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为社区老人讲养生 > 导航 > 中医养生四个字

老人养生最怕5个字,为爸妈收藏

为社区老人讲养生。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路上网站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老人养生最怕5个字,为爸妈收藏”,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人说,老年人如同夕阳,照样能发热发光。然而,活出色彩是有前提的,就是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让身体和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状态。《生命时报》采访众多权威专家,为老人们总结了5个必防的字,以作提醒。如果你家也有老人,请一定告诉他们。

摔:1/3老人都摔过

可能你正慢病缠身,或者你身体还算硬朗,但不论处于哪种情况,摔倒都是容易导致老人伤残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65岁—80岁、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高达30%和50%左右;加拿大一医疗服务中心2009年的数据也显示,每年每3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曾跌倒过,其中又有近半数不只跌倒一次,而且有近半数的人因跌倒而受伤,发生骨折几率很高。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说:“要规避这种风险,至少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补充钙和胶原类物质以强健肌肉和骨质,预防骨质疏松。比如,在多喝牛奶之余,老人,特别是女性,可补充一些钙剂。

其二是注意老年人居室的布置和房间设施的安排,去除屋里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地面要防滑、通道要无障碍物,清除所有杂物。家具要固定妥当、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在浴室或通道处安装上适宜老人的扶手。家具的高度、床的高矮以及摆放的位置尽量方便适宜老人,诸如:桌子应比年轻人用的稍低些,以70―75厘米为宜;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盏灯;通向卫生间的过道装一盏夜灯;在床头准备一个手电,也有应急功能。此外,一双跟脚、防滑的软帮鞋是老人的最佳选择。

堵:肠胃怕堵,心更怕堵

交通堵了是闹心,人堵了,就是闹病了。对于老人来说,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

在人体中,最易堵的无疑是消化道,高芳堃指出,对于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黏、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软、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团子就像是专门针对老人这些特点而设计的。然而,这些食物“入口容易消化难”,轻则胃不舒服,重则发生胃黏膜出血,甚至肠梗阻。

尤其是晚饭,老年人最好别吃糯黏的食物,平时想吃时也要适可而止。当然,消化道通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要消除便秘,为此,老年人要做到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平时做做揉腹操,晚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再外出活动。

不仅身体通道会堵,心也会堵,老人堵了心,麻烦更大。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师西英俊指出,不管是因为心情不快而大发脾气,还是暗自生闷气,都对身体无益。尤其是老人孤独、自卑等负面情感更多,因而身体受情绪所累的问题也更突出。

西英俊建议,为避免老人的不良情绪,子女要记得多嘘寒问暖,老人自己也要学会调节: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怒火扼杀在摇篮里;有愤怒应及时适当表达,比如采用“幽默发脾气法”,学会自我调侃。平时多参加社区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也能防止坏心情找上门。

独:不独居、不孤独

年轻人通常会很享受独居一室的自在,老人却最怕独居一室的孤寂。这种没人说话,没人照顾,“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甚至媒体曝出“独居老人去世个把月才被发现”的新闻,也已不算新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指出,老年人的孤独,源自他们各方面能力衰退后引发的不安全感。而要消减这一负面情绪,按照护航理论,他们应该获得3个圈子的支持,即子女家人、朋友街坊和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其他人。

“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退休后,在家吃喝不愁,平时还有不少娱乐爱好,过得很潇洒,根本用不着自己总去关心。”李娟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项关于国民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丧偶老人来说,家人的关怀是最主要的;而对于老夫妻俩来说,由于有了相互间最基本的家人关怀,朋友的支持才相对凸显出来。但无论如何,老朋友间的关心都无法取代家人。

因此,除了老人自己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外,年轻人更要“常回家看看”。李娟说,看老人时,买些礼物没问题,但千万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平时给朋友礼物还总要附上一张卡片呢,给老人的怎么能干巴巴就送出去呢?”拿出礼物的同时,别忘了多聊两句,说说过去的事,让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身强力壮、风华正茂的状态,这对于帮他们找回自信、激发乐观心态都非常有益。

