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地胆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进行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地胆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地胆甘草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地胆甘草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地胆甘草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雄黄1分,干姜1分,龙胆2分(一作龙骨),石决明1分,续断1分,庵

【制法】忌生菜。

【功能主治】因思虑忧忆伤胆而致浮沮瘘,发于颈,如两指,使人寒热欲卧。主方出《外台》卷二十三注引刘涓子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

【用法用量】上为散。

【注意】《千金方衍义》:《本经》言地胆治鬼疰寒热,鼠瘘,恶疮死肌,破症瘕,堕胎。其破血辟毒之力最猛。甘草之佐,非助其力.解其毒耳。其余诸味,虽寒热错杂.不出解散之意,以浮沮病不在里,仅用外敷足矣。

【备注】《外台》注文引《古今录验》有硫黄,无雄黄。方中甘草原缺,据《千金》补。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地胆甘草散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Ys630.com相关知识

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


苦地胆这种中药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苦地胆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别名】天芥菜、鸡疴粘(《纲目》),土柴胡、马驾百兴(《生草药性备要》),草鞋底(《岭南采药录》),地胆头、磨地胆(《广州植物志》),牛插鼻、铁烛台、披地挂、地枇杷、牛托鼻(《福建民间草药》),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细辛(《广西中兽医药植》),铺地娘(《南宁市药物志》),铁扫帚、铁答杯、铁丁镜、一刺针(《闽东本草》),铁灯柱、毛刷子(《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地苦胆(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来源】为菊科植物 地胆草 的 全草 。夏末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有时全体被白色紧贴的粗毛。茎二歧分枝,枝少而硬,粗糙。单叶大部基生,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4.5厘米,基部渐狭,先端钝或短尖,边缘略具钝锯齿:茎生叶少而细,叶柄长5~15毫米,基部扩大抱茎,或近无柄。头状花序约有小花4朵,生于枝顶;通常有3片叶状苞,苞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1.5厘米;头状花序在每一花束内有多个,密集;总苞片长8~10毫米;花托无毛;小花全为管状,两性,淡紫色,长7~9毫米,先端4裂,一边开裂,裂片稍阔展;雄蕊4~5,略伸出管外;子房下位,1室。瘦果有棱,顶端具长硬刺毛4~6。花期8~12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谷、村边及路旁、荒地、耕地等低草丛中。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根茎短粗,长1~2厘米,粗约0.5厘米,密被紧贴白绒毛;根生叶多皱缩,黄绿色,匙形或长圆倒披针形,疏被白色长毛,纸质稍柔。茎圆柱形,粗2~3毫米,多剪断,断面中空,茎生叶少而小。有时茎端带有头状花序,花冠多脱落。以叶多、无花者为佳。

【化学成份】地胆草含表无羁萜醇、蛇麻脂醇、豆甾醇及卅烷醇、卅二烷醇、氯化钾。又含乙酸蛇麻脂醇酯及脱氧地胆草素、异脱氧地胆草素,又从其鲜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应用地胆草注射液(水煎浓缩后酒精提取液,再加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作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毫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倾注法,每15毫升含生药18~24克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性味】苦辛,寒。

【归经】①《泉州本草》:"入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①《南宁市药物志》:"体虚者忌之。"

【附方】①治鼻出血:地胆头、猪肝各酌量。同煎服,连服三至四次。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炎症

【备注】同属植物 白花地胆草 的全草亦可作苦地胆使用。其特征为茎分枝极多,被毛,叶生于茎枝上,椭圆形或矩圆形,花白色。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通过上面文章关于中药苦地胆的介绍,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药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对苦地胆等中药多做点了解。

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甘草散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神效方

【处方】甘草1两,通草30铢,石钟乳30铢,云母2两半,屋上散草2把(烧成灰)。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妇人乳无汁。

【用法用量】神效方(《普济方》卷三四六)。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甘草(炙)3分,蝼蛄(熬)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风脐汁出。

【用法用量】以安脐中。

【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别名】预服散

【处方】甘草8分(炙),黄芩2分,大豆黄卷梗米2分,麻子仁2分,干姜2分,桂心2分,吴茱萸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令易生,母无疾病,未生1月,日前预服,过30日,行步动作如故,儿生坠地,皆不自觉。主

【用法用量】预服散《圣济总录》“大豆卷散”,即本方去梗米,加大麦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小品方》

