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应选什么穴位针灸

【www.ys630.com - 夏季养生按什么穴位好】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腰痛应选什么穴位针灸”,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腰痛应选什么穴位针灸

1、腰痛应选什么穴位针灸

中医专家将腰痛分为四型,分别为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每种类型腰痛的表现和针灸穴位各有不同。

1.1、寒湿腰痛:

临床表现:腰痛重着,痛连臀国,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

针灸穴位: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

1.2、湿热腰痛

临床表现: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针灸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1.3、瘀血腰痛

临床表现: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针灸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1.4、肾虚腰痛

临床表现: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

针灸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

2、针灸禁忌人群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3、针灸的作用

疏通人体经络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中含有众多的经络,支撑起人体的日常动作。所以说,经络对于人体非常的重要。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这也是针灸的基本功效之一。

如果人体内经络不畅,那么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现象。

调和阴阳

除了疏通人体经络的作用之外,针灸的作用还包括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这也是针灸、中医的最终目的了。身体不舒服出现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人体出现阴阳失衡,针灸可以有效的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扶正祛邪

所谓扶正祛邪,指的就是扶助我们人体中原本就拥有的机体正气,祛除掉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的病邪。

久坐腰疼做什么运动缓解

久坐腰疼运动方法一

徒手跳绳,手脚动作要配合、协调。

此动作可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疲劳状态,坚持一分钟左右。

久坐腰疼运动方法二

原地踏步,上肢摆臂,下肢伸直,脚尖绷紧,尽量与下肢成一直线,尽量踢高一些,就像操练时正步走动作。

久坐腰疼运动方法三

久坐的上班族,时常会感觉后背酸痛,颈部僵硬,双腿消肿,头部缺氧打哈欠不断,中华为你介绍几种简易的动作,还你舒展、轻松、舒适的状态。

扭扭腰:办公室白领的准备姿势,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胯部向右、向左,随后可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动作,转动要缓慢有力。

久坐腰疼运动方法四

以止的简单运动有助于使久坐的办公室一族得到全身的放松,缓解亚健康状态。

拍拍肩:腰部转动和拍肩相结合,右手掌拍左肩腰向左转,另一手背拍腰骶部的动作,反之亦然。

因肩部有肩井穴,拍打此穴可起到疏通气息,行气活血作用。

腰疼可能是什么病

1、骶髂关节劳损

女性妊娠后期韧带松弛易扭伤或是场后久行走会产生腰疼。骶髂关节由骶骨侧面与双侧髂骨构成,虽然是滑膜关节,但关节面高低交错,及强大的韧带固定,只有少量前后与旋转活动。骶髂关节扭伤是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腰肌劳损

身体过劳,并且站姿、坐姿不规范都会导致慢性腰疼,注重劳逸结合。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成为很多年轻女性腰疼常见原因,大多由于长期劳损所致。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治疗有卧床牵引、手术等。

Ys630.com相关知识

腰痛艾灸什么穴位


腰痛艾灸什么穴位

1、腰痛艾灸腰阳关

腰阳关位于我们第四和第五腰椎棘突的中点的腰阳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特别好。腰阳关是属于督脉上的穴位,同时也是我们人体第四和第五腰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这个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实际上也应该是最容易解决问题的地方。也就是那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艾灸这个地方的穴位是最重要的。

艾灸法:将艾条放置腰阳关上,回旋灸3分钟,温热局部气血,再配合雀啄灸进行治疗,每次为5~10分钟,每日1次。

2、腰痛艾灸阿是穴

阿是穴(痛点)是由于经病灶部位的气血不通而致,也就是说,只要阿是穴存在,就会影响经络功能,阻塞经气运行。所以要想缓解疼痛,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充分发挥经络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艾灸阿是穴!如感冒头痛在头和颈项部,背腰痛而不能弯屈在背腰部,上述部位的阿是穴,都是艾灸的重点。

人体只有存在疾病才会出现阿是穴,说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它的出现反应局部有病,它的消失说明病症缓解。因此阿是穴的存在与消失,可以证明疾病的存在与消失。就比如腰病,在腰部和下肢部出现阿是穴,经过艾灸阿是穴疼痛消失,说明疾病治愈。