另外,对于丧偶老人,最好不要让他们独居,如果不得已必须如此,也要提前给老人设置好联系家人、亲朋、近邻的电话快捷键,并请周围邻居或小区物业人员多加探望。当然,最要紧的,是自己尽可能多地回去。

漏:服药检查不能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缠身是大部分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以上,其中,漏检查、漏服药、漏治疗是主因。

“很多人都觉得,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人应该忌生气、忌着急,以防血压升高,甚至因此导致猝死。其实,因此而发病的几率并不是特别高,即便发病,也是因为血压等指标本来就控制不到位。”马长生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其实是求“稳”,即用药不能漏、监测不能漏、及时跟进病情调整治疗不能漏。只要保证了以上前提,即便偶尔发发脾气,着急一回也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拖:小病一拖成大病

这在老年人身上比较普遍,比如小感冒拖成重肺炎就屡见不鲜。高芳堃说,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也都比较差。因此一旦着凉感冒,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转为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更麻烦的是,老人在被病原体感染、发炎后,其临床体征通常表现不典型,多见精神倦怠,很难引起重视和注意,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高芳堃建议,老年人及其亲属应多了解一些老年病相关知识。如果老年人感觉浑身酸软、无力、精神倦怠等,要及时进行身体调理,如果是初发感冒,可以服用感冒冲剂、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清淡些。如果经过调理后,情况还没有改善,而且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就要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秋入冬和冬入春是老人最易患病的时节,应格外注意保健。”

除了上面重点提到的5个字外,老人还忌“猛”忌“急”。高芳堃指出,很多时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的老人,会因为急着起立,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而摔倒,因此,老人起身时要缓要慢,干活时用劲也不能过猛。

相关阅读

男人最怕这5个字


男人要勇敢、无畏,但在性健康方面,他们却存在一些软肋。以下是男人最怕的五个字,生活中加以重视,才能保护好性功能,帮助男人保持雄风。

软:不要久坐软沙发。长时间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会对男性阴囊造成严重伤害。正常的坐姿是以盆骨为支点的,阴囊可以宽松地处于两腿之间。但是坐在柔软的沙发上,阴囊会因受到挤压而紧贴腿部,不仅会使局部温度升高,还会阻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影响精子和睾酮的产生。因此,男人千万不要长时间坐在软沙发上,坐40分钟要站起来走一走。

冷:避免空调冷风直吹。男人的性功能跟季节、气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寒冷的环境中,性功能会下降,表现出热胀冷缩的规律。寒冷会使男人的阴茎、阴囊等器官收缩,触觉也会变得不敏感。寒冷还会诱发或加重前列腺疾病,引起早泄、射精痛等不适。所以,男人在寒冷的天气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天则要避免空调直吹,以防性爱过程中受凉。

热:谨防高温伤睾丸。睾丸是男性重要的生殖器官,负责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等。睾丸要想正常工作,其温度要保持在35.5℃36℃。如果周围温度过高,就会影响睾丸的正常功能。因此,男人要少穿紧身内裤、牛仔裤,少泡温泉、蒸桑拿,避免长时间置身于高温环境中,不将电脑放在腿上使用。

潮:潮湿环境易致病。环境潮湿和外生殖器局部潮湿都容易导致股癣、阴囊湿疹等皮肤病。这些皮肤病会引起局部的瘙痒、皮疹、色素沉着、异味等,严重影响男人的自信和性欲,有的还会引起情侣间的猜疑和矛盾。此外,还可能导致遗精、早泄等。因此,提醒男人在房事前后要正确清洗私处,保持外生殖器清洁、干燥;建议穿单薄纯棉的底裤,并且每日换洗,保持局部的通风透气。

累:过于劳累不性福。男人在紧张劳累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明显抑制性欲和阴茎勃起。肢体劳累势必影响男人在性爱中的表现,让性福指数大打折扣。所以,男性应该合理安排好生活,避免过于劳累.

