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导航 > 木瓜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刺榆叶的功效与作用

【www.ys630.com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刺榆叶的作用有哪些?刺榆叶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调理人体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刺榆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叶。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色,粗糙而深沟裂;一年生枝密生短毛;小枝具粗而长的枝刺,刺长1.5-8cm,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叶互生;叶柄长1-4mm,密被短茸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2-6cm,宽1-3cm,两端渐尖而略圆,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脱落性柔毛,毛落后留有圆形黑色的凹痕,下面沿叶脉初具疏生柔毛,后渐脱落;花叶同时开放。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1-4朵生于小枝的苞腋和下部的叶腋;花被合生,上部4-5裂;雄蕊4(偶5),花药2室;雌蕊歪生,花柱2。翅果黄绿色,扁平,具歪形的翅,顶部2裂成鸡头张喙状,基部有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麓、山坡路旁,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2-6cm,宽1-3cm;叶柄长1-4mm;先端微钝,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深绿色,疏生柔毛或具黑色圆形凹痕,下面黄绿色,具疏柔毛或无毛。气微,味淡。

【性味】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主水肿;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上面介绍了刺榆叶的一些基本常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于刺榆叶的了解会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其它药材还有很多,有时间的话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相关阅读

榔榆叶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各种中药中的详细的成分,也知道这些成分对于大家的健康的影响。下面就为各位朋友推荐一种中药榔榆叶,详细的描述一下榔榆叶的功效,希望对各位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帮助。

【别名】鸡筹仔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叶。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5m,树皮灰褐色,成不规则鳞片状脱落。老枝灰色,小枝红褐色,被柔毛。叶互生;革质,有短叶柄;托叶狭、早落;叶片椭圆形、椭圆状倒卵形、卵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宽1-2.8cm,先端短尖,基部圆形,稍偏斜,上面光滑或微粗糙,深绿色,下面幼时有毛,后脱落,浅绿色,边缘有单锯齿。花簇生于叶腋,有短梗;花被4裂;雄蕊4;雌蕊1,1室,柱头2裂,向外反卷。翅果卵状椭圆形,长约1cm,宽约0.6cm,顶端凹陷,种子位于中央。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山地及疏林中。

【性状】性状鉴别 叶椭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长1.5-5.5m,宽1-2.8m,基部圆形,稍歪,先端短尖,叶缘有锯齿,上面微粗糙,棕褐色,下面淡棕色。气微,味淡,嚼之有粘液感。

【性味】甘;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热毒疮疡;牙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煎汤含漱。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关于榔榆叶的药用价值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利用榔榆叶治疗疾病,可以不用担心副作用。所以榔榆叶治疗疾病就是一种效果好且实在的治疗方法,因此在临床中也得到了一个很广泛的利用。

刺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对于各种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药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的,其中刺通草就是一种比较常出现的中药材,鉴于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刺通草不怎么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看一下。

【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

【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叶。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m,胸径约15cm或更粗。树皮淡黄灰色,有刺或无刺;枝淡黄棕色,幼时密被棕色绒毛,疏生短刺。单叶互生,叶柄长60-90cm,通常疏生短刺,密被棕色绒毛或无毛或仅基部被毛,具条纹;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成二裂的鞘状;叶大,革质,直径60-90cm,掌状5-9深裂;裂片披针形,常又有小裂片;先端渐尖至长渐尖或印尖,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棕黄色星状鳞片毛;侧脉在两面隆起。伞形花序大,直径约4.5cm,聚生成长达50cm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10cm,花梗长1.5-3cm,无关节;苞片长圆形,长约法三章2.5cm;萼有锈色绒毛,边缘有10个胩不明显的齿;花瓣6-10,长圆形,先端钩曲,常合生成一帽状体,外面被锈色绒毛,长5-6mm,花淡黄绿色;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长mm,花淡黄绿以;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10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有6-10条浅棱。果卵球形,直径1-1.8cm,有不明显的棱;花柱宿存,内具种子7-12颗。花期10月,果期翌年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林中。

