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前列腺养生 > 导航 > 男性养生前列腺保健

男性养生前列腺保健

2019-10-06

男性前列腺最怕这7个字

【www.ys630.com - 前列腺养生】

对男性而言,前列腺炎已经和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一样成了常见病。如何保护好前列腺?这成为了大多数男性的一个难题。

据统计,约50%男性曾患过前列腺炎。专家提醒,男性一旦经常被尿频、尿急、尿痛所困扰,一定要警惕不良生活习惯对前列腺的进一步伤害。相对于女性的乳腺来说,前列腺则是男人的“多事之地”。然而,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只有1/3男性了解前列腺的功能,而且不知该如何预防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其实,诱发前列腺疾病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字。

压:男人坐着时,身体很大一部分重量会“压”在前列腺上,腺体充血使前列腺液的排泄变困难。尤其是久坐在软椅或沙发上,会使整个泌尿系统血液循环受阻,致使无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生或细菌性前列腺炎加重。

冷:男人的睾丸害怕热,但前列腺恰恰相反,它怕冷。天气转凉,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前列腺腺体收缩,腺管和血管扩张,造成慢性充血,加重前列腺液的淤积。

憋:正常情况下,男性尿道的下段寄生有细菌,排尿时,这些细菌会被冲刷掉,而经常憋尿易使细菌逆行到尿道,引发前列腺炎。

醉:由于酒精的刺激,前列腺会发生局部毛细血管迅速扩张、充血。这时,“体态臃肿”的前列腺就会侵占尿道的空间,前列腺周围的神经也会受到压迫、牵制。前列腺在“醉酒”后需要经过3—5天才可恢复。

烟:调查显示,吸烟者的前列腺疾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2倍。这是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各种化合物多达12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主要有尼古丁、氰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吸烟越多前列腺受危害越大。

辣:对前列腺炎患者来说,过度吃辣会刺激前列腺和尿道,可能诱发急性前列腺炎,或加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性:纵欲是前列腺的“大敌”。性生活过于频繁会导致前列腺过度充血,诱发前列腺炎。过度压抑性欲,则会使前列腺液大量囤积,诱发炎症。另外,射精前中断性交、体外排精、或频繁的自慰,都会使前列腺充血、肿胀,引起炎症。

扩展阅读

老人养生最怕5个字


有人说,老年人如同夕阳,照样能发热发光。然而,活出色彩是有前提的,就是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让身体和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状态。《生命时报》采访众多权威专家,为老人们总结了5个必防的字,以作提醒。如果你家也有老人,请一定告诉他们。


摔:1/3老人都摔过


可能你正慢病缠身,或者你身体还算硬朗,但不论处于哪种情况,摔倒都是容易导致老人伤残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65岁—80岁、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高达30%和50%左右;加拿大一医疗服务中心2009年的数据也显示,每年每3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曾跌倒过,其中又有近半数不只跌倒一次,而且有近半数的人因跌倒而受伤,发生骨折几率很高。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说:“要规避这种风险,至少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补充钙和胶原类物质以强健肌肉和骨质,预防骨质疏松。比如,在多喝牛奶之余,老人,特别是女性,可补充一些钙剂。


其二是注意老年人居室的布置和房间设施的安排,去除屋里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地面要防滑、通道要无障碍物,清除所有杂物。家具要固定妥当、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在浴室或通道处安装上适宜老人的扶手。家具的高度、床的高矮以及摆放的位置尽量方便适宜老人,诸如:桌子应比年轻人用的稍低些,以70―75厘米为宜;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盏灯;通向卫生间的过道装一盏夜灯;在床头准备一个手电,也有应急功能。此外,一双跟脚、防滑的软帮鞋是老人的最佳选择。


堵:肠胃怕堵,心更怕堵


交通堵了是闹心,人堵了,就是闹病了。对于老人来说,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


在人体中,最易堵的无疑是消化道,高芳堃指出,对于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黏、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软、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团子就像是专门针对老人这些特点而设计的。然而,这些食物“入口容易消化难”,轻则胃不舒服,重则发生胃黏膜出血,甚至肠梗阻。


尤其是晚饭,老年人最好别吃糯黏的食物,平时想吃时也要适可而止。当然,消化道通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要消除便秘,为此,老年人要做到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平时做做揉腹操,晚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再外出活动。


不仅身体通道会堵,心也会堵,老人堵了心,麻烦更大。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师西英俊指出,不管是因为心情不快而大发脾气,还是暗自生闷气,都对身体无益。尤其是老人孤独、自卑等负面情感更多,因而身体受情绪所累的问题也更突出。


