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运动养生 > 太极拳养生 > 导航 > 太极拳养生

太极拳养生

2021-06-13

太极拳的十三势歌

太极拳养生。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运动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太极拳的十三势歌”,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制造一套有阴阳性度、切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停面就介绍一停太极拳的十三势歌是什么?

太极拳最初是喊长拳、十三势,后来王宗岳依据《周易》阴阳动静的道理名其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运动作势,任其自然,无中生有,所谓无极而太极也。

太极拳的十三势歌是什么:

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决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 摘、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便坎、离 震、兑,四正方也。摘、挒、肘、靠,便乾、坤、艮、巽,四歪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 左顾、右盼、中定,便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黑幕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示神秘。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里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认真留心向推测。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道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拳的十三势歌包括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失。若不向此推测往。枉费工夫贻叹息。

Ys630.com相关知识

太极拳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招式


太极拳千变万化,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解秘“太极十三势”


八卦是指四正四隅,棚、捋 、挤、按为四正,采 、挒 、肘、靠为四隅,谓之八方。这八方的位置都在人体本身,将来讲推手时,实践体会就有意思了。

按易经说的十二地支有六冲六合,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位置在人体本身,里面包捂八卦,即八方,而八方的位置如下:

棚 :棚, 劲属水,在北方,北方壬癸水,人身有命门穴,在两肾(两个腰子)中间,右肾的左上角,此处发棚 劲。过去书上也有捋 南棚 北、挤东按西的说法,从前一般是秘而不传的,我今天把这些给大家介绍,你们想着往返那么做就行。用棚劲时,手上不用使多大力气,只要你注重想自己的命门穴,眼神看对方眉毛(眉攒、眉梢),他人就起来了。而棚 劲属水,见缝就钻。

捋 :捋劲属火,在南方,南方丙丁火。人体为玄关窍,在两眉当中,你看人坐着,火字也就表现出来了:由鼻子尖到右眉毛是一撇,到左眉毛又是一捺,这是个人字,再加上两只眼睛这两点,就成火字了。这火,又叫午火,火能化万物,在太极拳中叫捋手,是舒展的意思,好比有褶子的地方,给它划拉平。在力学上叫作分力(那个发劲叫合力),即力的合成与分解。分力怎么分?如来手集中,给它分开、分散,比如要卸一车砖拿起砖来就嘁呖咔嚓都给它卸了,不要去码好(没有那么多工夫)。实际上对方来手了,你就随便把来手这儿一扔,那儿一扔,这儿一捋,那儿一捋 ,把对方来的分力开,化整为零,给它分散了。合力是化零为整,把很多的力集中在一点上,那是棚 劲,就是位置不同。

捋的方法:用眼神带着自己的手去划时代自己的眉毛 比如用右手划,先是手心向里从左眉梢划到左眉攒,再手心向外从右眉攒向右眉梢划去,这是阴阳变化,由阴掌变为阳掌,即由柔变为刚,先柔后刚,这时对方就起来了。不管对方的力多大、多冲,也不用着急,轻轻一划就行。划时后手不能弱,前手带着后手走,做等距等速运动。熟练后眼看眉毛就行,往左看,人往左转,往右看,人往右转。这叫捋。

挤:挤劲属木,在东方,东方甲乙木,为直劲。在人体脊背,发的时候意想脊背,要发出整劲,就是两手的两个接触点,像两条电线的两个头,前脚放在两个接触点的中间,再用脊背去找前脚。眼神要穿过对方,越往这处看,这人出去的就越远,像木头杠子杵一下那个劲。前脚尖的位置就放在对方的脚跟,往前迈,一个冲力,就跟木头杠子似地杵出去了,有时你意念想得足,如屋子有多大,木头就多粗,很大的一墩拥出去。挤劲也叫打挤,打穿透。

按:按劲属金,在西方,西方庚辛金,按破挤。酉金在前胸,即肺脏,用按须涵胸。具体做法是前胸与右手合(酉与已合),手与前胸一平就按,按不是用力按,比如用力去按汽椅子,越用力人绷起得越高.又如推手,两人较劲,像摔跤似的,越按越起.所谓按劲,实际上轻轻一扶就行啦.向左化对方, 体重放在右腿,眼神往左下方斜看,使对方来冲力以后往斜下方倒.你左眼跟前胸对正以后,体重放在左右腿,眼往右下方斜看,一涵胸就是,这是向右化对方 .