其实我们平时艾灸取穴时,多是以阿是穴当作主穴,然后辅以其它穴位包围病灶部位,故而我们调理腰痛时只需记住一个穴位,那就是阿是穴!当然了,不止是单纯的腰痛,具体到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等腰部疼痛疾病,都是可以阿是穴为主穴的。

3、腰痛艾灸常用穴位

常用穴位:阿是穴、膈俞、肾俞、命门穴。

方法:患者俯卧位,暴露腰背部,选用纯(清)或药艾条点燃后,用手将艾条拿稳悬灸以上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以觉有温热而不灼痛、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用1~2个疗程。

作用原理:膈俞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为八会穴之血会,灸之可补血养血、活血化瘀。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穴近肾脏,为肾气转输之处,灸之可补肾益精、壮腰通络。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系督脉经穴,居于两肾中间,是人生命之气重要门户,有培元补肾、通利腰脊之功。阿是穴系痛点处,与上穴配伍,灸之可直达病所,有舒经活血、疏风散寒、除湿止痛之效。

艾灸多久能调理好腰痛

其实腰痛艾灸多长时间能够调理好,这个还真不好说,每个人体质以及情况都不一样,如果腰痛情况比较轻的话,那么可能艾灸几次就看到效果了。如果腰痛比较严重可能要艾灸一两个月,无论症状严重或者症状比较轻,艾灸的时候心态要放好。

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半蹲的姿势抬东西时突然闪腰,造成急性腰痛,年轻人和老年人均可发生。椎间盘问题、后方小关节的亚脱臼、滑液膜的嵌顿、脱出棘突的韧带损伤、肌肉损伤、筋膜损伤、脂肪组织损伤、神经炎等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老年性变形性脊椎症或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姿势是老年人发生腰痛的主要原因。老年性变形性脊椎症的特征是开始运动时或晚上疲劳时发生腰痛。尤其是老年人在更年期过后,激素或其他代谢的不均衡导致骨钙减少,伴有骨质疏松而引发腰痛。

有时摔跤、交通事故、扭腰等情况可导致脊椎压迫性骨折,成为腰痛的原因。

此外,炎症性结核性脊椎炎、脊椎先天或后天畸形、风湿病等导致肌肉、筋膜、神经炎症而致病。

女性子宫后屈、肾脏疾病、移动盲肠、慢性阑尾炎等情况可产生放散性腰痛。平时常见的腰痛多为腰部使用不当所致。

腰痛按什么穴位


腰痛按什么穴位

1、腰痛按什么穴位之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2、腰痛按什么穴位之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3、腰痛按什么穴位之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4、腰痛按什么穴位之阳关穴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5、腰痛按什么穴位之按命门穴

站或坐位。用一手或两手拇指按住命门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用力按住该穴至感觉有点酸胀,然后揉动数十次。

6、腰痛按什么穴位之揉肾俞穴

体位同上。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即命门穴的外侧约两个手指宽处。用力按住该穴时即有酸胀感,按到有足够的酸胀反应后,再揉动数十次。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按另一侧肾俞穴并揉动。

7、腰痛按什么穴位之推腰臀腿部

先左弓箭步站立。用右手掌,虎口分开,拇指在前,推住同侧腰部,然后用力向下推,经臀一直推到大腿和小腿为止,身体也随着向右侧弯。然后右弓箭步站立。用左手推左侧腰臀腿部。交替推4~10次。

日常如何预防腰痛

1、工作

弓背伸头最伤身。几乎所有人在电脑前的坐姿都是错误的:弯着背、伸着脖子看显示器,一坐好几个小时。这会导致颈椎、肩膀前屈,诱发严重的腰、背、颈椎疼痛。

正确姿势:选择高度、后背角度可调节的坐椅;显示器别离座位太近或太远;坐时保持膝盖、大腿和后背、肘关节呈90度角;有意识地将下巴向内收,使胸腔、肩膀打开,有助于呼吸顺畅。