男人要向女人学7件事

有多项研究表明,女性一般寿命比男性长5~10年,这与女性心细、更爱护自己、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关系。据美国《男性健康》杂志近日报道,粗枝大叶的男人应该多从女人身上学习以下几种健康习惯。

在意体重

为了保持窈窕身材,定期称体重是很多女性的必备功课。美国膳食服务中心医学主任卡洛琳塞德奎斯特博士表示,男性往往是腹部肥胖,这导致脂肪堆积于腹腔内各器官,增加罹患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的风险,而监控体重正是男性检查腹腔健康的最简方案。

随身携带湿巾

爱干净的女性常常在包里装些湿巾、洗手液等小东西,以备不时之需。纽约西奈山医院化妆品和临床皮肤病学研究主任约书亚蔡克纳博士表示,细菌无处不在,正确洗手可防止感染,随身携带消毒湿巾、酒精棉可以应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需要让酒精在手部保留至少15秒后再风干,这样杀菌消毒效果才够好。

多吃纤维少吃肉

食物纤维有助减肥和降低胆固醇。美国注册营养师萨曼莎卡瑟缇建议,每天应该从坚果、豆类、全谷物、果蔬等食品中摄取至少25克食物纤维,此外,这些食物还有益心脏健康。

周末多与朋友聚会

通常每个女性都有闺蜜,经常一起聚会交流。美国佛罗里达普瑞提金长寿中心行为健康主任科拉尔阿尔冯博士称,定期与朋友交流,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有益健康。澳洲科学家研究显示,那些广泛交友的老年人平均多活7年。

经常泡澡

女性通常更喜欢泡澡,而男性则一冲了之。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皮肤科助理教授阿里尔奥斯特表示,温水泡澡能帮助打开毛孔,排出毒素,让皮肤更干净水灵,再加一些沐浴盐进去,还有助减少皮肤细纹和延缓皮肤老化。男性如果不习惯一个人泡澡,不妨邀请爱妻一起泡个鸳鸯浴。

睡前洗脸

女性睡前一般都会卸妆清洁面部,男性则未必能做到这点。阿里尔奥斯特表示,脸部暴露在空气中,一整天下来已沾染了很多细菌、尘埃等脏物,睡前洗脸有助防止过敏、毛孔堵塞等问题。

找个锻炼伙伴

女性喜欢结伴活动,而男性大多单独行动。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研究显示,和同伴一起锻炼有利于长期坚持下去。一项对牛津大学赛艇队的研究显示,一起锻炼的队员比单独锻炼的队员,大脑内啡肽(令人心情愉悦的化学物质)的释放量要倍增。

男人酒后夺命三种睡姿

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聚会时难免会多喝几杯。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由于不知道醉酒后应该怎样正确休息,很多人因为姿势不当而酿成了悲剧。

醉酒一般是因为饮酒过量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种失常状态,如果采取不正确的姿势休息很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下列三种姿势,醉酒者不宜采取。

平卧位

这是醉酒者通常采取的姿势。喝醉的人往往会呕吐,但是喝醉后人的咽反射及吞咽动作比较迟缓,这时醉酒者如果是仰卧平躺,那么呕吐物很可能会返流入气管,发生误吸。轻者造成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导致气管堵塞而窒息死亡。

俯卧位

醉酒者多处于昏迷状态,全身肌肉松弛瘫软,变换体位的支撑力量大为减弱。 俯卧位时口鼻朝下,常常会埋入被褥或软枕中,导致口、鼻呼吸通道不畅。加之深度醉酒者呼吸中枢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呼吸动作大为减弱,躯体重力又使胸腹部受压,使呼吸进一步受到限制。以上诸多因素,可能导致吸入空气不足,使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酒醉后的昏迷。

坐位

深度醉酒者由于体内循环受到抑制,心血管反射调节能力减弱,加之呕吐、出汗等可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血管内血容量相对不足,容易导致低血压、休克发生。血压低时,坐位会不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也不利于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因而造成血容量更加不足,使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

正确的姿势

对于醉酒者而言,保持正确的姿势,预防醉酒后体位不当而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建议:首先要给醉酒者解开领带、衣扣、裤带等,抬起下颌,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采取侧卧位,这样便于呕吐物引流,防止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最后,一旦醉酒者出现危险状况,家人或朋友应及时送醉酒者到就近医院救治。

