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手法

女性常见疾病与养生。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5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手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养生导读:小儿推拿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下面来了解下小儿推拿知识。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

小儿常见疾病推拿手法

小儿疾病的常见症状为泄泻、呕吐、厌食、发热、咳嗽等,可四诊合参,按照中医儿科学辨证。现以小儿泄泻为例,试述推拿选穴。可根据病史及大便性状初步判断证型。

泄泻的基本推拿处方为:推脾经、推大肠、揉脐、摩腹以调和脾胃,助运化湿;运内八卦以调中理气,并加强其他手法;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调中止泻。

1、伤食泻

证见泄泻前有伤食病史,大便量多,气味酸臭,常夹不消化食物残渣,伴口臭、腹胀,多为伤食泻。治则健脾消食,调腑止泻。

推拿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

2、寒湿泻

证见大便稀薄多沫,甚如水样,色淡臭味小,苔薄白或白腻,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多为寒湿泻。治则健脾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揉外劳宫。

3、湿热泻

证见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泻下急迫,大便臭秽,量多次频,或夹黏液,伴发热、烦躁口渴等症,多为湿热泻。治则清热化湿,调腑止泻。

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泻法。加清小肠,推六腑,揉天枢。

4、脾虚泻

证见泄泻日久不愈,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夹不消化食物残渣,多于食后作泻,伴形体消瘦、乏力等,多为脾虚泻。治则健脾益气,固肠止泻。

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

5、脾肾阳虚泻

证见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泻明显,伴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多为脾肾阳虚泻。治则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揉二马,补肾经。

小儿推拿禁忌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扩展阅读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导读: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以下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妈妈们一起来学两招吧。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1、保健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停,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作为介质。

2、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作为介质。

3、通便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摩腹(同上)。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进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作为介质。

4、治外感四大手法

操作手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作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专家提醒,在为宝宝进行推拿之前要先学习正确的推拿手法,这样才不会由于方法错误而伤害到孩子的健康。

补肾推拿手法


肾功能减弱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健康都是不利的,会引起很多身体上的问题。补肾最好不要用药物来治疗,在中医对肾功能的提高上一般会通过推拿的方法来解决,推拿按摩的部位和手法都很简单,需要补肾的朋友可以坚持实践一下,平时也要多吃对肾有好处的食物和水果。

补肾推拿手法有哪些

下腹部摩擦

临睡前,将一只手放在脐下耻骨上小腹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腰上,然后一面按住腰,一面用手在下腹部由右向左慢慢摩擦,以自觉腹部温热感为度。

摩击肾府

双手掌放于同侧腰部,从上向下往返摩擦,约2分钟,以深部微热为度,或双手握拳,用双手背平面交替击打腰部。具有健肾、壮腰、益精、疏通经络的作用。

腹股沟按摩

临睡前,将两手放于两侧腹股沟处(大腿根部),以掌沿斜方向轻轻按摩36次,可每周按摩数次。

攀足固肾

取仰卧位,两手从膝盖上拉到髋关节,经前腋窝线上行至头上,壮阳的按摩图解方法两手十字交叉手心向上,两脚蹬直,两手从上直线下落手向前伸,上身前弯,两手搬足心涌泉穴处,脚用力蹬直,手与脚用力相反,松手使身体恢复仰卧状。

摩揉睾丸

将双手揉热,先用右手握住两睾丸,使右侧睾丸位于手掌心,左侧睾丸位于拇指、食指及中指罗纹上,然后轻轻揉动,向右向左各转30~50次,以略有酸胀感而无痛为度,然后再以左手如上法轻轻揉按

摩擦双耳

晨起时,用指尖或罗纹面在双侧对耳轮体等耳部轻轻环形摩擦,或点压揉按,以局部微胀痛有热感为度。

补肾的食物

虾味道鲜美,补益和药用作用都较高。祖国医学认为,其味甘、咸,性温,有壮阳益肾、补精,通乳之功。凡久病体虚、气短乏力、不思饮食者,都可将其作为滋补食品。人常食虾,有强身壮体效果。

