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肺的养生季节 > 导航 > 养生的中药方

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

肺的养生季节。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二、肝火犯肺吃什么好三、肝火犯肺要注意什么

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

1、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

基本方药:黛蛤散(或龙胆泻肝汤)合清金化痰汤(或泻白散)加减:青黛,由栀子、黄芩、桑白皮各10克、贝母8克、海蛤壳20克。瓜蒌仁15克、知母、麦冬各12克、甘草10克,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纳上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日服1剂,分2次凉服或频频饮服。若咳甚药入即吐者,可加入生姜汁少许。

加减变化:若肝火炽盛,咳嗽气逆,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9克:若痰热内盛,咳嗽痰多,加竹沥10克;若火热伤阴,口干欲饮,心烦不寐者,加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芦根30克;若木火燔灼,肺气阴两虚者,加人参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若咳嗽痰中带血,加仙鹤草30克、地榆炭15克、地骨皮15克;若出血如涌,加犀角10克、生大黄12克,冲服参三七粉3克或云南白药0.4克;若血脱阳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急用人参10~15克煎服,或用人参12克、附片10克煎服。

2、肝火犯肺有什么症状

咳嗽阵作,气逆,咯痰黄稠,甚则咳吐鲜血,胸胁痛、性急易怒,心烦口苦,头晕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本证多由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或邪热蕴结肝胆,上犯于肺,肺失清肃或肺格受伤所致。本证属实证,为肝肺同病,肝病在先,上犯及肺,形成木火刑金,或灼伤肺络,咯血如注,故多属急危重证。

3、肝火犯肺如何治疗

本证为肝肺同病,属实证,治疗以泻肝清肺为主法。情志郁结化火犯肺者,以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为主;肝经热邪炽盛,上犯于肺,可用龙胆泻肝汤合泻白散化裁;肝火灼伤肺络,症见咳血者,以黛蛤散合泻白散为主,加凉血止血药。

肝肺同病,主要责之于肝。但治肝疗效不显着者,应注意调整治法。如肝火上炎灼肺,清之不已者,予以清金制木法,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石决明等;肾水亏虚而肝火密,清之不应者,予以补母法。宜六味地黄丸之类。

肝主升,肺主降,肝肺同时受病,肝升太过,肺降不足,气机升降失调,用药时应注意其升降浮沉之性与病证相宜,尤当重用沉降之药。

火为阳邪,最易伤律,耗血动血,木火燔灼,常引起肺阴不足,治疗时要注意顾护肺阴。清肝泻肺之药,大多苦寒伤胃,脾胃薄弱者慎用。

肝火犯肺吃什么好

1、桑叶、菊花适量,开水泡服,当茶饮。

2、冬瓜仁2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

3、栀子仁粥:栀子仁3~5克(研末)、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后加药末服食。

4、梨子川贝菊花饮:将梨子与川贝蒸后取汁,用菊花泡服。

5、薄荷茶:取鲜薄荷叶10克,开水泡,当茶饮。

肝火犯肺要注意什么

1、忌吃辛辣的蔬菜。例如辣椒辛辣刺激食道,气管,忌吃。可以吃一些白菜,菠菜。

2、忌吃发性升阳肉食。例如羊肉发性,大热,引起肝阳亢盛,脾虚异常,伤肺气。忌吃,可以适当的吃蔬菜。

3、忌吃海鲜。例如鱼是寒性的对于肺部的虚寒,肺气不足有一定的影响,应该少吃。可以适当的喝鱼汤。

4、不适宜食物:戒烟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

Ys630.com相关知识

肝火犯肺咳嗽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大动肝火,中医里面讲究五行与五脏相对应,而且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就像犯肝火就容易导致导致肺部咳嗽,我们要解决肺部咳嗽的根源还是在肝火上。要做的就是清热止咳,一般中医会开内服的、外治的以及食疗方法,就是慢一点麻烦一点,但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肝火有一点不同的是它与个体的情绪有关,所以还得疏导患者的情绪。

