呈青紫色,称为疼痛性股青肿(phlegmasiaCeruleaDolens)。常伴有动脉痉挛,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降低,进而发生高度循环障碍。病人全身反应强烈,伴有高热、神萎,易出现休克表现及下肢湿性坏疽。

5.股白肿

当下肢深静脉急性栓塞时,下肢水肿在数小时内达到最高程度,肿胀呈可凹性及高张力,阻塞主要发生在股静脉系统内。当合并感染时,刺激动脉持续痉挛,可见全肢体的肿胀、皮肤苍白及皮下网状的小静脉扩张,称为疼痛性股白种(phlegmasiaAlba Dolens)。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资料,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可以更加了解这个疾病的一些表现。在生活当中,我们如果多学习一些疾病的知识,其实就是对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行为,这样对我们自己其实就是一种保护。

​ 深度静脉血栓应该注意什么?


 深度静脉血栓的病情如果控制的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并且会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那么到底深度静脉血栓的患者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患肢保温冬季需特别保护患肢并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组织的耗氧量。饮食上要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纤维素、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 滞度的食物。

每日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原则上每日至少有10min连续运动。步 行时出现疼痛即刻休息,疼痛减轻再继续活动直到预定目标,鼓励逐日增加活动量。应严格禁烟烟中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沉着。

遵医嘱服药,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和消除形成溃疡的原因,每日清洗足部,一旦有溃疡可采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的 液体清洗并用纱布间隔足趾。有湿疹、足癣等应尽早去皮肤科就医。

上面就是深度静脉血栓患者的注意事项。如果大家出现了深度静脉血栓的症状应该及时前去医院检查就医,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治疗,一面病情延误。

肌间静脉血栓的治疗


肌间静脉血栓是临床当中一种症状表现,主要是指小腿的部位出现肌间静脉血栓,这时候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存在一定的潜在的风险性,这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治疗,要了解具体的病因,在治疗过程当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注重饮食调养,适度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等。

肌间静脉血栓是常见血栓的类别,其病因复杂,其中以手术、外伤有密切关系,当然也不排除与年龄、饮食等因素有染。肌间静脉血栓通常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稳定性需不定期通过检查看观察其变化,如果是属于不稳定性,有必要要马上处理。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应该如何治疗方法推荐

对于有增加肺心血管堵塞风险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应及时治疗,其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滤器治疗、手术取栓治疗、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治疗等。由于不用治疗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症,加上患者的病情等存在差异,所以要注意选择与患者病情相符方法。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应该如何治疗注意事项

由于日常生活行为因素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造成影响,所以应特别注意,对于不稳定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通常不建议任何的运动形式。另外,要注意在调整膳食结构,多以膳食纤维食物、新鲜蔬菜水果替代高热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很多朋友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应该如何治疗的问题有所了解。有关方面的专家提醒,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危害大且发病率高,所以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应及时治疗,为确保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保健工作也不容忽视。

胳膊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胳膊出现静脉血栓也比较常见,如果比较严重,会导致胳膊出现肿胀的情况,局部皮肤出现颜色加深,导致色素沉着的情况,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等症状表现,这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可以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一些抗凝血的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都是比较常见的,一些溶血栓的药物治疗的效果也比较好。

中医论证治疗

中医有“治未病”的思想。血栓病如果能早期预防,或发生后能预防复发,较形成严重疾病是更有意义。中医药在这方面是有大有作为的。中医学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对血栓多属于“血瘀”证范畴,因此临床上多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防治血栓形成。中医活血化瘀的药有很多,一般来讲可分为四类:活血祛瘀药、养血活血药、活血止血药与破血祛瘀药。其代表药物分别有:红花、丹参和当归、三七、水蛭。这些活血药中,部分是较猛烈的,如水蛭,一般情况下不宜随便使用,不是专业人员的话,很难掌握其适应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水蛭素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而且没有对抗的药物。中医对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并非如此简单,更主要的是讲究辨证,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个体化治疗或给药。从中医理论讲,瘀血既是病因,也是病理产物,是由特定的原因导致的瘀血,而瘀血又会产生一些新的病理变化。在治疗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时间,不同时期,配合其它药物进行了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A、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B、抗血小板聚集药分为三代:阿司匹林为第一代,噻氯匹啶为第二代,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第三代。其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C、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可经纤溶酶作用从精氨酸-赖氨酸键上分解成可溶性产物,使血栓溶解。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 drugs)激活纤溶酶而促进纤溶,也称溶栓药(thrombolytic drugs),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第一代的溶栓药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至今仍然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品种,随着尿激酶原(pro-UK)等新一代溶栓药的问世,这类药物正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

​上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上肢静脉血栓是现代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和平时不锻炼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肢静脉血栓治疗的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上肢失去知觉。那么该怎么应对上肢静脉血栓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抗凝和纤溶

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确诊后,则应采用抗凝和纤溶治疗。虽然全身给药效果良好,但大多数学者主张,将溶栓导管置于血栓内注入溶栓药物,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可经臂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导管,做诊断性静脉造影,然后输入溶栓药物。临床广泛应用的溶栓药物首推尿激酶,首次剂量为3000U/h,然后再以3000U/(kg·h)做持续灌注,同时给肝素500U/h,直至血栓消融为止。一般需要12~24h,但有些患者的血栓在数小时内即溶解。血栓消散后即停用尿激酶,将肝素增加为1000U/h,使用3~5天后改用华法林5~10mg/d;如做各种静脉修复术,术中肝素剂量为100U/kg,并同时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以后以每小时15~20ml持续灌注48h。术后给双嘧达莫(75mg/d)和华法林(5~10mg/d),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15~20s或国际正常比值1.7~2.0,出院后维持2~3个月。