【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锉),干姜1两(炮裂,锉),白术3两,白茯苓3两,当归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肾着之为病,身体冷,从腰以下痛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甘草1两(炙微黄,锉),黄芩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心中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大甘草(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预服消毒。主痘出不太盛。

【用法用量】每服5分,食后白汤调下。人中黄尤佳。

【摘录】《简明医彀》卷六

【处方】甘草(末)1两,青蛙(自死者,烧作灰)1两,母猪蹄甲(烧作灰)1两,救月杖(烧灰)1两。

【制法】上为细末,拌匀。

【功能主治】月蚀疮。

【用法用量】以蜜涂敷疮上,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甘草(炙,锉)1分(为末),油麻半升。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防入腹。

【用法用量】上2味,先取油麻去皮,研细,绞取汁1合,调甘草末半钱匕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别名】甘草汤

【处方】粉甘草(微炙)、栝楼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疮痘略出,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甘草汤(《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

【摘录】《直指小儿》卷五

【处方】大甘草不以多少(炙过)。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疮未出及虽出躁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呷之,不拘时候。以少解利热毒即住。若疮出迟,当服紫草饮子(紫草2两)。大人当针2腕砚子骨间,男左女右取之。或灸1壮,亦助发出。疹痘毒气已发,不必用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

【处方】甘草半两,滑石半两,山豆根1两(生),大黄1分(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蜜熟水调下,日2服。次服解毒丸。

【摘录】《三因》卷十五

【别名】芍药散

【处方】甘草3分(锉),赤芍药3分,白蔹3分,黄芩3分,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恶疮,一身如麻豆带脓,乍痛乍痒,烦热。

【用法用量】芍药散(《普济方》卷四○八)。

【摘录】方出《圣惠》卷九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二(文瑞楼本)

【处方】甘草3分(炙微赤,锉),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黄熟),人参半两(去芦头),黄连半两(去须,微炒),龙骨1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暴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甘草1两(生用),川升麻半两,射干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伤寒2-3日,毒气攻咽喉痛肿。

【用法用量】都以水3大盏,煎至2盏,去滓,分为4服,日3服,夜1服。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牡蛎粉半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热渴,而下后觉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4分。去滓,取鸡子清1枚,投入散中,熟搅掠去沫,徐徐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甘草(半生半炙)2两,黄连(去须,炒)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赤白,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浆水调,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甘草1分(炙微赤,锉),乌梅肉1分(微炒),诃黎勒2枚(煨,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甘草1分(炙微赤,锉),龙骨1分,赤茯苓1分,牡蛎1分(烧为灰粉),生干地黄1分,黄芩1分,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中魃。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淡竹叶7片,煎至5分,去滓,入白蜜1钱,更煎1两沸,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甘草1分(炙微赤,锉),地榆1分(锉),蚺蛇胆1钱(细研),蜗牛壳1两(炒令微黄),麝香1钱(细研),兰香根灰1分,人粪灰1分,龙脑半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鼻疳生疮,痛痒不止。

【用法用量】入龙、麝等,研令匀,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亦可吹于鼻中,3岁以下可服1字。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处方】甘草1两,干姜1两,干地黄1两,茯苓1两,羊脂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芍药2两,吴茱萸2两,桂心2两,栀子仁15枚。

【功能主治】卒中恶,贼风寒冷入腹便绞痛,或飞尸遁尸发作无时,抢心胸满,胁痛如刀刺,口噤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脂烊尽,分3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七

【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1两,干姜1两(炮裂,锉),当归1两(挫,微炒),赤茯苓1两,细辛1两,桂心1两,赤芍药1两,防风1两(去芦头),栀子15枚,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尸及中恶贼风,寒气入腹(疒丂)痛,飞尸遁尸,发作无时,抢心胁如刀刺,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别名】甘草汤

【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锉),黑豆1两(炒熟),干姜半两(炮裂,锉),糯米1两,大麻子1两,白茯苓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10月满足,入月预服易生。主

【用法用量】甘草汤(《普济方》卷三三七)。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甘草(生,锉)1两,贝齿1两,胡粉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食诸菜中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调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六

