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三伏养生知识 > 导航 > 为什么要三伏养生

为什么要三伏养生

2019-10-20

三伏都还不养背?冬天要遭罪!

三伏养生知识。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三伏都还不养背?冬天要遭罪!,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们的在身体上,背为阳,腹为阴。只要保养好背部,就能让人体的背部发光发热,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因为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相关。


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由此可见,人体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对内脏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可调和阴阳,延年益寿。

四个常见养背方法

1、捶背、搓背、撞背

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撞背: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撞击100次左右。可提升阳气,调节内脏,能使全身气血通畅。

2、 按摩开背

精油开背是一种按摩方法,是一种精神上享受。活络精油配合独特开背手法,进行松筋开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精神压力,消除疲劳,紧实肌肤,改善睡眠!特别适合肩颈僵硬、腰酸背痛、失眠压力大等亚健康人群。

ys630.coM延伸阅读

什么是三伏灸,三伏灸有哪些好处 ?


每当到了三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做一下三伏灸,这是冬病夏治的很好方式,三伏灸是对于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季节时间额传统中医疗法,三伏灸选择在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间里,用一些中药贴敷在穴位上,帮助患者治疗疾病。那么三伏灸有哪些好处呢?

三伏灸的第一大好处

解暑,祛湿,祛寒,降火。因为艾灸补充的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才是有效治疗,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三伏灸的第二大好处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这就是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空调、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火力充 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抗打击力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 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 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所以说,古大德医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灸的第三大好处

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三伏灸的第四大好处

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灸有这些适应症

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2、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

3、虚寒头痛、慢性虚寒、胃肠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

4、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

5、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妇科问题。

文中小编为大家介绍了4个三伏灸的好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朋友认为三伏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健康人也要做做三伏灸,但是专家认为,健康人就不要在三伏天做三伏灸了,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的作用有哪些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灸有什么作用呢?适应症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伏灸的作用

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三伏灸适应症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

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三伏贴必须三伏天贴吗


导读:三伏贴必须三伏天贴吗?如今正值三伏天,很多人都会去医院贴三伏贴,那么三伏贴必须三伏天贴吗?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三伏贴必须三伏天贴吗

三伏敷贴疗法自古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传统方法,可减少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证,如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等,对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冻疮,风湿病,颈、腰椎病,肩周炎、虚寒性胃痛、体虚易感等疾患,也可起到缓解病情、辅助治疗的作用。

三伏贴必须三伏天贴吗?专家表示,三伏贴在中医上是时间医学的一种,意思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如三伏日),给予适当的药物(或艾灸),可以达到治疗的叠加效果,这是中医数千年来独特的智慧。

当然,如果不在三伏贴那三天治疗的话,依照上面的叙述,夏季仍是阳气最旺的季节,也可以达到疗效,这是无庸置疑的。

另外,三伏贴不必非要入伏第一天贴。其实入伏后任何一天均可贴敷,药物都可透过皮肤充分被吸收。所以,大家也不必拘泥每伏的第一天。只要每伏一次,两次贴敷间隔7天至10天就好。

2016年有闰中伏,也就是说三伏贴变身四贴。其中,头伏时间为7月17日至7月26日,中伏时间是7月27日至8月5日,闰中伏时间为8月6日至8月15日、末伏为8月16日至8月25日。

贴三伏贴看似很简单却有很多注意事项,贴三伏贴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

1、反应强烈很正常

药物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

2、要保持连续性

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

3、抓住有利时机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这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易渗透到体内。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这两个时间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

4、遵守固定疗程

冬病夏治,三伏为一个疗程,今年闰二伏,因此有了加强灸。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

以上就是一些三伏贴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三伏贴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三伏天要预防哪些疾病


三伏,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外界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人体出汗多,消耗大,睡眠及饮食减少,免疫力下降,因而成为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的关坎。

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应速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并服用人丹或十滴水。遇有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淋雨后要及时更衣,注意保暖。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过猛或对人直吹,冷气调温不可过低,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冷气机,并盖好腹部。

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一清二白四个好,一百岁都还不显老


人的寿命为100~175岁。这是科学家根据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工程学、神经学、基因学等学说研究出的成果而规定的,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无知,不重视保健。

