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中医运动养生的作用是什么。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您是否正在关注中医养生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的药理作用是什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都属于治疗疾病的药汤,但是很多人不喜欢使用中药,因此了解此药汤的人很少。从而忽略了功效及治疗。我们需要对两种药汤进行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治疗,那么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的药理作用是什么?药理作用是很强大的,可以帮助患者治疗身体的疾病,治疗的详情如下:

二陈汤的药理作用

1.对比研究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豚鼠磷酸组胺诱喘、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方法进行3种剂型药理作用对比实验。

2.二陈汤理气化痰抗衰老的作用机理 采用D-半乳糖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40天,中药组注射D-半乳糖同时以6.32g/(kg*d-1)浓缩二陈汤煎液灌胃40天,并以空白组作对照,观察二陈汤对小鼠脑、胸腺、脾、肝、肾指数、自由基代谢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小鼠大脑额前页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3.二陈汤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细胞色素酶CYp2E1活性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 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用二陈汤治疗。

三子养亲汤药理作用

主要有平喘,镇咳,祛痰,抗炎,抑菌及抑制甲状腺功能等作用。

1.平喘:

(1)三子养亲汤可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肺流量减少。

(2)三子养亲汤80×10-2g/ml有舒张正常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并能对抗1×1O-7g/ml的 Ach和1×10-5g/ml的Hst引起的平滑肌收缩。

(3)三子养亲汤、白芥子、紫苏子均能延长乙酰胆碱引喘潜伏期,其中三子养亲汤的作用最强。

(4)三子养亲汤小鼠灌胃,每日1次,连续10日,末次给药后1小时眼眶取血,测定血浆中CAmp和CGmp含量。三子养亲汤能提高小鼠血浆cAmp/CGmp比值,其平喘作用可能与调节CAmp/CGmp比值有关。

2.镇咳:三子养亲汤对小鼠浓氨水引咳有镇咳作用,延长小鼠引咳潜伏期。三子养亲汤9g/kg灌胃和可待因45mg/kg灌胃的镇咳作用几乎相等。

3.祛痰:三子养亲汤、白芥子、紫苏子均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洗出液中酚红的浓度,其中以白芥子的作用较强。

4. 抗炎:三子养亲汤及白芥子、莱菔子单独使用均能明显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上述文章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的药理作用,中药的功能是很好的,只是使用起来不方便,患者可以在医院买药后由医生煎药,患者使用的时候热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也方便患者食用,但要注意存储,存储不当会引起药物的效果,对患者的身体还有损害,是非常不利的,就患者也要引起重视。

ys630.coM延伸阅读

三子养亲汤方剂功效


三子养亲汤可能我们不太清楚是什么,那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但是我们会觉得它的名字很是特别,一听就有想要了解的冲动。其实大家有所不知三子养亲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三子养亲汤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名称】三子养亲汤。

【分类】理气剂-降气。

组成

紫苏子(主气喘咳嗽); 白芥子(主痰); 莱菔子(主食痞兼痰)。

用法

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或等分,每剂不过9克(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功效

痰壅气滞证,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方解

本方原治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水谷精微化为痰,痰壅气逆,肺失肃降,以致食少痰多,咳嗽喘逆等,病急则须治标,故方中选用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

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本方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嗽之疾,并寓子以养亲之意,原书云: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传梓四方。正如吴鹤皋云:奚痰之有飞霞子此方,为人事亲者设也。

(《医方考》)故以三子养亲汤为名矣。

注意事项

方剂加减: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三子养亲汤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们虽然了解了它的组成、作用与功效,但是还是不能轻易的使用,要使用一定要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哦,我们不可以随便尝试,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二陈汤


二陈汤我们光听名字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顶多猜是两个姓陈的人熬的汤药,或者是一个姓陈的人发明的用陈皮熬制的一种汤药,其实都不是,想知道的朋友可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以下介绍的内容大家感兴趣。

【方剂名】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甘草炙(4.5g)。

【用法】

上药畋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方解】

本方证为脾失健运,水湿凝聚成痰犯肺所致。湿痰犯肺,故咳嗽痰多易咯;痰阻气机,胃失和降,故胸膈满闷,恶心呕吐;湿困脾阳,则肢体困倦;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痰浊凌心,则为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均为湿痰之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君药。橘红理气化痰,芳香醒脾,使气顺痰消,为臣药。

君臣相配,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使湿祛痰消,治其生痰之源,为佐药。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煎时加生姜降逆止呕,又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使散中有收。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的通用方剂。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禁忌】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附方 导痰汤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120g,天南星(细切,姜汁浸)、枳实(去瓤)、橘红、赤茯苓各30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9g,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

