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前养生

2019-10-20

直肠前突

男性怀孕前养生。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直肠前突”,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概述】

直肠前突(rectocele,RC)的译文是直肠膨出,即直肠前壁突出,亦称直肠前膨出。为出口阻塞综合征之一。患者直肠阴道隔薄弱直肠壁突入阴道内,亦是排便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男性发病者也有报道。

【诊断】

根据上述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直肠前突诊断并不困难。正常人用力排粪时,在肛管直肠交界处前上方有时可见向前膨出,长度较长,但深度一般不超过5cm。国内医学界提出直肠前突排粪造影检查,可分为三度:即轻度,前突深度为0.6~1.5cm;中度为1.6~3cm,重度3.1cm。

另外,Nichols等建议将直肠前突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三种。低位直肠前突者多由分娩时会阴撕裂引起;中位直肠前突最常见,多因产伤引起;高位直肠前突是由于阴道上1/3、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破坏或病理性松弛所致,常伴有阴道后疝,阴道外翻,子宫脱垂。

【治疗措施】

先采用保守治疗,但不主张采用峻泻剂和灌肠,而强调三多,多食粗制主食或富含食物纤维的水果蔬菜;多饮水每日总量达2000~3000ml;多活动。通过以上治疗,一般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经过3个月正规非手术疗效治疗症状无好转、疗效不明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3类:

㈠经直肠内修补:患者取俯卧位,双下肢下垂45

扩展阅读

牙床骨前突


牙床骨前突其实可以称作为龅牙这种情况,这是可以先天遗传的,并且它是可以影响我们外表上的美感的,一般出现牙床骨前突以后,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治疗的,其中就包括了手术微创这种方法,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不知道它的治疗方法,那么牙床骨前突应该怎么办呢?

骨性龅牙,即为主要为骨突造成的。多需手术进行整形,进行牙齿矫正后可矫正好。龅牙是东方人种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牙颌面畸形,在医学专业上实质是上颌前突畸形或双颌前突畸形,非常影响美观。

龅牙患者常常表现为开唇露齿,自然状态下双唇不能闭拢,微笑时牙龈外露过多,常常伴有颏后缩,强迫闭口时,下唇下方与颏部之间有明显的软组织隆起。口内上下前牙唇倾,常伴拥挤不齐,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

骨性龅牙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颌畸形症状。传统的正畸只能改变牙列不齐的问题,如果用于骨性龅牙等牙槽骨畸形的问题,会有反弹的现象。正牙术由于其技术的精密性,突破成年人因骨性畸形无法使用牙套矫正或传统正畸技术矫正的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骨性牙齿畸形,是最权威的成人整牙技术。

外科正牙术后3天进半流质,然后可以吃软一些的饭菜,矫正的牙需要用钛线做内固定2-3个月,该期间内不要咬硬物,不影响进食与讲话,拆除固定的钛线后就基本恢复正常了。

适应症1、

牙齿拥挤求美者:表现为牙齿里出外进,不美观,不易清洁,易患龋齿,易形成牙结石,导致牙周疾病。

2、

前牙反颌又称/地包“兜”,表现为下牙咬合在上牙的外面,有些人仅仅牙齿反颌;有些人不仅牙齿反颌,面部骨骼也畸形,称为骨性反颌,表现为上颌骨发育不足--后缩,下颌骨发育过度--前突,造成面中部凹陷,侧貌为新月形,影响美观和功能。

3、

牙间隙求美者,表现为牙齿之间缝隙多。

4、

深覆盖:又称“暴牙”,有的仅仅表现为上前牙前突或下前牙里倒;有的则是骨骼畸形。这些人当中有的上前牙和上牙床过分向前突出,而下巴颏却缩在上嘴唇的后面,或者根本就没有下巴颏的形态。

