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养生

2019-10-15

七窍连五脏,如何看脸知健康?

五脏养生全书。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七窍连五脏,如何看脸知健康?”,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所谓七窍就是是面部的七个孔窍,在《内经》当中指出,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七窍,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意思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情况,就能够了解五脏的健康,真的这么神奇吗?一起了解一下吧!

1、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一般心脏健康,心气足的话,则舌头转动灵活,能辨五味,一般舌头红润则代表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头上面的血管非常丰富,通过观察舌头我们就能够反映出心的健康状态,如果心阳不足,舌头表现为胖嫩紫暗,如果心阴不足,那么舌头会呈红绛色,心血虚,舌头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2、肾开窍于耳

肾和耳朵的关系甚大,一般我们想要补肾,可以多多的按摩耳朵,一般肾亏虚的时候,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耳如蝉鸣的现象!

老人如果出现听力减退的情况,也应该考虑肾气较弱,所以如果听力出现问题,不妨可以尝试一下补补肾气,应该会有一定的效果!

3、肝开窍于目

一般我们都会说清肝明目,将肝和眼睛放在一起,可见二者联系是比较大的,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如果肝血不足,会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明的情况,如果肝经火盛,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眼红肿痛,肝阴虚,那么眼睛干涩模糊,肝气郁结过久的话,则能导致口苦目眩。wWW.yS630.Com

4、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部分,而鼻子是呼吸出入的入口,如果鼻子想要保证正常的呼吸和嗅觉,肺气就需要调和,另外如果肺部出现问题,也会反映在鼻子上,如果外感风寒,就会鼻塞流鼻涕,如果肺热,鼻孔会干涩。

5、脾开窍于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脾的外在表现部分,当脾气充足的时候,唇部红润有光泽,如果脾气失健运的话,唇色淡白没有光泽!

七窍通五脏,观察我们的五官就可以判断五脏健康,当然我们只能诊断,具体的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症状或者方法才可以综合判断!

ys630.coM延伸阅读

中医看七窍识五脏健康


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通过七窍变化知五脏健康


养生导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七窍流血、七窍生烟这些成语,你知道七窍指的是什么吗?其实七窍,主要是眼二、耳二、鼻、口、舌。中医有七窍连五脏的说法,我们可以通过七窍变化知身体健康!

七窍连五脏,七窍变化知健康

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黄帝内经》里说到,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五官的异常情况,以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

一、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由于心开窍于舌,专家说,经常活动舌头对于促进心血管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没事的时候,可以做做舌头伸缩动作,或者把舌头在口腔中来回地搅动,然后把津液咽下去,因为津液在中医也叫金津玉液,它是非常养人的,不仅能增强脾胃功能,还可强健身体。

专家还推荐心血管病患者可以经常练练舌抵上腭功,方法很简单:用舌头自然抵住上腭,保持3分钟,期间尽量排除杂念,然后把产生的津液慢慢咽下去。经常这样练习,能让人入静,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很有好处。

二、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经常按摩双耳,不仅能有效预防耳鸣、耳聋,更能促进血液、淋巴循环,达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如何进行耳朵的保健呢?不防向专家学学以下5招:

一是引耳。将右手绕过头顶,掌心头侧,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耳尖,轻轻用力向上拽左耳尖14次。随后再换左手。二是摩耳。双手手掌摩擦得微微发热后,按摩两耳正面,再按摩耳背面,反复做10次。还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相对捏揉,直至发热。三是拉耳垂。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往下拉耳垂15~20次。

四是扫耳。用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能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30下,每天数次。五是拎耳屏: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每次做3~5分钟。手法应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头昏、头痛、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三、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因肝火导致的眼部不适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痛和眼睛发涩,其中眼睛红肿痛,同时有烦躁、易怒、两肋疼痛、口苦便干等症状,多属实火,人们可喝决明子茶、野菊花茶来进行调理;如果眼睛发涩,同时有脚心发热、烦躁等症状,多属虚火,人们可用枸杞或杭白菊泡水喝来进行调理。

秋季抗眼干可以吃些润燥类的,如梨、莲子及秋季时令的水果,不过瓜类等偏凉的食物,在秋季时要慎食。另外,一些花茶也能起到养肝的作用,如枸杞茶、菊花茶,还可以用沙参、麦冬各10g,天冬适量泡茶饮用。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刺激眼睛分泌泪液,秋季眼干主要原因是泪水分泌不足,可试着揉揉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四、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临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现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风寒影响到肺,就会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反之,如果鼻出现以上异常变化,即可推断肺脏病变。

