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艾灸养生

2019-10-12

妇科艾灸取什么穴位

男性艾灸常用养生穴位。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妇科艾灸取什么穴位”,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妇科艾灸取什么穴位

妇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就是这些,艾灸中脘、关元、神阙、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三阴交这几个个穴位在治疗妇科疾病是必须灸的穴位,那么这几个穴位具体在哪里呢?

1、中脘穴

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2、神阙穴

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

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4、子宫穴

子宫穴,经外穴名,出《针灸大全》。原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据《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5、归来穴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6、八髎穴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7、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8、三阴交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着。直刺1~1.5寸。

二、妇科炎症有哪些症状呢

1、白带异常

症状:无色透明粘性白带,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凝乳状白带,豆腐渣样白带,水样白带,白带有血丝或白带增多、减少、有异味。

病因: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以及盆腔炎等。

2、月经不调、痛经

症状: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

3、私处瘙痒、潮湿

症状:外阴瘙痒多位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甚至肛周等皮损区,长期搔抓可出现抓痕、血痂或继发毛囊炎。常系阵发性发作,也可为持续性的,夏季天热还会潮湿。

病因: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良卫生习惯,皮肤病变、擦伤,寻常疣、疱疹、湿疹、肿瘤等。

4、阴道不规则出血

症状:出血可来自外阴、阴道、子宫颈和子宫内膜但以来自子宫者为最多。长期持续阴道出血,停经后不规则出血,性交后出血,经前经后点滴出血。

病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功血,子宫内膜癌,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或粘膜下肌瘤等。

5、腰痛、腹痛

症状: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病因:输卵管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膀肮炎,宫外孕,阑尾炎等。

三、中医治疗妇科炎症的7种中药

1、当归

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极其重要。

2、枸杞子

是我国最早记载的一味妇科用药,可滋阴养血,益肝补肾,能明目润肤,乌发养颜。《重庆堂随笔》评价它:“专补心血,非他药所能及。”《中药大辞典》认为它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3、黄芪

能够增强皮肤营养和皮肤的抗菌能力,防止皮肤老化,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叶酸等,具有全面营养作用。中医认为,它能够补中益气,对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有疗效。

4、白芍

《日华子本草》评价它:“治风补涝,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后诸疾。”《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效果。

5、珍珠

珍珠历来是名贵的中药材,对皮肤有特殊的滋养保健作用,能保持颜面细腻白嫩,并可促进人体细胞再生,防止衰老,延缓皱纹产生。中医认为,它具有养阴安神、镇心熄风清热、解毒生肌等功效,可治眩晕、耳鸣、烦躁、头痛、失眠、惊悸等病症。

6、芦荟

对女性来说,芦荟是最熟悉不过的美容佳品。中医看来,芦荟能治疗清热、通便、热结便秘、妇女闭经等症。

7、川芎

川芎在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有效。壮筋骨,调众脉,养新血……”《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yS630.Com相关推荐

艾灸治疗妇科病如何选穴位?


艾灸治疗妇科病这种方法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吧,但是需要大家明白的是,如果使用艾灸治疗妇科病,那么应该是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之上,而且要了解哪一些穴位才是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下文就来介绍一下艾灸治疗妇科病的几大穴位,如果想要治疗,应该注意穴位选择。

1.子穴位宫

在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主治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2.三阴交

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3.关元

脐下3寸。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 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4.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5.归来穴位

在下腹部,脐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二、脾胃虚该如何调理三、脾虚的表现有哪些

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1、脾虚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2、脾虚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3、脾虚艾灸丰隆穴

丰隆穴是脾胃虚弱湿重艾灸重点,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4、脾虚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5、脾虚艾灸中脘穴

中脘则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可治疗胃痛、恶心、腹胀等。内关则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之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

有需要的患者,可自己去药店买点艾条。仰卧姿势,用点燃的艾条在以上这几个穴位上温灸,每穴5分钟,以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此方对缓解胃痛有帮助。

脾胃虚该如何调理

1、注意保暖:告诉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大部分毛病都是由于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造成的。特别是现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脾胃虚弱的患者更是要注意保暖工作,如果有胃痛的患者要避免手冷;腹泻的患者最好在肚脐的地方进行有效的保暖。日常要少吃一些生冷的果蔬或者饮品,女性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3、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气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脾虚的表现有哪些

