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方剂 > 导航 > 春季养生方剂

方剂治疗泄泻的方法

夏季养生方剂。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方剂治疗泄泻的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调理泄泻的食疗三、泄泻的饮食注意

方剂治疗泄泻的方法

1、方剂治疗泄泻的方法

脾虚泄泻:用白术五钱、芍药一两,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

治泄泻不止:用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看病人情况用适量,紫苏、木瓜汤送下。

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有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

伏暑泄泻的治疗验方:用白矾煅为末,醋糊成丸,按年龄大小取适当分量,木瓜汤送下。此方名“玉华丹”。

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矾一两、诃黎勒(煨过)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泄泻形成的原因

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外来之湿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的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情志不舒、脾主运化,脾肾阳虚等导致。

3、泄泻的分类症状

寒湿停滞: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湿热壅滞: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暑湿壅滞:发于盛夏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伴见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自汗面垢,口渴尿赤。饮食停滞: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伴见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调理泄泻的食疗

1、干姜粥,干姜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干姜煎取汁,与红枣、粳米煮粥。日服1次,当早餐食。

2、青蒿绿豆粥,青蒿5克,西瓜翠衣60克,鲜荷叶适量,绿豆30克,赤茯苓12克。青蒿、西瓜翠衣、赤茯苓入锅内加水煮沸,取汁;绿豆、荷叶共煮为稀粥,粥成后去荷叶,加入药汁,再沸即成。日服2次,连续服1周。

3、附子茯苓粥,制附子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先将附子煎煮30~50分钟,取汁,加入茯苓、粳米煮粥。分早、晚餐食用。

4、桂心茯苓粥,桂心2克,茯苓10克,桑白皮3克,粳米50克。前三味煎取汁,加粳米煮粥。每日1次,连服4~5天。

泄泻的饮食注意

1、注意卫生。餐具要注意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高温杀菌:食品在食用前进行高温杀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蔬菜应妥善保存:保持新鲜,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勿食生冷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少吃凉性的瓜果或食物。瓜果、蔬菜、肉制品等要保证新鲜,不要吃变质的东西,少吃过夜饭。

3、注意腹部保暖,不要受凉。天气突变时,应注意不要迎风说话,以免冷空气直入,伤及脾胃。

4、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睡眠,提高免疫力。

5、调畅情志,不要生气或情绪激动等,保持心情舒畅。

相关阅读

治疗经行泄泻的简便方法?


(1)中成药

①参苓白术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②温脾固肠散,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脾虚有湿而作泄者)。

③附子理中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④肉果四神丸,每服6克,日服3次(上方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⑤四神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虚不固而泻者)。

⑥柴芍六君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脾虚作泻者)。

(2)简便验方

①补骨脂、赤石脂、党参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肾阳虚而作泄者)。

②五味子、吴萸各10克,干姜6克。水煎服(适用于五更腹泄者)。

③炒白术30克,炒山药15克,砂仁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失运者)。

(3)饮食疗法

①薏苡仁、芡实各3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②党参、炙甘草各30克,生姜20克,大枣30枚,白术、茯苓各40克,黄酒1500毫升。煮数沸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脾虚为主的腹泻)。

③山药粉、莲子粉各30克,熟鸡蛋黄3枚,白糖适量。煮粥食用。

④肉桂粉2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煮粥食用(上方适用于脾肾阳虚而作泄者)。

(4)外治法

①大青盐500克,川椒、丁香各30克。炒热后熨腹部。

②五倍子研粉,醋调敷脐(上方适用于脾肾两虚者)。

③肉桂粉,黄酒调敷脐。

④吴萸、白胡椒各等分为末,黄酒调后敷脐(上方适用以肾虚为主者)。

(5)针灸疗法

①体穴:足三里、阳陵泉、天枢、关元、命门、脾俞、肾俞、膈俞。每次取3~4穴针刺,或配用艾灸。

②耳穴:肝、脾、肾、大肠、小肠、腹。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针灸治疗泄泻


【概说】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临床上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长短,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会失常所致。
泄泻多见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神经官能性腹泻等疾病。