现在四正有了,即捋 南、棚 北、挤东、按西。发棚 劲进攻,用捋 劲化解;对方用捋,你用挤来进攻,就想脊背,往这儿一想,前脚必须放在两点当中,不能偏,偏了就打旋,力量不足。自己的脚、两手与对方接触的中心线,必须掌握好,再用脊背去找前脚就行。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人体的位置如下:

腰为子,右胯为丑,右脚为寅,脊背为卯,右肩为辰,右手为巳(体重在右腿)。玄关为午,左肩为未,左手为申,前胸为酉,左胯为戌,左脚为亥。若体重在左腿时,除子、午、卯、酉四正(东西南北)不变,其余四角(四隅)则有变换,即左胯为丑,左脚为寅,左肩为辰,左手为巳,右肩为未,右手为申,右胯为戌,右脚为亥。而四正又是子午相对,卯酉相对,东为脊背,西为前胸,南为玄关,北为命门。四隅为东南、西北、西南、东北,随体重的转而往返变化。而肩、胯的交叉变化叫丑未辰戌,手足的交叉变化叫寅申巳亥。四正为棚 、捋 、挤、按,四隅即采、挒 、肘、靠。

采:是午与未合,采是挑选的意思,挑选对方诉弱点(背力不得劲的地方)采他一下,使对方的重心越出体外。采是由前上方向后下方,是自己用玄关穴找采劲一侧的肩井穴。采劲要出向外放射的劲,不管对方发多大的力气也要把他采住。采是怎么个采法?如对方揪住自己,你就拿午与未合,拿眼神为右肩,对方就起来了。拿眼神看左肩也行,都为采,看左右肩要依据体重的位置而定。

挒 :是手与脚分,挒是使脚蹬地,用手托天,整个与采相反的,挒是分开。

肘:是意念上劳宫穴与肩井穴相合,即手、肩、肘向前打,似乎宝剑尖。你若往前打,对方一扶着肘,你就拿手找肩,这人就起来,手把肩就顶回去啦.假如向后打肘,即肩找肘(辰与已合).若用肘采也一样,你拿肩找手,这人往后栽,手找肩,这人往前打,只要对方扶住胳膊,一找,对方就出去了,这是前后平肘,平肘是拿手找肩,一平,就像宝剑似的.肘法的练习有16种.

靠:是肩与胯合(腰找胯也行,胯找足也行),对方不管扶住哪儿,拿胯与足一合,实际胯与肩也合了,肩靠、背靠、肩打、胯打都行,好比肩与对方要接触了,接触点与眼神是相反的方向。

肩与胯合也是交叉相合的,左肩与右胯,右肩与左胯。丑戌属胯,辰未属肩,用相冲力,要配合眼神,眼回头看的方向与接触的肩或背同手找成相反的直线。

靠是击打的意思,最重要的是在视线,这点要特殊注重。好比肩要与对方接触了,让接触点与眼神成相反的方向就行,要记住,如肩向右前方发,回头一看,视线与接触点成一条反方向的直线。若眼往前看,力量去不了,一回头力量就去。

采、挒 、肘、靠为四隅,也是循环互用的。对方用肘我拿采破他,采破肘;对方用采呢,我以靠来破:用挒 破靠,也是那么循环的。四隅补助四正之不足,四正用不上了,不灵活了,用四隅。就是出圈以后,拿四隅补助四正之不足。

