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三伏天养生 > 导航 > 三伏天养生

三伏天养生

2022-01-15

三伏天养生,三伏做好这些事健康一整年

三伏天养生。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养生常识方面的误区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伏天养生,三伏做好这些事健康一整年”,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难熬的时刻,这一节气不仅酷热难当,也很容易给人带来各种疾病,因此三伏天养生一定要重视,那么三伏天要如何养生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便是三伏天“三不吃,四不做”、三伏天养生指导、三伏养生具体怎么做。#夏季养生正当时#

三伏天“三不吃”

虽说食物什么时候都能吃,但在三伏天并非如此,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三伏天哪些食物不能多吃吧。

1、不宜多吃冷饮

夏季酷暑难耐,尤其是三伏天,天气很热,很多朋友都喜欢吃一杯冷饮或者冰激凌,这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第一:肠胃受到过量冷饮刺激,会加快蠕动,影响吸收。第二:夏季体温较高,如果这是肠胃骤然受到刺激,很容易会导致腹痛和腹泻,危害健康。#真相来了#

2、不吃大鱼大肉

有些吃货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在夏季还是食欲旺盛,喜欢吃大鱼大肉,而蔬菜水果却吃的少,这会使得人们的身体维生素缺乏,导致上火等以系列的健康问题。

3、渴极不宜急饮

夏天出汗多,容易口渴,很多人会一口气喝下一大瓶水来解渴,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一下子喝进太多水,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对身体的健康很不利。如果很渴的情况下,应该小口慢慢喝。

三伏天“四不做”

1、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人们的汗腺属于分泌旺盛阶段,如果在盛夏夜晚露宿,会导致头痛、腹痛、关节疼痛,使得寒气入侵,给身体埋下不良隐患。

2、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气温高,并且昼长夜短,人们在白天体力消耗比较大,如果中午不午睡,下午就会使身体疲劳,人没有精神。中午的时候睡上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我们的身体会得到充分的休息,还有助于防止中暑。

3、电风扇不宜吹得过久

夏季有些朋友喜欢开着电风扇对着自己吹好久,或者是夜晚开一整夜的风扇。这会破坏人们身体出汗的平衡状态,导致身体头疼、头昏、无力等不适状态。对健康不利。

4、空调房不宜露腰、露出小腹

三伏天闷热烦躁,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内降温。但是,常在空调房内呆着的朋友要注意了,在空调房里衣要过肘过膝,不宜露腰、露出小腹,更不能让空调风直接对着身体吹。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外出汗不要立刻进入空调房内对着冷风吹,因为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三伏养生具体怎么做

起居静养养心

夏季养阳贵在养心,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中医也认为“夏气和心气是相通”,所以养生要“静养”,比如:早睡早起,避免大汗淋漓。汗液流多了,易伤阳。

天气转热后,容易出现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睡眠不好等,人的心神也很容易受到影响,那么要如何避免出现心神不宁呢?首先,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保持愉快的情绪;其次,切忌暴喜伤心,要保持神清气和的状态。 中医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所以夏季起居养生方面要保持身心愉悦、心情畅达,防止心火过旺而引起疾病。

饮食防上火

高温的天气,会导致人们烦躁上火,失眠等一系列的症状,夏季的暑热又容易给身体产生内热,“防火”成为了夏季养生首要原则。

盛夏,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在中医上,能清暑热降火的药材有:薄荷、荷叶、金银花、菊花、连翘等。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以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这药粥具有健胃和消暑的作用。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这可提供维生素的补充。最好多吃一些瓜类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兰瓜、黄瓜、冬瓜等。

苦味宜多食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防凉防暑

夏季天气热,空调风扇是解热的最佳电器,对于怕热的人来说,开着风扇,空调是最舒服的。但是对于关节患者来说,夏季是最应该避凉的,因为过凉的环境更容易引起病变。所以在夏季关节关注要适度的使用空调及风扇,尽量少用。

夏季外面的天气过于炎热,所以要避免长期时间暴晒于阳光下,需要外出需要最好防暑的措施,家里可以备用一些防暑药品,比如:人丹、藿香正气系列(水、液、丸、胶囊)、十滴水、风油精等。而对于经常待在空调房里的人来说,要注意补水,应该要多喝水。以免肌肤过于太干燥。

保证睡眠充足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总结:

酷热的三伏天,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出现,因此朋友们在三伏天想要保持身体健康,最好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为酷热造成的疾病,还可以避免三伏天之后遗留的疾病,让自己更加健康。

编辑推荐

三伏天如何健康排汗?