痰厥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腻,脉滑。

出处

《传信适用方》。

附方 涤痰汤

组成

南星(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7.5g,枳实(麸炒)、茯苓(去皮)各6g, 橘红4.5g,石菖蒲、人参各3g,竹茹2g,甘草1.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

涤痰开窍。

主治

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出处

《奇效良方》。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辅以茯苓甘草臣,理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乌梅真。

结语:在上述文章的介绍下我们是不是对二陈汤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二陈汤和姓陈的人没有关系,这里的陈是指陈旧的意识,即年份越久效用越好,二陈汤主治咳嗽痰多和恶心呕吐,要使用的朋友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哦。

二陈汤配方是什么


很多人听到二陈汤肯定一愣,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名词,更别谈了解二陈汤配方了。建议大家多去了解一下这些常识,这样自己喝的时候也能知道喝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请中医方面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二陈汤配方,大家认真往下看。希望通过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都有所了解。

二陈汤,中医方剂名。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义

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

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综合本方,结构严谨,散收相合,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运用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二陈汤配方大概就是上面文章介绍的这么多了,这种药物主要还是止咳祛痰的,因此咳嗽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喝点二陈汤,会看到不错的止咳效果的。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二陈汤是属于处方药,是必须有执业药师证的人才能开的。

二陈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


导读:二陈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二陈汤,中医方剂名。那么二陈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二陈汤的标准配方,下面具体来看看吧。

【方剂名】

二陈汤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标准配方】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白茯苓三两(9g),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

上药畋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方解】

本方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

【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配伍特点】

综合本方,结构严谨,散收相合,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加减化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使用注意】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2、方论选录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令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

以上就是二陈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有一些药物其实我们经常见或者是经常听说,人们大多数时候都知道它能够治疗哪一种疾病,但更深层次的额了解就少之又少。例如常见的药物阿托品,很多时候人们对其药理都不是很了解。那么,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是什么呢?其实,这种药物主要是用于治疗平滑肌痉挛的。

主要解除平滑肌痉挛,量大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搏加快、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

它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M-受体,从而拮抗过量乙酰胆碱对突触后膜刺激所引起的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临床上常用于抑制腺体分泌、扩大瞳孔、调节睫状肌痉孪、解除肠胃和支气管等平滑肌痉挛。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出现的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但有机磷中毒时对硫酸阿托品的耐受性高,因此用药量应足够大。

要求达到阿托品化:在轻度中毒时一次肌肉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1~2mg,必要时可重复;中度中毒时用量加倍,半小时后重复一次,以后根据瞳孔变化酌情重复;重度中毒一次用量可达3~5mg,以后每隔10~30min重复,至瞳孔开始散大、肺啰音消退或意识恢复时,酌情减量。如瞳孔散大后不再缩小,或有轻度面色潮红、轻度不安躁动,可立即减量或停药。阿托品为剧毒药品,用药期间对病人需密切观察。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的骨骼肌震颤无明显作用。中、重症患者需合用胆碱酯酶复能剂。不能用于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二陈汤这种方剂。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拼音名】èr Chén Tāng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0克 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

【制法】上药为粗散。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

【备注】本方是治疗湿痰的要方。湿痰之成,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运化失健,以致湿聚成痰。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煎加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协同半夏、橘红和胃祛痰止呕;少用乌梅,味酸收敛,配半夏散中有收,使其不致辛散太过。凡是痰湿为患,均可用本方增损治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 (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 山药(炒)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 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半夏(炒,去脐)枳实(炒)酸枣仁(炒)陈皮各6克 茯苓15克 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主顽痰所致的惊悸。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竹茹,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别名】治中汤、补脾汤、正料治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青皮、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胸腹胀满,呕逆不食,自利不渴,因伤宿食,或吐后噫败脾气。伤寒汗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血气不和;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干,脉尺寸俱沉细;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中寒,饮食不化,吞酸哯啘,食则膨亨,胀满呕逆;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通,或大病愈后,胸中有寒,时加咳唾;霍乱吐泻,泻血不止;脏寒冷气,腹痛肠鸣,下痢青黑;食积,心腹满痛;忧思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腹满痞闷,兼食积者;冷食粘滞。

【用法用量】治中汤(原书同卷)、补脾汤(《本事》卷九)、正料治中汤(《直指》卷二十六)。

【临床应用】伤寒劳复《本事》:有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予诊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发其劳,庶几得愈。授以本方,佐以小柴胡得解。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引《指南方》