2、思考

托腮坐诱发背痛。很多人习惯于托腮而坐,尤其是在开会或思考时。这是一个对颈椎非常不利的姿势,还容易诱发头疼。

正确姿势:想问题时起来走走,或将双手放在后颈,做一些颈部扭转运动,保证脑部血液流通。

3、走路

低头含胸影响心肺。专家表示称,很多人走路时只顾低头看路,“这种方式最容易带来疲劳感。

正确姿势:抬头平视前方,迈步时应让大腿带动小腿。采用”小快步“增加双腿运动的频率,对增强心肺功能有好处。

治疗腰痛的偏方

1、威灵仙15克,杜仲20克,猪腰子一对。将猪腰子剖开去血膜,再把药物碾碎后放入腰子内包紧。煮熟后去药渣,加作料吃腰子并喝汤。治腰肌劳损。

2、食盐500克,小茴香150克同炒,布包熨患处,冷却后可再炒,多次使用,治风湿腰痛。

3、醋糟500克,炒熟后布包敷患处。治腰肌劳损。猪肚一只,洗净切片,加杜仲15克。煮熟后加作料吃猪肝并喝汤。治肾虚腰痛。

4、黑豆64克,陈皮5克,续断10克,桑寄生15克,生姜10克。猪腰子一对,煮熟后加作料食用。治肾虚腰痛。

5、附子1克,透骨草20克,共碾为粗末,加食盐250克,用醋拌炒热后布包熨患处。治风湿腰痛。

6、枸杞叶炖猪腰猪腰2只,枸杞叶150克。将猪腰洗净切块,与枸杞叶加水炖汤,加少许盐。

7、猪腰汤猪腰2只(去筋膜切碎),加核桃仁60克,黑豆90克和适量水煮熟,加点盐及葱姜。

胃酸针灸什么穴位


二、胃酸针灸有什么禁忌三、胃酸吃什么好

胃酸针灸什么穴位

1、胃酸针灸哪些穴位

1.1、选穴

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

肝俞、胃俞、中脘、下脘、足三里。火针及毫针取穴相同。

1.2、配穴

脾胃虚弱加章门,肝胃不和加期门,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胸闷、恶心加内关。

1.3、针法

取坐或卧位,选穴并常规消毒。然后以右手拇指持细火针针柄,左手持酒精灯并将其靠近穴位。将针于灯火烧红至白亮,迅即将针刺入穴内(可根据部位、胖瘦定角度和深度,灵活采用直刺、斜刺和点刺法,深度约0.5-1.0寸),并即刻敏捷出针(进出针靠腕力控制,时间约半秒),随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两组主穴交替使用,背俞穴和相应类俞穴交替使用,其他穴两侧交替使用。

毫针组采用常规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畏寒者加烤神灯。两组均隔日1次,10次者为1疗程,疗程间隔10天。 第4个疗程前复查。

2、针灸治疗胃酸效果好吗

穴位疗法可以直达患处。针灸遵循中医标本兼顾,辨证施治原理,利用特定穴位进行药物治疗。这种方法将药物埋在穴位内,将药物的能量由 经络传入体内,直达病患部位,疏通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脾胃功能,同时配合一些中成药,内外药力双重作用,增强胃肠黏膜的修复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消退、溃疡愈合。

3、胃酸针灸要注意什么

3.、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3.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3.4、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3.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3.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 误伤重要脏器。

胃酸针灸有什么禁忌

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 ,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 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胃酸吃什么好

1、含碱成分的食物

胃酸过多宜食含碱成分的食物,如乳类、血、酱油,菠菜、油菜、关头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与水果;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类、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2、低脂、低糖食物

胃酸过多宜食低脂、低糖食物,而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避免摄入刺激胃酸增加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

3、面食

胃酸过多应以面食为主,面食能稀释胃酸,其中的碱还能中和胃酸。豆浆、粥类等,能稀释胃酸、保护胃粘膜。还可以多吃馒头、包子、面条等碱性面食,让胃的酸碱达到平衡。

4、含蛋白质的食物

胃酸过多要多摄取蛋白质,节制刺激性食品,因胃液分泌过剩,为保护胃壁,要多摄取蛋白质丰富又不刺激胃的食品如豆腐、白肉鱼及牛奶等。

咳嗽针灸什么穴位


二、咳嗽针灸要注意什么三、咳嗽时怎样按穴治疗

咳嗽针灸什么穴位

1、咳嗽时针灸什么穴位

1.1、尺泽 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1.2、孔最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操作:直刺0.5~1寸。

1.3、列缺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1.4、鱼际 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操作:直刺0.5~0.8寸。

中医提醒:以上方法的使用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结合病情进行治疗,不可盲目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2、咳嗽怎样根据病情来针灸

