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小宝宝养生小知识春季 > 导航 > 小宝宝养生小知识春季

育儿知识大全关于小宝宝的“三围”

小宝宝养生小知识春季。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没有更好的养生常识方法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大全关于小宝宝的“三围””,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们比身材要看“三围”,买衣服要量“三围”,辨别某些疾病也需要“三围”指标。相比之下,宝宝的身体从上到下就像一个“筒”,实在没什么“三围”可言。但其实孩子也有“三围”,只是此“三围”非彼“三围”,此三围是头围、胸围和腹围。

头围:

从出生到2岁,头围增长速度很快,2岁后变慢。家长可用软尺从孩子眉毛上方一点到后脑最凸出一点绕圈测量,通常新生儿为34厘米,6个月为43厘米,1岁为46厘米,2岁为48厘米。

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预示疾病。如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2个标准差,且抬头、坐立、行走、语言等各方面能力均跟不上同龄宝宝时,说明其脑发育可能迟缓。这时应到医院对宝宝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另外,头围需要定期测量,如果宝宝在正常生长期,头围增长突然变快,也要怀疑是否疾病造成。尤其是出现了烦躁、哭闹、呕吐、头痛、抽搐、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等表现,更要警惕,以防孩子患上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胸围:

因胸腔内主要是心肝和肺脏,所以胸围的增长和体格发育关系很大。孩子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2个月到21个月大时头围与胸围相等,21个月之后胸围超过头围。营养不良的孩子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这除了有营养因素外,与不重视爬行和胸廓锻炼也有关。胸围是用软尺平乳头绕一周的长度。新生儿为32厘米,6个月为44厘米,1岁为46厘米,2岁为49厘米。

头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预示疾病。如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2个标准差,且抬头、坐立、行走、语言等各方面能力均跟不上同龄宝宝时,说明其脑发育可能迟缓。这时应到医院对宝宝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另外,头围需要定期测量,如果宝宝在正常生长期,头围增长突然变快,也要怀疑是否疾病造成。尤其是出现了烦躁、哭闹、呕吐、头痛、抽搐、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等表现,更要警惕,以防孩子患上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腹围:

孩子的腹围易受肠部变化影响,正常伸缩的范围很大。健康孩子可不测量,腹部异常大时(如腹水患儿)应定时测量对比。

显著的慢性腹部隆起,可能是患有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及巨结肠等。显著的腹部下陷,可能是消瘦及脱水等。

居家量头围的注意事项:

1、测量用的软尺不能过于柔软,否则测出的数据将会大失水准。

2、测量时,手势不能过松或过紧,否则测出的数据也不会准确。

3、女宝宝如果平时扎有小辫的话,千万记得将小辫散开再测量,否则是任妈妈怎样测量都不会有标准数据出现的啦。

4、这只是妈妈居家自测,不能作为最后论断,如要获得专业的数据,还请妈妈带上宝宝到专门的检测机构,如卫生保健院、儿保所等,请医生给予测量。

小编提示:宝宝的三围关乎宝宝的健康,很重要哦。

小编推荐

育儿知识大全分阶段开发宝宝智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宝宝健康成长,而宝宝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长的爱心、耐心和关心,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来分阶段的开发宝宝的智力。所以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一定要知晓育儿早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身体发育

在孩子发育初期,运动是上述五大领域中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大运动是躯体活动和姿态的反应,也是人体活动的基础,若大运动发育得好,还可促进大脑发育。精细动作主要指手的运动,包括抓握和操作物体能力,如果手的功能要发展,是需要有眼睛配合的,这叫做眼手协调。手是智慧的前哨,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就是指手的技能发展与智力水平有密切关系。

第二、语言发育

语言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听歌曲、讲故事、说歌谣等都要依靠语言活动。适应性能力是指对刺激物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它是和视觉、听觉、语言及手功能的发展分不开的,因此又将它称作应物能。

第三、社会适应能力

社交行为则是反映孩子进入社会群体,与人交往和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这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帮帮小忙,在和小朋友处理矛盾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袖手旁观”,让他自己学会处理与别人的矛盾。

育儿知识大全宝宝误食异物的急救方法


小宝宝喜欢用“嘴巴”探索世界,见到什么都要尝一尝。可就有那么一些东西是万万尝不得的,一尝就有大麻烦,爸爸妈妈不得不防。

容易让宝宝误食发生窒息的物品:

1、豆类、坚果、果核、果冻等食物。

2、厨房卫生间的“毒药”:如:香皂、洗衣粉、洗手液、洗涤灵、消毒液、洁厕灵、杀虫剂等。

3、极易误食的漂亮药品。如:胶囊、药片、颗粒、口服液等。

宝宝误食异物后的反应:

