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菖蒲怎么挂

端午过后老人怎么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四季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菖蒲怎么挂”,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端午菖蒲怎么挂

1、端午菖蒲插或悬在门上

通常将菖蒲(蒲剑)、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2、端午菖蒲和艾叶用红线绑住插在门楣上

菖蒲、艾叶容易成活,在双牌县泷泊镇义村,就有不少人家在房前屋后撒上一把种子,端午节时收上来,用红布条或者红颜色的线,将菖蒲和艾叶系系在一起,插在门楣上,可以驱散蚊子等害虫的侵扰。

3、端午节挂菖蒲的好处

端午节挂菖蒲是可以让那些出没的蛇虫鼠蚁绕行的。菖蒲,在民间素有“驱蚊小能手”的称号。它是一种天然的驱虫植物,这也是端午节人们会挂菖蒲的这个主要原因。相对的许许多多的人家也会种植菖蒲盆栽放在家中,既能观赏又能起到驱虫。同时菖蒲也是农民伯伯们喜爱的一种植物,菖蒲在乡下有“绿色农药”的说法。把菖蒲的根茎捣烂之后加水熬煮一个小时,过滤掉残渣后在加水稀释一下,能起到防虫害的作用。

端午节的习俗

1、食艾糕

艾蒿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端午时节,艾叶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

2、佩香囊

传统香囊配方为: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香囊中药物散发的芳香对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4、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端午节吃什么

1、吃粽子

端午节为纪念诗人屈原有吃粽子的习惯,现今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口味大不相同,有鲜肉粽、蛋黄粽、蜜枣粽、原味等等。这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粽子的摄入量,不要因为贪美味而伤了身体。同时记得将粽子加热后再吃,既安全卫生,又减轻消化负担。

2、吃蛋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3、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4、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精选阅读

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


导读: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在家门口挂葫芦的习俗。那么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呢?葫芦是福禄的谐音,民间关于其由来有很多传说。到底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小编告诉你来历。

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

在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气已十分炎热,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发突然而无妨。人们为了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的葫芦绑在身上,险中求生,这时葫芦被称为腰舟。

由于葫芦的特殊功能,能在危急时刻救人性命,人们便对葫芦产生了崇拜。后来演变成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挂葫芦的习俗。在北方即是家里没有葫芦,便用剪纸剪一个葫芦贴在大门上。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由于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带来好运的作用。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到底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呢?民间有四种传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传说一

关于门上挂葫芦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在古代有一位卖油的老翁走村串乡卖油,他这样喊: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注:在过去一斤为十六两,半斤为八两),于是,很多人为讨便宜都打四葫芦。

这时唯独一村童只打一葫芦,老人问他为什么不打四葫芦,村童说出了其中的原由,卖油老翁认为这孩子诚实,就告知他,五月五日将有大灾大难,如在自家门上挂个葫芦便可免灾。

村童回家将其卖油老翁的话告母亲,并如此照办,果然在五月五日这一天避免了一场灾难,从此在民间便有了五月端午门上挂葫芦的习俗。

传说二

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

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对卖油郎赔礼。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

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眉处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

传说三

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传说四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用柳枝扎成葫芦状,糊以红纸,挂在门口。此俗相传由黄巢起义演变而来。

黄巢举兵起义的时候,传说黄巢的兵就象当年日本鬼子进村一样,杀人放火,啥坏事都干,特别是见小孩就杀。就在端午节这天,黄巢带队伍行军路过一个村庄,见到一个村妇身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上领着一个小孩子,非常惊慌地往外跑,就象逃命一样的。

黄巢见此情景很是蹊跷就下马问村妇:老夫人你跑啥啊?听说黄巢的兵杀小孩啊!村妇喘着粗气回答,但脚步并没有停下,黄巢又接着问:那你怎么还背着大的,领着小的啊?村妇说:小的是我亲生的,大的是别人家的。

