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养生 小小艾条作用大

经络温灸棒养生常识。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温灸养生 小小艾条作用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释放按摩,按摩中着重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身体系统与精神意识的和谐,同时在人体的背部用中医刮痧、拔罐、舒经活络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经络、淋巴排毒,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神经、调节五脏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气滞血淤、肿胀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解除疲劳,享受轻松,达到内外和谐完美统一的最高境界。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常用家庭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相关阅读

艾条灸关元穴有什么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艾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养生保健的方式,而经常艾灸可以有效改善和治疗一些身体疾病,而关元穴是人体的穴位,经常艾灸关元穴对于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经常艾灸关元穴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一些身体疾病,预防疾病等。

艾灸关元穴的好处

关元穴在脐下四横指的位置,我们的先祖们在养生中特别看重这个穴位,认为这就是练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将之称为丹田,这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这个位置就是种“丹”的田地。一说“丹”,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挺神秘的,如果我们将“丹”理解成“元气”,理解成一种“能量”就容易明白了。那么关元穴就相当于是储存能量的能量库。

艾灸关元坚持一段时间可以健康长寿、增强体质。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艾灸此穴一定要掌握火候,那就是要温而不烫,灸的时间要长,持续地温灸,达到热量内透,自觉腹内暖洋洋,热乎乎,像融化般的舒适状态。灸到红晕为度。艾灸关元穴见效,腹内的寒气会立时觉消散。每次灸的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或长些,依个体的舒适度为限,隔日一次或每周灸两次即可。

阴虚体质者艾灸关元,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最好配合下肢太冲等穴位,体质不同灸的穴位和治疗效果也不同。

常灸关元穴可治许多疑难杂症,无病者可养生,让你正气常存,邪气不犯。对那些“针药所不及”的患者,只有灸法才能帮你找回健康。

灸关元穴的最佳时间

艾灸在一年四季皆可进行,长期坚持艾灸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但如果选对时令进行艾灸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灸法:可选用隔物灸或直接用温和灸,隔日灸1次,连续灸10次。隔物灸可将艾做成半粒小花生米大小的艾柱,点燃后置于灸盒或灸盘中,放在穴位即可!(如隔姜灸的做法:在穴位和病灶部位置放2~3mm厚的鲜姜片,姜片用牙签刺数个小孔,将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局部灼烫感重时,稍挪动姜片)

灸艾的副作用


二、灸艾的制作方法三、灸艾的使用注意事项

灸艾的副作用

1、灸艾的副作用

事实上,艾灸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因为艾灸的原材料本身就是绿色、安全、无污染的,只要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一般人在艾灸后都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皮肤潮红、灸泡、灸疮、口渴、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2、灸艾的原理

用易燃的艾绒、艾条(推荐使用3年以上陈年艾条)在人体重要穴位及患病部位皮肤约距2~3厘米的地方进行烧灼、熏烤。或者采用艾灸器,比如中华神穴随身灸器施灸。借助艾火的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治病保健,进而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

3、灸艾治疗的疾病

治冻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治胃痛: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失眠:涌泉,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贫血:足三里,关元。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

灸艾的制作方法

1、艾炷的制作,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2、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灸艾的使用注意事项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

4、要循序渐进,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

5、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

6、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

7、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温灸美容棒的作用,什么是温灸?


针灸是通过找到人体相对应的穴位,进行针刺转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实在中医里面灸法可不止针灸一种,那么什么是温灸呢?

什么是温灸

温灸属于针灸范围之中,但不用针刺,而是通过点燃艾绒的热力进行治疗。中医认为,艾叶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而西医分析,艾叶中含有一种主要成份为苦艾醇、酷艾酮的挥发油,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艾绒燃烧后生成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有清除自由基的效果。

为什么要做面部温灸

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体内淤积各种毒素排泄缓慢,造成肌肤对化妆品、营养品的吸收减慢,导致一些列面部问题。人体因年龄、表情、工作压力、气候及保养不当会造成面部肌肤硬块、气结、筋结,从而导致出现了面部的暗哑无光、色斑、浮肿等一系列的皮肤问题。 面部温灸通过热原理与中草药艾草的作用结合,通过美容师在顾客面部进行排毒滚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温补气血,增强肌肤的免疫力及对产品的吸收。温灸所具有的特殊温热功效再配合纯中草药艾草条,在面部轻轻滚动,不但替代了美容师手工按摩,还让顾客面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对产品更好的吸收,让顾客在温肌散寒、活络经气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护理。通过中医的经络气结理论,再配合拨经、通经的手法,促使肌肤气流顺畅,促进肌肤对产品的吸收,从而达到延缓肌肤的衰老、增加肌肤的含氧量。