【病因病机】
(一)急性泄泻
1、寒湿:寒湿侵及肠胃,脾胃升降失司,水湿下注大肠而泄泻。
2、湿热:夏秋季节伤于暑热,留于肠胃,传导失常而泄泻。
3、伤食:暴饮暴食,或食不洁之物,或过食生冷,肥甘,致食滞中焦,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而致泄泻。
(二)慢性泄泻
1、脾虚:脾阳不足,运化无力,水湿内停,留于肠胃而成泄泻。
2、肾虚:肾阳不足,无以温化,水湿内停而作泄泻。

【辨证治疗】
(一)急性泄泻
1、寒湿
主证:泄泻清稀,腹痛肠鸣,喜温畏冷,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多沉迟。
2、湿热
主证:腹痛即泻,泻下黄糜热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兼身热,口渴等症,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3、饮食所伤
主证: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气不欲食,舌苔垢浊,脉象滑数或弦。
治法:取足阳明经穴为主。寒湿证针灸并用(或膈姜灸)以温中利湿;湿热证针刺用泻法,以清热利湿;饮食所伤,针刺用泻法,以调中消导。


处方:天枢 足三里
随证配穴:寒湿:加中脘、关元;湿热;曲池、阴陵泉;饮食所伤:内关、梁门。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整大肠的传导功能;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可通调胃腑气机;针灸中脘、关元可温中散寒祛湿浊以止泻;曲池清阳明之热,阳陵泉利小便以除湿,二穴合用以清肠胃之热治湿热之泄泻;饮食所伤针内关通调三焦气机,梁门以消食导滞,二穴共收调中消导之效。
(二)慢性泄泻
1、脾虚
主证:大便溏薄,甚则完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炎苔白。脉弱无力。
2、肾虚
主证:每天黎明之前即泻,肠鸣腹痛,泻后则安、腹部凉,时有腹胀,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取任脉、及脾胃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及灸法,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处方:中脘 天枢 关元 足三里 地机
随证配穴:脾虚:脾俞、太白;肾虚:肾俞、太溪。
方义:中脘腑会,又为胃之募穴,健有调肠止泻;天枢大肠募穴,调肠以止泻;关元温肾,足三里健胃,地机健脾,三穴共收温中散寒止泻之效;脾阳虚加灸脾俞、太白以健脾温阳,肾虚加肾俞、太溪以温肾止泻。

【其它疗法】
1、耳针
取穴:大肠 胃
方法:轻刺激留针20min。
2、拔火罐
取穴:天枢 关元 大肠俞 小肠俞
方法:留罐10min,日二次。

治疗泄泻的龙眼姜茶


泄泻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加以制止严重的设置会导致人出现脱水,因此在生活中想要保护身体健康,对于泄泻就要重视起来,而小编今天带来的便是治疗泄泻的茶饮,以及帮助我们治疗泄泻的偏方。

龙眼姜茶

原料

龙眼肉5g、生姜3g、红茶3g。

用法

用龙眼肉、生姜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

功能

益脾温中止泻。

用途

脾虚泄泻、腹冷痛。

治疗泄泻的偏方

1、醋蛋治腹泻法:将110~220克食醋倒入锅中进行加热,打入1只鸡蛋,待熟后趁热食蛋饮醋,每天1次,可治腹痛、腹泻、急性肠炎等。

2、补充益生菌,如宝贝乐益生菌,它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3、醋豆腐治腹泻法:适量豆腐加醋煮熟服食,或加红糖水煮沸10分钟后服食,均可治久泻不止