2.1、外感

治法: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风热可疾刺,风寒留针或针后在背部肺俞等穴拔罐。

处方:肺俞列缺合谷。随证配穴,咽喉肿痛:少商尺泽;发热:大椎外关。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浅刺。手太阴与手阳明相为表里,取其络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肺之功能得以恢复。凡风热咽喉肿痛者,取少商点刺出血,泻尺泽,可清泄肺热以消肿利咽。发热者取大椎、外关用泻法,以疏泄热邪,使邪从外泄而热自解。

2.2、内伤

痰湿侵肺:治法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处方:肺俞太渊章门太白丰隆。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因脾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为标本合治之法,丰隆为足阳明经的络穴,取其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3、咳嗽的病因是什么

本证之发生,其原因有二:一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于是肺气雍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一为它脏病变,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者,加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得下降;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盛烁肺,气失清肃,均可导致咳嗽。

咳嗽针灸要注意什么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4、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过度饥饿、疲劳者。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咳嗽时怎样按穴治疗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2、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3、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针灸什么穴位丰胸


二、针灸减肥的注意事项三、针灸的禁忌人群

针灸什么穴位丰胸

1、针灸丰胸的穴位介绍

针灸丰胸从身体整体的气血来调整,营养乳腺,重新分布脂肪组织,使下垂的乳房恢复坚挺;使松散外扩的乳房聚拢在一起,形成漂亮的乳线;使发育不良的乳腺继续发育。所以,针灸丰胸既能提升胸型,也可以增加罩杯的尺码。

具体如下:

1.1、针灸丰胸天宗穴:这个穴位是位于肩胛骨中央。

1.2、针灸丰胸屋翳穴:这穴位是位于乳头直上、第二条肋骨与第三条肋骨之间接缝处。

1.3、针灸丰胸中府穴:位于腋下往上一寸半、乳头旁间二寸、锁骨下第一条与第二条肋骨之间的接缝处。

1.4、针灸丰胸乳根穴:乳根穴是位于身体两边乳头对下来到乳房底下的正下方处,实际上它是一边一个。

1.5、针灸丰胸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

1.6、针灸丰胸乳中穴:指的就是乳头的位置。

专业人士提醒:针灸丰胸必须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2、针灸丰胸的原理

2.1、针灸丰胸法在安全保健的基础上实现快速丰胸,通过针刺人体穴位,激发胸腺,促使胸部再次生长发育,一个疗程胸围可以增大5-15厘米。

2.2、针灸丰胸可加速乳房血液循环,增强乳房各组织细胞的活力,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进而刺激乳房中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的生长和增大,从而使乳房丰满隆起,肌肤紧张度提高,从而坚挺富有弹性。

3、针灸丰胸适合哪些人群

3.1、荷尔蒙分泌失调导致的平胸或者是乳房偏小者。

3.2、由于母乳喂养而造成的乳房萎缩和下垂者。

3.3、先天性的发育不良,导致胸部平坦扁小者。

3.4、由于某些药物作用导致的乳房回缩者。

针灸减肥的注意事项

1、减体重和减脂肪要区分开来

大部分人认为减肥就是减重,其实不尽然,针灸减肥是侧重于减脂肪。做针灸治疗时只是针对局部一些脂肪进行重新构造,实现改善体型,是调整脂肪的比例与分配,减去多余脂肪。

2、减肥的速度因人而异

针灸减肥的十个要点,针灸减肥的速度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对针刺治疗的接受能力而定。

3、针灸减肥也会有平台期

针灸减肥分为几个步骤,时间跨度较长前面。在第1-2个疗程之间减肥的速度可能会比较快,体重会降得比较快,而3-4个疗程这段时间里,体重会进入一个稳定的平台期,到4-5个辽程后体重进入到一个缓慢减重期,这时体重、腰围等再次会慢慢减少。皮肤经过一段时间的松弛后,此时也会慢慢收缩回来,所以针刺减肥疗效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初期的减重效果并不能一直延续,一个相对较长的平台调整期的存在。