我们观察了33个100岁以上的老人和50多个98岁—99岁的老人,总结出一个世界长寿秘诀:一清二白四个好。

一清

就是清淡饮食,菜多肉少,这么多的长寿老人中100%的饮食清淡,喜爱玉米粥、绿叶蔬菜、稀饭等五谷杂粮,吃肉很少甚至戒肉。

102岁高龄去世的姜通,在101岁时身体还很健壮,每天坚持问诊,走路健步如飞。他的是50年不吃米,减少淀粉的摄取;多吃蔬菜和深海鱼;每天喝牛奶;不吃红肉;每周炖一锅土鸡进补。

二白:白开水,白午觉。

大多的长寿老人也没有一个喝纯净水的,98%以上是喝白开水,中老年人要健康长寿,每天必须坚持做到十四个“一” 一瓶开水 即一暖瓶白开水。

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每天要喝7-8杯水。有些人身上无光泽,过早衰老,是与身上缺水分不开的。

三伏灸是什么 三伏灸的作用有哪些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灸有什么作用呢?适应症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伏灸的作用

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三伏灸适应症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

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三伏贴方子


三伏贴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特色疗法,主要是对一些疾病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还不用担心对身体有害,因为这是中成药的部分,但是第1次用新型治疗方法的时候,想着有全方面的了解,这样会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首先三伏贴的方子究竟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

三伏贴的配方

1、哮喘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

取穴:神阕、涌泉 。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这些人不能使用三伏贴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4、妊娠期妇女;

5、糖尿病患者;

6、肿瘤患者等。

三伏天 三伏天的养生建议


伏天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古代学者认为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

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鸡、鱼、肉、蛋、糖,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伏天如何去火

伏天天气干燥,人们稍不留神就会上火。严重的不仅会口干舌燥,还会心绪不宁,有的人更会因虚火上升大发脾气.因此饮食应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夏季蔬果多,还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甘蓝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苹果、葡萄等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硅的含量高,有宁神、降火的神奇功效,因此在夏季应多吃和常吃这些食品.

伏天怎么补充水

补充的方法可以经常喝点盐开水,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5000cc左右,每500克水中加食盐1克左右为宜(食物中的盐算上)。还可以喝咸菜汤和含盐汽水等等。这样既可消暑解渴,又能及时补充必须的食盐。饮水原则是多次少量,每次饮一两茶杯为好,不要喝得过多过快,这样可减少汗液排出,有利于增加饮食。

专家:“三伏灸”有三误区


今夏三伏中的初伏,到省人民医院、省二人民医院、省立医院做三伏灸的市民超过千名,不少不对应症的市民也赶来,非得烤上几分钟。省二人民医院针灸部主任阙庆辉说,市民对三伏灸认识有误区。

误区一:能治百病 阙主任说,三伏灸对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特别疗效,并非能治百病。做三伏灸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医生诊断,看是否适合做。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灸的治疗。

误区二:灸得越久越好 在现场,不少成年人要求医生让艾香在姜片上多烧上一阵子。阙主任说,这是不对的。烧得太久皮肤容易起泡、溃烂。一般艾香烧上5~10分钟,让皮肤微红就可以了。真正发挥功效的是后头敷的膏药。

误区三:赶早不赶晚 许多市民不到7点就来赶场,非得争得第一时间做三伏灸。阙主任说,其实三伏灸要在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就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效果最好,但一般医院中午需要休息,所以可以选择上午10:30~11:30来做三伏灸,效果最佳,没必要一股脑儿地都赶在一大早来做。

阙主任同时提醒,敷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洗冷水澡。接下来中伏为7月30日、末伏为8月9日,市民别忘了坚持到贴完三伏。

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 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现在正值三伏天,三伏天的时候进行三伏灸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市民也会选择在三伏天的时候进行艾灸治疗,三伏灸具有养生治病的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三伏灸的作用有很多,尤其是适合这样炎热的夏季,那么你知道在这样炎热的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吗?一起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三伏灸注意事项

1、提前问诊再贴天灸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淤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中体质,天灸对阳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效果很好,但对阴虚质和体质湿热的人就不适合天灸,天灸所用都是性温通、温阳的药物,体质湿热的人一旦贴药,就像火上浇油。所以,在决定做天灸前,最好先到医院问诊,询问医生是否适合做天灸,看自己有哪些对应症,主要贴哪些部位,这样在贴药当天可使医生迅速完成贴药,节约问诊时间。

2、贴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中国吃网提醒,贴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治疗的同时应戒食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药后的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又称发泡灸,贴药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但瘢痕体质的患者起泡后可能留下瘢痕。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4、做三伏灸重在坚持