西英俊建议,为避免老人的不良情绪,子女要记得多嘘寒问暖,老人自己也要学会调节: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怒火扼杀在摇篮里;有愤怒应及时适当表达,比如采用“幽默发脾气法”,学会自我调侃。平时多参加社区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也能防止坏心情找上门。


独:不独居、不孤独


年轻人通常会很享受独居一室的自在,老人却最怕独居一室的孤寂。这种没人说话,没人照顾,“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甚至媒体曝出“独居老人去世个把月才被发现”的新闻,也已不算新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指出,老年人的孤独,源自他们各方面能力衰退后引发的不安全感。而要消减这一负面情绪,按照护航理论,他们应该获得3个圈子的支持,即子女家人、朋友街坊和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其他人。


“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退休后,在家吃喝不愁,平时还有不少娱乐爱好,过得很潇洒,根本用不着自己总去关心。”李娟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项关于国民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丧偶老人来说,家人的关怀是最主要的;而对于老夫妻俩来说,由于有了相互间最基本的家人关怀,朋友的支持才相对凸显出来。但无论如何,老朋友间的关心都无法取代家人。


因此,除了老人自己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外,年轻人更要“常回家看看”。李娟说,看老人时,买些礼物没问题,但千万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平时给朋友礼物还总要附上一张卡片呢,给老人的怎么能干巴巴就送出去呢?”拿出礼物的同时,别忘了多聊两句,说说过去的事,让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身强力壮、风华正茂的状态,这对于帮他们找回自信、激发乐观心态都非常有益。


另外,对于丧偶老人,最好不要让他们独居,如果不得已必须如此,也要提前给老人设置好联系家人、亲朋、近邻的电话快捷键,并请周围邻居或小区物业人员多加探望。当然,最要紧的,是自己尽可能多地回去。


漏:服药检查不能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缠身是大部分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以上,其中,漏检查、漏服药、漏治疗是主因。


“很多人都觉得,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人应该忌生气、忌着急,以防血压升高,甚至因此导致猝死。其实,因此而发病的几率并不是特别高,即便发病,也是因为血压等指标本来就控制不到位。”马长生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其实是求“稳”,即用药不能漏、监测不能漏、及时跟进病情调整治疗不能漏。只要保证了以上前提,即便偶尔发发脾气,着急一回也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拖:小病一拖成大病


这在老年人身上比较普遍,比如小感冒拖成重肺炎就屡见不鲜。高芳堃说,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也都比较差。因此一旦着凉感冒,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转为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更麻烦的是,老人在被病原体感染、发炎后,其临床体征通常表现不典型,多见精神倦怠,很难引起重视和注意,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高芳堃建议,老年人及其亲属应多了解一些老年病相关知识。如果老年人感觉浑身酸软、无力、精神倦怠等,要及时进行身体调理,如果是初发感冒,可以服用感冒冲剂、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清淡些。如果经过调理后,情况还没有改善,而且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就要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秋入冬和冬入春是老人最易患病的时节,应格外注意保健。”


除了上面重点提到的5个字外,老人还忌“猛”忌“急”。高芳堃指出,很多时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的老人,会因为急着起立,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而摔倒,因此,老人起身时要缓要慢,干活时用劲也不能过猛。

老人保健最怕五个字


有人说,老年人就如一片夕阳,照样能发热发光。然而,要如此灿烂是有前提的,即尽可能规避风险,让身体和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状态。众多专家就此为老人们总结了5个必防的字,以作提醒。

摔:1/3老人都摔过

可能你正慢病缠身,或者你身体还算硬朗,但不论处于哪种情况,摔倒都是容易导致老人伤残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65岁-80岁、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高达30%和50%左右;加拿大一医疗服务中心2009年的数据也显示,每年每3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曾跌倒过,其中又有近半数不只跌倒一次,而且有近半数的人因跌倒而受伤,发生骨折几率很高。

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高芳堃教授说:“要规避这种风险,至少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补充钙和胶原类物质以强健肌肉和骨质,预防骨质疏松。比如,在多喝牛奶之余,老人,特别是女性,可补充一些钙剂。

其二是注意老年人居室的布置和房间设施的安排,去除屋里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地面要防滑、通道要无障碍物,清除所有杂物。家具要固定妥当、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在浴室或通道处安装上适宜老人的扶手。家具的高度、床的高矮以及摆放的位置尽量方便适宜老人,诸如:桌子应比年轻人用的稍低些,以70―75厘米为宜;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盏灯;通向卫生间的过道装一盏夜灯;在床头准备一个手电,也有应急功能。此外,一双跟脚、防滑的软帮鞋是老人的最佳选择。