几个健身技巧保男人健康

有人说男人四十一枝花,然而现实是男人到了35岁时生理技能已经开始出现衰退现象,此时男人就需要对自身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运动了。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个健身方法,让男人健康地度过中年期。

处方1:收腹举腿

练习方法:身体仰卧躺在斜板上,两臂伸直,双手握住头后的支撑物,上体固定不动,双腿伸直向上做收腹举腿运动。两腿尽量贴近胸部再放下,再举腿,依次进行。

要求:斜板固定的角度可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如腰腹力量较好,斜板的坡度可大一些,力量小,坡度可小些。收腹举腿时,两腿伸直;膝盖不要弯曲;腿放下时,速度减慢,可拉伸腹部肌肉;一组做10-15次,做完后休息1-2分钟,再做下一组练习,可做2-3组。每周做2-3次。

作用:提高腰腹肌力,扩展胸部,增强呼吸机能。

处方2:仰卧两头起

练习方法:平躺于地板或床上,两腿并拢自然伸直,两臂于头后自然伸直。起坐时,两腿两臂同时上举下压,向身体中间靠拢,以胯为轴使身体形成对折,然后恢复原状,再继续做两头起的运动。连续做l0-15次,每次练习做2-3组,每周锻炼3-5次。可利用早晨起床后或进行其他运动后,以辅助练习进行锻炼。

要求:两头起坐时,四肢要自然伸直,不要弯曲膝盖,要同时动作,不要有先后;两头起时吸气,腿放下时呼气,不要有意憋气;初练时,协调性可能较差,手脚不能同时起或对折角度小(手脚碰不到一起)。这没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使动作做得完满。

作用:增加腰腹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处方3:负重踢腿

练习方法:

1、身体直立一腿支撑(体质较弱的可扶支撑物),另一小腿绑上沙袋或别的重物,做前踢腿动作,踢的高度应与上体形成直角,踢5-10次后,再换另一腿继续进行。

2、准备动作同方法1,但不是向前踢腿,而是向身体侧方踢腿,向侧方踢的幅度越大越好,踢510次后,再换另一侧腿踢动,各交换3次。

3、与上述方法略有区别:不是踢腿,而是屈伸。具体做法是,坐在高凳上,脚勾住哑铃或挂上其他重物或小腿绑沙袋,上体自然略含胸,两手扶于高凳两侧,不负重的腿自然下垂,负重的腿做屈伸运动,屈伸10次后换另一腿进行,两腿交换3-4次。

要求:做前踢、侧踢腿时,腿要伸直,不要弯曲膝盖,上体不动;做高凳屈伸时,上体不动,以膝关节为轴做屈伸运动。

作用:主要发展小腿及大腿股四头肌的力量。

男人十大短命恶习

任何时候,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袭击健康的杀手,而健康习惯则让生命受益。所以,以下这些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杜绝。

1.起床先叠被

人体本身也是个污染源。在一夜的睡眠中,人体的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使被子不同程度地受潮。人的呼吸和分布全身的毛孔所排出的化学物质有145种,从汗液中蒸发的化学物质有151种。被子吸收或吸附水分和气体,如不让其散发出去,立即叠被,易使被子受潮及受化学物质污染。

2.饭后松裤带

可使腹腔内压下降,消化器官的活动与韧带的负荷量增加,从而促使肠子蠕动加剧,易发生肠扭转,使人腹胀、腹痛、呕吐,还容易患胃下垂等病。

3.饭后即睡

会使大脑的供氧量随之减少,易引起心口灼热及消化不良,还会发胖。

4.空腹吃糖

有空腹吃糖的嗜好越久,越会损伤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影响人体各种正常机能,使人体变得衰弱。

5.留胡子

胡子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性能,留有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普通空气的4.2倍。如果下巴留有胡子,又留八字胡,其污染指数可高达7.2倍。再加上抽烟等因素,污染指数将高达普通空气的50倍。

