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国传统养生方法 > 导航 > 中国传统养生法

中国传统中医

中国传统养生方法。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国传统中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中医的措施

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调神养生即调养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调神外,还有养静藏神、动形怡神、移情易性等养神之法。

饮食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注意饮食卫生、克服饮食偏嗜和药膳保健等。

惜精养生有节欲惜精、节房事及注意房事卫生等措施。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

针灸推拿养生针刺养生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平衡的功能来发挥其治疗与保健作用;灸法养生利用灸火的物理热效应,施于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祛邪止痛,补肾健脾,增强正气,从而发挥其防病保健强身作用;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与保健强身作用。

药物养生中医认为,肾中精气虚衰和脾胃之气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机理。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诸多传统的益寿延年方药,如八仙长寿丸、首乌延寿丹、延齿固本丹、延年茯苓饮等多有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现代一些提高机能免疫能力的药物也属此类。

扩展阅读

中国人的发明 传统的刮痧法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还要注意哪些问题?甚至不应该在身体哪些部位刮痧呢?下面小编带你领略刮痧的秘密。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中医传统养生25法


1、牙齿变白: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怎么醒酒: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除去口臭: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嗓子哑了怎么办: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7、大便干燥怎么办:将小手指粗大葱一节,蘸少许香油后,插入肛门,上下抽动,常年干燥用醋精。

8、牛皮癣: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9、牙痛绝招: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10、鼻子流血怎么办:当鼻子大量流血时,患者放平躺下,将鼻眼相反的手高举,穴位自动封死,血立即可止。

11、鱼刺卡喉:用陈醋漱喉部,然后慢慢咽下,反复几次即可治愈。

12、脚气小窍门:米醋一斤,将醋倒入盆内,浸泡或浸洗,每日两次,每次约一小时,消炎杀菌,可治脚气,又简单,见效又快,轻者四天根治。

13、病后耳聋、耳鸣:大蒜味猫鼻猫自尿。猫尿滴耳三次一次两滴可根治病后耳聋。耳鸣可将蛇皮焙成灰,吹入耳中,连吹三次可治耳鸣。

14、控制糖尿病新方法:新鲜玉米粒一斤。加水适量煎煮,至玉米开花后分四次,每天喝一碗,此方不能去根,只能控制病情。可以降低血糖。有浮肿尿量增多的患者服用,效果特别好。

15、睡觉打呼咬牙睡觉时口含桔皮一块,含十五分钟后吐出3-5次可根治的呼咬。

16、脚臭、脚出汗:白矾研成细末,擦脚掌心10分钟3-4次脚以后不再出汗不臭。可保持七八个月。

中医25个传统秘方


1、牙齿变白: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 怎么醒酒: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 怎样除去口臭: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 嗓子哑了怎么办: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7、 大便干燥怎么办:将小手指粗大葱一节,蘸少许香油后,插入肛门,上下抽动,常年干燥用醋精。

8、 牛皮癣: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9、 牙痛绝招: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传统中医火灸疗法


火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是世界医学中的奇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推荐。如《灵枢官能》就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扁鹊心法》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火疗的独特作用,现代不仅已为大量的临床所证实,而且得以进一步发扬。同时,对火疗作用机理也进行了较为广泛和系统的探讨。

行经火疗是在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先进的手法;采用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经皮给药、靶向给药原理合成的名贵中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保健健身项目。传统火灸疗法的适应症在300种以上,行经火疗科技从中挑选了一些疗效显着、针对性强、操作简便的几种进行开发研究,主要适应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炎、胃痛、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因肾亏引起的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盗汗等;行经火疗科技较传统方法其特点是:针对性更强、过程更轻松、疗效更为显着、渗透性更强、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行经火疗成立一来,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可。

火疗养生是通过全身燃烧大火的形式来达到减肥、局部塑身、身体五行疗养、强健体内器脏、祛病强身的一种新方法。它按摩师通过点、推、揉、旋、拉等技术动作并加以药敷火疗,使体内血液加速循环,增加机体代谢,让脂肪有效转化、分解,增强体内器脏的作用。该项目包括养肾火疗、健胃火疗、卵巢保养火疗、开背火疗、手足火疗等项目。

火疗养生的功效:减肥,驱寒,化解疲劳,对缓解腰部酸胀、肩椎炎、脊椎炎、头昏、脑胀、失眠、肾亏、肾虚、胃寒、胃胀、排毒养颜、风湿疼痛、痛经、宫冷、宫寒等症状非常有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人类面对21世纪疾病谱的改变,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迅速增多,自我防病保健意识的增强,寻求一种效果可靠,过程轻松,应用安全,方法简便的防治之法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医传统补血活血疗法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着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四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