5、

双颌前突,或上下前牙前突,造成唇部前突,嘴唇用力才能闭上,开唇露齿的求美者。

6、

锁颌:牙齿无咬合功能的求美者。

7、

后牙反颌、锁颌:影响牙齿咬合功能,长期可能导致上下颌骨偏歪畸形。

注意事项1、

要去正规医院,做正规治疗,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牙科诊所,虽然贵点,但是效果好,能有保障。

2、

你在做牙齿矫正的时候,如果医生说你的牙齿缝隙太小,要把牙齿磨小一点,再做矫正,你千万千万别磨,因为牙齿外面有一层保护膜,你磨小牙齿的同时,会把保护膜磨掉,以后无论怎样保护,都会很容易得龋齿,尤其是做矫正,是前排牙齿,不象后槽牙,补了看不出来,前面的牙齿一旦得了龋齿,补都很难补。

3、

牙套带好后,每次吃好饭后牙齿都会卡很多饭菜,就算漱口也很难弄干净,矫正前需考虑清楚。

上颌前突


【概述】

上颌前突是指下颌在头部的位置正常,上颌向前突出于下颌之前,形成深超牙合。是很常见的牙颌畸形。其可由遗传、不良习惯及疾病而引起。

【诊断】

1.下颌位置正常,上颌前部突出明显;

2.上唇显得短,口唇不易闭合,开唇露齿;

3.下前牙过高位,常伴前牙拥挤,深覆盖Ⅱ度或Ⅲ度。

4.严重者, 牙咬在上前牙腭侧,牙颈部或上腭软组织上而引起炎症。

5.X线头影测量显示SNA、ANB角和颌突角均大于正常范围,SNB角正常。如果仅牙弓前突者,则SNA角正常,但--SN角大于正常。

【治疗措施】

1.去除病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其发病,并阻断其发展。

2.拔除上牙弓多生牙,破除不良习惯,治疗全身疾病包括鼻呼吸道疾病,矫治前牙错位,使上下牙弓长度及大小协调。

3.早期矫正下颌远中位置,刺激下颌正常发育,抑制上颌过度发育。

4.颌骨畸形严重者可行正颌手术。

5.需手术治疗者,可于术前术后按医嘱行,常规抗感染用药。

【临床表现】

1.上颌前突的患者显得上唇短,上前牙倾斜前伸,露在口外。

2.先天性缺少个别牙,从而形成下颌牙弓短小,而上颌牙弓狭长。

3.上颌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牙冠颈缘的舌隆突或者上腭软组织上。下唇紧贴于上前牙舌侧。

4.不良习惯,如吮吸拇指可使上腭及上前牙向前,而下前牙及下颌向后,上颌更显前凸。

5.后牙关系多是远中合,也有少数是中性合。

【辅助检查】

主要做基本检查。其中牙模型分析,X线头影测量片,全颌曲面断层和口腔不良习惯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依据这几项检查基本可以做出正确诊断,有条件者做全A、B项检查为佳。

【预防】

本病较常见。长期的吮指、吮、咬下唇及舔上前牙等口腔不良习惯都会造成上颌前突。若发现孩子有上述不良习惯,应会同孩子、家长、医生三方,相互配合及早破除。替牙或萌牙障碍亦可引发本病,故在孩子换牙期应定期到医院谘询,鼻呼吸道疾患常造成鼻道阻塞而以口 呼吸代之,逐渐形成口呼吸习惯,致口腔组织压力异常引发上颌前突,若发现孩子有鼻阻塞症状或口呼吸习惯,应带孩子到五官科或耳鼻科及口腔科就诊。佝偻病等全身疾病或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常导致肌肉韧带张力减弱,引发上颌前突,若发现孩子患有佝偻病或钙磷代谢障碍,在佝偻病治疗及纠正钙磷代谢障碍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口腔有无异常表现,若有应及时诊治。

另外遗传因素也可致上颌前突,此类病例难于矫治,多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治愈标准】

