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穴位与养生 > 导航 > 穴位针灸养生

穴位针灸养生

2019-10-12

厌食的针灸穴位

穴位与养生。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厌食的针灸穴位”,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厌食的针灸穴位

1、厌食的针灸穴位

常用的穴位是四缝。治疗时每次仅取一侧中指四缝穴,消毒后,医者以左手固定并充分暴露穴区,右手迅速点刺,挤出少量黄白色黏液,并以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症情较重者可加刺足三里穴,刺至得气后不留针。隔日1次,两侧穴位交替治疗。临床病例显示,治疗3次左右,90%以上的患者有明显效果。

对于症状较轻或有先兆症状欲作预防的小儿,可用耳穴贴豆的方法,常用的穴位有脾、胃,偶尔也可配用神门和迷根穴。每次取一侧穴,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每日按压2~3次,每次按压半至1分钟。按压时注意手法不可过重,以免造成皮肤破损。两侧穴位交替治疗,2~3日换贴1次。

2、厌食怎么诊断

症状体征

长时期的食欲不振、拒食,常伴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病史

有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以及挑食偏食的病史。若因外感或某些慢性疾病而出现食欲不振者,则不属本病范围。

检测

有条件者,可作微量元素检查,常伴有铁缺乏、锌缺乏。

3、厌食的临床表现

胃伤则不纳,脾伤则不运,故患儿不思进食或食而不化。脾胃受伤,化源不足,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厌食症如何预防

1、合理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抓起

4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因为相关的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很少有厌食。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小儿饮食以主副食为主,不乱加额外的“营养食品”。不要使用补药和补品去弥补孩子营养的不足,而要耐心讲解各种食品的味道及其营养价值。

2、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定时、按顿进食,饭前不吃零食(包括饮料),因为血糖升高影响食欲,饭后吃水果。家长要注意经常变换饮食的品种、尽量不要千篇一律,要荤素搭配。动物食品含锌较多,须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

3、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

创造好的吃饭气氛。要使孩子在愉快心情下摄食。即使有几次小儿进食不好,也不要着急,不要威协恐吓小儿进食,也不要乞求小儿进食。一餐不吃、不必顾虑,也不要再用零食补充,下餐饿了自然会吃。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大人应当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他们品尝这种食物,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

4、父母是孩子的好榜样

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则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多半也是个厌食者。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挑食不偏食,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影响。

5、积极治疗引起厌食症的根源

如因为某个疾病引起的厌食,原发病治愈后,食欲自然会增加。

厌食食疗方

厌食方1

蚕豆500克,红糖适量。将蚕豆用水浸泡后,去壳晒干,磨粉(或磨浆过滤后,晒干),即成。每服30-60克,加红糖适量,冲入热水调匀食。

本方适用于脾胃不健,消化不良,饮食不下等所致的厌食症。

厌食方2

菜籽9克,面粉适量。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3次服用,连服3-5日。

本方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兼见自汗、面白、肌肤不平等症。

厌食方3

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将鲜麦冬捣汁,人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眼2--3七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固体虚所致之厌食。

厌食方4

炒扁豆、党参、玉竹、山栀、乌梅各等分,白糖适量。各药加水同煮,至豆熟时取汁,加白糖饮服。

本方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症。

厌食方5

鲜石斛12克,玉竹9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前5水煎取汁,合甘蔗汁搅匀,代茶饮。

Ys630.com相关知识

腰疼针灸穴位


腰疼针灸穴位

1、腰疼针灸穴位

寒湿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周,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穴位:命门、肠俞、阴陵泉、委中。

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或弦数。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穴位选取:关元、气海。肾阴虚穴位选取:绝骨、照海。

2、腰疼的病因

任何导致腰部受累的因素和疾病都可能引起腰疼。它们包括:突然负重或扭转、腰部外伤、体位不当,长期居处潮湿及腰部受凉,肾积水及结石等。出现腰疼症状的常见疾病有:腰椎间盘病变、退行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肾输尿管病、盆腔炎、女性经期、外伤等。

3、腰疼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腰疼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例如:腰椎间盘突出

大部分有腰部持续钝痛,平卧时减轻,站立后加重。一般情况下能耐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也有突发腰部痉挛样剧痛者,咳嗽及喷嚏能使腰疼加重,需卧床休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何预防腰疼

1、适寒温避风寒湿

腰腿部受风寒湿邪侵袭后,较易产生腰腿痛;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要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衣服被淋湿或汗湿以后要及时更换,居处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2、热摩腰温经通络