四物汤何以能成为妇科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呢?中医认为,四物汤主要调理肝血,而女性血虚,应该注重调肝,因为肝和血密切相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像一个人体血库一样,当人体因为疾病或者生理活动需血量增加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就等于血库枯竭了一样,根本不能满足人体的各项功能,比如,不能滋养眼睛,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就像血库漏水一样,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四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较着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传统中医 驱走雀斑小偏方


雀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皮肤损害,呈斑点状,或芝麻状褐色或浅褐色的小斑点。雀斑具有一定的体质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在外界的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如日晒、皮肤干燥等),便会发生雀斑。

1、针尖至米粒大的褐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雀斑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

3、雀斑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

4、一般幼年时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他症状。

雀斑,通常分布在日光容易照射到的区域。如眼周、双颊、额头、鼻梁处。

形成原因:一般是遗传造成的,常在5岁左右出现。皮肤白的人更容易有雀斑,青春期和夏季日晒后,斑点数目会增加,颜色会加深。

专家支招:

全年防晒不偷懒。长有雀斑的皮肤很脆弱,每一次暴晒,即使皮肤表面没有明显变化,但在皮肤的底层都会留下受伤印记。黑斑的叠加会加剧雀斑,脸就更黑了。所以无论室内室外,一年四季都应该使用防晒产品。

脸部按摩要适度。每天一次,用手掌或手指有韵律地沿着肌肤脉络进行适度按摩,每次不超过5分钟,动作要轻快温柔。过度的按摩有可能加速肌肤老化,更容易让色斑找到出头机会,不可不防。

(一)食疗

下列食物都是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应经常服用:荔枝、龙眼、核桃、西瓜、蜂蜜、梨、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莲藕、白菜、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丝瓜、香蕉、芹菜、黄瓜。

下列食物都是含维生素E较多的食品,应经常服用:卷心菜、胡萝卜、茄子、菜籽油、葵花籽油、鸡肝。

验方选例:

传统中医解读性生活的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爱与做爱是人类繁衍,表达爱情的方式。与现代人一样,我国古人在做爱时,不但追求做爱时的愉悦、快感,还注重做爱时的。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房中补益》篇,专论房室生活,他强调掌握男女交合的原则和方法,告诫年轻人不可凭借年轻力壮放纵情欲,40岁以上的男性应注意节制房室生活。书中还提到,除了性机能障碍之类疾病需服药外,健康人一律不宜滥用房中药,并阐明了男女交合的具体方法是交合之前,夫妇双方应徐徐嬉戏良久,达到情意缠绵,才能交合;当男子快要泄精时,并缩下部与腹部,赶快用左手中间两指抑压屏翳穴,然后长长地吐气,上下牙齿叩击千遍。

《玉房秘诀》作为我国房中术的权威,书中所提及衡之古今皆无不当之处。此书强调,适度有节的性生活不但可以让人安享床第之乐,并兼能有强身长寿之益。而《养生方》作为药方汇集,该书一开始就提出老不起,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阳痿。书中认为,饮食能滋补身体,纵欲则损伤年寿,主张男女做爱必须遵循一定法度,性交要有节制,动作要舒缓,切忌粗暴急躁。此外,还要了解女子的阴道结构,对各种做爱动作都有讲究。应该说,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御女损益篇》认为,男女相依为伴才能长寿,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并提出,凡养生,要在于爱情。书中还阐述了房中交合的禁忌,如醉饱、大喜怒,大风恶雨、地动甚至雷电霹雳,大寒暑,远行疲劳之时,以及山川神、社夜井灶之处都应禁止交合。

元代名医李鹏飞在《三元延寿参赞书》中特别设有《欲不可绝》一节,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必须保持阴平阳秘,阴阳平衡,和合适调,才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里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书中不仅强调适度做爱能养生,还提到了了不同的做爱姿势,如《养生方》中提出十节,即根据虎、蝉、猿等交配时的仿生命名,这些体式有助于克服单调呆板的性生活,增添闺房乐趣。这与现代性医学专家认为采用不同姿势的性交方式可以防治某些性功能障碍疾病的看法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近代中国的中医发展


近代中国 (1912年)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异常复杂,中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发展。早在19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兴建大量医院、学校及药房,使西医学急速发展起来。另外,政府的医疗政策主导了医学发展。

例如1920-1940年国民政府期间,政府采取排斥、抵制中医的措施,认为提升西医学地位等同将国家现代化。西方医学传入后,一些医家试图将中西医学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从药物到处方都提出了独特见解,形成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潮和学派。

