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养生的功能 > 导航 > 养生的功能

弥散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养生的功能。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弥散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弥散功能障碍很多人不是特别的了解,它是指氧气,一氧化碳一些气体进入到肺泡膜里面,引起的一种障碍性的病症表现,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的情况。这对于患者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弥漫量的大小和弥漫时间,气体的分子量以及气体分压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弥散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1.弥散面积减少

正常成人肺泡膜的弥散面积约为80m2,静息时,肺泡弥散面积约为35m2~40m2,因其储备量大,只有当它减少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肺泡膜面积减少可见于肺实变、肺不张、肺气肿和肺叶切除等。

2. 弥散膜增厚

肺泡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毛细血管与肺泡上皮间的网状间隙、肺泡上皮、肺泡上皮表面的液体层及表面活性物质层等结构组成。膜的厚度为0.35~1.0μm,故气体易于弥散,交换很快。当肺水肿、肺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时,可引起肺泡膜厚度增加,使肺泡膜通透性降低或弥散距离增宽而致弥散速度减慢,气体弥散障碍。

弥散量的大小,取决于膜两侧气体分压差、弥散面积、距离、时间、气体分子量及其在弥散介质中的溶解度。肺气肿及其他肺组织病变,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时可引起弥散功能降低。临床上当肺部病变产生弥散功能障碍时,常同时有明显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其后果均导致缺氧。

扩展阅读

肝功能障碍


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大多数都会出现干燥的不舒服,这个时候会影响到正常的饮食,甚至会让人觉得非常烦躁,对于这种情况解决方法很简单,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热能的食物,高热能的食物能改善肝功能障碍的症状,给予蛋白质和脂肪的补充,食鸡蛋补充蛋白质和胆固醇。

饮食调理

热 能

以往很多人认为,高热能饮食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实际上,许多患者由此引发了脂肪肝、糖尿病等并发症。高热能可增加肝脏负担,加重消化机能障碍,影响肝功能恢复。而能量过低会增加体内蛋白质耗损,不利于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因此如无发热等合并症,成人的热能供给量应在8.37mj(2400kcal/天左右,有发热等可增加至10.04mj。

蛋白质供给

足量优质蛋白质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贮存,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肝功能恢复。但由于饮食中蛋白质增加会使血氨增高,血氨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动物蛋白质的产氨作用最明显!植物蛋白质则很少有这种反应!因此要多吃产氨低的蛋白质食物(动物蛋白质),如奶类,豆类,鸡蛋,牛奶,胡萝卜,鱼肝油 大豆蛋白质与动物蛋白混用更能发挥其互补作用和减少氨的来源。

因此吃鸡蛋要适量(一般一天最多2个)!

脂 肪

饮食中的脂肪不应过分限制,以免影响机体热能供给和降低食欲,但应避免油腻的食物,特别是黄疸尚未消退者要注意。肝炎患者的脂肪供给过多会出现脂肪泻,而供给量太少则影响食欲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此脂肪的标准供给量应为60克/天左右,以植物油为宜,慎

食加工类肉食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摄入超过机体需要时,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并发症。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占总热能的60%到65%,即全天主食量约为350克,并配以新鲜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

肝病严重时,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维生素C、Bl、B2等缺乏。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增强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C、E和K联合使用治疗肝炎,可改善症状和促进肝功能好转。因此,肝炎病人可选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番茄、水果等。

另外: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禁酒,不要吃肝损害的药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果要吃可以吃点:复方维生素B 维生素C 肌苷片 保肝治疗,但是药物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中药或西药都可能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肝功正常才是目的.

肝脏病人忌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凝血功能障碍的症状


凝血功能障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表现,目前来看主要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一般是因为单一的凝血因子出现缺乏,导致婴幼儿出现出血的症状,和遗传有着重要的关系,而获得性凝血障碍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常见的,常常是因为多种凝血因子缺乏而造成的这种疾病,比如说血友病,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出血,以软组织、肌肉、负重关节出血为特征。通常自幼儿期即有出血倾向,轻型可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才被诊断。出血症状出现越早,病情越重。患者可表现为轻微外伤或手术后严重出血,往往在拔牙或小手术时出血不止。

少数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出血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出血程度与血浆因子活性(浓度)相关。虽然正常止血所需的因子Ⅶ或Ⅸ的活性为25%,但有症状者其因子活性往往低于5%。临床上依据因子活性将血友病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及亚临床型。

出血部位以四肢易受伤处最多见,可出现深部组织血肿,血肿大者可压迫附近的神经如: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引起疼痛及麻痹症状;压迫血管可发生坏疸。颈部、喉部软组织出血可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腹膜后、肠系膜出血可有腹痛。

重症者可出现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出血过多者可引起贫血。关节腔反复出血见于重症患者,多发生在轻微损伤后,亦可自发出血。

可有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急性症状持续3~5天,出血停止后约经数周积血逐渐吸收可不留痕迹。若日久不吸收可致滑膜炎,反复出血可致关节僵硬,最后导致永久性关节破坏、骨质疏松、关节活动受限、变形、附近肌肉萎缩,致成残疾。最常受累的关节在婴幼儿期为踝关节,儿童及成人为膝关节。

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

临床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出血,程度一般较轻。此外,外伤、手术后渗血、血尿、月经过多及胃肠道出血亦常发生。未见深部组织出血及关节出血者。