淡菜

淡菜又名珠菜、壳菜。含丰富蛋白质、碘、 B族维生素、锌、铁、钙、磷等。其味咸,性温,有温肾固精、益气补虚功效。适用于男子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房劳、消渴等症。男子常食可强壮身体增强性功能。

泥鳅

泥鳅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维生素 B1、烟酸、铁、磷、钙等。其味甘,性平,有 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泥鳅中含一种特殊蛋白质,有促进精子形成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

补肾的水果

红枣,红枣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效果,还有美容养颜、补血功效。能提高人体抵抗力,男人吃了可以改善阳痿早泄状况,食疗效果较好。

核桃,都知道核桃补脑,为啥,因为长得像脑子,哈哈。其实李时珍当时就说过核桃有着补肾通脑的奇效,补肾温肺,治疗健忘耳鸣等。

西红柿,西红柿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番茄红素可以改善精子活力,大大提高精子质量。

荔枝,荔枝果肉有着补脾益肝,补血止痛以及补心安神的功效,能治睾丸肿痛。

枸杞,枸杞都知道可以补肾,他还有着明目的功效,治疗不育,肾亏等。

木瓜,木瓜性温,可治消化不良、胃疼,还可以治疗肾虚不举不坚、早泄。

刮痧治疗5种常见疾病


养生导读:感冒、头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刮痧是一种既经济又健康的保健方法。通过简简单单的刮痧就能够治疗这一些常见疾病。下面,请耐心听小编详解。

刮痧治疗头痛
一、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感冒、高血压、颈椎病、发热性疾病、颅内、五官等疾病均可导致。多为风邪袭入经络,肝阳上亢,气血亏损以及淤血阻络。神经性头痛系长期焦虑、紧张和疲劳;偏头痛是颅脑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痛往往伴随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 经络刮痧:
头部:以头顶(督脉: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神庭穴)、至后后发际边凹处(膀胱经:天柱穴)、左、右刮拭(至太阳穴);
肩部:双侧肩周部(从上向下至肩井穴);
上肢:双外侧(大肠经:从合谷穴向上至肩部);疼痛重者加阿是穴(痛处)。

二、高热
可见于多种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发热在38c左右或以上者,主要表现为体温高,怕冷、咳嗽、面赤、烦躁不安等。阴虚症多引发。

刮痧治疗高热
经络刮痧:
头部:两眉间(任脉:印堂穴),鼻下(督脉:人中穴),十指尖(十宣)放血;
颈部:颈椎下第七棘突下(督脉:大椎穴)、肺腧;
背部:脊椎两侧(督脉--华佗夹脊穴),第二胸椎旁开两指(膀胱经:风门穴);
上肢:手臂外侧屈肘处:(大肠经:曲池穴),左右手拇、食指交叉拇指尖处(大肠经:合谷)。

三、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表现为:
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
功能活动受限: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臂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症状,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刮痧治疗肩周炎刮痧部位: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穴
肩背部:肩井、天宗穴
胸部:中府、云门、缺盆穴
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穴
下肢部:足三里、条口穴

小孩推拿手法


小孩推拿手法

1、小孩推拿手法之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2、小孩推拿手法之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3、小孩推拿手法之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后揉,或者边按边揉。

4、小孩推拿手法之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

5、小孩推拿手法之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在捏脊时每捏3~5遍后,在第4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的儿童,新生儿也可做推拿。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场所;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儿童接受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小儿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爽身粉、食用淀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

小儿推拿功效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小儿推拿还可以使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有病,推拿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腹痛、便秘、厌食、哮喘、滞颐(流口水)、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肌性斜颈等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止咳的推拿手法


咳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通常导致咳嗽是由于呼吸道或者感冒的原因导致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孩子来说,咳嗽可能会伤到他们的咽喉部位。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解决,通常对于咳嗽止咳是吃一些药物。但也有的人会想用一些推拿手法来达到治疗止咳的效果。那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这些止咳的推拿手法吧。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一