堵:肠胃怕堵,心更怕堵

交通堵了是闹心,人堵了,就是闹病了。对于老人来说,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

在人体中,最易堵的无疑是消化道,高芳堃指出,对于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黏、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软、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团子就像是专门针对老人这些特点而设计的。然而,这些食物“入口容易消化难”,轻则胃不舒服,重则发生胃黏膜出血,甚至肠梗阻。尤其是晚饭,老年人最好别吃糯黏的食物,平时想吃时也要适可而止。当然,消化道通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要消除便秘,为此,老年人要做到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平时做做揉腹操,晚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再外出活动。

不仅身体通道会堵,心也会堵,老人堵了心,麻烦更大。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师西英俊指出,不管是因为心情不快而大发脾气,还是暗自生闷气,都对身体无益。尤其是老人孤独、自卑等负面情感更多,因而身体受情绪所累的问题也更突出。

西英俊建议,为避免老人的不良情绪,子女要记得多嘘寒问暖,老人自己也要学会调节: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怒火扼杀在摇篮里;有愤怒应及时适当表达,比如采用“幽默发脾气法”,学会自我调侃。平时多参加社区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也能防止坏心情找上门。

独:不独居、不孤独

年轻人通常会很享受独居一室的自在,老人却最怕独居一室的孤寂。这种没人说话,没人照顾,“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甚至媒体曝出“独居老人去世个把月才被发现”的新闻,也已不算新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指出,老年人的孤独,源自他们各方面能力衰退后引发的不安全感。而要消减这一负面情绪,按照护航理论,他们应该获得3个圈子的支持,即子女家人、朋友街坊和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其他人。

“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退休后,在家吃喝不愁,平时还有不少娱乐爱好,过得很潇洒,根本用不着自己总去关心。”李娟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项关于国民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丧偶老人来说,家人的关怀是最主要的;而对于老夫妻俩来说,由于有了相互间最基本的家人关怀,朋友的支持才相对凸显出来。但无论如何,老朋友间的关心都无法取代家人。

因此,除了老人自己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外,年轻人更要“常回家看看”。李娟说,看老人时,买些礼物没问题,但千万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平时给朋友礼物还总要附上一张卡片呢,给老人的怎么能干巴巴就送出去呢?”拿出礼物的同时,别忘了多聊两句,说说过去的事,让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身强力壮、风华正茂的状态,这对于帮他们找回自信、激发乐观心态都非常有益。

另外,对于丧偶老人,最好不要让他们独居,如果不得已必须如此,也要提前给老人设置好联系家人、亲朋、近邻的电话快捷键,并请周围邻居或小区物业人员多加探望。当然,最要紧的,是自己尽可能多地回去。

漏:服药检查不能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教授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缠身是大部分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以上,其中,漏检查、漏服药、漏治疗是主因。

“很多人都觉得,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人应该忌生气、忌着急,以防血压升高,甚至因此导致猝死。其实,因此而发病的几率并不是特别高,即便发病,也是因为血压等指标本来就控制不到位。”马长生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其实是求“稳”,即用药不能漏、监测不能漏、及时跟进病情调整治疗不能漏。只要保证了以上前提,即便偶尔发发脾气,着急一回也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拖:小病一拖成大病

这在老年人身上比较普遍,比如小感冒拖成重肺炎就屡见不鲜。高芳堃说,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也都比较差。因此一旦着凉感冒,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转为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更麻烦的是,老人在被病原体感染、发炎后,其临床体征通常表现不典型,多见精神倦怠,很难引起重视和注意,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高芳堃建议,老年人及其亲属应多了解一些老年病相关知识。如果老年人感觉浑身酸软、无力、精神倦怠等,要及时进行身体调理,如果是初发感冒,可以服用感冒冲剂、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清淡些。如果经过调理后,情况还没有改善,而且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就要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秋入冬和冬入春是老人最易患病的时节,应格外注意保健。”

除了上面重点提到的5个字外,老人还忌“猛”忌“急”。高芳堃指出,很多时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的老人,会因为急着起立,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而摔倒,因此,老人起身时要缓要慢,干活时用劲也不能过猛。