黄巢闻听此言很受感动,就对这个村妇说:你不要跑了,回去在你家的房檐下挂个黄葫芦,黄巢的兵就不会杀你家人了。随后又叫卫兵给村妇一袋米。端午节挂葫芦就是这样来的,这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上面小编告诉你由来了,到了端午节,不妨在家里挂一个葫芦吧,可以带来好运哦。

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


导读:挂艾草是古老的端午节习俗,那么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吗?现在很少地方有这习俗,更不用说知道它的由来。到底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合肥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据了解,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从我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多数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成药方子较少,如伤寒论中的胶艾汤等用到了艾叶。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除了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外,妇女们经常在端午节这一天开始把艾虎别在发际,男人们将艾虎或蒲剑佩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间,人们认为这样就能防止邪毒侵袭,确保身体健康。

也有人在端午节时在门上挂榕枝、石榴花或胡蒜。在民间,人们认为挂榕枝有使身体矫健的吉祥寓意,胡蒜可除邪治虫毒;石榴皮为一种中药材,石榴花也有治病的功能,所以这些植物被人们视为端午节保佑家人平安的吉祥物。

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民间也有一些传说,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有趣的两则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1、源于古代黄巢军队对老进姓的屠杀

端午节为什么挂艾草?挂艾草的源于古代黄巢军队对老进姓的屠杀,人们认为在门上挂上艾草就可以规避这个风险,于是这个习俗流传了下来。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2、艾草是神仙的宝剑

端午节有在家门前悬挂艾草的习俗。在民间传说中,这种草是神仙的宝剑。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当浪来到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的时候,水怪总会看见这人家屋檐下挂着一束象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端午习俗


端午的习俗

1、端午习俗之跳钟馗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2.悬挂钟馗画。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

2、端午习俗之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

3、端午习俗之游百病

据说游就百病不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究的,这天男不做农活,女不做针线,做了叫“扎百病”。就是说把百病的根子扎下了,所以在天水农村,男人赶早备足牛羊饲料,女人忙备吃的和穿的,游百病的主要去处是集镇、寺庙。不去那里心中如今年白过了一般空落一般酸楚,要去也不易,山村里人要翻山越岭,要走几十里山路。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屈原是楚国的贤臣,相传,他不忍看到自己国家灭亡便投入汨罗江自尽。他死后,当地百姓都非常悲痛,纷纷前往江边凭吊。渔夫们划起小船,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希望让鱼、虾、蟹不要啃食屈原大夫的身体。后来,人们害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树叶包住饭团,在外面缠上彩丝,久而久之,就发展为现在粽子的模样了。

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

端午节养生保健的几点建议

1、端午养生粽子不可多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味道很好,让很多人都流连忘返,可是在夏季粽子、黄酒都不可多吃、多喝。原因就是不好消化,严重影响我们的肠胃,对身体及其不好。

在这里,小编要和大家说有四类人最好不好吃或少吃粽子,他们分别是: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儿童、胃肠道病患者、糖尿病患者。

2、多喝清凉的茶品,端午节期间天气是非常炎热的,在我们走亲访友的时候不免会发生中暑或受热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多喝些清凉的茶品,如绿茶、薄荷茶、菊花茶等,少吃油腻的食物,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3、运动养生仍是重点,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除了药物及食疗,平和心态,也应加强运动。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


导读: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而不叫端早节、端晚节呢?相信很多人只知道端午要吃粽子,很少人去了解它的名字的由来。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它的名称也有来头。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那么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

说法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说法二: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说法三: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其实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 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

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来历及传说

一说端午起源于春秋时,为纪念晋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晋文公)曾落难逃亡,介子推跟随。没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予重耳。重耳复国后,赏赐随从,介子推独无所得,与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重耳请他出山,他终不肯出。于是重耳烧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烧死。于是重耳为纪念他,规定晋国以五月五日为寒食(不用火)之节。

东汉邯郸淳《曹娥碑》则说,端午节是起源于吴人纪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于吴,反被吴王夫差杀害,抛尸于江,灵魂不死,化为钱塘江江涛之神。故吴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为纪念节日。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汉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但是流传影响最广的,自然还是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此说始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上面小编为您介绍了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那么你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名称吗?下面小编为你盘点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都有哪些名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2、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3、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4、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5、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6、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7、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8、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赛龙舟,挂香囊,挂艾叶、菖蒲等,在端午节这天要记得吃粽子、去看龙舟哦。