1.治愈:覆牙合覆盖正常,SNA角、颌突角、--SN角均正常,牙列整齐,咀嚼功能良好,侧面外形协调。

2.好转:覆盖度数有所减小,SNA角、颌角及--SN角较治疗前接近正常范围,咀嚼功能好转,侧面外形有所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侧面外形及咀嚼功能没有改善。

上颌前突的偏方


上颌前突这样的疾病是有先天的原因和后天的原因,上颌前突在临床上的表现有多种,想要治疗上颌前突我们需要做的是先了解一下上颌前突的病因,上颌前突要在了解了上颌前突的病因后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我们可以采用手术的手段,也可以采用一些偏方。

临床表现

1.上颌前突的患者显得上唇短,上前牙倾斜前伸,露在口外。

2.先天性缺少个别牙,从而形成下颌牙弓短小,而上颌牙弓狭长。

3.上颌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牙冠颈缘的舌隆突或者上腭软组织上。下唇紧贴于上前牙舌侧。

4.不良习惯,如吮吸拇指可使上腭及上前牙向前,而下前牙及下颌向后,上颌更显前凸。

5.后牙关系多是远中合,也有少数是中性合。

检查

牙模型分析,X线头影测量片,全颌曲面断层和口腔不良习惯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依据这几项检查基本可以做出诊断,有条件者做全A、B项检查。

诊断

1.下颌位置正常,上颌前部突出明显;

2.上唇显得短,口唇不易闭合,开唇露齿;

3.下前牙过高位,常伴前牙拥挤,深覆盖Ⅱ度或Ⅲ度。

4.严重者,牙咬在上前牙腭侧,牙颈部或上腭软组织上而引起炎症。

5.x线头影测量显示SNA、ANB角和颌突角均大于正常范围,SNB角正常。如果仅牙弓前突者,则SNA角正常,但1-SN角大于正常。

上颌前突的偏方1)、参苓粥:党参20克,白茯苓20克(捣碎),生姜10克,白芷6克,粳米100克。先将党参、茯苓、生姜、白芷浸泡30分钟后,水煎去渣取药汁,用药汁煮粳米,粥熟时服用。

上颌前突的偏方2)、北芪炖乳鸽:北芪20克,淮山15克,红枣8枚(去核),生姜3片。将乳鸽去毛与内脏,与上列药物放人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吃肉饮汤。

上颌前突的偏方3)、白术苏叶猪肚粥:白术30克,苏叶10克,猪肚100克(切片),生姜2片,粳米100克。先将白术、苏叶煎熬。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上颌前突,我们知道上颌前突是一种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上颌前突的治疗可以在我们了解了病因后采用相应的手段,上颌前突可以采用矫正的做法,也可以采用手术,上颌前突还可以采用一些偏方。

直肠镜检查前准备怎么做呢?


肠道健康是人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肠道健康对生命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项,肠道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身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维护肠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事项,而对肠道疾病的诊断常用直肠镜来检查,做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下面就来看看直肠镜检查前准备怎么做呢?

做肠镜是要前3天左右去预约准备的,然后医生会叫你买药,买药回去的第一天就只能吃稀饭,配豆腐、鱼,其他的不要吃,第二天只能吃很稀的粥,第三天,不要吃早餐,早上9点之前把医生开的要都喝了,水业可以多喝一些,之后会一直腹泻,9点后什么东西都不要吃,下午2点左右就可以去做肠镜了,你要带个比较亲密的家人,做肠镜疼的时候医生会叫家人进去陪,你去的时候带个薄一点的外套,因为医生会叫你换没裤裆的裤子的。而且也要准备馒头或者面包,在做肠镜前20分钟,医生会叫你吃。

心理准备: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为方便镜子插入,医生会往肠管里充少量气体以扩充肠道,被检查者会有肚子胀气难受等感觉,但只要配合得好,都能忍受的。如果被检查者对痛觉特别敏感、或者对检查特别担心,可以选择在检查前先麻醉做无痛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检查前三天起宜进食些面条、稀饭等流质食物,不宜进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前一天晚餐起禁食;检查8小时前开始服聚乙二醇、喝水导泻,当大便全呈淡黄色时,说明肠道已清空干净了。