二、第1肋切除和静脉松解术  

手术途径包括经锁骨下、经腋和经锁骨上3种,常用的是经锁骨下途径。操作方法:患者平卧,肩部垫高。于锁骨下做一长约3cm的切口,显露胸大肌并切断胸小肌腱。切开肋锁韧带和锁骨下肌以游离锁骨下静脉。于第1肋中点下方分离一小段肋间肌,仔细游离第1肋和胸膜间的组织,避免损伤胸膜。将第1肋和肋间肌向前方分离到肋软骨处,向后分离到肋颈,注意保护胸长神经。依次横断前、中斜角肌后,在第1肋中点将肋骨剪断,再用咬骨钳切除肋骨,向后仅保留2cm左右的残端,向前切除部分肋软骨,以完成静脉松解术。

三、锁骨下静脉转流术

锁骨下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而不能采用补片成形或球囊扩张成形术时,可做各种静脉转流术,如锁骨下-上腔静脉搭桥术、锁骨下-颈外静脉转流术、头静脉交叉转流术、腋-颈内静脉转流术等。一般认为,以颈内静脉移位术操作最简便、效果较好。具体方法为经锁骨下途径,显露并解剖锁骨下静脉,另于锁骨上和颌骨下方做横切口,游离颈内静脉,在其进入颅骨处切断,远端结扎,近心端倒转,经锁骨后通道与锁骨下静脉做端-侧吻合。

以上就是应对上肢静脉血栓的方法。患了上肢静脉血栓的时候,不要太过于紧张,保持心情愉悦,积极的应对疾病。如果病情很严重还是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浅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血栓是21世纪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治疗的不及时患者很容易就丧失生命。各年龄段都有可能患血栓,血栓又分为很多不同的病,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浅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吧。

浅静脉血栓又称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并且可以引起显著的不适和功能受限,虽然这是一个良性、自限性疾病,但能复发并持续存在。文献报道,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例中,约11%血栓蔓延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可以迁徙性地在人体各处交替发病。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取决于不同的病因学和病理类型、浅静脉血栓的范围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于一般性血栓性静脉炎仅表现为表浅的、局限的、轻度触痛的静脉炎症反应,可口服轻型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和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并鼓励患者继续参加日常的活如因静脉曲张所致血栓性浅静脉炎,且症状持续存在,做病变累及的曲张浅静脉剥脱,能加快缓解症状。较广泛的血栓性静脉炎如出现严重程度的疼痛、发红和广泛蔓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理疗热敷等,且往往以后者为最有效。下床活动时,应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如果合并皮肤溃疡或淋巴感染,可应用一些抗感染药物,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等抗血栓药物,在血栓性静脉炎中的疗效是不确定的,因为血栓性静脉炎主要是由于炎症反应和纤维蛋白凝固,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似乎只有极小的应用价值。当血栓性浅静脉炎涉及大腿,如隐股静脉结合点或腘静脉处,可能蔓延到深静脉时,可使用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剂,具有使用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为预防血栓可能向深静脉蔓延,特别是双向多普勒超声证明血栓累及范围比原发部位更大,并蔓延到股部大隐静脉时,应做大隐静脉剥脱或隐股静脉结合点结扎。

浅静脉血栓虽然是一种很负责的疾病,但是现在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治疗起来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各人病情不同,最好还是去医院咨询医生确认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

什么叫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在平时生活当中比较常见,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静脉血栓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栓性静脉炎,另外一种是静脉血栓形成,中老年人是发病的主要群体,比较致命的是容易导致肺拴塞,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如果一旦出现静脉血栓,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静脉血栓概述

静脉血栓症有两种:一是血栓性静脉炎,它是指炎症为首发而血栓形成是继发的。另一个是静脉血栓形成,它是指血栓形成为首发现象,静脉壁的炎症过程是继发的。但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老年人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易产生致命性肺栓塞,值得重视。

静脉血栓病因

1.血流缓慢首先,老年人体力较差,活动较少而且卧床的机会多,从而减弱了静脉回流的肌肉弹力作用;此外,老年人患心脏病的较多、心脏功能较差,心搏出量明显减少,造成体循环淤血;再有,老年人腹部肿瘤发生率增加,平卧时腹腔脏器和肿瘤均可压迫静脉,同时在解剖学上两下肢静脉在某些部位受到肌腱、韧带及神经压迫而阻碍静脉血回流,老年人易患静脉曲张症,静脉迂曲扩张,弹性减退,大多数伴有静脉瓣及交通支受损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淤滞。2.凝血机制亢进表现为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和血小板聚集力增加,这些老化改变均有利于血栓形成。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折、外伤手术组织损伤造成大量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循环;红细胞增多症脱水、血浆蛋白异常和大静脉插管、输注高渗营养液均可造成血液浓缩;胰腺、肺、卵巢恶性肿瘤以及白血病本身促使血小板破坏释放凝血因子均可促使血栓形成。3.静脉内膜变化静脉老化表现为内膜粗糙,静脉瓣萎缩,容易在瓣膜下方静脉窦处发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静脉起搏导管和电极也可造成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注意事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