养肺应先护鼻。雾霾天应尽量待在家中,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回来后尽快用温水或淡盐水洗鼻,以提高鼻子的抵抗力,起到杀菌作用,为鼻子提供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自我按摩迎香穴。具体的做法是:双手搓热后用食指或中指在鼻翼旁边的迎香穴处上下干搓5分钟,有轻微酸胀感即可。这样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升鼻部抵抗力。

中医认为肺属金,在色为白,白色食物如百合、雪梨、蘑菇、银耳、萝卜等都具有润肺的功效。清肺润肺食品首选百合,熬粥、煮水都很好,雪梨炖百合也是润肺抗病毒良方。蘑菇也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萝卜是肺脏的排毒食品,中医认为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萝卜能帮助大肠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凉菜都可以。

五、脾开窍于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

为防外湿伤脾,人们应注意避免淋雨,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不要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洗浴;不可久居湿地,工作、生活环境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为防内湿,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的食物,尤忌暴饮暴食。清热利湿食物以绿豆粥、小米粥、荷叶粥、红小豆粥最理想。此外,可食用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的清热食物。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不过要提醒的是,尽管五脏与七窍密切相关,但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中医看七窍识健康


《内经》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异常情况,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从牙齿看五脏


导读:要想有一副健美的牙齿,除了注意牙齿的保健,还应该多调理身体的五脏。五脏的功能好与坏全都体现在牙齿上,下面是中医专家给出的牙齿和五脏的具体关系。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如小孩牙齿久落不长,也可能是肾气亏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六味地黄丸等。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

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

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

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经常叩齿。另外,牙齿松动脱落和牙齿不洁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有调查显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风的风险很高。因此,多做咀嚼,可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反过来说,心脏本就不太好的人,也更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上述详细介绍了牙齿和五脏的关系,这样充分印证了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这句话,所以,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牙齿哟。

牙齿健康 中医从牙齿看五脏健康状况


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牙齿出现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不是身体状况出现问题了,那么具体的牙齿健康问题都有哪些呢?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牙齿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刷牙误区都有哪些吧!

牙齿的健康出现问题很有可能是我们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具体应该怎么办呢?牙齿出现不同的问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一定不能大意。

牙齿健康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肾的关系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如小孩牙齿久落不长,也可能是肾气亏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六味地黄丸等。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

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

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

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经常叩齿。另外,牙齿松动脱落和牙齿不洁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有调查显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风的风险很高。因此,多做咀嚼,可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反过来说,心脏本就不太好的人,也更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牙齿不洁或是心脏故障

如果你的牙齿不够清洁,上面附有牙菌斑,你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心脏是否健康。研究人员调查显示,牙菌斑会导致牙龈炎 ,从而使肌体免疫机制做出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而心脏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就是白细胞增多。所以对于心脏本来就不太好的你,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就不仅是清爽的感觉了。

平时就要有意识的保护牙齿,这样才能更好的保健身体,但是牙齿一定要注意科学的保护。就单说刷牙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那么应该怎么样来避免呢?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七情伤五脏


本文导读:七情对我们的五脏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会直接伤及五脏,影响脏腑气机,下面我们来看看七情对五脏的影响都有哪些。


人有七情六欲,这所谓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七情对我们的脏腑都有关系,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任何一种情绪时间过于长久都会伤害身体。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脏腑生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成为病因,称之为 七情内伤 。

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因此,若脏腑组织或气血发生病变,就会影响人的情志,如《素问 调经论》说: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灵枢 本神》说: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之脏。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反应太过与不及则可损伤相应之脏。即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七情过激伤人发病,首先作用于心神,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和精神状态。《类经 疾病类 情志九气》对此解释说: 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七情内伤,既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潜病之脏腑是指潜病所在的脏腑。七情内伤不仅多损伤心肝脾三脏,而且还易于损伤潜病之脏腑。例如曾患胸痹、真心痛、飧泄、头痛等病证的患者,虽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但遇有情志刺激,最易首先出现原先所患病证的临床症状。

影响脏腑气机

情志内伤影响脏腑之气的运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素问 举痛论》说: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当怒则怒,当悲则悲,怒而不过,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二是加重病情。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了解七情活动对病情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采取全面正确治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上面的文章为大家介绍了七情与内脏的关系,人有情绪很正常,但是任何一种情绪都不要让它持续太久,就算是大喜也要注意控制。

中医教你听声音辨知五脏的健康!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指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黄帝内经》提出,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