推拿穴位:天门

推拿手法:以拇指指肚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200到300次/分,推50至100次。

推拿穴位:坎宫

推拿手法: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约30~50次。

推拿穴位:膻中

推拿手法:术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

推拿穴位:天突

推拿手法: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50次。拇指或中指端吸定于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50次。

推拿穴位:乳根

推拿手法:术者以拇指螺纹面于双侧该穴按揉30~50次。

推拿穴位:肺俞

推拿手法:于两侧的肺俞穴上按揉50次左右。

推拿穴位:大椎穴

推拿手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捻动3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用做这个动作),有时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二

推拿穴位:内八卦

推拿手法:在宝宝手掌心中有一个八卦穴,用食指在宝宝掌心位置为圆心,再顺时针推拿一圈,这样就叫做顺推内八卦,每次推拿一百次,一天两次。

推拿穴位:肝经

推拿手法:用大拇指顺着宝宝的食指指尖往手掌方向推拿,力道要适中,大约推拿100次,每天推拿两次。

推拿穴位:天门

推拿手法:以拇指指肚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200到300次/分,推50至100次。

推拿穴位:肺经

推拿手法:用大拇指在宝宝的无名指指尖处开始,往手掌方向顺直线推拿100次。

推拿穴位:胃经

推拿手法:用拇指在宝宝拇指的第一节处向手掌内推拿100次,就叫做清胃经。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手法

风寒咳嗽症状: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发热怕冷,无汗。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推三关300次,拿风池穴、合谷穴各100次,推太阳穴300次。

小儿风热咳嗽推拿手法

风热咳嗽症状:咳嗽、咳出黄色痰、咯痰不畅,嗓子痛、发热汗出,舌苔薄黄。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清肺经300次,推六腑300次,揉大椎穴2分钟,用大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法10次,最后用双手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提拿5次。

小儿咳嗽痰多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如果孩子咳嗽痰白而多,用基本手法加补脾经300次,掐揉四横纹4分钟,运内八卦100次

小儿推拿治腹泻常见手法


一、小儿推拿治腹泻常见手法

1、推法: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用双手拇指面从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

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治疗部位小者用指端揉,大者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起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拢)面自病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此法适用于高热。

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二、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1、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结核、心肾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3、及时补液防脱水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4、按时添加辅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具体而言,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婴儿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从少至多,逐渐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至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至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等。

5、注意饮食质量

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6、增强体质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三、小儿腹泻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给孩子吃的食物应新鲜、清洁,变质的食物一定不可以给孩子吃。孩子最好有自己专用的食具,而且必须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宝宝最适宜的食物,母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所以有条件的妈妈都应尽量母乳喂养。

3、按时添加辅食:小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必须注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使婴儿有个适应过程。从稀到稠,先喝米汤,渐渐过渡到稀饭、软饭;从细到粗,如加水果时,开始喂果汁,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果泥。五个月试加鸡蛋黄、鱼泥、嫩豆腐;七个月以后可添加富有营养、适合其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肉末、青菜、饼干等,逐渐为断奶做些必要准备,但应避免在夏天断奶。在逐渐添加食物时,最好先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食物,不要同时添加几种。孩子生病时,应暂时不加另一种食物。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4、增强体质:平时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5、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的孩子,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6、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7、避免交叉感染: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及时做好隔离治疗,患者的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8、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

预防小儿常见疾病的方法


由于小孩自身抵抗力的较弱的问题,易使自身患上诸多疾病,对于常见的疾病,只要仔细观察小孩本身就可以得知,另外也可以做相应的小儿常见疾病预防,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小儿身上的问题,不用担心耽误病情。

1、体重异常

宝宝原来比较胖的脸渐渐瘦了下来,身体上的皮下脂肪变薄了;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宝宝的体重没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吃的较少,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容易出现此种情况,以及刚生完病需要时间恢复的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2、身高异常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不怎么长个子,此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生病之后明显挑食或者偏食的孩子容易出现此种状况。