纠正姿势用十二地支,每个姿势组成都通过六冲六合,六合是一个姿势完成了,而在一个姿势的过渡期间为冲。比如抱七星,这怎么编六合呢?就拿实腿为一条直线,在一条凳子上也行,在一块砖上也行,就是体重在右腿,拿子(腰)与丑(胯)合,即腰与右胯合。寅与卯合呢?右脚为寅,拿脊背、腰胯跟随它合,命门脊背,腰胯跟它合了后,卯(木)与寅,即脊背与右脚合,也在一条直线,这叫子丑寅卯。辰(右肩)和巳(右手)也往右脚集中,午(玄关)未相合,看着他以后给他领起来。未也往实腿集中,申是左手,大指对正前胸。戌亥是左胯左脚,往前伸直后,意念头全在这集中就整了,纠正姿势时你不用去找他姿势就正确了,这腿也沉了,虚实也分不清了,这叫六合。六冲就职在这分散,这儿变化时又变了,变打挤,这是子与丑合,这在这儿过渡,这是分散,分散即是六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为六冲,寅、申、巳、亥相冲。凡是那一个字后边一个字到七个字都是丑未相冲,寅、申、巳、亥都是相冲的。完了以后,又是子与丑合,左脚为寅,跟脊梁背井离乡往这儿合,寅与卯合,辰巳一合,午戌 也往这儿集中申是这手,打的脉门,这 右手与前胸合。戌亥右胯与右脚,伸直以后也往这儿集中,这个蹬劲就出来了。你像刚才发劲,如扑面掌把人打出去多么远,这实际放平舒展以后都往一处集中,都往一处集中,这发劲就出来了。

上面讲的是十二地支,包括八卦八方、四正四隅。还有十天干,十天干革命是:甲、乙、丙、丁、戊、已、庚、壬、癸。五行是属于十天干,那是两个字组成一个字:

东方甲乙木,卯木,在脊背。

南方丙丁火,午火,在玄关。

中心戊己土,在中丹田脐下三寸,仰卧由肚脐往里3/10处,或从命门往前7/10处,叫中丹田。人要恢复疲惫,三田合一,一天不管多么劳累,只要一刻钟的工夫就行了,只要把上、中、下丹田三点掌握成一条直线,就能很快恢复疲惫,这太极拳又结合气功.

西方庚辛金,西金,在前胸,膻中穴,肺脏。

北方壬癸水,子水,在命门穴,右肾内侧的左上角。

五行在太极拳里怎么用呢?十天干是指步法,以步法为主,像前进时想北方壬癸水,欲追击想命门,把眼神往高一点看,看多少呢?就是看自己的眉毛斜上一点、约有一寸高的位置,腿就被腰催着走,腿就往前动,追击对方时不要想追对方,你越想追对方就越慢。前进想命门,眼看斜上方,忘掉两条腿。

退时想玄关,眼睛斜向下看,眼睛下落点与两脚分开同肩宽成正三角,腿自然后退,把玄关往下一落,腿自然后退。这叫用十天干做前进后退。

左顾是左顾木。在字义上;讲,向左转、右转都不是,就是一想脊背与实腿的脚相合,眼神顺脚的前方往前看,即寅与卯合(脊背与实脚合),叫左顾。回头体重到右腿上也是,拿脊跟随右脚一合就是。这叫左顾木,即打挤的劲,左顾就是用一个侧面.

右盼金,金想前胸与手合,申与酉合,眼神斜向下看,这叫右盼金。你想左顾木就是想脊背,右盼金就是想前胸,你一想脊背左顾木,一想前胸右盼金,实际一个人侧面躺着,东西南北中,四正方都出来了。

中心戊己土,双土为圭,练气讲究刀圭,即牛角尖,不让你休息,如头悬梁、锥刺股,刀尖、牛角尖也要扎。全神贯注领着气往上升,这叫中心戊己土,双土为圭。戊己土在这变化中叫中定,好比被对方挤得没方法了,这时你先想命门后想肚脐,身子自然下落。