【处方】甘草(锉,生用)1两,白术1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1两,干姜(炮裂,锉)1两,黄芩1两,伏龙肝1合。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卒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葛根(锉)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玄参半两,车前子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贝母(煨令微黄)半两,犀角屑半两,川升麻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毒攻眼,胸膈壅闷,烦喘。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甘草(炙微赤,锉)1两,茯神1两,远志(去心)1两,苍术1两,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脉结代,心下悸。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甘草(炙微赤,锉)1两,桂心1两,茯神1两,人参(去芦头)1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生干地黄2两,麻黄2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脉洪大,心中悸状。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以上介绍的甘草散这种中药方剂,已经经过临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关疾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龙须散(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龙须散(甘草散)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龙须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 乌梅(去仁.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过度,不知人事;及霍乱作泻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头旋目晕。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诸毒物。

【备注】一方加诃子肉,滴水为丸,谓之龙涎丸,仍以末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关于龙须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苦地胆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在对草药选择的时候可以放心进行,苦地胆根是一种对于我们不陌生的药材,它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我们来看一下。

【来源】为菊科植物 地胆草 的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有很多棕色支根。质坚,折断面外层白色,内层黄色,中空。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治中暑发热,温毒发斑,赤痢,头风,风火牙痛,痈肿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孕妇忌服。"

【附方】①解暑热:苦地胆根,同白豆、片糖煎。(《牛草药性备要》)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文章介绍的苦地胆根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苦地胆根等一些中药材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_苦地胆的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草药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苦地胆图片、苦地胆的药用价值、苦地胆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苦地胆简介苦地胆图片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苦地胆的药用价值苦地胆的配伍应用苦地胆的临床应用苦地胆的食用方法苦地胆的副作用

苦地胆简介

苦地胆,中药名,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或白花地胆草的全草。本品全长15-40cm。根茎具环节,密被紧贴的灰白色茸毛,质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根茎下簇生多数皱缩须根,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茎圆柱形,常二歧分枝,密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叶多基生,展平后完整叶呈匙形或倒披针形,黄绿色至绿褐色,具较多腺点,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稍具钝齿;两面均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幼叶尤甚,叶柄短,稍呈鞘状,抱茎;茎生叶少而小。气微,味微苦。

苦地胆图片

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清热,除湿,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中暑发热,温毒发斑,赤痢,头风,风火牙痛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治肠风下血。

2、《本草纲目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3、《广州植物志》:治湿热。

4、《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

5、《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6、《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痧气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7、《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治水肿,腹胀,咳嗽,疳积,疝气。

苦地胆的药用价值

1、治鼻出血:地胆头、猪肝各酌量。同煎服,连服三至四次。

2、治尿闭:地胆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治脚气:苦地胆全草一至二两,豆腐二至四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热淋:鲜地胆草三两,瘦猪肉四两,食盐少许。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5、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地苦胆二钱。泡入300毫升热开水中半小时,内服,每天一剂。亦可制成片剂含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6、治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敷之。(《医林集要》)

7、治痈肿:(1)鲜地胆草全草煎水,熏洗患处。(2)地胆草全草七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8、治指疔、乳痈:鲜地胆草全草适量,酌加甜酒酿糟同捣烂,敷于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9、治丝虫病淋巴管炎:地胆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0、治蛇伤:天芥菜同金沸草入盐捣敷之。(《纲目》)

苦地胆的配伍应用

1、配败酱草

白毛夏枯草、败酱草均味苦、性寒,同具清热解毒之功能。白毛枯草长于凉血止血,败酱草长于散瘀止痛。两药配伍应用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肠痈及各种血热出血及外伤出血。

2、配白茅根

白毛夏枯草清热解毒,凉血上血、祛痰止咳;白茅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故两药相配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症,湿热淋、湿热黄疸、痈疽疮毒,肺热咳嗽等症。

3、配竹茹

白毛枯草苦寒,清热,化痰、止咳;竹茹甘寒,清热、化痰、除烦。两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清心除烦。用于肺热咳嗽、肺痈、痰火内扰,心烦不安,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4.配半边莲,二者均苦寒,均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力倍增。可用咽喉肿痛、痈肿疗疮、肺痈、肠痈等病症。

苦地胆的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炎症

将地胆头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6克,每日肌注2~3次,每次2~4毫升。共观察112例,其中肺炎29例,上呼吸道炎24例,淋巴腺炎18例,肠伤寒12例,肺气肿合并感染10例,急性肝炎9例,支气管炎8例,皮肤感染2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症状好转后合用抗菌素;或先用抗菌素无明显疗效而改用本药治愈者)38例,无效6例。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2、治疗口腔溃疹