【性状】性状鉴别 完整叶片直径可害90cm,掌状深裂裂片5-9,披针形,先端长国尖,边缘有大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黄色星状毛;叶柄长可达90cm,常疏生短刺。叶片革质。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创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主治跌打损伤。髓心:利尿。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刺通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时能按照医嘱,同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刺蓼的功效与作用


刺蓼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具有极大的保健作用,对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刺蓼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刺蓼。

【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 刺蓼 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 全草 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酸、微辛,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湿疹,黄水疮,疔疮,痈疖,蛇咬伤。

【用法用量】不作内服,外用煎水外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刺蓼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帮助。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类似刺蓼的药材。我们在食用刺蓼等中药的时候需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刺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刺黄连是一种药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可以适当的食用刺黄连,由于很多的人对于刺黄连还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 假豪猪刺 的 根 及 茎皮 。夏、秋采收。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直立,灰黄色,具棱;刺分3叉,长1~2.5厘米。叶簇生,厚革质,坚硬,长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1~2.5厘米,边缘具刺毛状锯齿,中脉明显。花黄色,5~15朵簇生刺腋;萼片6,下有小苞片2~3;花瓣6;雄蕊6,花药开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颗。浆果倒卵状长圆形,红色,被白粉,有种子2粒。

【生境分布】生于沟旁、河岸或山坡。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治肝炎,口舌生疮,小便淋痛,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刺黄连作为一种中药材,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刚刺的功效与作用


金刚刺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对天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来说,吃金刚刺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保健身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金刚刺。

【别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 短梗菝葜 的 根茎 。全年可采。

【原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灌丛或山谷沟岸。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抗癌。治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可用至一两);或浸酒。外用:研粉、磨汁调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颈淋巴结核:金刚刺一至二两,炖猪肉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备注】本植物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威灵仙入药。参见"威灵仙"条。

【摘录】《*辞典》

通过本篇文章对金刚刺功效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金刚刺的几大功效。这些功效对于体质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调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刺榆皮的功效与作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药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材刺榆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树皮、根皮。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色,粗糙而深沟裂;一年生枝密生短毛;小枝具粗而长的枝刺,刺长1.5-8cm,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叶互生;叶柄长1-4mm,密被短茸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2-6cm,宽1-3cm,两端渐尖而略圆,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脱落性柔毛,毛落后留有圆形黑色的凹痕,下面沿叶脉初具疏生柔毛,后渐脱落;花叶同时开放。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1-4朵生于小枝的苞腋和下部的叶腋;花被合生,上部4-5裂;雄蕊4(偶5),花药2室;雌蕊歪生,花柱2。翅果黄绿色,扁平,具歪形的翅,顶部2裂成鸡头张喙状,基部有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麓、山坡路旁,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扁平的板块状或两边稍向内卷的块片,厚2-7mm。外表面暗灰色,粗糙且具条状深沟裂;内表面灰褐色,光滑。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淡、微涩。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鲜者捣敷。

【附方】《纲目》:“榆树有刺者称刺榆。”《诗》曰:“山有(艹枢)。”或作“枢。”《尔雅》:“(艹枢)、荎。”郭璞注云:“今之刺榆。”《广雅》云:“挃,刺也。”挃与荎,声义均同。荎犹刺也,故以荎名刺榆。《广雅》:“柘榆,梗榆也。”按:《说文》云“柘,桑也。”实为桑之有长刺者。段玉裁“柘,亦曰柘桑。”故榆之有刺者亦谓柘榆。盖荎、柘一声之转,义亦近之。”《方言》:“凡草木刺人……自关而东或谓之梗。”《广雅》:“梗,箴也。”《文选·张衡<西京赋>》吕延济注:“木有刺曰梗。”因此,柘榆、梗榆均指刺榆。

【摘录】《中华本草》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刺榆皮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刺榆皮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刺榆叶的功效与作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