腰腿痛患者直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双手掌心相对摩擦至有温热感后,迅速将两手掌掌侧置于两侧腰部皮肤上,上下来回摩擦49次,使腰部皮肤产生温热感。手法要求动作轻巧、往来流利、紧贴皮肤,但避免擦破皮肤。

3、旋腰髋舒筋活络

腰腿痛患者直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以腰臀部为中心,按左、前、右、后方向匀速旋转,画椭圆形49次,数度适中;然后向相反方向重复49次。

4、动起来经暖血活

预防腰腿痛方法有哪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强身健体,滑利关节,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增强抗病康复的能力,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动起来,动能生热,热可暖经,经暖血活,腰腿疼痛可以减轻或消除;但同时应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以避免扭撞伤。

5、调姿势保持腰曲

恰当的体位和姿势,和适时变换体位,能使腰椎生理曲度正常,避免腰腿疼痛的发生,站立、坐位每30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体位,有效预防腰腿痛。

腰疼的危害

腰肌劳损

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

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生殖器官疾病

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四百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

风湿针灸穴位


风湿针灸穴位

1、风湿针灸穴位

临床运用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重视辩证取穴,以选用足三里、关元、命门3大强壮穴整体调整机体失衡状态的频率较高,疗效显着。

研究证实在临床治疗中选取足三里、关元、命门等强壮穴可调节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状态,促进自由基代谢,抗应激等,较好地体现了针灸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的调节作用,对强壮穴的普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2、风湿的临床表现

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亚型,由于遗传背景,发病原因不同,机制也各异,因而临床表现的类型,症状,轻重及治疗反应也不尽相同。

风湿病多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许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叠,症状相似,如MCTD为这种表现的典型。

3、风湿治疗原则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侵犯多种组织多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可致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损伤,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损害。此外,大多数风湿性疾病都有关节症状;每个病人,同一种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应该仔细评价,以制订出其个人的治疗计划。治疗目标应包括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延续患者的生命。由于大部分风湿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因此要争取病人的合作,长期坚持治疗。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理疗,休息及锻练,矫形及手术。要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疗。

如何预防风湿

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虽然本病的致残较高,但患有关节肿痛的病人只要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减少致残率,甚至治愈。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强健体魄,提高病能力及防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患者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冷水洗浴,勿当风吹;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干燥;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清洗。居住环境一不定期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4、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正气易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因而,做到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做,活动与休息适度是很重要的。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临床患者证实,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患了病后,情绪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风湿食疗方

1、生姜红糖茶:生姜5片,红糖适量。生姜放入保温瓶中,加入红糖以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代茶随时饮用。此药膳茶可治肢体关节风痹所治疼痛。有通经散寒之功效。

2、生姜粥:生姜5片,葱白3段,糯米60克。将生姜、葱白、糯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常食有效。此药膳粥可散寒利湿、祛风通络。用于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

3、五加皮醪: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将五加皮水煮两次去渣合汁,与糯米共煮成于饭,待冷,加入酒曲适量拌匀,发酝成酒酝。每日适量佐餐食用。此药膳醪通经活络,除湿祛风寒。用于腕、肘、膝关节疼痛等症。

肥胖针灸穴位


肥胖针灸穴位

1、肥胖针灸穴位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

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

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

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2、针灸减肥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另一方面,中医从脏腑辩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功能恢复正常。

3、针灸减肥注意事项

准确定位

治疗找穴时,最好应用耳穴探测器或探测针在耳穴区寻找最佳敏感点,然后将针对准敏感点,准确压入,固定牢靠,轻轻揉压直到有明显的酸麻胀重的得气感为止。

严格消毒

整个操作过程应做到严格消毒,所有的针和器械均应浸泡在75%的酒精或消毒液中备用,防止发生感染或污染。

定时按摩

埋针后,应在餐前半小时、两餐之间、晨起和晚睡前都要进行按摩,每餐按摩15~30次,按摩时手法宜轻柔、用力均匀。

如何预防肥胖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减肥吃什么

1、山楂:山楂内含山楂酸、柠檬质、鞣质、皂苷、果糖、脂肪酶、维生素c等成分。山楂所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分解,所以能降血脂,并且还有收缩子宫、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压等作用,因此是用于减肥的良药。但是要注意处于孕期的女性要谨慎服用山楂,因为山楂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很容易导致流产。

2、橘皮:橘皮内含陈皮素、维生素B,等成分,能行气化痰、健脾,能降脂。减肥时也多用之。

3、茯苓:茯苓内含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等物质。能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能降血旨,有减肥作用。