1、坚果、豆类或带核食物:较为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2、化学性液体: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昏迷、休克。

3、药物: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痉挛、昏迷、休克。

宝宝误食异物的紧急处理:

1、误食硬物

先观察宝宝能否发声说话,如果还能说话,表示物体在食道内,或部分阻塞气管,可以不用急救,直接送医院治疗。

如果不能发声,则可能完全阻塞气管,应立即采用急救法。包括:

◆拍背法:适用于1岁前的宝宝。大人坐下,将宝宝背部朝上,平放于双腿,头部位置略低,胸部紧贴于大人膝部,以适当力量,用掌根拍击患儿背部,异物可被咯出。

◆推腹法:适用于2岁以上的宝宝。大人站在宝宝背后,迅速用左手大拇指的背面顶住上腹部,右手摁住背部,向宝宝胸腹部上方和后方间断地用力作冲击性推压,形成气流,尝试将卡在气管内的异物冲出。

2、误食化学剂

要先确认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以及时间长短。仔细观察宝宝的呼吸、脉搏以及脸色。带宝贝去医院,有可能的话,要带上装有宝宝误食物品的容器。

如果误服的是强酸,可以吃生鸡蛋清、牛奶或植物油,以保护食管及胃黏膜。若误服强碱,则应立即食用稀释的米醋或柠檬汁(碳酸盐中毒时禁用),随后生服鸡蛋清或牛奶及植物油。

3、误食药物

尽快弄清误服药物的名称,服药时间长短以及误服剂量。如果服药时间在4~6小时之内,可立即采用催吐方法;如果服药量过大,时间过长,特别已出现中毒症状,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同时携带剩余药品及说明书。

育儿知识大全关于胎教的七大疑难问题


为了生养出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宝宝,准爸准妈们想尽一切办法对胎儿进行教育,比如家里贴上了漂亮宝宝的照片,听各种轻音乐和抚摸等等。下面小编就为您解答胎教常识中的7个疑问。

疑问一:胎教真能起作用吗?

现代医学技术证实,随着孕龄的逐渐增大,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茁壮成长,各种感觉器官相继发育成熟,宝宝已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并细心地感受着子宫外的世界。而胎教就是父母和胎儿交流的很好的桥梁。

疑问二:胎教就是给宝宝听音乐吗?

现代医学对胎教的定义是:胎教是指从怀孕开始,调节和控制母体的内外环境,避免不良刺激对胚胎和胎儿的影响,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根据胎儿各时期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各种信息刺激,促使胎儿健康发育,以利于出生后有良好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听听音乐、摸摸肚子。

疑问三:过去没有胎教,也诞生了很多伟人,现在兴胎教,也未见有多少天才儿童诞生。

人类智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首先,每代都比前一代聪明,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因此,现在的智力平常儿放在100年前,也许就是个“超常儿”。

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即在前人的基础上来个飞跃相当困难。虽然,现在已不太可能涌现象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但人类整体的智慧足以让我们的地球飞速地发展。

疑问四:什么时候开始胎教合适呢?

自孕5个月开始,胎儿的内耳基本发育完成,有了听力,这时就可以开始接受语言和音乐胎教。

抚摸胎教一般从孕6月开始,因为这时的准妈妈能够比较清楚地触摸到孩子的肢体了。孕7个月后,胎儿大脑开始长足地发育,此时是胎教的冲刺期。

疑问五:经过胎教的孩子是否以后学习会特别好?

国内外实践都表明,总体来说,胎教儿的智力发育明显优于一般儿童,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另外胎教的目的是促使胎儿的健康发育,为其出生后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基础,而并非一定要培养个神童。按照日本胎教学家的说法,胎教的本质是爱的传递,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因此,准父母们在做胎教时要端正心态。

疑问六:胎教时宝宝会与爸爸妈妈响应吗?

会。最典型的就是“踢球游戏”:一开始,准妈妈在胎动的地方(腹部)拍打;当胎儿习惯后,当妈妈在胎动以外的地方(腹部)拍打时,胎儿会自动踢向新的地方。

疑问七:需要每天进行胎教吗,应多长时间合适呢?