老人养生最怕5个字,为爸妈收藏


有人说,老年人如同夕阳,照样能发热发光。然而,活出色彩是有前提的,就是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让身体和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状态。《生命时报》采访众多权威专家,为老人们总结了5个必防的字,以作提醒。如果你家也有老人,请一定告诉他们。

摔:1/3老人都摔过

可能你正慢病缠身,或者你身体还算硬朗,但不论处于哪种情况,摔倒都是容易导致老人伤残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65岁—80岁、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高达30%和50%左右;加拿大一医疗服务中心2009年的数据也显示,每年每3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曾跌倒过,其中又有近半数不只跌倒一次,而且有近半数的人因跌倒而受伤,发生骨折几率很高。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说:“要规避这种风险,至少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补充钙和胶原类物质以强健肌肉和骨质,预防骨质疏松。比如,在多喝牛奶之余,老人,特别是女性,可补充一些钙剂。

其二是注意老年人居室的布置和房间设施的安排,去除屋里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地面要防滑、通道要无障碍物,清除所有杂物。家具要固定妥当、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在浴室或通道处安装上适宜老人的扶手。家具的高度、床的高矮以及摆放的位置尽量方便适宜老人,诸如:桌子应比年轻人用的稍低些,以70―75厘米为宜;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盏灯;通向卫生间的过道装一盏夜灯;在床头准备一个手电,也有应急功能。此外,一双跟脚、防滑的软帮鞋是老人的最佳选择。

堵:肠胃怕堵,心更怕堵

交通堵了是闹心,人堵了,就是闹病了。对于老人来说,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

在人体中,最易堵的无疑是消化道,高芳堃指出,对于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黏、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软、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团子就像是专门针对老人这些特点而设计的。然而,这些食物“入口容易消化难”,轻则胃不舒服,重则发生胃黏膜出血,甚至肠梗阻。

尤其是晚饭,老年人最好别吃糯黏的食物,平时想吃时也要适可而止。当然,消化道通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要消除便秘,为此,老年人要做到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平时做做揉腹操,晚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再外出活动。

不仅身体通道会堵,心也会堵,老人堵了心,麻烦更大。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师西英俊指出,不管是因为心情不快而大发脾气,还是暗自生闷气,都对身体无益。尤其是老人孤独、自卑等负面情感更多,因而身体受情绪所累的问题也更突出。

西英俊建议,为避免老人的不良情绪,子女要记得多嘘寒问暖,老人自己也要学会调节: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怒火扼杀在摇篮里;有愤怒应及时适当表达,比如采用“幽默发脾气法”,学会自我调侃。平时多参加社区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也能防止坏心情找上门。

独:不独居、不孤独

年轻人通常会很享受独居一室的自在,老人却最怕独居一室的孤寂。这种没人说话,没人照顾,“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甚至媒体曝出“独居老人去世个把月才被发现”的新闻,也已不算新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指出,老年人的孤独,源自他们各方面能力衰退后引发的不安全感。而要消减这一负面情绪,按照护航理论,他们应该获得3个圈子的支持,即子女家人、朋友街坊和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其他人。

“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退休后,在家吃喝不愁,平时还有不少娱乐爱好,过得很潇洒,根本用不着自己总去关心。”李娟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项关于国民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丧偶老人来说,家人的关怀是最主要的;而对于老夫妻俩来说,由于有了相互间最基本的家人关怀,朋友的支持才相对凸显出来。但无论如何,老朋友间的关心都无法取代家人。

因此,除了老人自己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外,年轻人更要“常回家看看”。李娟说,看老人时,买些礼物没问题,但千万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平时给朋友礼物还总要附上一张卡片呢,给老人的怎么能干巴巴就送出去呢?”拿出礼物的同时,别忘了多聊两句,说说过去的事,让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身强力壮、风华正茂的状态,这对于帮他们找回自信、激发乐观心态都非常有益。

另外,对于丧偶老人,最好不要让他们独居,如果不得已必须如此,也要提前给老人设置好联系家人、亲朋、近邻的电话快捷键,并请周围邻居或小区物业人员多加探望。当然,最要紧的,是自己尽可能多地回去。

漏:服药检查不能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缠身是大部分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以上,其中,漏检查、漏服药、漏治疗是主因。

“很多人都觉得,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人应该忌生气、忌着急,以防血压升高,甚至因此导致猝死。其实,因此而发病的几率并不是特别高,即便发病,也是因为血压等指标本来就控制不到位。”马长生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其实是求“稳”,即用药不能漏、监测不能漏、及时跟进病情调整治疗不能漏。只要保证了以上前提,即便偶尔发发脾气,着急一回也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拖:小病一拖成大病