地胆头干品1两,水煎服,每日1剂。经治22例,18例治愈,平均治愈天数3天。观察3个月无复发。副作用:个别服后腹部不适。老年及小儿宜慎用。

苦地胆的食用方法

1、苦地胆猪瘦肉汤

材料:苦地胆40克(中药店有售)、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苦地胆浸泡、洗净;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猪瘦肉可捞起切片状,拌入酱油佐餐用。

2、苦地胆根炖鸭蛋

材料:苦地胆根l5~18克,鸭蛋1~2枚。

做法:将上味药洗净,切碎,用白纱布包好,扎紧,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取汁液,拣去药包,打入鸭蛋,炖至鸭蛋熟透,即可。食蛋饮汤。

苦地胆的副作用

1、《南宁市药物志》:体虚者忌之。

2、《广西中药志》:寒症勿用。

3、《泉州本草》:孕妇慎用。

以上就是一些苦地胆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地仙散的功效与作用


用过或者听说过地仙散的朋友也许对这个词比较熟悉。其实地仙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配方就是几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中药材,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地骨皮(去木.二两) 防风(去芦.一两) 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伏暑,烦热不安,及烦热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生津液。主心脏积热口干,或烦渴,颊赤,舌涩,及汗后余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青蒿5-7叶,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无青蒿,用竹叶5-7片。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1两,甘草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生津液而清肺火。主骨蒸肌热,一切虚劳烦躁。

【用法用量】每用3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九

【处方】地骨皮(洗,去心)1两,防风(去钗股)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主骨蒸肌热。伤寒、伏暑后烦热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竹叶7片,煎至7分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地骨皮气味苦甘寒,入手太阴、足厥阴,能治有汗之骨蒸;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此治骨蒸内热,阴虚烦躁,津液欲伤者,再以生姜之辛温而散,竹叶之辛凉而清,使内外和平,则病魔焉有不去者乎。

【摘录】《本事》卷四

【处方】北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2钱半,鸡苏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骨蒸肌热,一切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淡竹叶3-5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地仙散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地血散的功效与作用


地血散是在传统的中医的理念下研究出来的,治疗效果很好,无副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困扰,一起来看一下地血散的相关知识。

【处方】茜根4钱,大豆2钱,黄药子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一切毒。主热毒深入吐血,咯血,及诸热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汲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三引《活人书》

【处方】茜草1钱,当归1钱,白芍1钱,乌梅1钱,柴胡1钱,知母1钱。

【功能主治】妇人心血间有热,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发烦热。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地血散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地血散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地骨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地骨散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柴胡7分5厘,地骨皮7分5厘,桑白7分5厘,枳壳7分5厘,前胡7分5厘,黄耆7分5厘,茯苓5分,五加皮5分,人参5分,甘草5分,桂心5分,白芍5分。

【功能主治】肺热,热在皮肤,日夕甚,喘咳洒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处方】地骨皮、生地黄、黑参、甘草木通、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经受热,眼赤或生翳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地骨皮半两,黄芩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耆(锉)半两,葳蕤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赤芍药半两,柴胡1两(去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烦躁,体热疼痛,口干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差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关于地骨散的相关知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在现在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剂层出不穷,而且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了。

地胆头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地胆头也叫作苦地胆,地胆草等等之类的,这种草有些什么贡献呢?地胆头不仅有凉血清热的功效,还能够帮助利水解毒,另外这种草还能够帮助治疗一些疾病,比如淋病,脚气,黄疸,水肿等等,但是对于一些体虚者来说还是有禁忌的。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看看地胆头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吧。

地胆草的功效:地胆草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地胆草的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地胆草的作用:治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地胆草的别名有地胆头、草鞋根、草鞋底、磨地胆、地苦胆、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铁灯盏、毛刷子,地胆草用药禁忌:孕妇慎服地胆草。

性味归经:苦,凉。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来源:地胆草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以全草入药。