4、赤小豆:赤小豆能利水渗湿,内含蛋白质、维生索B。、维生素B2、烟酸、钙、铁等物质,具有减肥作用。

如何针灸美容 针灸美容的穴位介绍


针灸美容的穴位主要有哪些

针灸美容的穴位有哪些呢?针灸的作用有很多,还可以帮助女性朋友起到美容的作用。然而,在女性经期的时候是否可以继续针灸呢?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针灸美容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快来看看吧。

针灸美容的穴位

取穴配穴由于针刺美容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全身调整,因此,必须局部与全身取穴相结合,方有较好疗效。局部取穴可以通过活络,改善循环,促进表皮细胞新陈代谢以消除斑点、斑疵,并能增强肌肉弹性,而全身取穴则着重于平衡脏腑,调节各系统的功能以达到美容的目的。

单穴与组穴:临床证实可选用单穴,亦可用几个穴位为一组进行,若增强某一方面机能者,可用单穴,以突出其效用;与调理整体机能者,可选用一组穴位,以增强效果。

近穴与远穴:近穴,即进端取穴,是指选用带改善皮肤的局部来美容的取穴方法。远端取穴是指选取远离颜面部位的穴位方法,不仅能防治局部病症,而且能防治本经循环所涉及的距离较远的部位的组织器官和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用针要领美容保健,施针宜和缓,刺激强度宜适中,不宜过力。一般来说,留针不宜过久,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刺深度也应因人而宜,对年老体衰者,进针不宜过深;形体肥胖者则可适当深刺。

那么,在女性经期究竟能不能针灸呢?

女性经期能针灸吗

经期由于大量经血的排出,有关脏腑、经脉的气血相对不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减弱。针刺出的麻、胀、酸、重、疼痛、游走的综合感觉,使她们难以适应,从而引起精神紧张、情绪不稳,打破月经生理现象内在平衡与正常规律,导致月经紊乱。因此,是否可针刺要辨证分析。

中医专家表示,经期针灸一定要注意选择,如果身体疾病不是很痛苦,就先不要进行针灸治疗,经期过去再针灸,如果是非常痛苦的疾病,由专业医生指定是否针灸,可以的话针灸。

针灸疼不疼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针灸、拔火罐等作为中医预防保健的医疗手法,日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很多人都怕针扎起来很疼,其实扎针有多疼,这和医生的技术和手法有很大的关系。中医专家说,如果进针手法得当,疼痛就会非常微弱。因此选择正规的中医针灸诊疗机构对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针灸调节机能更符合生理规律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和协调阴阳的功能,其最基本的作用是调节,通过调整人体失衡的功能而治疗疾病。尽管不用药,但通过调动人体自身“天然药库”的潜力,刺灸穴位可在体内诱发类药性的过程,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又不会干扰正常的人体机能,所以对于干预亚健康,纠正身心失调,是针灸的优势所在,它在调节机能这一环节上,发挥着比药物更符合生理规律的作用。显而易见,针灸也能进补,并且,它不用药的干预,决不会引致毒副作用,一年四季均可施行。它完全是一种绿色的中医膏方,可称之为“针灸膏方”。

针灸虽然可以美容,但是也不能盲目哦。

针灸治疗面瘫的穴位


二、面瘫的自我按摩方法三、怎么预防面瘫的复发

针灸治疗面瘫的穴位

1、针灸治疗面瘫的穴位

1.1、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功效。

1.2、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一般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1.3、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1.4、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1.5、颊车穴: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2、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

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3、针灸治疗面瘫的注意事项

3.1、面神经麻痹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二咱,应注意鉴别。

3.2、本病初起时针刺不宜过强。

3.3、治疗期间避免风吹受寒,面部可作按摩和热敷。

3.4、防止眼部感染,可用眼罩和眼药水点眼,每日2-3次。

面瘫的自我按摩方法

1、双手拂面

四指并拢,两手掌自下颏沿鼻两侧向上推至额部,再从额分推至太阳穴,沿面颊推至下颏。用力要轻柔,共推8次。

2、捏患侧额部

用手的拇指、食指捏患侧的额部,从眉头至眉梢捏8次。

3、推擦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联线中点向后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太阳穴向耳尖上方推擦,共推擦32次。

