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二十四季节养生 > 导航 > 二十四气节养生

二十四味大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十四季节养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二十四味大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二十四味大建中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桔梗(炒)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1两,陈皮(去瓤)1两,当归(去芦)1两,秦艽(洗净)1两,川芎1两,阿胶(蛤粉炒)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柏子仁1两,草果子1两,乌药1两,白芍药3钱,黄耆(蜜炙)3钱,鳖甲(米醋炙)3钱,地黄(熟煮)3钱,乌梅肉3钱,五味子3钱,槟榔半钱,地骨皮(去骨),木香1钱(不见火),肉桂1钱半(去粗皮,不见火)。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往来,日久未愈,不思饮食,肌肉消瘦,口燥咽干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枣子2个,煎至8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通过本文对于二十四味大建中汤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ys630.COm精选阅读

十四味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十四味建中汤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白术(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蓍(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荣卫不足,腑脏俱伤,积劳虚损,形体羸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小便滑利,大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饮食失亏。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大建中汤(《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锉)白术(锉,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耆(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制法】上药叹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脾肾久虚,荣卫不足,形体羸瘦,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大便滑利,小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津,空腹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十四味建中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味风流饮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正确的了解它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那么你知道二十四味风流饮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吗?

【别名】二十四味风胜饮

【处方】防风、荆芥、连翘、白芷梢、归尾、川芎、赤芍、黄芩、黄连、栀子、地骨皮、五加皮、白鲜皮、木通、木瓜、苦参、金银花、皂角刺、薏苡仁、蝉退、僵蚕、黄柏、白蒺藜、甘草、土茯苓(白实者)3斤。

【制法】上锉,作50剂。

【功能主治】梅毒天泡,毒发出者。

【用法用量】二十四味风胜饮(《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引《说约》)。甘草以上诸药用量原缺。

【注意】忌牛肉、烧酒,盐宜炒过,食则不生癣。

【摘录】《回春》卷八

使用二十四味风流饮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二十四味飞步散的功效与作用


二十四味飞步散这个方子传承了数千年,所以他能够流传到至今而且还在中医中还能够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可见其疗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

【处方】当归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牛膝(酒洗)1两,杜仲(姜汁炒)1两,木瓜1两,茯苓(去皮)1两,骨碎补1两,乌梅1两,何首乌1两,川续断1两,破故纸1两,小茴香(盐水炒)1两,独活1两,桑寄生1两,五加皮1两,苍术(米泔浸)1两,陈皮1两,防风(去芦)1两,天麻1两,川芎5钱,槟榔5钱,半夏(姜汁炒)5钱,甘草3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下元虚损,脚膝酸软、疼痛,并寒湿风气,麻木不仁,及打伤跌损,行步艰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入酒1半,空心热服;或用好酒5壶,煮前药服之。

【注意】忌生冷。

【摘录】《回春》卷五

怎么样?今天介绍的关于二十四味飞步散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好处多多的中药方剂哦!

二十四味养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二十四味养脾丸是由几种中药材经过提取低温干燥等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中药方剂,适合很多种病症的治疗,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热衷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二十四味养脾丸的相关信息。

【处方】丁香1钱半,沉香1钱半,木香1钱半,附子6钱半(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半两,大腹皮半两,神曲(炒)半两,白术1两半,大麦糵(炒)1两半,肉桂(去皮,不见火)1两半,厚朴(去皮,姜制)3两,诃子(炮,去核)一两3钱,人参(去芦)4钱,茯苓4钱,缩砂仁8钱,荜澄茄2钱,白附子(炮)2钱,高良姜(油炒)2钱,红豆(去红皮)2钱,胡椒(炒)2钱,荜茇2钱,甘草(炙)2钱,川姜(炮)2钱,生姜14两(切作片,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感受风冷寒湿邪气,腹胀痞满刺痛,肠鸣泄泻,吐逆吞酸,羸弱困怠无力,不思饮食等脾胃之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二十四味养胃丸”。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引秦绫锦方