针灸的禁忌人群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肾虚针灸什么穴位


二、肾虚吃什么好三、肾虚的四大类型

肾虚针灸什么穴位

1、肾虚针灸的三大穴位

以脾肾双补、温阳固涩为治疗原则,穴取关元、气海、神阙。施术时令患者取舒适体位,仰卧于治疗床上,充分暴露穴位处。术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点燃端的艾头与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施温和灸,顺序是关元、气海、神阙,由下向上,依次每穴15分钟。每日一次,15次一个疗程。注意神阙穴施灸结束后,一定要用手掌心按捂10余分钟,防止受凉。

2、肾虚针灸取穴的方法

关元、气海、神阙均是人体要穴。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系三阴与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现代研究证实,按揉或震颤刺激关元穴后,可通过调节内分泌达到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气海位于脐下1.5寸,属任脉。凡虚脱、形体羸瘦、疲惫乏力等气虚病证均可治疗。神阙位于脐窝正中,又名脐中,属任脉。经常艾灸这3个穴位,可有效地防治中老年夜尿频多,对腹痛肠鸣、水肿、泄痢脱肛、中风脱证等,亦有独特疗效。

3、尿频肾虚的针灸疗法

尿频真不是件舒服的事。从中医来讲,肾司二便,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虚时,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也会随之失调,也就会出现尿频。

教大家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那就是灸肚脐,即灸神阙穴。方法:将盐放于肚脐上,将一片厚约0.7~0.8厘米的姜片(用针在姜片上扎一些小洞),放于盐上,再在姜片上放艾绒做的艾炷,点燃艾炷即可。

尿频是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应从补肾的角度来进行调理,神阙穴是补肾的一个重要穴位,灸神阙穴能使热力透过经脉达到肾脏,可改善肾和膀胱的功能。

姜性味属辛,有发散的作用,可温通经脉,主要起温肾、温脾的作用,能加强补肾的作用。而中医认为咸是入肾的,盐的散热慢,不仅可更好地保证艾灸的热力,杀菌消炎,把药力引入肾,又可防止盐因艾灸的热量而爆裂伤人。三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起到补肾、固肾气的作用。

肾虚吃什么好

1、益智仁粥

益智仁12克,糯米60克,盐少许。将益智仁研为细末。用水适量,先将糯米煮成粥,加入益智仁,加盐煮沸,温热空腹食之,日服2次。

方解:益智仁有温暖脾肾的作用,加糯米是温中健脾的良好方剂。

2、大枣茯神粥

大枣(去核)14枚,茯神15克,小米100克,白糖少许。先将大枣、茯神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后,留汁去渣,再倒入小米,熬煮成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食之,服食时可加白糖调味。

方解: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茯神味甘、性平,可养心、安神、镇惊定悸;小米和中益神,除热解毒,此方具有益气养血,宁心安心的作用。

3、鳅虾汤

泥鳅200克,虾30克,姜、盐、味精、淀粉各适量。将泥鳅用温水洗干净,剖除内脏;虾洗净;姜洗净,切丝或小片。将泥鳅,虾同入沙锅,武火煮汤,待煮熟后,加入姜,盐,味精调味勾淀粉芡即成。

方解:温阳补肾。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宜多食此汤。

肾虚的四大类型

中医认为肾虚分为4种,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

1、肾阳虚:(俗称命门火衰)则有阳虚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晃白、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2、肾阴虚:(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表现外还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3、肾气虚: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小便频多、遗精早泄、舌苔淡白、脉细弱。

4、肾阴阳两虚:则有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便秘针灸什么穴位


便秘针灸什么穴位

1、针刺疗法

取穴: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大横穴、大肠俞、天枢等穴。

方法:每日1次,留针15分钟,用弧度提拉刮针,中等刺激手法。

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冷秘可加艾灸;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阙、气海。

2、耳针疗法

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

方法:王不留行籽压迫,每周更换1次。

便秘按摩方法

一、按摩腹部

1、摩腹

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2、按揉天枢穴

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

3、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

4、推肋部

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5、按揉关元穴

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6、提拿腹肌

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二、按摩腰骶

1、推擦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按揉肾俞穴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按揉支沟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3、按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4、按揉三阴交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按摩为主。

便秘吃什么能缓解

1、南杏炖雪梨

材料:南杏仁15克,雪梨150克,白砂糖50克。

制作:南杏仁浸泡洗净去皮尖,雪梨削皮切粗件,然后将南杏仁、雪梨、白砂糖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小时,待凉喝汤吃梨。