1、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鼻炎艾灸什么穴位


鼻炎艾灸什么穴位

1、鼻炎艾灸什么穴位

1.1、印堂

标准定位:在面额部,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取穴。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鼻炎,鼻渊,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

1.2、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1.3、禾髎

标准定位:鼻孔旁开0.5寸,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

主治: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出血,嗅觉减退,鼻息肉,咀嚼肌痉挛。

1.4、迎香

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面痒、鼻流清涕;也可以缓解盲肠炎、面浮肿、唇肿、喘息不利、鼻息肉等疾患。针灸歌云:“不闻香臭取迎香”。

1.5、四白

位置: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近视,青光眼,夜盲,结膜瘙痒,角膜白斑,鼻窦炎。

2、鼻炎艾灸怎么操作

面部穴位不能使用灸盒,推荐使用艾条直接灸,灸的时候取站位或者坐位,艾条点燃后距离面部2-3CM,温热自己感觉能接受为宜。从印堂开始,依次到禾髎,总体时间15-20分钟为宜。面部施灸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留下疤痕。

肺腧:推荐单孔或者双孔灸盒,将艾条点燃,插入灸盒放置到肺腧,15-20分钟为宜。

3、鼻炎不治会怎样

鼻腔具有呼吸、嗅觉和共鸣等多种功能,无论患有哪些鼻病,对这些功能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甚者影响整个机体健康。

从最简单的急性鼻炎而言,急性炎症所致的鼻粘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可波及到周围组织器官而引起急性鼻窦炎、中耳炎;炎症向下蔓延可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经鼻泪管上行还可引起结膜炎、泪囊炎等。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长期鼻腔通气障碍、鼻腔粘膜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由于长时间鼻腔堵塞,导致病人吸不畅、氧气缺乏,加之鼻腔分泌物的刺激,致使病人出窥头昏、头痛、失眠,说话呈闭塞性鼻音。此外,慢性鼻炎还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

鼻炎按摩法

1、上迎香(鼻通)

上迎香,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位置缺如。近代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

主治疾病: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鼻息肉,烂弦火眼,感冒头痛等。沿皮刺0.5-1寸。

2、印堂穴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按压有酸胀感。

3、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主治疾病: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4、迎香穴

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疾病: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鼻炎的早期症状

鼻炎早期的临床表现和普通感冒很相似,主要为鼻塞,多鼻涕,嗅觉下降,可伴有头痛、头昏,头沉重感,多数人有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鼻塞为间歇性和交替性。如活动时鼻塞减轻,静止鼻塞加重。侧卧时,鼻腔下塞上通。鼻涕始终是黏液性或粘脓性,偶成脓性。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

咽炎艾灸什么穴位


咽炎艾灸什么穴位

1、咽炎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天突穴:天突穴上垫一小片姜片,艾灸15分钟。躺着艾灸,这样烟不会熏到鼻子和眼睛。艾灸到天突穴附近位置潮红为止。

大椎穴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艾灸大椎穴的方法:可以用坐着低头,在大椎穴上放一小片姜片,尽量薄点。艾灸15分钟左右,感觉手摸上去很烫的样子。艾灸完了后,喝杯水,如果有蜜水更好。或者就吃个梨子。一天艾灸1-2次,大概3天能见效果。

2、什么是咽炎

咽炎为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炎症的统称,可单独存在,也可与鼻炎、扁桃体炎和喉炎并存,或为某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明显,咽部充血肿胀等。慢性咽炎又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和萎缩性咽炎,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

3、造成咽喉炎的病因有哪些

3.1、长期鼻塞、张嘴呼吸:鼻腔有将空气加温及湿润的功能,当有肥厚性鼻炎或下鼻甲烧灼过度而丧失生理功能,造成干冷空气直达喉部而产生干痛。

3.2、长期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常见慢性鼻炎患者,脓性分泌物会破坏咽喉表面细胞的纤毛活动,易于滋生细菌。