这在老年人身上比较普遍,比如小感冒拖成重肺炎就屡见不鲜。高芳堃说,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也都比较差。因此一旦着凉感冒,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转为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更麻烦的是,老人在被病原体感染、发炎后,其临床体征通常表现不典型,多见精神倦怠,很难引起重视和注意,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高芳堃建议,老年人及其亲属应多了解一些老年病相关知识。如果老年人感觉浑身酸软、无力、精神倦怠等,要及时进行身体调理,如果是初发感冒,可以服用感冒冲剂、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清淡些。如果经过调理后,情况还没有改善,而且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就要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秋入冬和冬入春是老人最易患病的时节,应格外注意保健。”

除了上面重点提到的5个字外,老人还忌“猛”忌“急”。高芳堃指出,很多时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的老人,会因为急着起立,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而摔倒,因此,老人起身时要缓要慢,干活时用劲也不能过猛。

前列腺病友7个诀窍平安过冬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人的“专利”,在老年男性中发病率高达80%以上。每逢冬季,前列腺疾病门诊的患者就会剧增,而且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常因气候变冷而不尽如人意。医学研究发现,前列腺疾病的发病明显存在季节性因素,天气寒冷对男性的前列腺具有相当程度的不良影响。寒冷天气容易导致前列腺疾病发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会阴睾丸疼痛等症状。

为了让前列腺患者安然过冬,应该注意以下7个方面。

1、远离烟酒,少吃辛辣食物。

过度吸烟饮酒以及进食过多辣椒等也是引起前列腺炎症的原因之一。酒类、辛辣食物、烟对前列腺和尿道具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短暂的会阴部位不适,还可引起前列腺和膀胱颈的充血、水肿,造成前列腺的抵抗力降低。

2、补充锌元素和抗氧化剂。

微量元素锌可以增加前列腺的抗感染能力,应该有意多摄入海产品、瘦肉、粗粮、豆制品、白瓜子、花生仁、南瓜子、芝麻等富含锌的食物。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前列腺的健康,男士们应该多吃些粗粮、坚果、植物油、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各类抗氧化剂。

3、多饮水。

天气变冷后,许多人的饮水量不如从前多了,排尿次数也相应减少。对前列腺患者来说,饮水量的减少会使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对前列腺及肾脏、膀胱等脏器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前列腺患者在寒冷的季节更应多饮水,以便通过排尿冲洗尿道,促进前列腺分泌物排出,达到预防前列腺感染的目的。即使已有尿频症状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也应注意多饮水。但是为了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休息,可在临睡前减少饮水量,而增加在白天的饮水量。

4、注意局部保暖。

前列腺部位如果能保持适宜的温度,能使前列腺和输精管的腔内压力降低,平滑肌纤维松弛,减少出口阻力,使前列腺引流通畅。做好保暖工作还可以减少肌肉组织收缩,使前列腺的充血、水肿症状得到恢复。

因此,冬季应经常洗温水澡,以舒缓肌肉和前列腺的紧张,减缓不适症状。如果每天用温水坐浴会阴部一次,能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5、切莫憋尿。

冬天,许多人尿急时,会一忍再忍,这种做法不可取。憋尿会让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前列腺。对前列腺疾病的患者来说,这样容易造成尿液反流,给肾脏和输尿管带来危害,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此外,憋尿不排,还会造成逼尿肌松弛而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6、避免久坐。

冬天里假日较多,很多人喜欢坐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事实上,前列腺的位置决定了男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坐”在前列腺上的,所以久坐会加重前列腺负担。不少前列腺疾病患者都有体会,久坐后很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路感染等不适症状。

此外,经常骑自行车、摩托车以及骑马或常做骑跨动作的人,也都可能造成直接压迫前列腺,导致前列腺充血。久坐和憋尿一样,极易使局部代谢产物堆积、血液循环不畅而造成前列腺阻塞。因此,应尽量避免久坐,最好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片刻。

7、加强锻炼和适度性生活。

天气寒冷时,同样应该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打太极拳、短跑或饭后散步等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对提高免疫力、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很有帮助。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前列腺健康,但性生活要有规律,过度的性生活及频繁的自慰前列腺有不利影响。

因此,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情况保持适度的性生活,既不过频,也不应禁欲。一般保持7~10天一次为宜,使前列腺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加速炎症的消退。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男性前列腺最怕这7个字》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前列腺养生”专题。

男性前列腺最怕这7个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