功效:宣肺润肠通便(注:糖尿病患者不宜用)。

2、香蕉粥

材料:大米50~100克,香蕉200克,蜂蜜适量。

制作:大米洗净,放沙锅内煮粥,煮至600毫升左右,将香蕉去除外皮切成小段状,放入粥中,并放入蜂蜜,共同煮成粥,待凉后,空腹食用。

功效:清热润肠通便。

3、首乌决明茶

材料:决明子30克,大枣1个,首乌30克。

制作:先将首乌、决明子洗净,然后将决明子打碎,与首乌、大枣一同放入沙锅内,煎水代茶饮用。

功效:养血润肠通便。

4、四子通便茶

材料:决明子30克,苏子15克,莱菔子20克,牵牛子5克。

制作:将决明子、苏子、莱菔子、牵牛子同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焗15分钟后待温饮用,可冲泡3~5次,频饮。

功效:行气,软坚,通便。

5、二仁通幽汤

材料:桃仁9个,郁李仁6克,当归尾5克,小茴香1克,藏红花1、5克。

制作:五物合煮,去渣。不拘时饮用。

功效:润汤通便,行气消胀。有效消除腹部涨满,小便不通等症状。

6、黄酒核桃泥汤

材料:核桃仁9个,白糖50克,黄酒50克。

制作:先把核桃仁压碎,然后放到锅里面,加入适量的白糖,再加少量的黄酒和一碗水,用微火煎煮15分钟就可以了。

功效:对长期减肥造成的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疗效。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二、女性针灸要注意什么三、针灸的禁忌人群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1、痛经针灸哪些穴位

1.1、主穴:分2组。承浆、大椎;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1.2、主穴:按证型分3组。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缪、地机、天枢。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

十七椎下,以28号1.5~2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转提插,针感要求向下达子宫,并朝会阴方向放射,待剧痛缓解可根据症情,持续提插捻转运针5~10分钟,予以留针30分钟。阿是穴用艾卷作温和灸,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承山穴双侧均取,以6寸毫针速刺入皮,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转,使针感扩展到小腹部,留针15分钟。上法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2、痛经针灸有哪些方法

2.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法或埋丸法。

2.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再取出。

2.3、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2.4、穴位注射法

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3、针灸为什么能治疗痛经

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的机理,在体表有关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驱邪。调整阴阳平衡之作用。从而恢复人体脏腑和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以痊愈。

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其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主要是与经期或经期前后受致病因素,如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干扰,导致冲任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引起痛经,正是由于这些淤塞,造成了身体的疼痛感觉。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达到疏通任、督两脉,调理经络,致使血气运行畅、止痛的目的。针灸之所以可以止痛,就是因为针灸可以疏通这些淤塞,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就是中医对于针灸止痛原理的认识。

女性针灸要注意什么

在经期的头两天,由于子宫内膜正处于破裂状态,而此时针灸很容易加重破裂程度,导致经量过大,甚至有可能导致崩漏,针灸的刺激的确也能对正常月经产生一些不良刺激和影响,如促使盆腔充血,增加子宫收缩等,甚至导致月经不调等。

因此,凡平索月经周期和经色、经量、经质都比较正常的妇女,月经期间最好不要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影响月经的排出,可以再月经结束后继续进行相关的治疗的。

如果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本来就不正常,如闭经、痛经、崩漏者,为了调理月经、缓解疼痛,则经期可以作针灸治疗。而对某些急性抢救病人,出于治疗需要,也可施行针灸治疗。因针灸引起月经紊乱,可灸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进行调经治疗。月经退后和月经量少、闭经,另加天枢、归来穴;月经先后无定期,另加气海、血海穴;痛经加地机、次骷穴。一般治疗3~5次后,月经紊乱即可得到纠正。

针灸的禁忌人群

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胃痛针灸什么穴位


胃痛针灸什么穴位

1、胃痛针灸的基本穴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不仅是胃之募穴,而且是八会穴之腑会,治疗胃腑之病变。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为胃之下合穴,凡胃脘部疼痛,无论虚实,均可用本穴治疗。具有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的作用。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和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宽胸理气等作用。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可用于治疗脾胃方面的病证。

2、胃痛针灸具体操作

脾胃虚弱:以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按为主症。治疗上以灸法为主,针刺用补法。取穴上加神阙、气海、关元温中散寒。