面对酷热潮湿的天气,一出门就汗如雨下了,简直就是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

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发汗中枢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正常人24小时内不知觉蒸发约600~700毫升水。对于一个体重68公斤的成年人来说,相当于流出了4公斤的汗水。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吃辛辣、热烫的食物亦引起发汗,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会发高烧和一些不良症状,可见汗腺调节人体体温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夏季,吹空调,吃冰淇淋吃冷饮以及一些冰镇的水果,可在贪图一时爽快的时候,寒湿正悄悄的入侵着你的身体。寒湿积在体内就会容易导致浑身酸痛,容易感冒,一吃凉就拉肚子,女性朋友还有可能月经不调这些不良症状。

在三伏天里,应当适当运动运动,排排汗。身体里在最热的时候自然也会出汗,出汗不仅不可调节体温,也可帮助祛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通过汗液把体内垃圾毒素代谢出来,让身体更加健康。

那该如何健康排汗呢?

1、运动前喝些热水

运动前喝些热水,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再运动一会儿,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运动后不宜立即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否则身体易得病。

2、用热水泡脚

在32-38°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身体排汗、缓解疲劳。

3、不要长期吹空调

长期在空调房间中会导致人体汗腺关闭,影响正常的代谢和分泌,而长时间静坐不运动又会造成颈部运动平衡失调,使颈部肌肉、神经受累,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局部性的颈椎病,脖子发僵、发硬、疼痛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除了排汗可祛除寒湿之外,在饮食这方面我们也要多多注意,多吃一些利湿祛湿的食物,说到祛湿的食物,那就离不开薏米了,薏米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又是常用的中药。

薏米,性寒,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尤其是祛湿效果显著。但是薏米性寒,建议大家把薏米炒过后再食用,这样不仅祛湿还不伤身。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50g 红豆50 冰糖适量

做法:把薏米、红豆洗干净泡水20分钟,将泡好的薏米和红豆放入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文火煮2小时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一下,即可食用。

薏米山药粥

材料:薏米200g 山药250g 糯米200g 糖适量

做法:将薏米、糯米洗干净泡好,山药去皮洗净切块。泡好的薏米和糯米放入锅中,开火煮2小时后,加入切好的山药。继续煮1.5小时,关火前加入糖即可。

身体出太多汗,一股汗味让人觉得尴尬,于是就干脆躲在空调房里,或者一出汗了就马上去冲个冷水澡。可是这些总想着办法不让自己排汗,过度贪凉的行为,很容易伤了自己体内阳气,导致湿寒入体,不要小看这些,往往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伤了身体。其实,在夏天适当出汗更有益健康。

三伏天养生 注意七件事不能做


夏季是很多人最不喜欢的季节,因为不仅热,而且湿气大。但是在中医的眼中,对于人们的健康来说,这是个冬病夏治好机会。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额外注意,七件事情千万不能做,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1、不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2、不对着空调

一身汗或者运动后大汗淋漓,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着凉感冒的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3、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每天晚上最好11点前入睡,每天睡够7个小时。适当午睡也是可以的,不过最好别睡过头了,午觉保持在一个小时之内。

4、要吹干头发

夏天时,有的人洗完澡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气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吹干再入睡。

5、西瓜解暑不宜多吃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的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6、不吃冰饮、雪糕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

夏天不宜吃生冷的,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

夏天吃点绿豆也是不错的,有起到解暑的作用。

绿豆百合薏米粥:

材料:绿豆50g 鲜百合30g 薏米100g 冰糖

做法:1、将绿豆、薏米洗净,浸泡分2个小时;将百合洗净备用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薏米,烧开8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食物开花;

3、再加入百合,煮成粥后放入适当的冰糖即可。

7、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要做的三件事

热水洗澡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对付这些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排除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吃薏米

薏米又名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

做法:将薏米、红豆等洗净,红豆、薏米要提前浸泡

将所有材料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煲3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添加其它的材料。

空调温度

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建议23℃~26℃的室内温度比较合适。

三伏天吃什么才健康


三伏天要怎么吃才是最健康的呢?三伏天几乎是整个夏季最炎热的时候,面对这样的天气,饮食安排有没有讲究呢?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三伏天的饮食需知,快来一起看看吧。

三伏天的饮食需知

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而三伏天这个时期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新鲜干净: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补水养生: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另外,要注意的是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同时,三伏天还需要注意哪些饮食呢?