发怒爱喊肝火旺。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清火的寒凉食物,菊花茶、荠菜、丝瓜都有利于疏肝解毒。

平常习惯“长吁短叹”的人,可能为肝气郁结,柴胡、薄荷、苏叶可以疏肝郁、防气结。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提到,常发“嘘”字音,对肝火旺、肝虚、眼疾都有保健作用。马上就要发怒的人多念几遍嘘字,也有助于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以免怒气伤肝。

狂笑不止有心病。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心气足的人就会爱笑,笑声听上去也很爽朗,适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气。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狂笑不止,就有可能是心出现了问题。同时,过多、过度的笑会耗伤心气。如果多笑一会儿、多说一点话,就觉得心慌,气不够用,多为心气虚,就要注意保养心气了。养心的关键是学会慢生活,工作时间特别紧张,下班了就要刻意放慢节奏。食补方面,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都能益心气养心阴。六字诀中,常读“呵”字音可以补心气,对治疗心悸、失眠、健忘也有好处。情绪波动、喜怒无常时可以吃些山楂干,酸味的东西有收敛作用,能阻止心气太过涣散,保护心脏,又能疏肝解郁,让心情平静下里。

唱歌没底气脾虚。脾,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因此,如果一个人歌声洪亮,脾就应该比较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脾胃有病,唱起歌来就会声音低微,没有底气。生活中,饮食不规律会把脾气打乱。养脾的关键时期在长夏(7月初~8月初),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六字诀中,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哭个没完肺气弱。肺,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和脾类似,如果一个人哭声洪亮,说明肺气强盛。相反,如果总是声音很小地哭哭啼啼,就可能是肺气虚弱的表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如此。另外,即使哭能宣泄情绪,但还是不要经常哭,哭得涕泪交加会伤肺气,哭得浑身是汗会动了心气,就连流眼泪本身都会动肝气。养肺的首要工作是保持情绪开朗,别像林黛玉那样悲悲凄凄。另外,每天早晚细细嚼食核桃仁1~2枚,生姜2片,也能养肺气。六字诀中,常读“四”字音有助于外感伤风、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而气短等症状的治疗。

总是哼唧肾不好。肾,在志为恐,在声为呻。一个人如果总是哼哼唧唧,可能是肾出了问题,由于元气藏于肾,人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不会太好。不过,人在极度痛苦或快乐时呻吟,是身体在调元气的表现。补肾要注意腰的保养,久坐伤肉,上班族要勤活动,伸个懒腰,搓搓腰背,都助于养肾。补肾的食物有羊肉、韭菜、龙眼、山药等。六字诀中,常念“吹”字音可以缓解腰腿无力、潮热盗汗、头晕耳鸣、阳痿早泄等症状。

脸色反应五脏健康,专家教你这样看“脸色”


一个人的气色好说明这个人的身体也就健康,气色好了面部皮肤也就会呈现最佳状态,反之就会显的暗淡无光、无精打采。女性对于自己肤质的保养更为重要,气色好了肌肤自然亮丽,那么女性在保养方面如何调整好自己气色,让自己更加年轻和有活力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人的脸色即能反应五脏身体的健康。

肝在五行里属木,肝气过剩会克脾胃,引起连带反应。另外,情绪不好、压力太大、月经不调会导致肝郁气滞,导致面色暗黄。存在肝气郁结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内向,爱生闷气,表现为经常胸闷、食欲不好,有时小肚子发胀,尤其经期前,容易打嗝。肝气郁结在中年女性里非常多见。中医有一个说法叫早年治肾,中年调肝,晚年健脾。

除了气色不好,有的人脸色还有黄褐斑或瘀斑,瘀斑在中医里叫肝斑,就是肝气郁结引起的。瘀斑的出现与肾脏健康也有关系,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肾是五脏之天、先天之本,所以很多疾病的表现都与肾关系密切。中医认为的肾虚在西医中被称为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就会出现脸色不好、长黄褐斑、蝴蝶斑等情况,尤其是不到更年期已接近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面色黄、气色差为肝气郁结,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口苦、头晕、睡眠不好、神经衰弱等病症。中医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气郁结时间长了容易导致气滞血瘀,脸色不好的女性中,大部分都是血瘀引起的,有很多女性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甚至乳腺增生和甲状腺疾病,按中医理论,这些疾病的源头就是气滞血瘀。

中医强调辨证,调养气色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面提到的脾虚、肝郁、肾虚、血瘀引起的面色异常有不同的养生调养方案。