心肾不交用艾条灸什么穴位


二、心肾不交的食疗方三、心肾不交要注意什么

心肾不交艾什么穴位

1、心肾不交用艾条灸什么穴位

1.1、内关穴

离手掌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对治疗抑郁导致的失眠,焦虑,健忘等症尤其有效。

1.2、心俞穴

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刺血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

1.3、神门穴

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可以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主治心病,心烦,惊悸,健忘,胸肋痛等疾病。

1.4、涌泉穴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药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失眠症。

2、什么是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是一个常见的中医名词,它指的就是心肾生理失调的病理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心火降不下去,肾水也升不上来。我们的心属火,肾属水,心火需要下降到肾才可以温养肾阳,肾水则需要上升到心才可以滋养心阴。心火和肾水只有互相升降,互相协调,我们的身体才可以保证健康,如果该下去的下不去,该上来的上不来,那么自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了。

心肾不交常会表现为失眠多梦、心烦意乱、精神不振等,而造成这些不良症状的原因一是久病不愈,身体过于虚弱而导致肾阴亏损,二是由于过度的性生活使精气过度的损耗导致心肾不交的情况发生,三是思虑太多,心情忧郁无法排解,导致心火过于旺盛,四是由于外感热病导致心火偏亢无法下降。

3、心肾不交怎样治疗

3.1、内服方药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生地15克、玄参10克、茯苓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朱麦冬12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黄连6克。本方运用于心肾不交之心阴不足者。

3.2、气功治疗

对于患有心肾不交的患者来说,可以使用气功来作为治疗的方法,患者可以使用随息法。首先患者必须要将所有的思想高度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一旦吸气的时候要沉入到小腹,在呼吸的时候需要慢慢的呼出来,思想也要跟着呼吸进行升降。一旦有杂念,必须要将思想收回来,在刚开始的时候只需要练十分钟,若是杂念过多,最好立马收功,下一次再进行练习。

3.3、益肾填精

如果患者是因为脑外伤的后遗症之后才出现心肾不交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多都是因为脑震荡而引起的。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益肾填精作为主要的治疗目的。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可以选择何首乌、菟丝子、龟板胶和紫河车以及生熟地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心肾不交的食疗方

1、山药荔枝粥

首先准备好新鲜的山药100克,荔枝肉要15-30克以内,五味子3克和15克的桂圆肉,在备好适当的冰糖。然后将山药切成薄片,跟荔枝肉和五味子以及桂圆肉一起煮,等到打开煮开之后再用小火进行慢熬。之后将剩余的汁液取出来,加上100克的粳米煮成烂粥。患有心肾不交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加一些冰糖,在每天早晨和晚上的时候进行服用,达到治疗的作用。

2、地黄枣仁粥

先准备好酸枣仁和生地黄,然后将这两种药物用清水洗干净,之后再将酸枣仁捣烂,跟生地黄和粳米一起放到锅里面进行煎煮。患者需要煎煮半个小时左右,之后再药渣去掉食用。患者每天需要服用2次,连服五天,就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生地黄具有养阴生津和清热凉血的功效,酸枣仁有镇静催眠和镇痛降温的效果,能够令心肾不交的患者尽快缓解病情。

心肾不交要注意什么

1、若心肾不交证小失眠严重得,应要求病房安静,室内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要适宜,以保证病人能得到充分休息。

2、若表现为逝精频作的病人则应告知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阴部的清洁,干燥;裤宽大不宜过紧,夜间睡眠不能使阴部太暖。

3、未婚男青年的手淫常是心肾不交的遗精病的病因,应告诫其危害性,使病人决心戒险恶习。若因阴茎包皮过长,动员病人切除,不愿切除者,必须每天清洗阴茎、龟头部的尿垢,防止包皮嵌顿龟头。

艾条的功效和作用


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释放按摩,按摩中着重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身体系统与精神意识的和谐,同时在人体的背部用中医刮痧、拔罐、舒经活络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经络、淋巴排毒,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神经、调节五脏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气滞血淤、肿胀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解除疲劳,享受轻松,达到内外和谐完美统一的最高境界。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常用家庭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艾泥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泥灸有很所多的功效与作用, 艾泥灸就是中药泥灸,很多人对艾泥灸不是很了解,艾泥灸都是中医理疗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结合纯中药制剂,所以对人的副作用小,它们都是通过穴位利用热传导的原理使药物达到患处,达到治疗的目的。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艾泥灸的功效与作用。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总结,中药泥灸在养生方面应用范围广泛,保健效果立竿见影,施灸处感觉温暖舒服,十分轻松,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广泛运用于中,是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的绝好保健方法,《扁鹊心书》中提及:“人无治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百余年寿矣。”