6.跷二郎腿

会使腿部血流不畅,影响健康。如果是静脉瘤、关节炎、神经痛、静脉血栓患者,跷腿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尤其是腿长的人或孕妇,很容易得静脉血栓。

7.眯眼看东西、揉擦眼睛

眯眼看东西,眼角易出现鱼尾状皱纹。习惯性眯眼还可使眼肌疲劳、眼花头疼。揉眼时,病菌会由手部传染眼睛,导致发炎、睫毛折断或脱落。

老人保健最怕五个字


有人说,老年人就如一片夕阳,照样能发热发光。然而,要如此灿烂是有前提的,即尽可能规避风险,让身体和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状态。众多专家就此为老人们总结了5个必防的字,以作提醒。

摔:1/3老人都摔过

可能你正慢病缠身,或者你身体还算硬朗,但不论处于哪种情况,摔倒都是容易导致老人伤残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65岁-80岁、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高达30%和50%左右;加拿大一医疗服务中心2009年的数据也显示,每年每3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曾跌倒过,其中又有近半数不只跌倒一次,而且有近半数的人因跌倒而受伤,发生骨折几率很高。

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高芳堃教授说:“要规避这种风险,至少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补充钙和胶原类物质以强健肌肉和骨质,预防骨质疏松。比如,在多喝牛奶之余,老人,特别是女性,可补充一些钙剂。

其二是注意老年人居室的布置和房间设施的安排,去除屋里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地面要防滑、通道要无障碍物,清除所有杂物。家具要固定妥当、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在浴室或通道处安装上适宜老人的扶手。家具的高度、床的高矮以及摆放的位置尽量方便适宜老人,诸如:桌子应比年轻人用的稍低些,以70―75厘米为宜;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盏灯;通向卫生间的过道装一盏夜灯;在床头准备一个手电,也有应急功能。此外,一双跟脚、防滑的软帮鞋是老人的最佳选择。

堵:肠胃怕堵,心更怕堵

交通堵了是闹心,人堵了,就是闹病了。对于老人来说,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

在人体中,最易堵的无疑是消化道,高芳堃指出,对于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黏、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软、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团子就像是专门针对老人这些特点而设计的。然而,这些食物“入口容易消化难”,轻则胃不舒服,重则发生胃黏膜出血,甚至肠梗阻。尤其是晚饭,老年人最好别吃糯黏的食物,平时想吃时也要适可而止。当然,消化道通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要消除便秘,为此,老年人要做到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平时做做揉腹操,晚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再外出活动。

不仅身体通道会堵,心也会堵,老人堵了心,麻烦更大。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师西英俊指出,不管是因为心情不快而大发脾气,还是暗自生闷气,都对身体无益。尤其是老人孤独、自卑等负面情感更多,因而身体受情绪所累的问题也更突出。

西英俊建议,为避免老人的不良情绪,子女要记得多嘘寒问暖,老人自己也要学会调节: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怒火扼杀在摇篮里;有愤怒应及时适当表达,比如采用“幽默发脾气法”,学会自我调侃。平时多参加社区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也能防止坏心情找上门。

独:不独居、不孤独

年轻人通常会很享受独居一室的自在,老人却最怕独居一室的孤寂。这种没人说话,没人照顾,“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甚至媒体曝出“独居老人去世个把月才被发现”的新闻,也已不算新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指出,老年人的孤独,源自他们各方面能力衰退后引发的不安全感。而要消减这一负面情绪,按照护航理论,他们应该获得3个圈子的支持,即子女家人、朋友街坊和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其他人。

“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退休后,在家吃喝不愁,平时还有不少娱乐爱好,过得很潇洒,根本用不着自己总去关心。”李娟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项关于国民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丧偶老人来说,家人的关怀是最主要的;而对于老夫妻俩来说,由于有了相互间最基本的家人关怀,朋友的支持才相对凸显出来。但无论如何,老朋友间的关心都无法取代家人。

因此,除了老人自己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外,年轻人更要“常回家看看”。李娟说,看老人时,买些礼物没问题,但千万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平时给朋友礼物还总要附上一张卡片呢,给老人的怎么能干巴巴就送出去呢?”拿出礼物的同时,别忘了多聊两句,说说过去的事,让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身强力壮、风华正茂的状态,这对于帮他们找回自信、激发乐观心态都非常有益。