脾虚喝点山药莲子粥

除了饮食均衡营养外,一些药膳也可以选用。我经常推荐山药莲子粥,有血虚的加上红枣和桂圆。阿胶是补血的著名药材,但用量大反而对脾胃功能不好,影响食欲。其实,一般人用普通药膳就可以了,贫血很严重的可以用一些阿胶,把枣和阿胶一起蒸,阿胶一加热就和红枣融在一起,口感比较好。

肝郁试试五花茶

心情不好、压力大的人可以试试“五花茶”,月季花、玫瑰花、绿梅花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糖尿病,可以放点冰糖。月季花“疏肝解郁”,玫瑰花除了能疏肝解郁,还有活血和调和气血的作用。玫瑰花、月季花、绿梅花可以三种花穿插喝,也可以同时喝一两个,也可以加点炒麦芽。因肝郁引起的睡眠不好,用一些合欢花可以泡水喝。另外,这些人应该积极投入到大自然当中,爬爬山、多交朋友,唱歌、跳舞,调节自己的性格和心情。中成药可以选择逍遥丸或加味逍遥丸,逍遥丸有疏肝、调脾、健脾的作用,加味逍遥丸还有清肝火的作用,肝郁伴有上火的人可以吃。

肾虚多吃“黑”

中医认为黑色入肾,所以说黑芝麻、黑豆、黑米都是养肾佳品,尤其是黑芝麻,补肾养发效果很好,另外,核桃仁也是不错的选择。中成药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如果有耳鸣,有一个成药叫耳聋左慈丸,也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几方药组成的方剂。耳鸣加上脸色不好,尤其本身脸色就偏黑,比“黄脸婆”还难看的人可以试试。除了肾虚、腰酸、腿软,睡眠不好的人吃耳聋左慈丸也有一定疗效。如果胃寒肢冷明显,可以用右归丸、肾气丸,但注意别上火。

脸色差身体胖吃薏米

出现这种情况是脾虚有湿导致的虚胖,同时脸色黄,眼睑下面可能有斑,这些人可以多吃薏米仁,薏米仁有健脾去湿和清热作用。另外还可以多吃山药莲子、冬瓜、萝卜等食物。

观察五指可知五脏健康


养生导读:你知道么,手指关系到五脏健康,一旦我们的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手指上就会有所反应。观察五指可知五脏健康,而按摩手指上的穴位,几乎可以缓解相应的疾病。我们一起来观察五指的变化吧!

观察五指可知五脏健康

我们总是说十指连心,这句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平时我们要仔细观察观察手指的变化了。

我们的手部和足部一样,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的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优势在于,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随时看。照镜子观察手的气、色、形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器官情况,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在你灵活的十指之间。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1、大拇指:心脑血管疾病

拇指第一、第二节散乱多纹,指节纹散乱不清,易患头部疾病。拇指鼓槌状,则容易患先天性心脏病或支气管扩张等胸部疾病。拇指第一节较短,且过于坚硬不易弯曲,易患中风、头痛及心脏疾病。拇指过于薄弱,且出现弯曲现象,则易出现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纳差等症状。

突然出现拇指疼痛,可能提示心血管、肺部疾病。但老人由于肢体末梢神经感觉较差,对这类疼痛不敏感,需同时观察其他症状。如伴有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心慌、心烦等,可经常按压双手拇指,刺激心肺经络,缓解症状。

2、食指:消化系统疾病

食指苍白瘦弱、指间漏缝,容易劳累、萎靡不振,提示肝脏机能较差,易患消化系统疾病。食指偏曲,纹理散乱,与健康状况有关。

3、中指:循环系统疾病

中指偏曲,指间漏缝,提示循环系统功能较差,还会影响肠道功能。中指的3个指节不对称,第二节特别长,提示钙质的代谢功能较差,患易骨骼、牙齿方面的疾病。中指苍白细弱,提示心脏机能较差,造血功能欠佳。

4、无名指:肾脏和生殖系统功能疾病

无名指的第一节,与性功能的强弱有关。过于粗壮,易内分泌失调。无名指第二节过长,指节纹散乱、苍白、瘦纹,提示钙质的吸收功能较差,骨骼和牙齿会较脆弱。无名指偏曲指节漏缝,多提示泌尿系统功能较弱,同时又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等症状。