【处方】半夏(汤洗7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去痰和中。和中理气,健脾胃,消痰,进饮食。健脾燥湿,顺气和中化痰,安胃气,降逆气。主湿痰为患,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心悸嘈杂,或咳嗽痰多者。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气郁痰多眩晕,及酒食所伤眩晕;食疟,诸疟。咳嗽呕痰;痰壅吐食。臀痈,流注。中风风盛痰壅。上中下一身之痰。疡痈,中脘停痰。痰多小便不通,用此探吐。痰嘈,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或兼恶心,脉象必滑;呃有痰声而脉滑者。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心痛,腹痛;膏粱太过,脾胃湿热遗精;脾胃湿痰下注而淋。妇人月水准信,因痰闭子宫而不受胎者。子眩。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二陈丸”(见《饲鹤亭集方》)。

【注意】热痰,燥痰,吐血,消渴,阴虚,血虚均忌用。

【各家论述】1.《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今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若果血虚燥症,用姜汁制用何妨。抑尝论之,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

【临床应用】1.气厥:倪维德治一妇病气厥,哭笑不常,人以为鬼祟所凭,倪诊脉俱沉,胃脘必有积,有所积必作疼,遂以二陈汤导之,吐痰升许而愈。此盖积痰类祟也。

【摘录】《局方》卷四(绍兴续添方)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干葛、青皮。

【功能主治】酒厥。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木通、山栀、麦门冬(去心)、车前子、黄柏(酒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咳喘,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玄参、升麻、桔梗、天花粉、牛蒡子(研)、连翘、当归、生地黄、赤芍药、黄连、白术、黄芩、青皮、紫苏梗、山栀仁。

【功能主治】弄舌喉风,哑不能言,舌出,常将手拿者。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山药(炒)、车前、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滑泻不止,灸百会1穴,天枢2穴,中脘1穴,气海1穴。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陈皮、半夏(姜炒)、茯苓(去皮)、甘草、加人参、白术、竹茹、砂仁、山栀(炒)、麦门冬(去心)各等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火呕吐。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清热二陈汤”。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苏子1钱半(焙,研)1钱,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杜仲(盐水炒)1钱,甘草3分(炙),前胡1钱,桔梗1钱,杏仁1钱(汤泡,去皮尖)。

【功能主治】伤寒夹痰,寒热往来,脉滑而喘逆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处方】橘红5钱,半夏2钱,白芥子(炒)2钱(研),茯苓1钱,生甘草3分。

【功能主治】流注初起,皮色不异,唯肿唯疼,虽身体发热,内未作脓。

【用法用量】加阳和丸,同煎服。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茯苓(去皮)1钱,南星(姜制)1钱,陈皮1钱,瓜蒌仁1钱,枳实(麸炒)1钱,桔梗1钱,栀子1钱,半夏1钱,黄芩1钱,甘草3分,木香5分(研),辰砂(为末)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一切痫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临服入竹沥、姜汁,磨木香,调辰砂末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陈皮、茯苓、法夏、甘草、桔梗、黄芩(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痰涎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感风寒,加生姜为引。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二陈汤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二陈汤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土大黄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土大黄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首先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同时具有解毒,治疗咳嗽,预防大便秘结的效果,也可以缓解湿疹,对很多人出现的局部瘀肿,因为摔倒或磕碰造成的淤血,都可以使用土大黄进行调理,其中具有祛除风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的功效,使用方法比较简单,捣碎后取汁液敷在身体的外侧,也可以煎水服用,虽然这一方面看起来较为简单,可是也要咨询医生才会更对症。

药理作用

煎剂可使小鼠凝血时间显着缩短(毛细管法),应用肝素使凝血时间延长后,再用煎剂仍可使其缩短。小鼠静脉注射依文氏蓝,再于局部皮下注射组织胺,则于注射组织胺之局部不久出现蓝晕,如预先腹腔注射煎剂则可阻断或推迟蓝晕的发生,说明它能使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蟾蜍全身血管灌流试验,表明它可使血营收缩。

主要药理

主治

土大黄有清热,行瘀,杀虫,解毒。治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烫伤。

① 汪连仕《采药书》:治吐血。军中箭伤,罨之;

②《纲目拾遗》: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痈肿,止血;愈疥癣,和糖

醋捣擦。治肺痈;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无名肿毒,消血热;④《贵州民间方药集》:开胃健脾,补体虚力弱;

⑤《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

用法

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成分】

其他药用价值

1治痨伤吐血:金不换鲜根连叶35~50克,百合15克,冰糖50克。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2治咳嗽吐血,跌打受伤吐血:金不换25~35克,和精猪肉切细,做成肉饼,隔水蒸熟食之。(《中医药实验研究》)