特殊人群准备:原有心肺功能不好或60岁以上的病人要先做心电图、胸片检查,判断可否做结肠镜;女性月经期间结肠镜检查可能会诱发妇科炎症,所以最好等月经干净后再检查。

直肠息肉


【概述】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有腺瘤性息肉、绒毛乳头状腺瘤息肉,此类息肉容易恶变。

【诊断】

1.便血

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若出血量较多或反复出血可致贫血。少数有下坠感,有时蒂长的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外。

2.直肠指检

位于直肠下中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

3.直肠镜检

可见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色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瘤为分叶状,形状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性结节。

4.若发现多个息肉时,宜作乙状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

5.直肠卢肉有时可为其它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如黑斑息肉综合征,良性淋巴样息肉病,以及家族性息肉病综合征等。以上多为全消化道多发性息肉,并伴其它相应临床表现。

【治疗措施】

除小的丘状隆起性增生性息肉可定期检查严密观察外,一般应行手术治疗。

1.电灼

小的息肉,粘膜光滑无恶变倾向者,可直接烧灼。带蒂息肉可在蒂根部置套圈灼切。

2.套扎

对直径1cm左右的息肉,用套扎器将胶圈置于蒂根部,使之逐渐缺血脱落。

3.手术切除

粗蒂或基底较广的息肉疑有恶变,以及较大的息肉,距肛门6~7cm内者,可在鞍麻下经肛门在息肉根部缝扎粘膜切除息肉。上述方法不能切除者,可经腹或经骶切开直肠切除息肉。

直肠损伤


【概述】

直肠损伤平时多因工农业生产外伤、交通事故、生活意外及殴斗所致,以腹部闭合性损伤为多见。

【诊断】

1、因直接外伤所致或骨盆骨折时合并损伤。

2、腹膜反折以上破裂与结肠伤引起的腹膜炎相似;反折以下破裂可引起直肠周围感染,无腹膜炎表现。

3、直肠内出血可从肛门排出,直肠指诊有血,可触及直肠破口。

【治疗措施】

1、腹膜反折以上破裂

应剖腹探查。破口小、污染轻可行修补,近端乙状结肠造瘘或术后肛管排气;破口大,行直肠切除吻合,同时行乙状结肠造瘘为宜。

2、腹膜反折以下破裂

充分引流直肠周围间隙,行乙状结肠造瘘,待直肠伤口愈合后关瘘。

【临床表现】

1、腹痛与呕吐:结、直肠穿孔或大块毁损,肠腔内粪便溢入腹腔后即有腹痛、呕吐。疼痛先局限于穿孔部,随之扩散至全腹部而成弥漫性腹膜炎,有全腹部疼痛。

2、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穿孔或破裂部位疼痛最明显。

3、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

4、直肠指检:直肠低位损伤可触及损伤部位呈空洞感觉,指套上并有血迹,结肠损伤仅少数有血迹。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X线照片

对闭合性损伤,病人情况允许立位照片时,大都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3、B超、CT、MRI

有以上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可选择性地用其中任何一二项检查以助诊断。

甲亢突眼治疗


甲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它的症状表现就是眼睛凸出。不但会影响患者的容貌,同时对患者的心理也会造成,首先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原发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控制来进行治疗,另外平时生活当中饮食保健,心情调养,家人的关心都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案不同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病,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根据疾病的活动性可以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眼球突出、眼外肌病(复视)、眼睑退缩。 不同分期、不同严重程度、不同表现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治疗方案均不尽相同。

药物治疗,手术控制,双管齐下

如确诊为该病后也不要过分担忧,情绪不稳容易加重病情、精神上要放松,平时应注意严格戒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饮酒、伴有甲亢者需忌碘饮食、睡眠时枕头垫高以缓解静脉回流受阻造成的高眶压、眼睛不要过于疲劳,外出遇强日光照射时应佩戴墨镜,眼外肌受累产生复视时,最好遮盖一只眼,以缓解症状。

如继发角膜溃疡、睑裂闭合不全者可采用眼膏、人工泪液、湿房、眼睑缝合术等治疗,可行5-10%胍乙啶眼液点眼、眼球旁局部注射免疫抑制剂、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等多种药物及眶壁减压术、提上眼睑延长术等手术治疗,使病人的眼球突出和上睑退缩等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恢复容貌。

剑突软骨瘤?