无名指的第二节,与人的筋骨强弱有关。此节过长,提示钙质的吸收功能较差,骨骼和牙齿会较脆弱。无名指太短,多提示元气太虚、精神不振;过于瘦弱,提示生殖系统功能较弱。

5、小拇指: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疾病

小指苍白、细小且瘦弱,易患肠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或排便不畅。小指过度弯曲,女性多见卵巢功能差易患不孕症,男性多见性功能障碍、易患阳痿早泄等。

小指短小,提示生育机能弱,肾气不足。易患头晕、耳鸣、腰腿酸痛等病。女性多为子宫小或有月经不调,男性多为性功能较弱。

手指按摩养生方法

1、先按摩左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0秒钟。

2、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秒钟。

3、换右手按摩,方法相同。

4、按摩的力道:对多数穴位和反射区来说,不痛不会有效果,所以需要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但用力也不可过重,只要有明显的痛感就行了。按摩时,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增加力量,到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为止。

5、按摩的顺序:按摩时男性先左手,后右手;女性相反,先右手,后左手。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要按摩一只手上的穴位就可以了。

在揉捏中,假如发觉疼痛的部位,即便是稍微疼痛,也和那个手指的穴位有关联,表示所属的某部位不正常了,此时,需要把那疼痛的手指仔细的揉搓,以促使疾患尽速好转。不仅是两手如此,也要以相应要领天天揉捏一番双脚。要养成揉揉手、捏捏脚的习惯,久而久之,必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内脏尤其是心脏更为健康。

男人要健康 七种药膳帮你补五脏


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食物能够补养五脏精气,协调人体精神活动。因此,食物借其五味补养五脏,亦能益智增神、强身健体。目前正值秋末冬初,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期,下面向大家介绍补五脏的一些药膳疗方供大家参考。

健脾药膳:健脾药膳是选用健脾益气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此类药膳具有健脾益气、和胃调中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气弱之人,症见精神困倦、四肢软弱、气短懒言、头昏自汗、食欲不振、胃脘隐痛、便溏腹泻、舌质淡、苔白、脉缓无力等。

参枣米饭

党参1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将党参、大枣放在沙锅内,加水泡发后煎煮30分钟左右,捞出党参、大枣,药液备用。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在大瓷碗中,加水适量,蒸熟后,扣在盘中,将党参、大枣摆在糯米饭上,药液加白糖,煎成浓汁后浇在枣饭上即成。可做早餐食用。此米饭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

白术猪肚粥

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只,生姜少许,粳米60克。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取汁去药渣,入粳米同煮成粥。猪肚捞出切块或片蘸麻油、酱油佐餐。早晚各服一次。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腹部虚胀、大便溏泻不爽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补肺药膳:补肺药膳是选用补肺益气、滋阴润肺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食品。它具有补益肺气、滋阴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肺气虚弱或肺阴不足者。肺气虚症见气短懒言、咳嗽、痰清稀、喜暖畏寒、自汗、易感冒、面色苍白;肺阴虚症见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两颧发红等。

百合粥

鲜百合30~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后改文火煮40分钟,放入百合煮熟即成。食时加入冰糖。早晚各服一次。具有益脾、定喘、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阴不足、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少痰、气喘、乏力、食欲不佳而时有虚热烦躁者。

羊肺汤

羊肺1具,杏仁9克,柿霜、绿豆粉、酥油各30克,蜂蜜60克。先将杏仁去皮后研成细末,同柿霜、绿豆粉、酥油装入碗内,倒入蜂蜜后边调边加清水少许,至以上五味和匀成浓汁待用。羊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将药汁灌入羊肺内,装入容器,加水约500毫升,隔水炖熟,取出羊肺入碗,注入汤汁即成。食肺喝汤,佐餐食用。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久病体虚、阴虚内热、虚火灼肺、宣降失常之肺痿咳嗽、痰黏稠、多白沫、精神疲乏、形体消瘦、心悸气喘、口唇干燥等。

养心药膳:养心药膳是选用养心安神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它具有养心血、补心气、安心神、益心智的功效。适用于心气虚或心血虚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心慌、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龙眼肉粥

龙眼肉15克,红枣3~6枚,粳米60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龙眼肉、红枣洗净,同煮粥。早晚各服一次。此粥具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功效。常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贫血,脾虚泻泄、浮肿,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等。

提示:用量不宜过大,须热服。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或舌苔厚腻者忌用。

补肾药膳:补肾药膳是选用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食品。它具有温肾壮阳、填精生髓之功效,适用于肾虚症。肾虚症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寐健忘、遗精尿频、潮热盗汗、口干或形寒肢冷、喘逆等。