胃阴不足:以胃脘部灼痛,饥不欲食为主。慎用灸法,因为灸可使胃阳更盛;一般只针不灸,针刺可用补法或平补平泻。穴位可加用内庭、血海、三阴交养阴清热,益胃止痛。

寒邪犯胃:胃脘部疼痛因感受风寒之邪而暴作,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可针灸并用,虚者用补法,实者用泻法;加神阙、胃俞、梁丘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食积伤胃:常有暴饮暴食史,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出未消化之食物,吐后痛减。禁用灸法,若灸只会加重食滞。针刺用泻法,在基础穴位上,加用梁门、下脘、里内庭消食化滞,行气止痛。

肝气犯胃:胃脘胀痛,可连及两肋,喜叹气,常因情志刺激而发作。针灸用泻法;除了基础穴外,还可用肝经上输募配穴法泻肝气,即期门和太冲穴。

淤血阻滞:胃脘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通加剧。临床上本证一般不提倡用针刺治疗,以手术疗法为主。如情况紧急下可用针刺治疗,但仍需注意患者是否有出血情况。

3、胃痛的其他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法 选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选2穴,诸穴可交替使用。以黄芪、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耳针法 选胃、肝、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毫针刺用中等强度,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胃痛怎么缓解

1、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最好是可以找个地方平躺着,然后轻轻按摩腹部,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

2、吃点东西

胃痛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家里或工作的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

3、给点温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4、运动疗法

4.1、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

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4.2、伏地挺身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

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针灸的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失眠针灸什么穴位


二、快速入睡的妙招三、治疗失眠的食谱

失眠针灸什么穴位

现生活中很朋友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诸多原因,而出现了失眠现象,中医指出,可以利用针灸来解决失眠的烦恼。那么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有:

1、皮肤针

取穴: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效果:本法用于以失眠为主的神经衰弱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疗效为好,病程长者疗效较差。

2、耳穴压丸

取穴:常用穴:心、缘中、神门。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效果: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较轻的失眠症,并有一定预防作用。

3、耳穴埋针

取穴:常用穴:心、肾、缘中、神门、皮质下。备用穴:胃、肝、枕、脾。

操作:常用穴均取,效不显时,酌加备用穴。严格消毒耳穴后,将揿钉形皮内针埋入,上以胶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以感到轻微疼痛、胀、发热为佳。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3~5天换埋针1次,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效果:本法用于较重的失眠症患者。

4、刺血

取穴:常用穴:阿是穴。备用穴:内中魁。

阿是穴位置:多位于两耳根之上半部。

内中魁穴位置:手中指掌侧正中线,近指侧节横纹中点一穴,前后1分各一穴,左右共六穴。

操作: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失眠症的针灸治疗应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当减轻工作压力等相结合。

快速入睡的妙招

1、从300倒数,每次递减3。很多人入睡难是因为无法分散注意力,而这种复杂无趣的数数方式却是一种有效的分心技巧。

2、下午2点后别喝咖啡。因为咖啡因的作用可持续8小时以上,50岁后,它在体内滞留的时间超过10小时。

3、睡前冲个热水澡。睡前1小时洗澡,水温不低于38℃,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睡前4小时停止锻炼。否则会令大脑兴奋,难以入睡。

5、降低卧室室温。当卧室温度在18℃—24℃、床上温度为27℃时,睡眠质量最好。

6、睡前3小时不进食。否则容易导致胃酸返流,影响睡眠。

7、注意卧室灯光。卧室灯光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太亮会导致大脑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过于清醒,难以入睡。睡前最好选择较暗且柔和的阅读灯光。睡眠过程中,最好关闭所有光源。

治疗失眠的食谱

1、百合粥

取干百合30克(新鲜60克)、粳米60克、红枣10粒、冰糖适量,文火煮粥,早晚服用。功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适合失眠症、更年期、热病后、肺燥干咳等。

2、栗子龙眼粥

栗子10粒(去壳切碎)、龙眼肉15克、粳米50克,文火煮粥,食时加糖调味。功效补心安神,益肾壮腰。适合因心血肾精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腰膝酸软等。

3、龙眼莲子山药粥

取莲子30克、龙眼肉30克、百合20克、山药20克、红枣6粒、粳米30克,文火煮粥,食时加红糖调味。早晚食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健忘、没胃口等症,亦宜病后调养。