3治肺痈:金不换草根50克,捣汁酒煎服三次,(《百草镜》)

4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5治皮炎,湿疹:土大黄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癣癞: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7治肿毒初起:金不换草,根叶不拘,25克。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8治脚肿烂及小儿清水疮:土大黄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9治大便秘结:土大黄根5~2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0治汤火伤:土大黄根适量,研末。麻油调敷伤处。(《江西草药》)

11仙人掌和土大黄粉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方法取仙人掌两块去刺捣烂,加入土大黄粉20g拌匀,外敷患处,面积应超过红肿边缘,外敷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疗程3天,并发睾丸炎者加服抗生素

【摘录】:《*辞典》功效

土大黄为蓼科植物钝叶酸模的根。钝叶酸模为多年生草本,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土大黄根及根茎呈圆锥形,全体棕红色至棕灰色,顶端有茎基残余及鳞片状、须毛状纤维;根部有分枝,表面具维纹及横长疤痕;质硬,断面黄色,有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入纹。气微,味稍苦。以质硬,断面色黄者为佳。

【土大黄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

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土大黄食疗作用】:

土大黄味苦、辛、性凉;归肺、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

主治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痄腮,痈疮肿毒,咯血,吐血,衄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便秘,湿疹疥癣。

【土大黄做法指导】:

1. 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

2. 治肺痈。金不换草根50克捣汁酒煎服,三次愈。

3. 治肿毒初起。金不换草、根、叶不拘,捣碎25克。陈酒煎服。

二术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二术二陈汤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别名】苍白二陈汤、二陈二术汤

【处方】苍术(土炒)1钱,白术(土炒)1钱,半夏(滚水泡7次,姜制)1钱,陈皮(去白)1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健中燥湿。主脾失健运,痰湿不化,呕吐清水,头痛。脾虚痰食不运。湿痰头痛,脉弦细。

【用法用量】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卷八)、二陈二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脾亏,痰湿闭遏清阳,不能分布营卫以奉上于头,故头痛经久,已成头风。苍术燥湿强脾,兼擅升阳;白术助脾燥湿,力主健运;陈皮治生痰之由;茯苓渗湿,杜生痰之源;半夏燥湿化痰,兼醒脾胃;甘草调中缓逆,且和诸药也;生姜煎服,使脾健气调,则痰湿自化,而清阳敷布,头痛无不自止。

【摘录】《医统》卷二十四

【处方】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升麻、柴胡。

【功能主治】便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二术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二术二陈汤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加减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二陈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加减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加减二陈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丁香30克 半夏 橘红各150克 茯苓90克 炙甘草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3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处方】橘红(去白)1钱,半夏(制)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贝母1钱半,枳实(炒)1钱,白术(去芦)1钱2分,连翘5分,黄芩(酒炒)1钱,防风(去芦)5分,天花粉7分,香附(童便炒)1钱,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火气逆。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苍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白术1钱,酒芩(炒)1钱,香附1钱,陈皮半钱,茯苓半钱,威灵仙3钱,甘草少许(一方加羌活1钱)。

【功能主治】上焦湿热痰横行经络,手臂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加生姜2-3片,水煎服。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

【处方】橘红(以盐水浸,焙)1钱2分,枳实1钱,黄芩(炒)1钱,白术9分,贝母(炒)9分,香附9分,白茯苓7分,天花粉(盐水炒)7分,防风5分,连翘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老痰、燥痰、热痰。

【用法用量】上作1贴。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麦门冬、竹茹、炒黄连、炒山栀、人参、白术、当归、辰砂、乌梅、竹沥。

【功能主治】痰因火动,心苦时跳时止。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调辰砂末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二○

【处方】陈皮1钱,苍术8分,茯苓1钱,甘草2分,白术4分,枳壳7分,枳实3分,桔梗5钱,紫苏3分,薄荷2钱,香附7分,菖蒲1钱,荆芥6分,木通4分,川芎1钱,麦门冬5分。

【功能主治】痰、火、气。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白茯苓、附子(童便浸)、木香、川芎、小茴(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气疝,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育婴秘诀》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泡7次)、白茯苓、甘草(炙)、枳实(麸炒)、橘核、栀子(炒)、山楂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七疝。

【用法用量】水煎,入生姜汁,热辣饮之。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

【处方】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白茯苓(去皮)3钱,甘草8分,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竹茹2钱,砂仁8分,山栀3钱,麦冬(去心)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呕哕痰涎。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白茯苓1钱,苍术(泔浸,炒)1钱,白术1钱,猪苓1钱,泽泻1钱,山栀子(炒)1钱,麦门冬(去心)1钱,黄芩(炒)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八