3.3、持续或复发性的咽喉感染:反复“感冒”或“扁桃体发炎”可造成咽喉有痰或异物感。

3.4、胃酸逆流烧灼咽喉:常见于喜欢在睡前大吃大喝后倒头便睡之人,酸性胃液会逆流而上,烧灼食道及咽喉,长期刺激,患者常会于睡醒发觉咽喉灼热、干痛。

咽喉炎的防治方法

1、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的有效措施,打击慢性咽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与此同时,鼻,口病的控制,炎症性病变,预防和消除咽炎治疗不可忽视。

2、饮食调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

然后制定了一个食物的摄入数量的目标。喝大量的水和饮料,但也不要喝得太浓。忌食烟,酒,姜,胡椒,芥末,大蒜和所有的辣东西。

3、“静坐”治疗

两手轻放于两大腿,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两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日常保养咽喉的方法

1、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合理卫生,保证身体营养平衡,少吃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因职业要求讲话过多的人,应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高声喊叫,长时间讲话后不要马上吃冷饮,平时还要注意休息。

2、应该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防治口、鼻疾病。咽位于口、鼻后下方,与口、鼻直接相连,口腔、鼻腔、鼻窦的慢性感染常因病毒、细菌、脓液等波及咽部粘膜而导致咽炎。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治疗牙周疾病。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咽炎急性发作。应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活动出汗后不要马上到阴冷地方或吹风、冲冷水澡等。睡觉时应关上电扇,避开风口处。在流感易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相互传染。

耳鸣艾灸什么穴位


耳鸣艾灸什么穴位

1、耳鸣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能治耳鸣,可以艾灸耳门、听宫、听会等穴位,耳鸣是在其他疾病并发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并发疾病,对于功能性耳鸣,需要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戒烟禁酒,可以逐步缓解耳鸣。

2、艾灸的禁忌

2.1、持续发烧之病人禁灸。

2.2、孕妇禁灸。

2.3、皮肤发炎红肿溃疡部位禁灸。

2.4、皮肤过敏者、皮肤超敏感者禁炙。

2.5、激烈运动后禁灸。

2.6、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2.7、饭后1小时内禁灸(这点不绝对,如果吃的很少,完全没有饱腹感,则可以半小时后就可以灸);禁止一边艾灸一边吃东西。

2.8、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2.9、没有自控能力的人禁自行艾灸。

2.10、术后伤口没复原者禁灸。

2.11、阴虚火旺,阴虚阳亢,湿热过重这三种体质人禁灸,应先滋阴、泻火,调整阴阳平衡。

3、耳鸣的症状

耳鸣的出现有时为持续性的,有时为间歇性的,轻时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严重时则扰人不宁。某些生理性动作,如咀嚼、呼吸及吞咽等都可以产生声音,但不能将此看作为耳鸣。

耳鸣临床表现为搏动性耳鸣(患者描述耳鸣为与心跳一致的飕飕声、嘀嗒声或轻叩声,用听诊器置于患者颞部或耳部,常可以听到这种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较为常见,是一种连续而稳定的噪音,如病者所描述之嗡嗡声、蟋蟀声、钟声或摩托声)。

若仅发生一侧性耳鸣,其病变多在传音器官。若双侧耳鸣,而没有其它症状,应考虑是某些疾病的早期征象,如早期动脉硬化,老年性聋的早期表现等。短暂性的耳鸣常表示病变轻微,属于耳间断性或强度不定的波动性耳鸣,并同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艾灸的注意事项

1、在我们施灸的时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要专心致志,并且能够做到坚持不懈,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这样很容易使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艾灸之前要了解穴位,不同的穴位进行施灸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而我们施灸的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不要受凉感冒,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缓解耳鸣最有效的方法

1、改变不良习惯

咖啡因和酒精常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平时要注意少吃肥腻、甜食,以防积滞成痰,加重病情。肾虚耳鸣者,尤要减少温燥食物的摄入量。

2、减少脂肪的摄入

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中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大约40克,应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酱、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

3、减少情绪波动

神经衰弱引起的耳鸣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明显有关。当人的情绪忧郁、生气、情绪失控和焦虑不安时,就会造成自律神经异常,全身紧绷,血管异常收缩,以致内耳缺血,引起内毛细胞萎缩、变性等病变,如能自我调适,以平常心面对一切,能达到身心平衡的境界,则症状会自然消失。

妇科艾灸取什么穴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