地胆草的作用:1、地胆草治各种炎症性疾病(菌痢、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结膜炎等):地胆草30克,叶下珠、地锦、兔耳风各15克,水煎服,每日l~2剂。亦可单味地胆草使用。2、地胆草治急性中耳炎:鲜地胆草全草,捣汁点耳,一日3~4次。3、地胆草治黄疽型肝炎、百日咳:地胆草全草60克,水煎服。4、地胆草治乳痛、肿毒、指疗、疮疖、湿疹、蛇伤:鲜地胆草60~120克,水煎服;另用鲜地胆草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5、地胆草治肺热咳嗽:地胆草、肺形草各30克,水煎服。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地胆头的一些功效还有作用,任何药物都不是人人都可以服用的,那么敢于这个地胆头以下人群是不能够食用的,比如就是寒症者,还有就是身体太过虚弱者,另外就是孕妇是不能食用的。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1、甘草具有降火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无毒,具有解毒、润肺、补脾胃、养阴血、除邪热、去咽痛、长肌肉、坚筋骨的功效。看起来甘草的作用很多也很广,价格也很便宜,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备上的中药之一。甘草功效首先甘草常与桂枝配伍,熬成的汤对心气虚有不错的疗效。其次甘草有解毒去热的作用,在夏季来说是很不错的降火神器。

2、甘草具有平衡女性体内激素的功效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3、甘草有抗病毒的作用

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皂苷,甘草皂苷又称甘草酸,由于有甜味,又称为甘草甜素。抗病毒作用是甘草酸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近年来,有关甘草酸对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及其它病毒的作用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甘草甜素具有高甜度、低热量、起泡性及溶血性较低、安全无毒等优良特性,现已有甘草甜素片制剂正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

甘草的用途

1、可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也可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常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着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服用甘草的注意事项

1、选择正确的服用方法

不同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并且所选择的治病手法也有不一样的讲究。所以,甘草泡水喝的禁忌第一条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服用方法。将甘草进行不同的方法所获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而实验发现泡水以及含服所获得的甘草功效是最好的。建议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将甘草泡水,或者选择含服服用甘草。

2、不能连续使用甘草

虽然甘草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好,但并不是说这种药材可以长时间服用。甘草不能够长期服用,否则肠胃健康会变差,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对这种中药材上瘾的情况。研究发现甘草中含有一定能够的阿片,如果长期服用很容易令身体对这种药材产生依赖性。

3、不适合服用甘草的人群

甘草这种药材虽然对身体好处很多,但它毕竟是一种药材,所以并不是所有身体情况都可以使用。建议孕妇、哺乳期女性、性功能障碍、肥胖、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月经期间等都不适合服用甘草。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主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程广里方

上文主要介绍了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牛胆的功效与作用


牛胆的简介

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

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牛胆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清肝明目,解毒消肿,利胆通肠,清热生津。治风热目疾,小儿惊风,痈,痔疮,黄疸,便秘,消渴。

作用:

1、镇肝明目:腊月枯牛胆中盛黑豆一百粒,后一百日开取,食后、夜间吞二七枚。

2、明目清心,乌须发,补养下元,生髓,去风湿,壮精神:何首乌、白茯苓、槐角子各二两,生地黄、当归各一两。上共为末,装入黑牛胆内,连汁挂在背阴处,至九日取出,研为末,温酒调服二钱或三钱,百日见效。

3、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怫郁不安而发黄,因大饥后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两,牛胆一枚(干者)。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麦门冬汁下十丸,日三、四服。

4、治肝胆病性黄疸及慢性便秘:牛胆汁干燥粉末,为丸剂,或装入胶囊中,每日三回,每回三分,开水送服。

5、治痔漏:犍牛儿胆、猬胆各一个,用腻粉五十文,麝香二十文。将猬胆汁、腻粉、麝香和匀,入牛胆内,悬于檐前四十九日,熟,旋取为丸如大麦,用纸拈送入疮内,后追出恶物是验。

临床应用:治疗百日咳。取新鲜牛胆汁蒸干研粉,然后将牛胆粉240克,淀粉240克,白糖520克,混合成为粉剂。2岁以下每日0.5-1克,2-5岁1-1.5克,5岁以上1.5-2克,分2-3次服。同时配合对症治疗。据250例观察,基本痊愈52例,减轻130例,有效率72.8%。对早期的效果较好,如配合天冬合剂,疗效可提高。

牛胆的市场信息

1、牛胆的价格

20元到上百上千元都有。

2、牛胆的选购方法

新鲜胆囊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囊状,长18-20cm,粗径5-6cm,表面有纵皱新鲜胆汁为绿褐色、微透明的液体,略有粘性,稍干则变为浓稠状。完全干燥者,则呈绿褐色固体,揉之则呈粉末。气腥臭,味苦。

3、牛胆的保存方法

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

地胆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