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茶饮 > 导航 > 养生防感冒

清明前后 饮菊花桑葚茶防感冒

养生茶饮。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清明前后 饮菊花桑葚茶防感冒”,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发物不可多吃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 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如鸡、笋、芋头、鹅、羊肉、狗肉等,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

清明过后早起床

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 扰心肺及脑,可引起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 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不妨喝点菊花茶

清明前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 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若菊花与桑椹(可养血柔肝、益肾润肺)同泡 茶喝,可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所以饮用菊花茶要适量。

ys630.coM延伸阅读

清明前后防病保健


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古人早就有在清明之际用药草洗浴身体的活动。《周礼春官女巫》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解为: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已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今天,民间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以花草洗浴的健身方法。民间还有在清明挖食葳蕤的习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是主治风湿自汗灼热,及劳虐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清明采集的草药还有地筋草、马蹄香之类,《本草纲目》说马蹄香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对其药用价值是肯定的。可见,人们自古已经认识到清明时节的养生对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承袭了渊深的中华文明,它与二十四节气联系非常紧密,二十四节气绘制了一年四季大气运动变化的时间表,这种寒暑往复的循环规律,起着预告农时和呼应生、病理气脉曲线的作用。清明来临,中医专家宋清平依据天人合一规律以及人体五行平衡思想给我们分析了清明前后应注意哪些疾病。

一、春不食肝,肝气过盛可引发其他疾病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大,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古人所谓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所以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


春属木,肝属木,在此节气中肝阳易亢,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病的易发期;木生火,心主火,心火易于亢盛,一则心火内炽,扰于心神致心神失守,每见心烦失眠;二则可致血运逆常,心主血脉,热迫血升,气盛脉速,则脉流薄疾,易损心脉而见心悸,诱发心痛。所以,要高度重视预防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的发作。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在此节气中心脏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对此要高度重视。其次,旺木伤金,金为肺,所以这一节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要予以高度重视,不要穿单衣过早,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是诱发万病之源。

二、湿邪入侵,慎防类风湿偷袭

清明时节雨纷纷,阴雨绵绵或久居雾气之地,都容易有湿邪,表现为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引发腰背病或关节痛。 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气候对类风湿病患者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更有人把春天称为风湿季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每于春季反复频繁,疼痛肿胀诸症加重,这是受春季气候特点的直接影响。常常有关节炎病人说,用自己的关节痹痛变化来预测天气比中央气象台还准确。时值清明,气温仍然时高时低,特别是南方地区雨水频繁,湿气严重,气候的变化无常使类风湿病患者苦不堪言,所以,患者在春季乍暖还寒之时,应更加注意调养和治疗。《素问:痹论》中指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痹也。类风湿属于痹症,宋安堂出品的宋氏类风湿痛风宝以活血、养血、祛风、除湿等手段来去治疗受损的机体,使机体的气血荣盛起来,符合《医宗必读,痹》对痹症治疗做出的概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类风湿、痛风的良药,倍受类风湿侵袭的患者不妨一试。

时令食疗:清明前后 清补益


近日为廿四节气的“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时下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亦日渐趋暖,所以天气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人体常湿困四肢麻痹,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因而养血舒筋最为重要,特推荐——桑椹薏米炖白鸽

桑椹薏米炖白鸽具利水渗湿,又养血舒筋,同时还有祛风止痛的功效,不躁不凉,不失为春日补益之品,同时还能辅助治疗血虚风痹,证见肩关节凝痛,伴有上肢麻痹、面色晦黄、头昏、耳鸣等。

[材料]桑椹20克、薏米30克、白鸽1只(约150~200克),生姜2~3片。

桑椹性微凉、味甘,入肝、肾经,有养血滋阴,熄风,润肠通便的功效,《新修本草》说它“单食,主消渴”;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肾、肺经,有健脾利水渗湿,祛风湿的作用,《本草新编》说:它“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白鸽性平味甘,入肝、肾、肺经,有益气补血,滋肝肾的作用,《食医新境》说它能“治消渴饮水不足”;生姜则驱风祛腥醒脾胃。诸物合用,共奏利水渗湿、祛风止痛、养血舒筋之功。

[烹制]桑椹、薏米用清水洗净,稍浸泡;白鸽宰好、去肠杂、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大炖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均3碗半水量),文火炖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人量,宜每周3~4次。

24节气之清明前后吃什么好?