良性肿瘤中,软骨瘤是很常见的肿瘤,一般软骨瘤是指发生在髓腔内的软骨瘤,剑突软骨瘤青少年的发病率是最高的,而且早期的软骨瘤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等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是会引起脚趾部发生畸形,而且还伴有酸胀感,对人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那剑突软骨瘤有哪些症状呢?

剑突软骨瘤有什么症状呢?

1、

软骨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发生的部位和体积大小有关,早期可无症状,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内生软骨瘤对正常软骨有破坏作用,外生性者则仅有压迫作用,使其下方的正常软骨变薄。颅内者主要临床特征是头痛。发生于喉软骨外者,可表现为颈部包块,质硬,无压痛,与喉软骨不能分开,随吞咽活动。发生于喉内者,可表现为声嘶、喘鸣,吞咽障碍及进行性呼吸困难。

2、

患者年龄多数在10-50岁之间,病程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经数年后由于肿瘤长大,造成畸形或伴有间歇性隐痛时方引起患者注意,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在上肢可见手指逐渐增粗,尺骨常短于桡骨,前臂向尺侧弯曲畸形,在下肢可见足趾膨大,膝外翻,两下肢长度不等。

3、

发生于指(趾)骨时,一般呈中心位,可见边缘清晰,整齐的囊状透明阴影,受累骨皮质膨胀变薄,在透明阴影内,可见散在的砂粒样致密点,这是软骨瘤主要的X线征,发 生于掌(蹠)骨者,有时肿瘤阴影较大,常偏于骨端,骨皮质的膨胀亦较显著,但均无骨膜反应,发生于四肢长骨的病例,肿瘤的阴影广泛,当肿瘤恶变时,则可见骨皮质破坏及骨膜反应。

脚跟软骨瘤好发于20—40岁,瘤组织多由软骨组织构成,呈分叶状,质地较硬,可继发囊性变,也可为多房性。镜下可见软骨瘤似正常软骨,但结构紊乱,瘤细胞大小不均。若短期内肿瘤生长增快,并向邻近结构侵袭,常提示有恶性变的可能,有1%~2%的良性软骨瘤可恶变为软骨肉瘤,镜下可见瘤组织内细胞密集,核分裂增多。

脚跟软骨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1、

软骨瘤的临床表现,与其发生的部位和体积大小有关。早期可无症状,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内生软骨瘤对正常软骨有破坏作用,外生性者则仅有压迫作用,使其下方的正常软骨变薄。颅内者主要临床特征是头痛。发生于喉软骨外者,可表现为颈部包块,质硬,无压痛,与喉软骨不能分开,随吞咽活动。发生于喉内者,可表现为声嘶、喘鸣,吞咽障碍及进行性呼吸困难。

2、

脚跟软骨瘤患者,年龄多数在10-50岁之间,病程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经数年后由于肿瘤长大,造成畸形或伴有间歇性隐痛时方引起患者注意,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在上肢可见手指逐渐增粗,尺骨常短于桡骨,前臂向尺侧弯曲畸形,在下肢可见足趾膨大,膝外翻,两下肢长度不等,脊柱代。

3、

脚跟软骨瘤生长缓慢,但可使周围软组织和骨壁压迫性吸收破坏,侵犯临近器官。x线平片检查可见正常结构破坏和肿瘤组织钙化和骨化影。CT平扫可见高而不均匀密度影,肿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多可见钙化与骨化,囊性变区为低密度,增强后,无钙化和囊性变区可发生强化;MRI检查,可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区,T2则为高至中信号区,而钙化和骨化部分则表现为低信号区。