上文主要介绍了二十四味养脾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二十四味轻脚丸的功效与作用


二十四味轻脚丸,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当归(酒浸,晒)1两,川芎1两,萆薢(盐水煮干)1两,羌活1两,杜仲(姜制,炒)1两,石楠叶1两,薏苡仁1两,大鸡心槟榔1两,华阴细辛1两,枳壳1两,苍术(炒)3分,五加皮3分,防风3分,独活3分,续断(洗,晒)3分,牛膝(酒浸,晒)3分,威灵仙3分,海桐皮3分,木香3分,木瓜3分,麻黄(去节)3分,川五灵脂3分,没药(别研)3分,滴乳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浸雪糕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细锉辣桂、荆芥穗,食前煎汤送下;或枳壳、木瓜煎汤送下。

【摘录】《直指》卷四

通过本文对二十四味轻脚丸的介绍,我们知道二十四味轻脚丸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二十四味轻脚丸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二十四味万灵丸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二十四味万灵丸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处方】人参半两,茯苓3分(去皮),当归半两,官桂(去皮)半两,吴白芷半两,细辛半两,木香半两,牛膝半两,左山寒水石半两,藁本半两,麻黄(去节)半两,甘草(炙)半两,兰香菜(如无菜,只用子亦得)半两,防风半两,桔梗半两,赤参半两,芎䓖半两,黑附子(炮)半两,蝉蜕半两(去土),芍药3分,牡丹皮3分,马鸣退1两(炙),沉香1分,石茱萸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产前产后诸疾,并36种冷血风气等病。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用酒化服1丸。若死在腹中,不过3丸,生下死胎;生衣不出,1丸便出;产后腹内绞痛,绕脐下如刀刺者,1丸便止;产前产后赤白痢,并带下及呕逆,心气烦满,服1丸立愈;如怀胎入产月,但1日1服,至生产时,不觉痛;产前伤寒中风,体如板者,用热煎麻黄汤送下1丸,立止。

【摘录】《博济》卷四

使用二十四味万灵丸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大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中药方剂,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为何中药药剂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下面介绍一种大建中汤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别名】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蜀椒3克(炒去汗)干姜12克 人参6克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脾胃虚寒,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胶胎70毫升,微火煎取150毫升,分二次温服,每次相隔约一小时。药后可饮粥适量。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备注】方中蜀椒味辛大热,温脾胃,助命火,并能散积杀虫;干姜辛热,温中助阳,散寒降逆;人参补益脾胃,扶助正气;重用饴糖建中缓急,并能缓和椒、姜燥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大建中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甘草6克 人参9克 半夏10克 生姜15克 蜀椒6克 饴糖24克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虚劳,寒饮停在胁下,决决有声,有头上冲皮起,引两乳,腹痛里急,多梦健忘,失精气短,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纳饴糖,服200毫升。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黄耆(去芦)附子(炮,去皮、脐)鹿茸(酒蒸)地骨皮(去木)续断 石斛(去根)人参 川芎 当归(去芦,酒浸)白芍药 小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瞋胀,骨肉酸痛,短气喘促,咳嗽痰多,潮热多汗,心下惊悸,腰背酸痛,多卧少气。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别名】三物大建中汤

【处方】蜀椒2合(去汗),干姜4两,人参2两。

【功能主治】补心脾,祛寒气。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中阳虚衰,阴寒内盛,或蛔虫为患,脘腹寒痛,呕不能食,腹皮高起,出现头足状包块,痛而拒按,或腹中漉漉有声,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腹中虫物乘之而动。阴黄。厥逆,脉伏。寒饮升降,心腹剧痛而呕;疝瘕腹中痛者;又治挟蛔虫者。

【用法用量】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注意】实热内结,湿热积滞,阴虚血热等腹痛忌用。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蜀椒辛热,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肾命补火;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人参甘温,大补脾肺之气;饴糖甘能补土,缓可和中。盖人之一身,以中气为主,用辛辣甘热之药,温健其中脏,以大祛下焦之阴,而复其上焦之阳也。

【临床应用】1.腹痛呕吐:腹中痛甚则有块,平则无形,每每呕吐酸水。此属中虚,阳气不运。当与大建中汤。党参、蜀椒、干姜、金橘饼。

【摘录】《金匮》卷上

【别名】大建中黄耆汤

【处方】饴糖半斤,黄耆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泽泻3两,芍药2两,人参2两,龙骨2两,甘草2两,生姜8两,大枣20枚。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急,脐下彭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愦愦不乐,胸中气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失精,惊恐虚乏。

