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年人养生 > 导航 > 活到老学到老养生知识

活到老学到老养生知识

2019-10-06

人到老年,别太多牵挂!

老年人养生。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有效的不同人群的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路上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到老年,别太多牵挂!,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有一天在办公室,几个青年在闲聊。其中一个说:“昨天晚上我回家晚了些,其实还好,十一点钟还没到,我老爸老妈就急得不得了,一直打我手机,催我回家。直到我回到家,他们才放心,很快就睡着了……”另一个青年立即附和着说:“是呀,我只要比平时晚半小时到家,我爸妈就会胡思乱想,担心我骑助力车是不是撞人了?或者会不会被人撞了?尽往坏处想。这让我下班也不敢晚回家,真没劲!”

在“老年活动室”中,一位近60岁的大妈对另一位老太太讲:“我家阿明,讲起来也是二十八九岁的人了,人倒是长得像模像样的,但是却像小孩似的玩心重得不得了,老是与同事、朋友在一起喝酒、打麻将……疯得晚上不知道回家,一点也不知道老人为他操心。他不回到家里,我就是提心吊胆睡不着觉。”另一位老太太连忙搭腔:“是呀,我也是这样。你家是儿子,还好些。可我家是女儿,深更半夜不回家,你说急人不急人?讲讲她吧,她非但听不进去,反而怪我多操心。你说气人不气人?有时候想想也是,他们都是二三十岁的人了,我何必要管这么多呢?可是,到时候她不回家,我总是急得不得了,不放心。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我是她的母亲?”

老年人的这种“不放心子女”的情况,在心理学中称为“牵挂心理”,它的产生,与焦虑情绪有关。

子女长得再大,即使已经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在老人的眼中,他们还是“孩子”,还是他们的儿子(或女儿),这就是“子女永远是老人眼中长不大的孩子”。人人都希望家庭成员平安、幸福,这种心态,在老人心中尤为迫切。老年人经历广,涉世深,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情又多;老年人的心态又不像青年人那样“拿得起,放得下”,他们做事比较认真、古板,比如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就翘首以盼子女能早些回来同享天伦之乐,于是就会产生期待心理。期待时间稍长,就会产生牵挂心理,再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焦虑心理。最后就会胡思乱想起来:“是不是……”“会不会……”这种胡思乱想,都是往“不幸”“不吉利”方面去想的。虽然他们也会自我安慰:“不大可能会……”“现在外面安全多了……”但是,子女不回来,这种胡思乱想就无法停止,使自己处于焦虑与自我安慰的矛盾心态中。直到子女平安回到家,一切负性情绪才会消除,心态才会恢复如常。这种心态,在更年期和老年期中是十分常见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牵挂确实是难免的。然而,子女毕竟长大了,再也不能将他们当成孩子看待了。要相信他们的处事能力,凡事不能总是朝坏处想。同时,要告诉小辈自己的牵挂心态和焦虑,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双方思想沟通了,代沟消失了,关系也就融洽了。

ys630.coM延伸阅读

春天到老年人饮食养生注意


老人的身体素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退,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养生保健,以免患上疾病加速衰老,饮食是老人拥有健康的基础,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

1、饮水宜多

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

2、数量宜少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3、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4、食物宜杂

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5、温度宜热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6、饮食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7、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 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8、饭菜宜香

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此外,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

9、蔬果宜鲜

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10、质地宜软

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择纤维短,肉质细嫩的鱼肉;牛奶、鸡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选择食物。

老人春季的时候不要减衣服减得太快,春季虽然比较暖和,也要秉承着“春捂秋冻”的原则,让老人朋友的春季养生得到最好的效果。

老年人饭后别立即散步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散步是老人最佳的健身方式,许多老年人,坚持放下饭碗就出去散步。不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夏志伟大夫提醒老年人,饭后不宜立即散步。

首先,饭后立即散步影响消化功能。因为饭后消化道需要大量血液帮助消化,如饭后立即散步,则血液分布在肢体活动部位,致使消化道供血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可引发慢性胃肠病,或者加重消化道溃疡。此外,饭后胃部处于充盈状态,即使是很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胃下垂。还有,对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人来说,饭后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大脑供血相对减少,易出现轻微的缺血,可导致头昏、乏力、眩晕、肢体麻木,有昏昏欲睡的感觉,此时散步易出意外。

夏志伟大夫提醒老年人,饭后最好休息一下,静坐30分钟再活动;散步以速度适中,不觉得疲劳为宜,比如先慢慢溜达一会儿,然后再加快节奏,否则脏器会承受不了运动的压力;每次20-30分钟,运动量不要过大。需要提醒的是,饭后的散步不宜安排在午饭后,因为中午日光强烈,温度高,最好是晚饭后散步。