4、揉按四白穴

位于瞳孔直下一横指半处。用食指顺时针与逆时针揉按四白穴,各揉按16次。

5、推擦地仓穴

地仓穴位于嘴角旁一横指处。用手掌的掌根自患侧的地仓穴,向耳根部推擦32次。

怎么预防面瘫的复发

1、面瘫的预防和治疗期间都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面瘫患者还需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以利疾病的康复。

2、面瘫的预防还需心理减压 ,面对来自工作、学习、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时,面瘫患者需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如:倾诉、听音乐、旅游、适当运动等。

3、面瘫患者还应适当锻炼,在早晨、傍晚较凉爽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长期坚持下去,会使体质循环得到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这些都是最主要的对于面瘫的预防方式。

4、季节更替、气温变化较大的时节,面瘫预防要根据冷暖情况随时增减衣服,千万不要在受热后贪凉,做好面瘫预防。

5、面瘫预防要注意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疲劳,免疫力低下、有过中风史、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耳源性疾病、外伤中毒、代谢障碍、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都很有可能引发面瘫。

常用作针灸的穴位


一说到穴位,不少人就会联想到中医学术。的确,中医学术对于穴位的研究非常深入,今日小编介绍几个常用的针灸穴位,大家了解了解,以后想要通过针灸治疗疾病的时候,相信会用到的。中医针灸也是一门非常值得深入探析的中医学术!

1.足三里

定位: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小腿外侧,距胫骨前沿一横指。

方法:用艾条、艾炷灸均可,灸5~10分钟。

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胃与脾相表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促进人体对水分精微的吸收,以濡养全身,而且可以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古代养生家主张常在此穴施瘢痕灸,使灸疮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即指这种灸法。现代研究证明,灸足三里确可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并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一定影响。

2.三阴交

定位:正坐或卧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

方法:用艾条、艾炷灸均可,灸5~10分钟。

功效: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得名。常灸此穴,可补元阳、填骨髄,益精气,使齿坚、发乌,可养血、补脾、肾之不足。三阴交穴还是妇女保健灸的主要穴位,常灸可预防妇科系统疾病。

3.气海

定位: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

方法:仰卧,以艾炷置于穴位之上点燃,灸5~10分钟。

功效:气海为任脉之要穴,为诸气之海,具有益气固精,补肾助阳之作用,是全身强壮穴之一。常灸此穴,可补气强身,中老年人保健施灸,尤其适宜。

4.神阙

定位:仰卧位,在腹中部,肚脐中央。

方法:灸炷灸七至十壮。

功效:神阙即脐之正中,为任脉之要穴,具有补阳益气,温肾健脾的作用。《扁鹊心书》云:依法熏蒸,则荣卫调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体开健,其中有神妙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气延年。

5.关元

定位:仰卧,在下腹部,脐中下三寸,前正中线上。

方法:仰卧位施灸,灸七壮。

功效:关元属任脉,为强壮要穴,对脏腑虚乏、下元虚弱者宜灸此穴。

6.中脘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脐中上四寸,前正中线上。

方法:灸七至十五壮。

功效:中脘属任脉,具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作用,可治疗脾、胃、肾等疾病。

7.涌泉

定位:仰卧,翘足,在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四陷处。

方法:灸三至七壮。

功效: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具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常灸此穴,既可补肾益精、宁神开窍、疏肝理气,又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结语:人体的穴位那么多,我们知道的肯定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非专业人士,专门研究中医学术的朋友自然是了解得更深入些。大体的穴位都会熟悉,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熟悉这些常见的,常用的即可。对身体也会有好处!

禁止针灸的致命穴位


大家都知道,人体当中存在着大量的穴位,用针灸刺激穴位可以起到治病的效果,对于促进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也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通过刺激不同的穴位可以改善人体不同部位的不适,所以穴位不可以随便针灸,而针灸有些穴位更是可以致命的。那么,禁止针灸的致命穴位有哪些呢?

一、针灸可能会带来的3个伤害

1、扎伤内脏

我们常说,针灸时要选择正规的理疗室,或者到医院的中医科进行治疗,但是有些人认为自己针灸的技术还可以,于是在家自行针灸,但是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把内脏扎出伤来,特别是扎腹部时,针不能扎太深,否则就会伤及内脏。

2、感染疾病

针灸使用的针必须经过高温消毒,或者要使用一次性的针灸针,但是如今有许多不正规的针灸室里没有严格按照“一人一阵”的规定,一根针在多人身上进行使用之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

3、引起晕针

说起“晕针”,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其实生活里有许多人都有晕针的毛病,晕针的人在进行针灸的时候最好不直视针灸针,若是出现晕针,专业的医师也会帮你处理晕针之后引起的不适。