如果希望有个良好的胎教效果,必须持之以恒,天天实践。这个道理如同小学生学习——“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是要前功尽弃的。不同胎教有不同的时间规定。如音乐胎教,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抚摸胎教每天2次,每次5分钟。

育儿知识大全宝宝走路晚的九大原因


一起出生宝宝,别人家的娃娃已经“健步如飞”了,自己家的宝宝却只能爬行。宝宝为什么走路这么晚呢?其中究竟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宝宝走路晚呢?赶紧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宝宝走路晚的9大原因:

1、遗传因素:父母儿时走路晚,宝宝也会晚。

2、疾病:耳部感染或流感等疾病,会影响平衡因而推迟学走路的时间。

3、环境因素:缺乏刺激会延缓走路时间,四周环境中没有设置适合宝宝扶着走路的物品,导致宝宝渐渐对走路失去兴趣。

4、安全感:害怕摔倒,若宝宝在练习站立时,对攀扶曾有不好的经验,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不肯学习走路。

5、逆反情绪:逼宝宝学步,反而会导致他的逆反情绪。

6、体质因素:如果宝宝营养不足,肌肉发育比较缓慢或者体质不好,都会影响宝宝学走路。

7、缺乏锻炼:在适当的时间段就要开始训练宝宝的腿部肌肉,让神经系统尽快发育。

8、衣着过于厚重:衣服穿得过多或者过厚,影响宝宝活动的灵敏性。如果担心宝宝着凉,就让宝宝在适宜温度的房间里训练,不要穿太多衣服。

9、体重过重:这样让宝宝活动起来不方便,缺乏行动的动力。不能因为宝宝是个宝贝,就一味补充营养。营养过剩也是个大问题。

育儿知识照顾宝宝6大禁忌


夏季来临,酷热的天气让人受不了,何况是宝宝呢?妈妈们肯定是想尽量让宝宝舒服些,有的给宝宝剃光头,有的让宝宝穿开裆裤,其实这些都是对宝宝健康很不利的事情。那么应该怎么做才正确呢?

夏天尽量别剃光头

夏天到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有的家长会给宝宝理发。有的妈妈说干脆给宝宝剃个光头,清爽、凉快,不容易长痱子。专家指出:夏天,宝宝的头发不宜留得过长,因为除了通过呼吸排出人体部分热量外;皮肤排汗是排出热量的主要途径,但给宝宝剃太短的头发或剃光头并不可取。

宝宝一旦剃成光头,就等于失去了遮阳挡物的天然安全屏障,意外伤害、蚊虫叮咬,各种细菌在头皮上的感染机会大大增加。如果细菌侵入孩子头发根部,还会破坏头发毛囊,严重时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如果宝宝是光头,则皮肤吸收的热量反而会增加,皮肤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流失掉,因而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作用,而且光头的宝宝头部很容易被强光晒成日光性皮炎。

头发可以保护宝宝的头部,当头部受到外界物件的伤害时,头发首当其冲,可以防止和减轻头部的损伤;其次头发就像天然遮阳伞,可以阻挡夏天强烈的阳光,使皮肤免受刺激,保护着宝宝的头部健康。再有头发能帮助人体散热,调解温度的功能。

夏季不宜给宝宝断奶

夏季,特别是7、8月份,天气炎热,导致婴儿食欲减退,而且会使食物中的细菌相应增多,出现消化道感染。另外,高温有利于苍蝇的繁衍,这增加了胃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机会,容易出现腹泻,因而影响婴儿健康,所以夏季不宜断奶。

夏季宝宝耳朵不能经常掏

现在天气炎热,宝宝出汗较多,真菌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如果家长三天两头给孩子掏耳朵,容易造成细菌侵入,感染外耳道炎。建议每半年给孩子耳朵清洁一次。

“另外,夏季许多小虫尤其是小飞蛾、蚊子经常在天空飞舞,很容易飞进宝宝耳朵里,这些虫子在耳道内爬行或飞动捣乱时,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忍受的耳鸣声和疼痛。这种情况下也不建议家长给宝宝掏耳朵,可以去医院让医生取出。”也可以尝试两种方法:第一用酒精往宝宝耳朵里滴几滴,让小虫自己流出来,而且酒精还具有杀菌作用,不会感染病菌;第二可以用麻醉药,让虫子麻醉,宝宝就不会感觉到疼痛。

别把成人防晒霜往孩子脸上抹

夏季带宝宝在户外运动时,一定要留意千万别让阳光直射宝宝的皮肤。一般情形下,可给宝宝戴上太阳帽或打太阳伞即可,也可以选择一些儿童专用的防晒霜,但千万别给宝宝用成人防晒霜,以免给孩子肌肤造成累赘。

此外,如果要给孩子涂抹防晒霜,以提前半小时涂抹较好。而且在给宝贝使用防晒品时,要在干爽的皮肤上使用,以免防晒品随水、汗脱落或失效。

夏天宝宝的袜子不能脱

对于不会走路的婴儿来说,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产生热量的能力较小,而散热能力较大,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更容易散热。当环境温度略低时,小婴儿的末梢循环就不好,摸摸小脚凉凉的,如果给婴儿穿上袜子,可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着凉,孩子也觉得舒服。因此,家里的空调最好保持在26℃~28℃。如果温度太低,宝宝又光着脚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宝宝着凉、拉肚子。而带宝宝出门散步时,也应给他穿上袜子,因为当起风或阴天时,宝宝不穿袜子也容易着凉。