老年人晚年别压抑性欲


进入老年期,老年人的性功能有了明显退化,但相当多的老年人性欲和性兴趣依然强烈。但由于对性的错误认识,一些老年人刻意压抑自己的性需求。但您或许不知道,刻意压抑性欲会有下列危害:

1.性要求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致性条件反射消退,进而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症。

2.由于性欲受到压抑,精液不能排泄,会在某些组织中造成淤积、充血,导致前列腺、精囊等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腰酸背痛、会阴不适、阴囊及附睾胀痛、尿道刺激等症状。

3.要求得不到满足的男性,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悲观、失望和抑郁情绪,如脾气暴躁,对周围的环境不满意,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责骂老伴等。有些性格外向、擅长交际的男子,就可能借机另寻新欢,并且过分的性压抑会导致一些人在某种情况下失去理智而犯罪。

近年,国内外老年性问题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老年人规律的性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可以延年益寿”的理论,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老年人在性能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如果过于夸大性生活对老年身心健康的作用,使得性生活过于频繁,失于节制,也会造成负效应。总之,老年人的性生活“太过与不及”,皆对身心健康无益,一切应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准则。

老年人最好别吃剩菜剩饭


相对于一些年轻人大手大脚地浪费粮食,多数老年人会表现出另一种极端,就是剩菜剩饭热了好几遍,放了好几天也舍不得扔。据调查在医院门诊,由于吃剩菜剩饭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发作的老年人很多,轻则头晕、心慌,重则呕吐、腹泻,有的还会因此而引发别的疾病。

食品最好当天吃完,剩菜剩饭放久了或储存不当都会产生有毒物质。因为许多病菌在低温下照样繁殖,例如耶尔氏菌、李斯特菌等在4℃-6℃的冷藏柜里照样“生儿育女”。

如果一定要保存剩菜,那也应注意保存方法。剩下的汤菜、炖菜和炒菜等,必须先烧开,装在有盖的容器中,变凉后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吃时还要烧开热透。剩下的拌菜,酱、卤肉类应立即放人冰箱冷藏或冷冻,下次吃时一定要回锅加热,或者改制,如改为汤菜、炖菜。

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水产品,再次食用时更要注意。而人们通常认为不会导致疾病的蔬菜,过夜后经一夜盐渍,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加热后毒性增强,因此蔬菜反而是最不能隔夜的。另外,淀粉类食品也最好一次吃掉,年糕等食物最多保存4小时,在没有变味的情况下食用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除了剩菜,处理好剩饭是很重要的。保存剩饭,应将剩饭松散开,放在通风、阴凉和干净的地方,避免污染。等剩饭温度降至室温时,放入冰箱冷藏。剩饭的保存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相隔时间尽量缩短在5至6小时以内。不要吃热水或菜汤泡的剩饭,不能把剩饭倒在新饭中,以免加热不彻底。在做饭时,也可把剩饭与生米一起下锅。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剩米饭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时,大多看上去没有异样,因此,即便剩饭在感官上正常,也必须彻底加热后食用。

老年人早睡早起别早吃


人到老年,不仅心、脑、肾等主要脏器日渐衰退,而且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了。如果不注意饮食调理,特别是早餐的质量,势必会影响健康和长寿。

以往认为,老年人早晨起得早,早餐也应吃得早,其实不然。医学专家认为,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过早,就必然会干扰胃肠的休息,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所以,老年人最好在早8点以后吃早餐。

医学专家还认为,老年人在早餐前饮一些温开水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人经过一夜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排出了大量的水分,早晨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不利于肝、肾代谢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也不利于早餐食物的吸收,还可能造成便秘,诱发脑血栓、心肌梗塞以及肾脏疾患。因此,清晨起床后立即饮1~2杯(200~400毫升)温开水,不仅对老年人体内器官有洗涤作用,而且对改善器官功能、防止老年病的发生都有很大好处。

早晨,人体的脾脏呆滞,胃津不润,常使人食欲低下,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老年人早餐最好不要进食煎炸、干硬、油腻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食物滞于胃中,引起消化不良。老年人的早餐最好是营养丰富而又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面条、豆浆、面包等,尤其适合吃粥,因为粥生津养胃,利于人体吸收。如果能在粥中加入莲子、银耳、红枣等营养保健食物,则效果更好。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人到老年,别太多牵挂!》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专题。

人到老年,别太多牵挂!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