春食蔬菜胜灵丹:春天,是一年中生长收藏的春生时节,有句俗语:春吃蔬菜胜补药,此时宜多吃一些应时蔬菜以求升发肝气。

春菜:以其性甘苦寒而涩肠止血、健脾理气而助消化,有利于肝气和脾气的升发疏泄。

春韭:即春天的韭菜,其性温升发,是春天补药,可增加人体胃肠蠕动,起着血管清道夫作用,以其补益肝肾而增加人体抵抗力作用,但对于热身或有积火、痰湿者不宜吃用。

春笋:性味甘微苦,能解除胃肠燥热、通便理气去瘀,因其含较多纤维素,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风湿病人也不宜食用。

枸杞菜:与猪肝瘦肉共用为汤品,可以清肝明目,有利于解郁肝气。

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母鸡等协助人体阳气升发之品,并可适当加入人参以大补元气又不致燥热(如选用洋参、生晒参、党参)。

水果:

枇杷果:性凉味甘酸,可润肺、止渴、下气,适用于痰多咳嗽或一般保健之用。

桑堪:含有7种维生素和葡萄糖及人体需要的16种氨基酸,性味甘寒无毒,功能补肝、益肾、息风、滋液。除生食外,有的还喜欢加糖或蜜熬膏,浸酒等食用。

药膳方面可以选择:

扁豆粥:即白扁豆60克,浸泡2小时;粳米150克煮粥。

枸杞银耳羹:枸杞、银耳(即白木耳)各10克、山药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冰糖30克,鸡昼清两个,最后撒入鲜菊花3克左右。

钱葱萝卜汁:钱葱与萝卜汁各250克,分别洗净榨汁食用。

冬天喝这些茶可以暖胃、防感冒


冬天到了,喝热茶可以暖胃、防感冒,适合冬天养生的茶饮有很多,但是以下的这几种茶你知道哪几种呢?

1、生姜红茶

做法:红茶5克,生姜粉2克,红糖适量。把红茶和姜粉一起放入杯中,用90℃以上水冲泡;等稍温后放入红糖即可饮用。

功效: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有手脚冰凉、胃寒症状的人们,特别是女性,在冬天应该多喝些。红茶配上生姜,温里散寒的效果会更好,此外,冬季人们食欲增强,饮用红茶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2、牛奶红茶

做法:红茶3克,牛奶100克,食盐2克。将红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5分钟。红茶叶过滤掉,另以一只锅煮牛奶。将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盐揽拌。

功效: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补充气血,强身健体。

3、红糖姜茶

做法:红糖、金丝枣、姜。将红糖、无核金丝枣、姜片放入炖煮的容器中;注入适量清水(用矿泉水最好);盖上盖子,炖煮半个小时即可。

功效: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汤里,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

4、桂圆红枣茶

做法:桂圆肉40克、红枣10粒。将所有材料加入3000毫升清水,煮30分钟即可。

功效:桂圆性温、味甘,有补心脾,益气血的功效﹔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此茶饮相当适合冬季容易手脚冰冷的朋友,若有感冒症状、喉咙发炎、口干舌燥火气大的情况则不适合。

5、黄芪红茶

做法:黄芪15克、红茶3克。将黄芪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大约15分钟;再放入红茶,同黄芪一起煮约5分钟左右,即可取茶汤饮用。

功效:黄芪有补气生阳、调和脾胃、润肺生津等功效,可补气健胃,改善身体虚弱的状况。红茶有益气补阳、生热暖腹等作用,在冬天养生喝能够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健脾的茶饮


健脾的茶饮

1、健脾的茶饮:陈皮茶

材料:陈皮、白糖。

做法:将陈皮放入杯子中,随后加入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开盖去除渣滓,加入少量白糖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这道茶饮不仅具有很好的治疗气虚的作用,同时也适合在夏天的时候服用,具有非常不错的消暑止渴以及健胃开脾的作用。陈皮具有很好的理气健脾的功效,对于夏天出现的食欲不好、上吐下泻等等情况具有很好的效果。

2、健脾的茶饮:黄芪红枣汤

材料:黄芪、红枣。

做法:将黄芪和红枣洗干净之后放入砂锅中用水进行炖煮;水开之后关火,但是不要开盖,这样焖制十五分就可以了。

功效:这道茶饮具有很好的调养气血的作用,黄芪则是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气虚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的用量一定要科学,千万不要超过三十克,否则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3、健脾的茶饮:百合莲子银耳茶

材料:莲子6粒,银耳4克,大枣4克,百合4克,糖20克,水200毫升。

做法:将所有材料用水洗净,百合、大枣、银耳泡软,备用。先煮莲子至半熟,去掉水,再放入百合、红枣加水同煮。等锅中三种材料均煮烂后,放入银耳、糖,待糖溶解后熄火,放温后即可食用。此茶有养肝和胃的作用,对促进脾胃功能与养肝有不错的作用。

吃什么食物能健脾

1、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2、薏苡仁

味甘淡,属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和止泻的作用。对于腹泻、食欲下降等脾虚症状都适用。

3、粳米

又被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处。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所致身体消瘦、烦闷、泄泻、下痢等症状。

4、小麦

小麦属于性凉味甘的五谷类食物。具有健心护肾、清热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心烦不安、食欲不振等脾虚症状。

5、芝麻油

芝麻油性凉味甘,能够润滑肠道、预防大便干结、帮助身体排毒解毒、治疗食积腹痛、溃疡等症状。

6、糯米

糯米又被称作“江米”,性质温和,味甘,适合脾虚胃寒的人食用。具有暖和脾胃、消除口舌干渴、改善自汗、治疗便溏和腹泻等功效。

中医教你如何养脾

1、食盐温脾

在中医上,盐分可调体内元气,并且有驱寒的作用。在厚厚的纱布袋内装上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或者你也可以用肉桂粉3克、荜拔粉10克、高良姜粉10克,装入袋内,夜间放在脐上。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养脾的作用。