中药泥灸的操作使用方法

1、首先将泥灸的盒盖打开,拿出里面的泥灸说明书与小木勺、将泥灸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2分半钟后拿出搅拌均匀,再放入微波炉加热半分钟左右即可融化。(泥灸放入微波炉时,盒盖一定要取下。加入化学成份的泥灸融化时需要5分钟或更久)

2、准备保鲜膜垫于床上和隔离衣物,反正泥灸弄到衣服上难以洗净。

3、准备热毛巾给敷泥部位温敷一下,试泥灸的温度(将手指伸入泥灸搅动,测泥灸的温度人体能否接受)。

4、取下热毛巾,泥灸温度适宜,即可用小木勺将泥灸敷于人体病症部位。

5、待整盒泥灸敷完后,泥灸上面盖上保鲜膜后,再盖上毛毯。

6、40~60分钟后取下泥灸,2小时内不能受凉。

清艾条与药艾条的区别


艾条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主要选择的是艾绒或艾草,全部都摆好后放在纸上然后卷成艾条,经过压实后做成我们常用的一种艾条,在平时有很多的用药价值和用途,其中的功效和作用是比较广泛的,不过要了解到清艾条与药艾条的区别。

清艾条用途

【处方】艾绒 5000g

【制法】取艾绒,均匀摊于桑皮纸或烟用纸上,卷紧成条状,粘合,封闭,即得。

【性状】本品呈圆柱状,长20~21cm,直径1.9~2.1cm;或长9.8~10.2cm,直径0.7~0.9cm;气香,点燃后不熄灭,并产生持久的香气和特异的烟。

药艾条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处方 艾叶2400g桂枝125g高良姜125g广藿香50g降香175g香附50g白芷100g陈皮50g丹参50g生川乌75g

制法

上十味,艾叶碾成艾绒,其余桂枝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先取艾绒2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8cm、宽15c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散布上述粉末8g,将棉纸两端折叠约6cm,卷紧成条,粘合封闭,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

呈圆柱状,长20~21cm,直径1.7~1.8cm;气香,点燃后发出持久的、气特异的烟,而不熄灭。

功能与主治

行气血,逐寒湿。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

直射灸法,一次适量,红晕为度,一日1~2次;或遵医嘱。

规格

尺寸:18mm*200mm重量:22-25g每支约重30g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温度约达70℃。此法又分为两种,一为化脓灸,一为非化脓灸。

化脓灸也称瘢痕灸、着肤灸、打脓灸。古代多用此法,因艾炷大,如枣核,要求一、二次灸成,令发灸疮,致皮焦肉烂,痛苦不堪,人多畏惧,不愿接受。现代仍有沿用此法者。如有些地方防治哮喘、慢性气管炎,专门在三伏天灸背部腧穴,大炷烧灼,致令成疮,称为打脓灸。效果虽好,但一般医者多不主张急于求成,而改为小炷多次的缓和方法,代替了大炷灸法。徐徐灸之,日久见功。

操作技巧:首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安置体位,审定穴道,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后也可以用紫药水或红药水或用笔点个小点,打个记号,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比麦粒稍大也可以)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旋转于穴位之上,再用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第一壮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按灭;第二壮不去艾灰仍在原处,燃至大半,知大热时即按灭。第三壮燃至将尽,知大痛时即迅速按灭;同时医生可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按摩或轻叩穴道周围,可以减轻痛苦。如灸数次,然后再灸就不太痛了。耐心灸至十余壮后感觉一热即过,却无甚痛苦了,连灸多次,不数日即能达到化脓之目的。或不化脓只要这样长期施灸,也同样收效,可免炮烙之苦,现在都采用此法。

温灸可美容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释放按摩,按摩中着重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身体系统与精神意识的和谐,同时在人体的背部用中医刮痧、拔罐、舒经活络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经络、淋巴排毒,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神经、调节五脏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气滞血淤、肿胀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解除疲劳,享受轻松,达到内外和谐完美统一的最高境界。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2.温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3.温灸顺序依次为排泄器官反射区、脑部各反射区,再其次为消化器官反射区,除此以外其它各区的次序,就可随意不拘;4.无论温灸过任何病痛区,最后一定要温灸肾脏膀胱及输尿管此三个反射区;5.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帮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的毒素;6.坐骨神经的反射区在温灸时必须向心脏的方向,否则会使淋巴的循环受到不良的影响;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温灸按摩时,孕妇禁用;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温灸养生 小小艾条作用大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