这对中医的后来发展有深远影响,造就中西医并存的局面。

中华民国是继清朝后的一个时期。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由于当时帝国列强侵略和争夺,北洋军阀之间连年混战,使中国陷入极端混乱的局面。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南京政府整合及镇压,最后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标志中医药发展的高峰期过去。当其时百姓不但受到饿荒折磨,全国各地还有数10万人死于传染病,如霍乱、鼠疫、天花、黑热病、白喉、猩红热、疟疾、结核或寄生虫病等非常猖獗。

新文化运动及政治社会改革活动是当时的潮流。文人学者高喊民主与科学,百姓希望中国再次强盛,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不幸地中医学被贬为不科学思想,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因此政府采取抵制措施。

抵制中医运动声势浩大,国民政府卫生官员汪大及余岩等更提出议案要取缔中医学。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余岩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同时进一步建议实行新的医疗制度。

议案内批评中医理论为贷空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炙等是迷信活动。提案通过后,立刻引起全国中医界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对。132位中医团体代表集结在上海,组成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向政府请愿要求取消决议。

当时政府消灭中医学的具体方法包括,严格限制中医执业、禁止所有医药广告刊登及不准兴办中医学校及医院。在此非常时期,热心支持者仍继续开办学校和出版刊物,为捍卫及保存中医药知识起了积极作用。

最后种种抵制措施虽未达目的,中医药仍然得到普遍支持,特别是乡镇居民,但中医事业已造成严重的摧残。

传统中医 经络通畅的几大信号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经络学说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经络是否畅通,大体可以通过以下四大信号判断。

信号1:捏肉不觉痛

检验经络是否通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捏一下你自己身上的肉,看是否痛。尤其是胳膊外侧的三焦经和小肠经的位置,或者大腿上的肉,能够很方便和明显地感觉出来。

信号2:明显的过血现象

有些朋友不明白什么叫过血现象。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你用一只手紧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当过一分钟左右的时候,你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而当你突然松开的时候,你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冲到了手指尖,同时手掌也会从白色变成红色,这种现象就称为过血。过血现象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

对于手掌而言,很容易了解过血现象,但如果下肢就不太好做了。很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症状,说明气血亏得很厉害,无法达到肢体末端。那怎样知道下肢是否过血呢?那就让别人帮忙,压住股动脉,然后大约一分钟的时间,猛得松开手,看看血能否冲到脚趾尖?最好的情况是能冲到脚趾尖,而且过血的感觉是呈圆桶状,前后腿一起过。但很多人都过不了膝盖,但凡这种人,都需要好好打通经络。

信号3:搓八脚会发热

压股动脉,主要是测试足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情况,会有明显的过血感觉。如果想重点测试一下督脉及膀胱经的情况,那么就要通过搓八 的手法了。所谓八 ,是八个穴位的统称,即上、次、中、下 ,分布在左右两条膀胱经上,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很多从来没有做过按摩的人,经络大体都不通,不仅表现在压股动脉,没有过血的感觉,搓八也没有脚热的感觉,大部分人都只有屁股热,稍好一点的膝盖能热,最好的才是脚能热。搓八 的方法是用手掌快速在八 处摩擦,刺激膀胱经和督脉。这只是一种热感,而不是过血的感觉。

信号4:平躺下肚子塌陷

肚子上集中了人体很多的经络,因此,这个位置的经络是否通非常的重要。那什么叫好肚子呢?第一手捏着不痛,其次是肚子要塌。塌,就是平躺在床上,要能显出肋骨来,往肚子上浇点水而不会流。这样的肚子才叫好肚子。有句话叫,肚子绵软,百病都不缠。打通肚子这段的经络,主要靠的是刮痧和按摩。一般不适合拔罐。

七大传统中医的措施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渊流长,千百年来在养生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医。

中医的措施

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调神养生即调养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调神外,还有养静藏神、动形怡神、移情易性等养神之法。

饮食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注意饮食卫生、克服饮食偏嗜和药膳保健等。

惜精养生有节欲惜精、节房事及注意房事卫生等措施。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

针灸推拿养生针刺养生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平衡的功能来发挥其治疗与保健作用;灸法养生利用灸火的物理热效应,施于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祛邪止痛,补肾健脾,增强正气,从而发挥其防病保健强身作用;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与保健强身作用。

药物养生中医认为,肾中精气虚衰和脾胃之气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机理。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诸多传统的益寿延年方药,如八仙长寿丸、首乌延寿丹、延齿固本丹、延年茯苓饮等多有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现代一些提高机能免疫能力的药物也属此类。


中国传统中医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