太极拳所练的十三势就是指的是这个,是十三个部位,八卦指的是前面手的变化,五行是腿法的变化。老拳谱上都有太极十三势,就是八卦五行,也就是八方五步,今天把过去拳不说的东西给大家介绍一下。

练太极者,头顶太极(脑子想一动一静,不能离开太极一阴一阳),怀抱八卦(八方线:四正方、四隅角),脚踩五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太极拳的手之运动有八方,足之运动有五步。(八卦即:乾三连,坤六断,坎中满,震仰孟。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太极拳


依稀记得,从张三丰那部电视里,我们知道了太极。从此的一发不可收拾。太极拳,我们深知它看似柔和无比,但是其中蕴含的借力打力等等武术却是不容置疑的。那么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又有哪些特点呢?练习打太极拳的要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太极拳位列其中。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 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yan一声)月刀等。

太极拳这中华武术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太极拳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文化纽 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重要载体之际,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武当山钟云龙、陈师行等道长相继开办武当武术传统训练班,21世纪开始,吸引诸多海外人士,来武当山学习武当武术,太极文化。又着手新建太极馆,对来武当山寻求太极文化的人士,提供一个完善的,核心的场所。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打太极拳的要领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招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了太极拳的特点以及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着广泛的传播性。太极拳的养生功效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极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聪明,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特殊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珍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依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 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准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 天地盘球

(1) 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准备式。

(2) 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 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 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 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说明:

以上(1)(5)为连贯动作中的一个盘花即盘球动作。须连续不断的做出十三盘花 ,并最少也需做四盘花

另,做架之时,两腿须以其膝关节为重点,踝关节为支点,进行左右重心侧移相辅式。

如此这般,术语称为势若春蚕吐丝而连绵不绝矣

第三式 美人照镜

(1) 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 位置。

(2) 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说明:

以上一左一右各行一遍则为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四式 顺水推舟

(1) 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 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 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 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 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 方位作前推状。

说明:

此动左右各一谓之 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均可。

第五式 金鸡独立

(1) 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 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操纵身体平稳;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 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稳;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上提合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火架至十三活架。

第六式 单鞭救主

(1) 左脚踏进一大步,与此同时左手变为雕钩状搂其中盘;而右掌则置于右侧腰际待动;上身下坠其做裆沉腿。

(2) 左腿下沉而右脚后撑即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手搂钩并向左侧方调起而右掌奔向中盘(以掌缘为重点)

(3) 再将右脚踏进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而右手搂过之后则移位调于 侧方并用左掌奔打中盘。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行弓字步而出,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即止。

第七式 倒骑玉龙

(1) 两腿并立下蹲,两手托与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2) 右脚向右侧后方退撤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变为空心拳分别向身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摆出(其右拳摆至上方,而左拳摆至下方且两拳之拳眼相对)。上体略向左腿方位倾斜。

(3) 然后左脚撤回即收于右脚旁使之形成并步曲膝下蹲式;而两拳则变为分指掌平摊在胸前(其掌心向上,掌指相对)

(4) 将左腿向左后侧方位退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仍变为空心拳双方抛至人体的上方与下方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说明

以上两腿一左一右的后撤并形成 左右弓字之步型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八式 双风贯耳

(1) 面对左侧方位站立并迈出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与此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作直臂横张(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

(2) 左脚再向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而两掌则以其掌心为重点并用两手臂相辅助作为支点进行扇打合击至上盘位置。

(3) 再将身体移向右侧前方并形成下盘为右寒鸡步,中盘为双开掌(其掌心相对,掌指向前)的架子

(4) 右脚复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用其掌心进行扇打合击

说明

以上左右开步出式其术语谓之一活架。可连续做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九式 顺风摆柳

(1) 两腿前后分开且将两膝略作弯曲即使之形成中盘架子状的左游龙步;与此同时,两掌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2) 接着,左脚向左碾动;与此同时,右脚向正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游龙步;而两掌则以其掌指为重点遥对正门前方