一般来说,三伏天灸一年至少要做三次,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也可在入伏前10天和出伏后10天做加强。天灸的作用是防病保健,并不是治疗疾病。一个天灸的疗程是三年,主要目的是防病保健,如果半途而废,做一年停一年,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隔姜灸最正宗

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激发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隔姜灸加药贴一般需要30-40分钟。之前要事先准备,精选的大老姜,要切成厚度相等的姜片。隔上姜片点燃艾灸,待灸燃尽再敷贴上药,只有这样才是正规定义的三伏灸。

特别强调,作为慢性疾病的治疗,三伏灸一般需要坚持三个疗程,也即连续三个夏天都要按时完成初伏、中伏和三伏的治疗。有的医院还推出加强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巩固疗效。

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传统上,三伏灸适合阳气不足引起一些疾病的患者,主要适合两大类疾病,一是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等;二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引起的腰痛及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等。

5、三伏灸的禁忌

患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还有,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药物贴敷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皮肤正常的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另外,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不能用三伏灸来治疗。因为药物贴敷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贴敷时间要记住

三伏灸起源于秦汉、被称世界上最早预防医学手段,系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以中药制成的药饼,在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湿热,促进血脉运行,疏通经络,以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进行三伏灸时间短暂,为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三天。今年的初伏为7月18日,二伏为7月28日,三伏为8月7日,加强伏为8月17日。

迎来三伏天 什么是三伏天呢?


今天(14日)是入伏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登场,民间说的数伏也正式开始。今年的三伏天将会持续40天,比去年多10天。在这期间,闷热潮湿的天气容易引发中暑,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安全度过三伏天成为公众需要注意的问题。

何为三伏天?

老百姓常说的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就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大约出现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那为什么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呢?我们知道,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三伏。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

干支记日

三伏天时段长短不完全一样,如果中伏在立秋后结束,就是30天;如果中伏在立秋前结束,就是40天(中伏20天)。今年的三伏从今天开始,一直到8月22日结束,将持续40天,比去年多10天。

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现在正值三伏天,三伏天的时候进行三伏灸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市民也会选择在三伏天的时候进行艾灸治疗,三伏灸具有养生治病的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三伏灸的作用有很多,尤其是适合这样炎热的夏季,那么你知道在这样炎热的夏季做三伏灸要注意什么吗?一起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三伏灸注意事项

1、提前问诊再贴天灸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淤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中体质,天灸对阳虚质和气虚质的人效果很好,但对阴虚质和体质湿热的人就不适合天灸,天灸所用都是性温通、温阳的药物,体质湿热的人一旦贴药,就像火上浇油。所以,在决定做天灸前,最好先到医院问诊,询问医生是否适合做天灸,看自己有哪些对应症,主要贴哪些部位,这样在贴药当天可使医生迅速完成贴药,节约问诊时间。

2、贴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中国吃网提醒,贴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治疗的同时应戒食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贴药后的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又称发泡灸,贴药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但瘢痕体质的患者起泡后可能留下瘢痕。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4、做三伏灸重在坚持

一般来说,三伏天灸一年至少要做三次,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也可在入伏前10天和出伏后10天做加强。天灸的作用是防病保健,并不是治疗疾病。一个天灸的疗程是三年,主要目的是防病保健,如果半途而废,做一年停一年,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5、三伏灸的禁忌

患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还有,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药物贴敷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皮肤正常的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另外,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不能用三伏灸来治疗。因为药物贴敷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贴敷时间要记住

三伏灸起源于秦汉、被称世界上最早预防医学手段,系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以中药制成的药饼,在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湿热,促进血脉运行,疏通经络,以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进行三伏灸时间短暂,为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三天。今年的初伏为7月18日,二伏为7月28日,三伏为8月7日,加强伏为8月17日。

隔姜灸最正宗

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激发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隔姜灸加药贴一般需要30-40分钟。之前要事先准备,精选的大老姜,要切成厚度相等的姜片。隔上姜片点燃艾灸,待灸燃尽再敷贴上药,只有这样才是正规定义的三伏灸。

特别强调,作为慢性疾病的治疗,三伏灸一般需要坚持三个疗程,也即连续三个夏天都要按时完成初伏、中伏和三伏的治疗。有的医院还推出加强灸以及冬天的三九灸,巩固疗效。

哪些病适合三伏灸

传统上,三伏灸适合阳气不足引起一些疾病的患者,主要适合两大类疾病,一是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等;二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引起的腰痛及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等。

三伏都还不养背?冬天要遭罪!的延伸阅读