【处方】枯芩2钱,川连1钱,橘红1钱,川贝1钱,茯苓1钱,桑皮1钱,前胡7分,枳壳8分,甘草5分,瓜蒌1钱。

【功能主治】妊娠子嗽痰喘,因火乘肺金者。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处方】陈皮、半夏(制)、山楂肉、枳壳、柴胡、神曲(炒)、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吐,或伤乳吐,或腹痛手足心发热,或作嗳气,或呕酸水,或作渴唇红。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法半夏3钱,广陈皮3钱,紫菀3钱,诃子3钱,桔梗2钱,牛蒡子3钱,五味子1钱,炮姜2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咳嗽,脉象沉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半夏为君,半夏炙熟,乃温和之品,亦止嗽之圣药,惟有中寒者用之最宜;佐以诃子、牛子、紫菀、桔梗能温胃化痰,五味子益肾,炮姜温中,陈皮开胃,甘草和脾。此剂纯用温和之药,益胃强脾,脾健而痰自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处方】二陈汤加苍术、南星、黄芩(酒洗)、羌活、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白虎历节风,因痰因湿体肥者。

【用法用量】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酒洗)、羌活、红花。

【功能主治】痰客太阳经,项强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

最后提醒下加减二陈汤虽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好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可以的放话,选择日常多注意饮食,因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

缓释胶囊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缓释胶囊是常见的用药,但是也有好处和坏处,其中的好处是能有效的抑制身体的多项问题,具有解热镇痛以及抗炎症的作用,非常适合部分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脊椎炎症,以及各种慢性疾病,急性病情的发病期服用,同时也对牙痛,头痛有着一定的功效,在目前的临床上儿童和成年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并且符合缓释胶囊治疗效果都可以服用,但是12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缓释胶囊副作用较低,一般是主要针对肠胃不适,或者皮炎头痛这样的反应,而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药理毒理

布洛芬是有效的环氧合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与食物同服时吸收减慢,但吸收量不减少。与含铝和镁的抗酸药同服不影响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服药后1.2-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用量200mg,血药浓度为22-27μg/ml,用量400mg时为23-45μg/ml,用量600mg时为43-57μg/ml。一次给药后T1/2一般为1.8-2小时。服药5小时后关节液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以后的12小时内关节液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本品在肝内代谢,60%-90%经肾由尿排出,100%于24小时内排出,其中约1%为原形物,一部分随粪便排出。

适应症

本品系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无病因治疗及控制病程的作用;②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④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日2次(早、晚各1次),一次0.3~0.6g (1~2粒),或遵医嘱。晚间服药可使疗效保持一夜,亦有助于防止晨僵,12岁以下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本品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低,一般为肠、胃部不适或皮疹、头痛、耳鸣。

禁忌症

① 活动期消化道溃疡;② 对本药物过敏者,因服用阿斯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诱发哮喘、鼻炎或荨麻疹的患者。

注意事项

(1)肠胃病患者慎用。对其他抗风湿药物耐受性差者可能对本品有良好耐受性。

(2)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

(3)并用抗凝血剂的患者,服药的最初几日应随时监测其凝血酶原时间。

(4)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病患者慎用。

(5)过量服药可能引起头痛、呕吐、倦睡、低血压等,一般症状在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

(6)服药期间饮酒可增加胃肠道副作用,并有致溃疡的危险。

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慎用。

儿童用药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生减退,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副作用,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时,药效不增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

(3)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4)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5)与维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7)本品可增强抗糖尿病药(包括口服降糖药)的作用。

(8)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

(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时宜减少本品剂量。

(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故本品不应与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

中药二陈汤的功效


中药有很多种,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中药到底有哪些,因为中药的种类太多了,分不清楚中药的类型就无法给予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就无法真正的利用中药来给自己治疗疾病,中药中还有一种药物叫做二陈汤,二陈汤还可以用来帮助消化,开胃,对很多疾病有好的效果,那么这个中药二陈汤的功效到底有哪些呢?

【名 称】二陈汤

【出 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 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

【方 诀】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功 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 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用 法】上药呚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禁 忌】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方 论】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通过上面的介绍,让我们都知道了这个中药二陈汤的各种功效和作用,让我们了解到了到底该利用二陈汤来治疗失眠疾病,二陈汤是中药中很常见的一种的药物,当然,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治疗的时候都是不能盲目使用的,必须要合理的运用药物来治疗疾病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的药理作用是什么?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