说明

以上两腿左右启动各一次,其术语为一活架。可连续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另此架演练时手型也可变化即游龙步启动时手型或变为空心锤或变为分指钩。

大凡启动此游龙步身形须随步法而晃动以利应敌之时达到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境地。

第十式 叶底看桃

(1)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曲膝成骑马式;两手分别悬垂于胸肋一侧并令其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正前方略下。

(2) 两腿不动,右手连续上抬并垂直竖立其前臂;而左臂则同时作下垂状。

(3) 接着将左手变为空心拳并以其拳眼为重点,上臂为支点,前臂轴进行推下送;而右臂与下盘部位则保持稳固即不要移动(尤以两脚固定为重)。

(4) 再进行左臂垂直竖起,右臂下送前推的动作。

说明:

以上两手臂左、右前推下送各一次,其术语乃谓之一活架。可行五活架 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一式 活步走宫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膝略曲;两臂抱于胸前;两手成分指掌并令其掌心相对,掌缘朝下。眼看前下方。

(2) 左腿不动,且将右脚移向左脚内侧并以其前脚掌或脚尖虚点地面;与此同时,左掌上抬至左胸上方,右掌下降于左腹下方使之形成抱月状(其两臂弯曲成弧形,两掌心相对),眼随手转。

(3) 接着,将右脚向前右旁门踏进一步并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左掌下拂至腹部左侧,右掌托于右侧前方(两掌行进间须令右臂在内而左臂在外进行穿插运动)。眼随手转。

(4) 然后右脚固定不得移动;左脚用其前脚掌或脚尖移至右脚内侧作虚立状而使之形成左丁字步。眼随手 转。

(5) 接上式两手形成抱月状,并相伴左脚向左前旁门踏进一步而变为左掌托至左侧前方,右掌拂至右腹下方(此时手掌交错之际须令其左臂在内,右臂在外形成穿插),眼随手转。

说明

以上左右踏步各行一次,为一活架。须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之间。

第十二式 怀抱双月

(1) 两脚成外八字步站立;两手分别垂于腰部两侧(手心向下,手指向前),眼看前下方。

(2) 双膝下蹲,与此同时,两手移至上腹部约肚脐眼前方处,作交叉合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且掌心均向上),眼看两掌。

(3) 两腿不动两手连续向面部前方双方抬起作环绕状(其两掌交叉并令其左掌在内,右掌在外其掌心俱向内)

(4) 两腿不动,两手再次向上环绕,并经上分向两侧(左手向左,右手向右)绕动;当两手绕动形成划弧一周即360度,并降至身前两侧之时,则将两手掌之掌心外展以求二次绕圈。

(5) 两手臂第二次进行绕圈环抱其动作与第一次相同唯手臂的放置为右臂(手)在内,左臂在外。

说明

以上两手臂环抱绕圈且一行左臂(手),二行右臂(手)在内各一次,为一活架。可连行五活架至十三活架。

第十三式 真气炼丹

(1) 摆架内八字步(1840周岁者),平行步(4550周岁者),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及少年人摆架外八字步。

(2) 两脚不动,两手形成八字掌分别垂于胸前下方并令其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缩身垂肩,低头下视,虚胸实腹,蹋腰沉体。

(3) 忘掉呼吸,凝神静心片刻,则以鼻吸气(长约五寸左右即指入体内的尺寸)并要求做到缓慢,细腻,平均,深长;与此同时,两掌自体前两侧同时向上作垂直吊起(其掌背根部为重点且令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直至头顶上方为止。眼随手转。

(4) 接上式两掌以其掌心为重点,自上而下进行垂直降落,并先期抵达胸前暂作停顿以便下动叹气

(5) 用鼻将体内之杂气(即吐纳祛邪之废气且定当排出五脏六腑不得储存,违者做架难以上劲)一次性的叹出(按:所谓一次性,并非 就是要将体内所有杂气排尽,而是尽己所能任其自然,为所欲为,免得适得其反而影响功力进展)!其要领同为吸气之要,即慢,细,匀,长。与此同时,两掌(手)下按作垂直降落并配合身体下沉两膝弯曲。