另外,对于丧偶老人,最好不要让他们独居,如果不得已必须如此,也要提前给老人设置好联系家人、亲朋、近邻的电话快捷键,并请周围邻居或小区物业人员多加探望。当然,最要紧的,是自己尽可能多地回去。

漏:服药检查不能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教授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缠身是大部分老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以上,其中,漏检查、漏服药、漏治疗是主因。

“很多人都觉得,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人应该忌生气、忌着急,以防血压升高,甚至因此导致猝死。其实,因此而发病的几率并不是特别高,即便发病,也是因为血压等指标本来就控制不到位。”马长生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其实是求“稳”,即用药不能漏、监测不能漏、及时跟进病情调整治疗不能漏。只要保证了以上前提,即便偶尔发发脾气,着急一回也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拖:小病一拖成大病

这在老年人身上比较普遍,比如小感冒拖成重肺炎就屡见不鲜。高芳堃说,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也都比较差。因此一旦着凉感冒,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转为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更麻烦的是,老人在被病原体感染、发炎后,其临床体征通常表现不典型,多见精神倦怠,很难引起重视和注意,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高芳堃建议,老年人及其亲属应多了解一些老年病相关知识。如果老年人感觉浑身酸软、无力、精神倦怠等,要及时进行身体调理,如果是初发感冒,可以服用感冒冲剂、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清淡些。如果经过调理后,情况还没有改善,而且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就要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秋入冬和冬入春是老人最易患病的时节,应格外注意保健。”

除了上面重点提到的5个字外,老人还忌“猛”忌“急”。高芳堃指出,很多时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的老人,会因为急着起立,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而摔倒,因此,老人起身时要缓要慢,干活时用劲也不能过猛。

男性前列腺最怕这7个字


对男性而言,前列腺炎已经和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一样成了常见病。如何保护好前列腺?这成为了大多数男性的一个难题。

据统计,约50%男性曾患过前列腺炎。专家提醒,男性一旦经常被尿频、尿急、尿痛所困扰,一定要警惕不良生活习惯对前列腺的进一步伤害。相对于女性的乳腺来说,前列腺则是男人的“多事之地”。然而,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只有1/3男性了解前列腺的功能,而且不知该如何预防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其实,诱发前列腺疾病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字。

压:男人坐着时,身体很大一部分重量会“压”在前列腺上,腺体充血使前列腺液的排泄变困难。尤其是久坐在软椅或沙发上,会使整个泌尿系统血液循环受阻,致使无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生或细菌性前列腺炎加重。

冷:男人的睾丸害怕热,但前列腺恰恰相反,它怕冷。天气转凉,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前列腺腺体收缩,腺管和血管扩张,造成慢性充血,加重前列腺液的淤积。

憋:正常情况下,男性尿道的下段寄生有细菌,排尿时,这些细菌会被冲刷掉,而经常憋尿易使细菌逆行到尿道,引发前列腺炎。

醉:由于酒精的刺激,前列腺会发生局部毛细血管迅速扩张、充血。这时,“体态臃肿”的前列腺就会侵占尿道的空间,前列腺周围的神经也会受到压迫、牵制。前列腺在“醉酒”后需要经过3—5天才可恢复。

烟:调查显示,吸烟者的前列腺疾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2倍。这是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各种化合物多达12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主要有尼古丁、氰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吸烟越多前列腺受危害越大。

辣:对前列腺炎患者来说,过度吃辣会刺激前列腺和尿道,可能诱发急性前列腺炎,或加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性:纵欲是前列腺的“大敌”。性生活过于频繁会导致前列腺过度充血,诱发前列腺炎。过度压抑性欲,则会使前列腺液大量囤积,诱发炎症。另外,射精前中断性交、体外排精、或频繁的自慰,都会使前列腺充血、肿胀,引起炎症。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养生最怕5个字,为爸妈收藏》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为社区老人讲养生”专题。

老人养生最怕5个字,为爸妈收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