2、运动健脾

久坐办公室的人群可用仰卧起坐的方法,在每天起床和入睡前做20到40次仰卧起坐。也可以用“摩腹功”按摩,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用手掌旋转按摩约20次。这小小的运动,对调动“脾气”可是有很强大的作用呢。

3、刺激脾经

从中医角度来看,一般脾胃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锻炼锻炼脚趾。站立或坐姿,双脚放平,紧紧地贴着地面,脚趾练习抓地和放松,相互交替,这样能对小腿上的脾经起到很好的紧松刺激作用。

冬春交际防感冒 可喝黄芪防风茶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15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就要到来了。立春就说明进入了春季,然而冬春交际的时节里气温依然较低,甚至反反复复升升降降,令人烦不胜烦,这时候更容易一个不小心就引起感冒。春节将近,不妨在立春这个节气里适当选择中药茶饮,预防感冒吧!

黄芪防风茶

食材:黄芪3钱,防风2钱,桂圆1两,沙参5钱,菊花1.5钱,冰糖2粒,水适量

做法:

1、将所有药材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开大火熬煮;

2、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约1小时,加入两粒冰糖调味;

3、滤去药渣后,可趁热饮用。

黄芪补虚增强抵抗力

要说到感冒高发的季节是什么时候,那一定是季节更替的时候,其中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更是感冒发作的高峰期。感冒通常是趁着人体抵抗病菌的粘膜干燥时侵入人体,如果此时人体因为劳累、压力大、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免疫力低下,则更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想要预防感冒,增加人体抵抗力非常关键。

黄芪是一味传统中药,性温味甘,归肺、脾、肝、肾经,对于阳气虚弱、阴虚盗汗、气虚衰弱的人有良好的补益功效,因体虚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适当服用黄芪可补虚增免疫,同时,现代医学也证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防风可防风抗菌镇痛,桂圆能补血增免疫,菊花可抗寒散风寒,这几种食材搭配煎水服用,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

对于已经患了感冒的人来说,它也可通过促进人体补水的方法,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加快感冒病程,促进痊愈。需要注意的是,无体虚症状以及表实邪旺者不宜服用黄芪,中药使用建议在专业中药师的指导下选择配伍。

购买中药要去正规药店购买

其实,中药的药效有多少,种植、加工的过程非常讲究,无论是土壤不好、种得不好甚至是晒得不好,都可能令中药药效大打折扣,加上近年来市场上有各种利用其它物质制造的假中药混淆市场,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购买黄芪、防风等中药时,最好到专门的中药点购买,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好,另外千万不要只关注黄芪的卖相,以免买到用硫处理过的黄芪,反而危害健康。

按摩耳穴防感冒


春季节是感冒的高发季节,预防感冒的工作要做好,从中医穴位可见耳朵上有预防感冒的穴位,按摩耳朵可预防感冒。下面介绍了具体的按摩手法,另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其他预防感冒的方法,不妨学习下吧。

按摩耳朵预防感冒

方法:用食、拇指轻擦耳轮(耳朵的外周),擦至局部透热(由内向外发热)。预防感冒:两耳交替按摩,每日一次,一次五分钟左右。治疗感冒:两耳一起按摩,每日2-3次,初次治疗可遵男左女右法(即男士按左耳,女士按右耳)。

功效:补益肺气,疏风解表。对感冒及过敏(皮肤及鼻子)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注:低血压人群慎用)

其他预防感冒的方法

1、热水搓耳:每晚睡觉前,用热毛巾搓揉耳朵,沿耳廓上下摩擦,可有效预防感冒。

2、热水泡脚。在大幅降温的季节,每晚可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水中可以滴入一些醋。一直泡到双脚发火为止,可以有效驱除体内的寒气,预防感冒。尤其是在已经感觉出现了不适症状的时候,可以及时阻断感冒发生。

3、早晚洗鼻。很多病菌都是通过鼻腔传入体内,引发疾病的,坚持早晚清洗鼻腔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双手捧清水,鼻子轻轻将水吸入鼻腔,停留片刻,在再用力将水喷出,反复3-5次。

4、自制葱姜粥防风寒感冒。做法:250克粳米洗净放入约有2000克清水的锅中;水开后改用微火,熬制六成熟时加入葱白碎末100克、姜粒25克;熬制九成熟时再加入100克红糖;熬熟即可食用。

5、蒜泥蜂蜜:身体出现了轻微不适的时候,可以用等量的蒜泥和蜂蜜混合,用温水送服,每次食用一小勺,每日3-4次。可有效阻碍感冒。

6、白酒刮痧。用硬币或者刮痧工具蘸上白酒,轻刮前胸、后背脊柱两侧,至皮肤发红发热,周身汗出,然后热水冲澡,可加速感冒的痊愈。

清明前后 饮菊花桑葚茶防感冒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