1、内治法

治则:

清肝泻火,宁肺止咳。

主方:

黛蛤散(或龙胆泻肝汤)合清金化痰汤(或泻白散)加减。

若肝火炽盛,咳嗽气逆,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若痰热内盛,咳嗽痰多,加竹沥;若火热伤阴,口干欲饮,心烦不寐者,加生地、天花粉、芦根;若木火燔灼,肺气阴两虚者,加人参、麦冬、五味子;若咳嗽痰中带血,加仙鹤草、地榆炭、地骨皮;若出血如涌,加犀角、生大黄,冲服参三七粉或云南白药;若血脱阳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急用人参煎服,或用人参、附片煎服。

2、外治法

(1)

附子适量、打烂,贴敷涌泉穴。

(2)

大蒜适量,捣汁贴涌泉,双足交替进行。

3、饮食疗法

(1)

桑菊茶桑叶、菊花适量,开水泡服,当饮。

(2)

冬瓜粥冬瓜仁、粳米50克,煮粥食用。

(3)

栀子仁粥栀子仁(研末)、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后加药末服食。

(4)

梨贝菊花饮将梨子与川贝蒸后取汁,用菊花泡服。

施治要点

1.

本证为肝肺同病,属实证,治疗以泻肝清肺为主法。情志郁结化火犯肺者,以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为主;肝经湿热炽盛,上犯于肺,可用龙胆泻肝汤合泻白散化裁;肝火灼伤肺络,症见咳血者,以黛蛤散合泻白散为主,加凉血止血药。

2.

肝肺同病,主要责之于肝。但治肝疗效不显著者,应注意调整治法。如肝火上炎灼肺,清之不已者,予以清金制木法,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石决明等;肾水亏虚而肝火密,清之不应者,予以补母法.宜六味地黄丸之类。

3.

肝主升,肺主降,肝肺同时受病,肝升太过,肺降不足,气机升降失调,用药时应注意其升降浮沉之性与病证相宜,尤当重用沉降之药。

4.

火为阳邪,最易伤律,耗血动血,木火燔灼,常引起肺阴不足,治疗时要注意顾护肺阴。清肝泻肺之药,大多苦寒伤胃,脾胃薄弱者慎用。

5.

本证与情志关系密切,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配合情志的疏导。

肝火犯肺的偏方


肝火犯肺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情郁结而形成的火气过大的疾病,目前医学上并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来治疗肝火犯肺,所以目前大多数患者都会选用一些食疗的偏方来治疗这一病症,因为长期坚持食疗并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比较受患者欢迎的食疗偏方有以下几种:

 

偏方一、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偏方二、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偏方三、

用猪肝1只,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或用鲜芹菜200~250克,洗净,以沸水烫2分钟后切细,捣泥绞汁,每次饮汁液2~3匙,一日3次,直至痊愈。

从上述偏方来看治疗肝火犯肺主要的方法是清火气,所以患者在使用以上偏方时应注意多吃清热去火的食物,这样能更好的配合以上食疗方法发挥作用,希望以上说书偏方能给所有的患者减轻病痛。

清肺散结中药方


冬天是一个天气干燥的季节,除了冬天以外春天要开始多补充肺脏,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快很多人的,肺部功能活跃,还能预防冬天出现的肺炎,肺结节的问题,滋润肺燥,更多的还是要用中药来调理,效果上会加倍,而且没有副作用。

滋阴润肺的中药

1、麦冬

滋阴润肺的中药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临床上常用麦冬配伍人参、五味子,以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2、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若肺燥阴虚咳嗽,痰中带血,可用川贝3克加适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炖1小时服用。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饭时取米汤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川贝还可和瘦肉煲汤,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内。

3、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为适用。

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

4、银耳

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银耳子等,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是名贵的营养滋补的佳品,同时还是扶正强壮的补药。银耳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的功效。