二、针灸的禁忌人群

1、糖尿病患者: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针灸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愈合能力比较差,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针孔,也有可能引起伤口溃烂、感染,所以糖友们千万别针灸。

2、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如果你患有凝血功能障碍,那么在针灸的时候若是出现出血就会导致血流不止,难以止血,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些人也不提倡针灸。

3、皮肤病:有皮炎、皮肤感染、皮肤溃疡等皮肤病的人也不能进行针灸,否则会加重病情。

针灸手风湿的穴位


针灸手风湿的穴位

1、针灸手风湿的穴位

1.1、常用穴位及部位 隔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肩三穴、曲池、外关、阳池、阳溪、合谷、后溪、血海、阳陵、足三里、绝骨、昆仑、解溪、涌泉诸穴,及四肢诸病变关节。

1.2、操作方法(以介绍手、足部为主)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其左侧。分别以指揉法施于背部诸俞穴,以隔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为重点交替操作,有酸胀得气即可。而后施以膀胱经擦法(中背部)。再施以捏脊法从骶尾部起向上至颈胸段3~5遍。总共约5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其患侧。先在患肢前臂掌侧和背侧交替施以掌根按揉法,由近端向远端腕关节方向过渡。分别拿前臂挠侧肌群和尺侧肌群。指揉外关、阳池、大陵诸穴并配合腕关节屈伸、挠偏、尺偏及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腕关节被动运动。

擦腕背侧和腕掌侧,均以热为度。拿合谷,捻、抹诸手掌指关节,近节指间关节和远节指间关节;并配合诸小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和摇动诸掌指关节。指揉掌侧骨间肌和背侧骨间肌。总共约10分钟。

2、手风湿如何预防

2.1、自我推拿锻炼:

2.1.1、摇法:每天早上起床后坚持摇动手腕、指间关节、指掌来达到消肿的目的,维护和帮助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2.1.2、按揉捻指法:坚持每天双手交替捻动手指关节,按揉各关节和相关穴位,以达到减少痉挛和疼痛、消肿的作用。

2.2、自我调护:

手是人们暴露在外面时间最长的身体部位,所以更容易感染风湿,患者平时要注意手部的保暖,保持手的干燥,同时需要注意手的关节姿势运用正确,以免发生畸形。

2.3、饮食调理:

食物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生命所必需的营养,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疾病的作用。一般采用食疗的食物,不可采用炸、烤、熬等烹饪手法,以免破坏其有效成分而丧失其疗效。食疗物品应采用煮、炖、蒸或者煲汤等。

3、手风湿吃什么食物好

3.1、手指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

3.2、手指风湿关节炎可以食用瓜果、菜蔬、鱼、肉、鸡、鸭等均有营养,不可偏食。有些人认为,有了病就是虚,应该吃补药,但也有人主张“药补不如食补”,这些说法都欠全面,要正确对待药补与食补问题。

3.3、前民间对手指风湿关节炎的饮食忌口问题有两种看法。—种认为患者忌口非常重要,如果吃了某些食物,病情即会发展、加重。

手风湿不能吃什么

1、忌吃高脂肪类

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过多的酮体,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一般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

2、忌吃海产类

病人不宜多吃海产品,如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3、忌吃过酸、过咸类

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超过体内正常的酸碱度值,则会使体内酸碱度值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症状。

4、忌吃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品

少食、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品,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手风湿的治疗偏方

1、身痛逐瘀汤

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组成。诸药配伍有活血行气、怯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效,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2、清热利湿除痹方

专家教授经验方,由忍冬藤50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蚕沙15克,虎杖15克,延胡索15克,刘寄奴15克,苍术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玄参15克。方中以土茯苓、车前子利湿解毒消肿;忍冬藤、薏苡仁、败酱草清热解毒;黄柏清下焦湿热;苍术健脾除湿,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蚕沙怯风和中化湿;虎杖、刘寄奴、赤芍、玄参清热凉血化瘀;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之功,使病瘀解除,关节滑利。

针灸穴位治病的方法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很多穴位通过在针灸的方式是可以得到治病效果的,针灸这个穴位可以改善一些小小的毛病,让身体更加的健康,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对身体好的效果,而针灸也是属于中医在治病的方式方法,针灸治病对身体的伤害和副作用很小,只是很多人不重视在针灸的地方,这样副作用才会产生,那么针灸穴位到底能够治疗什么疾病呢?