【用法用量】大建中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甘草2两,人参3两,半夏1升,生姜1斤,蜀椒2合,饴糖8两。

【功能主治】虚劳寒澼,饮在胁下,决决有声,饮已如从一边下,有头并冲皮起,引两乳内痛,里急,善梦失精,气短,忽忽多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糖消,服7合。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本《金匮》三物大建中汤,于中除去干姜之守中,易入生姜以散表,更加半夏以运痰,甘草缓急。药虽小变而大义不殊。

【摘录】《千金》卷十九

【别名】八味大建中汤

【处方】黄耆4两,人参2两,大枣20枚(擘),当归2两,桂心6两,生姜1斤,半夏1升(洗),芍药4两,附子1两(炮),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虚劳气血俱虚,腹中拘急或疼痛,喜温喜按,呼吸气短,动则汗出,手足不温,及阴证发斑。内虚绝,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口舌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苦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寤。阴证发斑。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胸背、手足发斑,稀少而微红,如蚊、蚋、虱、蚤咬形状。发黄;兼治下焦虚寒之证。

【用法用量】八味大建中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羊肉、饧、冷水等。

【各家论述】《伤寒温疫条辨》:方中参、耆所以补中,夏、草所以调中,以此皆脾胃药也;复有归、芍之和血,则外溢之斑,流而不滞;又有桂、附之温中,则失守之火,引而归原。此中营之帜一端,而失位之师,各就其列也。是方也,以参、耆、桂、附而治斑,犹兵法之变者也。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处方】干姜(炮裂)1两半,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肠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大枣3枚(去核),饧1块,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别名】大建中黄耆汤、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3两,远志(去心)3两,当归3两,泽泻3两,芍药2两,人参2两,龙骨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房事过度,气血俱亏,精关不固,少腹急痛,尿频尿精,虚热,自汗或盗汗,形体羸瘦。蛊病,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而出白液。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使,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日间小剧,至夜渐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或浊,甚则频数尿精,夜梦鬼交,日渐羸瘦。虚热盗汗,四肢倦怠,百节烦疼,口苦舌涩,心怔短气。

【用法用量】大建中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一七引《究原方》)、黄耆建中汤(《普济方》卷二一八)。

【摘录】《宣明论》卷一

【处方】白芍6两,黄耆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泽泻3两,龙骨2两,人参2两,草(炙)2两,吴术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自腹中,或从背膂,渐渐蒸热,或寐而汗,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入饴少许,煎1盏,食前温服。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苁蓉(酒浸1夕)、肉桂、白芍药、甘草、人参、茯苓、鹿茸(蜜炙)、龙骨(煅)各等分。

【功能主治】滋气养血,充益五脏。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定斋未病方》

【处方】人参(去芦)2两,粉草(炙)2两,龙齿(研)3两,当归(酒洗,去芦)3两,酸枣仁(去皮)3两,黄耆(去芦)3两,白芍药4两,远志(去心)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石莲肉(去心)1两半,泽泻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思虑太过,心气耗弱,阳气流散,精神不收,阴无所归,小便或赤或白,甚则尿精滑数,夜梦鬼交,或睡而汗出,日渐瘦悴,或生虚热,六脉虚弱,或大而软,按之不应。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7分,去滓,入饧少许,再煎溶,空心温服,1日2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管见大全良方》

【处方】人参、桂心、归身、川椒、茯苓、炙草、白芍、饴糖、南枣。

【功能主治】劳伤阳气,不肯复元,清阳凋丧,闪气疼痛,脘中痞结,经和补调理,右脉濡,来去涩者。虚劳腹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从众录》引作“加减大建中汤”。

【摘录】《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处方】黄耆(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鹿茸(酒蒸)1两,地骨皮(去木)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1两,川芎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白芍药1两,小草1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小腹急痛,胁肋胀,骨肉酸痛,短气喘咄,痰多咳嗽,潮热多汗,心下惊悸,腰背强痛,多卧少气。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一

以上就是本文对大建中汤的简单介绍,大家平时也可以多了解下。大建中汤和其他方剂有些相同的功效,但也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用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达到的效果来选择。

二十四味大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