三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蛋白质供给需充足。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其中,鸭肉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日高温带来的过度消耗,且鸭属水禽,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有热者食用。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既可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气、养阴。

为了能够尽快的度过三伏天,以上几点要多注意哦。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好 三伏天最解暑水果


水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吃的食物,它不仅能促进肠胃消化,到了夏季,还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但并不是所有水果都能清热解暑。那么,到了最热的三伏天吃什么水果呢?三伏天吃什么水果?看看以下小编介绍6大三伏天解暑水果,赶紧吃吃看吧。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 6大三伏天解暑水果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西瓜

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

营养价值--夏天最适宜吃西瓜,不但可解暑热、发汗多,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西瓜瓜瓤部分的94%是水分,还有糖、维生素、多种氨基酸以及少量的无机 盐,这些物质最能在高温时节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其次,所摄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代谢成小便,还能带走多余的热量,达到清暑益气的作用。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香瓜

香瓜,又名甜瓜、白啄瓜.果肉绿、白、赤红或橙黄色,肉质脆或绵软,味香而甜。原产热带,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品种很多,华北、西北产的香甜味浓,潮湿地区产的水分多味较淡,是夏季的优良果品。著名的新疆哈密瓜,为香瓜的变种之一。香瓜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香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生食香瓜,止渴清燥,可消除口臭。香瓜含有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维生素C等丰富营养,对感染性高烧、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梨

夏季天热,易缺水,因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最佳的补水护肤品。《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草莓

中医认为草莓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适合夏季多食。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等。草莓对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外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草莓中含有抗癌物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此外,草莓还有醒酒醒脑功能。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圣女果

圣女果,学名樱桃西红柿,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营养食品,含糖度很高,约7~8度,口味香甜鲜美,风味独特,它既是蔬菜又是水果,除了含有西红柿的所有营养成分之外,其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西红柿的1.8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

营养价值--圣女果中含有谷胱甘肽和西红柿红素等特殊物质,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还可增加人体抵抗力,延缓人的衰老。另外,西红柿红素可保护人 体不受香烟和汽车废气中致癌毒素的侵害,还可以美容、防晒,圣女果所含的苹果酸或柠檬酸,有助于胃液对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樱桃

樱桃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糖、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均比苹果、梨高,尤其含铁量高。

营养价值--樱桃铁的含量较高,每百克樱桃中含铁量多达59毫克,居于水果首位。维生素A含量比葡萄、苹果、橘子多4-5倍。胡萝卜素含量比葡萄、苹果、橘子多4~5 倍。此外,樱桃中还含有维生素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樱桃可以缓解贫血。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的原料,对于女性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伏天养生:只用这一招,气血畅通,排出体内寒湿!


三伏天了,大家都在说:热啊热啊热啊!避暑避暑避暑啊!……但这里提醒大家:暑天不避暑,暑汗赛黄金。怎么讲呢?

“暑”字上下两“日”,中间为“土”,火能生土;一撇右旋,实乃天道。“暑”字诠释了自然界一段特殊的时空状态,乃至它对生物的影响:暑期是动植物生长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时段,暑期的炎热是人身心细胞生长更替的必要条件,排斥炎热即是否定生长。

看不明白的别急,《黄帝内经》讲了个道理,到夏天的时候万物是向上向外发散,人体内的病、骨髓里的病都浮上来了,它失去了根基,但如果你吹着空调,毛孔关闭,病走出了骨髓,却不能排出身体,就会在骨之外、皮之内游荡,所以感觉浑身那么酸、那么难受,坐不好,躺不下。