白及肺的中药方剂


白及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治疗肺痿肺烂。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白及肺的中药方剂以及白及肺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白及肺

【处方】

白叶猪肺1具,白及片1两。

【功能主治】

肺痿肺烂。

【用法用量】

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淡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摘录】

《喉科心法》卷下。

白及膏

【处方】

良姜、白及、沥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嚼脂麻,水同熬为膏,入冷水共淀,用绊绢1片,火上摊作膏。

【功能主治】

蝼蛄疮。

【用法用量】

贴疮上。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四。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几种能够治疗病症的中药方剂,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白及肺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疗的话!还是请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哦!

治疗盗汗的中药方


治疗盗汗的中药方

1、治疗盗汗的汤膳中药方

归脾汤:此方在临床当中主要治疗健忘怔忡,思虑过甚,气短自汗,烦躁不寐等症状。其中的药材成分包括了人参、木香、白茯神、黄 (炙)、远志(去骨甘草水泡)、归身(酒洗)、龙眼肉、枣仁(炒)、白术(土炒)、炙甘草。使用方法是加入适量姜枣为引煎好内服。

2、治疗盗汗的茶饮中药方

2.1、黄芪茶:原料主要包括了黄芪、花茶等两种药物。使用的时候把这两种药物放入容器当中,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每天可以一直冲饮至味淡。功效和作用包括了利水消肿,益气固表,托毒生肌。有效利尿,强壮身体,还能够降低血压。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自汗盗汗、浮肿、血痹、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

2.2、白术黄芪茶:这种经验方剂所需要的原料主要包括了:白术、黄芪、乌龙茶。使用时把这些材料放入容器当中,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后饮用,每天可以使用一剂药物,并注意冲饮至味淡。功能和作用为益气固表。中医用此方主要治疗气虚引起的自汗盗汗等症状。

3、治疗盗汗的其他中药方

3.1、肺卫不固:主要症状为动则汗出,畏风畏寒,容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白,脉细弱。治疗宜益气固表止汗,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或颗粒剂、丸、茶泡剂(药方为黄芪、白术、防风),也可用复芪止汗冲剂(含黄芪、党参、麻黄根、白术、防风、牡蛎、五味子)。服时均应避风寒,忌生冷、油腻饮食。

3.2、阴虚内热:表现为夜寐盗汗,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潮红,失眠,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可用更年安片、胶囊(内含熟地黄、何首乌、泽泻、茯苓、五味子、玄参、珍珠母、浮小麦等药),或用知柏地黄丸(含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丹皮、山药等)。服用时忌食生冷、厚腻、辛辣之物。

盗汗的日常保健

如果夜间出汗的情况常常发生,会影响自己的睡眠,又或者是伴随着发烧和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那么应该去医院找出其真正的原因并尽早开始治疗,这是真正能够减少夜间出汗的办法。除此以外,一些生活上的改变能够帮助你在夜晚有更好的睡眠。

1、选择轻薄、宽松和吸汗能力强的纯棉睡衣。

2、选择纯棉的床单,被子也最好是纯棉的面料而且很轻。如果入睡时觉得冷,盖两床较薄的被子比盖一床厚被子要好,这样在你感到热的时候能够立即掀开一层被子。

3、倒一杯冰水放在床头柜上,如果因为出汗而醒来可以喝上一小口。

4、将空调或者暖气的温度调低一些。

5、晚餐或者睡前拒绝一切可能让你出汗的食物和饮料,如香辣的菜肴、热茶等。

6、放一台风扇在卧室,睡觉时打开。

7、尝试和伴侣分房睡,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少了枕边人散发的体温,可能让出汗情况有所好转。

8、吃营养均衡的食物,白天进行一定量的体育运动。

盗汗的症状有哪些

根据盗汗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

中型盗汗: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即止,擦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常有烘热感,觉醒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泄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口干舌燥,喜欢喝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肝火犯肺的中药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