4、醋盐止吐泻法:取少许的醋,再加盐煎服,也可止吐止泻。

5、大蒜明矾治婴儿腹泻法:将2瓣大蒜,捣烂去渣取汁;再将1粒黄豆大的明矾研末,与蒜汁调匀,每日1剂,可治婴儿腹泻。

7、胡椒红糖治腹泻法:夏季因饮食、受凉而引起的腹泻,可用热红糖水送服4粒胡椒,每日3次

8、淮山药粥治腹泻法:将50克淮山药打碎,加100克大米煮粥,加盐或白糖后服食,可治脾虚泄泻。炎症腹泻者忌服,脾虚腹胀者慎用。

9、黄豆绿豆治腹胀法:取黄豆、绿豆各35克,一同炒黄,研成细末,每次服2~3克,每天3次,可治腹部胀满。

10、荔枝干红枣治腹泻法:将15枚去皮核的荔枝干、4枚去核的红枣加水煎服,可治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老人五更泻等症。

11、栗子粥治腹泻法:将10枚栗子去壳除衣,与100克大米一起加水煮粥。只要吃后不觉腹中胀满,即可经常服用,对脾肾阳虚引起的腹泻、便溏有一定疗效。大便干结难解者忌服食。

12、萝卜叶桔皮治腹泻法:用120克新鲜白萝卜叶、30克干桔皮煎汤,浓缩至2小碗左右,每日2次,每次1小碗,连服2~3日,可治腹泻。

结语:治疗泄泻可以帮助我们轻松保护身体,让危险远离,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出现泄泻时不妨试一试上述这些偏方,当然了,治疗泄泻也别忘了龙眼姜茶哦,因为它的功效很好,可以轻松止泻。

湿疹方剂治疗方法


二、湿疹的危害不容忽视三、治疗湿疹去什么医院

湿疹方剂治疗方法

1、湿疹方剂治疗方法

皮肤中出现了湿疹,那么可以将绿豆放入锅中翻炒,最后研磨成为粉末,将粉末和白醋进行调和,然后涂抹在患处,每天涂上两次,一直连续涂抹上一个星期就可以从根本上痊愈。

再有就是我们将红枣和扁豆按照一定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这两种食物放入锅中熬煮成粥,服用之前加入少量的冰糖,平时可以作为一种点心来吃,不仅能够治疗湿疹,同时还具有保健身体的效果。

2、宝宝有了湿疹后要注意什么

宝衣服和床上用品最好都是纯棉的,还要经常晒晒杀菌。 宝宝有湿疹爱蹭,在其他面料的衣服上蹭,只会越蹭越厉害。

不要让宝宝热到,这点在我宝宝身上很明显,一热宝宝脸上的湿疹就红起来了,放在凉快的地方呆一会,就会下去。

3、如何使宝宝远离湿疹

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

还可以试试给宝宝喝点牛初乳,如生命阳光牛初乳,它除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份外,更富含活性免疫球蛋白,能抑制病菌繁殖。

湿疹的危害不容忽视

1、湿疹的危害对患者造成外观损害

在湿疹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着的苔藓样化,和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苔藓不易区别。

2、湿疹的危害迁延不愈引起色素沉着,影响容貌

湿疹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会导致产生色素沉着或疤痕。传统西医治疗湿疹,不分病人、不分病型,患病都以消除表面炎症为主,大多用一种治疗,只是单纯性地进行外部上药治疗,不能解决湿疹的发病根源和致敏原,很容易复发;且治标不治本,不是从内部治疗,药物与仪器结合,而以内服激素治疗为主,长期服用可产生毒副作用,对人体损害较大,并且容易反跳和复发。好多湿疹患者长年就医,产生一笔不小的经济支出。

治疗湿疹去什么医院

权威治疗技术是关键:很多时候选择了好的治疗医生,但是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跟不上,医生也是没办法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技术和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影响到你康复的几率,和在治疗中遭受的痛苦。

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在医患关系紧张,有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不但不尽到职责,还经常恶语相加,不仅没有尽到一名医护的职责,还给患者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也会患者病情的恢复造成影响,更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好的医院服务就相对更优质,总是笑脸相迎,每个环节都细心做到,对病人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这样也可以使患者心情愉悦,病也就好的更快。

医院是否正规:放心是选择医院最关键的因素,通常看医院是否正规可通过医院的规模、环境,或是该院的荣誉、院景等等。正常情况下,正规的医院都会将自己所获得的荣誉、优势等等突出表现,这也正是患者选择的关键。