4、茶叶加酸枣仁

每天早晨8时以前,取绿茶15g用开水冲泡2次,饮服,8点以后不再饮茶;同时将酸枣仁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晚临睡前取10g用开水冲服。连续服用3~5天,即可见效。茶叶能提神醒脑,其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人精神振作,思想活跃,消除疲劳,所以对失眠者白天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状况有调整作用。酸枣仁有养心安神、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促进失眠者在夜间进入睡眠抑制过程有良好的效应。一张一弛,一兴一抑,效果显着。失眠者不妨一试。

5、丹参冰糖水

丹参30g,加水300ml,用文火(小火)煎2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2次服用。丹参苦微寒,活血安神,对长期失眠者有安神作用。

面瘫针灸什么穴位


面瘫针灸什么穴位

1、面瘫针灸什么穴位

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夹车,地仓;配穴:局部取穴还可以加阳白,太阳,翳风,风邪侵袭加风门,风驰,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肝气郁结加太冲,气血双亏加足三里,脾俞,肝俞,胃俞。

地仓向夹车方向透刺0.8-1.2寸。合谷针刺对侧穴位,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行补发。

风邪侵袭面部,风中面部经络,气血阻滞,面部静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阳白,太阳,地仓,夹车疏通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散风寒之邪;风邪侵袭取风门,风池以疏散风邪;肝风内动加肝俞,行间清泻肝阳;肝气郁结加太冲疏肝理气;气血双亏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2、面瘫针灸注意事项

2.1、注意遵守医嘱,疗程要足够,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另外,自己不要担心,有很多面瘫的病人来到医院之后,一直担心是脑的问题导致的头面部疾病,其实这仅仅是周围神经的病变,不是要命的疾病,病人自己要放松,不要焦虑,一步一步配合治疗。

2.2、很多病人不知道这个情况就是面瘫,一看嘴巴歪了,以为是口腔的问题,跑到口腔科把各个都查一遍,有些病人由于面瘫引起耳朵痛,还跑到五官科去了,对于面瘫,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步入误区,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2.3、面瘫后就医,如当地医疗条件较好,则不应盲目就医,建议尽量选择较大医院、专科医院及有经验医生就医,推荐医生是中医,(神经─针灸科医生,既懂神经科又专针灸科的医生)、神经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如没有以上专科医生,可以在内科、针灸科就诊。但应注意,如一个月治疗无显效者,应立即转为上面专科医生诊治。面瘫的本质原因是面神经出了问题,治疗面瘫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采纳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面瘫的症状

面瘫发生突然,常无任何先兆。其典型症状为患者不能皱额,额部皱纹消失,眉下垂,不能闭眼,睑裂扩大,鼻唇沟消失,颊黏膜常不自主地被咬伤,口角下垂,张口时嘴唇向对侧歪斜,饮水或漱口时水从口角流出,不能吹气、鼓腮,发唇齿音时吐字不清,多数病人面瘫侧的耳垂后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该病潜伏期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患者病发前,一般有受风寒或病侧耳后吹凉风史,有些患者在发病前有耳后或耳周疼痛,也有患者有偏头痛的前兆症状。

面瘫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主要功能就是消炎、镇痛、补充维生素,或用于其他用途的药,只是补充维生素,辅助治疗面神经症状,不能完全治愈,易反复发作。

2、中医贴膏药治疗:多为偏方,成分不明,效果差,易对患者面部形成永久性损伤,有的甚至加剧面瘫症状,上当受骗的患者较多。

3、针灸,电灸治疗:针灸只适用急症期,过后效果极差,复发率极高;针灸操作没有标准,如扎的过深,或穴位掌握不当,刺穿面部神经,就有可能造成面部神经僵硬,加重面瘫症状。针灸的原理仅是刺激受损的面部神经元,对受损面神经不能修复,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如何预防面瘫

预防面瘫有三点需要强调。

首先,要调整好情绪,尽量做到不生气、不着急。

第二要保证精力的充沛,睡眠充足,工作劳逸结合。

第三要避免再受风寒,避免直吹冷风,开车或坐车时要避免窗缝中吹进来的“贼风”,尤其在出汗之后要注意保暖。另外在过桥洞或处在风口处时要注意别受风,夏季也不要直面空调等。

腰痛应选什么穴位针灸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