凝血功能障碍有什么症状


凝血功能障碍是抗凝血因子缺乏,或者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要知道凝血功能障碍的话,那么产生的威胁是比较严重的,身体缺乏凝血因子,只要身体一出血的话,就无法有效的控制止血,而现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获得性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常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的现象。

一、症状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主要常有家族史;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康复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二、病因

1、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一般是单一凝血因子缺乏,多在婴幼儿期即有出血症状,常有家族史。

2、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较为常见,患者往往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多发生在成年,临床上除出血外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及体征。

三、预防

1、补充凝血因子对血友病的出血原则是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使其血浆因子浓度提高到止血水平。一般可用新鲜血浆,严重出血必须外科手术,或心力衰竭者宜用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冷沉淀物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含因子Ⅸ、X、Ⅶ、Ⅱ)。

2、DDAV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的同类物质,有抗利尿及动员体内贮存因子Ⅷ的作用,主要用于轻症血友病甲患者,临床常用0.3~0.5μg/kg加入生理盐水20~30mL内静脉注射,也可用高浓度1μg/kg作滴鼻用,每12小时一次即可。

3、抗纤溶剂能保护已形成的血凝块不溶解,可用于口腔伤口及拔牙时止血,抗纤溶剂往往与补充疗法并用,常用6—氨基己酸4~6g每日4次,日总量20~25g,至拔牙术后72~96小时。也可用对氨甲苯酸(pAM BA)每次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推注或滴注。止血环酸。应注意引起血尿,在尿道内形成小血凝块可致尿路阻塞的危险。

中药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方法


性功能障碍可谓是困扰很多男性多年的疾病,多数患有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大多数肾脏阳气不足,肾功能虚弱,肾功能低下,这就是所谓引起自己出现阳痿早泄和生殖器勃起不坚的主要原因,一般的情况下来讲,对于这种疾病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中药的方式来进行调理,那么关于中药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方法有哪些呢!

中医治性功能障碍的方剂

一、菟丝子、肉苁蓉、女贞子各20克,枸杞子、覆盆子、山萸肉、金樱子、鹿角霜各15克,车前子、韭菜子、桑螵蛸、蛇床子各10克,五味子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本方适用于男子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精子稀少;女子带下清稀,性欲冷淡者。

二、熟地、淮山、巴戟天、炒白芍各15克,蛇床子、当归、白术、制香附、艾叶、菟丝子、杜仲、鹿角霜、仙茅各10克,川花椒、肉桂、吴茱萸各3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适用于女子小腹寒冷或小腹冷痛,性欲冷淡。

三、黄芪、淮山、巴戟天、党参、枸杞子、肉苁蓉各15克,菟丝子、煅牡蛎、阳起石各20克,熟附片、锁阳、山萸肉各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适用于男子腰酸腿软、畏寒背冷、夜多小便、阳痿;女子白带清稀,性欲冷淡。

四、红参20克,蛤蚧一对,肉苁蓉50克,浸入1升米酒内,一周后饮用。

适用于男女性欲冷淡。暑热天不宜用。

五、肉苁蓉50克,切片,先放入锅内煮1小时,去药渣,放入150克-200克碎羊肉,粳米100克,生姜3片-5片,同煮粥,加入油盐调味。

适用于男女性欲冷淡病人,以肾虚者为佳。

六、沉香6克,甘松10克,羌活、藿香、丁香、肉桂各30克,沙姜、辛夷花、檀香、木香各20克,共研为粗末,装入布袋内即成药枕,供睡用。

性功能障碍不光社会,对一个家庭造成影响就连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会造成危机通常男性会引起,射精时出现的疼痛,勃起不坚,性冷淡的发生,对于中药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方法可起到很好的疗效。

什么是直立性调节功能障碍


直立性调节功能障碍通常发生在幼儿群体,主要是因为孩子神经功能还没有发育的特别完善,这时候不是特别的稳定,经常会发现血管舒缩反应不良的情况,在变换体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现象,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这都属于直立性调节障碍。作为家长来说,遇到以上的问题,应该及时就诊。

什么是直立性调节功能障碍

一、临床表现

多见于6—14岁的中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出现精神不振、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由蹲、卧、坐起立时出现眼前发黑、眩晕,甚至晕倒。平时稍活动后就感到心慌气促,坐车容易发生晕车等。

二、诊断要点

1.主要条件:①晨起头晕、精神不振;②直立后不适;③直立试验阳性。

2.次要条件:①易疲乏;②稍事活动即感心慌、胸闷;③易晕车;④洗热水澡时出现头晕或心慌、胸闷等不适。

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具有以上一个主要条件和两个次要条件,或具备以上两个主要条件即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

1.精神治疗:首先要知道此病属良性疾病,预后良好,随着孩子的发育长大,植物神经功能逐渐发育完善,大多数患儿在青春发育期症状可逐步减轻,直至完全消失。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有直立性调节障碍时,不必过于紧张,并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起床前适当活动肢体,以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起床时动作不要过猛过急,这样可使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3.每天用冷毛巾擦肢体,直至皮肤微红,或洗冷水浴,每日一次,有助于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

4.药物治疗:用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如谷维素20毫克,每日3次,症状好转后减半量,3个月为一个疗程。

弥散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