所以,夏不炎热,不出透汗,秋冬必然寒凉,为今后的血栓、中风、痴呆等一系列瘀阻之证埋下祸根。因为暑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避暑是逆“天”而行。

怎么办?把毛孔打开!使酸性的汗液走出去,使身上的毒气和味道散发出去。(散发的办法后文会说,切勿望文生义,暴晒妄动哦~)

避暑有三害,个个都入髓

而且,从大暑开始,我们要连续接受异常的三段气候,即是“夏行秋令”、“秋行冬令”和“冬行春令”。气候的错位必然带来流行性的疾病:

大暑至小雪四个月,以瘀阻为因的心梗、脑梗会成为主证;小雪至大寒两个月,以心气不足为因的心衰、脑梗、脑溢血会成为主证。所以,小暑天养好不但是当时好,还是为了以后好。

暑期避暑,危害有三:

一是热邪不出,内外热邪勾结,心焦、肉酸、气短、皮粘等诸多不适缠绕周身;二是热邪壅阻,外遭风寒,常患热伤风感冒;三是体内阳气不足,身心不长,表现为秋冬心寒,四肢不温。

对此,我们时令养生人,非但不感到熬煎,反而欢喜迎来了不可多得的机缘和盛宴。“暑夏病无根。”特指这样的时空,病邪向外发散,是人祛病的良机;借天力将病拔出,不亦乐乎。

所以我们讲:秋冬的病往往是夏天播种的;夏天播种秋天的疾病,也会播种秋天的健康和充实。暑夏在身心播种了充足的阳气,秋天心旷神怡,肌肉充满活力,气色如白绢裹璞玉;如果种下寒凉,秋天肠胃虚寒,肢体萎软,面色青灰。

暑期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过?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当然有啦!文章开头不是说要排除酸性汗液嘛!

当然,把毛孔打开不是要求大家去太阳西下暴晒,也不是要求大家去做剧烈运动,毕竟出太多汗会让血液更加粘稠,增加心脏的负担。推荐大家,在此不避暑、排除暑湿的方法:泡脚。

据说三伏泡脚的人

身体都不会太差

《黄帝内经》云:聪明的人没有病就去养生,因而不会生大病。愚蠢的人不养生,等到有病才去治,好象敌人来了才想起打造兵器,渴了才去挖井,岂不太晚了吗?所以,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

晚上泡脚,养肾补血

晚上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水温控制——水温以40℃~45℃为宜。可以先用手试试,糖尿病人保险起见,可以用温度计做测量。

泡脚的窍门

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代表着肾寒。

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代表着气虚。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也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艾草泡脚效果才好

艾草有温通经络、活血驱寒的功效、泡脚时可以直接为身体注入阳气,逼出体内的寒气和湿气。

热气腾腾的药汤中,艾草的温热药性充分发挥,能够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向全身输送阳气,同时还能将病菌、寒湿一同带出。

女性朋友的一些血瘀引起的疾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活血的功效,从内到外的调养身体,外表自然流露弹性肌肤、尽显细腻光泽。

部分人群泡脚的时候,会感觉膝盖很凉,说明体内的寒湿正在被逼出体外。

艾草泡脚特别适合脸色惨白、手脚冰凉、失眠头痛、患风湿的人群。坚持泡脚,可以明显感觉到体内升起的暖意 气血通畅了,体寒、睡眠、关节等困扰都会迎刃而解。

双脚泡在药汤里,能明显感觉到血流加快,暖意从每个毛孔进入身体,直达心扉,虽然泡的是脚,但全身都暖和了,甚至稍稍有点出汗。

三伏天、大暑天、秋老虎……对有些人或是炎热的熬煎,对时令养生人来说,是天赐良缘。不要再等了,赶紧泡吧!

热在三伏,三伏养好身体一年都不生病


所谓三伏天,分为三暑,在这段时间里养生很重要,如果身体好好保养,相信你一年都不会生病,那么三伏天如何养生呢?

三伏,系指时跨小暑、大暑及立秋后的上十天时间,且因有初伏、中伏、末伏或头伏、二伏、三伏之分,故被习称为三伏,或三伏天和伏天.