治疗下痢泄泻的曲末酒


下痢泄泻这种症状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否则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下痢泄泻的药酒治疗方以及下痢泄泻的病因病机,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

《普济方》。

【配方】

曲末。

【制法】

用好曲末五升,微熬令香,温情醇酒令至熟,和曲末一升。

【主治】

治久冷痢不纯白者,由积卧冷处,经久病发,遂令脾胃俱冷,日夜五六十行,大小腹痛不可忍,凡白痢属冷,赤痢属热。

【用法】

空腹顿服之,日三服,若至食时,捣蒜一升令至熟,下姜、椒末调和如常食之法,惟须稠,勿加盐,以水和面二升作淳饼,极烂煮之,干漉,热内蒸蒜,臼中相和,一顿食之,少与余食,至饥时仍准前食曲末酒,比至瘥来,少食余食,以此法治,不过两日,无有不瘥。

下痢泄泻的病因病机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1.感受外淫

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外来之湿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饮食不当,如饮食过量导致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厚味,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的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3.情志不舒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泻。若素体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均可致肝脾失调,易形成泄泻。

4.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脾肾阳虚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6.中气下陷

久病失治误治,导致中气被损伤引起中气下陷,不能提升阳气,故而不能温煦腐熟水谷,水谷不化,成为泄泻。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和相关的了解了吧!以上的这几种药酒配方对于治疗下痢泄泻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哦!

方剂治疗腿痛的方法


二、如何预防腿疼的发生三、按哪些穴位能缓解腿疼

方剂治疗腿痛的方法

1、方剂治疗腿痛的方法

1.1、黄精9克,构祀9克,水煎服。

1.2、补骨脂12克,核桃仁15克,杜仲9克,牛膝9克,水煎服。

1.3、白术30克,水煎,早晚分服。服时加米酒2匙同服。

1.4、干山羊血30克,研末,日服2次,1次1克,用酒冲服。

1.5、鱼缥胶、鹿角片等量,用沙炒至黄脆状,共研末。1次3克,日服3次,用黄酒或葡萄酒送服。

1.6、鸭血活量。注人热黄酒中,饮之。

1.7、党参15克,黄蔑15克,怀山药30克,构祀15克,大枣14枚,兔肉250克,共煎汤食之。

2、腿疼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1、受凉

创伤罹患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妇女,多因在月经期、分娩和产后受风、湿、寒的侵袭,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腰痛。若腰部曾扭伤,可能发展为椎间盘脱出,出现较重的腰痛,甚至影响脊椎的屈伸和转动。

2.2、腰肌劳损

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3、腿痛的治疗方法

3.1、手术治疗

部分疾病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方能去除疼痛,如骨性椎管狭窄、椎间盘脱垂并游离、肿瘤等。手术疗法具有疗效可靠、治疗彻底、疗程短等特点,但损伤相对较大、有一定风险、费用较高。

3.2、保守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如各种电疗、磁疗、光疗、牵引、热疗、运动疗法、熏蒸等)。其优点是安全、无痛苦,缺点是疗程相对较长。如病因判断准确,治疗方法选择得当,大部分病人可达到临床痊愈。

如何预防腿疼的发生

1、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经常受到风、暑、湿、寒、燥、火六邪的侵袭。中医认为:“寒胜则痛,寒主凝滞,气血不通,经脉不畅,不通则痛,这一连串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腰腿痛”。

为此,生活起居,工作学习的环境要干燥,温暖,特别不要睡卧在寒冷潮湿的地上,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剧烈活动和出汗后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冬季的睡床要温暖,农村可睡火炕,城市可用电热毯,这些都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腰腿痛的双重作用。

2、加强锻炼,有病早治

特别是中老年人,平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做必要的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以此来增强关节的活动度、肌肉韧带的耐久性,使关节骨得到充分的营养,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如果腰部等偶然造成扭伤,需及时彻底的治疗,防止转成慢性腰痛,真正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按哪些穴位能缓解腿疼