1、经常保持年轻头脑: 天柱穴、涌泉穴、三阴交穴、内关穴。

2、四季养脾胃: 足三里、天枢穴、中脘穴、脾俞穴。

3、秋季养肺:迎香穴、鱼际穴、合谷穴、曲池穴。

4、冬季养肾: 太溪穴、阴陵泉穴、关元穴、肾俞穴。

5、春季养肝:太溪穴、鱼际穴、尺泽穴、太冲穴。

6、夏季养心: 百会穴、印堂穴。

7、呼吸畅通: 迎香穴、膻中穴、肺俞穴。

8、体湿气大: 承山穴、足三里、肩井穴。

9、正常解毒穴: 天突穴、尺泽穴、肺俞穴。

10、消食健胃:然谷穴、丰隆穴。

11、增强免疫力:迎香穴、足三里、涌泉穴。

12、提高醒脑养气血: 太阳穴、足三里、翳风穴。

13、减掉赘肉: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

14、丰胸美乳:气户穴、膻中穴、天宗穴、乳根穴。

15、小腿抽筋:承山穴、委中穴。

16、治疗脑后风穴位:风门穴、风池穴、风肩穴。

17、缓解烧心:中脘穴、足三里穴、厉兑穴。

18、消除打嗝:膻中穴、巨阙穴、少商穴、扶突穴。

19、落枕的治疗穴:内关穴、落枕穴、合谷穴。

20、治感冒 : 迎香穴、人中穴、太阳穴、风池穴。

21、呼吸道疾病:劳宫穴、肺经穴、肺反射区。

22、拉肚子: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或(熬小米粥薄油)。

23、老年人排尿困难:三阴交、水分穴、气冲穴、曲骨穴。

24、女性美乳房:太冲穴、膻中穴、少泽穴。

25、孕期不呕吐:内关穴、足三里、公孙穴。

26、减轻妊娠痛苦:中脘穴、三阴交、扶突穴。

27、解宿醉:耳垂上解酒穴 或 肝俞穴。

28、告别“脱发”养发:百会穴、中府穴、完骨穴。

29、肾阳虚与阴虚治疗:关元穴、太溪穴、肾俞穴。

30、防早泄:横骨穴、关元穴、三阴交、(肾俞穴)。

31、脚关节扭伤: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昆仑穴。

32、按摩辅助治疗痔疮:百会穴、会阴穴、孔最穴。

33、腰肌劳损:太溪穴、昆仑穴。

34、减轻腰背酸痛:肩井穴、天宗穴、大椎穴、肝俞穴。

35、坐骨神经痛:委中穴、大肠俞穴、殷门穴。

36、暴泻:大肠俞穴、大都穴、脾俞穴、阴陵泉穴。

37、腹胀腹痛:建里穴、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

38、哮喘:中府穴、天突穴、膻中穴、巨阙穴。

39、改善咳嗽多痰:俞府穴、不容穴、尺泽穴。

40、调理低血压:膻中穴、关元穴、肺府穴。

41、降低高血压穴位:人迎穴、天柱穴、涌泉穴。

42、改善肩周炎:巨骨穴、肩髃穴、肩贞穴。

43.、牙痛改善穴位: 下关穴。

44、防耳鸣耳沉:听会、听宫穴。

45、头维穴: 治疗脸部皮肤僵硬和疼痛。

46、发际点: 压按3次可除去睡意,10次用手掌劈压脖子缓解疲劳。

47、阳白穴:治疗三叉神经和缓解眼部疲劳有效。

48、印堂穴:对头痛、失眠、高血压、鼻部疾病和眼部疾病有效。

49、攒竹穴:迎风流泪眼睛疲劳专治。

50、睛明穴:对近视眼疲劳和结膜炎有特效。

51、承泣穴:夜盲、老花眼、白内障都有治疗。

52、迎香穴:主治鼻炎、鼻窦炎、鼻塞、牙痛、感冒。

53、水沟穴:不省人事、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

54、瞳子髎:压按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减少皱纹。

55、百会穴:头疼、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头重脚轻、宿醉、痤疮、焦躁 主治!

56、低血压治疗:将两手的中指置于百会穴之上稍微强压,缓缓吐气,强压6秒,反复5次,促进血液循环。

这些学到都是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的,每个不同的穴位通过针灸的方式来刺激的话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也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但是每个穴位对身体的作用不是一样的,用针灸的时候也要记得合理,选择正规的意义进行针灸,这样对身体才会更好,也不会有什么负面的现象发生,大家一定要重视针灸。

厌食的针灸穴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