猪肾粥

猪肾2个,粳米50克,葱白、五香粉、生姜、精盐适量。将猪肾洗净,去筋膜,切细,粳米淘洗干净,同入锅内煮成粥,将熟入葱、姜、盐及五香粉调之。作早餐服食。此粥具有补肾强腰功效,主要适用于中年人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步履艰难、耳聋等症。

益肝药膳:益肝药膳是选用养肝柔肝、养血明目、熄风潜阳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它具有养肝、补血、明目,兼以滋阴潜阳、镇静的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阴不制阳而虚风内动者,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或双目胀痛、干涩、性急易怒、两肋疼痛、手足麻木,甚至半身不遂,脉弦细数。

双决明粥

石决明25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5克,粳米100克,冰糖6克。将决明子入锅炒至出香味时起锅。白菊花、石决明入沙锅煎汁,取汁去渣。粳米淘洗干净,与药汁煮成稀粥加冰糖食服。早晚各服一次,3~5天为一疗程。此粥具有养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胀头痛或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眼干涩等症。

中医专家教你看脸色诊五脏


导读:我们的面容就是健康的指向标,可以从脸色看出我们的五脏是否健康,下面中医教你看脸色诊五脏健康,并且告诉你一些五脏保健方法,快去看看。


中药养生

下巴暗红肾病作祟 中医教你看脸色诊五脏

中医诊疗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的面部颜色与各脏器病变关系密切,或者说,人体各脏器病变在面部都会有所显现。

肺部

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

2:右侧脸颊特别是颧骨处发红,为肺有热病,但是在未发将发之时。

3:肺初病者,特别是初受风邪,在面部表现为两眉上发白。

4:喘息鼻张者为肺病已久。

心脏

1:印堂暗红,为心部久病。

2:上下两唇出现赤色为心病初期。

3:舌卷短、两颧出现界限分明的赤色为心病已久。

肝病

1:鼻梁中部发暗、发锈为肝部久病。

2:两目下发青,面色污浊,象总也洗不干净,为肝病初起。

3:左面颊特别是靠近鼻翼处出现暗红色,为肝未病将病之时。

脾病

1: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久。

2:整个鼻梁色黄为脾病初期。

3:唇部色泽暗淡,脸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为脾病渐进。

肾病

1:整个面色黎黑垢浊,下眼睑肿,色黑,为肾久病。

2:下巴暗红色。

运动五脏养生保健方法

全国名李济仁自己揣摩总结了一套运动养生保健的方法,正是其长寿的秘诀。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是全国名李济仁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以张一贴的传人享誉大江南北,并在中医医教研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虽然李老已经八十高龄了,还患有三高,但他思维敏捷,步履轻盈。问其长寿秘诀,他告诉记者,自己揣摩总结了一套运动养生保健的方法,并从头到脚当场示范,还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解释其中的奥妙。

首推养心

五脏之中养心最为重要,养心主要做到养神。因心主神明,故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该舍去便舍去,以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每天晚上临睡前经常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在食物补养方面,经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还要重视午时的休息,因心活动最活跃的时候是在午时,而且这时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午时休息能保心气。

注意调肝

肝主疏泄,为将军之官。养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养肝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持情绪稳定,平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可以陶冶情操。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还要做到饮食清淡,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过度疲劳会损害肝,故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

重视养肺

肺主气司呼吸。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避免情绪因素而伤肺。早晨起床后经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即一呼一吸尽量地达到6.4秒。这种方法可以养肺。还有一种闭气法,经常采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即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多吃一些有助于养肺的水果,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注重健脾

脾胃共为气血生化的来源、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其次再做一些运动和按摩,以帮助脾气活动,增强其运化功能。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然后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的膻中穴120下和脐下的丹田穴100下。平时尽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夏天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注意顾护脾胃。

中医告诉你为何七窍不能流血


本文导读:七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七窍连五脏,七窍的变化会直接反应五脏的健康。这就是为什么七窍不能流血的原因。


七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而从中医的角度上看,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果按武侠剧里写的 七窍出血 ,那肯定是内脏受到的严重的伤害导致的。那么七窍跟五脏的具体联系是什么呢?

中医告诉你为何七窍不能流血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 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 肺主气 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临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现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风寒影响到肺,就会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反之,如果鼻出现以上异常变化,即可推断肺脏病变。


口唇者,脾之官也。 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不同,因此具体的病症情况还是需要到医院去接受专业的诊断才能发现的,切勿自行诊断。

七窍连五脏,如何看脸知健康?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