1、摩对耳轮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有反应,出现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症状,人们也会感觉到有压痛点。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以缓解相应脏腑器官的病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2、推腰臀腿部

先左弓箭步站立,叉腰。用右手掌,虎口分开,拇指在前,推住同侧腰部,然后用力向下推,经臀一直推到大腿和小腿为止,身体也随着向右侧弯。然后右弓箭步站立,用左手推左侧腰臀腿部。交替推4~10次。

3、揉小腿肚

小腿肚上有一个解乏穴——“承山穴”。这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小腿后侧正中间,腓肠肌肌腹下。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顾名思义,承山穴正是承受着人体这座“山”。身体站立时,小腿肌肉自然紧张,承山穴所在的位置相当于“筋、骨、肉”的一个交点,是最直接的受力点。

慢性胃炎方剂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方剂治疗方法

1、慢性胃炎方剂治疗方法

归脾汤

功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虚,食少不眠,或脾虚不能统血,致血妄行。

药方:人参、白术、茯神、枣仁、龙眼肉、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甘草。

补中益气汤

功用:升阳补中。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药方: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干姜、大枣。

黄芪建中汤

功用: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

药方:黄芪、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2、慢性胃炎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3、慢性胃炎怎么检查

胃液分析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及组胺试验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胃炎胃酸降低。

慢性胃炎如何预防

1、戒烟戒酒:烟草中有促使胃酸分泌增加的有害成分,会刺激胃粘膜,而过量吸烟则会引起胆汁反流。而酒中有促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的成分,长期过量饮酒使慢性胃炎疾病发生率增高。

2、对损伤胃粘膜疾病的药物要慎用:很多药物对胃粘膜都存在损伤,胃粘膜损伤会引起慢性胃炎或溃疡,所以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嘱咐来用药。

3、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进胃导致慢性胃炎。

4、尽可能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在饮食时应遵循细嚼慢咽的原则,这样有利于消化和削减胃部的刺激。

5、愉快的精神面貌:过度紧张和抑郁会造成幽门括约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食疗方

小茴香粥

材料:炒小茴香3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将小茴香装于纱布袋内扎口,入锅加水先煮半小时或40分钟弃药包,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及适量水同煮至熟。酌加精盐、味精调味即可,早晚服用。

功效:健脾开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脘腹冷痛,慢性胃炎,纳差等症。

肉桂粳米粥

材料:肉桂末1~2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肉桂研成细末;再将粳米、砂糖共放入砂内,加水煮为稀粥,然后取肉桂末1~2克,调入粥中,改用文火,再煮沸,待粥调停火即可,早晚餐时空腹温食。

功效:温中和胃,主治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人参莲子汤

材料:白人参10克,冰糖30克,莲子10枚。

做法:将白人参、莲子(去心)放碗内加水适量泡发,加入冰糖。将碗置蒸锅内,隔水蒸1小时即成。饮汤,吃莲子肉。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次日再加莲子、冰糖和水,如上法蒸服,第3次可连人参一并服用。

功效:补脾益气,健胃,止泻。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脾胃虚弱型。症见胃脘痞闷,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少便溏,神疲等。三药共用,既可以补脾胃之虚弱,又祛其邪气,效果较好。

泄泻的刮痧疗法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多见。

泄泻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状;或大便清薄,完谷不化,便中无脓血。泄泻之量或多或少,泄泻之势或缓或急。常兼有脘腹不适,腹胀腹痛肠鸣,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起病或缓或急,常有反复发作史。常由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诱发或加重。临床一般分为寒湿、湿热、食滞3型。

一、寒湿泄泻

(一)症状

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二)治法

(1)选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

(2)定位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中旁开2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脾俞穴向下刮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和外侧足三里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二、湿热泄泻

(一)症状

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二)治法

(1)选穴中脘、天枢、曲池、外关、肺俞。

(2)定位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肺俞: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肺俞穴,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然后从前臂曲池刮至外关。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

三、食滞肠胃

(一)症状

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

(二)治法

(1)选穴中脘至天枢、上巨虚、大肠俞。

(2)定位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

方剂治疗泄泻的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