热在三伏,三伏养好身体一年都不生病

其设立时间,据传为秦德公二年,即使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推算起始的时间是,将每年24节气中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为入伏,即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二个庚日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一般情况下,每伏10天,三伏时间长达30天,但如从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时,中伏则为20天,三伏时间则长达40天。

何以为伏?其本义有隐伏之意。设伏为三,是警示人们应隐伏避暑,防止暑热、恶毒之气的过度伤害。

教授介绍:由于三伏期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热浪袭人、潮湿闷蒸、害虫细菌等极度活跃的时节,火热之气极易损心伤气;天暑地湿极易困束脾胃,影响运化;高热难熬,容易扰动神明,产生烦闷或昏矇;贪凉饮冷或汗泄太过,会阻遏阳气或劫夺阴液,诱发多种病症。

如虚乏倦怠、高温中暑、暑热或暑湿感冒、藿乱吐泻、痈肿疔疮、皮炎湿疹、风湿痹痛、烦躁或抑郁失眠,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尤为此期多见,故古人、今人,历来均十分重视此期的养生,并把避暑、养心、化湿醒脾、清暑益气、护卫脾胃的阳气作为其要点。刘绍贵教授介绍了三伏天期间养生要点。

设法避暑,尽量减少热浪的侵袭

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缩短在阳光炽热下的作业时间,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利用好早、晚气温稍低时的时间;即使在室内作业的人们,也应注意通风散热,创造一个稍微清凉的工作环境;居家休闲的老年人则应尽量减少外出,或在阳光下逗留的时间,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一些必要防暑降温措施,但应注意室内室外的温差不能相距过大,在空调房的时间,不能呆之过长。

衣着虽应单薄,但不可过于裸露。同时也不可汗衣久着。早晚应开窗、通风,中午应紧闭门窗,并拉上窗帘,营造良好的睡眠、休息环境。

宁心静气,重在养心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静可除烦。在人们心中应该想到:热在三伏是四时更替、气候自然变化的一种现象,亘古即已有之,只可顺应并设法避减,不可怨天尤人,恨骂不已。要知道:夏季的养生要义即是养心护阳、戒躁制怒、平和心态,不要对火热气候产生厌恶,而要调息静心、神清气和,有如冰雪在心.

清热利湿,化湿醒脾,促进运化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意境,一为饮食调理,二为药疗的基本原则。夏季在五行应义中属火,三伏之日又在长夏之际,长夏在五行应义中属土、主湿,故说此期既有暑热高温,又兼湿热、暑湿,高温可致伤液,湿热有碍脾胃,因而清热利湿、醒脾、护胃,成为了此期食疗和药疗的要旨。

古人在饮食方面创导了入伏吃水饺,或生姜炒仔鸡,伏中食汤饼切面等服食之法。今人则提倡适当多吃苦瓜等略带苦味的食物,或甘淡利湿的冬瓜、赤小豆,或丝瓜、黄瓜、西瓜、绿豆等其性偏凉的食物。尚可借助薏苡仁、茯苓、山药、扁豆等药食两用之物,以健胃渗湿、和中养胃,或以藿香、佩兰化湿醒脾,或少量饮用凉茶而消暑。

热在三伏,三伏养好身体一年都不生病

清暑益气、生津止渴,或养阴清热、益阴扶阳

防止气阴、气津和阳气受损。药有参须、麦冬、荷叶、西洋参、党参、五味子及乌梅、山楂,尚有成药清暑益气合剂等。如因纳凉饮冷较多,需要顾护、扶持脾胃阳气,也可适当进食生姜、辣椒、葱、蒜等温散寒湿、鼓舞阳气、促进消化的食物,以保持良好的口味.饮茶可选用绿茶。

当然,在条件允许时,也可去正规医疗点,辨证接受三伏贴或三伏灸.并按夏日作息常规,适当夜卧早起、尽量争取中午睡卧半小时或1小时,以养足心气,助解疲劳;尽管天气炎热,在早、晚气温稍低时,尚要注意适度运动,尽量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保持一种平衡和适应状态。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三伏天养生,三伏做好这些事健康一整年》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三伏天养生”专题供您欣赏!

三伏天养生,三伏做好这些事健康一整年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