直肠粘膜病变


很多疾病都是从小病引起的,人们身体平时出现疼痛感都没觉得多严重,等到拖到一定期限后,检查菜发现出现了严重的疾病。人们吃任何食物都需要通过肠胃进行消化吸收,所以在人们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发病率也非常的高。直肠粘膜病变是直肠炎引起的,具体的来了解下吧。

一、概述

直肠炎,轻度患者会只有粘膜发炎,严重的患者可能累及到粘膜下层、肌层、甚至是直肠周围的组织,有的患者只是一部分直肠粘膜受累,有的时候直肠粘膜会全部发炎,但也可以使结肠部分都会有炎症。直肠炎比较常见于体质虚弱并且抵抗力低下、心、肺、肝、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等,都会导致直肠发炎,严重的患者需要立刻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下面具体介绍直肠炎的发病原因和和治疗方式。

二、步骤/方法:

1、

直肠炎的发病原因。异物损伤,直肠内异物损伤都可引发直肠炎;中毒和感染症,灭鼠药或者是重金属等引发的传染病继发于直肠炎;良性肿瘤恶变,是直肠炎的发病原因;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都与直肠炎相关。

2、

直肠炎的发病症状。典型症状是直肠疼痛,腹痛,里急后重,老年大便失禁,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有腹泻、腹痛、腹胀等情况,并且会有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现象,便中会含有粘液以及血丝等;直肠炎也可引起肛门疼痛。

3、

直肠炎的治疗方式。病人应进行适当休息,并且食用清淡、少渣并且营养丰富无刺激的食物;全身治疗,可以按照病情口服、肌注或者是静滴抗生素等;局部治疗,可以使用生理盐水、鞣酸、高锰酸钾溶液灌洗直肠。

三、注意事项:

直肠炎的并发症。有肛窦炎,肠狭窄,肠息肉、结肠恶变,缺铁性贫血,肛管炎等;预防直肠炎可以通过瑜珈、太极和深层放松同样能减低患直肠炎的几率。

直肠癌


【概述】

直肠癌是指从齿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诊断】

一般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一)直肠指检 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癌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 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治疗措施】

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化疗为辅,放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一)手术治疗 分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

1.根治性手术 手术方式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而定。直肠壁内有粘膜下淋巴丛和肌间淋巴丛两个系统,癌细胞在肠壁内淋巴系统的转移不多见。一旦癌细胞穿透肠壁,就向肠壁外淋巴系统扩散。一般首先累及癌肿同一水平或稍高处的肠旁淋巴结,然后向上逐渐累及与痔上动脉伴行的中间淋巴结群,终至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群。上述向上方的淋巴转移是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如癌肿位于直肠下段,癌细胞也可以横向沿肛提肌和盆壁筋膜面的淋巴管侵及闭孔淋巴结,或沿痔中动脉流至髂内淋巴结。有时癌细胞也可以向下穿过肛提肌,沿痔下动脉引流至坐骨直肠窝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由于直肠上段癌的淋巴转移方向几乎均向上,手术切除癌肿邻近和在此平面以上的淋巴组织,即可达到根治目的,手术有保留肛括约肌的可能。直肠下段癌的淋巴转移虽主要也是向上,但同时尚有横向转移至髂内淋巴结和闭孔淋巴结的可能,根治性手术需包括直肠肛管周围组织和肛提肌,故无法保留肛括约肌。具体手术方式见下:

虚线网示肠壁内淋巴系统

1.乙状结肠动脉 2.痔上动脉 3.结肠左动脉 4.髂内淋巴结 5.闭孔淋巴结 6.肛提肌 7.腹股沟淋巴结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适用于距肛缘不足7cm的直肠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会阴部伤口一期缝合或用纱布填塞。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虚线示切除范围