宝宝夏季不适宜穿开裆裤

小宝宝穿开裆裤既不卫生也不安全。婴幼儿探索周围的世界,大部分是通过自己的小手。小手在对外界探索的过程,也包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穿开裆裤的宝宝小手会不可避免地触摸到自己的外阴。

如果宝宝大小便后没有及时清洁干净,残留在尿道口的尿液和肛门的粪便污物会弄脏小手,而宝宝在婴幼儿期,大部分都会出现吸吮手指(或咬手指)的行为,这个行为也会很容易把小手上的尿液、粪便污物带入消化道,造成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像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都有可能发生。

育儿知识大全哄宝宝入睡的几大错误方法


刚出生的宝宝一些天除了吃就是睡,一天几乎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宝宝的睡眠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而且有的宝宝不但不睡,还会不停地哭。

想尽一切办法好不容易让宝宝睡着了,还没过十分钟又醒了,弄得年轻的家长们束手无策,筋疲力尽。所以有的家长不管孩子什么时间,宝宝爱什么时候睡就睡,爱睡多少长期时间就睡多长时间。其实这是错误的,人体的生物钟一但被打乱了,便会带来许多的坏处。下面是一些关于宝宝的睡眠错误方法,希望能给那些年轻的家长们提个醒。

1、“不管宝宝什么时间入睡,只要他睡眠的总量够了就可以。”

睡眠时间充足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睡眠中,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多3倍。不过,宝宝的睡眠质量也很重要。入睡时间不同,深睡眠和浅睡眠所占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入睡越晚,浅睡眠所占的比例越多,深睡眠的比例越少。而深睡眠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是直接相关的,因为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深睡眠时期分泌的。而浅睡眠和宝宝记忆力的发育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尽量让你的“小夜猫子”早点入睡。

2、“宝宝的睡眠时间没有达标,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

实际上,虽然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他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但是宝宝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宝宝气质类型决定了他可能就是睡得少一些。

原则上,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没有消化方面的问题、体重增长良好就可以。但是如果偏离得太多的话,比如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18个小时,而你的宝宝只睡到12个小时,这可能就需要咨询一下医生,进行一下宝宝生长发育方面的监测。

3、“一定要让宝宝养成睡午觉的好习惯。”

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来说,他们白天精力很旺盛,玩和不断的活动能消耗他的精力,保证他夜间睡得很好。只要宝宝夜间睡眠时间充足,质量也很好,就能够满足他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如果宝宝没有睡午觉的需求,父母也不必强求。

4、“抱着睡会让宝宝有一种安全感,可以让他更快地入睡。”

抱着睡确实可以让宝宝获得一种安全感,但也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等到宝宝大一点,我们想改变有时会很困难。这种依赖心理还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容易造成入睡困难。而且,当宝宝夜间醒来,父母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他很难再自己入睡。这对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和形成夜间深睡眠、浅睡眠的自然转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建议你从现在开始,慢慢让宝宝在婴儿床上睡觉,逐步培养独立入睡的能力。

5、“宝宝一有动静,轻轻地拍拍他,可以帮他继续入睡。”

宝宝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对小婴儿来说,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断交替的。深睡眠时,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除了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活动;浅睡眠时,宝宝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活动,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期的正常表现。

所以,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运动,不要急着去拍他、抱他或者给他喂奶,先在床边观察一下,看宝宝是否能接着睡。否则,给予过多的干预,会人为地打断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等更多的表现,我们再去进行处理。

6、“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

宝宝偶尔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痊愈后,打鼾的症状就会消失。但如果宝宝长期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这时,在醒着的情况下,有些宝宝也会出现鼻堵、张口呼吸的现象。时间长了,对宝宝的脑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你的宝宝的确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最好带他到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一下。

7、“孩子小时候,不必强调他的睡眠习惯,等入园前两三个月调整过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确立了。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了、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才想到去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宝宝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就有点难了。

由此看来,家长朋友们最好是在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培养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让自己的小宝宝学会自觉的入睡,这样不仅能够让宝宝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有益于宝宝的健康发展。还有我们要注意观察一下宝宝的睡眠和身体情况。以免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不利。愿有宝宝的家长多多了解一些关于宝宝的知识。让我们的宝宝更加健康快乐!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育儿知识大全关于小宝宝的“三围”》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小宝宝养生小知识春季”专题供您欣赏!

育儿知识大全关于小宝宝的“三围”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