太极养生 武当十三式太极拳招式详解


十三式太极拳,是融武术、气功于一体的仿生功法,如蛇缠雀跃、虎扑尾扫、金鸡抖翎、扳枝摘桃、猫蹿马奔、熊蹲龙变,以及易筋、易骨、易力,练精、练气、练神等等,每一段功法都包涵着健身和技击的作用。练习十三式太极拳,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抗暴自卫,体用兼备,一石二鸟。停面就一起来学学武当十三式太极拳招式。

一、狮子摇头滚珠丹

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狮子欣然大张口,摇头晃脑滚圆球。

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揉。上停前后左右转,六合天地掌中(柔)

二、长蛇串珠扭腰丹

长蛇串珠扭腰功,屈伸开合身体轻,长蛇串珠扭腰功,屈开伸合身体轻,

尾能护头头护尾,柔软功夫第一宗。尾能(获头头获尾),柔软功夫第一宗。

三、灵鹊起尾过梅丹

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灵鹊起尾头相连,梅花枝上喜又欢。

前蹿后跃无休息,圆机活法是真诠。(前钻后跳)无休息,圆机(灵活)是真诠。

四、猿猴通臂易筋丹

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猿猴舒手往偷桃,左右通臂将身摇。

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远近高低随意与,筋长力大快逍遥。

五、豹虎爬山换骨丹

豹虎爬山用力争,雄威来处起神风。豹虎爬山用力争,雄威来处起神风。

周身布满英雄气,洗心革面力无穷。周身布满英雄气,(换骨脱胎)力无穷。

六、鹤舞松荫静体丹

鹤舞松荫体泰和,轻洒闲逛运蹉磨。鹤舞松荫体(态)和,轻(刷)闲逛运蹉磨。

拿膝抖翎心神静,仙胎炼就意灵活。拿膝抖(翅)心神静,(胎仙)炼就意灵活。

七、熊罴闲逛聚精丹

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熊罴闲逛力千钧,撑档坐胯手推轮。

海底炼得精气满,一轮亮月照天地。海底(聚)得精(神)满,一轮亮月照天地。

八、金蟾看月炼气丹

金蟾看月爱光亮,一息相通倍有情。金蟾看月爱光亮,(气)息相通倍有情。

气候圆时吞入腹,亮珠一粒落黄庭。(亮月)圆时吞入腹,(珍)珠一粒落(洞)庭。

九、蟠龙戏珠凝神丹

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蟠龙戏珠起云端,升落飞腾飘渺间。

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探爪攫捞海底月,神随意得登金山。

十、彩凤朝阳展翅丹

彩凤出山展翅飞,朝阳顶上起光辉。彩凤出山展翅飞,朝阳顶上起光辉。

冲天遮日如灵主,动静随和莫背违。(中天晒日如禽主),动静随和莫背违。

十一、雉鸡司晨拿钥丹

雉鸡司晨背向前,腿似拿炉独立坚。雉鸡司晨背向前,腿似拿炉独立坚。

随意觅食能自得,牵毫难脱定中观。随意觅食能自得,(纤)毫难脱定中观。

十二、狸描捕鼠形姿丹

狸猫捕鼠伏身看,栽倒神态出自然。狸猫捕鼠伏身看,(机)倒神(晓)出自然。

拿随蹲耸形神妙,循环闪转软如棉。(扣现蹲纵)形神妙,循环闪转软如绵。

十三、野马分鬃逐鹿丹

野马分鬃鹿突形,流星赶月快如风。野马分鬃鹿突形,流星赶月快如风。

铜墙铁壁难遮挡,一拥身躯入太空。铜墙铁壁难遮挡,一拥身躯入太空。

太极拳的十三势歌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