1.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2.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 3.肛提肌上淋巴结 4.坐骨肛管间隙淋巴结

(2)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也称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游离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肠,在腹膜外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切端。此手术的损伤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门,较为理想。若癌肿体积较大,并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采用。

(3)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距肛缘7~11cm的早期直肠癌。如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细胞梗塞而有横向淋巴管转移时,这一手术方式切除不彻底,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现用的保留肛括约肌直肠癌切除术有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2.姑息性手术 如癌肿局部浸润严重或转移广泛而无法根治时,为了解除梗阻和减少病人痛苦,可行姑息性切除,将有癌肿的肠段作有限的切除,缝闭直肠远切端,并取乙状结肠作造口(Hartmann手术)。如不可能,则仅作乙状结肠造口术,尤在已伴有肠梗阻的患者。

(二)化学治疗 同结肠癌。

(三)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已日益受到重视,有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两种。

1.手术与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①术前放疗可控制原发病灶,控制淋巴结转移,提高切除率和减少局部复发,适用于Ⅲ期(Dukes C级)直肠癌。采用盆腔前、后二野对穿照射,放射剂量可达40~45Gy(4000~4500rad),放疗后3周手术;②术后放疗适用于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癌肿已明显浸润至肠壁外,盆腔内残留无法切除的病灶。一般在术后1~2月待会阴伤口已痊愈后开始,采用盆腔前、后二野照射,有时也加用会阴野照射,放射剂量可达45~50Gy(4500~5000rad)。

(四)肿瘤局部冷冻、激光和烧灼治疗 晚期直肠癌病人伴有不全肠梗阻征象,可试用肿瘤局部冷冻或烧灼(包括电烙烧灼和化学烧灼)治疗,使肿瘤组织缩小或脱落,暂时缓解梗阻症状。近年来开展激光治疗,应用Nd-YAG激光,功率65W,分点照射局部肿瘤组织,遇有出血、改用功率40W在出血点四周聚集照射止血,每隔2~3周重复照射,个别病例的肿瘤可见缩小,暂时缓解症状,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法。

(五)转移和复发病人的治疗

1.局部复发的治疗 如果局部复发病灶范围局限,且无其他部位的复发、转移时,可予手术探查,争取切除。如复发灶局限于会阴切口中央,两侧尚未延及坐骨结节者,有广泛切除的可能。如会阴部结节或肿块系盆腔复发灶伸向会阴部的下极,不宜手术,因无法完全切除病灶,反而切开肿瘤组织,遗留久不愈合的创口。

盆腔内复发病灶采用放射治疗,每疗程20Gy(2000rd),可暂缓解疼痛症状。

2.肝转移的治疗 近年来不少研究证实直肠癌转移灶的手术切除效果不是原来想象的那样悲观。若能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切除肝转移灶,则可提高生存率。凡属单个转移灶,可行肝段或楔形切除。如为多个肝转移灶而不能手术切除者,先用去动脉化措施,即结扎肝动脉,使肝瘤坏死,再通过结扎肝动脉的远端插入导管,从中注入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也可采用肝动脉栓塞术,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但上述治疗禁用于伴有明显黄疸、严重肝功能异常、门静脉梗塞以及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放射治疗可改善部分病人的症状。近年来有用射频高温来治疗肝转移灶的报道,口服甲硝哒唑更可增加抑癌效应,疗效尚在总结中。

【临床表现】

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慾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预后】

根据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对1972~1979年上海市区99552例恶性肿瘤的生存率分析,6905例大肠癌(其中包括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为27.8%,明显比胃、肺、肝、食管和胰腺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为高。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随访1385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其中1061例直肠癌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7.20%和40.28%,均较324例结肠癌的54.63%和53.90%稍低;118例姑息性切除的直肠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3~50个月);202例未能切除的直肠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1~96个月)。同样,直肠癌的预后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但与其病程、癌肿浸润范围、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则密切相关。

直肠前突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