3、面色异常

孩子的气色较差,出现脸色发白或者是发黄,还有皮肤弹性较差,粗糙等问题。此外,小朋友还会有汗毛掉落,色素积淀,甚至在皮肤上会有血点以及呈青色的块状。如果宝宝不是患有皮肤病等疾病的话,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缺乏某些像是铁、锌或维生素C、B1这类微量营养素,也有可能是因为食物过敏。

4、头发异常

部分孩子的头发比较少,没有光泽、枯黄易断裂,或者头发呈白色、有枕部脱发的状况。孩子出现此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缺乏某些微量营养素,如钙,也可能是因为中医提到的气血虚弱。

5、视力异常

孩子在昏暗的光线下眼睛看不清东西,眼睛比较干燥,经常地眨眼,眼部经常会有眼屎,眼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孩子不爱吃吃绿色蔬菜和胡萝卜,缺乏维生素A。

6、出牙异常

部分孩子长牙的时间比较迟,在一岁的时候,连八颗乳牙还没长齐,到了两岁的时候,乳牙还没有二十个;还有的孩子在乳牙掉之后,一直长不出新牙;有些孩子的囟门闭合得比较迟,走路比较迟、说话也比较迟。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钙或蛋白质,也可能是因为中医所说的先天不足、先天肾虚。

7、食欲异常

孩子慢慢尝不出味道,没有什么食欲;部分孩子有异食癖,会吃一些很奇怪的东西,比如泥土、纸张或墙壁灰等物质。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锌,也可能是因为肠道寄生虫的影响。

8、口腔异常

有些孩子嘴巴里有奇怪的味道,经常出现类似口角炎、唇炎、口腔炎这类的炎症;舌头会有发胖的症状;此时宝宝的消化能力比较差,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的症状。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B1,也可能是因为孩子经常性地吃温热性的食品或油炸食品。

9、精神异常

宝宝的表情淡漠、不太喜欢说话、也不太喜欢活动;有时候会比较烦躁不安,有时候经常哭闹;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头上会出比较多的汗,经常容易翻动,醒来,睡不安稳。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乏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或者是疾病的预兆。

孩子健康饮食注意事项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吃得多,才会身体壮。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孩子的胃肠道尚未发育完善,其胃容量还小,如果孩子吃太多的食物,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还会造成胃部负担,甚至引起胃部疾病。

不要给孩子大补。即使身体虚弱,也不要过分进补,更不要随便给孩子进食人参、蜂王浆、燕窝、花粉、冬虫夏草、阿胶、鹿茸等补益之品。因为5岁以内的宝宝,处于发育关键期,补品中往往含有激素,可导致孩子个子矮小,长不高,还会引起性早熟、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病症。

不要一味满足孩子感兴趣的食物,现在商场里到处都是加工过的儿童食品,孩子往往会被各种饮料、饼干、糖果所吸引,孩子吃过这些食品,往往不爱吃饭,这些食品无法满足孩子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吃多了这些零食容易造成孩子缺各种营养元素,对身体的健康发育不利。

结语:以上的几种观察方法就可已得知小儿自身的问题,只要家长平时多关注小儿,疾病的察觉轻而易举,也不会因为自身医疗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小儿病情严重。另外,除了以上方法可诊断小孩患上哪种疾病之外,最好定时给小儿进行全身检查。

平肝推拿手法


按摩推拿是一种的不错选择,因为身体是由各种复杂肌肉和关节组成的,长时间的劳动会让身体处于僵化的状态,因此,需要及时松松筋骨,帮助身体排解体内的压力。而平肝推拿是的绝佳选择,对健康的好处非常多,下面就来看看平肝推拿手法有哪些呢?

1.脾经

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罗纹面。循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向指跟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自指跟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亦有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为补的,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2.肝经

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肝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经,反之亦为补。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3.心经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心经,反之为补,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推心经对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有效。

4

.肺经

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肺经,反之为补,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补肺经能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

5.肾经

位于小指远端指节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肾经,反之为补,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补肾经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6.坎宫

眉心至眉梢成一横线。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阴阳。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7.攒竹(天门) 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外感内伤均宜。

5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手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