又话“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诗人节、香包节、解粽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记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端午节是我国2 000多年来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尤其是农家都悬钟馗像,贴午时符;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小儿则头戴虎形帽,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涂雄黄,以防邪祟的侵犯。还有的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成五彩丝,五彩丝象征五色龙,名为百索,也称为长命缕,传说可降服鬼怪,系在儿童的脖项、手腕或足踝上。五月五日有两个五字,古称作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也有食五黄、插五端之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它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
纪念屈原
这是最普遍的说法,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他忧国忧民,却遭到奸佞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悲愤难捱,跳入湖南的汨罗江而死。民众为屈原精神所感召,在这天划龙船寻找屈原的尸首,并将粮食、肉粒用竹叶包裹后投入江水中,以防蛟龙水兽、鱼虾吞食。沿袭至今,便有了今天的端午赛龙舟和吃粽子的风俗习惯。据文献记载,到了唐代,过端午节已十分盛行,当时的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传谕各地纪念屈原,并在端午节那天进行较正统的纪念活动。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宰相,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矣,赐子胥死之。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之后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此说法在江浙一带较为流传。
纪念孝女曹娥
有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的故事。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嚎哭。过了17天,在农历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百越民族祭祖
根据大量出土文物考古研究证实: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据专家推断这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释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繁衍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也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消毒避疫
根据古籍记载以及历代传说,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阴阳争,血气散,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因为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因此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也就是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并且流传了许多在这一天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所以端午节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
端午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相传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粽子是端午节的特有食品,现如今粽子的种类繁多,就造型而言,有三角形、锥形、枕头形、棒形等;就口味而言,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吃食蘸白糖、玫瑰酱),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就米料的选择多是用纯糯米制成的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就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和花色品种的,有莲蓉、豆沙、五仁、栗蓉、枣泥、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等;粽叶的选择则因地而异(南方用鲜竹叶,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
精美粽子两款
小枣糯米粽
原料:糯米2 kg,粽叶200 g,小枣100 g,葡萄干适量,丝草30根。
制法:1. 糯米淘洗干净静置2 h,小枣、葡萄干清水洗净,粽叶入沸水锅烫煮后用清水浸泡。
2. 取粽叶两张,折叠成漏斗状,放入2颗小枣、3粒葡萄干,舀入50 g糯米,将粽叶上端折叠裹紧,呈三角形。然后用丝草扎紧防散。
3. 锅内放入水,将粽子整齐排入锅内,用旺火煮3 h转微火焖煮2 h即成。
特点:清香扑鼻、吃口软糯。
金银五仁粽
原料:糯米1 kg,黄米1 kg,五仁(核桃、瓜子、花生、松子、芝麻)适量,粽叶200 g,丝草30根。
制法:1. 将粽叶入沸水锅烫煮后用清水浸泡10 min,取出后放入清水中待用。
2. 糯米、黄米分别淘洗干净静置2 h,五仁洗净。
3. 取粽叶两张,折叠成漏斗状,舀入25 g糯米放入适量五仁,再舀入25 g黄米,然后将粽叶上端折叠裹紧,最后用丝草扎紧。
4. 锅内放入水,将粽子生坯整齐排入锅内,水要浸没粽子,用旺火煮3 h转微火焖煮2 h即成。
特点:黄米似金、糯米似银,吃口黏糯,营养丰富。
制作粽子的几个要领:
1. 米要洗净、泡透。
2. 粽叶要泡软。
3. 包裹粽子时量要适中、个头均匀。
4. 要捆扎结实。
5. 煮制时水要加足,水要没过粽子。
6. 煮制时间充足。大火、小火要合理运用(大火烧开,小火长时间焖煮)。要煮熟、煮透(一定要焖煮)。

端午菖蒲怎么挂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